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8117A -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8117A
CN113468117A CN202110340026.0A CN202110340026A CN113468117A CN 113468117 A CN113468117 A CN 113468117A CN 202110340026 A CN202110340026 A CN 202110340026A CN 113468117 A CN113468117 A CN 113468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ule
area
attribute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00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鸨田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727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40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4104400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101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8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8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4File meta data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2Delete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8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e.g. browsing and visualisation, 2d or 3d GU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48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使得用户在对诸如文档扫描图像和接收到的传真进行文件化和存储文件时,能够更容易地设置与文件夹分配和文件命名有关的规则。在用于设置与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以进行存储时使用的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上,至少配设用于编辑规则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用户可以选择的项目的第二区域。该项目是供用户对配置属性信息的字符串进行设置的单位元素,并且与用户能够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然后,规则是通过用户从第二区域选择的单位项目而创建的,第二区域被布置在用户在第一区域中指定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涉及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时设置规则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诸如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等信息处理装置中,广泛使用如下方法:将通过扫描文档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或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文件化(计算机化),并将文件发送到且存储在网络上的存储服务器中。然后,在存储文件化的数据时,还进行文件到文件夹的自动分配。例如,日本特开第2019-16995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根据预先设置的文件夹命名规则,来自动进行文件夹的创建并将传真数据分配到文件夹的技术。假设,作为日本特开第2019-169951号公报的技术(在下文中,称为“现有技术”)中的文件夹命名规则,分别将属性名“注册名”设置为第一层级的文件夹名,将属性名“传真号”设置为第二层级的文件夹名,将属性名“接收日期”设置为第三层级的文件夹名。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到新传真的条件下,通过将从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指定的信息(注册名、传真号、接收日期)分配到相应的属性名作为各个属性值,从而创建新的文件夹。然后,在创建的文件夹中存储所接收的传真数据的文件。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预先针对各个层级确定属性名的输入字段(第一层级至第三层级)。例如,假设用户在第一层级的文件夹的输入字段中输入属性值“A”,在第二层级的文件夹的输入字段中输入属性值“B”。此外,假设用户期望使用属性值“C”在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之间新创建文件夹。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需要针对第二层级和后续层级中的文件夹改变所有的输入字段。具体地说,需要针对第二层级中的新文件夹,将输入字段中的输入内容从属性值“B”变更为“C”,并进一步针对第三层级(先前的第二层级)中的新文件夹,在输入字段中输入属性值“B”。也就是说,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文件夹的层级及其输入字段是固定的,因此,在第N层级的文件夹与第(N+1)层级的文件夹之间插入新文件夹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复杂的工作。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构造为使得用户从各个输入字段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属性名,但用户无法创建新的属性名并将其应用于文件夹分配规则或与文件命名有关的规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技术目的在于,使用户在对诸如文档扫描图像和接收的传真等的数据进行文件化时,能够更容易地设置与文件夹分配和文件命名有关的规则,并存储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是用于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中以进行存储的信息处理装置,并且包括: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用于设置与存储时所使用的属性信息有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的显示,并且用户界面画面具有用于编辑规则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用户能够选择的单位项目的第二区域,单位项目是供用户对配置属性信息的字符串进行设置的单位元素,单位项目包括与用户能够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特定项目,规则是通过用户从第二区域选择的单位项目而创建的,第二区域被布置在用户在第一区域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在用户输入特定项目的属性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将具有输入的属性名的特定项目布置于用户在规则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将被布置的特定项目添加到第二区域中,所述规则在第一区域中显示并被编辑。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处理系统的整体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MFP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MFP协同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处理系统的软件构造的框图;
图5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在显示所设置的文件夹分配规则的情况下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属性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在设置属性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6A是示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图16B是示出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属性设置画面显示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在属性设置画面上输入自定义标记(custom token)的属性值的方式的图;
图19是示出扫描配置文件(scan profile)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0是示出扫描配置文件编辑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1是示出扫描配置文件添加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2是示出扫描配置文件添加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3是示出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4是示出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5是示出在属性设置画面上输入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的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在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上选择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的方式的图;以及
