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5289A - 一种熨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熨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5289A
CN113445289A CN202010211825.3A CN202010211825A CN113445289A CN 113445289 A CN113445289 A CN 113445289A CN 202010211825 A CN202010211825 A CN 202010211825A CN 113445289 A CN113445289 A CN 113445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ing
steam
module
air inlet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1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
马双双
金学峰
郝世龙
许升
卞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18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5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5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5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熨烫机,其包括,蒸汽发生模块,产生水蒸汽;熨烫模块,设有将蒸汽发生模块产生的水蒸汽引入的进气管、将水蒸汽喷出的喷气孔;熨烫模块上设有汽液分离装置,进气管流入的水蒸汽经汽液分离装置分为气态和液态两部分,气态部分流向喷气孔。通过在熨烫模块上设置对蒸汽发生模块传输至的水蒸汽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减少熨烫模块喷射出的水蒸汽中液态水的含量、进而提升水蒸汽的喷射量,使得熨烫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熨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熨烫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熨烫机的熨烫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熨衣一般用手执的加热熨斗,将衣物挂设于熨衣支架、或平铺于熨烫板上,加热 熨斗在挂设、或平铺的衣物上来回运动,利用电熨斗的热量及水蒸汽,再结合用户对电熨斗 施加的压力,以将衣物熨平。由于上述过程较为繁琐,无法解放用户双手,因此需要有一种 自动运转的熨衣机,以实现对待熨烫衣物的快速、高效熨烫处理。
而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中虽然提供了一种可对衣物进行熨烫的熨烫机,但由于熨烫机自 动化程度较低、控制过程较为繁琐,导致用户还需在衣物熨烫过程中进行相关操作,不仅使 得熨烫过程较为繁琐、还增大了用户的劳动负担。
尤其是,现有的熨烫机的熨烫模块与产生水蒸汽的蒸汽发生模块之间普遍具有一定距离, 这使得蒸汽发生模块产生的水蒸汽流到熨烫模块后,会因冷凝效果导致部分水蒸汽转换为冷 凝水,这就导致了水蒸汽的输送速率不足、熨烫效果差等问题。
特别是,现有熨烫机的熨烫模块一般可以上下移动,而为了保证对衣物的覆盖熨烫,需 要增大熨烫模块的移动幅度,这就使得熨烫模块与蒸汽发生模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使 得熨烫模块喷射的水蒸汽量进一步减小。因此,如何对熨烫模块处进行结构改进,以减少水 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产生量、增大水蒸汽喷射量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熨烫机, 以实现对熨烫模块喷出的水蒸汽中的冷凝水进行二次加热、进而增大水蒸汽的喷射量。本发 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熨烫机,以实现对传输至熨烫模块处的水蒸汽进行汽液分离,减 少喷出水蒸汽的冷凝水含量、提升喷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熨烫机,其包括,蒸汽发生模块,产生水蒸汽;熨烫模块,设有将蒸汽发生模块产 生的水蒸汽引入的进气管、将水蒸汽喷出的喷气孔;熨烫模块上设有汽液分离装置,进气管 流入的水蒸汽经汽液分离装置分为气态和液态两部分,气态部分流向喷气孔。
进一步,熨烫模块上设有加热管道,汽液分离装置分出的液态部分流入加热管道、进行 加热汽化处理;加热管道的出口与进气管相连;优选的,加热管道上设置有对流经介质进行 加热的加热单元。
进一步,进气管上设有管径突变缩窄的文丘里管段,加热管道的出口与文丘里管段的管 径突变缩窄部分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自上向下扩大径向尺寸的锥形 筒,锥形筒的小口端与安装腔相连通、大口端与喷气孔相连通;进气管的出口、加热管道的 进口分别与安装腔相连通。
进一步,锥形筒与安装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经锥形筒小口端、锥形筒内部与 喷气孔相连通;进气管的出口、加热管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间隙相连通。进气管流入安装腔 中的水蒸汽流入安装腔中的水蒸汽在间隙内绕锥形筒外壁螺旋流动,流动过程中受离心力作 用,水蒸汽中的气态部分向上流向锥形筒小口端、自喷气孔流出,液态部分向下流向锥形筒 大口端、流入加热管道。
进一步,进气管的出口高于加热管道的进口设置;优选的,进气管的出口与安装腔的中 上部相连通、加热管道的进口与安装腔的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进气管与安装腔相通处的接口轴线沿锥形筒切线方向延伸;且进气管与安装腔 相通处的接口低于锥形筒小口端的高度。
进一步,锥形筒的小口端低于安装腔顶壁设置,锥形筒的小口端将锥形筒内部与锥形筒 和安装腔之间间隙相连通。
进一步,熨烫机包括支撑框架,熨烫模块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支撑框架上,蒸汽发生模 块安装于框架的底部,蒸汽发生模块经蒸汽导管与熨烫模块的进气管的进口相连通;
