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8275B -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8275B
CN113428275B CN202110832251.6A CN202110832251A CN113428275B CN 113428275 B CN113428275 B CN 113428275B CN 202110832251 A CN202110832251 A CN 202110832251A CN 113428275 B CN113428275 B CN 113428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rame
sliding
sliding sea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22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8275A (zh
Inventor
张立鹏
崔宇航
向彦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Motorcycle Techn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108322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8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8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8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8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和自动驾驶模块,还包括滑动座椅装置和用于推动座椅后退的驱动装置,所述滑动座椅装置设置在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滑动座椅装置配合设置,且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减速的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由自动驾驶模块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在遇到紧急状状态时,无人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紧急制动,人员能自动跟随座椅向后移动,与前方的危险物体不发生接触,保护人员安全,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且在普通刹车的过程中,还能产生能源补充到电瓶中,实现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是智能摩托车的一种,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实现最优操作,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摩托车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现有技术的无人驾驶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遇到紧急事态的时候自动进行刹停作业,但是在刹停过程中乘坐者处于乘坐模式,对于危险的感应没有主动驾驶时那么明锐,往往不会主动避险,对比于主动驾驶摩托车而言更容易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和自动驾驶模块,还包括滑动座椅装置和用于推动座椅后退的驱动装置,所述滑动座椅装置设置在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滑动座椅装置配合设置,且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减速的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由自动驾驶模块控制。
所述滑动座椅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杆和滑动座椅,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在车架上,所述滑动座椅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上,所述滑动座椅上设置有齿条组件,所述驱动装置与齿条装置配合连接。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动驾驶模块控制刹车装置,刹车装置联动配合驱动装置,在遇到紧急事态的时候能够直接驱动驱动装置将滑动座椅向后推动,保证人员安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动座椅装置还包括有限位装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导向杆上,且位于滑动座椅与机架之间,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锁定销、第二弹性件和压触开关,所述锁定销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滑动座椅的后方,用于限位滑动座椅,所述第二弹性件和压触开关均位于锁定销下方。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平时的时候座椅在刹车的时候能够向前滑动,在刹车停止的时候,可以向后滑动到初始位置,在紧急刹车的时候,锁定销向下滑动压触到压触开关,且完全没入到机架内,座椅能够在电机的作用下向后滑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圆弧槽,所述第二齿轮上下为齿轮设计,中间设置有圆轴,其滑动设置在圆弧槽内,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且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在圆弧槽内滑动时,始终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连接有电机,所述齿条组件包括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在圆弧槽上左右滑动时,能与第一齿条或第二齿条啮合。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动块、拉锁连接板和滑动底架,所述第一滑动块包括方形框、第二导柱和尾端板,所述滑动底架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底架内,且方形框位于第一腔室,尾端板位于第二腔室,所述拉锁连接板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上,且与尾端板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所述方形框与第一腔室的边框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齿轮中间轴部分设置在方形框内。
