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1610A -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1610A
CN113461610A CN202110506739.XA CN202110506739A CN113461610A CN 113461610 A CN113461610 A CN 113461610A CN 202110506739 A CN202110506739 A CN 202110506739A CN 113461610 A CN113461610 A CN 113461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cloquintocet
mexyl
chloro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6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西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Yongcheng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Yongcheng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Yongcheng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Yongcheng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6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1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1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20Oxygen atoms
    • C07D215/24Oxygen atoms attached in position 8
    • C07D215/26Alcohols; Ethers thereof
    • C07D215/28Alcohols; Ethers thereof with halogen atoms or nitro radicals in positions 5, 6 or 7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1856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placed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其中制备工艺包括,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110℃下搅拌反应1~1.2h后,降温至65~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60~72℃下反应1~1.5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45~0.065MPa、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2.5h,温度降至50~55℃,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5~10℃,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本发明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通过特定的溶剂和催化体系,实现较佳的产物纯度和较高得率,且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过程容易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解毒喹又名解草喹,化学名称为1-甲基己基(5-氯-8-喹啉氧基)乙酸酯,工业品外观为浅黄色固体粉末,熔点为69.4℃,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解毒喹的剂型为乳油或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改善植物对除草剂的接纳度,可用作除草剂解毒剂。使用除草剂解毒剂的目的是:应用廉价,高效而选择性差或无选择性的除草剂品种时,利用除草剂可保护作物并充分发挥其杀草作用,防治包括与作物近似的杂草在内的绝大多数杂草;在敏感作物与品种地及有可能伤害作物的不良土壤及异常气候条件下,提高除草剂用量以防治抗性杂草及其他大多数杂草;并避免对作物产生药害;过量使用,飘移或者误用而对作物发化药害时,利用解毒剂减轻和消除药害;消除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毒性,根据需耍延长除草剂防治杂草时期。
目前,解毒喹的合成工艺较解毒喹杂质多、纯度低、收率低,影响产品质量。部分原因在于,在解毒喹制备的结晶过程中,结晶釜中结晶的分离及提取过程较为复杂,因而需要对结晶过程予以优化。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包括,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110℃下搅拌反应1~1.2h后,降温至65~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60~72℃下反应1~1.5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45~0.065MPa、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2.5h,温度降至50~55℃,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5~10℃,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1∶0.02~0.04。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制备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4∶4~5∶0.1~0.2∶0.1~0.2∶1。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制备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4∶0.1∶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制备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制备工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系统,此制备系统包括混合搅拌单元、结晶单元、离心分离单元、输送组件和烘干单元,其中,混合搅拌单元,包括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各反应釜均包括容纳组件和延伸于所述容纳组件内部的混合组件,所述容纳组件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容纳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结晶单元,其包括釜体单元,所述釜体单元上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且所述釜体单元内部具有结晶腔,所述结晶腔内设置有搅拌组件,配合所述搅拌组件设置的提取组件;以及,离心分离单元,其包括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内设置有离心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上设置有输料管和出料管,以及;输送组件,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出料口与输入口之间的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输出口与输料管之间的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料管与第二反应釜进料口的第三管路、连接与第二反应釜出料口与输料管之间的第四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出料管与烘干单元之间的第五管路。