优选的,蒸汽发生模块包括水箱,与水箱出水口连通的、或直接设于水箱内的蒸汽发生 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蒸汽导管相连。
进一步,熨烫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熨烫部件和后熨烫部件;前熨烫部件和后熨烫 部件平行间隔设置;前熨烫部件与后熨烫部件各设有一喷气管;喷气管上设有向前熨烫部件 和后熨烫部件之间间隙喷射蒸汽的喷气孔;喷气管的进口与汽液分离装置的气态部分出口相 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熨烫模块上设置对蒸汽发生模块传输至的水蒸汽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减少熨烫 模块喷射出的水蒸汽中液态水的含量、进而提升水蒸汽的喷射量,使得熨烫效率得到显著提 升。
通过在熨烫模块上设置加热管道,对熨烫模块收到的水蒸汽中的液态部分进行二次加热, 令二次加热后转换为气态的水蒸汽再回流至喷气孔,使得喷气孔喷出的水蒸汽量加大,进而 有效避免了因水蒸汽输送管路过长导致冷凝液化的问题。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节省空间,提高熨烫效率,减少了人为控制的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 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整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毛刷辊转动时对被熨烫衣物产生的力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熨烫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熨烫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熨烫模块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熨烫模块的进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送衣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送衣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熨烫机上送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框架,2-衣架挂钩,3-导轨丝杠,4-前熨烫部件,5-后熨烫部件, 6-水箱,7-控制模块,8-熨烫模块,9-送衣机构,21-搭架,22-滑道,23-滑竿,24-滑竿固定器,211-孔洞,31-导轨电机,41-导向板,42-连接支架,43-喷气管,45-冷凝支架,47- 毛刷辊,48-检测器,531-喷气孔,551-蒸汽冷凝接口,571-毛刷辊电机,81-连接板,82- 短横梁,83-长横梁,84-驱动电机,85—进气管,86—汽液分离装置,87—加热管道,88— 文丘里管段,89—安装腔,810—锥形筒,811-皮带,812-大传动轮,813-小传动轮,814- 滑动连接扣,821-滑动安装扣,822-固定安装扣,815-熨烫模块丝杠,816-联轴器,91—熨 衣轨道,92—传送皮带,93—拨叉传动机构,94—传动电机,95—传送带,96—拨叉,97- 拨叉电机,98—支架,99—支撑件,910—衣架钩,911—支撑滑道,912—第一豁口,913— 第二豁口,914—水平轴,915—支撑部,916—侧板,917—第三豁口。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 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 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 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 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 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熨烫机,其中包括框架1、框架1顶端设有钩挂设备,用于挂置所要熨烫的衣物;所述框架1设有导轨丝杠3,为进行熨烫操作的模块提供路径;所述导轨丝杠3由框架1左右两侧处于相对应位置的丝杠组成,两侧丝杠之间装配有相匹配的熨烫模块8,所述熨烫模块8通过,熨烫模块8与导轨丝杠3的连接,以 及提供驱动力的导轨电机31与导轨丝杠3的连接,获得导轨电机31所提供的驱动力,并沿 轨道移动进行工作;所述框架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储水的水箱6和控制模块7,其中水箱6 用以供水给熨烫模块8,使熨烫模块8在进行熨烫工作时能够喷放出蒸汽,控制模块7起到 对熨烫机整体操作的引导及控制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顶部设有搭架21,经由设于框架1上的轨道装置将与衣架挂钩 2相连。所述衣架挂钩2顶部与搭架21上的轨道装置相连,底部设有可供衣架钩挂的、空间 足够大的孔洞211,用于钩挂所要熨烫的衣物。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左右两侧设有竖直的、与框架1竖直部分平行且 与框架上下两端衔接的运输导轨丝杠3。所述导轨丝杠3为相互对应的两部分,且分别置于 框架1左右两侧,导轨丝杠3顶端与底端分别通过与一系列连接组件被固定在框架1上,其 中每一侧导轨丝杠3顶端与框架1顶部的框架1横梁相连,与导轨丝杠连接的框架横梁与所 述导轨丝杠处于同一平面,其中每一侧导轨丝杠3顶端与框架1顶部的框架1横梁相连,与 导轨丝杠连接的框架横梁与所述导轨丝杠处于同一平面,并使得导轨丝杠3与框架1竖直部 分平行。所述导轨丝杠3均为竖直导轨丝杠3,且导轨丝杠3上的纹路与所装置的熨烫模块8 上用于连接熨烫模块8与导轨丝杠3的熨烫模块8滑动连接扣814相的纹路匹配,从所述导 轨丝杠3底端向上至稍高出框架1底部水箱6高度的位置设置。所述导轨丝杠3稍高于控制 模块7的高度处设有导轨电机31,通过连接设备及其与导轨丝杠3之间的机动关系为熨烫模 块8的上下行提供驱动力。
优选的,运输导轨丝杠3选择螺旋钢筋等高硬耐磨的金属物,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增加 熨烫模块8移动的次数,同时降低对轨道的损伤。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熨烫模块8分为前后两个相对应的部分,分别为前 熨烫部件4与后熨烫部件5。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熨烫模块8均由导向板41、导向板41下的连接支架42、连接支架42两端的喷气管43、连接支架42下的冷凝支架45、位于喷气管 43下部的毛刷辊47、熨烫模块8两侧的连接板81、横梁以及检测器48组成。
