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4274A -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4274A
CN113424274A CN201880063191.2A CN201880063191A CN113424274A CN 113424274 A CN113424274 A CN 113424274A CN 201880063191 A CN201880063191 A CN 201880063191A CN 113424274 A CN113424274 A CN 113424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ers
linear
relay connector
wire harness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31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4274B (zh
Inventor
水下昌树
深水雄也
伊藤健太
横井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24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4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线束具备: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及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与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Description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向加强件组装的线束。该线束被设为多个电线以多个支线部从干线部分支的形态被捆束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88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汽车,即使是同一车型,也可能根据搭载系统的差异、选配部件的有无等而产生许多规格。根据规格差,在线束中需要的电路、终端连接器等可能产生差异。
在该情况下,若将同一产品编号的线束搭载于多个规格的汽车,则根据规格,会包含很多不需要的剩余电路、终端连接器。
于是,为了消除根据规格差而变得不需要的电路、连接器等,可考虑制造与搭载的汽车的规格对应的多个产品编号的线束。
然而,由于线束是使多个电线等根据需要而分支并集合而得到的,所以要想进行用于高效地制造这样的线束的设计工时等的研究,非常需要工夫。因而,若设定许多线束的产品编号,则会在设计工时等的研究上非常需要工夫。
若线束大规模化,则线束的设计工时等的研究的工夫会变得更加麻烦。尤其是,近年来,在汽车搭载各种各样的系统。在这样的汽车搭载的线束也因电路数的增加、成为连接对象的终端数的增加等而大规模化。另外,今后,会向汽车追加安全驾驶支援的系统、用于线控(by wire)的系统、用于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的系统。因而,线束会越来越大规模化。
这样的状况进一步招致了线束的设计工时等的研究的繁杂化。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案的线束具备: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及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第二方案根据第一方案的线束,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具备多个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所述线束具备多个所述第二配线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各个连接有所述第二配线构件的第二中继连接器。
第三方案根据第一或第二方案的线束,在所述第一配线构件中,多个所述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以分支部从干线部分支的形态集合,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所述分支部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
第四方案根据第三方案的线束,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所述分支部的端部的各个,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分支部的端部的各个的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上连接有所述第二配线构件的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
第五方案根据第三或第四方案的线束,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分支部的端部,所述分支部的长度尺寸被设为5cm以下。
第六方案根据第一~第五中任1个方案的线束,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具备片材,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固定于该片材。
第七方案根据第一~第六中任1个方案的线束,包括用于在仪表盘的内侧支撑所述第一配线构件的支撑部。
第八方案根据第七方案的线束,所述支撑部将所述第一配线构件沿着加强件支撑。
第九方案根据第一~第八中任1个方案的线束,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在多个规格中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的电气部件用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作为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十方案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准备第一配线构件,该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步骤(b),准备多种第二配线构件,该多种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在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状态下,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组合不同;及步骤(c),选择所述多种第二配线构件中的1个,将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能够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通过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而与电气部件连接。因而,例如,相对于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与电气部件连接且不将剩余部分与电气部件连接的规格,能够尽量削减第二配线构件中的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
另外,例如,若变更将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组合,或者在第二配线构件中追加线状传送构件,则能够将在1个规格中未与电气部件连接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在其他规格中与其他电气部件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配线构件在多个规格中共用化。第二配线构件虽然根据多个规格而设计、制造,但由于小规模化,所以与规格差对应的应对容易。因而,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根据第二方案,第一配线构件具备第一中继连接器,在各第一中继连接器上连接第二配线构件的第二中继连接器。因而,能够将由成为多个第一中继连接器的连接对象的电气部件的差异引起的规格差通过多个第二配线构件的各自来应对。因而,能够对线束的整体性的产品编号数的削减起贡献。
根据第三方案,能够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以分支部从干线部分支的形态集合的第一配线构件相对于多个规格共用化。因而,能够减少与规格差对应的设计工时等的研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根据第四方案,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分支端部的各个,在设置于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分支端部的各个的第一中继连接器上连接有第二配线构件的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因而,能够将由成为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分支端部的连接对象的电气部件的差异引起的规格差通过多个第二配线构件的各个来应对。因而,能够对线束的整体性的产品编号数的削减起贡献。
根据第五方案,由于分支端部的长度为5cm以下,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第一配线构件。
根据第六方案,能够使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以尽量扁平的形态集合。
关于仪表盘用的线束,连接对象多,因此,规格差大。根据第七方案,关于规格差大的仪表盘用的线束,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根据第八方案,能够以加强件为抓手来掌握第一中继连接器的位置。
根据第九方案,由于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在多个规格中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的电气部件用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作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所以能够将第一配线构件相对于全部的规格共用化。