图27是示出在属性设置画面上选择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的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根据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公开。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构造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该示意性示出的构造。
第一实施例
<系统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构造的图。信息处理系统包括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10、客户端PC 111和在互联网上提供云服务的服务器装置120和130。MFP 110和客户端PC 111连接,以便能够经由LAN(局域网)与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各种装置进行通信。
MFP 110是具有扫描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MFP 110是除了具有扫描功能外,还具有诸如打印功能和BOX存储功能等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客户端PC 111是诸如台式终端和移动终端等能够经由互联网接收云服务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120和130均是提供云服务的信息处理装置。本实施例的服务器装置120提供云服务以对从MFP110接收的扫描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将来自MFP 110的请求传送到提供其它服务的服务器装置130,等等。在下文中,由服务器装置120提供的云服务被称为“MFP协同服务”。服务器装置130提供云服务(在下文中,称为“存储服务”)以将经由互联网发送的文件数据存储在预定文件夹中,响应于来自客户端PC 111的Web浏览器的请求而提供所存储的文件,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提供MFP协同服务的服务器装置120被称为“MFP协同服务器”,提供存储服务的服务器装置130被称为“存储服务器”。
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造包括MFP 110、客户端PC 111、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存储服务器130,但构造不限于此。例如,MFP 110还可以充当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客户端PC 111的角色。此外,代替设置在互联网上,MFP协同服务器120还可以设置在LAN上。另外,还可以将本实施例应用到用邮件服务器替代存储服务器130而将文档的扫描图像附加在邮件中发送等的场景。
<MFP 110的硬件构造>
图2是示出MFP 110的硬件构造的框图。MFP 110包括控制单元210、操作单元220、打印机单元221、扫描器单元222和调制解调器223。控制单元210包括以下211到219中的各个单元,并控制整个MFP 110的操作。CPU 211读取存储在ROM 212中的控制程序(稍后将描述与软件构造图中示出的各种功能相对应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RAM 213用作CPU 211的诸如主存储器和工作区域等的临时存储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一个CPU 211使用一个存储器(RAM 213或HDD 214)进行流程图中所示的各个处理(稍后描述),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使多个CPU和多个RAM或HDD相互协作来进行各个处理。
HDD 214是被构造为存储图像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大容量存储单元。操作单元I/F215是连接操作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操作单元220配设有触摸面板、键盘等,并且接收用户的操作/输入/指令。对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包括人的手指的操作和触摸笔的操作。打印机I/F 216是连接打印机单元221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要被打印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 216从控制单元210传送到打印机单元221并被打印到打印介质上。
扫描器I/F 217是连接扫描器单元222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扫描器单元222通过读取放置在原稿台或ADF(自动原稿进给器)上的原稿(未示意性示出)生成扫描图像数据,并经由扫描器I/F 217将扫描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单元210。可以打印(复印并输出)由打印机单元221中的扫描器单元222生成的扫描图像数据,可以将该数据存储在HDD 214中,还可以经由LAN将该数据作为文件或邮件发送到诸如MFP协同服务器120的外部装置,等等。调制解调器I/F 218是连接调制解调器223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调制解调器223用PSTN上的传真设备(未示意性示出)进行图像数据的传真通信。网络I/F 219是将控制单元210(MFP110)连接到LAN的接口。MFP 110通过使用网络I/F 219将图像数据和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上的各个服务、接收各种信息,等等。如上所述的MFP110的硬件构造仅是示例,并且硬件构造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其它构造,或不具有构造的一部分。
<客户端PC和服务器装置的硬件构造>
图3是示出客户端PC 111、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存储服务器130的硬件构造的框图。客户端PC 111、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存储服务器130,包括CPU 311、ROM 312、RAM 313、HDD 314和网络I/F 315。CPU 311通过读取在ROM 31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并进行各种处理来控制整个操作。RAM 313用作诸如CPU 311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区域等的临时存储区域。HDD314是被构造为存储图像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大容量存储单元。网络I/F 315是将客户端PC111/MFP协同服务器120/存储服务器13连接到互联网的接口。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存储服务器130经由网络I/F 315接收来自其他装置(MFP 110、客户端PC 111等)的各种处理的请求并根据这些请求返回处理结果。
<信息处理系统的软件构造>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软件构造的框图。在下文中,按顺序说明与MFP 110、MFP协同服务器120和存储服务器130中的各个的角色相对应的软件构造。在下文中,以将各个装置具有的各种功能缩小为与如下处理有关的功能的方式给出说明:将在MFP 110中扫描文档而获得的扫描图像文件化并经由MFP协同服务器120将文件存储在存储服务器130中的处理。
《MFP的软件构造》
MFP 110的功能模块大致划分为两个模块,即本机功能模块410和附加功能模块420。本机功能模块410是作为MFP 110中的标准应用而配设的应用,而附加功能模块420是附加安装在MFP 110中的应用。附加功能模块420是基于Java(注册商标)的应用,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向MFP 110添加功能。在MFP 110中,可以安装其它附加应用(未示意性示出)。
本机功能模块410具有扫描执行单元411和扫描图像管理单元412。此外,附加功能模块420具有显示控制单元421、扫描控制单元422、协同服务请求单元423和图像处理单元424。
显示控制单元421在操作单元220的触摸面板上显示用于接收各种用户操作的用户界面画面(UI画面)。各种用户操作包括,例如,输入用于访问MFP协同服务器120的登录认证信息、扫描设置、与文件夹分配和文件命名相关的规则的设置、开始扫描的指令和存储文件的指令等。
扫描控制单元422根据在UI画面上进行的用户操作(例如,按下“开始扫描”按钮)和扫描设置信息,向扫描执行单元411给出进行扫描处理的指令。扫描执行单元411使扫描器单元222经由扫描器I/F 217进行文档读取操作,并根据来自扫描控制单元422的进行扫描处理的指令来生成扫描图像数据。被生成的扫描图像数据由扫描图像管理单元412存储在HDD 214中。此时,将关于唯一地指示所存储的扫描图像数据的扫描图像标识符的信息通知给扫描控制单元422。扫描图像标识符是用于唯一地识别在MFP 110中扫描的图像的数字、符号和字母等。例如,扫描控制单元422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扫描图像标识符,来从扫描图像管理单元412获取作为待文件化的目标的扫描图像数据。然后,扫描控制单元422指示协同服务请求单元423做出对将扫描图像数据文件化到MFP协同服务器120所需的处理的请求。
协同服务请求单元423向MFP协同服务器120做出各种处理请求、接收其响应等。各种处理例如包括登录认证、扫描图像分析和扫描图像数据的发送等。针对MFP协同服务器120的发送和接收,使用诸如REST和SOAP等通信协议。
图像处理单元424通过对扫描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在由显示控制单元421显示的UI画面上使用的图像。
《服务器装置的软件构造》
首先,说明MFP协同服务器120的软件构造。MFP协同服务器120具有请求控制单元431、图像处理单元432、存储服务器访问单元433、数据管理单元434和显示控制单元435。请求控制单元431以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的状态待机,并指示图像处理单元432、存储服务器访问单元433和数据管理单元434来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内容进行预定处理。图像处理单元432除了对从MFP 110发送的扫描图像数据进行诸如字符区域检测处理、字符识别处理以及类似文档确定处理等图像分析处理外,还进行诸如旋转和倾斜校正等图像修改处理。存储服务器访问单元433向存储服务器130做出处理请求。云服务公开了各种接口,用于通过使用诸如REST和SOAP等的协议,将文件存储到存储服务器中、获取所存储文件等。存储服务器访问单元433通过使用公开的接口向存储服务器130做出请求。数据管理单元434存储并管理在MFP协同服务器120中管理的用户信息、各种设置数据等。显示控制单元435从在经由互联网连接的MFP 110或客户端PC 111上运行的Web浏览器接收请求,并返回画面显示所必需的画面构造信息(HTML、CSS等)。用户能够经由Web浏览器上显示的画面检查已注册用户信息、更改扫描设置和与文件夹分配和文件命名相关的规则的设置。
