CN113490554A - 振动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振动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0554A
CN113490554A CN202080017178.0A CN202080017178A CN113490554A CN 113490554 A CN113490554 A CN 113490554A CN 202080017178 A CN202080017178 A CN 202080017178A CN 113490554 A CN113490554 A CN 113490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ner guide
housing
damper
vibration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71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0554B (zh
Inventor
千叶雄介
冈崎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t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t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ter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0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0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alternate energisation of two coi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振动致动器的振动性能或耐久性变差、并且在产生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也能够防止产生动作不良或杂音的振动致动器。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1包括:筒状的壳体2,包括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可动件4,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且包括磁铁30;以及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位于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与可动件4之间,且包括与壳体2一起夹持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一部分的延伸部65a、延伸部65b。

Description

振动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振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中,作为向人通知来电或警报的方法,有通过使用振动致动器(或振动马达)的振动进行通知的方法。而且,近年来,在电影或游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领域中,例如作为动作场景的演出效果、或对玩家的反馈部件之一,也使用振动致动器,通过振动来刺激人的触觉,由此提高真实感。
振动致动器以往也使用利用马达使偏心质量块旋转且通过惯性力使其产生振动的方法,有采用振动的响应迅速、可获得真实触感的音圈型振动致动器的制品。所述振动致动器包括使包含砝码等的可动件电性地往返振动的结构,可动件在壳体内由弹簧或橡胶等弹性体所支撑。
例如,公开了一种由圆板状的橡胶构件支撑固定于可动件两端的轴的结构的振动致动器(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公开了一种由压缩盘簧或板簧支撑可动件的结构的振动致动器(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61-45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75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若从外部对振动致动器施加冲击,则被弹性支撑的可动件因冲击而摆动,和与可动件的外周隔开少许间隙配置的线圈等电磁驱动组件发生干扰,而存在所述组件发生变形或破损等而产生动作不良或杂音之虞。特别是在用于移动电话或游戏控制器等的情形时,难以避免掉落等冲击。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振动致动器中,仅为将在内周装设有线圈的线圈盒插入大致圆筒状的磁轭的内周并固定,可动件由包括橡胶构件的支撑构件所支撑。因此,在从外部对所述振动致动器施加冲击时,若可动件沿径向(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则会与线圈接触。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振动致动器中,由于沿着振动方向的轴(shaft)贯通于可动件中,可动件是沿着所述轴振动的结构,故而朝向径向的移动受到限制。进而,由于线圈的内周被线轴覆盖,故而可动件与线圈不会直接接触。
然而,专利文献1中的线圈向线圈盒的接合、或专利文献2中的线轴向壳体的接合中使用利用粘合剂的粘合,但由于从外部对振动致动器施加冲击,存在它们的接合脱离,而导致线圈或线轴脱落之虞。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的振动致动器那样利用线轴覆盖线圈整个区域的结构中,存在线圈的散热性变差,导致线圈的绝缘劣化提前之虞。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点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振动致动器的振动性能或耐久性变差、并且在产生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也能够防止产生动作不良或杂音的振动致动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公开的振动致动器包括:筒状的壳体,包括线圈;可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磁铁;以及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线圈的一部分的延伸部。
在所述振动致动器中,可为利用所述内导杆的延伸部与所述壳体使所述线圈的一部分露出且将其夹持。
另外,在所述振动致动器中,可为所述内导杆与所述壳体包含相同的树脂材料,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导杆被熔接。
