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8007B -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 Google Patents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8007B
CN115258007B CN202211011629.7A CN202211011629A CN115258007B CN 115258007 B CN115258007 B CN 115258007B CN 202211011629 A CN202211011629 A CN 202211011629A CN 115258007 B CN115258007 B CN 115258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air cylinder
motor
propped again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6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8007A (zh
Inventor
李飞
陈云虎
游超
许云凯
谢燕坤
张世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pollo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pollo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pollo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pollo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6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8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6Extensible stands, e.g. with telescopic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1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involving means providing for a stabilised ride
    • B62H1/12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involving means providing for a stabilised ride using additional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7/00Safet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侧倾触发机构和稳定机构,所述车架设置有底板、中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长槽,侧倾触发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导向滑动设置在第一长槽内,且其左右两端均顶触有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两个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顶触在第一长槽的两端上,且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线轮、第一气筒、C型板和第二气筒,所述线轮转动设置在中板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在车辆发生大角度侧倾的时候能自动介入对车辆进行支撑,且辅助车辆扶正,从而保证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保护车辆不受损坏。

Description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越野车技术领域,尤其是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两轮越野车也越来越来受欢迎,其既能在乡间行驶,也能在城市内行驶,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但是两轮越野车由于其为前后两轮设计,其本身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侧倾,尤其是在转弯或在遇到特殊情况急停时,骑行者没有第一时间用脚支撑车辆,车辆很容易发生侧倾,致使车辆倾倒,不仅会对骑行者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会使车辆受损,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侧倾触发机构和稳定机构,所述车架设置有底板、中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长槽,侧倾触发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导向滑动设置在第一长槽内,且其左右两端均顶触有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两个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顶触在第一长槽的两端上,且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线轮、第一气筒、C型板和第二气筒,所述线轮转动设置在中板上,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齿轮,车辆侧倾电机滑动其上的第一齿轮能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C型板转动设置在底板上,且所述C型板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气筒,且第一转动板和第二气筒位于C型板的转动点两侧,所述中板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气筒包括活塞缸、活塞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缸为中空设计为环形腔体,所述活塞杆也为环形设计,滑动设置在环形腔体内,第二弹性件也套设在环形腔体内,其两端分别顶触在活塞杆上和活塞缸上,所述活塞缸底端设置在第一转动板上,活塞杆前端设置在第二转动板,且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绳索的一端,另一端穿过第一气筒的中间通孔设置在线轮上,所述第一气筒内的腔体与第二气筒内的腔体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线轮转动,收缩绳索带动转动C型板转动,使第一气筒上的活塞杆收缩,将内部的空气压入第二气筒内,使其上的伸缩杆伸出。