接下来,说明存储服务器130的软件构造。存储服务器130具有请求控制单元441、文件管理单元442和显示控制单元443。请求控制单元441以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的状态待机,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来自MFP协同服务器120的请求,指示文件管理单元442存储接收到的文件并读取所存储的文件。然后,请求控制单元441根据请求向MFP协同服务器120返回响应。显示控制单元443从在经由互联网连接的MFP110或客户端PC 111上运行的Web浏览器接收请求,并返回画面显示所必需的画面构造信息(HTML、CSS等)。用户能够经由在Web浏览器上显示的画面来检查和获取所存储的文件。
尽管在图4中被省略,但是假设客户端PC 111也包括与先前描述的附加功能模块420相同的功能模块。
《文件夹分配规则的设置》
继续上文,对将文档扫描图像文件化并存储到存储服务器130中的场景中,对与存储目的地文件夹分配相关的规则的设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在假定在客户端PC 111中进行包括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的各种设置的情况下给出说明。稍后将描述的、对各种UI画面的显示以及设置规则的存储的控制,由客户端PC 111包括的之前描述的附加功能模块420来实现。即,还可以通过由包括附加功能模块420的MFP 110来进行下面描述的内容。
图5是示出在客户端PC 111的显示器上(未示意性示出)显示的用于用户设置与文件分配目的地(存储目的地文件夹)相关的规则的UI画面(以下,称为“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图5所示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示出了初始显示状态,并且具有四个区域,即规则编辑区域501、系统标记区域502、分隔符标记区域503和自定义标记区域504。然后,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存在标记放置(drop)区域507,进一步,在画面的底部存在用于确定和存储所设置的规则的“存储”按钮505。
在本说明书中,“标记”是指用户考虑到文件属性,指定用于将文件存储在存储服务器130中时所需的属性信息的字符串(包括符号)的单位项目。然后,标记包括与预先确定的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一般标记(一般项目)和与用户可以自定义并自由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特定标记(特定项目)。稍后将描述与系统标记和分隔符标记相对应的普通标记和与自定义标记相对应的是特定标记。这些标记被表示为UI元素,这些UI元素是在下面出现的各种设置画面上进行诸如拖动操作和放置操作等用户操作的目标。
在系统标记区域502、分隔符标记区域503和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以列表的方式显示各种标记。然后,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通过使用各种标记创建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这里,文件夹分配规则由用户预先设置,并包括与扫描数据的分配目的地(存储目的地文件夹)的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夹的层级结构相关的信息。
<标记的设置>
用户能够通过拖动操作从显示在系统标记区域502、分隔符标记区域503和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的标记当中选择一个标记,并进行将该标记放置到标记放置区域507中的操作。结果是,以伪方式表示新文件夹,该新文件夹的文件夹名(文件夹路径)中包括与通过拖动操作而选择的标记相对应的字符串。
系统标记区域502是显示以诸如“登录用户的显示名”、“时间”和“日期”等的用户环境变量作为属性值的标记的区域。分隔符标记区域503是显示以诸如“下划线”和“连字符”等的分隔符(符号)作为属性值的标记的区域。自定义标记区域504是显示以从扫描图像的OCR结果(识别的字符串)中选择(或手动输入)的任意字符串作为属性值的标记的区域。用户能够自由创建自定义标记。例如,在用户将在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显示的“通过拖动创建标记”的标记506放置到标记放置区域507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指示标记的属性名的输入字段。即,在标记506上显示的“通过拖动创建标记”的字符串的含义与在系统标记和分隔符标记上显示的字符串的含义不同。在标记506的情况下,标记506本身不是指示标记内容的属性名,而是起到提示用户输入属性名并创建新标记的说明句的作用。稍后将描述诸如附加在自定义标记上的属性名的具体设置方法等的自定义标记的详情。
响应于按下“存储”按钮505,关于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的规则信息被发送到MFP协同服务器120,并由数据管理单元434管理。而且,在按下“返回”按钮的情况下,丢弃正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的规则,并终止设置处理。
这里,回顾本实施例中的存储目的地文件夹分配规则。首先,假设对可以被设置为文件夹分配规则的标记的组合和顺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还能够创建仅由分隔符标记区域503中的分隔符标记来配置一个文件夹名的规则,或者还能够创建仅使用相同的系统标记的规则。但是,假设无法改变在系统标记区域502和分隔符标记503中显示的各个标记的内容。另一方面,关于自定义标记,假设在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显示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名可以自由更改,并且可以删除自定义标记本身。
图6示出了在用户将系统标记区域502内的任意系统标记拖动并放置到规则编辑区域501的情况下,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状态。具体地,图6示出了将系统标记区域502内显示的多个系统标记当中的、以“登录用户的显示名”作为属性名的系统标记511被放置到标记放置区域507的情况下的状态。在图6的规则编辑区域501中,在用户进行了放置操作的标记放置区域507的位置处(参见图5),新布置以“登录用户的显示名”作为属性名的标记508,与此同时,生成新的标记放置区域514和515。在图6示出的状态下,在用户从如上所述的各种标记区域502至504中存在的标记组中选择一个标记,并将该标记拖动且放置到标记放置区域514中的情况下,进一步生成新的标记放置区域(未示意性示出)。然后,在用户进一步将任意标记拖动并放置到新生成的标记放置区域的情况下,进一步生成标记放置区域。图7示出反复进行诸如这种操作后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状态。在图7中的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新添加两个标记(以“{空格}”作为属性名的标记516和以“扫描配置文件的名称”作为属性名的标记517),并进一步生成标记放置区域518。在这种情况下,将三个标记508、516和517设置为第一层级(最高层级)中的文件夹的文件夹名。根据图7中的示例,以“(登录用户的显示名)(扫描配置文件的名称)”作为文件夹路径的文件夹被创建为最高层级的文件夹。另一方面,在图6示出的规则编辑区域501中,也在用户将任意一个标记拖动并放置到第二层级中存在的标记放置区域515的情况下,进一步生成新的标记放置区域。在图7中的规则编辑区501中,添加“日期(四位数的年份)”的标记519,并进一步生成两个标记放置区502和521。在向第二层级的确定使用标记519的文件夹中添加新的标记时,使用标记放置区域521。进一步,当对第三层级中的文件夹设置第一标记时使用标记放置区域520。
根据到目前为止的说明显而易见的是,使用三个标记508、516和517作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的层级与使用标记519作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的层级不同(参见图7)。也就是说,在文件夹结构中,使用标记519作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所在的层级比使用三个标记508、516和517作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的层级低。如上所述,即使对于在规则编辑区501中设置的标记,也能够通过拖动操作来改变布置,诸如交换相邻的标记和在标记之间插入标记。
《标记的删除》
接续上文,对用户删除如上所述设置的各个文件夹层级的标记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用户对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的标记中的一个进行鼠标悬停操作的情况下,在标记上显示“×”按钮(未示意性图示)。用户能够通过按下“×”按钮来删除任何标记。图8示出了在通过如上所述的删除操作删除规则编辑区域501中设置的标记后,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状态。在图8的规则编辑区域501中,在删除标记的位置显示“已删除”的UI块522和523。这些显示为“已删除”的UI块522和523用作标记放置区域,在用户将新的标记拖动并放置到UI块中的情况下,在显示为“已删除”的位置处,设置新的标记。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的标记被删除的情况下,呈现标记的区域也会被保留。然而,代替显示“已删除”UI块,还能够产生将删除了标记的区域裁减掉的显示,并能够在该显示中布置新的标记。在用户在图8的状态下按下“存储”按钮505的情况下,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转变到图9示出的状态,而不再显示“已删除”UI块。
《设置的文件夹分配规则的检查》
图10是示出在主画面(未示意性地示出)上显示由用户经由在之前描述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创建并存储的文件夹分配规则的状态的示例的图。在图10示出的示例中,显示通过斜线指示文件夹层级之间的分界的文件夹路径1001。图10示出的文件夹路径1001对应于将第一层级的各个文件夹的预定标记设置到第三层级的结果,如稍后将描述的图12中的规则编辑区域501。在图8示出的规则编辑区域501中设置的以下标记的情况下,显示的文件夹路径的内容为“{登录用户的显示名}/日期(月)”。即,在图8的情况下,删除用于第二层级的文件夹的标记,并且显示根据分别设置到第一层级和第三层级中的文件夹的标记的文件夹路径。如上所述,在因删除了设置的标记而使特定层级中的文件夹的标记不再存在的情况下,显示层级中的文件夹被剪切状态下的文件夹路径。
<自定义标记>