另外,在所述振动致动器中,可为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板簧,所述板簧包括支撑所述可动件的多个腕部,所述内导杆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轴方向上较所述板簧更靠近所述壳体中央侧,对所述板簧的移动进行限制。
另外,在所述振动致动器中,可为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方向一侧;以及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轴方向另一侧,所述内导杆包括:第一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第一线圈的延伸部;及第二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第二线圈的延伸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使用所述部件的本公开的振动致动器,能够防止振动致动器的振动性能或耐久性变差,并且在产生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也能够防止产生动作不良或杂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省去振动致动器的第一盖壳及第一弹性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切断线III-III下的截面图。
[图4A]是第一内导杆的立体图。
[图4B]是第一内导杆的俯视图。
[图5]是对振动致动器的运转进行说明的图。
[图6A]是可动件移动至振动轴方向一侧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6B]是可动件移动至振动轴方向另一侧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省去振动致动器的第一盖壳及第一弹性构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切断线III-III下的截面图,图4A是第一内导杆的立体图,图4B是第一内导杆的俯视图,图5是对振动致动器的运转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可动件移动至振动轴方向一侧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B是可动件移动至振动轴方向另一侧的状态的截面图。以下,基于这些图对振动致动器的结构进行说明。
振动致动器1主要包括:筒状的壳体2,形成外壳;壳体侧电磁驱动部3,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可动件4,能够通过所述壳体侧电磁驱动部3而振动;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分别弹性支撑所述可动件4的两端;以及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对所述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振动致动器1例如搭载于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游戏机的控制器等。
壳体2包括圆筒状的壳体本体10与第一盖壳11a及第二盖壳11b,壳体本体10的两开口端由第一盖壳11a及第二盖壳11b所闭合。壳体本体10、第一盖壳11a、及第二盖壳11b分别包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等树脂材料。在壳体本体10的外表面形成有连接未图示的引线的端子12。
电磁驱动部包括壳体侧电磁驱动部3的磁轭20、线圈21a与线圈21b、可动件侧电磁驱动部的磁铁30、以及磁极片31a与磁极片31b。在壳体2设置有沿着其内周配置的由圆筒状的软磁性材料形成的磁轭20、以及以与磁轭20电性绝缘的状态安装于磁轭20的内周的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
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沿着磁轭20的内周缠绕。所述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能够分别通过从端子12通电来产生磁场。此外,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在组装时可通过粘合剂等暂时固定于磁轭20或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
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隔开间隔包围可动件4。可动件4以沿着振动轴O(壳体2的轴方向)振动的方式配置。可动件4包括圆板状的磁铁30、以隔着磁铁30的方式配置的圆板状的第一磁极片31a及第二磁极片31b、以及以隔着这些磁铁30、第一磁极片31a、第二磁极片31b的方式配置的第一质量块(重量、砝码)32a、第二质量块(重量、砝码)32b。
磁铁30的磁化方向为振动轴O方向。第一磁极片31a及第二磁极片31b是由软磁性材料形成,利用磁铁30的磁吸附力及粘合剂等安装于磁铁30。第一磁极片31a及第二磁极片31b分别在中央部形成有沿着振动轴O的贯通孔31a1、贯通孔31b1,相对应的第一质量块32a及第二质量块32b分别在中央部形成有沿着振动轴O的中央突起部32a1、中央突起部32b1。并且,通过将中央突起部32a1、中央突起部32b1压入所述贯通孔31a1、贯通孔31b1中,而将第一磁极片31a与第一质量块32a、第二磁极片31b与第二质量块32b一体化。
如此,将构成可动件4的磁铁30、第一磁极片31a、第二磁极片31b、第一质量块32a、第二质量块32b一体化。此外,这些磁铁30、第一磁极片31a、第二磁极片31b、第一质量块32a、第二质量块32b的一体化并不限定于所述利用磁吸附力或粘合剂、压入的安装,也可通过利用螺固等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加以固定而一体化。
第一质量块32a及第二质量块32b包含非磁性体,且包括沿着振动轴O方向延伸的圆柱部32a2、圆柱部32b2、及从所述圆柱部32a2、圆柱部32b2的根部分(振动轴O方向中央侧)起向振动轴O的垂直方向扩展并在振动轴O方向外侧开口的形成截面U字状的有底圆筒部32a3、有底圆筒部32b3。
如图3所示,在可动件4中,磁铁30的外形在径向上小于第一磁极片31a、第二磁极片31b、第一质量块32a、第二质量块32b。即,第一磁极片31a、第二磁极片31b、第一质量块32a的有底圆筒部32a3、第二质量块32b的有底圆筒部32b3的外周位于可动件4中最外周侧,最接近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内周。
