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1422A -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1422A
CN113391422A CN202110272474.1A CN202110272474A CN113391422A CN 113391422 A CN113391422 A CN 113391422A CN 202110272474 A CN202110272474 A CN 202110272474A CN 113391422 A CN113391422 A CN 113391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drive
driving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24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磊
郭利德
淡佳鹏
王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91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1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供电装置和至少一个线圈,将供电装置与线圈电连接,将线圈放置在驱动磁性件的磁场中,通过对线圈通入电流,使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移动,或者驱动磁性件移动,这样,线圈或者驱动磁性件可以驱动马达载体移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移动,完成摄像头模组的变焦。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3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172570.4、申请名称为“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照相与摄像功能已逐渐成为手机,个人数学助理,笔记型电脑等手持式通讯装置的基本配备。随着用户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拍摄要求的提高,大焦距的远景拍摄以及小焦距的广角拍摄功能相互配合已然成为当下备受用户喜爱的移动终端的标配。而满足不同焦距的拍摄要求的移动终端则需要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摄像头模组。
为了实现摄像头模组的光学变焦功能,驱动马达需要覆盖越来越大的行程。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内的摄像头模组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镜头和用于驱动镜头移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螺纹穿设在多个镜头上的滚珠丝杠上,该步进电机均通过转接件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上。工作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带动多个镜头沿滚珠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实现模组的光学变焦。
然而,上述用于驱动镜头移动的步进电机成本较高,且滚珠丝杠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从而提高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降低了摄像头模组及其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以及制作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移动,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马达载体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马达载体用于承载一个镜头,每个所述马达载体由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驱动;
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供电装置及至少一个线圈,所述供电装置与每个所述线圈均电连接,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至少一个线圈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相互配合,以驱动其中一个马达载体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为包括驱动磁性件、线圈和供电装置,将供电装置与线圈电连接,将线圈放置在驱动磁性件的磁场中,通过对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移动,或者,驱动磁性件在磁场作用下移动,这样,所述线圈或所述驱动磁性件驱动马达载体移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移动,完成摄像头模组的变焦。本申请的驱动装置中,因马达载体的移动行程与驱动磁性件的长度有关,因此,可通过延长驱动磁性件的长度尺寸来实现马达载体的长行程运动,从而增大摄像头模组的焦距调节范围,提升用户体验,另外,该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磁屏蔽件,所述磁屏蔽件包括第一磁屏蔽部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
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两端,所述第一磁屏蔽部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围合成安装空间,所述驱动磁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驱动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每个所述马达载体连接在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或者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
通过将驱动磁性件设置在磁屏蔽件的安装空间内,不仅提高了驱动磁性件在驱动装置内结构稳定性,而且对驱动磁性件产生的磁场起到屏蔽作用,避免该磁场对驱动装置的其他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屏蔽件还包括第三磁屏蔽部;
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相对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连接;
所述驱动磁性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上,所述线圈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沿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磁屏蔽部,并在第三磁屏蔽部上套设线圈,同时将驱动磁性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磁屏蔽部上,这样便可通过充磁效应形成垂直于线圈的磁感线,且线圈仅在位于第一磁屏蔽部与第三磁屏蔽部之间的部分才会感应到磁场,同时,通过将线圈与供电装置电连接,以在通电后的线圈上形成环形电流,该电流在垂直于线圈的磁场中产生安培力,这样,当将与摄像头模组的镜头连接的马达载体连接在线圈上,磁屏蔽件固定在终端内固定不动的部件上时,通电后的线圈在安培力的作用便会带动马达载体沿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移动,或者,当将马达载体连接在第一磁屏蔽部上,线圈固定在终端内固定不动的部件上时,线圈通电后,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第一磁屏蔽部带动马达载体沿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镜头的移动,完成摄像头模组的变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座;
所述至少一个马达载体、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及所述至少一个镜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线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线圈连接,所述磁屏蔽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磁屏蔽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侧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马达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马达载体沿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镜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镜头沿自身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线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线圈间隔套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
且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上均形成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座搭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与所述马达载体相连的所述线圈卡设在所述卡座的限位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磁性件沿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驱动磁性件的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线圈相连,以使所述线圈通电后带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马达载体均连接在对应的线圈上;
每个马达载体上均形成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限位孔,卡座搭设在第三磁屏蔽部上,线圈卡设在卡座的限位孔内,这样,通电后的线圈在沿第三磁屏蔽部运动时能够通过推动限位孔的侧壁来带动马达载体往复运动,实现镜头的移动,同时也简化了马达载体与线圈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提高了马达载体与驱动组件之间的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马达载体沿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镜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镜头沿自身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每个马达载体与对应的镜头连接;
线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线圈间隔套设在第三磁屏蔽部上,每个马达载体均连接在磁屏蔽件上,或者,每个马达载体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线圈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驱动组件的第三磁屏蔽部上套设多个线圈,以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的同时驱动,从而在实现多个间隔设置的马达载体的驱动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组件的设置数量,简化了整个驱动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了该驱动装置的制作及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磁性件设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且所述驱动磁性件和所述马达载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两侧,且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相连,所述驱动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线圈通电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和所述马达载体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磁性件包括沿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磁性相反,线圈位于驱动磁性件背离第一磁屏蔽部的一侧;
线圈的轴线方向与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线圈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一侧,线圈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一侧,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线圈相对于第一磁屏蔽部沿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移动,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指定方向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驱动磁性件沿延伸方向的两部分设置为磁性相反,并将线圈沿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设置的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一侧,这样,通过对线圈通电,使该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沿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固定在线圈或者第一磁屏蔽部能够带动马达载体沿着指定方向移动,实现对镜头的驱动。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调整驱动磁性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延伸长度,以改变马达载体的移动行程,结构简单,装配及操作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磁性件还包括第四磁屏蔽部;
第四磁屏蔽部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磁屏蔽部上,第一磁屏蔽部连接在第四磁屏蔽部的一侧,第一磁屏蔽部、两个第二磁屏蔽部及第四磁屏蔽部共同围合成安装空间,线圈和驱动磁性件均设置在第四磁屏蔽部上。