其有益效果在于,座椅在向前滑动和向后滑动的时候,其上的齿条组件都能够与第二齿轮啮合,且传递给第二齿轮的动力方向一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方形框的内孔径大于第二齿轮中间圆轴的直径,所述滑动底架与所述安装板上的圆弧槽垂直设置,前后拉动方形框,第二齿轮能在圆弧槽上滑动。
其有益效果在于,能通过方形框的移动实现第二齿轮与齿条组件的不同齿轮搭配。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上包括有刹车片、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所述第一拉锁两端分别设置在拉锁连接板上和刹车片上,所述第二拉锁两端分别设置在锁定销底部和刹车片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刹车联动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自动控制座椅前后移动对电瓶充电,在紧急状态下时,自动控制电机启动,控制座椅向后移动,保护人员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在遇到紧急状状态时,无人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紧急制动,人员能自动跟随座椅向后移动,与前方的危险物体不发生接触,保护人员安全,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且在普通刹车的过程中,还能产生能源补充到电瓶中,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拉锁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刹车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滑动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座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板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齿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8,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1和自动驾驶模块5、滑动座椅装置2、驱动装置3和刹车装置4,所述刹车装置4有自动驾驶模块5控制,所述刹车装置4包括刹车片41、第一拉锁42、第二拉锁43和液压缸44,所述刹车片41包括摩擦片411、弹性件412和压触板413,所述液压缸44为双杆液压缸,作用时两头同时收拢,所述压触板413设置在液压缸44上,压触板413下方设置有弹性件412和摩擦片411,液压缸44收缩,摩擦片411接触到转轴,进行摩擦刹停,通过液压缸44收缩不同的长度,使得压触板413向内移动不同到距离,使得弹性件412受到不同的压力,从而使摩擦片411与转轴的直接到压力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调节刹车程度的作用,所述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的一端均设置在压触板413上,使其不同刹车程度可以拉动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收缩不同的长度。
所述滑动座椅装置2包括第一导向杆21、滑动座椅23和限位装置26,所述第一导向杆21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滑动座椅2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1上,所述滑动座椅23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2,且其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1上,所述滑动座椅23上设置有齿条组件24和安全带,其中安全带用于保证人员与座椅固定在一起,所述齿条组件24包括第一齿条241和第二齿条242,所述限位装置26包括有锁定销261、第二弹性件262和压触开关263,所述锁定销261滑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滑动座椅23的后方,用于限位滑动座椅23,所述第二弹性件262和压触开关263均位于锁定销261下方,所述第一拉锁42的一端穿过第二弹性件262设置在锁定销261底部。
其中刹车装置4进行不同程度的刹车时,带动第一拉锁42收缩不同程度的长度,从而带动锁定销261向下滑动不同程度,在刹车装置4处于满负荷刹车时,第一拉锁42收进最大程度的长度,从而拉动锁定销261向下滑动最大距离,此时锁定销261完全没入车架1内,滑动座椅23可以向后滑动,且同时压触到压触开关263。
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安装板39、第一滑动块34、拉锁连接板35和滑动底架38,所述安装板39设置在机架1上,且上方设置有圆弧槽391,所述第二齿轮33包括上齿轮331、下齿轮332、中间轴333、上限位轴334和下限位轴335,所述第二齿轮33通过中间轴333滑动设置在圆弧槽391上,且通过上限位轴334和下限位轴335将其上下限位在圆弧槽391上,使其只能在圆弧槽391内滑动,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设置在安装板39上,且与第二齿轮33的下齿轮332啮合,所述圆弧槽391的圆心与第一齿轮32的圆心一直,所述第二齿轮33在圆弧槽391上滑动时,始终与第一齿轮32啮合,第二齿轮33在圆弧槽391向左滑动时,能与齿条组件24上的第一齿条241啮合,向后滑动时能与齿条组件24上的第二齿条242啮合。
所述第一滑动块34包括方形框341、第二导柱342、尾端板343和滑动脚344,所述滑动底架38包括第一腔室381、第二腔室382和滑动槽383,所述滑动脚344位于方形框34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块34通过滑动脚344滑动设置在滑动底架38的滑动槽383上,使其方形框341位于第一腔室381内,所述第二导柱342的一端设置在方形框341上,且其滑动设置在滑动底架38的中间板上,所述第二导柱342左右设置有2个,所述尾端板343设置在2个第二导柱342的尾端,所述拉锁连接板35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342上,且拉锁连接板35和尾端板343位于第二腔室382内,所述拉锁连接板35与尾端板343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37,且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342上,所述方形框341与中间板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36,且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342上,所述第二齿轮33的上限位轴334位于方形框341内,所述第二拉锁43的一端穿过滑动底架38和尾端板343,设置在拉锁连接板343上。
所述方形框341内的孔径大于上限位轴334的直径,且所述滑动底架38与所述安装板39上的圆弧槽391垂直设置,使得前后拉动方形框341,就能使第二齿轮33在圆弧槽391上滑动,使其与第一齿条241或者第二齿条242啮合。