根据第十方案,能够根据规格而选择多种第二配线构件中的1个,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中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而与电气部件连接。因而,能够尽量削减第二配线构件中的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
另外,第一配线构件在多个规格中共用化。多种第二配线构件虽然根据多个规格而设计、制造,但由于小规模化,所以与规格差对应的应对容易。因而,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线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线束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线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又一例的概略图。
图11是示出线束配置于汽车的仪表盘的内侧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2是示出线束沿着加强件被支撑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3是示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固定于片材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4是示出将包括片材的第一配线构件沿着加强件配设的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设想在汽车中存在多个规格的情况,对面向各规格的线束的例进行说明。在此,所谓在汽车中规格不同,设想搭载的电气部件的有无、配置等不同的情况。
图1及图2是示出向不同的规格的汽车搭载的2种线束500、600的概略图。在图1中,在汽车中设想以下规格:电气部件E1、E2设置于分离的部位,电气部件E3、E4设定于连结电气部件E1、E2的路径的中途或从该路径的中途分离的部位。在图2中,设想以下规格:电气部件E1、E2设置于分离的部位,电气部件E3设定于连结电气部件E1、E2的路径的中途或从该路径的中途分离的部位。即,图2所示的规格在图1所示的规格中省略了电气部件E4。作为电气部件E1、E2、E3、E4,设想向仪表盘搭载的各种设备等向汽车的各部分搭载的电气部件,例如设想电源部件、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显示装置、开关、发光部、加热器、传感器等。电气部件是电力供给源、电力供给对象、进行控制的部件、成为控制对象的部件、成为信号的传递源、传递对象的部件,除了仅仅传送电力或信号的部件(连接器等)之外。
线束500通过多个电线512分支并被捆束而构成。在此,多个电线512以在1根干线部501的路径的中途分支部502分支的形态被捆束。在干线部501的两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520、521。分支部502在朝向顶端侧的中途分支成2个2次分支部502a、502b,在各自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522、523。多个电线512中的一部分电线512a是与电气部件E1、E2、E3连接的电线。多个电线512中的另一部分512b是将电气部件E4与其他电气部件(在图1中是电气部件E1)连接的电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干线部501、分支部502、2次分支部502a、502b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530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并且,终端连接器520与电气部件E1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521与电气部件E2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522与电气部件E3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523与电气部件E4进行连接器连接。
线束600通过多个电线512a分支并被捆束而构成。在此,多个电线512a以在1根干线部601的路径的中途分支部602分支的形态被捆束。该线束600无需与电气部件E4连接,因此省略了线束500的多个电线512中的用于向电气部件E4连接的电线512b。另外,由于电线512b被省略,所以分支部602以不在中途分支的方式延伸出,在其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522。另外,省略了线束500中的终端连接器523。需要说明的是,在干线部601、分支部602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630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并且,终端连接器520与电气部件E1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521与电气部件E2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522与电气部件E3进行连接器连接。
假设将线束500在图1所示的规格及图2所示的规格中共用。在该情况下,若将线束500在图2所示的规格中使用,则电线512b成为剩余电路。另外,终端连接器523成为剩余终端连接器。而且,安装于2次分支部502b的保护构件530也成为剩余。
另外,假设为了图1所示的规格而使用线束500,为了图2所示的规格而使用线束600。在该情况下,需要设计、制造2种线束500、600。线束500、600是使多个电线512a、512b分支并进行捆束而成的,因此要想研究用于将这样的线束在抑制了缠绕等的状态下高效地制造的设计工时,非常需要工夫。本实施方式的线束涉及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的技术。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A(或10B)的说明图。在图3中示出了向第一配线构件20选择性地连接多个第二配线构件40A、40B的样态。将向第一配线构件20连接了第二配线构件40A的形态称作线束10A,将向第一配线构件20连接了第二配线构件40B的形态称作线束10B。图4是示出向第一配线构件20连接了第二配线构件40A的线束10A的概略图。图5是示出向第一配线构件20连接了第二配线构件40B的线束10B的概略图。
线束10A具备第一配线构件20和第二配线构件40A。线束10B具备第一配线构件20和第二配线构件40B。在线束10A、10B的双方中,第一配线构件20共通,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不同。
第一配线构件20具备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和第一中继连接器24。
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是传送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即可。例如,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可以是具有芯线和芯线周围的包覆件的一般电线,也可以是裸导线、屏蔽线、绞合线、漆包线、镍铬线、光纤等。作为传送电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可以是各种信号线、各种电力线。另外,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可以是单个线状物,也可以是多个线状物的复合物(绞合线、使多个线状物集合并将其利用外皮覆盖而成的线缆等)。
第一中继连接器24是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构件。第一中继连接器24例如是将多个端子收容于1个连接器壳体内的连接器。在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包括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例如,光纤)的情况下,第一中继连接器也可以包括将该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对接的方式保持的构造。通过该第一中继连接器24与第二配线构件40A(或40B)的第二中继连接器54连接,能够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与第二配线构件40A(或40B)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电连接。
在此,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通过以在1根干线部11的路径的中途分支部12分支的形态被捆束等而集合。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一部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用作电气部件E1、E2、E3用的传送路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另一部分22b用作将电气部件E4与其他电气部件(在图1中是电气部件E1)连接的传送路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及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b在干线部11处被捆束成1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b在干线部11的中途分支,作为分支部12而引出。在此,分支部12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5c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分支部12的长度尺寸设为干线部11中的在分支部12的周围最突出的部分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之间的长度即可。
