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4999B -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4999B
CN113424999B CN202110842174.2A CN202110842174A CN113424999B CN 113424999 B CN113424999 B CN 113424999B CN 202110842174 A CN202110842174 A CN 202110842174A CN 113424999 B CN113424999 B CN 113424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cartridge
cigarette
condensat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21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4999A (zh
Inventor
李彬
丁皓阳
田颖
胡志刚
马明
蒋亚军
陈艳
徐晓佳
何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421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4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4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包括烟身以及设置在所述烟身内的烟弹,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身内的止回管道,所述止回管道的上端伸入所述烟弹内,且与所述烟弹的气道联通,其下端与所述烟身的空腔联通,所述止回管道内设有两列凹槽,每列包括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凹槽,两列凹槽之间倾斜交错设置。本发明可以防止烟雾冷凝液流至烟身内,而是使其回流至烟弹内。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加热产生的烟雾在随着电子烟内部的气流通道运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冷却形成冷凝液,由于该冷凝液包含了烟油、水等成分,当其向下掉落到烟身内时,会对烟身内的气动开关、马达等电子件产生污染,还有可能产生冷凝液渗漏问题,对电子烟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体验感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包括烟身以及设置在所述烟身内的烟弹,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身内的止回管道,所述止回管道的上端伸入所述烟弹内,且与所述烟弹的气道联通,其下端与所述烟身的空腔联通,所述止回管道内设有两列凹槽,每列包括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凹槽,两列凹槽之间倾斜交错设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止回管道安装在设置于所述烟身内的气动开关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止回管道的底部设有用于套设在所述气动开关上的环形底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烟弹包括烟弹外壳、生烟仓、发烟块和发烟块基座,所述烟弹外壳的顶部设有烟嘴,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生烟仓密封设置于所述烟弹外壳内,所述发烟块密封设置在所述烟弹外壳内且位于所述生烟仓的下方,所述发烟块基座密封设置在所述烟弹外壳的底部以闭合其开口,所述生烟仓、发烟块和发烟块基座上均设有通气孔,所述生烟仓的底部设有肋板。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烟仓上设有油孔,所述烟弹外壳上位于生烟仓的上方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通过一注油孔盖进行开关。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烟块内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烟仓与烟弹外壳之间设置有生烟仓橡胶垫,所述发烟块与烟弹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烟块橡胶垫。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烟身内设有多个烟弹。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烟弹与烟身之间通过磁吸式结构可拆卸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磁吸式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烟弹底部的烟弹磁力片和设置于所述烟身内的烟身磁力片,所述烟弹磁力片与烟身磁力片接触时相互吸附。