本实施例中,述熨烫模块8上朝向熨烫衣物一侧设置有检测器48,检测器48能够检测 出所熨烫衣物上与其平整面不同的部分,此信息经处理可以避免熨烫模块8损害衣物上无法 被熨烫的部分。所述熨烫模块8导向板41下端均设有两根喷气管43,左右安置组成钝角的 正V字形,下倾的端口均与另一端连接蒸汽管道的蒸汽导入口连接。所述前后每个熨烫模块8中成钝角V字形安装的喷气管43下倾端所固定的结构架上,朝向下端设有蒸汽冷凝管接口 用于导出以冷凝水形式存在的蒸汽。
本实施例中,所述熨烫模块8下部安装有连接熨烫模块8与导轨丝杠3的滑动连接扣814, 滑动连接扣814通过连接杆连接在熨烫模块8的短横梁82上,滑动连接扣814通过环套的方 式与导轨丝杠3相连接,所述滑动连接扣814内部设有与导轨丝杠3相对应的纹路,使得滑 动连接扣814与导轨丝杠3之间产生传动关系。所述熨烫模块8以此通过,滑动连接扣814 与导轨丝杠3相连,获得了导轨电机31所提供的驱动力,并沿轨道移动并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的底部其中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并能够与冷凝 导出管相连且向外输出水的水箱6,水箱6底部经由固定组件与框架1底端相连接。所述框 架1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控制熨烫机整体运行,包括每个电机的开启与关闭,水箱6何时运 送水及运送的水量,前熨烫模块84和后熨烫模块85何时互相靠近或远离彼此,等熨烫机的 一系列操作的控制模块7。所述控制模块7经由固定组件与框架1底端相连接。水箱6与控制模块7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以避免工作时互相影响,同时以此设计又能够节省空间。
如图4所述,所述框架1顶部设有衣架挂钩2,衣架挂钩2底部设有孔洞211,衣架挂钩 2孔洞的高度与框架1侧梁上运动开关48的高度相等,当熨烫模块8完成一次熨烫工作到达 所熨烫衣物的顶部时,熨烫模块8触动运动开关48,运动开关48改变熨烫模块8的移动方向。所述衣架挂钩2的下端孔洞211用于钩挂带有需要熨烫的衣物的衣架,以使得衣物能够顺利被钩挂上。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熨烫模块8分为前后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分别为前熨烫 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与左右两端所连接的导轨丝杠3形成 的面平行。所述熨烫模块8上均设置有导向板41、连接支架42、喷气管43、蒸汽导管、毛刷辊47以及冷凝支架45、与连接板81,后熨烫部件5设置有毛刷辊电机571等设备。所述 导向板41上端分别向前后两侧的外端弯曲扩展,在为所述喷气管43和毛刷辊47做熨烫导向的同时能够防止导向板41间空间过小导致衣物产生褶皱,进而影响熨烫机熨烫效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41下端设有连接支架42,连接支架42上沿与导 向板41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支架42下部装有横向的蒸汽导入口,蒸汽导入口朝导向板41翻 卷方向连接,一端连接水箱6的蒸汽导管的另一端,以运送由水箱6中输出的水。蒸汽导入 口朝向被熨烫衣物的一端被延伸分叉,延展成两个出口,出口分为左右两朝向,分别连接左 右两侧的喷气管43。
本实施例中,蒸汽导入口面向被熨烫衣物一端所延展出的两个出口的衔接处,设置有蒸 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在熨烫模块8预热时使蒸汽导入口处的温度升高,以使得由蒸汽导管 导入蒸汽导入口的水在此处被加热气化为蒸汽。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上的喷气管43分别置于,每个熨烫部件 上导向板41的下端。前熨烫部件4上的喷气管43分左右两根,左侧喷气管43左端高右端低, 左端端口被所述连接熨烫模块8与导轨丝杠3的连接部分封闭,右端与所述蒸汽导入口朝向 被熨烫衣物方向延展分成朝向左侧的出口向连接,右侧喷气管43的安置效果与左侧喷气管 43的安置效果,以所述连接支架42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呈对称关系。左右两根喷气管43均 以此获得来自水箱6并经由蒸汽导管,并在蒸汽导入口被蒸汽发生器加热气化以蒸汽形式存 在的水,同时依此安装,两根喷气管43形成了钝角的V字型。后熨烫部件5上的喷气管43、 蒸汽导入口的装置位置,同前熨烫块上相同部件的装置位置相同。所述喷气管43上沿管长方 向设有距离相等的喷气孔531,以此导入喷气管43中的蒸汽通过喷气孔531喷到被熨烫的衣 物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42装有蒸汽导入口下部的底端连接冷凝支架45,冷凝支架 45支撑连接蒸汽冷凝接口551与左右两侧喷气管43朝向蒸汽导入口的方向相连接的冷凝导 管。所述蒸汽冷凝接口551竖直设于冷凝支架45上,其顶端连接冷凝导管底端连接,将蒸汽 冷凝成水后的液体导出的冷凝导出管,以将导入喷气管43中以冷凝水形式存在的蒸汽导出喷 气管43。所述冷凝导管连接喷气管43端口时,所处位置低于蒸汽导入口连接喷气管43端口 的出口的位置,使得喷气管43能够持续不断容纳蒸汽并将蒸汽顺利喷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熨烫部件4两侧结构相互对称,前熨烫部件4两端均 设有连接板81,两个连接板81之间为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导向板41、喷气管43和毛刷辊47。所述连接板81下方设有横梁,横梁通过所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滑动连接扣814,滑动连接扣814环套在导轨丝杠3上,进而使得熨烫模块8整体与导轨丝杠3相连并能够在导轨丝杠 3上运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81外侧装有上下排列的大小两个传动轮,大传动 轮812与连接板81内侧毛刷辊47相连并产生联动关系,大传动轮812下方为小传动轮813, 大小传动轮813通过皮带811相连形成传动关系,小传动轮813与连接板81内侧毛刷辊47 电机相连,毛刷辊电机571通过驱动小传动轮813滚动,经由所述皮带811带动大传动轮812 滚动,进而使得毛刷辊47滚动,以此来驱动毛刷辊47。