第四磁屏蔽部的设置不仅进一步起到隔离磁场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驱动磁性件和线圈在驱动装置内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马达载体沿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镜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镜头沿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马达载体与对应的镜头连接;
驱动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驱动磁性件沿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每个驱动磁性件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线圈,每个马达载体均连接在磁屏蔽件上,或者,每个马达载体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线圈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驱动组件的驱动磁性件内设置多个线圈,以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的同时驱动,从而在实现多个间隔设置的马达载体的驱动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组件的设置数量,简化了整个驱动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了该驱动装置的制作及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座,马达载体、驱动组件及镜头均设置在固定座上,以提高驱动装置与镜头的装配稳固性,同时也使得整个驱动装置和镜头形成的摄像头模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与线圈连接,磁屏蔽件与固定座连接。
通过将磁屏蔽件连接在固定座上,以实现该磁屏蔽件的稳固不动,将马达载体连接在线圈上,这样,通电后的线圈会在磁场的作用沿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稳定移动,从而带动马达载体沿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的方向稳定移动。另外,通过将驱动组件的磁屏蔽件固定在固定座上,以使该驱动装置在电子设备上装配时,可直接通过将该固定座固定在电子设备内,便可完成驱动装置的装配,提高了该驱动装置在电子设备内的装配效率,同时也使得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装置连接在马达载体上,以使该供电装置能够随着马达载体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在固定在马达载体上的线圈中形成稳定可控的电流,对该线圈产生稳定的驱动力,进而实现对马达载体的稳定驱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在固定部上的活动部,固定部与固定座连接,活动部的一端与马达载体连接,且活动部的至少部分沿马达载体的移动方向延伸。
通过将该供电装置的柔性电路板的活动部的一端连接在马达载体上,使得马达载体带动活动部稳定移动,实现对线圈的稳定供电。同时,该活动部通过固定部连接在固定座上,以保证该柔性电路板实现与固定座外部的主控板之间的电流与信号的稳定传输,从而进一步保证向线圈输入稳定的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动部连接有马达载体的一端被配置成弧形段。通过弧形结构将活动部过渡到马达载体上,以避免该柔性电路板与马达载体连接的一端出现折损的情况而影响对线圈的电流输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补强件,活动部通过补强件与马达载体连接,以增强该柔性电路板与马达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该柔性电路板的活动部随马达载体移动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过渡部,固定部与活动部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以使整个活动部均能够沿马达载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从而延长该马达载体带动活动部沿平行于第二磁屏蔽部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行程,确保该马达载体带动活动部沿运动方向移动时不会影响固定部的稳固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
位置检测装置包括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霍尔元件设置在马达载体上,感测磁性件设置在固定座上,霍尔元件与供电装置均与摄像头模组的处理器信号连接;
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以在霍尔元件检测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根据信号控制供电装置停止向线圈供电。
通过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的设置,实现对马达载体的运动位置的检测和控制,从而实现马达载体的闭环控制。同时,通过将霍尔元件固定在马达载体上,以使位于马达载体上的供电装置对霍尔元件实现稳定供电,确保该霍尔元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与第一磁屏蔽部连接,线圈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内具有供磁屏蔽件移动的避让通道。
通过将线圈连接在固定座上,以实现线圈的稳固不动,将马达载体连接在第一磁屏蔽部上,这样,通电后的线圈会在磁场的作用产生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的安培力,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该安培力驱动磁屏蔽件沿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在避让通道内稳定移动,从而带动马达载体沿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的方向稳定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供电装置连接在固定座上,以实现对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线圈稳定供电,保证磁屏蔽件穿过线圈稳定往复运动。另外,通过将供电装置连接在固定座上,以简化马达载体上的结构,不仅提高了驱动装置的装配效率,而且减轻马达载体的负重,从而使得磁屏蔽件能够有效地带动该马达载体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
位置检测装置包括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霍尔元件设置在固定座上,感测磁性件设置在马达载体上,霍尔元件与供电装置均与摄像头模组的处理器信号连接;
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以在霍尔元件检测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使得处理器控制供电装置停止向线圈供电。
通过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的设置,实现对马达载体的运动位置的检测和控制,从而实现马达载体的闭环控制。同时,通过将霍尔元件固定在固定座上,以使位于固定座上的供电装置对霍尔元件实现稳定供电,确保该霍尔元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将霍尔元件以及供电装置均设置在固定座上,进一步简化了马达载体的装配结构,且使得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载体部,两个载体部分别用于与镜头位于轴线两侧的两个镜头连接部连接;
驱动组件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载体部上,以驱动两个载体部移动,从而带动镜头移动。
通过将马达载体设置为包括两个相对的载体部,两个载体部分别与镜头的轴线两侧连接,以使得镜头稳定地固定在马达载体上。工作时,通过两个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两个载体部运动,从而实现对镜头的稳定驱动,保证镜头沿两个载体部的运动方向稳定移动,实现长行程变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马达载体中,
位于同侧的每个载体部分别与驱动组件中对应的线圈连接,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磁屏蔽部与固定座连接,这样,各个线圈通电后可实现对多个位于同侧的载体部的同时驱动。
或者,位于同侧的每个载体部均与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磁屏蔽部连接,驱动组件的所有线圈均与固定座连接,这样,线圈通电后会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的安培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磁屏蔽部带动位于同侧的多个载体部沿着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的同时驱动,缩减了驱动组件的数量,从而简化了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以及装配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第一导轨,两个载体部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导轨上,且每个载体部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均沿对应的第一导轨移动,以使载体部在第一导轨的支撑下沿直线运动,进而确保镜头稳定变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模组包括对应设置在两根第一导轨远离固定座底部的一侧的两根第二导轨,且第二导轨平行于第一导轨设置,两个镜头连接部分别套设在第二导轨上,且每个镜头连接部在载体部的带动下均沿对应的第二导轨移动;
每个载体部与镜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以吸收上下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平行度公差,防止载体部和镜头运动过程中接触紧密而出现卡死的情况,方便镜头与马达载体的相互解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装置为簧片,以简化缓冲装置的结构,提高驱动装置的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还包括承托部;
承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载体部上,承托部用于承载镜头。承托部的设置提高镜头与马达载体之间的作用面积,从而提高了镜头在马达载体上的稳固性,保证该马达载体对镜头的稳定驱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载体部朝向镜头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成与镜头的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以提高镜头的侧壁与载体部的侧壁之间的吻合度,减小镜头与马达载体之间的装配间隙,使得装配后的驱动装置更加紧凑。另外,上述设置方式也避免了镜头与马达载体装配时载体部朝向镜头的侧壁对镜头造成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镜头和如上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的驱动组件通过马达载体与镜头连接,以驱动镜头沿指定方向移动。
本申请通过在摄像头模组中设置上述驱动装置,以驱动镜头沿指定方向移动,不仅实现镜头的长行程变焦过程,而且该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如上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设置在壳体上。
本申请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上述摄像头模组,不仅实现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的长行程变焦,保证该电子设备实现大焦距的远景拍摄以及小焦距的广角拍摄的功能,而且简化该电子设备的结构,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B-B线的截面图;
图7是图3的俯视图;
图8是图3的驱动装置与镜头的装配图;
图9是图7中沿C-C线的截面图;
图10是图3中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供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中供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部分驱动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主视图;
图16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沿D-D线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20-摄像头模组;
11-透光区域;21-镜头;22-驱动装置;23-主控板;24-第二导轨;
211-镜头连接部;212-镜头主体部;221-马达载体;222-驱动组件;223-固定座;224-位置检测装置;225-第一导轨;226-缓冲装置;
2211-载体部;2212-承托部;2213-卡座;2214-安装板;2215-安装位;2221-驱动磁性件;2222-磁屏蔽件;2223-供电装置;2224-线圈;2231-子固定座;2232-加强座;2233-光线避让口;2234-安装座;2241-霍尔元件;2242-感测磁性件;
2211a-弧形面;2221a-第一部分;2221b-第二部分;2222a-第一磁屏蔽部;2222c-第二磁屏蔽部;2222b-第三磁屏蔽部;2222d-第四磁屏蔽部;2223a-固定部;2223b-活动部;2223c-弧形段;2223d-补强件;2223e-过渡部;2223f-电连接端;2231a-避让通道;2224a-左半部分;2224b-右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拍摄功能已逐渐成为手机,个人数学助理,笔记型电脑等手持式通讯装置的基本配备。随着用户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拍摄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拍摄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大焦距的远景拍摄例如潜望式摄像头模组以及小焦距的广角拍摄功能例如传统的CCM模组之间相互配合,能够起到很好的功能互补,已然成为当下备受用户喜爱的移动终端的标配。上述满足不同焦距的拍摄要求的摄像头模组为光学变焦摄像头模组。
