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2157A -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2157A
CN113432157A CN202110869124.3A CN202110869124A CN113432157A CN 113432157 A CN113432157 A CN 113432157A CN 202110869124 A CN202110869124 A CN 202110869124A CN 113432157 A CN113432157 A CN 113432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il
valve opening
valve
switch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91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2157B (zh
Inventor
高宁
刘明雄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91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2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2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2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gni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该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开阀线圈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控制装置,用于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连通第二开关装置,以使电池为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第一开关装置,以使电池为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厨房核心电器之一的燃气灶,在没有复杂显示功能以及无线联动的场景下,仅仅维持基本功能(比如点火、开阀、火焰检测和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的运行,其耗电量一般不高。因此,燃气灶通常使用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电池的放电时间越长,内阻越大,电动势越低。
然而,燃气灶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的同时需要通过脉冲点火器进行点火操作,由于燃气灶的开阀线圈的电阻较小,进行开阀操作所需的电动势较大,而脉冲点火器所需的脉冲电流较大,将导致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和第三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开阀线圈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维持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维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并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以使述电池为所述维持阀线圈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动势、所述第二电动势、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阻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当前内阻和所述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所述电池。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所述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所述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和第三开关装置,其中,所述开阀线圈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维持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维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并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以使述电池为所述维持阀线圈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在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电动势、所述第二电动势、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阻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当前内阻和所述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所述电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本申请中燃气灶先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之后再通过脉冲点火器进行点火操作。因此,燃气灶在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时,电池的电动势被大部分的分配至开阀线圈上,从而提高了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特性的折线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回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阀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阀的电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开阀能力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开阀能力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开阀能力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电池的放电特性:(1)电池的内阻随电池放电时间越长,内阻越大。(2)电池的电动势随着电池使用时间越长,电动势越低。不同厂家的电池略有差异,但在电池的生命周期内,其总体趋势遵照以上规律,该放电特性已经通过实际测试数据中得到验证。
如图2所示,电池与负载组成回路。其中,电池的电动势为ε,电池的内阻为r,负载的电阻为RL,回路的电流为i,负载的电动势(也可称为工作电压)为UL。该回路存在如下公式(1)和公式(2):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51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52
基于上述公式(2)可以得知,当RL>>r时,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61
则UL≈ε,此时电池相当于恒压源。而当RL较小时,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62
不能被忽略,UL<ε,此时电池不相当于恒压源。
如图3所示,现有的燃气灶的电磁阀包括开阀线圈和维持阀线圈。开阀线圈的电阻为RL1=6Ω,维持阀线圈的电阻为RL2=375Ω。通常采用2节干电池为燃气灶供电。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1节电池的内阻的范围为0.25Ω~1.5Ω,2节电池的内阻的范围为0.5Ω~3.0Ω。由于RL2>>r,在阀维持操作时,内阻r的变动影响可以忽略。但RL1与内阻r接近,在开阀操作时,内阻r的变化不可以忽略,尤其是在内阻r较大时。
基于上述分析,如图4所示,燃气灶在通过开阀线圈410进行开阀操作的同时通过脉冲点火器420进行点火操作。电池的电动势为ε,电池的内阻为r,开阀线圈的电阻为RL1=6Ω,开阀线圈的支路电流为i开阀,开阀线圈的电动势为U开阀,点火脉冲器的支路电流为i开阀=100mA,总电流i=i点火+i开阀,开关装置430的电动势为U开关=0.2V。该回路存在如下公式(3)、公式(4)和公式(5):
ε=r×(i点火+i开阀)+i开阀×RL1+U开关 公式(3)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63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64
基于上述公式(5)可知,当U开阀>1.6V时方能正常进行开阀操作,如图5所示,O表示可以开阀操作,X表示不可以开阀操作。现有的2节电池在电池生命周期的前期ε≥2.8V,r≤1.25Ω,在电池生命周期的中期2.8V>ε≥2.4V,1.25Ω<r≤2.25Ω,在电池生命周期的后期2.4V>ε≥2.0V,r>2.25Ω。也即在2节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利用率只有55%,存在电池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6所示,该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610、电池620、脉冲点火器630、开阀线圈640、第一开关装置650和第二开关装置660。其中,脉冲点火器630的一端与电池620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装置650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装置650的另一端与电池620的负极连接;开阀线圈640的一端与电池620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装置660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装置660的另一端与电池620的负极连接。