前熨烫部件4左右两端依此结构相 互对称。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熨烫部件4左右两端的连接板81下端各连接一个滑动安装扣821, 每个滑动安装扣821分别环套在一个尺寸相同的短横梁82上。所述短横梁82长度比,前后 两个熨烫部件相对应排列后纵向所占空间,与预留熨烫衣物空隙所占空间之和略长,两个短 横梁82相同一端均由一个长横梁83连接,长横梁83长度比两个短横梁82固定后其之间的 距离略长。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熨烫部件5两侧结构相互对称,后熨烫部件5两端均 设有连接板81,连接板81之间为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导向板41和毛刷辊47。两个连接板81下端连接固定安装扣822,固定安装扣822分别环套在短横梁82末端处将后熨烫部件5固定在此处。固定安装扣822下端通过驱动电机支架与驱动电机84相连,所述驱动电机84连接长度略短于短横梁82且与短横梁82平行安装的熨烫模块8丝杠815,熨烫模块8丝杠815上安装有联轴器816,联轴器816上面与,用于连接前熨烫部件4与短横梁82的滑动安装扣821的下端相连,使得四个横梁与前后熨烫部件组成一个完整的熨烫模块8。
本实施例中,所述熨烫模块8在工作时,前后两个熨烫部件相互接近或即将远离被熨烫 衣物上设有衣兜等需要更多空间对其进行熨烫的位置时,熨烫模块8上的驱动电机84驱动所 连接的熨烫模块8丝杠815转动,进而使得与熨烫模块8丝杠815连接的联轴器816沿熨烫 模块8丝杠815运动,从而带动与联轴器816相连的前熨烫部件4一同沿熨烫模块8丝杠815, 朝向远离后熨烫部件5或靠近后熨烫部件5的方向运动,达到了在熨烫模块8对衣物进行自 动熨烫的过程中,能够不破坏衣物上衣兜等需要更多空间对其进行熨烫的部位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熨烫模块8整体左右两侧底端设有短横梁82,每个短横梁82中央位 置朝下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所述熨烫模块8上四个横梁所在平面垂直,连接杆下端安装 滑动连接扣814,滑动连接扣814与导轨丝杠3相连,且滑动连接扣814内的纹路与导轨丝 杠3上的螺纹相对应。当导轨电机31驱动导轨丝杠3转动时,转动的导轨丝杠3通过连接导 轨丝杠3与熨烫模块8的滑动连接扣814来带动熨烫模块8沿导轨丝杠3上下移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丝杠3位于所处一侧框架1的中央部分,与前后框架1上竖直杆 的距离相等,以此保证连接于导轨丝杠3上的所述前后两个熨烫部件与导轨丝杠3以及前后 框架1竖直杆的距离相对称,进而使得前后两侧的重量分配均匀,同时确保所述前后两个熨 烫部件中的毛刷辊47在滚动时对所熨烫衣物施加的力和产生效果对称。
本实施例中,前后两个熨烫部件的毛刷辊47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的滚动过程中,通过对被 熨烫衣物的夹压及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对衣物施加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拉拽力。如图4所示, 左右两端的毛刷辊47在夹压衣物进行旋转时会分别对衣物产生向左右下方倾斜的拉拽力F1 及F2。
本实施例中,熨烫起始时,熨烫模块8自下而上运动,此时所述毛刷辊47旋转时对衣物 所产生的力施加在衣物最底部,此二力F1及F2分解后对衣物产生的效果是想左右两侧及其 下端拉拽,所熨烫衣物顶部由所连接的衣架挂钩2提供向上的拉拽力,整体对衣物形成向各 方向撑展的效果,满足熨烫衣物所需的固定衣物并提供撑展力的要求。在熨烫模块8向上熨 烫的过程中,毛刷辊47旋转产生的力均有此效果。当熨烫模块8向下熨烫的过程中,熨烫模 块8碰触设置与框架1偏上部的运动开关,改变整体运动方向,毛刷辊47旋转方向不变,从 而使得衣物在熨烫模块8移动的全过程中在相应方向上受到所需的拉拽力,以防止衣物被毛 刷辊47卷折,进而熨烫机能够顺利完成熨烫工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左右两侧设有竖直的、与框架1竖直部分平行且贯通上下两端 的导轨丝杠3。所述导轨丝杠3为相互对应的两部分,导轨丝杠3顶端与底端分别通过与一 系列固定组件的连接被固定在框架1上。所述导轨丝杠3均为竖直导轨丝杠3,位于所处一 侧框架1的中央部分,与前后框架1竖直杆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中,位于低于熨烫模块8可移动的最底高度与控制模块7顶部所处高度之间, 安置控制模块7一侧的导轨丝杠3上设置有导轨电机31。所述导轨电机31通过连接件与导 轨丝杠3相连,所述连接件由将电机驱动力转换为驱使导轨丝杠3旋转的驱动力的机械组件 组成,其外周与导轨电机31相连,内部通过与导轨丝杠3上螺纹纹路相对应的螺纹与导轨丝 杠3连接,并以此将来自导轨电机31的驱动力传送到导轨丝杠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侧导轨丝杠3上均具有互相对应的螺纹,其螺纹纹路及尺寸与所述 熨烫模块8左右两侧连接的滑动连接扣814内部的螺纹相对应,使得滑动连接扣814在导轨 丝杠3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关系带动与其相连的熨烫模块8沿导轨丝杠3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电机31通过导轨丝杠3与导轨电机31的连接件驱动导轨丝杠3 转动,熨烫模块8上连接导轨丝杠3与熨烫模块8的滑动连接扣814通过其与导轨丝杠3之 间的传动机制,在导轨丝杠3转动时,带动与其所连接的熨烫模块8一同沿导轨丝杠3上下 移动。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顶部的前后框架1杆之间横贯两根搭架21,搭架 21下端自中央起始向一段距离设置有用于连接搭架21与衣架挂钩2的滑道22,滑道22的轨 道尺寸与衣架挂钩2上端连接滑道22轨道处的尺寸相对应,使得衣架挂钩2以此与滑道22 及框架1相连,并能在轨道上移动。所述衣架挂钩2底部设有孔洞211,孔洞211尺寸略大于搭放衣物的衣架上钩挂的尺寸,以使得衣物能够顺利被钩挂上,进而不影响熨烫机正常工 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衣架挂钩2中部与衣架滑杆一端相连,衣架滑竿23与设置在搭架21 上位于滑道22左或右后方的滑竿固定器24相连,滑竿23能够伸缩并固定其伸缩后的长度。 使得钩挂在衣架挂钩2上的衣物能够通过衣架挂钩2在轨道上的滑动改变所处位置,在熨烫 模块8熨烫衣物时,衣架挂钩2被固定在搭架21中心位置,当熨烫工作结束时,衣架挂钩2 滑至搭架21前方边缘处,方便衣物被取出。
