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3130B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3130B
CN113473130B CN202110684561.8A CN202110684561A CN113473130B CN 113473130 B CN113473130 B CN 113473130B CN 202110684561 A CN202110684561 A CN 202110684561A CN 113473130 B CN113473130 B CN 113473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play data
bit
initial displa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45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3130A (zh
Inventor
刘金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45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3130B/zh
Priority to US17/430,12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531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933 priority patent/WO20222671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3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3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3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3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75Implementations based on combinatorial logic, e.g. Boolean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bits, e.g. of the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通过筛选出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中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而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进行简单编码后就输出,减少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以最小的计算实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TFT-LCD产品中,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从Tcon端传输至Driver端,需要对待传输的数字信号先编码再进行基带传输。由于传输过程中无独立的时钟信号,时钟信号被嵌入至待传输的数字信号中。当待传输的数字信号中出现六个及以上的连续0或连续1时,接收端容易误识别嵌入的时钟信号。因此要对待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使数字信号变为具有一定跳变的方波波形,以免连续的0或1的个数过多,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时钟同步信息容易发生错误,最终导致误码。
目前数据传输领域使用最广泛的编码方案是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运算实现的,通常是对所有的数据封包(package)(即比特流)进行逻辑运算,这就导致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数据编码和解码,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慢而影响响应时间、画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编码方法,编码数据过多导致传输较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输出编码后数据,所述编码后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数据为第一目标数据;
所述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
若存在,则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为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
若不存在,则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为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四位数据至第七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至第五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二目标数据;
所述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和第一位数据进行异或/同或运算,得到异或值/同或值;
判断所述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
若所述异或值/同或值为1,则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第一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包括:
以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为第一编码数据;
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二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二比特数据插入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异或值/同或值不为1,则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二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二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二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二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三目标数据;
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包括:
选取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
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三比特数据插入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所述第二显示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解码的编码后数据;
判断所述编码后数据中进行预设逻辑运算的第三预设数据;
利用第三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三预设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四比特数据;
将所述编码后数据中的第三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四比特数据,得到解码后的初始显示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编码后数据,所述编码后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装置,所述解码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解码的编码后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编码后数据中进行预设逻辑运算的第三预设数据;
解码单元,用于利用第三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三预设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四比特数据;
替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后数据中的第三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四比特数据,得到解码后的初始显示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或者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中的步骤,或者以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通过筛选出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中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而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进行简单编码后就输出,减少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以最小的计算实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得到第一显示数据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流程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码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11、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例如:M[7:0]=01010011等;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初始显示数据对应的八比特数据从第零位开始,至第七位结束。
12、确定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以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数据为第一目标数据;而确定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若存在,则第一目标数据为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若不存在,则第一目标数据为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一个信号传输准则,即传输数据尽可能少的存在连续的0或1,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若是一个数据中存在多个连续的0或1,则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发生误码。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可以为连续的五个0或1;即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是否有连续的五个0或1。
当第一目标数据中连续的0或1的数量不超过时,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误码,保证数据在传输时的质量。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需要根据预设的信号传输准则,判断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以及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确定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四位数据至第七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具体的,由于第一目标数据为八比特数据,且八比特数据的从第零位到第七位,且每一位的比特数的逻辑值为0或1。若是第一目标数据中第四位数据至第七位数据的逻辑值相同,则第一目标数据中存在四个连续的逻辑值相同的数据;第一目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概率会变大,需要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在本申请的其他是实施中,格局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第一目标数中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还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第零位数据至第五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第一位数据至第六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或是判断第零位数据至第四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且第六位数据和第七位的逻辑值相反。
13、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其中,在初始显示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传输;利用不同的编码方法对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可以增加或减少编码的计算量。
而第一初始显示数据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误码的数据,因此需要利用较为复杂的编码方法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才能保证编码后得到的第一显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误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14、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其中,在初始显示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传输。由于第二初始显示数据是不容易发生误码的数据,因此对于第二初始显示数据来说无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编码,传输过程中午不容易发生误码。因此可以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15、输出编码后数据,编码后数据包括第一显示数据和第二显示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复杂编码后的得到的第一显示数据和进行简单编码后的第二显示数据,直接输出;即为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后需要传输的编码后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法,通过筛选出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中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而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进行简单编码后就输出,减少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以最小的计算实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得到第一显示数据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21、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和第一位数据进行异或/同或运算,得到异或值/同或值。
