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6409A -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6409A
CN113416409A CN202110634287.3A CN202110634287A CN113416409A CN 113416409 A CN113416409 A CN 113416409A CN 202110634287 A CN202110634287 A CN 202110634287A CN 113416409 A CN113416409 A CN 113416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polyester material
prepara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42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che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che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che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che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42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6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6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6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rare earth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02Applications for biomedical 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80~10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和60~12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1~0.1重量份酯化催化剂和0.2~2重量份稳定剂,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3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5~2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10℃~22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8~8重量份的扩链剂和4~8重量份交联剂,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本发明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热性能,可为生物支架材料提供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将细胞与三维高分子如脂肪聚酯、聚氨酯等支架进行复合培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呈现广阔的应用前景。用这些材料制成内部有大量相互贯穿空间的支架,能使细胞有效地粘附和进行生命活动。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作支架培养人气管软骨,细胞在支架上扩展良好,显示出支架对生成软骨组织的良好作用。
现有的聚氨酯制备的生物样品支架无法维持自身的形状,难以制作复杂结构生物样品支架,需要借助承接的容器或模具来完成热固化,这种借助容器或者模具的热固化方式限制了聚酯的应用范围,并且容器或者模具本身的制作会增加生物样品支架制备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聚酯材料的弹性和可塑性。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0~10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和60~12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1~0.1重量份酯化催化剂和0.2~2重量份稳定剂,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3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5~2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10℃~22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8~8重量份的扩链剂和4~8重量份交联剂,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酯化催化剂对甲苯磺酸锌、对甲苯磺酸锑和对甲苯磺酸钴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1~3:1。通过加入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提高其热稳定性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通过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2-乙基己酸钡与自由基反应,终止自由基的反应。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85%~95%和5%~15%复合弹性剂。
弹性剂可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韧性及抗冲击性,本案是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和复合弹性剂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切片,得到弹性剂,本发明的复合弹性剂包括异戊二烯、聚丙交酯纤维丝、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端氨基聚醚协同作用,提高聚酯材料的韧性和冲击性。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21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功能性颗粒为30~40%氟化锂、20~30%气相二氧化硅和30~50%氧化钇。
通过加入氟化锂、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钇改善聚酯材料的耐热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本案优选的功能性颗粒为氟化锂、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钇协同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扩链剂为1,6一己二醇或氢氧化三甲乙铵。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交联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的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45℃~255℃,真空度为12KPa~16KPa。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热性能,可为生物支架材料提供良好的基础。
(2)本发明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加入弹性剂,弹性剂是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和复合弹性剂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切片得到,复合弹性剂包括异戊二烯、聚丙交酯纤维丝、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端氨基聚醚协同作用,提高聚酯材料的韧性和冲击性;通过加入氟化锂、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钇改善聚酯材料的耐热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0重量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6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1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锌和0.2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1: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5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85%和15%复合弹性剂,在21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31
功能性颗粒为30%氟化锂、30%气相二氧化硅和40%氧化钇。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8重量份的1,6一己二醇和4重量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45℃,真空度为16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90重量份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10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锑和1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2: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2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1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15℃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90%和10%复合弹性剂,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32
功能性颗粒为35%氟化锂、28%气相二氧化硅和38%氧化钇。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4重量份的氢氧化三甲乙铵和5重量份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52℃,真空度为14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重量份的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和12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1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钴和2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3: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3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2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2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95%和5%复合弹性剂,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41
功能性颗粒为40%氟化锂、30%气相二氧化硅和30%氧化钇。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8重量份的1,6一己二醇和8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55℃,真空度为12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对比例1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0重量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6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1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锌和0.2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1: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5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85%和15%复合弹性剂,在21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异戊二烯 70%;