实施例六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熨烫机,其包括,蒸汽发生模块,产生水蒸 汽;熨烫模块8,设有将蒸汽发生模块产生的水蒸汽引入的进气管85、将水蒸汽喷出的喷气 孔531;熨烫模块8上设有汽液分离装置86,进气管85流入的水蒸汽经汽液分离装置86分为气态和液态两部分,气态部分流向喷气孔531。
通过在熨烫模块上设置对蒸汽发生模块传输至的水蒸汽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减少熨烫 模块喷射出的水蒸汽中液态水的含量、进而提升水蒸汽的喷射量,使得熨烫效率得到显著提 升。
本实施例中,熨烫模块8上设有加热管道87,汽液分离装置86分出的液态部分流入加 热管道87、进行加热汽化处理;加热管道87的出口与进气管85相连;优选的,加热管道87上设置有对流经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通过在熨烫模块上设置加热管道,对熨烫模块收到的水蒸汽中的液态部分进行二次加热, 令二次加热后转换为气态的水蒸汽再回流至喷气孔,使得喷气孔喷出的水蒸汽量加大,进而 有效避免了因水蒸汽输送管路过长导致冷凝液化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85上设有管径突变缩窄的文丘里管段88,加热管道87的出口与文 丘里管段88的管径突变缩窄部分相连通。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文丘里管,使得进气管中利用 流经的介质在文丘里管处形成负压,进而使得加热管道处二次加热形成的水蒸汽可以在文丘 里管处形成负压作用下抽入进气管中,达到了对二次加热的水蒸汽回流、向喷气孔处输送的 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汽液分离装置86包括安装腔89,安装腔89内设有自上向下扩大径 向尺寸的锥形筒810,锥形筒810的小口端与安装腔89相连通、大口端与喷气孔531相连通; 进气管85的出口、加热管道87的进口分别与安装腔89相连通。通过在将汽液分离装置设置 为锥形筒构成的结构,水蒸汽利用旋转离心力而被甩分为液态、气态两部分,然后在重力作 用下气态部分向上升至小口端流出、液态部分向下降至流入加热管道。
本实施例中,锥形筒810与安装腔89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进气管85流入安装腔89中的 水蒸汽在间隙内绕锥形筒810外壁螺旋流动,流动过程中受离心力作用,水蒸汽中的气态部 分向上流向锥形筒810小口端、自喷气孔531流出,液态部分向下流向锥形筒810大口端、 流入加热管道87。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85的出口高于加热管道87的进口设置,使得进气管85流入的气态 水蒸汽向上流动时不会误流入加热管道87中,防止了气态水蒸汽在加热管道与进气管之间循 环流动、而导致喷气孔处水蒸汽量不足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气管85的出口与安装腔89的中上部相连通、加热管道87的进 口与安装腔89的底部相连通。从而,使得安装腔内的空间可以有效被利用,避免自进气管流 入的水蒸汽未分离完成就排出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将加热管道与安装腔底部相连通,使 得安装腔内的液态水可全部流入加热管道中,避免了腔室内残留水的问题。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管87与安装腔89相通处的接口轴线沿锥形筒810 切线方向延伸;且进气管87与安装腔89相通处的接口低于锥形筒810小口端的高度。通过 将进气管沿锥形筒的切线方向设置出口,令喷乳安装腔内的水蒸汽沿锥形筒切线方向流动, 进而受锥形筒外壁限制而沿螺旋线流动,沿螺旋线流动的水蒸汽因离心力作用而使得液态水 蒸汽和气态水蒸汽分别贴合内外壁方向流动,进而实现了气液相互分离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锥形筒810的小口端低于安装腔89顶壁设置,锥形筒810的小口端将锥形 筒810内部与锥形筒810和安装腔89之间间隙相连通,以使得汽液分离装置分离的气态水蒸 汽可自间隙顺利自小口端流入锥形筒内部、进而自喷气孔喷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熨烫机包括支撑框架1,熨烫模块8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支 撑框架1上,蒸汽发生模块安装于框架1的底部,蒸汽发生模块经蒸汽导管与熨烫模块8的 进气管85的进口相连通;优选的,蒸汽发生模块包括水箱6,与水箱6出水口连通的、或直接设于水箱6内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蒸汽导管相连。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熨烫模块8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平行间隔设置;前熨烫部件4与后熨烫部件5各设 有一喷气管43;喷气管43上设有向前熨烫部件和后熨烫部件之间间隙喷射蒸汽的喷气孔531;喷气管43的进口与汽液分离装置86的气态部分出口相连通。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同一熨烫部件上的左右两侧分别各设一根加热管道87; 两根加热管道87呈相互远离的两端向上、相互靠近的两端向下的钝角V字型结构。加热管道 87的最低一端与熨烫模块8上的蒸汽冷凝接口551相连,蒸汽冷凝接口551经管路与水箱6 相连,将加热管道87未加热的冷凝水回流入水箱。同时,为了保证加热管道87生成的水蒸 汽最大化回流入进气管85,加热管道87靠近最低一端处的管壁上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进 气管85的文丘里管段88相连。
实施例七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熨烫机的送衣机构,其包括,熨衣轨道91, 处于熨烫机的支撑框架1的内部,用于供衣架钩910挂设;传送皮带92,处于熨烫机一侧, 传送皮带92的端部与熨衣轨道91一端相接;拨叉传动机构93,设于熨衣轨道91上,用于将传送皮带92上的衣架钩910拨动至熨衣轨道91、和/或将熨衣轨道91上的衣架钩910拨 动至传送皮带92。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将多件衣物分布挂设与不同的衣架钩上、并放置于传送皮 带上,利用传送皮带和拨叉传动机构将各衣物一件一件的对应传送至熨烫机内,进而实现对 熨烫机自动送衣、取衣的使用效果。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拨叉传动结构93包括拨叉96,拨叉96一端经水平轴914与熨衣轨道91相铰接,拨叉96可相对熨衣轨道91绕水平轴914旋转;拨叉96另一 端悬空设置,悬空端对应拨动传送皮带92上的衣架钩910至熨衣轨道91、和/或将熨衣轨道91上的衣架钩910至传送皮带92。
