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3651A -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3651A
CN113463651A CN202110714827.9A CN202110714827A CN113463651A CN 113463651 A CN113463651 A CN 113463651A CN 202110714827 A CN202110714827 A CN 202110714827A CN 113463651 A CN113463651 A CN 113463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ile foundation
wall
anchor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48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63651B (zh
Inventor
王建宏
余燕君
陈裕君
施驰
韩烽
肖志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48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3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3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3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63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3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2D5/765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remov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施工结构包括桩基和钢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和锚板,所述钢束穿设在套管内,所述钢束穿出套管的一端穿过桩基并与桩基连接,所述钢束远离桩基的一端和套管端壁连接,所述套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锚板滑移设置在滑移槽槽壁上,所述锚板伸出滑移槽,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驱动锚板滑移的收放组件。本申请可以提高施工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锚索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索支护是用锚索和桩基进行联合支护的一种支护方式,主要是将锚索埋设在土层中,并使得锚索拉紧桩基,即可使得桩基对基坑等进行稳定地支护。
公开号为CN2063855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回收锚索的串联式锚板基坑支护系统,包括板桩式围护结构以及墙后锚固系统;其中,板桩式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周围的围护机构及设于围护机构一侧的围檩梁;锚固系统设置于基坑外侧的土体中,包括锚索和锚板,锚索的两端分别与围檩梁以及锚板固定连接;每根锚索上固定若干个锚板,锚板所提供的抵抗力主要来源于作用在锚板上的被动土压力,锚固力通过锚索以及围檩梁传递到基坑围护结构上,从而平衡作用在基坑围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个一个地安装锚板,比较麻烦,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施工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包括桩基和钢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和锚板,所述钢束穿设在套管内,所述钢束穿出套管的一端穿过桩基并与桩基连接,所述钢束远离桩基的一端和套管端壁连接,所述套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锚板滑移设置在滑移槽槽壁上,所述锚板伸出滑移槽,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驱动锚板滑移的收放组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收放组件促使锚板伸出滑移槽后,锚板会插入到土层中,使得锚板形成锚固端,从而可以将套管和钢束稳定地限位在土层中,使得钢束更加稳定地固定桩基;同时在拆卸施工结构的时候,只要启动收放组件,收放组件即可将锚板收入到滑移槽中,解除对套管的限位,从而方便快捷的拆除施工结构,从而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齿环、齿板和推块、复位弹簧,所述套管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推进槽,所述推进槽和滑移槽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滑移槽相通,所述齿环转动设置在推进槽槽壁上,所述锚板伸入推进槽中并与齿环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齿板滑移设置在推进槽中,所述齿板和齿环的环外壁啮合,所述推块滑移设置在推进槽中,所述推块位于齿板远离桩基的一侧,所述推块通过缓冲件抵接在齿板远离桩基的一端,所述推块和钢束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固定齿板和推块的位置,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推块远离齿板的一端和推进槽槽壁之间,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张拉钢束的同时,即可使得推块推动齿板移动,利用齿板和齿环的啮合,使得锚板发生螺纹进给,即可使得锚板伸出滑移槽,同时此时的复位弹簧被拉伸;拆卸施工结构的时候,只要解除钢束和桩基之间的连接,即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拉动推块回到原位,从而齿板可以反向移动,齿环反转转动,锚板可以收回到滑移槽中,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基筒、滑移筒和缓冲弹簧,所述基筒设置在齿板远离桩基的一端,所述滑移筒滑移设置在基筒的内周壁上,所述推块推动齿板滑移的距离大于滑移筒在基筒内滑移的最大距离,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齿板和推块之间,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基筒和滑移筒之间。