继续上文,对通过使用自定义标记来设置文件夹分配规则(本实施例的特征)的情况下的用户操作以及伴随用户操作的UI画面的转变进行说明。图11示出了在用户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将自定义标记506放置到第三层级的标记放置区域的情况下,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的状态。这里,在对自定义标记506进行了放置操作的标记放置区域中,显示“添加...”的字符串1100,并进一步在根据放置操作而以弹出方式显示的文本字段1101中输入“公司名称”的字符串。通过按下文本字段1101内的“存储”按钮1102,将以这种方式在文本字段1101中输入的字符串设置为第三层级的文件夹的标记的属性名。在取消自定义标记的设置的情况下,使用“取消”按钮。
图12示出了通过用户按下“存储”按钮1102而设置自定义标记后,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状态。在规则编辑区域501中,显示具有如上所述在文本字段1101中作为属性名输入的字符串“公司名称”的标记1201,作为用于第三层级的文件夹的标记。另外,在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显示具有字符串“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1201,使得能够再次使用这次创建的自定义标记。将输入到文本字段1101中的字符串存储为可以再次使用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名的定时,可以是紧接在将属性名输入到文本字段1101之后(即,在按下“存储”按钮1102之前)。另外,还假设在内容与作为系统标记或分隔符标记而已经存在的属性名的内容相同的标记被创建为新的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该标记作为新的自定义标记而被添加到自定义标记区域504。然而,假设即使在文本字段1101中输入与已存在于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名相同的字符串的情况下,具有相同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也不会以重复的方式显示在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在文本字段1101中输入已经用作已经存在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名的字符串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显示大意是该字符串不能用作属性名的消息等方式通知用户。作为另选,还可以在允许在文本字段1101中输入如上所述已经使用的字符串的同时不进行对自定义标记区域504的添加,或基于输入来设置自定义标记本身。此外,即使在创建了与系统标记或分隔符标记的属性名相同的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将其登记或使用为自定义标记。
<自定义标记的提取规则和验证规则的设置>
将说明自定义标记的字符串提取规则和字符串验证规则的设置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客户端PC 111中也进行字符串提取规则和字符串验证规则的设置为示例进行说明。
字符串提取规则是对属性设置时输入到属性值输入字段中的值进行归一化(提取或删除)的规则。即,字符串提取规则是从输入到属性值输入字段的值中提取或删除特定字符串的情况下参照的规则。另一方面,字符串验证规则是在属性设置时,验证输入到属性值输入字段中的值的规则。在输入到属性值输入字段中的字符串不符合指定格式的情况下,作为验证字符串验证规则的结果,会向用户发出警告。
图24是示出用于用户设置在客户端PC 111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字符串提取规则和字符串验证规则的UI画面(在下文中,称为“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图24所示的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2400示出了初始显示状态。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2400的显示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在选择已登记自定义标记的定时,在图11和图12中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上,显示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2400。作为另选,还可以单独设置自定义标记登记画面(未示意性地示出),并在自定义标记登记画面内的“添加”按钮被按下并在随后输入属性名的定时,显示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2400。
在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2400中,存在显示名2401、默认值2402、数据提取规则2403和数据验证规则2404的各个设置项。通过在与各个设置项对应的文本字段内输入任意字符串,来确定各个设置项的设置值。在显示名2401中,设置属性名。在默认值2402中,可以设置在属性值输入字段中默认输入的值。在数据提取规则24 03中,可以设置如上所述的字符串提取规则。在数据验证规则2404中,可以设置如上所述的字符串验证规则。默认值2402、数据提取规则2403和数据验证规则2404可以是空,还可以是可输入值的任意组合。
此外,在数据提取规则2403和数据验证规则2404中输入设置值的格式不受限制。例如,除了考虑用户直接输入正则表达式的格式之外,还考虑以下拉格式显示另选项并从中选择设置值的格式。例如,在期望将删除商号中包含的字符串“Inc.”的规则设置为字符串提取规则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在数据提取规则2403中直接输入“.+(?=Inc.)|(?=Inc.).+”来实现。另外,在期望将验证输入字符串是否只包含半角数字的规则设置为字符串验证规则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在数据验证规则2404中直接输入“[0-9]+”来实现。代替这样的直接输入,作为显示另选项的示例,例如,针对字符串提取规则显示诸如“删除商号,诸如Inc.”的另选项。作为另选,可以考虑针对字符串验证规则显示诸如“日期格式:YYYYMMDD”和“日期格式:MM DD,YYYY”等另选项。
<文件命名规则的设置>
继续上文,对在扫描图像等被文件化的情况下与附加的文件名相关的命名规则的设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客户端PC 111中也进行文件命名规则的设置的情况为示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在客户端PC111的显示器(未示意性示出)上显示的用于用户设置文件命名规则的UI画面(在下文中,称为“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图13示出的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示出初始显示状态,画面构造与前述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画面构造相似。也就是说,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也具有四个区域,即规则编辑区域1301、系统标记区域1302、分隔符标记区域1303和自定义标记区域1304。然后,在规则编辑区域1301中,存在标记放置区域1305,在画面底部还存在用于设置和存储设置的文件命名规则的“存储”按钮1306。在下文中,将主要说明与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不同点。
文件命名规则的创建也是通过拖动和放置而将系统标记区域1302、分隔符标记区域1303和自定义标记区域1304中显示的各种标记布置在规则编辑区域1301来进行。与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文件名的情况下,结构不是层级结构并且即使在规则编辑区域1301中添加新标记的情况下,也不会显示多个标记放置区域。
在规则编辑区域1301中布置的一个或多个标记是单个文件名的组成部分。即,在设置多个标记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各个标记的属性值生成一个文件名。
这里,在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上的自定义标记区域1304中,显示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1311和以“估价单(Estimate form)”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1312。在这两个自定义标记中,“公司名称”的自定义标记1311与在前面所述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上创建的自定义标记1202相对应。也就是说,自定义标记1311是在设置文件夹分配规则时创建的自定义标记,并且在设置文件命名规则时也被显示为可以使用的自定义标记。同样,在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上的自定义标记区域1304中显示的自定义标记1312“估价单”,在该标记被创建后打开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情况下也被显示在自定义标记区域504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和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之间共享自定义标记。
<文件化时的属性设置>
接下来,对扫描图像等进行文件化时的属性设置的具体处理流程进行说明。这里,属性是指各个文件化目标数据所需的文件名、文件夹路径、元数据等。例如,在对特定文档进行扫描和文件化,并将其存储在存储服务器130中的情况下,用户经由如上所述设置的反映了存储目的地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的属性设置画面来设置所需的属性。
图14是示出属性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图14所示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处于初始显示状态,并具有包括预览窗格1401和属性窗格1402的两窗格构造。这里,在预览窗格1401内,预览显示商业表单“估价单”的扫描图像。在预览窗格1401中,通过滚动和缩放扫描图像,可以显示扫描图像的任意位置。属性窗格1402是用于显示和编辑要被附加到处理目标扫描图像的属性的窗格。这里,在属性窗格1402内,显示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对应于文件夹路径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和对应于文件名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然后,在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中显示的“/tokita/{公司名称}/2020.02.27”,是基于如前所述的在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上设置的文件夹分配规则。另外,在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中显示的“{估价单}_20200227_{公司名称}_1”,是基于在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上设置的文件名命名规则。稍后将详细描述,基于各个规则对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名进行显示的详情。