图1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截面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以手机为例,对本申请的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解释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手机的壳体10上设置有摄像头模组20,该摄像头模组20包括沿壳体10上的透光区域11的轴线向壳体10内部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镜头21,多个镜头21连接有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22与主控板23信号连接。通过主控板23控制驱动装置22工作,以使该驱动装置22驱动多个镜头21往靠近或者远离壳体10上的透光区域11移动,以实现摄像头模组的变焦,满足用户对大焦距的远景拍摄以及小焦距的近景拍摄要求。
为了实现摄像头模组20的大范围的光学变焦功能,驱动装置22需能够驱动镜头21实现长行程运动。在相关技术中,驱动装置22包括步进电机和螺纹穿设在多个镜头21上的滚珠丝杠,该步进电机均通过转接件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上。工作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带动多个镜头21沿滚珠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实现摄像头模组20的光学变焦。
然而,上述用于驱动镜头21移动的步进电机成本较高,且滚珠丝杠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从而提高了整个摄像头模组20的制作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通过将驱动装置中驱动组件设置为包括驱动磁性件、线圈和供电装置,将供电装置与线圈电连接,将线圈放置在驱动磁性件的磁场中,通过对线圈通入电流,使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相对于驱动磁性件沿平行于指定方向的路径移动,这样,通过将马达载体与线圈或者驱动磁性件连接,使得连接在线圈或者驱动磁性件上的马达载体沿着平行于指定方向的路径移动,从而带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沿指定方向移动,完成摄像头模组的变焦。本申请的驱动装置中,因马达载体的移动行程与驱动磁性件的长度有关,因此,可通过延长驱动磁性件的长度尺寸来实现马达载体的长行程运动,从而增大摄像头模组的焦距调节范围,提升用户体验,另外,该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成本。
通过特殊结构的驱动组件驱动与镜头连接的马达载体,不仅能够实现镜头的长行程变焦,而且降低了驱动装置的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成本。以下通过三个不同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3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马达载体221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222。其中,每个马达载体221与摄像头模组20中对应的镜头21连接,驱动组件222用于驱动马达载体221沿镜头21的中心轴线l(参见图2)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镜头21沿指定方向(如图4中x方向所示)移动,实现镜头21的变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驱动组件222同时驱动一个马达载体221,也可以一个驱动组件222来驱动一个马达载体221。也就是说,可认为每个马达载体221对应一个或者多个驱动组件222,每个马达载体221由对应的驱动组件222来驱动,或者说,一个或者多个驱动组件222也对应着一个马达载体221,一个或多个驱动组件222用于驱动对应的马达载体221。
参照图3所示,实际应用中,摄像头模组20包括有多个同轴且依次间隔设置的镜头21,即多个镜头21沿自身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为实现多个镜头21的长行程移动,本实施例可沿沿镜头21的中心轴线l(参见图2)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马达载体221,如图3所示,每个马达载体221均与对应的镜头21连接,使得该驱动装置22同时对多个镜头21的稳定驱动。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不排除当摄像头模组20具有一个镜头21时,该驱动装置22包括一个马达载体221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指定方向与镜头21的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一致。
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一个驱动组件2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2221、供电装置2223及至少一个线圈2224。其中,驱动磁性件2221可以是磁石等有磁场的元件,供电装置2223是指给线圈2224提供电信号的装置。
本申请中,当有多个驱动组件222时,各个驱动组件222之间可以共用供电装置2223,或者共用驱动磁性件2221。例如,一个供电装置2223给多个驱动组件222中的线圈2224供电。当然,也可以每个驱动组件222使用一个独立的供电装置2223。类似的,各个驱动组件222之间也可以共用驱动磁性件2221,例如,当有两个驱动组件222且每个驱动组件222各自包括一个线圈2224时,那么这些线圈2224可以共用一个驱动磁性件2224(如图4所示的示例),当然,也可以分别为这两个线圈2224配置一个驱动磁性件2224(如图14所示的示例)。
其中,每个所述马达载体221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驱动组件222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线圈2224连接,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2221与固定座223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以一个供电装置2223给一个驱动组件222供电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5所示,其中,供电装置2223与每个线圈2224均电连接,以为每个线圈2224供电,使每个线圈2224中产生稳定的环形电流。具体地,该供电装置2223具体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线圈2224电连接,另一端与摄像头模组20的主控板23电连接,该主控板23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电连接。电池通过主控板23以及柔性电路板将电流传输至线圈2224内,同时该主控板23能够控制供电时间等供电参数,以为线圈2224传输稳定可控的电流。
图6是图5中沿B-B线的截面图。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每个线圈2224位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磁场中,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线圈2224上会产生电流,该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可形成平行于镜头21的中心轴线l的安培力,在安培力的作用下,线圈2224相对于驱动磁性件2221在平行于指定方向的路径上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线圈2224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结构,只要保证通电后的线圈2224具有朝向指定方向的安培力(其中包括指定方向上的安培力分量),这样,可通过限制该线圈2224在指定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的活动,使得该线圈2224相对于驱动磁性件2221仅在平行于指定方向的路径上移动。
例如,可在摄像头模组20中设置限位部(未示出),该限位部用于限制线圈2224在指定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上的活动。示例性的,该限位部可以为固定板,固定板挡设在线圈2224与指定方向具有一定夹角的方向上,使得线圈2224仅在指定方向上活动。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不对限位部的结构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安培力的产生原理可直接参照传统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马达载体221与对应的线圈2224连接,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线圈2224带动马达载体221沿着镜头21的中心轴线l的方向(如图4中x所指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镜头21在指定方向上移动,实现变焦功能。
以一个线圈2224和一个马达载体221为例,驱动磁性件2221可以连接在摄像头模组20或者手机中的固定不动的部件上,以保证该驱动磁性件2221固定不动,线圈2224与马达载体221连接。这样,通电后的线圈2224会在磁场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以带动马达载体221沿x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稳定移动,实现长行程变焦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马达载体221与线圈222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马达载体221与线圈2224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固定方式进行连接。
当然,参照图4所示,正如下文即将提到的,可以在马达载体221上形成有卡座2213,该卡座2213内开设有限位孔,该卡座2213搭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套设在该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线圈2224卡设在卡座2213的限位孔内,从而该线圈2224通电后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运动时能够通过该卡座2213带动马达载体221同步运动。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不对马达载体221与线圈2224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制。
其中,线圈2224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可以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这样,该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便与镜头21的中心轴线l的方向(即指定方向)一致,这样,通电后的线圈2224可带动马达载体221沿着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沿着指定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因线圈2224是受到驱动磁性件2221的磁场作用而产生安培力,因此,本申请的驱动装置中,马达载体221的移动行程与驱动磁性件2221的长度有关,因此,可通过延长驱动磁性件2221的长度尺寸来实现马达载体221的长行程运动,从而增大摄像头模组20的焦距调节范围,提升用户体验,另外,该驱动装置22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20的制作成本。
继续参照图5所示,驱动组件222还可以包括磁屏蔽件2222,每个磁屏蔽件2222包括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相对设置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两端,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围合成磁屏蔽件2222的安装空间,驱动磁性件2221位于该安装空间内,且驱动磁性件2221固定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马达载体221可连接在线圈2224上。
其中,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与上述指定方向一致。如此,通电后的线圈2224可带动马达载体221沿着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参照图5中a所指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沿着指定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与镜头21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
具体设置时,该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第二磁屏蔽部2222c可为具有磁屏蔽功能的板状件,该板状件可以由软磁材料例如坡莫合金或铁铝合金的材料制成,以避免驱动磁性件2221产生的磁场对磁屏蔽件2221外部的部件造成干扰,同时也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磁场对驱动磁性件2221产生的磁场造成干扰。
继续参照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磁屏蔽件2222的磁屏蔽效果,在一些示例中,驱动磁性件222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且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两端与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连接,以使磁屏蔽件2222形成稳定的环形结构,这样,提高了磁屏蔽件2222的结构稳定性,另外闭合的磁屏蔽件2222也进一步起到隔离磁场的作用。
参照图5所示,为提高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稳定性,该第三磁屏蔽部2222b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往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的内表面延伸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分别与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增大该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两端与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与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整个磁屏蔽件2222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简化磁屏蔽件2222的结构,该磁屏蔽件2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这样,不仅提高了该磁屏蔽件2222的装配效率,而且增强了该磁屏蔽件2222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磁性件22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磁屏蔽部2222a沿延伸方向的两端,线圈2224活动套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以使该线圈2224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时,均能够受到驱动磁性件2221垂直的磁感线。