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13%;
端氨基聚醚 17%。
功能性颗粒为30%氟化锂、30%气相二氧化硅和40%氧化钇。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8重量份的1,6一己二醇和4重量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45℃,真空度为16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对比例2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90重量份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10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5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锑和1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2: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15℃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弹性剂为聚癸二酸丙三醇酯
功能性颗粒为35%氟化锂、28%气相二氧化硅和38%氧化钇。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4重量份的氢氧化三甲乙铵和5重量份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52℃,真空度为14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对比例3
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0重量份的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和12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1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钴和2重量份稳定剂,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3:1,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30重量份的弹性剂,在22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95%和5%复合弹性剂,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51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8重量份的1,6一己二醇和8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酰,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55℃,真空度为12KPa,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下面列出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结果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02789420000052
将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酯材料具有很好的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0~10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和60~120重量份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反应罐中,然后再加入0.01~0.1重量份酯化催化剂和0.2~2重量份稳定剂,搅拌制浆,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S2、酯化反应结束后,继续进行预缩聚反应,预缩聚反应过程中,加入10~30重量份的弹性剂和5~20重量份功能性颗粒,在210℃~220℃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8~8重量份的扩链剂和4~8重量份交联剂,继续进行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切片,得到聚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和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酯化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锌、对甲苯磺酸锑和对甲苯磺酸钴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稳定剂为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和2-乙基己酸钡,质量比为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弹性剂包括聚癸二酸丙三醇酯85%~95%和5%~15%复合弹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弹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3102789410000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功能性颗粒为30~40%氟化锂、20~30%气相二氧化硅和30~50%氧化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扩链剂为1,6一己二醇或氢氧化三甲乙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交联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出酒率的酒精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共聚反应的温度为245℃~255℃,真空度为12KPa~16KPa。
CN202110634287.3A 2021-06-07 2021-06-07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416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4287.3A CN113416409A (zh) 2021-06-07 2021-06-07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4287.3A CN113416409A (zh) 2021-06-07 2021-06-07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6409A true CN113416409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8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4287.3A Pending CN113416409A (zh) 2021-06-07 2021-06-07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64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0649A (zh) * 2013-09-13 2013-12-18 四川大学 高韧性聚乳酸/交联聚氨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2579A (zh) * 2014-02-14 2014-04-23 广州大学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聚氨酯叠层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18243A (zh) * 2012-10-31 2015-06-17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膜、使用了该膜的层合体、及含有该层合体和密封层的构造体
CN107033312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太原工业学院 一种星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54501A (zh) * 2018-11-29 2019-02-19 湖南工学院 一种Mg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8243A (zh) * 2012-10-31 2015-06-17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膜、使用了该膜的层合体、及含有该层合体和密封层的构造体
CN103450649A (zh) * 2013-09-13 2013-12-18 四川大学 高韧性聚乳酸/交联聚氨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2579A (zh) * 2014-02-14 2014-04-23 广州大学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聚氨酯叠层隔震支座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33312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太原工业学院 一种星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54501A (zh) * 2018-11-29 2019-02-19 湖南工学院 一种MgAlON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5525B (zh) 一种耐湿热老化ndi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3154B (zh) 一种微孔可修复tpu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615B (zh) 一种含木质素的环境友好型聚氨酯弹性体
CN113136028B (zh) 一种可发泡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386B (zh) 星型聚氨酯弹性体增韧聚乳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343286A (zh)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322008B (zh) 一种提高氨纶产品性能稳定性的方法
CN108219108A (zh) 一种耐水解聚氨酯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409A (zh) 弹性可塑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961302B (zh) 一种耐高温高湿聚氨酯发泡材料
CN115029055B (zh) 一种耐候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819310B (zh) 高熵聚氨酯及其製備方法
CN115433442A (zh) 可生物降解强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0884A (zh) 一种pur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CN110922572A (zh) 聚氨酯软质泡沫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聚氨酯软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046A (zh) 一种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180B (zh) 一种热塑性纤维素/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646B (zh) 一种全降解的高韧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3852B (zh) 一种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16693920B (zh) 一种抗菌型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285638A1 (en) Silk fibroin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increased content of beta-shee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11662544B (zh) 一种基于聚氨酯树脂高温成型的粘结式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2587A (zh) 聚乳酸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304758A (zh) 一种基于苔黑酚衍生物的含硫聚酯、制备及用途
CN116790104A (zh) 一种耐电池电解液的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