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3158A -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3158A
CN113433158A CN202110539881.4A CN202110539881A CN113433158A CN 113433158 A CN113433158 A CN 113433158A CN 202110539881 A CN202110539881 A CN 202110539881A CN 113433158 A CN113433158 A CN 113433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heater
colloidal layer
coal sampl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98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3158B (zh
Inventor
孟昕阳
庞克亮
郑有志
霍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tee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nstee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tee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nstee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5398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3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3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3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3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3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G01B21/085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using therm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e.g. thermocoup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煤杯、加热器、煤杯盖、第一热电偶和探针,煤杯包括进料口、第一腔和围成第一腔的周壁,加热器邻近周壁布置,且加热器和煤杯的底部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煤杯盖和煤杯相连以密封进料口,煤杯盖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热电偶穿设在第一孔内,且第一热电偶的测头端邻近煤杯的底端,探针穿设在第二孔内,且探针沿第一腔的轴向能够在第一腔内自由移动。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对煤样进行侧向单向加热,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得到的最大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对生产的指导性更强。

Description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和配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和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是炼焦用煤的重要工艺性质,而煤的黏结性好坏主要取决于在煤的热解过程中形成的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其中胶质层指数是一种测量胶质体的性质的主要方法。
目前已有的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均是对煤样底部进行单向加热,测试方法均是让煤样放入未运行胶质层自动测量装置同装置一起升温,利用底部进行单向加热的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加热的热流方向与煤气流动方向平行。
而在实际工业生产焦炉的煤气的流动方向与热流方向为垂直关系,加热方向与煤气的流动方向平行时,在炼焦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会影响胶质层指数的测量结果,与实际炼焦过程中拟合度低,从而导致对煤样底部进行单向加热的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测得数据对于工业焦炉代表性不高。
并且在加热条件上以往的测试方法都是将煤样放入煤杯内随炉体一直加热,加热速度为恒定。而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焦炉为连续式生产24小时运行,在装煤时是将冷态的煤样直接加入的焦炉内,加热速度非恒定,导致测得的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与实际生产拟合度较差,结果不据备代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对煤样进行侧向单向加热,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得到的最大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对生产的指导性更强。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包括:煤杯,所述煤杯包括进料口、第一腔和围成所述第一腔的周壁;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邻近所述周壁布置,且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煤杯的底部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煤杯盖,所述煤杯盖和所述周壁相连以密封所述进料口,所述煤杯盖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穿设在所述第一孔内,且所述第一热电偶的测头端邻近所述煤杯的底端;探针,所述探针穿设在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探针沿所述第一腔的轴向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内自由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通过在煤杯的外部设置加热器,且加热器与煤杯之间可相对移动,当加热器靠近煤杯时,加热器与煤杯的底端相接近,由此,加热器对煤样进行侧向单向加热,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得到的最大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对生产的指导性更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具有第二腔,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煤杯能够沿所述第二腔的轴向在所述第二腔内自由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和所述加热器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压力组件,所述压力组件包括压力杆、垫片和压力器,所述煤杯盖上还设有第三孔,所述压力杆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三孔内,所述压力杆的一端和