其中刹车装置4进行不同程度的刹车时,带动第二拉锁43收缩不同程度的长度,拉锁板343向后滑动从而压触第四弹性件37,使尾端板343受到压力,从而向后滑动,带动方形框341向后滑动,使得第二齿轮33上的上齿轮331与第一齿条241啮合,而此时由于刹车的作用,坐在座椅上的人会因为惯性的作用向前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使得第一齿轮32转动,最终使得电机31转动,由于外部力驱动电机转动可以使电机产生电能,因此在向前滑动驱动电机31转动的时候,可以收集电能,而在停下后,松开刹车,方形框341在第三弹性件36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使得第二齿轮33上的上齿轮331与第二齿条242啮合,而滑动座椅23在第一弹性件22的作用下向后滑动, 因为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为对立设置,因此在第二齿条242向后滑动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的时候,第二齿轮33的转动方向与在第一齿条241向前滑动的时候一样,电瓶与电机31连接,因此使得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将产生的电流储存入电瓶内,在按下压触开关263后,电瓶给电机31通电,使得电机31驱动座椅向后移动。
其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摩托车在需要刹车的时候,由自动驾驶模块5下达指令,从而使得液压缸44收缩,摩擦片411接触到转轴,进行摩擦刹停,通过液压缸44收缩不同的长度,使得压触板413向内移动不同到距离,使得弹性件412受到不同的压力,从而使摩擦片411与转轴的直接到压力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调节刹车程度的作用,所述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的一端均设置在压触板413上,使其不同刹车程度可以拉动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收缩不同的长度。
而在刹车的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人员和滑动座椅23向前滑动,而在车辆停止的时候,刹车作业停止,而此时滑动座椅23在第一弹性件22的作用下向后滑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车辆刹车人员向前滑动的时候,第二拉锁43收缩,带动拉锁板343向后滑动从而压触第四弹性件37,使尾端板343受到压力,使其向后滑动,带动方形框341向后滑动,使得第二齿轮33上的上齿轮331与第一齿条241啮合,由于座椅向前滑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使得第一齿轮32转动,最终使得电机31转动,由于外部力驱动电机转动可以使电机产生电能,因此在向前滑动驱动电机31转动的时候,可以收集电能,而在车辆刹停之后,松开刹车,方形框341在第三弹性件36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使得第二齿轮33上的上齿轮331与第二齿条242啮合,而滑动座椅23在第一弹性件22的作用下向后滑动, 因为第一齿条241与第二齿条242为对立设置,因此在第二齿条242向后滑动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的时候,第二齿轮33的转动方向与在第一齿条241向前滑动的时候一样,因此使得电机产生的电流方向不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将产生的电流储存入电瓶内。
而车辆在进行紧急制动的时候,此时刹车装置4满负荷工作,带动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收缩最大行程,使得滑动锁定销261向下滑动完全没入车架1内,滑动座椅23可以向后滑动,同时压触到压触开关263,在压触到压触开关263后,电机31启动,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从而将带动第二齿轮33转动,而此时第二齿条242与第二齿轮33的上齿轮331啮合,而第二齿轮33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242向后滑动,最终使得滑动座椅23向后滑动,由于滑动座23上设置有安全带,因此在紧急刹车的时候,滑动座椅23在电机31的介入下带着上方的人员一起向后滑动,从而进行紧急避险,使得座椅上的人员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与前方物体的接触,保护人员安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包括车架(1)和自动驾驶模块(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座椅装置(2)和用于推动座椅后退的驱动装置(3),所述滑动座椅装置(2)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驱动装置(3)与滑动座椅装置(2)配合设置,且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减速的刹车装置(4),所述刹车装置(4)由自动驾驶模块(5)控制;
所述滑动座椅装置(2)包括第一导向杆(21)和滑动座椅(23),所述第一导向杆(21)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滑动座椅(2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1)上,所述滑动座椅(23)上设置有齿条组件(24),所述驱动装置(3)与齿条组件(24)配合连接;
所述滑动座椅装置(2)还包括有限位装置(26)和第一弹性件(22),所述第一弹性件(22)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1)上,且位于滑动座椅(23)与车架(1)之间,所述限位装置(26)包括有锁定销(261)、第二弹性件(262)和压触开关(263),所述锁定销(261)滑动设置在车架(1)上,且位于滑动座椅(23)的后方,用于限位滑动座椅(23),所述第二弹性件(262)和压触开关(263)均位于锁定销(261)下方;
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第二齿轮(33)、第一滑动块(34)、拉锁连接板(35)和滑动底架(38),所述第一滑动块(34)包括方形框(341)、第二导柱(342)和尾端板(343),所述滑动底架(38)包括第一腔室(381)和第二腔室(382),所述第一滑动块(34)滑动设置在滑动底架(38)内,且方形框(341)位于第一腔室(381),尾端板(343)位于第二腔室(382),所述拉锁连接板(35)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柱(342)上,且与尾端板(343)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37),所述方形框(341)与第一腔室(381)的边框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36),所述第二齿轮(33)中间轴部分设置在方形框(341)内;