控制装置610,用于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以使电池620为开阀线圈640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第一开关装置650,以使电池620为脉冲点火器630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在实施中,区别于现有的燃气灶在通过开阀线圈410进行开阀操作的同时通过脉冲点火器420进行点火操作,当控制装置610接收到点火指令时,首先,先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此时,电池620为开阀线圈640供电,开阀线圈640进行开阀操作,燃气灶输出燃气。然后,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即燃气灶进行开阀操作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装置610连通第一开关装置650。此时,电池620为脉冲点火器630供电,脉冲点火器630进行点火操作点燃燃气。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该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0.1s。这样,由于开阀线圈640进行开阀操作的同时不通过脉冲点火器420进行点火操作。因此,开阀线圈640进行开阀操作时的电动势U开阀的计算公式由上述公式(5)变更为公式(6)。其中,公式(6)如下: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081
基于上述公式(6)可知,如图7所示,O表示可以开阀操作,X表示不可以开阀操作。在2节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利用率由55%提高到7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该第二开关装置660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这样,采用金氧半场效晶体管作为第二开关装置660后,第二开关装置660的电动势U开关由现有的0.2V降低到0.05V。因此,基于开阀线圈640进行开阀操作时的电动势U开阀的计算公式(6)可知,如图8所示,O表示可以开阀操作,X表示不可以开阀操作。在2节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利用率由70%进一步提高到8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670和第三开关装置680。其中,开阀线圈640的另一端还与维持阀线圈670的一端连接,维持阀线圈670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装置680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装置680的另一端与电池620的负极连接。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第二开关装置660,并连通第三开关装置680,以使述电池620为维持阀线圈670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连通第三开关装置680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第一开关装置650。
在实施中,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即燃气灶进行开阀操作达到第二预设时长,也即燃气灶进行点火操作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减去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装置610可以断开第二开关装置660,并连通第三开关装置680。此时,电池620为维持阀线圈670供电,维持阀线圈670进行阀维持操作(即燃气灶由开阀操作切换为维持阀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该第二预设时长大于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长。例如,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0.6s。之后,在连通第三开关装置680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即燃气灶进行维持阀操作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控制装置610可以断开第一开关装置650。此时,电池620不再为脉冲点火器630供电,脉冲点火器630不进行点火操作。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0.2s。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第三开关装置680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后,获取开阀线圈640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断开第一开关装置650后,获取开阀线圈640和维持阀线圈670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根据第一电动势、第二电动势、开阀线圈640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维持阀线圈670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电池620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控制装置610,还用于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电池620。
在实施中,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660(即燃气灶进行开阀操作)后,控制装置610可以获取开阀线圈640对应的第一电动势U开阀。在断开第一开关装置650(即燃气灶停止点火操作)后,控制装置610获取开阀线圈640和维持阀线圈670对应的第二电动势U维持。之后,控制装置610根据第一电动势U开阀、第二电动势U维持、开阀线圈640对应的第一电阻R开阀和维持阀线圈670对应的第二电阻R维持,确定电池620的当前内阻r当前和当前电动势ε当前。其中,控制装置610确定电池620的当前内阻r当前和当前电动势ε当前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101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102
或者
Figure BDA0003188437510000103
基于公式(7)和公式(8),控制装置610确定出电池620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后,可以进一步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之后,如果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控制装置610输出电池更换提示。这样,用户可以根据电池更换提示更换电池620。如果当前使用状态为可用状态,则控制装置610不输出电池更换提示。其中,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如图7所示;当第二开关装置660和第三开关装置680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时,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如图8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先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之后再通过脉冲点火器进行点火操作。因此,燃气灶在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时,电池的电动势被大部分的分配至开阀线圈上,从而提高了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开阀线圈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如图10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控制装置连通第二开关装置,以使电池为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步骤102,控制装置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第一开关装置,以使电池为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该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和第三开关装置,其中,开阀线圈的另一端还与维持阀线圈的一端连接,维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装置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第二开关装置,并连通第三开关装置,以使述电池为维持阀线圈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控制装置在连通第三开关装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第一开关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三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方法还包括:
控制装置在连通第二开关装置后,获取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控制装置在断开第一开关装置后,获取开阀线圈和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电动势、第二电动势、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电池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控制装置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燃气灶先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之后再通过脉冲点火器进行点火操作。因此,燃气灶在通过开阀线圈进行开阀操作时,电池的电动势被大部分的分配至开阀线圈上,从而提高了电池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的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和第三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开阀线圈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维持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维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并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以使述电池为所述维持阀线圈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动势、所述第二电动势、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阻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当前内阻和所述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所述电池。