<属性设置处理的流程>
图15是示出用户在MFP 110上经由如上所述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设置文件属性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该流程的执行通过MFP 110的显示控制单元421接收用户指令以打开属性设置画面1400作为触发器而开始。这里,假设分别设置图16A和图16B的设置画面上示出的以下内容,作为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
《文件夹分配规则的设置内容》
“‘登录用户的显示名’(系统标记)/‘公司名称’(自定义标记)/‘年’(系统标记’‘句点’(分隔符)‘月’(系统标记)‘句点’(分隔符)‘日’(系统标记)”
《文件命名规则的设置内容》
“‘估价单(自定义标记)’‘下划线(分隔符标记)’‘年(系统标记)’‘月(系统标记)’‘日(系统标记)’‘下划线(分隔符标记)’‘公司名称(自定义标记)’”
《公司名称(自定义标记)的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的设置内容》
“显示名:公司名称,默认值:空,数据提取规则:“.+(?=Inc.|(?=Inc.).+”(在顶部或尾部删除Inc.),数据验证规则:“.+”(不为空)
在下文中,将根据图15的流程图给出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符号“S”表示步骤。
首先,在S1501中,获取关于用户设置的文件夹分配规则的信息。在接下来的S1502中,获取关于用户设置的文件命名规则的信息。在接下来的S1503和S1504中,将获取在S1501和S1502中获取的信息中包括的系统标记的属性值的处理重复与系统标记的数量相对应的次数。具体地,从MFP协同服务器120的数据管理单元434获取与用户环境变量相对应的字符串,该字符串对应于系统标记。例如,对于系统标记“年”、“月”和“日”,分别获取代表扫描日期的字符串“2020”、“2”和“27”。另外,对于系统标记“登录用户的显示名”,获取代表在系统中注册的用户的用户名的字符串“tokita”。在如上所述的示例中,文件夹分配规则中包含了四个系统标记,文件命名规则中包含了三个系统标记,因此将属性值的获取重复进行七次。在各个规则中都不包括系统标记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1503和S1504的处理,处理前进到步骤S1505。与自定义标记和分隔符标记的属性值不同,系统标记的属性值根据系统设置而动态变化。因此,每次改变系统设置时,都需要更新各个系统标记的相应字符串(属性值)。
在S1505中,通过使用在S1501获取的文件夹分配规则和在S1504获取的各个系统标记的字符串,来生成文件夹路径。在接下来的S1506中,通过使用在S1502获取的文件命名规则和在S1504获取的各个系统标记的字符串,来生成文件名。此时,至于分隔符标记,输入诸如句点和空格等的相关分隔符。此外,至于自定义标记,临时输入相应属性名的字符串。
在接下来的S1507中,在客户端PC 111的显示器(未示意性地示出)上显示前述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图17是示出属性设置画面显示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下文中,沿着图17中的流程给出详细说明。
在S1701中,在属性设置画面1400的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中显示在S1505生成的文件夹路径。如前所述,在图14的示例中,显示“/tokita/(公司名称)/2020.02.27”。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以“登录用户的显示名”作为属性名的系统标记,输入字符串“tokita”。此外,例如,对于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需要通过从扫描图像中选择期望的文本块来输入字符串,因此,在当前阶段,临时输入指示属性名的字符串“公司名称”。然后,对于以“年”、“月”、“日”中的各个作为属性名的各个系统标记,输入表示预览窗格1401内的扫描图像的获取日期的数字“2020”、“02”、“27”,并输入“.(句点)”作为夹在它们之间的分隔符。在改变扫描的执行日期的情况下,每次都会改变分配给系统标记的数字。
在S1702中,确定在S1501获取的文件夹分配规则中是否包括自定义标记。在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703,在不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S1705。在如上所述的示例中,包括了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因此处理前进到S1703。
在S1703和S1704中,将显示用于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的处理重复进行与包括在文件夹分配规则中的自定义标记的数量相对应的次数。在如上所述的示例中,文件夹分配规则中包括一个自定义标记,因此,显示一个属性值输入字段(参见图14),但在包括多个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显示多个属性值输入字段。在文件夹分配规则中不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S1702中为“否”),不显示属性值输入字段。
在接下来的S1705中,在属性设置画面1400上的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中显示在S1506生成的文件名。如前所述,在图14的示例中,显示“{估价单}_20200227_{公司名称}_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年”、“月”和“日”的系统标记,在预览窗格1401内以不使用分隔符连接的状态显示表示扫描图像的获取日期的数字“2020”、“02”和“27”。另外,如上所述,对于分别以“估价单”和“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临时输入分别指示属性名的字符串。
在S1706中,确定在S1502获取的文件命名规则中是否包括自定义标记。在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1707,在不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退出处理。这里,如上所述,包括分别以“估价单”和“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因此,处理前进到S1707。
在S1707和S1708中,将显示用于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的处理重复进行与包括在文件命名规则中的自定义标记的数量相对应的次数。在如上所述的示例中,文件命名规则中包括两个自定义标记,因此显示两个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见图14)。在文件命名规则中不包括自定义标记的情况下(S1706中为“否”),不显示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
以上是属性设置画面显示处理的内容。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创建文件夹路径或文件名的规则时,可以使用通用标记(自定义标记、系统标记)。那么,即使使用通用标记,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名也以区分的方式显示在属性窗格1402中。
图18示出了在如上所述的属性设置画面显示处理完成后,用户在属性设置画面1400上输入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的方式。在与各个自定义标记相对应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1406中,显示属性名1801、属性值1802以及与属性值相对应的裁剪图像1803。在用户未从预览窗格1401中选择包括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字符串)的文本块的情况下,与以“估价单”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一样,属性值1802显示为“无(空)”。此外,与属性值对应的裁剪图像1803也是空白。
输入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的用户首先从属性窗格1402中显示的属性值输入字段中选择目标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这里,在图18中,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被选择并突出显示。在这种状态下,用户从预览窗格1401中显示的扫描图像指定(例如,进行点击操作)包括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字符串)的文本块。进行点击操作的文本块在预览窗格1401内通过附加框线或颜色来突出显示。与此同时,在属性窗格1402内选择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中,将指定文本块中包括的字符串显示为属性值1802。此时,在属性值1802中,显示应用了如前所述在“自定义标记归一化规则设置画面”中设置的数据提取规则和数据验证规则后的值。进一步地,与文本块对应的图像部分被显示为与属性值对应的裁剪图像1803。在向自定义标记输入属性值的情况下,在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和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中反映其内容。
这里,参照图25示出的流程图,说明在属性值输入字段中输入用户选择的文本块的值的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符号“S”表示步骤。
首先,在S2501中,检测用户对文本块的选择操作。在接下来的S2502中,确定是否选择了属性值输入字段。在未选择属性值输入字段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2501。在选择了属性值输入字段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S2503。