如此构成的可动件4在振动轴O方向上的两端部、即第一质量块32a及第二质量块32b各自的前端部32a4、前端部32b4由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所支撑。
第一支撑单元5a包括第一阻尼器40a(第一板簧)与设置于所述第一阻尼器40a的一面的第一弹性构件41a。
如图2所示,第一阻尼器40a在中央部形成有包括孔50a(在图3中图示)的支撑部51a。第一阻尼器40a穿过孔50a与可动件4连结。详细而言,通过将第一质量块32a的前端部32a4插通于孔50a中,并挤压所述前端部32a4而铆接。此外,第一阻尼器40a与可动件4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铆接,也可通过螺固或粘合等其他方法进行固定(连结)。
另外,第一阻尼器40a包括从支撑部51a向外周螺旋状延伸的三个腕部52a。各腕部52a绕振动轴O以120°间距等间隔地形成。并且,各腕部52a的外周端连结于沿着壳体本体10的内周的环状的框部53a。所述框部53a绕振动轴O在120°间距的位置上,在壳体本体10的内周的三处通过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13a(图3中仅图示一处)而连结。详细而言,通过在将从凸缘部13a立设的凸台部14a插通于在第一阻尼器40a的框部53a形成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对凸台部14a的前端进行加热、加压将其挤压而铆接。框部53a与第一阻尼器40a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铆接,也可通过螺固或粘合等其他方法进行固定(连结)。
第一阻尼器40a包含金属的一块或多块板簧,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不锈钢(弹簧材)的薄板加工而成者。第一阻尼器40a的材料并不限于金属,也可为包含树脂或纤维的复合原材料。另外,第一阻尼器40a的材料理想的是耐疲劳性强、可挠性优异的材料。
如此构成的第一阻尼器40a能够在包括振动轴O方向及与所述振动轴O正交的垂直的径向在内的交叉方向上在特定的范围内弹性变形。此外,所述特定的范围相当于通常用作振动致动器1的情形时的可动件4的振幅范围。因此,所述特定的范围至少为第一阻尼器40a不与壳体2接触的范围,为不超过第一阻尼器40a的弹性变形的极限的范围。
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构件41a形成沿着第一阻尼器40a的支撑部51a至各腕部52a的一定范围的形状的外形的板状,被固定于第一阻尼器40a的一面。详细而言,第一弹性构件41a包含层叠于第一阻尼器40a上且由粘合剂形成的第一粘合层、由聚乙烯(polyethylene,PE)形成的PE层、由粘合剂形成的第二粘合层、及由弹性体(作为弹性体,有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但并不限定)形成的弹性体层。并且,通过第一弹性构件41a的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PE层的剪切变形、弹性体层的弯曲变形)来进行第一阻尼器40a的制振。第一弹性构件41a与第一阻尼器40a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利用所述粘合,也可使用将树脂制的第一弹性构件41a热熔接于第一阻尼器40a等其他固定方法。
第二支撑单元5b也形成与第一支撑单元5a相同的结构,包括第二阻尼器40b(第二板簧)及第二弹性构件41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器40b与第一阻尼器40a为相同形状且包含相同材料,第二弹性构件41b与第一弹性构件41a为相同形状且为相同材料。如图3所示,第二阻尼器40b的三个腕部52b从形成有孔50b的支撑部51b延伸至环状的框部53b。并且,第二阻尼器40b通过将第二质量块32b的前端部32b4插入孔50b中,加以挤压并铆接而与可动件4连结。另外,第二阻尼器40b通过凸缘部13b的凸台部14b插通形成于框部53b的贯通孔并挤压、铆接而与环状的框部53b从壳体本体10的内周突出的三个凸缘部13b连结。此外,第二阻尼器40b的各腕部52b的螺旋方向与第一阻尼器40a的各腕部52a的螺旋方向相反。由此,在振动时可动件4从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分别接收相反方向的转矩,因此即使在振动轴O方向上位移,也不会绕振动轴O旋转。
(第一内导杆6a、第二内导杆6b)
第一内导杆6a设置于振动致动器1的振动轴O方向的一侧,且为较第一支撑单元5a更靠振动轴O方向的另一侧(壳体2中央侧)。第二内导杆6b设置于振动致动器1的振动轴O方向的另一侧,且为较第二支撑单元5b更靠振动轴O方向的一侧(壳体2中央侧)。即,如图3所示,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在壳体2内设置于较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更靠振动轴O方向中央侧。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例如由ABS等树脂材料所形成。但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树脂材料。
如图4A、图4B所示,第一内导杆6a包括沿着壳体本体10的内周的环状的框部60a,在所述框部60a绕振动轴O以120°为间距的三处形成有朝向壳体本体10的径向内侧且振动轴O方向另一侧而螺旋状倾斜的阶差部61a。所述阶差部61a的螺旋形状为沿着第一阻尼器40a的各腕部52a的螺旋形状外周侧(基端侧)的部分的形状,且具有当第一阻尼器40a在特定的范围内发生弹性变形时不会与各腕部52a接触、当所述第一阻尼器40a的变形超过特定的范围时与各腕部52a接触的间隔。
详细而言,各阶差部61a包括形成与壳体本体10的内周平行的面的侧壁61aw、及从所述侧壁61aw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部61ab。各底部61ab的内缘在俯视下形成与壳体本体10的内周同轴的内周圆(同心圆),各侧壁61aw形成从壳体本体10的内周侧朝向所述内周圆的圆弧状。在第一阻尼器40a在振动轴O的交叉方向上超过特定的范围变形的情形时,通过与侧壁61aw接触而对所述交叉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在第一阻尼器40a在振动轴O方向上超过特定的范围变形的情形时,通过与底部61ab接触而对所述振动轴O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另外,各阶差部61a中形成有用于轻量化的孔62a。进而,在第一内导杆6a的框部60a的外周缘侧,根据壳体本体10的各凸缘部13a的形状而在三处形成有沿着所述凸缘部13a的形状的切口部63a。
另外,在第一内导杆6a形成有从框部60a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部64a。通过卡止部64a卡合于壳体本体10的开口槽部,第一内导杆6a相对于壳体2对位。