在干线部11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分支部12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设置上述第一中继连接器24。在此,在分支部12的端部连接有上述第一中继连接器24。由此,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中的作为分支部12引出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连接于上述第一中继连接器24。在此,在干线部11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16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在此,在干线部11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26、28。终端连接器26、28是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端部连接的构件。终端连接器26、28例如是将端子收容于连接器壳体内的连接器。在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包括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例如,光纤)的情况下,终端连接器26、28也可以包括将该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以能够相对于光信号的传送对象对接的方式保持的构造。终端连接器26与设置于电气部件E1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器连接,终端连接器28与设置于电气部件E2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器连接。
第二配线构件40A、40B具备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和第二中继连接器54。
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是传送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即可。能够作为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应用的例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在此,第二配线构件40A包括与电气部件E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作为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第二配线构件40B包括与电气部件E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和与电气部件E4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作为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在第二配线构件40B中,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的基端侧部分(第二中继连接器54侧的部分)被捆束成1个,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的顶端侧部分(终端连接器46、48侧的部分)在中途分支。
在此,在第二配线构件40A中,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46。终端连接器46除了连接对象之外是与终端连接器26同样的结构。终端连接器46与设置于电气部件E3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17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另外,在第二配线构件40B中,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46。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48。终端连接器48除了连接对象之外是与终端连接器26同样的结构。终端连接器48与设置于电气部件E4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17、18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第二中继连接器54是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连接的构件。第二中继连接器54除了连接对象之外是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同样的结构。第二中继连接器54构成为能够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连接。
第一中继连接器24包括与连接于第二中继连接器5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的双方对应的端子。第二中继连接器54能够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连接,具有能够收容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的双方对应的端子的连接器壳体构造。由此,在第二配线构件40A、40B的双方中,第二中继连接器54能够使用共通的壳体构造。
在第二配线构件40A中,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连接于第二中继连接器54。由于第二配线构件40A不包括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所以第二中继连接器54中的收容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对应的端子的孔穴是空的。也可以是,第二中继连接器54中的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对应的端子不与线状传送构件连接而收容于孔穴。
因而,在线束10A中,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24与第二中继连接器54连接,作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中的一部分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连接。在该情况下,作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中的一部分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b止步于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连接,不与第二配线构件40A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
相对于此,在第二配线构件40B中,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b连接于第二中继连接器54。也就是说,第二中继连接器54中的连接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的多个端子收容于孔穴。第二中继连接器54能够相对于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使用相同的结构。因而,在线束10B中,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24与第二中继连接器54连接,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连接。
也就是说,第二配线构件40A可以视为包括仅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一部分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的部分连接式。线束10A可以视为包括部分连接式的第二配线构件40A。
另外,第二配线构件40B可以视为包括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全部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的全连接式。线束10B可以视为仅包括全连接式作为第二配线构件40A。
第一配线构件20包括在多个规格(包括电气部件E1、E2、E3但不包括电气部件E4的规格和包括电气部件E1、E2、E3、E4的规格)中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电气部件E1、E2、E3、E4用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
在制造考虑了多个规格的线束10A、10B时,准备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和第一中继连接器24且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中的多个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第一配线构件20(参照图3,步骤(a))。
另外,准备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和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54的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作为第二配线构件40A、40B,准备在第二中继连接器54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状态下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连接的组合不同的多种第二配线构件。在此,在第二配线构件40A中,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连接,在第二配线构件40B中,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42b连接(参照图3,步骤(b))。
然后,选择多种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中的1个,将第二中继连接器54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连接(参照图4及图5,步骤(c))。在选择了第二配线构件40A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能够将终端连接器26、28与电气部件E1、E2进行连接器连接,将终端连接器46与电气部件E3连接。在选择了第二配线构件40B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能够将终端连接器26、28与电气部件E1、E2进行连接器连接,将终端连接器46、48与电气部件E3、E4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中的一部分22a通过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a而与电气部件E3连接。因而,例如,相对于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22b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中的一部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a)与电气部件E3连接且不将剩余部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b)与电气部件E4连接的规格,能够尽量削减第二配线构件40A中的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