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单元采用反应釜;所述结晶单元采用结晶釜;所述离心分离单元采用离心分离机;所述烘干单元采用烘干机。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单元包括罐体、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腔内设置有隔舱板以及包覆于所述罐体外部下端的冷凝舱;其中,所述隔舱板的板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凸台和流通孔;所述冷凝舱具有有冷凝入口和冷凝出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所述搅拌轴轴体上的若干组搅拌件;其中,所述搅拌轴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隔舱板的板体中部,且所述搅拌轴的轴体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所述搅拌件的收纳槽;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板和连接于所述搅拌板与搅拌轴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搅拌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收纳槽内,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滑面,所述搅拌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收纳槽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搅拌件中还包括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弹簧连接,其端部具有楔面,所述限位块通过楔面能够与搅拌板的自由端配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解毒喹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的套管和连接于所述套管端部的提取框;其中,所述提取框的框体表面均匀分布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的端部侧壁上包覆有滤网;所述凸台能够配合于所述排液孔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通过特定的溶剂和催化体系,实现较佳的产物纯度和较高得率,且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过程容易控制;提供一种依据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通过优化结晶釜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解毒喹的结晶操作,进而提高制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局部S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局部Y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搅拌组件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局部P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解毒喹的制备系统的结晶釜局部H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解毒喹含量分析:
精确称取解毒喹标样0.05g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再称取试样化0.1g左右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
待仪器基线稳定后,按照标准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准溶液的顺序进行分析进样。
通过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标样溶液中的平均解毒喹的峰面积对解毒喹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058690060000041
式中,
A为待测解毒喹质量分数;
X1为试样溶液中解毒喹峰面积的平均值;
X2为标样溶液中解草醋峰面积的平均值;
M2为试样的质量,g;
M1为标样的质量,g;
p为标样中解草醋的质量分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所述催化剂为碳酸钠;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4∶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下搅拌反应1h后,降温至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72℃下反应1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4∶0.2∶0.2∶1;
(2)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55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h,温度降至50℃,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6℃,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6∶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0.02。
实施例1~7中解毒喹产品的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058690060000081
Figure BDA0003058690060000091
实施例8