另外,在框部60a的背面侧除切口部63b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向振动轴O方向的中央侧突出的爪部67a。在图4A所示的第一内导杆6a中,在三处形成有爪部67a。第一内导杆6a与壳体本体10通过例如利用超声波熔接使第一内导杆6a的爪部67a熔融并熔接于壳体本体10而接合。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本体10与第一内导杆6a(爪部67a)通过包含相同的树脂材料而利用熔接互相牢固地接合。也可将壳体本体10与第一内导杆6a设为含有玻璃纤维等的树脂材料。但接合方法并不限于熔接,也可通过利用粘合剂的粘合、铆接或螺固等其他方法而接合。
进而,在第一内导杆6a形成有从各阶差部61a的内缘、即各底部61ab的内缘向振动轴O方向中央侧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延伸部65a。如图3所示,所述延伸部65a位于第一线圈21a与可动件4之间,将第一线圈21a的一部分夹持于与壳体2之间。具体而言,由第一内导杆6a的延伸部65a与壳体本体10夹持第一线圈21a的振动轴O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65a除了振动致动器1的振动轴O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以外,位于第一线圈21a与可动件4之间,延伸部65a未覆盖第一线圈21a的内周整体,而使第一线圈21a的一部分露出至壳体2的内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导杆6a的延伸部65a通过与第一线圈21a的振动轴O方向一侧端部抵接,以保持所述第一线圈21a不从壳体本体10脱落。此外,延伸部65a无需直接抵接于第一线圈21a,也可在其间隔着其他构件间接地保持第一线圈21a。
在如此构成的第一内导杆6a中,可动件4能够从延伸部65a在径向内侧向振动轴O方向进退移动。
第二内导杆6b与第一内导杆6a为同一形状,第二内导杆6b也形成与第一内导杆6a相同的结构。即,如图4A、图4B中以带括号方式记载的符号示出第二内导杆6b的各部那样,第一内导杆6a与第二内导杆6b的各部相对应。详细而言,第二内导杆6b包括环状的框部60b,在框部60b形成有包括侧壁61bw与底部61bb的阶差部61b。另外,在各阶差部61b形成有孔62b,在框部60b形成有切口部63b。进而,在框部60b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部64b,所述卡止部64b与壳体本体10接合,壳体本体10与第二内导杆6b隔着框部60b的各爪部67b被熔接。
另外,在第二内导杆6b形成有向振动轴O方向中央侧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延伸部65b。所述延伸部65b位于第二线圈21b与可动件4之间,将第二线圈21b的一部分夹持于与壳体2之间。在图3中,由延伸部65b与壳体本体10夹持第二线圈21b的振动轴O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导杆6b的延伸部65b通过与第二线圈21b的振动轴O方向另一侧端部抵接,而保持所述第二线圈21b不从壳体本体10脱落。
(运转)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振动致动器1在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未通电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由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支撑的可动件4位于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中央。
在使可动件4振动时,经由端子12对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沿着交替产生相反极性的磁场的方向通入交流电。即,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相邻部分产生同极。
例如在图5所示的极性的情形时,可动件4产生实线箭头A所示的朝向振动轴O方向的另一侧(图5中的下方)的推力,若使流向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电流反转,则可动件4产生虚线箭头B所示的朝向振动轴O方向的一侧(图5中的上方)的推力。
如此,若对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通入交流电,则可动件4从两侧受到由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产生的施加力,并且沿着振动轴O振动。
此外,可动件4产生的推力基本上依照基于弗莱明左手定则施加的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线圈21a、第二线圈21b固定于壳体2,故而安装有磁铁30等的可动件4产生作为第一线圈21a、第二线圈21b所产生的力的反作用力的推力。
由此,对推力产生贡献的是可动件4的磁铁30的磁通的水平分量(与磁铁30的轴方向正交的分量)。并且,磁轭20会增大磁铁30的磁通的水平分量。
如上所述,在可动件4的通常的振动时,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在振动轴O方向及径向上在特定的范围内发生弹性变形,可动件4以及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不会与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接触。
另一方面,若在例如搭载有振动致动器1的设备掉落的情形时等从外部对振动致动器1施加冲击,则存在可动件4以过度的振幅移动,而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进行超过特定的范围的移动的情况,但通过与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接触来限制所述移动。
具体而言,在与图6A所示相比,可动件4向振动轴O方向一侧过度振动,而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进行超过特定范围的移动的情形时,第二阻尼器40b的腕部52b与第二内导杆6b的阶差部61b的底部61bb接触。由此,对可动件4进一步向振动轴O方向一侧移动进行限制,防止可动件4与壳体2(第一盖壳11a)接触。
另外,在与图6B所示相比,可动件4向振动轴O方向另一侧过度振动,而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进行超过特定范围的移动的情形时,第一阻尼器40a的腕部52a与第一内导杆6a的阶差部61a的底部61ab接触。由此,对可动件4进一步向振动轴O方向另一侧移动进行限制,防止可动件4与壳体2(第二盖壳11b)接触。