在S2503中,获取用户选择的文本块的OCR字符串。具体地,将分析与选择相关的文本块的请求从协同服务请求单元423发送到MFP协同服务器120,并且图像处理单元432基于该请求进行OCR处理。然后,将OCR处理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协同服务请求单元423,并且显示控制单元421获取执行结果。例如,在属性窗格1402中,在选择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值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的状态下,用户在预览窗格1401中点击“Plastic MoldInc”的文本块1804。然后,如上所述对文本块1804进行OCR处理,并且获取“Plastic MoldInc.”作为OCR字符串。
继续上文,在S2504中,确定是否对选择的属性值输入字段设置了字符串提取规则。在未设置规则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S2507,而在设置了规则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S2505。
在S2505中,获取设置的字符串提取规则。这里,假设获取了内容为“删除商号中包括的“Inc.””的字符串提取规则。在接下来的S2506中,根据字符串提取规则,从S2503获取的OCR字符串中提取作为属性值的数据。这里,获取了“Plastic Mold Inc.”的OCR字符串,因此,提取通过从“Plastic Mold Inc.”中删除“Inc.”而获得的“Plastic Mold”。
在接下来的S2507中,在属性值输入字段中输入属性值。这里,在属性值输入字段1405中输入“Plastic Mold”的字符串作为属性值。在如上所述的输入属性值的情况下,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的“{公司名称}”部分被替换为“Plastic Mold”。此外,在文件命名规则中也设置了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因此,对其属性值输入字段1406进行同步处理。即,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中的“{公司名称}”部分也同样被替换为“PlasticMold”。在使用除了从预览窗格1401指定任意文本块的方法以外的方法的情况下,例如,在使用软键盘(未示意性示出)等手动输入作为属性值的字符串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步处理。即,不管属性值的输入方式如何,都将相同的属性值设置为通用自定义标记。在选择用于已设置属性值的自定义标记的属性值输入字段,并指定与当前指定的文本块不同的文本块的情况下,现有的属性值会被新输入的属性值重写。
继续上文,在S2508中,确定是否对选定的属性值输入字段设置了字符串验证规则。在未设置规则的情况下,处理终止。在设置了规则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S2509。在S2509中,获取设置的字符串验证规则。然后,在S2510中,根据在S2509获取的字符串验证规则,对在S2507输入的属性值进行验证。在验证的结果为属性值不正确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S2511,并显示大意为输入的属性值不正确的消息(未示意性示出)。另一方面,在验证结果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处理终止。
完成了如上所述的所有自定义标记的处理的用户按下“发送”按钮1805。由此,扫描图像的数据与关于属性设置画面1400上设置的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名的信息一起从MFP110发送到MFP协同服务器120。然后,在MFP协同服务器120中,存储服务器访问单元433通过附加利用接收到的信息和数据而指定的文件名来将扫描图像的数据文件化,并将该文件存储到云服务器130的指定文件夹。在用户在未将属性值设置到自定义标记的空状态下按下“发送”按钮1805的情况下,生成并存储属性值部分为空的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名。例如,图18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处于未将属性值设置到以“估价单”作为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的状态。在以这种状态按下“发送”按钮1805的情况下,MFP协同服务器120请求存储服务器130在下述条件下存储预览窗格1401中显示的扫描图像的数据。
存储目的地文件夹:“/tokita/Plastic Mold Inc./2020.02.27”
文件名:“_20200227_Plastic Mold Inc._1”
<扫描配置文件>
根据如上所述的设置方法,能够针对各个扫描工作流,对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进行设置。这里,扫描工作流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将通过扫描诸如商业表单的文档而获得的扫描图像的数据发送到特定的发送目的地(例如,存储服务器130)的工作流。关于各个扫描工作流的条件和发送目的地的信息由扫描配置文件管理。对于用户来说,能够通过预先创建扫描配置文件来容易地实现期望的扫描工作流。
图19示出了用于设置扫描配置文件的UI画面(在下文中,称为“扫描配置文件设置画面”)的示例,该画面在MFP 110(或客户端PC 111)的操作单元220上显示。图19示出的扫描配置文件设置画面1900包括侧菜单区域1901和菜单区域1902。然后,在用户从侧菜单区域1901中显示的项目中选择“扫描”的情况下,画面转移到UI画面(在下文中,称为“扫描配置文件编辑画面”),以进行稍后将描述的诸如扫描配置文件的添加和删除等编辑工作。在菜单区域1902中,显示与扫描配置文件相对应的多个图标。每当用户创建扫描配置文件时,与扫描配置文件对应的图标都被添加到菜单区域1902中。另外,在按下位于菜单区域1902底部的按钮1903的情况下,显示未被显示的其它扫描配置文件的图标,并可以浏览该图标。
图19示出的扫描配置文件设置画面1900是具有“用户a”的用户ID的用户登录到MFP 110的情况下显示的UI画面。还可以使扫描配置文件对不同的登录用户进行不同的显示,或者存在以共享方式向多个用户提供的扫描配置文件。
假设用户在扫描配置文件设置画面1900上选择与任意扫描配置文件相对应的图标,然后发出进行扫描的指令。然后,根据与所选扫描配置文件对应的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来显示用于确定文件夹名和文件名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例如,假设以下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与图标1904指示的扫描配置文件相关联。
文件夹分配规则:“/{登录用户的显示名}/{公司名称}/{年}{月}{日}/”
文件命名规则:“{估价单}_{年}{月}{日}_{公司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在属性设置画面1400中的预览窗格1401中显示选择图标1904后所生成的扫描图像。然后,在文件夹路径显示区域1403中显示,与对应于所选图标1904的扫描配置文件相关联的、上述内容的文件夹分配规则。另外,在文件名显示区域1404中显示与相同扫描配置文件相关联的、上述内容的文件命名规则。
《扫描配置文件的创建》
接下来,说明创建扫描配置文件的方法。用户通过经由例如客户端PC 111登录到MFP协同服务器120,并通过从登录后显示的主画面(未示意性示出)的画面转移,来显示图20示出的用于编辑扫描配置文件的UI画面(在下文中,描述为“编辑画面”)。图20中示出的编辑画面2000包括菜单列表区域2001、配置文件列表区域2002和配置文件设置区域2003。在配置文件列表区域2002中,显示当前正在创建的扫描配置文件或创建的扫描配置文件的列表。在配置文件设置区域2003中,显示用户从配置文件列表区域2002显示的列表中选择的扫描配置文件的设置内容。通过在菜单列表区域2001内选择“扫描配置文件”项目,显示配置文件列表区域2002和配置文件设置区域2003。
另外,在按下位于编辑画面2000顶部的按钮2004的情况下,在编辑画面2000上以交叠的方式显示如图21所示的用于添加扫描配置文件的UI画面(在下文中,描述为“添加画面”),并能够添加新的扫描配置文件。在图21所示的添加画面2100上,存在多个设置选项卡2012,在从中选择一个选项卡的情况下,显示该选项卡中包括的多个设置项。图21中的示例示出了在选择“输出设置”选项卡的情况下,设置项的状态。在显示的设置项中的“文件名前缀”2101中,显示“文件命名规则的设置”按钮2103。通过按下“文件命名规则的设置”按钮2103,显示之前描述的文件命名规则设置画面1300,并能够创建和编辑文件命名规则。
图22示出了在选择图21中的添加画面2100内的“工作流的设置”选项卡的情况下,显示设置项的状态。显示的设置项包括“存储目的地文件夹规则的设置”按钮2201,通过选择该按钮2201,显示之前描述的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此时,在已经创建了文件夹分配规则的情况下,在“存储目的地文件夹规则的设置”按钮2201的周围(之前描述的图10中的示例中,正上方),显示已经创建的文件夹分配规则。
另外,在对扫描配置文件的各种信息进行设置后,按下添加画面2100中存在的“添加”按钮2104的情况下,添加画面2100关闭,此时,画面切换到用于设置已被文件化的扫描图像的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UI画面(在下文中,称为“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图23示出了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的示例。在图23所示的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2300上,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多个发送目的地,并且在选择其中一个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与当前正在创建的扫描配置文件相关联地存储与该选择相关的发送目的地信息。
在如上所述设置了用于实现扫描工作流的必要最小信息的情况下,画面返回到图20中的编辑画面2000。此时,在配置文件列表区域2002中,添加并显示新创建的扫描配置文件。
<变型例>
接下来,作为变型例说明一个方面,在该变型中,用户能够更容易地对附加了诸如“公司名称”和“日期”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定属性名的自定义标记来设置字符串验证规则和字符串提取规则。这里,根据本变型例,将特定自定义标记称为“属性型自定义标记”。