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烟身与烟弹之间设置止回管道,通过在止回管道内部布置两组倾斜交错设置的凹槽,即下一个凹槽的开口与其相邻的上一个凹槽的底壁在竖直方向部分重叠,可以使烟弹内的烟雾冷凝液被从上至下的凹槽依次收集,而不会掉落到烟身内,而且可以保证烟身与烟弹之间的气道始终联通,从而不影响电子烟的使用;当用户使用电子烟时,在烟弹顶部轻轻吸气,便可触动烟身内的气动开关和马达工作,因为气道细小,在气流带动下,冷凝液受到吸力较大,止回管道的凹槽内收集的烟雾冷凝液会在马达的振动、电池余热以及抽烟时气流的带动下不断向上输送,直至烟弹的发烟块附近,或者直接将烟身倒置,便可使止回管道凹槽内的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发烟块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止回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止回管道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烟弹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0-烟身,101-气动开关,102-电子烟外壳、103-电子烟内壳、104-电路板、105-排线、106-电池、107-配电板、108-Type-C充电口,200-烟弹,201-烟弹外壳,201.1-注油孔,201.2-烟嘴,202-生烟仓橡胶垫,203-生烟仓,203.1-油孔,203.2-肋板,203.3-烟仓通气孔,204-发烟块橡胶垫,205-发烟块,205.1-发烟块通气孔,206-发烟块基座,206.1-基座通气孔,208-注油孔盖,300-止回管道,301-凹槽,302-环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为单烟弹的电子烟,其包括烟身100以及设置在烟身100内的烟弹200,还包括设置在烟身100内的止回管道300,止回管道300的上端伸入烟弹200内,且与烟弹200的气道联通,其下端与烟身100的空腔联通,如图3-图5所示,止回管道300内设有两列凹槽301,凹槽301每列包括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凹槽301,两列凹槽301之间倾斜交错设置。本例中每列中的凹槽301平行设置,凹槽的数量根据止回管道的长度设置,止回管道较长可以多设置凹槽,本例中第一设有6个凹槽,第二列设有5个,当烟雾冷凝液向下落入时,先把第一列最上面一个凹槽收集,当该凹槽收集满时,烟雾冷凝液则流入第二列最上面一个凹槽,如此烟雾冷凝液被从上至下的凹槽依次收集,从而避免掉落到烟身内。
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为多烟弹的电子烟,其包括烟身100以及设置在烟身100内的多个烟弹200,每个烟弹与烟身之间均设有止回管道300,止回管道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同上,不再赘述。设置多个烟弹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烟油的吸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止回管道300安装在设置于烟身100内的气动开关101上,具体的,止回管道300的底部设有气动开关101用于套设在气动开关101上的环形底座302,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烟弹200包括烟弹外壳201、生烟仓203、发烟块205和发烟块基座206,烟弹外壳201的顶部设有烟嘴201.2,其底部设有开口,生烟仓203密封设置于烟弹外壳201内,发烟块205密封设置在烟弹外壳201内且位于生烟仓203的下方,发烟块基座206密封设置在烟弹外壳201的底部以闭合其开口,生烟仓203、发烟块205和发烟块基座205上均设有通气孔(生烟仓上设有生烟仓通气孔203.3,发烟块上设有发烟块通气孔205.1,发烟块基座上设有基座通气孔206.1,所有通气孔形成烟弹的气道),生烟仓203上还设有两个油孔203.1,生烟仓203的底部设有肋板203.2。
将烟油注入发烟块205内,发烟块205产生的烟气经生烟仓203的通气孔蜿蜒上升被吸食,同时油液被肋板203.2吸附引导下落冷凝液,避免油液入嘴。本例中肋板203.2为生烟仓203底部伸出的两个薄片,通过设置肋板203.2可以增大空腔表面积,使冷凝液滴因表面张力吸附于此,并得以凝结。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生烟仓203上设有油孔203.1,烟弹外壳201上位于生烟仓203发烟块205的上方设有注油孔201.1,注油孔201.1通过一注油孔盖208进行开关。烟油经注油孔201.1注入烟弹内,再经生烟仓203的油孔203.1落于发烟块205内,烟油注入简单,且数量可控。使用完后用注油孔盖密封注油孔即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发烟块205内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生烟仓203与烟弹外壳201之间设置有生烟仓橡胶垫202,发烟块205与烟弹外壳201之间设置有发烟块橡胶垫204,生烟仓橡胶垫和发烟块橡胶垫均设有相应的通气孔,生烟仓橡胶垫上还设有油孔。生烟仓、发烟块与烟弹外壳之间均通过橡胶垫进行密封,可以保证烟气只顺着气道流动。橡胶垫包裹在生烟仓和发烟块外周使得两者之间设有一点间隙,而无需额外预留间距,可以减小烟弹长度。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图8所示,烟弹200与烟身100之间通过磁吸式结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磁吸式结构包括设置于烟弹底部的烟弹磁力片和设置于烟身内的烟身磁力片,烟弹磁力片与烟身磁力片接触时相互吸附,这样可以轻松安装和更换烟弹。
如图7、图8所示,以下以包括三烟弹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为例对本发明在具体应用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该电子烟包括烟身100、3枚烟弹200和3个止回管道300。