如图6所示,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驱动磁性件2221产生的磁感线作用在线圈2224上的方向。本实施例中,驱动磁性件2221可以为沿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磁石。
具体装配时,该驱动磁性件2221的两端还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上,以提高该驱动磁性件2221在磁屏蔽件2222内的稳固性,进一步保证该驱动磁性件2221产生的磁场稳定地垂直于线圈2224朝向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因线圈2224远离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位于磁屏蔽件2222的外部,因此,该线圈2224远离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不会受到磁屏蔽件2222产生的磁场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的线圈2224套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且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第三磁屏蔽部2222b相对且平行设置,这样,线圈2224位于磁屏蔽件2222内部的至少部分会与驱动磁性件2221朝向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磁感线垂直,使得通电后的线圈2224具有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安培力,确保位于磁屏蔽件2222内部的线圈2224通电后受到的安培力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参照图5中a所指的方向)上具有分量,从而使得该线圈2224能够沿着第三磁屏蔽部2222b移动。
其中,线圈2224可以为套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圆环形线圈、长方形线圈、正方形线圈、正方形线圈或者其他形状的线圈2224。
例如,参照图5和图6所示,线圈2224为长方形线圈,即线圈2224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该长方形线圈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和上下两个部分。
其中,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位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左右两侧,即这两个部分分别位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朝向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一侧和背离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一侧,这两部分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均垂直,驱动磁性件2221因充磁效应产生的磁场会作用在线圈2224上,并垂直于线圈2224靠近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一侧的电流,从而使得该侧受到朝向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的安培力,从而增大了线圈2224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上的驱动力,从而使得马达载体221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稳定移动。
参照图6所示,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顺时针方向即箭头c所指的方向的电流,线圈2224靠近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一侧的电流方向向上,该电流受到垂直于该电流的磁场后,会产生垂直于纸面且朝向纸面内部的安培力,即在图5中,该安培力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且指向右侧,即箭头a所指的方向。
而当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线圈2224靠近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一侧的电流方向向下,该电流受到垂直于该电流的磁场后,会产生垂直于纸面且朝向纸面外部的安培力,即在图5中,该安培力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且指向左侧,即箭头a所指的方向的反方向。
线圈2224上下两个部分分别位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上下两侧,这两个部分通电后,其上的电流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平行,不产生安培力,则不会在这两个部分上产生任意方向上的驱动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磁屏蔽部2222b也对线圈222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了线圈2224在除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运动,进一步确保该线圈2224带动马达载体221仅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磁屏蔽件2222可以连接在摄像头模组20或者手机中的固定不动的部件上,例如,将磁屏蔽件2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固定在摄像头模组20或者手机中的固定不动的部件上,以保证该磁屏蔽件2222固定不动,线圈2224与马达载体221连接。这样,通电后的线圈2224会在驱动磁性件2221的磁场作用下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马达载体221沿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即箭头a所在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稳定移动,实现长行程变焦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即箭头a所指的方向平行于镜头21的轴线l的延伸方向,以保证线圈2224带动马达载体221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运动时,能够实现该镜头21沿其自身的轴线方向即指定方向运动,进而实现摄像头模组20的变焦过程。
参照图4所示,例如,当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该线圈2224会带动马达载体221沿箭头x所指的方向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运动,从而带动镜头21沿箭头x所指的方向运动。当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时,该线圈2224会带动马达载体221沿箭头x的反方向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运动,从而带动镜头21沿箭头x的反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是,马达载体221的运动位移为线圈2224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运动位移,即该马达载体221的运动位移等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长度减去线圈2224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调节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长度来调节马达载体221的移动位移,进而实现对镜头21的变焦范围的调节。
基于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驱动组件222能够实现对马达载体221的长行程驱动,从而保证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因马达载体221的移动行程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长度有关,因此,可通过延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长度尺寸来实现马达载体221的长行程运动,从而增大摄像头模组20的焦距调节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该驱动装置22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20的制作成本。
另外,通过将驱动磁性件2221的两端延伸至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两端,以保证线圈2224移动至第三磁屏蔽部2222b沿延伸方向的任意位置时,均处于驱动磁性件2221稳定的磁场中,确保线圈2224中垂直于磁感线的电流受到稳定的安培力,从而使得通电后的线圈2224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稳定运动,实现对马达载体221的驱动。
图7是图3的俯视图,图8是图3的驱动装置与镜头的装配图。参照图3、图7和图8所示,为了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的结构稳定性,该驱动装置22还可以包括固定座223,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与该固定座223连接。例如,该磁屏蔽件2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与固定座223连接,或者,也可以将该磁屏蔽件2222的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均连接在固定座223上。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还可将第一磁屏蔽部2222a及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均连接在固定座223上,以进一步提高了该驱动组件222与固定座223之间的连接强度。装配时,先将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固定在该固定座223,继而将该固定座223装配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壳体10内,便可实现该驱动装置22在电子设备内的稳定装配。
通过将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安装在固定座223上,以使该驱动装置22通过该固定座223稳定地固定在电子设备内,从而保证该磁屏蔽件2222稳固不动,这样,通电后的线圈2224会在磁场的作用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稳定移动,从而带动马达载体221沿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稳定移动。
另外,通过将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固定在固定座223上,以使该驱动装置22在电子设备上装配时,可直接通过将该固定座223固定在电子设备内,便可完成驱动装置22的装配,提高了该驱动装置22在电子设备内的装配效率,同时也使得整个驱动装置22的结构更加紧凑。
以驱动一个镜头21为例,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可以是1个。具体装配时,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的驱动组件222可以为一个,且该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固定在固定座223上,马达载体221的一端与驱动组件222的线圈2224连接,另一端与镜头21的一端连接。具体工作时,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电流,该线圈2224会带动马达载体221沿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镜头21沿指定方向运动,实现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
在一些示例中,该驱动装置22还可以是2个,例如,可以在镜头21的轴线l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上述驱动装置22,每个驱动装置22的马达载体221与镜头21的轴线l一侧的侧壁连接。工作时,通过位于镜头21轴线l两侧的驱动装置22的驱动组件222分别驱动对应的马达载体221运动,从而通过同步带动镜头21的轴线两侧的侧壁实现该镜头21的稳定驱动。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示例中,驱动装置22中的马达载体221仅可连接镜头21的其中一侧,通过两个驱动装置22实现对镜头21轴线l两端的同时驱动。
图9是图7中沿C-C线的截面图。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马达载体22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载体部2211,两个载体部2211之间形成镜头21的安装位2215,镜头21位于轴线l的两端侧壁分别与对应的载体部2211连接。
实际应用中,该镜头21位于轴线l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延伸有镜头连接部211,两个载体部2211分别与对应的镜头连接部211连接。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驱动组件222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载体部2211上,以驱动两个载体部2211移动,从而带动镜头21移动。通常,该镜头21的镜头主体部212和位于轴线l两侧的镜头连接部21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以提高该镜头21的结构强度。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马达载体221还包括承托部2212,该承托部22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载体部2211上,镜头21的底部支撑在该承托部2212上,从而提高了该镜头21在马达载体221上的稳固性。
参照图7所示,为了实现对两个载体部2211对应的驱动组件222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2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固定座2231,驱动马达载体221的两个载体部2211的驱动组件222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上,马达载体221位于两个子固定座2231之间,以使整个驱动装置22的结构更加紧凑。