另外,例如,若变更将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连接的组合,或者在第二配线构件40A中追加线状传送构件42b,则也能够将在1个规格中未连接于电气部件E4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b在其他规格中与其他电气部件E4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配线构件20在多个规格中共用化。虽然第二配线构件40A、40B根据多个规格而设计、制造,但由于小规模化,所以与规格差对应的应对容易。因而,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尤其是,第一配线构件20包括数量比第二配线构件40A、40B多的线状传送构件,其设计、制造等困难。因而,难以将第一配线构件20根据多个规格而分别设计、制造。相对于此,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与第一配线构件20相比大多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即使存在多个规格,其设计、制造也比较容易。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另外,在线束10A、10B的终端附近,有时除了终端连接器46、48之外,还安装保护构件17、18、作为车辆固定用的部件的夹钳部件等。通过如上述那样在线束10A、10B的终端侧的第二配线构件40A、40B侧设置规格差,能够将设置于终端附近的部件根据规格而削减,优点大。
另外,在第一配线构件20中,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以分支部12从干线部11分支的形态集合,第一中继连接器24设置于分支部12的端部。在此,干线部11包括最多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被捆束的部分。因而,能够将包括最多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干线部11相对于多个规格共用。因而,能够减少与规格差对应的设计工时等的研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中继连接器24也可以设置于干线部11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分支部12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
另外,若分支部12的长度为5cm以下,则在捆束第一配线构件20时,沿着分支部12配设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难以与其他缠绕,或者能够容易地消除缠绕。因而,在设计、制造第一配线构件20时,考虑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缠绕等的必要性变低,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第一配线构件20的设计、制造。
另外,由于第一配线构件20包括在多个规格中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电气部件E1、E2、E3、E4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作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所以能够相对于该全部规格将第一配线构件20共用化。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说明,参照图6来说明汽车中的线束700的一例。考虑在汽车中有可能采用多个规格的情况,线束700以能够对所有规格应用的方式包括许多线状传送构件710。
在此,线束700包括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和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作为多个线状传送构件710。多个线状传送构件710以至少1个(在此是2个)分支部702、703从干线部701分支的形态被捆束。在干线部701的两端部及分支部702、703的端部的各自连接有终端连接器720。在图6中,在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上分别连接有终端连接器720。终端连接器720是与电气部件连接的连接器。电气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是在汽车的各部分搭载的电气部件。
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相对于多个规格共通地使用。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的各自根据规格而被使用或不被使用。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的各自的有无的组合是2×2×2×2×2=32种。因而,若根据多个规格差而划分线束,则需要32产品编号的划分。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若将线束700相对于多个规格共通地应用,则会产生许多成为剩余的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成为剩余的终端连接器720。另外,若根据各规格而划分线束700,则各产品编号的设计、制造等的工夫变得巨大。本实施方式的线束涉及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的技术。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110A(或110B、110C)的概略图。在图7中,示出了向第一配线构件120的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选择性地连接第二配线构件的样态。图8是示出一例的线束110A的概略图,图9是示出另一例的线束110B的概略图,图10是示出又一例的线束110C的概略图。
线束110A(或110B、110C)具备第一配线构件120、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的任1个、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的任1个、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的任1个、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的任1个。也就是说,在线束110A、110B、110C中,第一配线构件120共通。在线束110A、110B、110C中,关于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使用与规格对应的第二配线构件。
第一配线构件120具备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
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与上述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同样,是传送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即可。
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是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多个连接的构件。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与上述第一中继连接器24同样,例如是将多个端子收容于1个连接器壳体内的连接器。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也可以包括将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以能够相对于保持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传送光的线状的构件对接的方式保持的构造。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125与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的任1个第二中继连接器等连接,能够将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5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与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电连接。关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127、128,也能够同样地与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的任1个第二中继连接器156、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的任1个第二中继连接器、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的任1个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
在此,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通过以在1根干线部111的路径的中途分支部112、113分支的形态被捆束等而集合。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包括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和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相对于多个规格共通地使用。也就是说,用作在相对于多个规格共通地搭载的电气部件的传送路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根据规格而被使用或不被使用。也就是说,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用作根据规格而被搭载或不被搭载的电气部件的传送路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和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在干线部111处被捆束成1个。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和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分别被描绘为1条线,但实际上有时是多个线状传送构件的集合体。