本实施例中,熨衣轨道91上安装有拨叉电机97,拨叉电机97与水平轴910相连,用于 带动拨叉96绕轴旋转;优选的,拨叉电机910用于带动拨叉96自两侧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 位置、或控制拨叉96保持于竖直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拨叉电机97采用步进电机;通过设置 拨叉电机,使得拨叉可受电机带动而在竖直位置保持不动对应拨动挂衣钩,实现对不同轨道 上的挂衣钩进行对应拨动互换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衣架钩910包括搭置于传送皮带92、或熨衣轨道91上部的支撑部915;拨 叉96悬空端的转动路径与熨衣轨道91和传送皮带92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支撑部915的厚度; 优选的,水平轴910处于熨衣轨道91与传送皮带92相接处的上方,拨叉96长度小于水平轴 910与熨衣轨道91的垂直距离、小于水平轴910与传送皮带92的垂直距离;拨叉96长度与支撑部915厚度之和大于与熨衣轨道91的垂直距离、大于水平轴910与传送皮带92的垂直距离。从而,使得拨叉在转动过程中可对应拨动挂衣钩,令挂衣钩自传送皮带移动至熨衣轨道、或者自熨衣轨道移动至传送皮带的使用效果。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传送皮带92包括相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条皮带,衣架 钩910的支撑部915放置于两条皮带上方,衣架钩910的支撑部915下侧设有供衣物挂设的 吊挂部,吊挂部处于两条皮带之间的间隙中;优选的,传送皮带92的两端分别套接于一皮带 轮上,传送皮带92一端的皮带轮与熨衣轨道91相连、另一端的皮带轮悬空设置。优选的, 传送皮带的一侧设置有竖直延伸的侧板,传送皮带92两端的皮带轮安装于侧板916上,至少 一个皮带轮与电机相连、并与侧板916可相对旋转的铰接,用于带动传送皮带运行。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拨叉传动机构93可沿轨道滑动的安装于熨衣轨道 91上,拨叉传动机构93带动衣架钩910沿熨衣轨道91移动。
本实施例中,熨衣轨道91包括供拨叉传动机构93安装的支撑滑道911,安装于支撑滑 道911、或熨烫机的支撑框架1上的传动带95,传动带95的皮带与支撑滑道911平行设置,拨叉传动机构93与皮带相连,传动带95的两端各经一皮带轮支撑,至少一个皮带轮直接或经传动机构与传动带电机94相连;优选的,拨叉传动机构93包括支架98,拨叉电机97安 装于支架98上,支架98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与传送带95相固定连接。通过将拨叉传动机 构经支架与传送带相固定连接,使得拨叉传动机构可受传送带带动而沿滑道移动,令拨叉传动机构的拨叉拨动的衣架钩在支撑滑道内平移,进而实现衣架钩上挂设的衣物自动移至熨烫 机内相应熨烫位置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支撑滑道911的两侧设有供支架对应插接的第三豁口917,第三豁口917 沿条状的凹槽状主体轴向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的,支架98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可相对滑动的 支撑件99上。支架98依次穿过支撑滑道91左右两侧所设的第三豁口917,支架98的两端 分别与支撑滑道91左右两侧的支撑件99一一对应的相连;熨烫机上设有相间隔排布的两支 撑件99,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均与支撑滑道911相平行设置。支架98 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与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相对应插接相连,使支架98在移动过程中可保 持平衡、和并对拨叉传动装置93进行可靠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支撑滑道911包括两端敞口的、条状的凹槽状主体;拨叉传动机构93的拨 叉96处于凹槽状主体内,拨叉电机97处于凹槽状主体一侧;凹槽状主体的底壁设有供挂衣 钩910下部凸出设置的吊挂部穿过的第一豁口912;凹槽状主体的一侧壁设有供拨叉传动机 构93的水平轴910穿过的第二豁口913;水平轴910穿过凹槽状主体侧壁的两部分分别与拨 叉96和拨叉电机97相连;优选的,第一豁口912和第二豁口913平行设置、并沿条状的凹 槽状主体轴向方向延伸。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传送皮带92与熨衣轨道91可旋转的相铰接,传送皮 带92绕轴旋转具有两个位置,第一位置为传送皮带92处于熨烫机一侧外部、处于水平状态; 第二位置为传送皮带92处于熨烫机内部、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得传送皮带可相对熨烫机 产生绕轴旋转,令传送皮带可折叠收纳入熨烫机内部、或展开至外部供送衣使用。传送皮带 包括两带轮和套装与两带轮上的皮带;至少一个带轮为主动轮,直接、或经传动结构与驱动 电机相连,以带动皮带移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传送皮带92一侧的皮带轮的转轴与熨衣 轨道91相铰接,以使得传送皮带92可绕上述皮带轮的转轴旋转、而实现与熨衣轨道91的相 对转动,进而达到对传送皮带的收纳和张开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熨烫机的支撑框架1的相对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传送皮带,分别为送衣传 送皮带和出衣传送皮带;送衣传送皮带和出衣传送皮带分别与熨衣轨道的两端一一对应的相 接。从而,实现了对熨烫机的相对两侧,一侧自动进衣、一侧自动出衣的使用效果,大大解 放了用户的双手、缩减了占用时间。同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送衣传送皮带和出衣传送 皮带的皮带移动方向可换向的设置;为了保证上述使用效果,可以将送衣传送皮带和出衣传 送皮带的驱动电机设置为可换向旋转的双向电机。从而,达到了衣物可自熨烫机的任一侧进 衣、出衣,实现了熨烫机衣物运行方向可调换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 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 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熨烫机,其包括,