所述压力器相连,所述压力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垫片相连,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腔内且邻近所述进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探针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探针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探针控制器上,所述探针控制器设在所述位移传感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器、第一滑轨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煤杯盖相连,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传动器上,所述第一传动器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器和第二滑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器上,所述第二传动器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探针相连。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包括:将煤样加入到煤杯内,并在所述煤杯内对所述煤样施加预设压力;启动加热器,并将所述加热器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将所述煤杯移动到所述加热器处,且所述煤杯的底端接近所述加热器;启动第一热电偶并记录所述煤杯内的温度;启动探针并记录所述煤样的胶质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通过先启动加热器再将煤杯移动到加热器处,加热器对煤样进行侧向单向加热,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得到的最大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对生产的指导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测量装置100,煤杯1,进料口11,第一腔12,周壁13,煤杯环14,螺栓15,加热器2,煤杯盖3,第一孔31,第二孔33,第三孔34,第一传动器35,第一滑轨36,第一支架37,第一热电偶41,第二热电偶42,探针5,压力传感器51,探针控制器52,位移传感器53,第二传动器54,第二滑轨55,耐火层6,第二腔61,压力组件7,压力杆71,垫片72,压力器73,数据处理器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包括煤杯1、加热器2、煤杯盖3、第一热电偶41和探针5。
煤杯1包括进料口11、第一腔12和围成第一腔12的周壁13,加热器2邻近周壁13布置,且加热器2和煤杯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煤杯盖3和煤杯1相连以密封进料口11,煤杯盖3上设有第一孔31和第二孔33。
第一热电偶41穿设在第一孔31内,且第一热电偶41的测头端邻近煤杯1的底端。探针5穿设在第二孔33内,且探针5沿第一腔12的轴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能够在第一腔12内自由移动。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煤杯1大体为圆柱形结构,第一腔12为圆柱形空腔,煤杯1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即煤杯1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煤杯1上还设有煤杯环14,煤杯环14位于煤杯1的左端。
煤杯盖3大体为圆板形,且煤杯盖3的直径与煤杯环14的外径一致,由此,煤杯盖3可通过螺栓15与煤杯环14紧密相连。
第一热电偶41穿设在第一孔31内,第一热电偶41的右端邻近煤杯1的右端,煤杯1的右端抵靠在加热器2上,由此,第一热电偶41可用于测量煤杯1内邻近加热器2处的温度。
探针5穿设在第二孔33内,且探针5沿左右方向可在第一腔12内自由移动,操作人员可手持探针5并沿左右方向移动探针5,操作人员可根据探针5上压力的变化情况,得出煤样中胶质层厚度。优选地,探针5设有上有相应的刻度,以便于操作人员记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耐火层6,耐火层6具有第二腔61,加热器2设在第二腔61内,煤杯1能够沿第二腔61的轴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在第二腔61内自由移动。
具体地,耐火层6可由耐火砖堆砌形成,可以理解的是,操作人员可根据煤杯1和加热器2的外形、尺寸设计耐火层6,第二腔61的依据煤杯1和加热器2进行具体设计。
在本发明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可先将加热器2固定在第二腔61内,再将煤杯1移动至第二腔61内,由此,实现了煤杯1和加热器2之间可相对移动,有利于加热器2对煤样进行侧向单向加热,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得到的最大胶质层厚度和最终收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对生产的指导性更强。
进一步地,耐火层6还具有保温和节省能源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热电偶42,第二热电偶42和加热器2相连。由此,有利于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加热器2的工作温度,并对比加热器2处的第二热电偶42所测得的温度与加热器2的设定温度是否一致,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压力组件7,压力组件7包括压力杆71、垫片72和压力器73,煤杯盖3上还设有第三孔34。压力杆71可移动的穿设在第三孔34内,压力杆71的一端(例如图1中压力杆71的左端)和压力器73相连,压力杆71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压力杆71的右端)和垫片72相连,垫片72位于第一腔12内且邻近进料口11。
具体地,如图1所示,垫片72设在第一腔12内,压力器73可通过压力杆71向垫片72施加恒定的压力,由此,垫片72可对第一腔内的煤样施加恒定的压力,通过给垫片72施加压力从而为煤杯1中煤样提供一定的压力,有利于防止煤样松散,以及可以更好的模拟工业炼焦条件。
进一步地,压力杆71可以记录垫片72的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即可得出煤杯1的煤样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理解的是,垫片72移动的距离即煤杯1内圆柱形煤样高度的减少量,该减少量与煤杯1的直径相乘,即可得出煤样体积的缩小量,最终根据煤样的体积曲线最低点和零点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煤样的最终收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72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未示出),两个通孔分别与第一孔31和第二孔33对应设置。由此,使得第一热电偶41和探针5能够穿过垫片72。
优选地,如图2所示,压力杆71和第三孔34均为4个,由此,有利于提高垫片72受力的稳定性,使得垫片72在移动过程中更稳定,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率。其中,压力器73所施加的压力为0.1Mp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51、探针控制器52和位移传感器53,探针5和压力传感器51相连,压力传感器51设在探针控制器52上,探针控制器52设在位移传感器53上。