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和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a、124b、124c、124d、124e的至少一部分到达了干线部111的两端部。在此,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a、124b、124c到达干线部111的一端部,在该端部连接有第一中继连接器125。另外,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b、124c到达干线部111的另一端部,在该端部连接有第一中继连接器126。
在干线部111的中途的分支部112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a、124d、124e分支,在其端部连接有第一中继连接器127。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e,延伸方向中间部被捆束于干线部111,两端部沿着分支部112延伸出。另外,在干线部111的中途的分支部113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c、124d分支,在其端部连接有第一中继连接器127。
由此,在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各自连接有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分支部112、113的长度尺寸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被设定为5cm以下。
本实施方式是在干线部111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分支部112、113中的至少1个设置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一例。本实施方式也是第一配线构件120具备多个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一例。而且,本实施方式还是在干线部111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分支部112、113的各自设置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一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干线部111、分支部112、113也可以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关于第二配线构件,以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的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具备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和第二中继连接器156。
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与上述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同样,是传送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即可。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根据规格的差异而包括不同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不管在与哪个规格对应的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中,都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对应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另外,根据规格,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包括或不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124c(它们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5)对应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作为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使用与在第二中继连接器156的连接对象中因规格的差异而可能产生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的组合对应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
在图7中,示出了第二配线构件150A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但不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124c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的例。另外,第二配线构件150B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和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不包括与其他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c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另外,第二配线构件150C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和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c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c,不包括与其他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另外,第二配线构件150D包括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连接的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和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124c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154c。
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能够视为包括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一部分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的部分连接式。第二配线构件150D能够视为包括与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全部连接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的全连接式。
关于其他的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7、128,也能够作为第二配线构件而选择性地连接部分连接式和前连接式。线束110A、110B能够视为包括部分连接式的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等。线束110C能够设为仅包括全连接式的第二配线构件140H、150D、160H、170D。
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中的基端侧部分(第二中继连接器侧的部分)被捆束成1个,顶端侧部分(终端连接器侧的部分)在中途分支。
在此,在第二配线构件150A中,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158。在第二配线构件150B、150C、150D中,在包括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154c的情况下,在各自的端部连接有终端连接器159b、159c。终端连接器158、159b、159c除了连接对象之外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连接器26同样的结构。终端连接器158、159b、159c与分别设置于电气部件的连接器分别进行连接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154b、154c也可以作为保护用的保护构件而外装有波纹管、树脂片、胶带等。
第二中继连接器156是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连接的构件。第二中继连接器156除了连接对象之外是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同样的结构。第二中继连接器156构成为能够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
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的关系、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2与第二中继连接器156的关系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与第一中继连接器24的关系、第二线状传送构件42与第二中继连接器54的关系是同样的。因而,第一中继连接器126与规格差无关地包括与连接于该第一中继连接器126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b、124c的全部对应的端子。第二中继连接器156能够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具有能够收容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154b、154c的全部对应的端子的连接器壳体构造。由此,在全部的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中,能够使用共通的壳体构造作为第二中继连接器156。