该驱动装置22具体装配时,可通过将两个子固定座2231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0内部,便实现摄像头模组2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稳定装配。
参照图3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固定座223的结构稳定性,可以在两个子固定座2231的一端之间连接一加强座2232。该加强座2232背离壳体10上的透光区域11设置,该加强座2232的对侧形成有光线避让口2233,该光线避让口233朝向透光区域11,以使固定座223内部的镜头21通过光线避让口233以及透光区域11与外部实现光线传输,保证摄像头模组20的正常拍摄工作。
以下以驱动一个镜头21为例,对本申请的驱动装置2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7和图8所示,为驱动一个镜头21运动,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为两个,两个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连接在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上,线圈2224分别与对应的载体部2211连接,镜头21的两个镜头连接部211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载体部2211上。
工作时,每个驱动组件222的供电装置2223为对应的线圈2224供电,通电后的线圈2224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载体部2211沿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两个载体部2211之间的镜头21的稳定驱动,进而提高该驱动装置22对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通过将马达载体221的两个载体部2211分别与镜头21的轴线l两侧的镜头连接部211连接,以使镜头21稳定地固定在马达载体221上,进而保证该镜头21与马达载体21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与线圈2224连接时,可以直接将载体部2211远离镜头21的一端固定在线圈2224上,以使该线圈2224在安培力的作用下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运动时能够带动载体部2211同步运动。
参照图3和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靠近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一侧形成有卡座2213,该卡座2213内开设有限位孔,该卡座2213搭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套设在该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线圈2224卡设在卡座2213的限位孔内,从而该线圈2224通电后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运动时能够通过该卡座2213带动载体部2211同步运动。卡座2213的设置简化了载体部2211与线圈2224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载体部2211与线圈2224之间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是,该卡座2213上的限位孔的宽度与线圈2224的宽度相匹配,以保证线圈2224与卡座2213同步运动。其中,该线圈2224的宽度具体是该线圈2224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同样地,该限位孔的宽度具体时该限位孔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实际应用中,镜头21的侧表面一般为弧形结构,为了便于将镜头21装配至马达载体221相对的两个载体部2211之间,可以将每个载体部2211朝向镜头21侧壁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成与镜头21的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2211a,参照图4和图8所示。该载体部2211朝向镜头21的侧壁设置为与镜头21的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2211a,提高了镜头21的侧壁与载体部2211的侧壁之间的吻合度,减小镜头21与马达载体221之间的装配间隙,使得装配后的驱动装置22更加紧凑。另外,上述设置方式也避免了镜头21与马达载体221装配时载体部2211朝向镜头21的侧壁对镜头21造成损坏。
参照图7所示,为了保证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在线圈2224的带动沿直线稳定运动,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23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第一导轨225,每根第一导轨225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内,位于每个子固定座2231内的载体部2211活动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导轨225上,以使每个载体部2211在线圈2224的驱动下沿第一导轨225移动,从而保证每个载体部2211沿直线运动。
同时,第一导轨225也对载体部221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一导轨225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以保证载体部2211在第一导轨225上的运动方向与线圈2224的运动方向一致。
参照图8所示,实际应用中,摄像头模组20还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二导轨24,且两根第二导轨24对应设置在两根第一导轨225远离固定座223底部的一侧。第二导轨24平行于第一导轨225设置,镜头21的两个镜头连接部211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二导轨24上,以使每个镜头连接部211在载体部2211的带动下均沿对应的第二导轨24移动,从而保证该镜头21沿轴线l稳定移动。
参照图8所示,因制作误差的原因,上下设置的第一导轨225和第二导轨24之间的平行度存在一定误差,本实施例为了吸收上述平行度公差,在每个载体部2211与镜头连接部21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26。通过该缓冲装置226的弹性形变,以吸收第一导轨225和第二导轨24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从而防止载体部2211和镜头21在运动过程中接触紧密而出现卡死的情况,同时也方便了镜头21与马达载体221的相互解耦。
其中,该缓冲装置226可以是设置在每个载体部2211朝向镜头连接部211一侧的簧片,以简化缓冲装置226的结构,从而提高驱动装置22的装配效率。
载体部2211与镜头连接部211具体连接时,可以在缓冲装置226例如簧片的两侧分别设置粘接剂,以与载体部2211和镜头连接部211粘接,从而实现载体部2211与镜头连接部211之间的稳定连接。
图10是图3中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供电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中供电装置的主视图。参照图10至图12所示,因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在工作时,每个驱动组件222的线圈2224会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不断运动,为了保证供电装置2223对运动中的线圈2224稳定供电,本实施例的供电装置2223的一端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以使该供电装置2223能够随着马达载体221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对固定在马达载体221上的线圈2224中形成稳定可控的电流,对该线圈2224产生稳定的驱动力,进而实现对马达载体221的稳定驱动。
可以理解的是,该供电装置2223连接在马达载体221的一端还与该马达载体221上的线圈2224电连接,以实现对线圈2224的稳定供电。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具体地,该供电装置2223为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摄像头模组20的主控板23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马达载体221的其中一个载体部2211上,并与该载体部2211上连接的线圈2224电连接。载体部2211在线圈2224的带动下沿第一导轨225移动时,会带动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载体部2211同步移动,从而使主控板23通过该柔性电路板对线圈2224提供稳定的电流。
继续参照图11所示,其中,该柔性电路板可以包括固定部2223a和连接在固定部2223a上的活动部2223b,该固定部2223a固定在固定座223上,活动部2223b的一端与马达载体221的其中一个载体部2211连接,且活动部2223b的至少部分沿载体部2211的移动方向延伸,以使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带动活动部2223b稳定移动,从而实现对该载体部2211上的线圈2224的稳定供电。另外,该活动部2223b通过固定部2223a连接在固定座223上,以保证该柔性电路板与主控板23之间的电流稳定传输,从而进一步保证向线圈2224输入稳定的电流。
其中,可以将活动部2223b连接有马达载体221的一端被配置成弧形段2223c,以通过该弧形段将活动部2223b过渡到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上,以避免该柔性电路板与载体部2211连接的一端出现折损的情况而影响对线圈2224的电流输入。
在一些示例中,在活动部2223b的一端还可以设置补强件2223d,以使该活动部2223b的一端通过补强件2223d固定在载体部2211上,从而增强该柔性电路板与载体部22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该柔性电路板的活动部2223b随载体部2211移动的可靠性。其中,如图12所示,该补强件2223d上形成有电连接端2223f,该电连接端2223f与该载体部2211上的线圈2224电连接,从而实现活动部2223b与线圈2224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该补强件2223d与载体部2211具体连接时,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可拆卸方式将补强件2223d紧固在载体部2211上。
继续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还可以包括过渡部2223e,固定部2223a与活动部2223b之间通过过渡部2223e连接,以使整个活动部2223b均能够沿马达载体221的移动方向延伸。例如,柔性电路板的固定部2223a固定在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上,过渡部2223e的一端与该固定部2223a连接,另一端往马达载体221对应的载体部2211底部延伸,活动部2223b的一端与该过渡部2223e连接,另一端沿载体部2211的移动方向延伸,且该活动部2223b的另一端连接在载体部2211的上,并与该载体部2211上的线圈2224电连接。
过渡部2223e的设置延长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带动活动部2223b沿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方向移动的移动行程,确保该载体部2211带动活动部2223b沿运动方向移动时不会影响固定部2223a的稳固性。
参照图9所示,为了实时检测马达载体221的移动位置,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224。具体地,该位置检测装置224包括霍尔元件2241和感测磁性件2242,霍尔元件2241设置在马达载体221上,感测磁性件2242设置在固定座223上,霍尔元件2241与供电装置2223均与摄像头模组20的处理器信号连接。霍尔元件2241用于检测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以在霍尔元件2241检测到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根据信号控制供电装置2223停止向线圈2224供电,从而停止对马达载体221的驱动。其中,感测磁性件2242具体可以是磁石。
以下具体以检测马达载体221的其中一个载体部2211的移动位置为例,对该位置检测装置224进行说明。霍尔元件2241固定在载体部2211上,感测磁性件2242固定在该载体部2211所在的子固定座2231上。该载体部2211在线圈2224的驱动下沿第一导轨225移动过程中,霍尔元件2241会时刻检测感测磁性件2242所产生的磁场强度,霍尔元件2241将该磁场强度值反馈至处理器内,该处理器会计算出该霍尔元件2241与感测磁性件2242之间的距离,从而计算出该载体部2211的具体位置。当霍尔元件2241检测到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根据信号控制供电装置2223停止向线圈2224供电,从而停止对该载体部2211的驱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霍尔元件2241和感测磁性件2242,实现对马达载体221的运动位置的检测和控制,从而实现马达载体221的闭环控制。同时,通过将霍尔元件2241固定在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上,以使连接在载体部2211上的供电装置2223对霍尔元件2241实现稳定供电,从而确保该霍尔元件2241的正常工作。例如,连接在该载体部2211上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还可直接与霍尔元件2241电连接,从而实现对霍尔元件2241的稳定供电。
参照图3和图9所示,为了保证安装在载体部2211上的霍尔元件2241能够现对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进行有效检测,本实施例在载体部2211的卡座2213上设置安装板2214,同时在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上设置一与该安装板2214相对的安装座2234,将霍尔元件2241固定在安装板2214朝向安装座2234的一侧表面,将感测磁性件2242固定在安装座2234朝向安装板2214的一侧表面,以避免霍尔元件2241与感测磁性件2242之间因其他部件阻挡而减弱磁场信号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霍尔元件2241对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的检测准确性。
其中,可以在安装板2214朝向安装座2234的一侧开设收纳槽,以将霍尔元件2241收纳在该收纳槽内,以提高该霍尔元件2241在安装板2214上的稳固性,同时也节约了该霍尔元件2241在安装板2214外部的占用尺寸。同理,可以在安装座2234朝向安装板2214的一侧开设收纳槽,将感测磁性件2242收纳在该收纳槽内,以提高该感测磁性件2242在安装座2234上的稳固性,同时也节约了该感测磁性件2242在安装座2234外部的占用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驱动装置22的结构紧凑性。