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凭借缓冲弹簧的弹力以及基筒和滑移筒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得推块带动齿板移动;同时由于滑移筒和基筒滑移连接,缓冲弹簧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在张拉钢束后,钢束回缩的时候,允许推块发生一定的移动,缓冲弹簧伸长,而锚板依旧插设在土层中不动;并且在拆卸施工结构的时候,复位弹簧拉动推块,推块即可拉动滑移筒和缓冲弹簧,使得齿板反向移动,方便快捷,而且缓冲弹簧恢复自然状态后,可以将齿板和推块维持到初始的相对移位,以便下次使用。
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齿板上,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推块上,所述推进槽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第二定位块靠近桩基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定位槽弹性卡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第二定位槽靠近第一定位槽的一侧且与推进槽槽壁抵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定位槽弹性卡接,即可对齿板进行定位,第二定位块和第二定位槽弹性卡接,即可对推块进行定位,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刷片,所述刷片位于锚板周侧并与锚板抵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锚板收回滑移槽的回收,刷片可以对锚板进行清理,减少锚板将土料带入滑移槽中。
可选的,所述桩基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一端穿过通孔并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桩基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套管和桩基固定在一起,可以提高套管在土层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滑移槽槽壁上设置有收纳腔。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滑移槽的土料汇集到收纳腔中,减少土料向滑移槽中的进一步进入。
可选的,所述套管包括主管和拼接管,所述拼接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主管之间,所述滑移槽设置在拼接管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拼接管和主管拆卸之后,即可局部地对拼接管上的锚板和收拉组件进行维修,方便快捷,或者可以更换整体的拼接管,保留主管,节约材料。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环和密封垫,所述连接环设置在拼接管的端壁,所述密封垫设置在主管的端壁上并位于连接环周侧,所述主管的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环和连接槽槽壁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垫与拼接管端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和连接槽螺纹连接,即可实现主管和拼接管的便捷可拆卸连接,同时密封垫可以对拼接管和主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减少土料的进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坑坑壁上开挖锚孔,将套管和钢束插入锚孔中;
在桩基上开设通孔,将桩基预埋在基坑内,使得钢束穿过通孔;
张拉钢束,促使锚板插入到锚孔周侧的土层中,然后在钢束穿过通孔的一端安装固定夹片,对桩基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套管和钢束放入锚孔内后,张拉钢束,即可启动收放组件,使得锚板伸出滑移槽而插入到土层中,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张拉钢束,即可启动收放组件,使得锚板伸出滑移槽而插入到土层中,方便快捷;
2.本申请的收拉组件,在将锚板收回滑移槽的时候,直接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恢复力作为动力源,方便快捷;
3.本申请设置了收纳腔,可以收纳伸入滑移槽的土料,减少土料的进一步渗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套管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收放组件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推进槽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用以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件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桩基;11、通孔;2、钢束;21、固定夹片;3、套管;31、主管;311、连接槽;312、固定块;313、固定螺栓;32、拼接管;321、滑移槽;322、刷片;323、推进槽;324、收纳腔;325、第一定位槽;326、第二定位槽;4、锚板;5、连接件;51、连接环;52、密封垫;6、收放组件;61、齿环;62、齿板;63、推块;64、复位弹簧;7、基坑;8、缓冲件;81、基筒;811、导向槽;82、滑移筒;821、导向块;83、缓冲弹簧;9、定位件;91、第一定位块;92、第二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包括桩基1和钢束2、套管3和锚板4,桩基1安装在基坑7的支护面处且贯穿设置有通孔11,钢束2、套管3和锚板4均位于基坑7周侧的土层内。