在第二配线构件150A中,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连接于第二中继连接器156。在第二中继连接器156中,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154c对应的孔穴是空的,或者收纳有不与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端子。
因而,若向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第二配线构件150A的第二中继连接器156,则作为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124b、124c(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的一部分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连接。在该情况下,其他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124c止步于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不与第二配线构件150A的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
设想取代第二配线构件150A而对该第二配线构件150A追加了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154c的至少一方的第二配线构件150B、150C、150D的应用。在该情况下,若向第一中继连接器126连接第二配线构件150B、150C、150D的第二中继连接器156,则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3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3连接。除此之外,其他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4b、124c的至少一方也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154b、154c连接。
关于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5连接的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7连接的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与第一中继连接器128连接的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也同样地准备根据规格差而变更了第二线状传送构件的组合的种类(产品编号)的第二配线构件。
第一配线构件120包括考虑了上述全部规格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因此包括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的电气部件用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
在制造考虑了多个规格的线束时,准备上述第一配线构件120(参照图6,步骤(a))。
另外,相对于第一配线构件120的各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考虑各规格差,准备上述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参照图7,步骤(b))。
然后,相对于各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选择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中的1个、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中的1个、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中的1个、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中的1个并连接(参照图7~图9,步骤(c))。
在图6中设想了需要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d、712e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该规格选择第二配线构件,能够制作图8所示的线束110A(在图8中,选择了第二配线构件140D、150B、160H、170C)。在该情况下,在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8中,成为与它们连接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一部分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且剩余部分不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结构。
在图6中设想了需要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该规格选择第二配线构件,能够制造图9所示的线束110B(在图9中,选择了第二配线构件140C、150B、160C、170A)。在该情况下,在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中,成为与它们连接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一部分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且剩余部分不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结构。
在图6中设想了需要共通线状传送构件711、选配线状传送构件712a、712b、712c、712d、712e的规格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该规格选择第二配线构件,能够制造图10所示的线束110C(在图10中选择了第二配线构件140H、150D、170D、160H)。在该情况下,在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中,与它们连接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全部与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叙述的作用效果同样的作用效果。
尤其是,第一配线构件120与第二配线构件相比,包括许多电线,呈长条状配设,另外,在许多部位处分支。因而,第一配线构件120的设计、制造更加困难。通过将该第一配线构件120在多个规格中共用化,能够容易地进行其设计、制造。
另外,设置有多个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在各自选择性地连接有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在此,在干线部111的两端部及分支部112、113的全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因而,能够将由成为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连接对象的电气部件的差异引起的规格差通过多个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的各自来应对。因而,能够对线束的整体性的产品编号数的削减起贡献。
例如,若以图6所示的线束700为前提而设定与规格差对应的产品编号,则如上述那样需要32的产品编号设定。在该情况下,若产生规格差(任意的连接对象、任意的传送线的增加等),则产品编号会呈指数函数状增加。因而,在线束制造工场等中的设计、制造、保管管理、保管空间等很多观点下可能产生问题。现实的是,不得不对产品编号数的上限设置制约。其结果,成为不得不对各产品编号的线束组入可能成为剩余电路的电路来应对的状况。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例,作为第一配线构件120而设定1个产品编号,作为第二配线构件140A、140B···而设定8个产品编号,作为第二配线构件150A、150B、150C、150D而设定4个产品编号,作为第二配线构件160A、160B···而设定4个产品编号,作为第二配线构件170A、170B、170C、170D而设定8个产品编号即可。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合计25的产品编号设定(若着眼于第二配线构件则是24的产品编号)来应对。因而,即使线束中包含的线状传送构件增加,也能够实现整体性的产品编号数的削减。
图11是示出线束110A配设于汽车200的仪表盘202的内侧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2是示出线束110A沿着加强件204被支撑的状态的概略图。
汽车200在驾驶席及副驾驶席的前侧具备仪表盘202。在仪表盘202的内侧(车辆前方)设置有加强件204。加强件204是长条状的构件,在仪表盘202的前方位置沿着车宽方向配设。线束110A沿着仪表盘202被支撑。
在此,线束110A包括在仪表盘202的内侧支撑第一配线构件120的支撑部210。作为支撑部210,能够在第一配线构件120的干线部111沿着加强件204配设的状态下,使用卷绕于它们的捆束带、胶带等。支撑部210也可以是安装于第一配线构件120的车辆固定用的夹钳(有时也被称作夹子)。在该情况下,通过向形成于加强件204的固定用孔插入固定夹钳,第一配线构件120安装于加强件204。
第一配线构件120也可以不安装于加强件204。第一配线构件120也可以经由车辆固定用的夹钳等而固定于仪表盘202的内表面侧(背面侧)、处于仪表盘202的车辆前方的车身等。
由于线束110A配设于汽车200的仪表盘202的内侧,所以作为线束110A,设想是仪表盘202。由于在仪表盘202及其周边会组入许多电气部件,所以关于仪表盘202用的线束110A,成为连接对象的电气部件多,规格差也大。因而,关于规格差大的仪表盘202用的线束110A,能够尽量削减成为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
另外,通过将第一配线构件120(尤其是干线部111)沿着加强件204支撑,容易将第一配线构件120的大部分沿着一定路径而稳定地支撑。另外,容易以加强件204为抓手来掌握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位置。因而,例如,在将第一配线构件120沿着加强件204支撑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中继连接器156等相对于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装卸作业,作业性优异。
图13示出了第一配线构件120具备固定有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片材310的情况。