参照图2所示,实际应用中,摄像头模组20包括有多个同轴且依次间隔设置的镜头21,即多个镜头21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为实现多个镜头21的长行程移动,本实施例可沿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马达载体221,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个马达载体221均与对应的镜头21连接,使得该驱动装置22同时对多个镜头21的稳定驱动。
为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221的驱动,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中线圈222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线圈2224间隔套设在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每个马达载体22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线圈2224上,这样,任意一个通电后的线圈2224可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相应的马达载体221移动。
例如,参照图5和图7所示,在驱动组件222的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套设有两个线圈2224,两个线圈2224分别与两个马达载体221对应连接。通过对两个线圈2224通电,使得线圈2224在磁场的作用下均产生平行于第三磁屏蔽部2222b(如图7中x方向所示)的安培力,从而使得每个线圈2224在x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马达载体221沿着x方向移动。
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应的线圈2224进行通电,以驱动对应的马达载体221移动,进而实现对相应的镜头21的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三磁屏蔽部2222b间隔套设多个线圈2224,在实现对多个间隔设置的马达载体221的驱动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组件222的设置数量,简化了整个驱动装置22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了该驱动装置22的制作及装配效率。
以马达载体2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载体部2211为例,每个马达载体221相对的两个载体部2211实现对每个镜头21的驱动,从而使得具有多个马达载体221的驱动装置22实现对多个镜头21的稳定驱动。
为简化驱动装置22的结构,在一些示例中,驱动组件22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驱动组件222分别设置在马达载体221相对的两个载体部2211的一侧。
其中,每个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与固定座223连接,具体与载体部2211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连接,每个驱动组件222的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线圈2224,多个马达载体221中,位于同侧的每个载体部2211分别与对应的线圈2224连接,以使每个通电后的线圈2224分别对对应的马达载体221上的载体部2211进行驱动,从而实现对多个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
其中,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线圈2224的数量可以等于马达载体221的数量,以与位于同侧的载体部2211对应设置,也可以大于马达载体221的数量。其中,多余的线圈2224备用。
以摄像头模组20具有两个同轴设置的镜头21为例,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包括两个沿镜头21的轴线l间隔设置的两个马达载体221,同时,在每个子固定座2231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222,每个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与子固定座2231连接,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套设有两个线圈2224,每个线圈2224分别连接在两个马达载体221位于同侧的载体部2211上。工作时,通过每个驱动组件222的供电装置2223为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的两个线圈2224供电,通电后的两个线圈2224分别驱动位于同侧的两个载体部2211沿对应的第一导轨225移动,实现两个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
可以理解的是,当仅需移动一个镜头21时,可仅为驱动该镜头21运动的两个线圈2224供电,以使与该镜头21两端连接的载体部2211在对应的线圈2224的驱动下沿两个第一导轨225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为使每个驱动组件222的供电装置2223能够同时对同侧的两个线圈2224稳定供电,该供电装置2223的活动部2223b可以为两个,两个活动部2223b远离过渡部2223e的一端分别沿载体部2211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载体部2211连接,从而使得位于同侧的两个载体部2211移动时均能够分别带动对应的活动部2223b移动,实现对每个载体部2211上的线圈2224的稳定供电。
应当理解的是,每个供电装置2223的活动部2223b的个数与马达载体221的数量对应,以使每个供电装置2223的活动部2223b均能够与位于同侧的载体部2211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驱动组件222的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上套设多个线圈2224,以实现对多个位于同侧的载体部2211的同时驱动,从而在实现多个间隔设置的马达载体221的驱动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组件222的设置数量,简化了整个驱动装置22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提高了该驱动装置22的制作及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图13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驱动装置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中,所述磁屏蔽件2222和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2221与固定座223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座223包括至少一侧壁,磁屏蔽件2222的至少部分固定在固定座223的侧壁上,例如,图14中所示,固定座223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磁屏蔽件2222中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可以位于固定座223的侧壁内表面一侧,且第一磁屏蔽部2222a可以固定在固定座223的侧壁内表面上,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2221可以固定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
驱动磁性件2221和线圈2224均位于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围合成安装空间内,且驱动磁性件2221固定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驱动磁性件22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图13中,每个驱动组件222中的驱动磁性件222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线圈2224,每个马达载体221的一端与一个线圈2224相连。
参照图14所示,其中,驱动磁性件2221包括沿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的磁性相反,线圈2224位于驱动磁性件2221背离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一侧。线圈2224的轴线方向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且线圈222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2221a的一侧,线圈2224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2221b的一侧。
其中,参见图14所示,供电装置2223中的固定部2223a固定在固定座223上,供电装置2223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装置2223的活动部2223b可以为弹片,活动部2223b的一端与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电连接或者与线圈2224电连接,活动部2223b的另一端绕过驱动磁性件2221并与固定部2223a电连接,这样,马达载体221的载体部2211移动时,由于活动部2223b具有弹性,所以载体部2211带动活动部2223b的一端稳定移动,活动部2223b的一端固定不动,从而达到为载体部2211移动供电的目的。
图15是图14的主视图。参照图15所示,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线圈2224相对于第一磁屏蔽部2222a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参照图15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移动,其中,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与指定方向一致,这样,该线圈2224在移动过程中便带动马达载体221在平行于指定方向上的路径上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稳定移动,实现长行程变焦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2224的轴线方向是指该线圈2224形成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线所指的方向。
参照图15所示,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线圈2224可以包括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左半部分2224a和右半部分2224b,其中,左半部分2224a和右半部分2224b分别位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的一侧。
因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的磁性相反,且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和右半部分2224b通电后的电流方向相反,且该电流方向垂直于驱动磁性件2221作用到线圈2224上的磁感线,因此,线圈2224通电后,其左半部分2224a和右半部分2224b受到的安培力会在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分量,且该分量的方向一致,从而使得该线圈2224可在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以线圈2224为长方形环状线圈、驱动磁性件2221的第一部分2221a为N极,第二部分2221b为S极为例,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位于第一部分2221a的一侧,线圈2224的右半部分2224b位于第二部分2221b的一侧。其中,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和右半部分2224b均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其中,竖直部分垂直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水平部分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
驱动磁性件2221产生的磁感线从第一部分2221a穿出,并经线圈2224穿入至第二部分2221b,如此,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受到的磁感线垂直于该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且是从朝向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指向背离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即从纸面内指向纸面外)。线圈2224的右半部分2224b受到的磁感线垂直于该线圈2224的右部分,且是从背离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指向朝向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即是从纸面外指向纸面内)。
当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顺时针方向即箭头d所指的方向的电流时,线圈2224的左半部分2224a中的竖直部分上的电流方向向上,则根据左手法则可知,该左半部分2224a中的竖直部分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且指向右侧,即箭头e所指的方向,该左半部分2224a中的上下两个水平部分因电流方向相反,且受到的磁场方向相同,则上下两部分受到的安培力相互抵消。
线圈2224的右半部分2224b中的竖直部分上的电流方向向下,则根据左手法则可知,该右半部分2224b中的竖直部分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且指向右侧,即箭头e所指的方向,而该右半部分2224b中的上下两个水平部分因电流方向相反,且受到的磁场方向相同,则上下两部分受到的安培力相互抵消。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线圈2224整体会受到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的安培力,且该安培力的方向指向右侧,即箭头e所指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当供电装置2223为线圈2224提供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线圈2224整体会受到平行于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的安培力,且该安培力的方向指向左侧,即箭头e所指方向的反方向。