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车辆发生侧倾的时候,C型板能自动转动,从而将支撑脚向外展开,同时支撑脚向下顶升,使车辆侧面得到支撑,使其不发生侧倾摔倒。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筒下方设置有万向轮,且所述第一气筒在C型板转动而收缩时推出的气量大于第二气筒伸缩最长状态所需要的气量。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C型板转动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让第二气筒伸出,同时C型板打开角度越大,第二气筒的支撑力越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柱,导柱上导向滑动设置有锁扣板,所述C型板上设置有第一斜块,锁扣板上设置有勾件,其能将第一斜块卡住,使其不向外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轴,导向轴上导向滑动设置有顶触块,且顶触块两端均顶触有第三弹性件,两个第三弹性件另一端顶触在在底板上,所述导柱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6,其两端分别顶触在锁扣板和导柱上端的凸块上,所述顶触块侧边上设置有斜面,车辆倾斜时,顶触块侧边能顶触在锁扣板上,使锁扣板向上滑动,其上的勾件接触对第一斜块的锁定。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车辆发生轻微侧倾的时候,C型板处于锁定状态,在倾斜的到一定程度后C型板才能自动打开。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勾件前端为斜面,C型板向内转动,其上的第一斜块的斜面顶触在勾件的斜面上,能使锁扣板向上滑动。
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自动收拢。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前后对称设置有C型板,每个C型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气筒、第二气筒和绳索,且前后的绳索均设置在中间的线轮上,车辆侧倾时,前后的C型板能同时向外打开。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稳定机构,且底板上对称设置有锁扣板,车辆向左侧倾时,能自动使左侧的C型板向外打开,车辆向右侧倾时,能自动使右侧的C型板向外打开。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第一长槽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电磁铁,其能将电机吸附锁定,所述顶触块中间设置有凸出块,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压触开关,顶触块位于中间时能压触到第一压触开关,第一压触开关被压触时,电磁铁断电停止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在车辆发生大角度侧倾的时候能自动介入对车辆进行支撑,且辅助车辆扶正,从而保证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保护车辆不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稳定机构内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车架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7,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侧倾触发机构2和稳定机构3,且所述稳定机构3左右对称设置,其中车辆向左侧倾时,左侧的稳定机构3启动,车辆向右侧倾时右侧的稳定机构3启动。
所述车架1设置有底板11、中板12和顶板13, 所述顶板13上开设有第一长槽131,且在其两端上开设有弹簧孔,且在端壁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侧倾触发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21导向滑动设置在第一长槽131内,且其左右两端均顶触有第一弹性件132的一端,两个第一弹性件132的另一端分别顶触在第一长槽131两端弹簧孔上,所述电机2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11,所述稳定机构3包括线轮31、第一气筒32、C型板33、第二气筒34和绳索35,所述线轮31转动设置在中板12上,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11。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两边的第一弹性件132将电机21稳定在第一长槽131的中间位置,在车辆发生侧倾时,电机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一侧滑动,压触第一弹性件132,在车辆侧倾角度超过一定程度时,电机21的自身重力在沿第一长槽131方向上的分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32对电机的支撑力,将第一弹性件132完全压入至弹簧孔内,在电机21压触在第一长槽131的端壁上时,电机21上的第二齿轮311与第一齿轮211啮合,同时此时电磁铁将电机21吸附锁定。