并且钢束2穿设在套管3内,钢束2靠近桩基1的一端穿出套管3并穿过通孔11,钢束2穿过通孔1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夹片21,固定夹片21抵紧在桩基1远离套管3的侧壁上,钢束2远离桩基1的一端和套管3端壁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套管3为方管且包括主管31和拼接管32,在本实施例中主管31有三个,拼接管32有两个,拼接管32通过连接件5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主管31之间,拼接管3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滑移槽321,锚板4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21槽壁上,锚板4的一端伸出滑移槽321而嵌设在土层中,拼接管32上设置有驱动锚板4滑移的收放组件6。因此锚板4可以形成多个锚固端,在锚板4的限位作用下,套管3整体被固定在土层中,同时钢束2通过固定夹片21拉紧桩基1,使得桩基1稳定地支护在基坑7内。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5包括连接环51和密封垫52,连接环51固定连接在拼接管32的端壁,密封垫52固定连接在主管31的端壁上,主管31的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槽311,连接环51和连接槽311槽壁螺纹连接,密封垫52位于连接环51周侧,密封垫52与拼接管32端壁抵接。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套管3在土层中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主管31的一端穿过通孔11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12,固定块312抵接在桩基1远离套管3的侧壁上,而且固定块312和桩基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13连接。同时,本实施例的拼接管32外侧壁上设置有刷片322,刷片322位于锚板4周侧并与锚板4抵接,从而在锚板4收回滑移槽321的过程中,刷片322对锚板4进行清理。
如图4和图5所示,收放组件6包括齿环61、齿板62和推块63、复位弹簧64,拼接管3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推进槽323,推进槽323和滑移槽321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滑移槽321相通,齿环61转动设置在推进槽323槽壁上,锚板4的端壁伸入推进槽323中并与齿环61环内壁螺纹连接,锚板4与齿环61螺纹连接的一侧为圆柱杆。
如图4和图5所示,齿板62沿套管3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推进槽323中,齿板62和齿环61的环外壁啮合,推块63沿套管3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推进槽323中,并且推块63位于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侧,推块63通过缓冲件8抵接在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端,同时推块63和钢束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64固定连接在推块63远离齿板62的一端和推进槽323远离桩基1的槽壁之间,复位弹簧64处于拉伸状态;拼接管32上还设置有定位件9,定位件9用于固定齿板62和推块63的位置。
在没有张拉钢束2的时候,在复位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推块63和齿板62均位于推进槽323相对远离桩基1的一侧,定位件9对推块63进行定位,锚板4收在滑移槽321中;在张拉钢束2的时候,随着拉动钢束2,钢束2带动推块63移动,从而在推块63通过缓冲件8推动齿板62滑移,使得齿环61转动,锚板4即可通过螺纹进给而伸出滑移槽321,锚板4插入到土层中,定位件9对齿板62进行定位,复位弹簧64被拉伸,套管3和钢束2被固定在土层中。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移槽321槽壁上设置有收纳腔324,因此从锚板4和滑移槽321缝隙进入的土料可以被汇集在收纳腔324中,工作结束后,将锚板4整体和齿环61脱离而取下拼接管32,可以对收纳腔324进行清理。
如图5和图6所示,缓冲件8包括基筒81、滑移筒82和缓冲弹簧83,基筒81设置在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端,滑移筒82滑移设置在基筒81的内周壁上,并且基筒81的筒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槽811,滑移筒82的筒外壁上设置有导向块821,导向块821滑移设置在导向槽811槽壁上,推块63推动齿板62滑移的距离大于导向块821在导向槽811内滑移的最大距离。缓冲弹簧83固定连接在齿板62和推块63之间,而且缓冲弹簧83位于基筒81和滑移筒82之间。
张拉钢束2的时候,推块63先推动滑移筒82,在缓冲弹簧83的弹力支撑作用下,推块63可以推动齿板62滑移,缓冲弹簧83被压缩;并且在拆卸支护结构的时候,解除在桩基1上对钢束2的定位,此时复位弹簧64拉动推块63复位,推块63带动滑移筒82移动,同时在导向块821和导向槽811的抵接作用下,滑移筒82通过基筒81带动齿板62移动,齿环61反转,锚板4收进滑移槽321中,而且在缓冲弹簧83的弹力作用下,齿板62恢复和齿板62初始的相对距离,以便下次使用。
如图7所示,定位件9包括第一定位块91和第二定位块92,第一定位块91和第二定位块92均为弹性块,第一定位块91设置在齿板62上,第二定位块92设置在推块63上,推进槽323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325和第二定位槽326,第一定位槽325位于第二定位块92靠近桩基1的一侧。未张拉钢束2的时候,第二定位块92和第二定位槽326卡接,可以对推块63进行定位;锚板4伸出滑移槽321后,第一定位块91和第一定位槽325弹性卡接,第二定位块92位于第二定位槽326靠近第一定位槽325的一侧。而且第二定位块92被压缩而与推进槽323槽壁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