参照图13所示,如此,当将磁屏蔽件2222连接在摄像头模组20、手机中的固定不动的部件例如固定座223上时,例如,将磁屏蔽件2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固定在固定座223上,以保证该磁屏蔽件2222固定不动,线圈2224与马达载体221连接。这样,通电后的线圈2224会在驱动磁性件2221的磁场作用下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参照图13中x所指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马达载体221沿x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稳定移动,实现长行程变焦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驱动磁性件2221沿延伸方向的两部分设置为磁性相反,并将线圈2224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设置的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的一侧,这样,通过对线圈2224通电,使该线圈2224在磁场的作用下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与线圈2224相连的马达载体221沿着指定方向移动,实现对镜头21的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调整驱动磁性件2221的第一部分2221a和第二部分2221b的延伸长度,以改变马达载体221的移动行程,结构简单,装配及操作方便。
参照图1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磁屏蔽件2222还可以包括第四磁屏蔽部2222d,第四磁屏蔽部2222d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上,第一磁屏蔽部2222a连接在第四磁屏蔽部2222d的一侧,例如,第四磁屏蔽部2222d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第一磁屏蔽部2222a连接在其中一个侧边上,该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两个第二磁屏蔽部2222c及第四磁屏蔽部2222d共同围合成磁屏蔽件2222的安装空间,线圈2224和驱动磁性件2221均设置在第四磁屏蔽部2222d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磁屏蔽部2222d的设置不仅进一步起到隔离磁场的作用,而且也提高了驱动磁性件2221和线圈2224在驱动装置22内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当驱动装置22包括多个沿驱动磁性件2221的延伸方向(如x所指的方向)间隔设置的马达载体221时,为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221的驱动,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中,驱动磁性件2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驱动磁性件2221沿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每个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线圈2224,每个马达载体22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线圈2224上,这样,任意一个通电后的线圈2224均可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相应的马达载体221移动。
参照图13所示,以两个马达载体221为例,为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221的驱动,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22包括两个驱动磁性件2221,两个驱动磁性件2221沿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如x所指的方向)依次设置,每个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线圈2224,每个马达载体22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应的线圈2224上,这样,任意一个通电后的线圈2224均可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相应的马达载体221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移动。
其中,相邻两个驱动磁性件2221之间可相互接触,以节约驱动组件222在驱动装置22内的占用尺寸。
实施例三
图16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沿D-D线的部分截面图。参照图16和图17所示,与第一种和第二种结构的驱动装置2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结构的驱动装置22中,驱动组件222的线圈2224与摄像头模组20或者电子设备中的固定不动的部件连接,例如,驱动组件222的线圈2224与固定座223连接,第三磁屏蔽部2222b的一端穿设在线圈2224中,第三驱动磁性件2221设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参见图16所示,驱动磁性件2221和马达载体221分别位于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两侧,驱动磁性件2221例如设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朝外的一侧壁上,驱动磁性件2221与第三磁屏蔽部2222b相对,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与马达载体221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马达载体221通过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与驱动磁性件2221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圈2224固定不动,线圈2224通电后,驱动磁性件2221、第一磁屏蔽部2222a和第三磁屏蔽部2222b一起移动,并带动马达载体221移动,所以,固定座223内具有供磁屏蔽件2222移动的避让通道2231a。
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驱动组件222一致,通电后的线圈2224靠近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端受到垂直的磁场后会产生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安培力,因线圈2224固定在固定座223上,则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磁屏蔽件2222会穿过该线圈2224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相连的马达载体221沿平行于第一磁屏蔽部2222a延伸方向的路径移动,进而实现固定在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
参照图16所示,当马达载体2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载体部2211时,用于驱动每个载体部2211的驱动组件222的线圈2224与对应的子固定座2231连接,例如,可以将线圈2224远离驱动磁性件2221的一端与子固定座2231连接,实现该线圈2224固定不动,同时,在子固定座2231上开设避让通道2231a,该避让通道2231a沿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方向延伸,以使磁屏蔽件2222在安培力的作用下穿过线圈2224在该避让通道2231a内移动,实现对每个载体部2211的驱动。
其中,因线圈2224固定在子固定座2231上,不随马达载体221的移动而移动,因此,为该线圈2224供电的供电装置2223连接在子固定座2231上,以便于为该子固定座2231上的线圈2224提供稳定的电流。
另外,通过将供电装置2223连接在固定座223的子固定座2231上,以简化每个载体部2211的结构,不仅提高了驱动装置22的装配效率,而且减轻马达载体221的负重,从而使得磁屏蔽件2222能够有效地带动该马达载体221运动。
参照图17所示,本示例的位置检测装置224的霍尔元件2241安装在固定座223上,感测磁性件2242安装在马达载体221上。具体地,为检测马达载体221上的每个载体部2211的移动位置,可在每个载体部2211上安装感测磁性件2242,例如,可以在载体部2211的底部向内开设安装槽,该感测磁性件2242收纳在该安装槽内,不仅提高了该感测磁性件2242在载体部2211上的稳固性,而且节约该感测磁性件2242在驱动装置22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使得驱动装置22的结构更加紧凑。
同时,在子固定座2231上安装与该感测磁性件2242对应的霍尔元件2241。该载体部2211在磁屏蔽件2222的驱动下沿第一导轨225移动过程中,霍尔元件2241会时刻检测感测磁性件2242所产生的磁场强度,霍尔元件2241将该磁场强度值反馈至处理器内,该处理器会计算出该霍尔元件2241与感测磁性件2242之间的距离,从而计算出该载体部2211的具体位置。当霍尔元件2241检测到感测磁性件2242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处理器根据信号控制供电装置2223停止向线圈2224供电,从而停止对该载体部2211的驱动,实现马达载体221的闭关控制。
另外,通过将霍尔元件2241安装在固定座223上的子固定座2231上,以便于通过固定在子固定座2231上的供电装置2223对该霍尔元件2241进行稳定供电。并且,将霍尔元件2241以及供电装置2223均设置在固定座223上,进一步简化了马达载体221的装配结构,且使得整个驱动装置22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紧凑。
参照图16所示,当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2的马达载体221为多个时,位于同侧的多个载体部2211均通过一个驱动组件222进行驱动,例如,位于同侧的多个载体部2211均连接在位于该侧的磁屏蔽件2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以使该驱动组件222的磁屏蔽件2222穿过线圈2224在避让通道2231a内运动时能够同时对位于同侧的多个载体部2211进行驱动,从而实现对多个马达载体221上的镜头21的同步驱动。
其中,每个载体部2211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可以在载体部2211靠近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一端形成有卡扣,通过将该卡扣卡设在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上,实现该第一磁屏蔽部2222a与载体部2211之间的稳定连接。再例如,每个载体部2211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之间还可通过螺钉的方式实现连接,从而不仅保证载体部2211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也便于马达载体221与驱动组件222的单独更换。
本示例具体不对载体部2211与第一磁屏蔽部2222a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制,只要保证第一磁屏蔽部2222a运动时能够带动载体部2211同步运动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20,该摄像头模组20包括至少一个镜头21和上述任意一种结构的驱动装置22。该驱动装置22的驱动组件222通过马达载体221与镜头21连接,以驱动镜头21沿指定方向(例如平行于驱动组件222的第一磁屏蔽部2222a的延伸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摄像头模组20中设置上述驱动装置22,以驱动镜头21在平行于指定方向的路径上移动,不仅实现镜头21的长行程变焦过程,而且该驱动装置22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20的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摄像头模组20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16和图17所示的驱动装置22中的驱动组件222为实施例一中的结构,而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2的驱动组件222为实施例二所描述的结构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结构与马达载体221以及固定座223之间的装配方式一致,因此,当驱动装置22的驱动组件222为实施例二所描述的结构时,该驱动组件222与马达载体221以及固定座223之间的装配方式可直接参照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和如上的摄像头模组20,摄像头模组20设置在壳体10上。该壳体1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后盖,其中,当电子设备为手机等智能终端时,该摄像头模组20可以为后置摄像头模组,或者该摄像头模组20还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模组。
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上述摄像头模组20,不仅实现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20的长行程变焦,保证该电子设备实现大焦距的远景拍摄以及小焦距的广角拍摄的功能,而且简化该电子设备的结构,降低了制作及装配难度,且各个部件相对于步进电机的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个电子设备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具有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Claims (31)

1.一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马达载体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马达载体用于承载一个镜头,每个所述马达载体由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驱动;
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供电装置及至少一个线圈,所述供电装置与每个所述线圈均电连接,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至少一个线圈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相互配合,以驱动其中一个马达载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磁屏蔽件,所述磁屏蔽件包括第一磁屏蔽部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