所述C型板33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轴,通过其转动设置在底板11上,且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在所述C型板3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31和第二气筒34,第二气筒34为贯穿设置在C型板33上,第二气筒34上的伸缩杆能向下伸出,且在伸缩杆上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中板1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133,第一气筒32包括活塞缸321、活塞杆322和第二弹性件323,活塞缸321为中心通孔设计,其形状为环形腔体,所述活塞杆322也为环形设计,活塞滑动设置在环形腔体内,第二弹性件323套设在环形腔体内,其两端分别顶触在活塞杆322的活塞环上和活塞缸321腔体的底面上,所述活塞缸321底端设置在第一转动板331上,所述第一气筒32内的腔体与第二气筒34内的腔体通过管道连通,活塞杆322前端设置在第二转动板133,所述活塞杆322的中心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转动板13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绳索3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转动板331上和线轮31上。
其中中板12的左右对称转动设置有线轮31,且前后的C型板33上均设置有绳索35的一端,另一端均设置在中间的线轮31上,所述车辆发生侧倾时,第一齿轮211与第二齿轮311啮合,电机21转动,带动线轮31转动,从而将绳索35缠绕在线轮31上,使绳索35缩短,从而使C型板33发生转动,C型板33上的第一转动板331与第二转动板133的间距缩小,从而将活塞杆322向活塞缸321压入,而在压入的过程中,将原先内部的气体压入至第二气筒34内,使第二气筒34的伸缩杆向下伸出,从而实现在第二气筒34向外移动的同时,向下滑动,使支撑点向外移动。
而第一气筒32的缸径大于第二气筒34的缸径,在C型板33转动,带动第一气筒收缩,其向外排出的气量大于第二气筒34完全伸出时所需要的气量,因此在车辆发生侧倾时,第二气筒34向外伸出,同时向下顶升,使其下方的万向轮第一时间与底面接触,此时电机21继续转动,带动C型板33继续转动,使支撑角度更大,更容易支撑车辆,同时使第二气筒34内的气压增大,使其大于标准气压,从而提供更大的支撑力,直至将车辆的侧倾扶直,而在C型板33向外转动至最大距离时,第二气筒34底端的万向轮底端与车轮的底端持平,从而使车辆可以左右水平。
所述底板11左侧设置有两个导柱14,右侧也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柱14,所述导柱14下端设置有支撑块141,上端设置有限位块142,且左右车导柱14均上滑动设置有锁扣板15,且锁扣板15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柱14上,因此上下滑动为导向滑动,同时导柱14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16,其两端分别顶触在锁扣板15的上平面上和限位块142的下平面上,锁扣板15上设置有勾件151,勾件151为勾爪设计,所述C型板33上设置有第一斜块332,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导向轴111,导向轴111上导向滑动设置有顶触块112,且顶触块112两端均顶触有第三弹性件113,两个第三弹性件113另一端顶触在在底板11上,所述顶触块112左右两侧的上端设置有斜面,所述顶触块112中间设置有凸出块1121,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压触开关114,顶触块112位于中间时能压触到第一压触开关114,第一压触开关114被压触时,电磁铁断电停止工作。
其中车辆倾斜时,顶触块112侧边能顶触在锁扣板15上,使锁扣板15向上滑动,其上的勾件151解除对第一斜块332的锁定,因此在车辆发生轻微侧倾时,顶触块112滑动距离不够,不足以将锁扣板15向上顶升,因此不会解锁C型板33,而在倾斜角度较大时,锁扣板15向上滑动,解锁C型板33,同时此时电机21上第一齿轮211与第二齿轮311接触,而此时顶触块112上的凸出块1121已经离开第一压触开关114的位置,没有压触在第一压触开关114上,因此电磁铁启动,在电机21顶触在第一长槽131端壁上时,其上的电磁铁将电机21吸附,而电机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压触开关,在电机21顶触在第一长槽131的端壁上后,第二压触开关被压触,从而使电机发生转动。
其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初始状态时,两边的第一弹性件132将电机21稳定在第一长槽131的中间位置,在车辆发生侧倾时,电机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一侧滑动,压触第一弹性件132,在车辆侧倾角度超过一定程度时,电机21的自身重力在沿第一长槽131方向上的分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32对电机的支撑力,将第一弹性件132完全压入至弹簧孔内,电机21上的第二齿轮311与第一齿轮211啮合。
车辆倾斜时,顶触块112侧边能顶触在锁扣板15上,使锁扣板15向上滑动,其上的勾件151解除对第一斜块332的锁定,在倾斜角度较大时,锁扣板15向上滑动,解锁C型板33,而此时顶触块112上的凸出块1121已经离开第一压触开关114的位置,没有压触在第一压触开关114上,因此电磁铁启动,在电机21顶触在第一长槽131端壁上时,其上的电磁铁将电机21吸附,而电机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压触开关,在电机21顶触在第一长槽131的端壁上后,第二压触开关被压触,从而使电机发生转动。