虽未图示,但在对壳体2施加径向的冲击的情形时,可动件4也沿径向移动。在这种情形时,若可动件4沿径向移动,而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进行超过径向上的特定范围的移动,则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腕部52a、腕部52b与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的阶差部61a、阶差部61b的侧壁61aw、侧壁61bw接触。
另外,即使可动件4进一步沿径向移动,由于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各自的延伸部65a、延伸部65b位于线圈21a、线圈21b与可动件4之间,故而延伸部65a、延伸部65b也会与可动件4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振动致动器1,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对可动件4的朝径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可利用延伸部65a、延伸部65b防止可动件4与壳体侧电磁驱动部3的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接触。此外,未必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两者与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接触,其中一者接触也会发挥相同的效果。
另外,通过延伸部65a、延伸部65b与壳体本体10一起夹持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而可以机械方式保持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不从壳体2脱落。由此,例如可比仅利用粘合剂安装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更牢固地固定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另外,不使用粘合剂也可保持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
进而,由于延伸部65a、延伸部65b未覆盖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振动轴O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故而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一部分露出至壳体内部,而可确保散热性,可防止所述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绝缘劣化。
另外,通过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对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移动进行限制,可抑制可动件4的过度振幅。另外,由于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包含板簧,故而在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与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接触时,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发生弹性变形,而可吸收冲击。另外,由于将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设置于振动轴O方向上较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更靠壳体2的内侧,故而可防止壳体2的大型化。由此,可防止振动致动器1的大型化,并且抑制产生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对可动件4的冲击。
尤其是通过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对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振动轴O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而可抑制可动件4的振动轴O方向的过度振幅。
另外,通过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对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包括壳体2的径向在内的振动轴O的交叉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而可抑制可动件4的径向的移动。
通过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包括对应于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腕部52a、腕部52b的螺旋形状而以振动轴O方向为中心的螺旋状的阶差部61a、阶差部61b,而可根据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形状对振动轴O方向及振动轴O的交叉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另外,阶差部61a、阶差部61b包括沿着可动件4振动时的各腕部52a、腕部52b的形状的底部61ab、底部61bb,因此可使腕部52a、腕部52b与底部61ab、底部61bb进行面接触,而可分散冲击。
另外,第一内导杆6a在可动件4的振幅范围内位于第一线圈21a与第一阻尼器(第一板簧)40a之间,第二内导杆6b在可动件4的振幅范围内位于第二线圈21b与第二阻尼器(第二板簧)40b之间,由此可防止各线圈21a、线圈21b与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的接触。
另外,通过设置支撑可动件4的两端的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利用与之对应的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分别负责振动轴O方向的一侧方向与另一侧方向的限制,而可减小内导杆的占有空间,从而可小型化。