具体地,压力传感器51可实时记录探针5在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位移传感器53可实时记录探针5在移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探针5在移动过程中,以探针5的右端与垫片72的右端面对齐时为位移零点。
探针控制器52可用于控制探针5的前进和后退,相比于操作人员手持探针5进行实验,本发明通过采用探针5、压力传感器51、探针控制器52和位移传感器53组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率。
可以理解的是,热量从加热器2向煤杯盖3的方向逐渐传递,煤样温度自加热器2到煤杯盖3处温度不断降低,形成了一系列的等温层。
其中,温度在软化点温度以下的层面的煤样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温度高于软化点温度以上的煤样开始热解软化,形成具有塑性的胶质体,温度高于固化点的煤样固化形成半焦层。
煤样在温度的升高的过程中出现胶质体,探针5进入胶质层和离开胶质层的压力和手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探针5测定的胶质层的最大厚度作为最后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第一传动器35、第一滑轨36和第一支架37,第一支架37和煤杯盖3相连,第一支架37设在第一传动器35上,第一传动器35可移动的设在第一滑轨36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压力器73也安装在第一支架37上,第一支架37和煤杯盖3相连,煤杯盖3和煤杯1相连,由此,第一支架37可带动煤杯1沿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第一支架37的下端设有第一传动器35和第一滑轨36,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一传动器35和第一滑轨36进而移动第一支架37,使得煤杯1在移动过程中更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第二传动器54和第二滑轨55,位移传感器53设在第二传动器54上,第二传动器54可移动的设在第二滑轨55上。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第二传动器54和第二滑轨55进而移动探针5,使得探针5在移动过程中更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数据处理器101,数据处理器101分别与加热器2、第一热电偶41和探针5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处理器101为本发明的控制中心,且数据处理器101与上述的加热器2、第一传动器35、第一热电偶41、第二热电偶42、探针5、压力传感器51、探针控制器52、位移传感器53、第二传动器54、压力杆71和压力器73均相连。
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启动和关闭加热器2,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控制第一传动器35和第二传动器54的移动,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记录第一热电偶41和第二热电偶42处的温度,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控制探针控制器52,进而控制探针5的移动,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记录探针5的压力随位移变化的数据,数据处理器101可用于记录压力杆71所移动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包括:将煤样加入到煤杯1内,并在煤杯1内对煤样施加预设压力。启动加热器2,并将加热器2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将煤杯1移动到加热器2处,且煤杯1的底端接近加热器2。启动第一热电偶41并记录煤杯1内的温度。启动探针5并记录煤样的胶质层厚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100的一具体实施例如下:
在煤杯1内装入煤样,将加热器2、煤杯盖3、压力组件7、第一热电偶41、第二热电偶42、第一传动器35、探针5、压力传感器51、探针控制器52、位移传感器53、第二传动器54和数据处理器101布置好。
启动加热器2,并将加热器2设定到750℃-1100℃,优选地,将加热器2设定到900℃,并保温30min。
通过第一传动器35将煤杯1移动到第二腔61内,开始启动第一热电偶41、压力传感器51、位移传感器53和压力杆71,并记录第一热电偶41、压力传感器51、位移传感器53和压力杆71所测得的数据。
当第一热电偶41处温度达到250℃时,开始控制探针5插入煤样中,通过压力传感器51和位移传感器53可得出煤样中胶质层的厚度,随后控制探针5退出煤样。每当第一热电偶41处的温度上升10℃时,重复一次上述操作,直到第一热电偶41处温度达到900℃。
统计第一热电偶41处温度在250℃-900℃之间时煤样中胶质层的厚度,即可得到胶质层最大厚度,实际测出样品的胶质层指数的结果见表1。
表1实际测出样品的胶质层指数的结果
Figure BDA000307126115000006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煤杯,所述煤杯包括进料口、第一腔和围成所述第一腔的周壁;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邻近所述周壁布置,且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煤杯的底部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煤杯盖,所述煤杯盖和所述煤杯相连以密封所述进料口,所述煤杯盖上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穿设在所述第一孔内,且所述第一热电偶的测头端邻近所述煤杯的底端;
探针,所述探针穿设在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探针沿所述第一腔的轴向能够在所述第一腔内自由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具有第二腔,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煤杯能够沿所述第二腔的轴向在所述第二腔内自由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和所述加热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组件,所述压力组件包括压力杆、垫片和压力器,所述煤杯盖上还设有第三孔,所述压力杆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三孔内,所述压力杆的一端和所述压力器相连,所述压力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垫片相连,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腔内且邻近所述进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探针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探针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探针控制器上,所述探针控制器设在所述位移传感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器、第一滑轨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煤杯盖相连,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传动器上,所述第一传动器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动器和第二滑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二传动器上,所述第二传动器可移动的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探针相连。