电机21转动,带动线轮31转动,从而将绳索35缠绕在线轮31上,使绳索35缩短,从而使C型板33发生转动,C型板33上的第一转动板331与第二转动板133的间距缩小,从而将活塞杆322向活塞缸321压入,而在压入的过程中,将原先内部的气体压入至第二气筒34内,使第二气筒34的伸缩杆向下伸出,从而实现在第二气筒34向外移动的同时,向下滑动,使支撑点向外移动。
而在第二气筒34完全伸出时,其下方的万向轮底端与车轮底端持平,因此能实现在第二气筒34完全伸出伸时,因此其能将车辆扶正,在车辆扶正后,顶触块112在第三弹性件113的作用下恢复到中间位置,压触在第一压触开关114上,使电磁铁停止工作,从而对电机21的吸附消失,从而电机21在第一弹性件132的作用下恢复到中间位置,从而使第二齿轮311与第一齿轮211脱离啮合。
因此线轮31的拉紧力消失,从而第一气筒32在第二弹性件323的作用下,使活塞杆322向前顶出,从而使C型板33上的第一转动板331与第二转动板133的间距扩大,而第二转动板133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从而使C型板33向内转动,最终收拢,且在收拢的过程中第二气筒34的伸缩杆向上升起。
从而实现在将车辆扶正后,C型板33自动收拢。
且在C型板33在向内滑动的过程中,其上的第一斜块332压触在锁扣板15的勾件151前端斜面上,从而使锁扣板15向上滑动,使C型板33向内滑入,最终顶靠在导柱14下端的支撑块141上,而此时勾件151刚好下落将第一斜块332锁定,从而实现C型板33自动回收锁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侧倾触发机构(2)和稳定机构(3),所述车架(1)设置有底板(11)、中板(12)和顶板(13),所述顶板(13)上开设有第一长槽(131),侧倾触发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21)导向滑动设置在第一长槽(131)内,且其左右两端均顶触有第一弹性件(132)的一端,两个第一弹性件(132)的另一端分别顶触在第一长槽(131)的两端上,且所述电机(2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11);
所述稳定机构(3)包括线轮(31)、第一气筒(32)、C型板(33)和第二气筒(34),所述线轮(31)转动设置在中板(12)上,且其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11),车辆侧倾电机(21)滑动其上的第一齿轮(211)能与第二齿轮(311)啮合;
所述C型板(33)转动设置在底板(11)上,且所述C型板(3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31)和第二气筒(34),且第一转动板(331)和第二气筒(34)位于C型板(33)的转动点两侧;
所述中板(1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133),所述第一气筒(32)包括活塞缸(321)、活塞杆(322)和第二弹性件(323),所述活塞缸(321)为中空设计为环形腔体,所述活塞杆(322)也为环形设计,滑动设置在环形腔体内,第二弹性件(323)也套设在环形腔体内,其两端分别顶触在活塞杆(322)上和活塞缸(321)上,所述活塞缸(321)底端设置在第一转动板(331)上,活塞杆(322)前端设置在第二转动板(133),且所述第一转动板(331)上设置绳索(35)的一端,另一端穿过第一气筒(32)的中间通孔设置在线轮(31)上;
所述第一气筒(32)内的腔体与第二气筒(34)内的腔体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线轮(31)转动,收缩绳索(35)带动转动C型板(33)转动,使第一气筒(32)上的活塞杆(322)收缩,将内部的空气压入第二气筒(34)内,使其上的伸缩杆伸出;
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导柱(14),导柱(14)上导向滑动设置有锁扣板(15),所述C型板(33)上设置有第一斜块(332),锁扣板(15)上设置有勾件(151),其能将第一斜块(332)卡住,使其不向外转动;
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导向轴(111),导向轴(111)上导向滑动设置有顶触块(112),且顶触块(112)两端均顶触有第三弹性件(113),两个第三弹性件(113)另一端顶触在底板(11)上,所述导柱(14)上套设有第四弹性件(16),其两端分别顶触在锁扣板(15)和导柱(14)上端的凸块上,所述顶触块(112)侧边上设置有斜面,车辆倾斜时,顶触块(112)侧边能顶触在锁扣板(15)上,使锁扣板(15)向上滑动,其上的勾件(151)解除对第一斜块(332)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筒(34)下方设置有万向轮(36),且所述第一气筒(32)在C型板(33)转动而收缩时推出的气量大于第二气筒(34)伸缩最长状态所需要的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勾件(151)前端为斜面,C型板(33)向内转动,其上的第一斜块(332)的斜面顶触在勾件(151)的斜面上,能使锁扣板(15)向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前后对称设置有C型板(33),每个C型板(33)上均设置有第一气筒(32)、第二气筒(34)和绳索(35),且前后的绳索(35)均设置在中间的线轮(31)上,车辆侧倾时,前后的C型板(33)能同时向外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稳定机构(3),且底板(11)上对称设置有锁扣板(15),车辆向左侧倾时,能自动使左侧的C型板(33)向外打开,车辆向右侧倾时,能自动使右侧的C型板(33)向外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长槽(13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电磁铁,其能将电机(21)吸附锁定,所述顶触块(112)中间设置有凸出块(1121),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压触开关(114),顶触块(112)位于中间时能压触到第一压触开关(114),第一压触开关(114)被压触时,电磁铁断电停止工作。