如图6所示,每一枚烟弹200结构相同,均包括烟弹外壳201、生烟仓橡胶垫202、生烟仓203、发烟块橡胶垫204、发烟块205、发烟块基座206和注油孔盖208。烟弹外壳201侧面有注油孔201.1,当需要注入烟油时则打开注油孔盖208,其余时候注油孔盖208按入注油孔201.1内对其进行密封。生烟仓橡胶垫202盖在生烟仓203上,生烟仓203装入烟弹外壳201内部,生烟仓橡胶垫202使两者缝隙密封。发烟块橡胶垫204盖在发烟块205上,发烟块基座206上的两个电极与发烟块205底部的电热片两极焊接,发烟块205装入烟弹外壳201内部、生烟仓203下方,发烟块橡胶垫204使三者缝隙密封。此时发烟块基座206使烟弹外壳201底部的开口闭合。发烟块基座206底部上有气孔和两个烟弹磁力片,烟弹磁力片中央为电极。
如图8所示,烟身100包括电子烟外壳102、电子烟内壳103、电路板104、导线、排线105、电池106、配电板107、Type-C充电口108。电路板、配电板、Type-C充电口用螺丝紧固于电子烟内壳。电路板上焊接有平面马达、气动开关101、LED灯、主板等电子元件。
如图7、图8所示,止回管道300安装于气动开关101上,其上端气口对准电子烟内壳气口。电池安放在电子烟内壳上预设的电池支架上。电路板、配电板、Type-C充电口、电池之间以排线相连接,电路板与电子烟内壳内部两电极以导线相连接。电子烟内壳及其上所有零部件一并装入电子烟外壳。
将3枚烟弹200放入烟身100中,烟弹200与烟身100内的磁力片相互吸附,使电极压紧相连,平面马达震动提示连接完毕,即可使用。通过连接烟身100底部的Type-C充电口,使电子烟保持工作必须电量。通过打开烟油孔203.1盖向烟弹200中添加烟油,使电子烟保持工作必须油量。
当需要使用电子烟时,将嘴唇轻抿在某一烟弹200顶端,轻轻吸气,气动开关101得到信号,将其发送至主板,经过计算后,控制电流加热发烟块205的多孔陶瓷雾化芯,浸润烟油的发烟块205便会产生油雾,顺应气流方向被使用者吸食。吸食时LED灯会亮起,表明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生烟仓203内残余油雾冷凝时,油滴会被下部肋板203.2聚拢吸附,并导向发烟块205,完成冷凝液的收集。止回管道的特殊结构会阻止油雾与冷凝液向气动开关101回流;气道内残余的冷凝液会在平面马达的振动、电池余热以及抽烟时气流的带动下不断向上输送,直至发烟块205附近。
使用者应定期擦拭护理电子烟,以保证其工作寿命。
具体应用时,发烟块的具体设计可以有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其吸油效果、发烟效果,以优化使用者体验。电子烟的外形具体设计可以有一定的变化,使其美观、便于使用。
本发明通过优化电子烟内部结构细节,可以促进烟弹内冷凝液滴回发烟块,可以减少油雾及冷凝液回流至气动开关,便于拆卸和使用且防止漏油,减少了烟油及其冷凝液回流、渗漏的问题,而且具有多口味选择,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包括烟身(100)以及设置在所述烟身(100)内的烟弹(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烟身(100)内的止回管道(300),所述止回管道(300)的上端伸入所述烟弹(200)内,且与所述烟弹(200)的气道联通,其下端与所述烟身(100)的空腔联通,所述止回管道(300)内设有两列凹槽(301),每列包括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凹槽(301),两列凹槽(301)之间倾斜交错设置,所述凹槽从上至下依次对烟弹内的烟雾冷凝液收集;
所述烟身(100)内设有马达,所述马达通过自身工作产生的振动带动凹槽内收集的烟雾冷凝液在抽烟时气流的带动下不断向上输送至发烟块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管道(300)安装在设置于所述烟身(100)内的气动开关(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管道(300)的底部设有用于套设在所述气动开关(101)上的环形底座(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200)包括烟弹外壳(201)、生烟仓(203)、发烟块(205)和发烟块基座(206),所述烟弹外壳(201)的顶部设有烟嘴(201.2),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生烟仓(203)密封设置于所述烟弹外壳(201)内,所述发烟块(205)密封设置在所述烟弹外壳(201)内且位于所述生烟仓(203)的下方,所述发烟块基座(206)密封设置在所述烟弹外壳(201)的底部以闭合其开口,所述生烟仓(203)、发烟块(205)和发烟块基座(206)上均设有通气孔,所述生烟仓(203)的底部设有肋板(20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烟仓(203)上设有油孔(203.1),所述烟弹外壳(201)上位于生烟仓(203)的上方设有注油孔(201.1),所述注油孔(201.1)通过一注油孔盖(208)进行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块(205)内设有多孔陶瓷雾化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烟仓(203)与烟弹外壳(201)之间设置有生烟仓橡胶垫(202),所述发烟块(205)与烟弹外壳(201)之间设置有发烟块橡胶垫(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身(100)内设有多个烟弹(2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200)与烟身(100)之间通过磁吸式结构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式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烟弹(200)底部的烟弹磁力片和设置于所述烟身(100)内的烟身磁力片,所述烟弹磁力片与烟身磁力片接触时相互吸附。