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依据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制备工艺,提供一种解毒喹的制备系统,此制备系统包括混合搅拌单元100、结晶单元200、离心分离单元300、输送组件400和烘干单元500。其中,混合搅拌单元100中第一反应釜A为初级反应釜,用于对初级原料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的混合及搅拌,在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110℃下搅拌反应1~1.2h后,降温至65~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60~72℃下反应1~1.5h过程的反应;第二反应釜B则用于中间体与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O.045~0.065MPa、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2.5h,温度降至50~55℃,再加入溶剂的第二阶段的反应。而结晶单元200用于对第二反应过程,即对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的结晶析出工序,离心分离单元300用于进一步分离固液混合物,输送单元400为各单元之间的输送过程,不仅限于各单元之间的直接连接,而烘干单元500则用于对生成的固定生成物的烘干,进而得到纯净干燥的解毒喹固体。
具体的,混合搅拌单元100中,各反应釜均包括容纳组件101和延伸于容纳组件101内部的混合组件102,容纳组件101的下端具有出料口101a,容纳组件10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1b;容纳组件101可理解为反应釜的釜体及其他外部构件,用于形成反应釜的整体结构,混合组件102用于反应釜内的溶液搅拌混合,一般为延伸于反应釜内的搅拌桨组件。位于容纳组件101上的进料口101b具有多组管道,用于向反应釜内投入不同的原料,而出料口101a设置于反应釜的下端,用于将反应釜内的反应液排出。
结晶单元200,其包括釜体单元201,釜体单元201上具有输入口201a和输出口201b,且釜体单元201内部具有结晶腔M,结晶腔M内设置有搅拌组件202,配合搅拌组件202设置的提取组件203;进一步的,第一反应釜A内反应输出的反应液通过第一管路401从釜体单元201的输入口201a输送至釜体单元201内,其搅拌组件202用于结晶时的混合搅拌,提取组件203则用于结晶产物的提取。
离心分离单元300,其包括机体组件301,机体组件301内设置有离心组件302,机体组件301上设置有输料管301a和出料管301b;进一步的,从结晶单元200输出的固液混合物从第二管路402投入机体组件301的输料管301a内,离心组件302用于中间体的固液分离,以减少第二阶段反应产生其他杂质。
输送组件400,其包括连接于第一反应釜A的出料口101a与输入口201a之间的第一管路401、连接于输出口201b与输料管301a之间的第二管路402、连接于出料管301b与第二反应釜B进料口101b的第三管路403、连接与第二反应釜B出料口101a与输料管301a之间的第四管路404,以及连接于出料管301b与烘干单元500之间的第五管路405。
优先的,混合搅拌单元100采用反应釜,其中,第一反应釜A与第二反应釜B的主体结构相同,区别在于用于投入原料的进液管及辅助零部件的不同;结晶单元200采用新型结晶釜,以提高中间体在结晶过程的操作难度及损耗;离心分离单元300采用离心分离机;烘干单元500采用烘干机。
实施例9
参照图2~8,为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为新型结晶釜的具体结构,其不同于第八个实施例的是:釜体单元201包括罐体201c、位于罐体201的下端腔内设置有隔舱板201d以及包覆于罐体201c外部下端的冷凝舱201e;其中,隔舱板201d的板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凸台201d-1和流通孔201d-2;冷凝舱201e具有有冷凝入口201e-1和冷凝出口201e-2。
其中,釜体单元201与现有的结晶釜的结构相似,主要包括有罐体201c及包覆于罐体201c外侧壁上的冷凝舱201e,其中,罐体201c为结晶釜的主体结构,构成结晶的反应腔室,而冷凝舱201e为辅助舱室,用于罐体内压力或温度的保持。区别在于,本罐体201c腔内为结晶腔M,在结晶腔M的下端设置有隔舱板201d,将结晶腔M分隔成两部分,其中,隔舱板201d与结晶腔M的底部之间形成排液腔M2,位于隔舱板201d的上部为反应腔M1,隔板上的流通孔201d-2将反应腔M1和排液腔M2相通,即反应腔M1内的反应液能够穿过流通孔201d-2流向排液腔M2,而排液腔M2内的反应液能够通过位于罐体201c底部的排液口201c-1排出。隔舱板201d用于和提取组件203配合使用,控制反应液的合理排放。
搅拌组件202包括搅拌轴202a和设置于搅拌轴202a轴体上的若干组搅拌件202b;其中,搅拌轴202a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隔舱板201d的板体中部,且搅拌轴202a的轴体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搅拌件202b的收纳槽202a-1;搅拌件202b包括搅拌板202b-1和连接于搅拌板202b-1与搅拌轴202a之间的支撑杆202b-2,搅拌板202b-1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202a-1内,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滑面T,搅拌板202b-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02b-11,支撑杆202b-2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202a-1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202b-11内;搅拌件202b中还包括限位块202b-3和限位弹簧202b-4,限位块202b-3通过限位弹簧202b-4连接,其端部具有楔面X,限位块202b-3通过楔面X能够与搅拌板202b-1的自由端配合。
具体的,搅拌组件202主要具有搅拌轴202a和搅拌件202b两部分,其中,搅拌轴202a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搅拌轴202a延伸与结晶腔M内,并转动于隔舱板201d的板体中部,搅拌件202b分布于搅拌轴202a轴体上的收纳槽202a-1内。需要说明的是,收纳槽202a-1沿搅拌轴202a的轴向侧壁分布,具有多组,可同一高度等间距分布,也可不同高度螺旋分布。
进一步的,搅拌件202b为收纳组合式的结构,目的在于方便将提取组件203从结晶腔M的底部向外提取。其主要包括搅拌板202b-1和用于支撑搅拌板202b-1的支撑杆202b-2,以及用于对收纳状态的搅拌板202b-1固定的限位块202b-3。其中,搅拌板202b-1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202a-1内,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杆202b-2的一端铰接于收纳槽202a-1的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搅拌板202b-1板体上的滑槽202b-11内,目的在于,支撑杆202b-2通过与滑槽202b-11的配合,能够使得支撑杆202b-2与搅拌板202b-1能够线性收纳于收纳槽202b-1中,如附图中所示。
再进一步的,在收纳槽202b-1的端部还具有用于对搅拌板202b-1的限位部件,以方便搅拌板202b-1的收纳和展开,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限位块202b-3,限位块202b-3通过限位弹簧202b-4可伸缩式的连接,限位块202b-3的端部具有楔面X,此楔面X能够与搅拌板202b-1端部的倾斜滑面T配合滑动,以方便搅拌板202b-1挤压限位块202b-3,并最终被限位块202b-3卡合在收纳槽202a-1内。