所述刹车装置(4)上包括有刹车片(41)、第一拉锁(42)和第二拉锁(43),所述第一拉锁(42)两端分别设置在拉锁连接板(35)上和刹车片(41)上,所述第二拉锁(43)两端分别设置在锁定销(261)底部和刹车片(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第一齿轮(32)和安装板(39),所述安装板(39)上设置有圆弧槽(391),所述第二齿轮(33)上下为齿轮设计,中间设置有圆轴,其滑动设置在圆弧槽(391)内,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设置在安装板(39)上,且与第二齿轮(3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在圆弧槽(391)内滑动时,始终与第一齿轮(3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2)上连接有电机(31),所述齿条组件(24)包括有第一齿条(241)和第二齿条(242),所述第二齿轮(33)在圆弧槽(391)上左右滑动时,能与第一齿条(241)或第二齿条(24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341)的内孔径大于第二齿轮(33)中间圆轴的直径,所述滑动底架(38)与所述安装板(39)上的圆弧槽(391)垂直设置,前后拉动方形框(341),第二齿轮(33)能在圆弧槽(391)上滑动。
CN202110832251.6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Active CN113428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2251.6A CN113428275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2251.6A CN113428275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8275A CN113428275A (zh) 2021-09-24
CN113428275B true CN113428275B (zh) 2022-03-22

Family

ID=7776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2251.6A Active CN113428275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8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8007B (zh) * 2022-08-23 2023-08-11 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7629B1 (ko) * 2000-12-29 2003-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안전 시트 구조
KR100496328B1 (ko) * 2002-07-15 2005-06-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충돌시 시트를 후퇴시키기 위한 차량시트이동장치
JP5063972B2 (ja) * 2006-10-10 2012-10-3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スライドシート
CN102632819A (zh) * 2012-05-03 2012-08-15 艾庆南 汽车驾驶座椅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5128832B (zh) * 2015-09-18 2018-01-16 宁波润佳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驾驶员在车辆急刹时的安全保护机构
CN105128831B (zh) * 2015-09-18 2018-01-16 宁波润佳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驾驶员在车辆急刹时的保护装置
CN206049422U (zh) * 2016-08-10 2017-03-29 江苏爱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可调整安全座椅
DE102017211838B4 (de) * 2017-07-11 2023-07-06 Uwe Bernhard Dynamisch balancierendes Fahrzeug
FR3071199A1 (fr) * 2017-09-15 2019-03-22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e telle glissie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8275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5602A (zh) 双电机机电制动助力机构
CN113428275B (zh)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CN203580650U (zh) 防油门当刹车安全组合控制装置
CN103913314B (zh)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机器人
CN210234946U (zh) 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CN109421872B (zh) 制动装置及电动制动系统
CN201472592U (zh) 一种煞车把手装置
CN201128471Y (zh) 电动车用电磁阻尼制动装置
CN203805967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16861429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双向推进式电子机械制动装置
CN103496365A (zh) 一种电动辅助液压制动总泵
CN107672572A (zh) 一种安全手刹
CN113479283B (zh) 智能网联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CN204736844U (zh) 一种机械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11301370A (zh) 一种汽车电子制动助力装置
CN111469964B (zh) 一种紧急制动辅助的电动车
CN113830039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电动代步车用电机制动减速设备
CN210133105U (zh) 一种农业履带底盘的踏板式集成制动装置
CN211308523U (zh) 在阻滞情况下仍可自动紧急制动的制动助力器
CN207173568U (zh) 一种安全手刹
CN110667767A (zh) 一种带有智能混合动力系统的变速滑板车
CN207389408U (zh) 正反两用电动三轮车
CN101244745A (zh) 手把制动脚踏板制动分同作用装置
CN2064588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驻车p档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执行机构
CN215553870U (zh) 一种代步车转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