在此,第一配线构件120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构成干线部111的部分以并列状态固定于片材310。片材310例如由包含PVC(聚氯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等树脂的材料形成。片材310可以是内部一样地填满的片材,也可以是无纺片等。片材310有时包含金属等材料。片材310可以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容易弯曲的柔软性。片材310可以是单层,也可以多层层叠。在多层层叠的情况下,例如可考虑树脂层和树脂层层叠。另外,例如可考虑树脂层和金属层层叠。
在片材310的一主面上沿着一定的路径而固定有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作为该固定形态,可以是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是非接触部位固定,还可以并用两者。在此,接触部位固定是指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与片材310接触的部分紧贴固定。另外,非接触部位固定是指不是接触部位固定的固定形态。例如,成为缝纫线、别的片材、胶带等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朝向片材310压入或者缝纫线、别的片材、胶带等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包围的状态等,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夹入而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维持为固定的状态。以下,设为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处于接触部位固定的状态来进行说明。与接触部位固定相关的各说明只要不是不能应用的结构就能够也应用于非接触部位固定。
作为该接触部位固定的形态,可以是接触部位间接固定,也可以是接触部位直接固定,还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中并用两者。在此,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是指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经由设置于它们之间的粘接剂、胶粘剂、双面胶带等夹设构件而间接地紧贴固定。另外,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是指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不经由另外设置的粘接剂等而直接紧贴固定。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中,例如可考虑通过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中的至少一方中包含的树脂被融化而紧贴固定。以下,设为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处于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来进行说明。与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相关的各说明只要不是不能应用的结构就能够也应用于接触部位间接固定。
在形成该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关于树脂,例如可考虑通过热来融化,也可以考虑通过溶剂来溶解。也就是说,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可以是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基于溶剂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优选的是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此时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手段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包括熔接、熔焊、焊接等公知手段的各种手段。例如,在通过熔接来形成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超声波熔接、加热加压熔接、热风熔接、高频熔接等各种熔接手段。另外,若利用这些手段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则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被设为基于该手段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具体而言,例如,若利用超声波熔接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则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和片材310被设为基于超声波熔接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将通过熔接而形成了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部分(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与片材310的固定部分)称作熔接部,将其中的基于超声波熔接的固定部分称作超声波熔接部,将基于加热加压熔接的固定部分称作加热加压熔接部等。
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是仅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外周的树脂融化,也可以是仅片材310中包含的树脂融化。在这些情况下,成为融化的一方的树脂紧贴于另一方的外表面的状态,有时形成比较清晰的界面。另外,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是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周围的树脂中包含的树脂和片材310中包含的树脂的双方融化。在该情况下,有时双方的树脂混合而不形成清晰的界面。尤其是,在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的周围的树脂和片材310包含相同的树脂材料等容易相溶的树脂的情况等下,有时双方的树脂混合而不形成清晰的界面。
在图13中,在片材310的一主面上,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构成干线部111的部分以并列状态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也可以以层叠的状态固定于片材310的一主面上。
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中的从干线部111分支的分支部112、113可以固定于片材310的一主面上,也可以不固定于片材310的一主面上。例如,可以是分支部112、113的基端侧部分固定于片材310。由此,能够某种程度限制分支部112、113的分支方向。
分支部112、113的端部的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位于片材310的端缘部之外。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也可以相对于片材310固定。
若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这样固定于片材310,则能够使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以尽量扁平的形态集合。因而,容易在配线空间受限的场所等配置第一配线构件120。
例如,如图14所示,在将第一配线构件120沿着加强件204配设时,能够使片材310沿着加强件204的外周表面弯曲并沿着加强件204的长度方向。上述状态能够利用能够将第一配线构件120沿着加强件204的外周表面弯曲并保持的支撑部(例如,胶带、捆束带等)来维持。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片材310及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122沿着加强件204的外周表面而配设于尽量紧凑的空间。
在该情况下,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成为位于加强件204的外周表面附近的状态,容易以加强件204为抓手来掌握第一中继连接器125、126、127、128的位置。
{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配线构件相对于全部规格共用的例,但在存在许多规格的情况下,第一配线构件也可以相对于许多规格中的一部分的多个规格共用。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配线构件和第二配线构件进行连接器连接的第一中继连接器、第二中继连接器的各自也可以由多个连接器的合体构造等实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附加支线从第一线状传送构件22的干线分支且在该支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器的结构,该连接器直接连接于电气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能够适当组合。
虽然如以上这样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的说明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应该理解,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设想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标号说明
10A、10B;110A、110B、110C 线束
11;111 干线部
12;112、113 分支部
20;120 第一配线构件
22;122 第一线状传送构件
24;125、126、127、128 第一中继连接器
40A、40B;140A、140B、140C、140D、140H、150A、150B、150C、150D、160A、160B、160C、160H、170A、170B、170C、170D 第二配线构件
42;152 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54;156 第二中继连接器
202 仪表盘
204 加强件
210 支撑部
310 片材。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具备:
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及
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
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与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
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具备多个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
所述线束具备多个所述第二配线构件,
在所述多个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各个连接有所述第二配线构件的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
在所述第一配线构件中,多个所述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以分支部从干线部分支的形态集合,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所述分支部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
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所述分支部的端部的各个,
在设置于所述干线部的一端部、另一端部及所述分支部的端部的各个的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上连接有所述第二配线构件的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线束,
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分支部的端部,
所述分支部的长度尺寸为5c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具备片材,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固定于该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包括用于在仪表盘的内侧支撑所述第一配线构件的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
所述支撑部将所述第一配线构件沿着加强件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
所述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在多个规格中存在连接可能性的全部的电气部件用的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作为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
10.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a),准备第一配线构件,该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
步骤(b),准备多种第二配线构件,该多种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在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状态下,连接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的所述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与所述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组合不同;及
步骤(c),选择所述多种第二配线构件中的1个,将所述第二中继连接器与所述第一中继连接器连接。
CN201880063191.2A 2018-12-13 2018-12-13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424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5790 WO2020121463A1 (ja) 2018-12-13 2018-12-13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274A true CN113424274A (zh) 2021-09-21
CN113424274B CN113424274B (zh) 2023-05-23

Family

ID=71075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3191.2A Active CN113424274B (zh) 2018-12-13 2018-12-13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2270B2 (zh)
JP (1) JPWO2020121463A1 (zh)
CN (1) CN113424274B (zh)
DE (1) DE112018004412T5 (zh)
WO (1) WO20201214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9100105U1 (de) * 2019-01-10 2020-04-16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chassis
DE202019100110U1 (de) * 2019-01-10 2020-04-16 Innotec Motion GmbH Sitzmöbelchassis
WO2023032161A1 (ja) * 2021-09-03 2023-03-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システム及び多用途配線部材
JP2023077707A (ja) * 2021-11-25 2023-06-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2805A (ja) * 1998-06-01 1999-12-14 Fujikura Ltd 多重伝送装置
US20020111048A1 (en) * 2001-01-22 2002-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vehicle-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a wiring harness
JP2004175266A (ja) * 2002-11-28 2004-06-24 Denso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8701512A (zh) * 2016-02-22 2018-10-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4529B2 (ja) 2014-11-10 2018-07-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組み付け方法、干渉抑制部材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組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2805A (ja) * 1998-06-01 1999-12-14 Fujikura Ltd 多重伝送装置
US20020111048A1 (en) * 2001-01-22 2002-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ing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vehicle-mounted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a wiring harness
JP2004175266A (ja) * 2002-11-28 2004-06-24 Denso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8701512A (zh) * 2016-02-22 2018-10-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21463A1 (ja) 2020-06-18
US11322270B2 (en) 2022-05-03
DE112018004412T5 (de) 2020-09-10
US20210225555A1 (en) 2021-07-22
JPWO2020121463A1 (ja) 2021-02-15
CN11342427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24274B (zh)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JP6806735B2 (ja) 車両用回路体および車両用回路体の製造方法
WO2017222073A1 (ja) 車両用回路体
US10099634B2 (en) Wire harness
US9214756B2 (en) Connector,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wire harness and wiring materials to member to be connected
US10583791B2 (en) Wire harness
CN102136706A (zh) 车辆用导电路径
CN108290531B (zh) 线缆引导装置、布线装置、安全气囊模块、方向盘及车辆
US10300867B2 (en) Wire harness with trunk line distributor
CN116525179A (zh) 布线构件及包装形态的布线构件
CN114830266B (zh) 配线构件
JP6624234B2 (ja) 配線部材の取付構造
CN113924703B (zh) 布线部件
CN112789693B (zh) 布线构件及布线构件的配设结构
CN114846564B (zh) 配线构件
CN114342189A (zh) 配线部件
US20220051832A1 (en) Wiring member
US11170911B2 (en) Wiring member
JP201211501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0089000B (zh) 线束中的保护构件的保持结构
JP2018101510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3474850B (zh) 布线构件
CN113924704B (zh) 布线部件
US20230137177A1 (en) Wiring member
CN116982125A (zh) 配线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