图26示出了在以“公司名称”作为属性名的属性型自定义标记2601被放置到标记放置区域的情况下,文件夹分配规则设置画面500的状态。这里,在放置的自定义标记下面,以下拉格式显示上下文菜单2602。在上下文菜单2602中,存在单选按钮2602a至2602c。各个单选按钮对应于“设置数据的归一化规则”、“删除商号(删除商号中包括的诸如“Inc.”等的字符)”和“不设置数据的归一化规则”。例如,期望设置数据归一化规则的用户选择单选按钮2602a。然后,设置预先与属性型自定义标记相关联的字符串验证规则和/或字符串提取规则。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设置期望的自定义标记,字符串验证规则和/或字符串提取规则附加到该标记上。另一方面,在选择单选按钮2602c的情况下,不将归一化规则设置到放置的属性型自定义标记。在选择单选按钮2602b的情况下,对放置的属性型自定义标记进行自动删除字符(诸如包括在商号中的“Inc.”)的设置。
还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扫描配置文件和扫描目标文档类型来改变属性型自定义标记的显示模式。例如,在创建名片扫描的扫描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作为可用于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的属性型自定义标记,仅显示“公司名称”、“部门”、“姓名”、“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等。此外,还能够提供文本字段,使得在上下文菜单内的另选项中不存在期望的规则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自由地自定义正则表达式等。
此外,还能够使用户在属性设置画面1400的预览窗格1401中选择文本块的定时,能够将归一化规则设置到自定义标记。图27示出了在以“公司名称”作为其属性名的属性型自定义标记被设置为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的情况下的属性设置画面1400。这里,状态是使得属性值输入字段2701被选择并突出显示。在用户将鼠标悬停在处于该状态的文本块2702的情况下,在文本块2702下显示弹出菜单2073。此时,弹出菜单2703中显示的内容是预先与属性型自定义标记“公司名称”相关联的字符串验证规则和/或字符串提取规则。在本示例中,用户能够设置归一化规则,从而通过在显示的弹出菜单内选择“删除商号”,来删除商号中包含的“Inc.”字符。还能够使用户在输入属性值时能够进行归一化规则的设置。
根据本变型例,节省了将归一化规则设置为自定义标记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使用字符串验证规则和字符串提取规则。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用户能够在将文档扫描图像等文件化和存储文件时,容易地创建和编辑所需的文件夹分配规则和文件命名规则。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进行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进行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进行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在将文档扫描图像和接收的传真等数据文件化和存储文件时,用户能够更容易地设置与文件夹分配和文件命名相关的规则。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涵盖所有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用于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中以进行存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用于设置与存储时所使用的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的显示,其中
所述用户界面画面具有用于编辑规则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用户能够选择的单位项目的第二区域,
所述单位项目是供用户对配置属性信息的字符串进行设置的单位元素,
所述单位项目包括与用户能够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特定项目,
所述规则是通过用户从第二区域选择的单位项目而创建的,第二区域被布置在用户在第一区域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
在用户输入特定项目的属性名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将具有输入的属性名的特定项目布置于用户在所述规则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将所布置的特定项目添加到第二区域中,所述规则在第一区域中显示并被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单位项目包括特定项目和与预先确定的属性的字符串对应的一般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将特定项目添加到用于设置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上的第二区域的条件下显示用于设置与第一属性信息不同的第二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的情况下,显示控制单元在第二区域中显示在设置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时所设置的特定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通过进行从第二区域中拖动任意单位项目的操作并进行到第一区域中的放置操作来实现用户的指定,并且
要在第一区域中布置所选择的单位项目的位置是预先准备的、用于进行放置操作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是文件夹路径,并且
所述规则是指定用于文件夹路径和文件夹层级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字符串的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是文件名,并且
所述规则是指定用于文件名的一个或多个字符串的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文件是从至少具有扫描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获取的扫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根据所述规则将扫描数据存储在由外部服务器管理的文件夹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被构造为设置归一化规则,所述归一化规则用于对与特定项目相关联地输入的属性名进行归一化,其中
根据归一化规则来修改与特定项目相关联地输入的属性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被构造为在与特定项目相关联地输入的属性名不符合指定格式的情况下,向用户通知该情况。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执行控制方法的程序,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用作用于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中以进行存储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控制步骤,控制用于设置与存储时所使用的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的显示,其中
所述用户界面画面具有用于编辑规则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用户能够选择的单位项目的第二区域,
所述单位项目是供用户对配置属性信息的字符串进行设置的单位元素,
所述单位项目包括与用户能够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特定项目,
所述规则是通过用户从第二区域选择的单位项目而创建的,第二区域被布置在用户在第一区域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
在用户输入特定项目的属性名的情况下,在显示控制步骤中,将具有输入的属性名的特定项目布置于用户在所述规则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将被布置的特定项目添加到第二区域中,所述规则在第一区域中显示并被编辑。
1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文件分配到文件夹中以进行存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控制步骤,控制用于设置与存储时所使用的属性信息相关的规则的用户界面画面的显示,其中
所述用户界面画面具有用于编辑规则的第一区域和显示用户能够选择的单位项目的第二区域,
所述单位项目是供用户对配置属性信息的字符串进行设置的单位元素,
所述单位项目包括与用户能够设置的任意属性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特定项目,
所述规则是通过用户从第二区域选择的单位项目而创建的,第二区域被布置在用户在第一区域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
在用户输入特定项目的属性名的情况下,在显示控制步骤中,将具有输入的属性名的特定项目布置于用户在所述规则中指定的位置处并且将被布置的特定项目添加到第二区域中,所述规则在第一区域中显示并被编辑。
CN202110340026.0A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68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0023.8A CN118101842A (zh)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1446 2020-03-30
JP2020061446 2020-03-30
JP2020-172746 2020-10-13
JP2020172746A JP7494086B2 (ja) 2020-03-30 2020-10-13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40023.8A Division CN118101842A (zh)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8117A true CN113468117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65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0026.0A Pending CN113468117A (zh)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410440023.8A Pending CN118101842A (zh)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40023.8A Pending CN118101842A (zh) 2020-03-30 2021-03-30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477332B2 (zh)