具体的,以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为第二目标数据,第二目标数据可以为八比特数据,且八比特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可以为:M[7:0]=01010011。而对于不同的第二目标数据来说,进行编码的具体方法也不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M[0]和M[1]进行异或/同或运算,得到异或值/同或值。具体的,若M[0]=0,M[1]=1,则两者的异或值为1,同或值为0。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判断M[6]和M[7]两者的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常是判断相邻的两个比特数据的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
22、判断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
23、若异或值/同或值为1,则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时,实际上只会利用预设的逻辑运算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部分比特数据进行编码,进一步减少逻辑运算。因此,当异或值/同或值为1时,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即此时的第一预设逻辑运算为取非运算。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是异或值/同或值为1,则编码后的数据N[8:0]中的N[1]=-M[1]、N[4]=-M[4]、N[7]=-M[7],且N[6]=-M[6];即此时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为M[1]、M[4]、M[7]和M[6]。
24、将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后,直接将第二目标数据中对应位置的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可以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例如,将第二目标数据中的M[1]替换为N[1],而M[4]替换为N[4],M[6]替换为N[6],M[7]替换为N[7]以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之后,得到的仍是八比特数据。但在实际的编解码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编码后的数据比初始显示数据的比特数要多;例如初始显示数据为八比特数据,而编码后的数据可以为九比特数据或十比特数据等。
因此,在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之后,还需要以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一编码数据;对第一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二比特数据;将第二比特数据插入第二目标数据中的首位,最终得到第一显示数据。此时的第一显示数据为九比特数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第二目标数据为M[7:0]=01010011为例,此时选择第零位比特数据M[0]=0作为编码数据。可以对编码数据M[0]=0进行取非运算,得到-M[0]=1,即得到第二比特数据。
再将第二比特数据插入第二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同时将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最终得到第一显示数据N[8:0]=110011000。且由于插入了一位比特数据,因此第一显示数据的比特数比初始显示数据的比特数多一位,即第一显示数据为九比特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先将第二比特数据插入第二目标数据中,也可以先将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是异或值/同或值不为1,则可以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二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将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二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三比特数据,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据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来选择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哪些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当异或值/同或值为1,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进行第一预设逻辑运算;而当异或值/同或值不为1,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而预设数据进行第一预设逻辑运算。
具体的,当异或值/同或值不为1时,可以使得N[0]=-M[0],N[5]=-M[5]、N[7]=-M[7]以及N[6]=-M[6]。利用前述方法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后,就可以得到编码后的第一显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对第一目标数据中的哪些位置的比特数据进行编码,编码后的第一显示数据为九比特数据。因此在将第二显示数据替换为第三比特数据时,仍然要插入第二比特数据,最终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来说,仅需要进行简单编码即可。具体的,以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为第三目标数据,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可以包括:
选取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对第二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将第三比特数据插入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具体的,对于第三目标数据来说,仅需要选取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并对第二编码数据进行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再将第三比特数据插入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即可。无需再对第三目标数据中其他位置上的比特数据进行编码,减少了编码的计算量。
具体的,直接得到第三比特数据-M[0],再将-M[0]插入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N[8:0]。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流程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获取待编码的初始显示数据M[7:0],可以先对所有的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简单编码,得到N[8:1]=M[7:0],且N[0]=-M[0];再根据预设的信号传输准则,判断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若初始显示数据为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则-M[0]即为第三比特数据,直接将第三比特数据插入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即可得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编码后的第二显示数据。即将N[0]=-M[0]插入N[8:1]中,得到N[8:0]。
而若是初始显示数据为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则需要判断M[0]和M[1]的异或值是否为1;根据异或值来确定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需要进行编码的比特数据。当异或值为1时,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进行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当异或值不为1时,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第二预设数据进行第一预设逻辑运算。
具体的,当异或值为1时,N[1]=-M[1]、N[4]=-M[4]、N[7]=-M[7],且N[6]=-M[6];当异或值不为1时,N[0]=-M[0],N[5]=-M[5]、N[7]=-M[7]以及N[6]=-M[6];而其他位置上的比特数据保持不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此时得到的编码后的数据N[8:1]仍为八比特数据,需要将N[0]=-M[0]插入N[8:1]的首位,以得到最终的第一显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包括获取待解码的编码后数据;判断编码后数据中需要进行预设逻辑运算的第三预设数据;利用第三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三预设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四比特数据;将编码后数据中的第三预设数据替换为第四比特数据,得到解码后的初始显示数据。
其中,由于进行编码时对容易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统一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了不同的编码,因此实际上在解码时也需要区分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编码后数据,和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编码后数据;且容易发生误码和不容易发生误码是针对编码前的初始显示数据来说的。
对于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编码后数据来说,需要确定第一编码后数据中进行了编码的第三预设数据,以对第三预设数据进行解码。
同时由于解码后初始显示数据为八比特数据,而编码后数据为九比特数据,因此还需要去除编码后数据中插入的数据;通常为首位比特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该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402,用于确定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第一编码单元403,用于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编码单元404,用于利用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二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输出单元405,用于输出编码后数据,编码后数据包括第一显示数据和第二显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装置,通过筛选出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中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对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而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仅进行简单编码后就输出,减少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以最小的计算实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数据为第一目标数据,第一判断单元4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若存在,则第一目标数据为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若不存在,则第一目标数据为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单元402还可以用于;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四位数据至第七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或判断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至第五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二目标数据;第一编码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