CN202110842174.2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Active CN113424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174.2A CN113424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2174.2A CN113424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999A CN113424999A (zh) 2021-09-24
CN113424999B true CN11342499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7761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2174.2A Active CN113424999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4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4792B (zh) * 2023-11-10 2024-01-16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0422A1 (en) * 2010-12-03 2012-06-06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with provention of condensate leakage
CN205547368U (zh) * 2016-04-13 2016-09-07 珠海优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冷凝液与漏液收集装置的电子烟电池盒及电子烟
CN110074464B (zh) * 2019-05-15 2024-04-16 深圳市你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382642U (zh) * 2019-07-02 2020-04-24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冷凝液或烟油漏液引起电池短路的装置
CN211091889U (zh) * 2019-09-30 2020-07-28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26U (zh) * 2019-11-18 2020-10-27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冷凝液外溢的电子烟雾化器
CN110934338B (zh) * 2019-12-09 2021-11-12 同济大学 一种冷凝液回收型电子烟
CN211882196U (zh) * 2019-12-25 2020-11-10 深圳雷炎科技有限公司 可吸附冷凝液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2697674U (zh) * 2019-12-25 2021-03-16 深圳雷炎科技有限公司 阻挡冷凝液流出的烟弹和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999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15221A1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6235420B (zh) 具有弯曲形雾化腔的电子烟
CN113424999B (zh) 一种促进烟雾冷凝液回流至烟弹的电子烟
CN211065054U (zh) 一种具有雾化器回旋气道的电子烟
CN21069595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冷凝液回收结构
CN215531575U (zh) 一种横式多口味电子烟
CN2101580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67207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26673U (zh) 扁烟烟弹和电子烟
CN207125323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0326821A (zh) 一种防吸烟油的超声电子烟烟弹及超声电子烟
CN216651316U (zh) 具有弓形气路的电子烟
CN209573227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
CN210726686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9825216U (zh) 一种电子烟本体及电子烟
CN209660462U (zh) 具有双气道的电子烟
CN113796581A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N220494274U (zh) 功率气流同步调节电子雾化器
CN206403211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4802320U (zh) 一种便于注油的电子烟
CN212590254U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N110754705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8551289U (zh)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电子烟
CN220987655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0951630U (zh) 一种水和精油分离存储的香薰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