10.一种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煤样加入到煤杯内,并在所述煤杯内对所述煤样施加预设压力;
启动加热器,并将所述加热器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将所述煤杯移动到所述加热器处,且所述煤杯的底端接近所述加热器;
启动第一热电偶并记录所述煤杯内的温度;
启动探针并记录所述煤样的胶质层厚度。
CN202110539881.4A 2021-05-18 2021-05-18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Active CN113433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881.4A CN11343315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9881.4A CN11343315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3158A true CN113433158A (zh) 2021-09-24
CN113433158B CN113433158B (zh) 2023-06-16

Family

ID=7780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9881.4A Active CN11343315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31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3387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煤胶质层全自动智能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01034575Y (zh) * 2007-04-11 2008-03-12 英凤国 胶质层测定仪
CN101334396A (zh) * 2007-06-25 2008-12-3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煤胶质层指数测量仪
CN202928940U (zh) * 2012-05-11 2013-05-08 常州市方嘉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新型的胶质层测定仪
CN104819992A (zh) * 2015-05-05 2015-08-05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煤的热解-成焦行为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44373A (zh) * 2018-10-30 2019-03-08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炼焦煤炭化行为关联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3387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煤胶质层全自动智能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01034575Y (zh) * 2007-04-11 2008-03-12 英凤国 胶质层测定仪
CN101334396A (zh) * 2007-06-25 2008-12-3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煤胶质层指数测量仪
CN202928940U (zh) * 2012-05-11 2013-05-08 常州市方嘉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新型的胶质层测定仪
CN104819992A (zh) * 2015-05-05 2015-08-05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煤的热解-成焦行为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44373A (zh) * 2018-10-30 2019-03-08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炼焦煤炭化行为关联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3158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8193B (zh) 一种界面换热系数及材料热导率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713007B (zh) 烧结矿软化滴落点测试实验装置
CN109444373A (zh) 一种炼焦煤炭化行为关联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181191B (zh) 膨胀橡胶体积弹性模量测试及其试样制备装置与方法
CN204903431U (zh) 一种测量烟煤热解过程中的膨胀行为的实验装置
CN109211438B (zh) 一种原位观察连铸保护渣相变过程热流密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01308074A (zh) 高温高压油品物性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09900228A (zh) 一种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仪
CN108414101B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深度调整装置及温度传感器测试系统
CN113433158A (zh) 煤样胶质层指数测量装置和方法
CN211121140U (zh) 一种煤胶质层厚度检测装置
CN206876340U (zh) 一种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冻土中压力盒的标定装置
CN113376205B (zh) 煤样结焦速率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2903740A (zh) 一种测量围压下岩石热膨胀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13376206B (zh) 煤样结焦时间测量方法
CN203705374U (zh) 烧结矿软化滴落点测试实验装置
CN210604475U (zh) 一种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US11242488B1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xpansion pressure and expansion displacement generated by coking coal based on self-regulation of spring
CN206862724U (zh) 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可测膜厚均匀控温制片装置
JPH0718870B2 (ja) ゴムサンプルの加硫度分布算出用試験装置
CN105067664B (zh) 一种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燃烧时内部温度变化的装置
CN109991402A (zh) 一种封闭液式聚合物pvt关系测试装置
CN208736822U (zh) 一种淬火介质冷却能力测定仪
CN104569357A (zh) 一种检测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48231B (zh) 基于炼焦煤热解过程中热扩散率的结焦性判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