提取组件203包括套设于搅拌轴202a上的套管203a和连接于套管203a端部的提取框203b;其中,提取框203b的框体表面均匀分布有排液孔203b-1,且排液孔203b-1的端部侧壁上包覆有滤网203b-2;凸台201a-1能够配合于排液孔203b-1内。
具体的,提取组件203中的套管203a用于套接在搅拌轴202a上,需要说明的是,套管203a的内侧管径略大于搅拌轴202a的最大直径,因而,套管203a不与搅拌轴202a同步转动。套管203a与提取框203b一体式相连,提取框203b为旋转式篮式结构,其底部形状与隔舱板201d的形状相同,进一步的,在提取框203b的框体上分布有排液孔203b-1,且凸台201a-1能够一一配合于排液孔203b-1内,则凸台201a-1能够堵住排液孔203b-1,以阻止反应腔M1内的反应液排出。且在每个排液孔203b-1的端部均设置有滤网203b-2,此滤网203b-2用于阻隔固体从排液孔203b-1中排出。
结合附图6~8,使用中可知,当提取组件203放置于隔舱板201d上时,由于排液孔203b-1被凸台201a-1堵住,反应液能够始终位于反应腔M1内,当结晶反应结束时,稍稍上移提取组件203(套管203a或提取框203b),使得排液孔203b-1能够排出反应液,排液孔203b-1流入排液腔M2并从排液口201c-1排出,而反应腔M1内反应液持续减少,固体中间件及少许反应液被留置于提取框203b内,将提取框203b直接提取即可。
在对提取框203b向上提取过程中,套管203a的边缘推动倾斜的支撑杆202b-2偏转,而支撑杆202b-2与搅拌板202b-1相连的一端,推动搅拌板202b-1偏转并收纳与收纳槽202a-1内,且当搅拌板202b-1的端部与限位块202b-3的端部接触时,挤压限位块202b-3并最终被限位块202b-3卡合在收纳槽202a-1内。当搅拌件202b被完全收纳时,提取组件203可顺利沿着搅拌轴202a取出,从而对位于提取框203b内的中间体进一步处理。再此使用时,可将提取框203b放回,并拨动限位块202b-3,使得搅拌板202b-1展开,再次进行搅拌结晶的工序。
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碳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甲苯和碳酸钠,在温度为100~110℃下搅拌反应1~1.2h后,降温至65~70℃,加入氯乙酸甲酯,在60~72℃下反应1~1.5h,得到沉淀物,固液分离后,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
将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混合均匀后,在压力为0.045~0.065MPa、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2.5h,温度降至50~55℃,再加入溶剂,温度迅速降至5~10℃,解毒喹结晶,经固液分离后即得解毒喹产品;其中,
所述溶剂为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2-庚醇、溶剂、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4:0.8~1:0.02~0.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中间体5-氯-8-羟基喹啉氧基乙酸甲酯,其中,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4:4~5:0.1~0.2:0.1~0.2: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5-氯-8-羟基喹啉、二甲基亚砜、甲苯、碳酸钾、碳酸钠、氯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3:4:0.1:0.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二甲苯和乙醚按照体积比1: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吡啶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0.5~1:1组成的混合物。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搅拌单元(100),包括第一反应釜(A)和第二反应釜(B),各反应釜均包括容纳组件(101)和延伸于所述容纳组件(101)内部的混合组件(102),所述容纳组件(101)的下端具有出料口(101a),所述容纳组件(10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01b);
结晶单元(200),其包括釜体单元(201),所述釜体单元(201)上具有输入口(201a)和输出口(201b),且所述釜体单元(201)内部具有结晶腔(M),所述结晶腔(M)内设置有搅拌组件(202),配合所述搅拌组件(202)设置的提取组件(203);以及,
离心分离单元(300),其包括机体组件(301),所述机体组件(301)内设置有离心组件(302),所述机体组件(301)上设置有输料管(301a)和出料管(301b),以及;
输送组件(400),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应釜(A)的出料口(101a)与输入口(201a)之间的第一管路(401)、连接于所述输出口(201b)与输料管(301a)之间的第二管路(402)、连接于所述出料管(301b)与第二反应釜(B)进料口(101b)的第三管路(403)、连接与第二反应釜(B)出料口(101a)与输料管(301a)之间的第四管路(404),以及连接于所述出料管(301b)与烘干单元(500)之间的第五管路(4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单元(100)采用反应釜;所述结晶单元(200)采用结晶釜;所述离心分离单元(300)采用离心分离机;所述烘干单元(500)采用烘干机。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单元(201)包括罐体(201c)、位于所述罐体(201c)的下端腔内设置有隔舱板(201d)以及包覆于所述罐体(201c)外部下端的冷凝舱(201e);其中,
所述隔舱板(201d)的板体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组凸台(201d-1)和流通孔(201d-2);
所述冷凝舱(201e)具有冷凝入口(201e-1)和冷凝出口(201e-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02)包括搅拌轴(202a)和设置于所述搅拌轴(202a)轴体上的若干组搅拌件(202b);其中,
所述搅拌轴(202a)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隔舱板(201d)的板体中部,且所述搅拌轴(202a)的轴体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所述搅拌件(202b)的收纳槽(202a-1);
所述搅拌件(202b)包括搅拌板(202b-1)和连接于所述搅拌板(202b-1)与搅拌轴(202a)之间的支撑杆(202b-2),所述搅拌板(202b-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收纳槽(202a-1)内,另一端设置有倾斜滑面(T),所述搅拌板(202b-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02b-11),所述支撑杆(202b-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收纳槽(202a-1)内,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02b-11)内;