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坑7坑壁上开挖锚孔,将套管3和钢束2插入锚孔中,此时锚板4位于滑移槽321内;
在桩基1上开设通孔11,将桩基1预埋在基坑7内,使得钢束2穿过通孔11,并在固定板和桩基1之间连接上固定螺栓313;
张拉钢束2,促使推块63推动齿板62移动,齿环61转动,锚板4滑移出滑移槽321并插入到锚孔周侧的土层中,然后在钢束2穿过通孔11的一端安装固定夹片21,对桩基1进行固定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包括桩基(1)和钢束(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3)和锚板(4),所述钢束(2)穿设在套管(3)内,所述钢束(2)穿出套管(3)的一端穿过桩基(1)并与桩基(1)连接,所述钢束(2)远离桩基(1)的一端和套管(3)端壁连接,所述套管(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滑移槽(321),所述锚板(4)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21)槽壁上,所述锚板(4)伸出滑移槽(321),所述套管(3)上设置有驱动锚板(4)滑移的收放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6)包括齿环(61)、齿板(62)和推块(63)、复位弹簧(64),所述套管(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推进槽(323),所述推进槽(323)和滑移槽(321)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滑移槽(321)相通,所述齿环(61)转动设置在推进槽(323)槽壁上,所述锚板(4)伸入推进槽(323)中并与齿环(61)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齿板(62)滑移设置在推进槽(323)中,所述齿板(62)和齿环(61)的环外壁啮合,所述推块(63)滑移设置在推进槽(323)中,所述推块(63)位于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侧,所述推块(63)通过缓冲件(8)抵接在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端,所述推块(63)和钢束(2)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上设置有定位件(9),所述定位件(9)用于固定齿板(62)和推块(63)的位置,所述复位弹簧(64)固定连接在推块(63)远离齿板(62)的一端和推进槽(323)槽壁之间,所述复位弹簧(64)处于拉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8)包括基筒(81)、滑移筒(82)和缓冲弹簧(83),所述基筒(81)设置在齿板(62)远离桩基(1)的一端,所述滑移筒(82)滑移设置在基筒(81)的内周壁上,所述推块(63)推动齿板(62)滑移的距离大于滑移筒(82)在基筒(81)内滑移的最大距离,所述缓冲弹簧(83)固定连接在齿板(62)和推块(63)之间,所述缓冲弹簧(83)位于基筒(81)和滑移筒(8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9)包括第一定位块(91)和第二定位块(92),所述第一定位块(91)设置在齿板(62)上,所述第二定位块(92)设置在推块(63)上,所述推进槽(323)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325)和第二定位槽(326),所述第一定位槽(325)位于第二定位块(92)靠近桩基(1)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块(91)和第一定位槽(325)弹性卡接,所述第二定位块(92)位于第二定位槽(326)靠近第一定位槽(325)的一侧且与推进槽(323)槽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刷片(322),所述刷片(322)位于锚板(4)周侧并与锚板(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11),所述套管(3)的一端穿过通孔(11)并连接有固定块(312),所述固定块(312)和桩基(1)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3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321)槽壁上设置有收纳腔(3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包括主管(31)和拼接管(32),所述拼接管(32)通过连接件(5)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主管(31)之间,所述滑移槽(321)设置在拼接管(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接环(51)和密封垫(52),所述连接环(51)设置在拼接管(32)的端壁,所述密封垫(52)设置在主管(31)的端壁上并位于连接环(51)周侧,所述主管(31)的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槽(311),所述连接环(51)和连接槽(311)槽壁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垫(52)与拼接管(32)端壁抵接。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坑(7)坑壁上开挖锚孔,将套管(3)和钢束(2)插入锚孔中;
在桩基(1)上开设通孔(11),将桩基(1)预埋在基坑(7)内,使得钢束(2)穿过通孔(11);
张拉钢束(2),促使锚板(4)插入到锚孔周侧的土层中,然后在钢束(2)穿过通孔(11)的一端安装固定夹片(21),对桩基(1)进行固定。