以上结束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公开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的延伸部65a、延伸部65b的形状呈大致圆筒状,但延伸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为与壳体2一起夹持线圈21a、线圈21b,位于可动件4与线圈21a、线圈21b之间,且可防止可动件4与第一线圈21a及第二线圈21b的接触的形状,则可为延伸部包括狭缝的形状等其他形状。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内导杆6a及第二内导杆6b中,分别形成于框部60a、框部60b的爪部67a、爪部67b被熔接于壳体本体10而接合,但爪部的数量或位置并不限于此,为能够与壳体接合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包括第一弹性构件41a及第二弹性构件41b,但可未必包括弹性构件。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壳体2呈圆筒状,可动件4呈大致圆柱状,但壳体及可动件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多边形或其他形状。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支撑可动件4的第一支撑单元5a及第二支撑单元5b使用包括螺旋状的腕部52a、腕部52b的第一阻尼器40a及第二阻尼器40b,但也可使用其他板簧作为支撑单元。例如,也可使用不仅有曲线而且也组合了直线的不规则的螺旋状、十字状或卍状的板簧。在所述情形时,内导杆也设为沿着板簧的形状的形状。
符号的说明
1:振动致动器
2:壳体
3:壳体侧电磁驱动部
4:可动件
5a:第一支撑单元
5b:第二支撑单元
6a:第一内导杆
6b:第二内导杆
20:磁轭
21a:第一线圈
21b:第二线圈
40a:第一阻尼器
40b:第二阻尼器
61a、61b:阶差部
64a、64b:卡止部
65a、65b:延伸部
67a、67b:爪部

Claims (5)

1.一种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状的壳体,包括线圈;
可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包括磁铁;以及
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线圈的一部分的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内导杆的延伸部与所述壳体使所述线圈的一部分露出且将其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导杆与所述壳体包含相同的树脂材料,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导杆被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板簧,所述板簧包括支撑所述可动件的多个腕部,
所述内导杆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轴方向上较所述板簧更靠近所述壳体中央侧,对所述板簧的移动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方向一侧;以及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轴方向另一侧,
所述内导杆包括:第一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第一线圈的延伸部;以及第二内导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一起夹持所述第二线圈的延伸部。
CN202080017178.0A 2019-02-27 2020-02-27 振动致动器 Active CN113490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4632 2019-02-27
JP2019034632A JP7313159B2 (ja) 2019-02-27 2019-02-27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PCT/JP2020/007969 WO2020175610A1 (ja) 2019-02-27 2020-02-27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554A true CN113490554A (zh) 2021-10-08
CN113490554B CN113490554B (zh) 2023-03-03

Family

ID=7224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7178.0A Active CN113490554B (zh) 2019-02-27 2020-02-27 振动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0718A1 (zh)
EP (1) EP3932568B1 (zh)
JP (1) JP7313159B2 (zh)
CN (1) CN113490554B (zh)
WO (1) WO2020175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3691B2 (ja) 2018-04-06 2022-05-09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2072471A (ja) * 2020-10-29 2022-05-17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2076634A (ja) * 2020-11-10 2022-05-20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IT202100013826A1 (it) * 2021-05-27 2022-11-27 Ask Ind Spa Trasduttore elettromeccanico per la generazione di vibrazioni da trasmettere ad una parete esterna di montaggio
JP2023067105A (ja) * 2021-10-29 2023-05-16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3120729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知覚可能な出力を呈示する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システム
JP2023176492A (ja) * 2022-05-31 2023-12-13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1947A (zh) * 2010-06-30 2013-03-13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
JP2015091585A (ja) * 2014-12-27 2015-05-1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4638872A (zh) * 2013-11-11 2015-05-2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及移动信息终端