蒸汽发生模块,产生水蒸汽;
熨烫模块,设有将蒸汽发生模块产生的水蒸汽引入的进气管、将水蒸汽喷出的喷气孔;
其特征在于:
熨烫模块上设有汽液分离装置,进气管流入的水蒸汽经汽液分离装置分为气态和液态两部分,气态部分流向喷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熨烫模块上设有加热管道,汽液分离装置分出的液态部分流入加热管道、进行加热汽化处理;加热管道的出口与进气管相连;
优选的,加热管道上设置有对流经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上设有管径突变缩窄的文丘里管段,加热管道的出口与文丘里管段的管径突变缩窄部分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自上向下扩大径向尺寸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小口端与安装腔相连通、大口端与喷气孔相连通;进气管的出口、加热管道的进口分别与安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锥形筒与安装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经锥形筒小口端、锥形筒内部与喷气孔相连通;进气管的出口、加热管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进气管的出口高于加热管道的进口设置;
优选的,进气管的出口与安装腔的中上部相连通、加热管道的进口与安装腔的底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与安装腔相通处的接口轴线沿锥形筒切线方向延伸;且进气管与安装腔相通处的接口低于锥形筒小口端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锥形筒的小口端低于安装腔顶壁设置,锥形筒的小口端将锥形筒内部与锥形筒和安装腔之间间隙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熨烫机包括支撑框架,熨烫模块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支撑框架上,蒸汽发生模块安装于框架的底部,蒸汽发生模块经蒸汽导管与熨烫模块的进气管的进口相连通;
优选的,蒸汽发生模块包括水箱,与水箱出水口连通的、或直接设于水箱内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蒸汽导管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熨烫机,其特征在于:熨烫模块(8)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前熨烫部件(4)和后熨烫部件(5)平行间隔设置;前熨烫部件(4)与后熨烫部件(5)各设有一喷气管(43);喷气管(43)上设有向前熨烫部件和后熨烫部件之间间隙喷射蒸汽的喷气孔;喷气管(43)的进口与汽液分离装置的气态部分出口相连通。
CN202010211825.3A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熨烫机 Pending CN113445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1825.3A CN113445289A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熨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1825.3A CN113445289A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熨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5289A true CN113445289A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06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1825.3A Pending CN113445289A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熨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5289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8136A1 (de) * 1984-03-06 1985-09-19 Passat-Maschinenbau Gmbh, 7100 Heilbron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textilien
CN1051314A (zh) * 1989-10-27 1991-05-15 巴布考克和威尔科斯公司 低压力降蒸汽/水锥形旋风分离器
CN204637795U (zh) * 2015-03-13 2015-09-16 佛山市德嘉电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汽水分离器
CN105544168A (zh) * 2016-02-03 2016-05-04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蒸汽量可控的即热式挂烫机
CN106661817A (zh) * 2014-08-26 2017-05-1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蒸汽熨斗
CN107075781A (zh) * 2014-10-31 2017-08-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蒸汽熨斗头
CN207552758U (zh) * 2017-11-29 2018-06-2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熨烫头防喷水结构以及挂烫机