CN202110714827.9A 2021-06-25 2021-06-25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463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4827.9A CN113463651B (zh) 2021-06-25 2021-06-25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4827.9A CN113463651B (zh) 2021-06-25 2021-06-25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3651A true CN113463651A (zh) 2021-10-01
CN113463651B CN113463651B (zh) 2022-11-25

Family

ID=7787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4827.9A Active CN113463651B (zh) 2021-06-25 2021-06-25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36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67979A1 (en) * 2021-02-22 2022-08-25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cyclable anchor r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9A (zh) * 1996-01-23 1996-10-30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预应力锚索无腰梁护壁桩锚固工法
CN206385548U (zh) * 2016-12-16 2017-08-08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具有可回收锚索的串联式锚板基坑支护系统
CN211113663U (zh) * 2019-10-24 2020-07-28 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锚索可回收的锚索支护桩联合支护结构
CN213204152U (zh) * 2020-09-10 2021-05-14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基坑拱形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9A (zh) * 1996-01-23 1996-10-30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预应力锚索无腰梁护壁桩锚固工法
CN206385548U (zh) * 2016-12-16 2017-08-08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具有可回收锚索的串联式锚板基坑支护系统
CN211113663U (zh) * 2019-10-24 2020-07-28 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锚索可回收的锚索支护桩联合支护结构
CN213204152U (zh) * 2020-09-10 2021-05-14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基坑拱形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67979A1 (en) * 2021-02-22 2022-08-25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cyclable anchor rod
US11555285B2 (en) * 2021-02-22 2023-01-17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cyclable anchor r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3651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63651B (zh) 可回收式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的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529705B (zh) 锚杆与锚索高预应力无损施加设备及方法
CN110397035A (zh) 一种可回收型锚索
CN211951684U (zh) 用于管道铺设的支墩结构
CN113640126B (zh) 岩土预应力锚索或锚杆张拉装置
JP2007270473A (ja) 合成セグメントと合成セグメントの継手構造
CN210421445U (zh) 一种多向拼接装配式结构
CN115075440B (zh) 一种大面积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DE2806840C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eines Verpreßankers
CN212295751U (zh) 一种隐蔽式清式柱头科斗栱挑檐枋自复位耗能加固装置
CN215419469U (zh) 安装便捷的电缆穿顶板密封装置
CN114411725A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施工方法
JP4847264B2 (ja) バッキング防止装置
CN213508440U (zh) 一种高强耐磨移除式锚具
CN208257284U (zh) 一种线缆动力牵引辅助系统
CN221002005U (zh) 一种钢缆连续预张拉装置
KR101239314B1 (ko) 와이어 꺾임방지를 위한 정착헤드 및 상기 정착헤드가 장착된 와이어 인장기
CN213173759U (zh) 一种自进旋喷锚拉式钢板桩支护结构
CN214530645U (zh) 一种可以从基坑内拆卸的锚杆
CN214303865U (zh) 一种隧道大管棚加固结构
CN111173293A (zh) 手动复位式预应力束低回缩张拉锚固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6104528B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9825310U (zh) 一种锚固支护机构及其锚固组件
CN114086671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锚固结构
CN210767889U (zh) 一种减少预应力回缩损失的限位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