JP2016013554A (ja) * 2015-09-24 2016-01-2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5745U (ja) 1984-08-30 1986-03-2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リ−ルモ−タ制御回路
JPH11351322A (ja) * 1998-06-05 1999-12-24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的防振用加振器
JP3950043B2 (ja) * 2002-12-13 2007-07-25 株式会社シコー技研 電磁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592659B2 (ja) * 2010-01-28 2014-09-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能動型防振装置
JP5652359B2 (ja) * 2011-09-12 2015-01-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JP2013126299A (ja) * 2011-12-14 2013-06-24 Aisin Seiki Co Ltd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388816B1 (ko) * 2012-09-07 2014-04-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JP2015060849A (ja) * 2013-09-17 2015-03-3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JP6307379B2 (ja) * 2014-07-30 2018-04-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396129B2 (ja) * 2014-09-05 2018-09-2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775233B2 (ja) 2015-01-30 2015-09-0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0488048B2 (en) * 2016-01-06 2019-11-2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Weld configuration
CN107040111B (zh) * 2016-02-04 2019-07-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镜头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1947A (zh) * 2010-06-30 2013-03-13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
CN104901501A (zh) * 2010-06-30 2015-09-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
CN104638872A (zh) * 2013-11-11 2015-05-2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及移动信息终端
JP2015091585A (ja) * 2014-12-27 2015-05-1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6013554A (ja) * 2015-09-24 2016-01-28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2568A4 (en) 2022-04-06
EP3932568B1 (en) 2024-02-28
WO2020175610A1 (ja) 2020-09-03
JP7313159B2 (ja) 2023-07-24
CN113490554B (zh) 2023-03-03
EP3932568A1 (en) 2022-01-05
US20220140718A1 (en) 2022-05-05
JP2020141462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0554B (zh) 振动致动器
JP6717478B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923278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70118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TW201223083A (en) Oscillating actuator
US10855156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WO2017002950A1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US11031856B2 (en) Vibration actuator
WO2019194223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0059701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9181353A5 (zh)
JP7275089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088604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2091776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217810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3013761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JP2022072473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900565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2076635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6568412A (zh) 振动致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