CN207878136U (zh) * 2017-12-31 2018-09-18 宁波新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汽水分离装置的挂烫机
CN108561870A (zh) * 2018-01-08 2018-09-21 李强 熨烫机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熨烫机
CN208562922U (zh) * 2018-06-20 2019-03-0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
CN110004690A (zh) * 2019-05-06 2019-07-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快速便捷的智能熨烫设备
CN209307717U (zh) * 2018-10-16 2019-08-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熨烫设备
CN111058265A (zh) * 2018-10-16 2020-04-2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熨烫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8136A1 (de) * 1984-03-06 1985-09-19 Passat-Maschinenbau Gmbh, 7100 Heilbron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textilien
CN1051314A (zh) * 1989-10-27 1991-05-15 巴布考克和威尔科斯公司 低压力降蒸汽/水锥形旋风分离器
CN106661817A (zh) * 2014-08-26 2017-05-10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蒸汽熨斗
CN107075781A (zh) * 2014-10-31 2017-08-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蒸汽熨斗头
CN204637795U (zh) * 2015-03-13 2015-09-16 佛山市德嘉电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汽水分离器
CN105544168A (zh) * 2016-02-03 2016-05-04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蒸汽量可控的即热式挂烫机
CN207552758U (zh) * 2017-11-29 2018-06-2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熨烫头防喷水结构以及挂烫机
CN207878136U (zh) * 2017-12-31 2018-09-18 宁波新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汽水分离装置的挂烫机
CN108561870A (zh) * 2018-01-08 2018-09-21 李强 熨烫机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熨烫机
CN208562922U (zh) * 2018-06-20 2019-03-0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挂烫机
CN209307717U (zh) * 2018-10-16 2019-08-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熨烫设备
CN111058265A (zh) * 2018-10-16 2020-04-2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熨烫设备
CN110004690A (zh) * 2019-05-06 2019-07-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快速便捷的智能熨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8659A (zh) 一种纺织布料染色装置
CN113445285B (zh) 一种熨烫机的控制方法及熨烫机
EP1945846B1 (en) Machine fo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a fabric in rope form and relative method
CN109171089B (zh) 一种西裤挺缝线打胶设备及由其生产出的挺缝西裤
CN101815818A (zh) 用于处理绞线形纺织产品的装置和方法
CN106319808A (zh) 一种布料熨烫加工出布流水线
CN113445287A (zh) 一种熨烫模块及熨烫机
US73985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ropelike textile goods
CN105970531A (zh) 长环蒸化机及其成环装置
CN110016773A (zh) 一种玻纤丝增强陶瓷纤维布专用清洗处理生产线
CN113445289A (zh) 一种熨烫机
CN113445291A (zh) 一种熨烫机的送衣机构
CN215628742U (zh) 一种环保型家纺面料高效印染装置
US10801145B2 (en) Screw conveyor based fabric dyeing machine
EP2034076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fabrics in rope form
CN1878902B (zh) 将平的布制品装载到洗涤处理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CN110952295B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喷气式旋转结构的熨烫装置
CN113445290A (zh) 一种熨烫模块及熨烫机
CN217419041U (zh) 一种自带展平结构的服装双面熨烫设备
CN101135110A (zh) 用于衣物平整的方法和隧道式整理机
CN113445286A (zh) 一种熨烫机
CN210031251U (zh) 一种服装自动熨烫、烘干的设备
CN113445288A (zh) 一种熨烫机的控制方法及熨烫机
CN107228551A (zh) 一种多功能纺织面料用高效烘干装置
CN104805656B (zh) 一种自动控制衣物间距的晾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