CN202211011629.7A 2022-08-23 2022-08-23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Active CN115258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629.7A CN115258007B (zh) 2022-08-23 2022-08-23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629.7A CN115258007B (zh) 2022-08-23 2022-08-23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8007A CN115258007A (zh) 2022-11-01
CN115258007B true CN115258007B (zh) 2023-08-11

Family

ID=8375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629.7A Active CN115258007B (zh) 2022-08-23 2022-08-23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800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6134A (ja) * 1995-09-28 1997-03-31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CN101195371A (zh) * 2007-12-16 2008-06-11 陈振越 汽车防倾覆装置
CN108327479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主动动力调节悬架系统
CN111791973A (zh) * 2020-07-29 2020-10-20 海宁市映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稳定功能的电动车
CN112590983A (zh) * 2021-01-08 2021-04-02 上海俊趣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摔功能且多移动模式的电动车辆
CN113428275A (zh) * 2021-07-22 2021-09-24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CN113859413A (zh) * 2021-10-13 2021-12-31 永康市拓蓝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防抱死刹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6134A (ja) * 1995-09-28 1997-03-31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CN101195371A (zh) * 2007-12-16 2008-06-11 陈振越 汽车防倾覆装置
CN108327479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湖南大学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主动动力调节悬架系统
CN111791973A (zh) * 2020-07-29 2020-10-20 海宁市映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稳定功能的电动车
CN112590983A (zh) * 2021-01-08 2021-04-02 上海俊趣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摔功能且多移动模式的电动车辆
CN113428275A (zh) * 2021-07-22 2021-09-24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一种新能源无人驾驶两轮摩托车
CN113859413A (zh) * 2021-10-13 2021-12-31 永康市拓蓝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防抱死刹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8007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8224A (en) Motorcycle lift stand
CN115258007B (zh) 带有侧向稳定机构的越野车
CN111214041B (zh) 儿童折叠床的下折叠控制机构
WO2023016273A1 (zh) 可调节汽车门闩踏板
CN115384658B (zh) 具有防护装置的两轮摩托车
CN109334826B (zh) 一种自行车竖直停放装置
CN20595203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6446136A (zh) 一种针织袜生产用高温蒸汽定型机及其生产方法
KR200484935Y1 (ko) 조절레버가 구비된 킥보드용 폴딩 장치
KR20170001075U (ko) 킥보드용 폴딩 장치
CN220114755U (zh) 一种车用双重锁定的折叠器
CN219558558U (zh) 设有一体式通用梯架装置的消防车
CN112793698A (zh) 一种折叠结构
US1819450A (en) Automobile jack
CN216070339U (zh) 一种滑板车折叠锁定装置
CN217792198U (zh) 一种能进行折叠操作的上下床铺
CN214835291U (zh) 一种帐篷连接器
CN113929009B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顶升支架
CN102991454A (zh) 直插式汽车踏板锁
CN216684676U (zh) 隐藏式管内自动卡锁的单边撑
CN218986430U (zh) 一种汽车用升降杯托
CN217245416U (zh) 一种可折叠的康复助力车
CN218703646U (zh) 一种脚踏收放机构
CN114372824B (zh) 一种二手车车辆检测装置
CN219295397U (zh) 一种铁路车辆用外翻式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