CN (2) CN113468117A (zh)
DE (1) DE1020211078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8100B2 (en) * 2021-12-07 2024-03-12 HCL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unified data repository
JP2023160049A (ja) 2022-04-21 2023-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577B1 (en) * 1993-03-03 2001-04-03 Apple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interac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program according to data types and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EP2015554B1 (en) * 2007-07-13 2012-05-16 Ricoh Company, Ltd. User interface generat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557071B2 (ja) * 2008-09-19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データの転送方法
JP5414448B2 (ja) * 2009-10-16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477640B2 (ja) * 2010-03-12 2014-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文書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17837B2 (en) * 2010-03-17 2016-04-19 Intellectual Ventures Fund 83 Llc Dynamic graphic indicator for connected tasks
JP6012448B2 (ja) * 2012-12-14 2016-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ォルダショートカットを作成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62452B2 (ja) * 2014-07-03 2018-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68195B2 (ja) * 2014-08-28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77553A (ja) * 2015-03-20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8783B2 (ja) * 2015-04-22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Fax機能を備えた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25705B2 (ja) * 2015-04-22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42499B2 (en) * 2015-10-06 2018-1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distribution system, document distribu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881990B2 (ja) * 2017-01-30 2021-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53354A (ja) * 2017-09-12 2019-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2860B1 (ja) * 2017-10-17 2019-02-20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US10922449B2 (en) * 2018-11-21 2021-02-16 Best Apps, Llc Computer aid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custom products
JP7297510B2 (ja) * 2019-04-19 202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ーザ操作のためのガイダンスを表示する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14246B2 (ja) 2019-04-24 2021-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91672B2 (ja) * 2020-01-21 2023-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を電子化するため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91530A (ja) * 2020-12-09 2022-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2096218A (ja) * 2020-12-17 2022-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07859A1 (de) 2021-09-30
US11477332B2 (en) 2022-10-18
US11831822B2 (en) 2023-11-28
US20230007132A1 (en) 2023-01-05
CN118101842A (zh) 2024-05-28
US20210306478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445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492882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ジタル文書の取り扱い
JP2006120125A (ja) ドキュメント画像情報管理装置及びドキュメント画像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0802438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639079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情報記録媒体
US1183182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setting a rule for property information based on a drag and drop operation
JP2008204178A (ja) ワークフロー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ワークフロー処理方法
US9087053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document manager application enabler system and method
EP239327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US20070101278A1 (en) Web site theme designer
US7844910B2 (en) Linking information making device, linking information mak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a linking information making program, and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therewith
US20140068454A1 (en) Printing system including a server that generates user interfaces for a control panel of the printing system
US11310372B2 (en)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o application with authority to store in external service system
JP20093014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公開情報収集装置、印刷方法、公開情報収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003127A (ja) ドキュメント管理装置、ドキュメント管理システム、ドキュメント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8180023A1 (ja)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JP495950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9408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2019095850A (ja) 文書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094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帳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帳票検索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090004380A (ko) 디지털 미디어의 자동 분배 및 저장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4004500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16344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118384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7215114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