6.一种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控制装置、电池、脉冲点火器、开阀线圈、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其中,所述脉冲点火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开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点火指令时,所述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开阀线圈供电进行开阀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以使所述电池为所述脉冲点火器供电进行点火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维持阀线圈和第三开关装置,其中,所述开阀线圈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维持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维持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并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以使述电池为所述维持阀线圈供电进行阀维持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后,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装置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在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在断开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后,获取所述开阀线圈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电动势、所述第二电动势、所述开阀线圈对应的第一电阻和所述维持阀线圈对应的第二电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当前内阻和当前电动势;
所述控制装置在预设的内阻、电动势和使用状态三者的对应关系中,查询所述当前内阻和所述当前电动势对应的当前使用状态,如果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为非可用状态,则输出电池更换提示,以使用户更换所述电池。
CN202110869124.3A 2021-07-30 2021-07-30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432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9124.3A CN113432157B (zh) 2021-07-30 2021-07-30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9124.3A CN113432157B (zh) 2021-07-30 2021-07-30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2157A true CN113432157A (zh) 2021-09-24
CN113432157B CN113432157B (zh) 2022-10-04

Family

ID=7776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9124.3A Active CN113432157B (zh) 2021-07-30 2021-07-30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21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435A (zh) * 2021-10-08 2021-12-10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模拟用户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339A (zh) * 2015-12-22 2016-03-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脉冲点火控制电路及燃气灶
WO2017088583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脉冲点火控制电路、燃气灶及其工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720863A (zh) * 2020-06-15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电池检测控制方法及燃气灶
CN212618472U (zh) * 2020-06-15 2021-02-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控制电路及燃气灶
CN213513993U (zh) * 2020-06-05 2021-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脉冲点火器及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583A1 (zh) * 2015-11-27 2017-06-0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脉冲点火控制电路、燃气灶及其工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423339A (zh) * 2015-12-22 2016-03-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脉冲点火控制电路及燃气灶
CN213513993U (zh) * 2020-06-05 2021-06-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脉冲点火器及燃气灶
CN111720863A (zh) * 2020-06-15 2020-09-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电池检测控制方法及燃气灶
CN212618472U (zh) * 2020-06-15 2021-02-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灶控制电路及燃气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435A (zh) * 2021-10-08 2021-12-10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模拟用户检测方法
CN113777435B (zh) * 2021-10-08 2024-01-1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模拟用户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2157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9399B2 (ja) 電源装置
US20200295592A1 (en) Emergency starting power supply and emergency start method
CN113432157B (zh) 燃气灶及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KR100954035B1 (ko) 이자전지 충전 방법 및 이차전지용 보호회로 장치
US9099705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uel cell system
KR101836611B1 (ko) 연료전지차량의 시동 제어방법
US11108261B2 (en) Supplementa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xiliary battery of eco-friendly vehicle
JP2017158418A (ja) 電池の不足電圧保護の動的な調整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4865021A (zh) 一种燃料电池排水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KR20200060899A (ko) 차량용 연료전지 스택의 임피던스 측정 방법
JPH0729585A (ja) 可搬型燃料電池電源の起動方法
JP2001207498A5 (zh)
CN110519880B (zh) Led光源亮度控制方法、装置、电路、led灯具及存储介质
CN208015444U (zh) 一种车载数据终端用电源切换电路
JPH05280654A (ja) しゃ断弁操作用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駆動方式と保安型ガスメータ
CN108599357A (zh) 一种车载数据终端用电源切换电路
CN116111216A (zh)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冷却的控制方法
CN109270863A (zh) 一种具有状态检测功能的电磁阀驱动电路
CN212137539U (zh) 燃气灶供电电路及燃气灶
US20080079399A1 (en) Circuit for charging a capacitor with a power source
JP6987035B2 (ja) 電磁弁駆動装置
US11336108B2 (en) Charging an accumulator
US20140071568A1 (en) DC Power Source Isolation with Diode and Bypass Switch
CN212965269U (zh) 一种场效应管抗单脉冲雪崩能量测试电路
CN217159673U (zh) 用于单火线的取电电路以及单火线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