所述搅拌件(202b)中还包括限位块(202b-3)和限位弹簧(202b-4),所述限位块(202b-3)通过所述限位弹簧(202b-4)连接,其端部具有楔面(X),所述限位块(202b-3)通过楔面(X)能够与搅拌板(202b-1)的自由端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毒喹的制备工艺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组件(203)包括套设于所述搅拌轴(202a)上的套管(203a)和连接于所述套管(203a)端部的提取框(203b);其中,
所述提取框(203b)的框体表面均匀分布有排液孔(203b-1),且所述排液孔(203b-1)的端部侧壁上包覆有滤网(203b-2);
所述凸台(201a-1)能够配合于所述排液孔(203b-1)内。
CN202110506739.XA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Pending CN113461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739.XA CN113461610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739.XA CN113461610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1610A true CN113461610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6739.XA Pending CN113461610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161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1966A (en) * 1985-02-14 1989-11-21 Ciba-Geigy Corporation Use of quinoline derivativ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plants
CN101805288A (zh) * 2010-04-21 2010-08-18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解毒喹的新方法
CN103193706A (zh) * 2013-04-08 2013-07-10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解毒喹的方法
CN203229481U (zh) * 2013-04-09 2013-10-09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新型解毒喹生产装置
CN205699577U (zh) * 2016-04-27 2016-11-23 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结晶过滤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1966A (en) * 1985-02-14 1989-11-21 Ciba-Geigy Corporation Use of quinoline derivativ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plants
CN101805288A (zh) * 2010-04-21 2010-08-18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解毒喹的新方法
CN103193706A (zh) * 2013-04-08 2013-07-10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解毒喹的方法
CN203229481U (zh) * 2013-04-09 2013-10-09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新型解毒喹生产装置
CN205699577U (zh) * 2016-04-27 2016-11-23 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种结晶过滤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2191A (zh) 一种提取工业大麻叶中大麻二酚的方法
WO1997033035A1 (en) A process for rapid acid hydrolisis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and hydrolisis reactor
US1032310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 and lignin derivative
CN109879733B (zh) 一种单氟溴代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1538228B (zh) 抗流感和禽流感病毒药物化合物帕拉米韦的合成方法
CN104829495A (zh) 一种双组份溶剂制备高纯度高收率盐酸二甲双胍的方法
CN113461610A (zh) 一种解毒喹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系统
CN103270028A (zh) 由釜馏物或糖浆中的支链不可发酵糖制备糠醛的方法
CN101108885B (zh) 用于合成三元乙丙橡胶的钒系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2645961A (zh) 一种利用塔拉单宁制备鞣花酸的方法
CN101983960A (zh) 一种制备磺酰亚胺盐化合物的方法
CN206173250U (zh) 一种硬脂酸酰氯的连续化生产装置
CN101255226A (zh) 主链含咪唑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9305940A (zh) 一种罗沙司他关键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4592200A (zh) 一种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为骨架的手性顺磁探针
US20070197792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nsecticide imidacloprid
CN113976014A (zh) 一种含量高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钠精制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63852A (zh) 一种新的敌草隆的加成方法
CN105968057A (zh) 一种嘧菌酯的合成工艺
CN110452177A (zh) 一种5-溴-4-氟-1h-吲唑的合成方法
CN116943590B (zh) 一种提高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收率的工艺
CN107266495B (zh) 一种杀螟硫磷的合成工艺
CN212595676U (zh) 一种可进行反应、萃取、分离的反应釜
CN117815688A (zh) 一种用于生产二甲基甲酰胺水溶剂的加工设备
CN211562957U (zh) 一种溴硝醇溴化反应增效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