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和第一位数据进行异或/同或运算,得到异或值/同或值;判断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若异或值/同或值为1,则对第二目标数据中第一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将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第一比特数据,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编码单元403还可以用于:以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为第一编码数据;对第一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二比特数据;将第二比特数据插入第二目标数据的首位,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三目标数据;第二编码单元404具体可以用于:选取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对第二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将第三比特数据插入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码装置一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待解码的编码后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502,用于判断编码后数据中进行预设逻辑运算的第三预设数据;
解码单元503,用于利用第三预设逻辑运算对第三预设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四比特数据;
替换单元504,用于将编码后数据中的第三预设数据替换为第四比特数据,得到解码后的初始显示数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或者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中的步骤,或者以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中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
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部分比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以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三目标数据;选取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将所述第三比特数据插入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输出编码后显示数据,所述编码后显示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数据为第一目标数据;
所述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
若存在,则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为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
若不存在,则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为不容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四位数据至第七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信号传输准则,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是否有连续的预设数量的0或1,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至第五位数据的逻辑值是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以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二目标数据;
所述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和第一位数据进行异或/同或运算,得到异或值/同或值;
判断所述异或值/同或值是否为1;
若所述异或值/同或值为1,则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第一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一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一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包括:
以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为第一编码数据;
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二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二比特数据插入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的首位,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异或值/同或值不为1,则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第二预设数据进行取非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
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中的所述第二预设数据替换为所述第三比特数据,得到所述第一显示数据。
8.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传输的初始显示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初始显示数据中易发生误码的第一初始显示数据,和不易发生误码的第二初始显示数据,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八比特数据;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利用第一预设逻辑运算对所述第一初始显示数据中的部分比特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第一显示数据;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二初始显示数据中任意一个八比特数据作为第三目标数据;选取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第零位数据作为第二编码数据;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第二预设逻辑运算,得到第三比特数据;将所述第三比特数据插入所述第三目标数据中的首位,得到第二显示数据;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编码后数据,所述编码后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显示数据。
CN202110684561.8A 2021-06-21 2021-06-21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Active CN113473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4561.8A CN113473130B (zh) 2021-06-21 2021-06-21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US17/430,129 US20240015311A1 (en) 2021-06-21 2021-07-16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encoding device, and decoding device
PCT/CN2021/106933 WO2022267117A1 (zh) 2021-06-21 2021-07-16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4561.8A CN113473130B (zh) 2021-06-21 2021-06-21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3130A CN113473130A (zh) 2021-10-01
CN113473130B true CN113473130B (zh) 2023-10-03

Family

ID=77868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4561.8A Active CN113473130B (zh) 2021-06-21 2021-06-21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5311A1 (zh)
CN (1) CN113473130B (zh)
WO (1) WO202226711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577A (zh) * 2014-06-23 2014-09-17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401925A (zh) * 2019-05-07 2019-11-0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消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474709A (zh) * 2018-05-11 2019-1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03424A1 (en) * 2019-07-03 2021-01-0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transferring selective datasets between terminals with multi-applications support
CN11292903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0350B2 (ja) * 2006-01-12 2011-09-28 エスティー‐エリクソン、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シリアルデータ通信のための符号化方式
US7940850B2 (en) * 2008-05-09 2011-05-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Method for encoding frame data
CN108694918B (zh) * 2017-06-09 2021-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2492386A (zh) * 2020-11-09 2021-03-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解码方法、解码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47875B (zh) * 2021-01-28 2023-02-0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577A (zh) * 2014-06-23 2014-09-17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474709A (zh) * 2018-05-11 2019-1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01925A (zh) * 2019-05-07 2019-11-01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消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21003424A1 (en) * 2019-07-03 2021-01-0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transferring selective datasets between terminals with multi-applications support
CN112929032A (zh) * 2021-01-26 2021-06-0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15311A1 (en) 2024-01-11
WO2022267117A1 (zh) 2022-12-29
CN113473130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6575B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1431388B (zh) 译码编码数据帧的方法及其译码器
CN108694918B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0512020C (zh) 一种译码方法及译码装置
EP2091169A1 (en) An 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frame
KR100380788B1 (ko) 복호장치 및 복호방법
CN113473130B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装置
CN102547260B (zh) 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可变长编码的解码方法及系统
US7404139B2 (en) Decoder with M-AT-A-Time Traceback
US7903004B2 (en)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7212336A (ja) 減少長トレースバック
CN112073071B (zh) 卷积码的编码、译码及信号传输方法
CN113472481B (zh) 一种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
CN110620635A (zh) 解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9186B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相应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9201B (zh) 解码方法、编码方法、相应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07358B (zh) 数据编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438050B (zh) 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US20050117668A1 (en) Decoder for decoding symmetric/asymmetric delay modulation signal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13630211B (zh) 编码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6488648B (zh) 一种消除连续bubble的模糊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503585B2 (en) Decod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13347428A (zh) 一种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
JPH0432317A (ja) 逐次復号装置
JP503504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