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两端,所述第一磁屏蔽部和两个第二磁屏蔽部围合成安装空间,所述驱动磁性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驱动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每个所述马达载体连接在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或者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件还包括第三磁屏蔽部;
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相对且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连接;
所述驱动磁性件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上,所述线圈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在磁场的作用下,通电后的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沿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座;
所述至少一个马达载体、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及所述至少一个镜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线圈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线圈连接,所述磁屏蔽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磁屏蔽件的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马达载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马达载体沿所述第三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个镜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镜头沿自身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线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线圈间隔套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
且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上均形成有卡座,所述卡座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卡座搭设在所述第三磁屏蔽部上,与所述马达载体相连的所述线圈卡设在所述卡座的限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磁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磁性件沿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驱动磁性件的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线圈相连,以使所述线圈通电后带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磁性件设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上,且所述驱动磁性件和所述马达载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两侧,且每个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相连,所述驱动磁性件用于在所述线圈通电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磁屏蔽部和所述马达载体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性件包括沿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磁性相反,所述线圈位于所述驱动磁性件背离所述第一磁屏蔽部的一侧;
所述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磁性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线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线圈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性件还包括第四磁屏蔽部;
所述第四磁屏蔽部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上,所述第一磁屏蔽部连接在所述第四磁屏蔽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磁屏蔽部、两个所述第二磁屏蔽部及所述第四磁屏蔽部共同围合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线圈和所述驱动磁性件均设置在所述第四磁屏蔽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载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相连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活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马达载体或与所述线圈电连接,且所述活动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马达载体的移动方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连接有所述马达载体的一端被配置成弧形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补强件,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补强件与所述马达载体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过渡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之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所述霍尔元件设置在所述马达载体上,所述感测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霍尔元件与所述供电装置均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处理器信号连接;
所述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以在所述霍尔元件检测到所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供电装置停止向所述线圈供电。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与所述第一磁屏蔽部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内具有供所述磁屏蔽件移动的避让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霍尔元件和感测磁性件,所述霍尔元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感测磁性件设置在所述马达载体上,所述霍尔元件与所述供电装置均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处理器信号连接;
所述霍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以在所述霍尔元件检测到所述感测磁性件的磁场强度达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供电装置停止向所述线圈供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载体部,两个所述载体部分别用于与所述镜头位于轴线两侧的两个镜头连接部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载体部上,以驱动两个所述载体部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镜头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马达载体中,位于同侧的每个所述载体部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中对应的所述线圈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磁屏蔽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或者,位于同侧的每个载体部均与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磁屏蔽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所有线圈均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第一导轨,两个所述载体部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每个所述载体部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均沿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对应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导轨远离所述固定座底部的一侧的两根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两个所述镜头连接部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每个所述镜头连接部在所述载体部的带动下均沿对应的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每个所述载体部与所述镜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为簧片。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载体还包括承托部;
所述承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载体部上,所述承托部用于承载所述镜头。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载体部朝向所述镜头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成与所述镜头的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
30.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镜头和如权利要求1-2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组件通过马达载体与所述镜头连接,以驱动所述镜头沿指定方向移动。
3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CN202110272474.1A 2020-03-12 2021-03-12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3914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2570 2020-03-12
CN2020101725704 2020-03-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1422A true CN113391422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2474.1A Pending CN113391422A (zh) 2020-03-12 2021-03-12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190000348.4U Active CN218601652U (zh) 2020-03-12 2021-03-12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90000348.4U Active CN218601652U (zh) 2020-03-12 2021-03-12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3966A1 (zh)
EP (1) EP4105717A4 (zh)
JP (1) JP7470810B2 (zh)
KR (1) KR20220151649A (zh)
CN (2) CN113391422A (zh)
WO (1) WO20211802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663A (zh) * 2023-11-22 2023-12-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2970B (zh) * 2021-12-15 2023-07-14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2610B2 (ja) * 2004-01-08 2009-08-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7147849A (ja) * 2005-11-25 2007-06-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10191331A (ja) 2009-02-20 2010-09-02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513834B2 (ja) * 2009-10-13 2014-06-04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3011748A (ja) * 2011-06-29 2013-01-17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5855474B2 (ja) * 2012-01-26 2016-0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5747363B2 (ja) * 2013-06-19 2015-07-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
KR101730010B1 (ko) * 2015-02-23 2017-04-25 자화전자(주) 손 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CN207249316U (zh) * 2016-07-01 2018-04-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多镜头照相系统
KR102594466B1 (ko) * 2016-09-07 2023-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663A (zh) * 2023-11-22 2023-12-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17278663B (zh) * 2023-11-22 2024-03-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70810B2 (ja) 2024-04-18
WO2021180234A1 (zh) 2021-09-16
KR20220151649A (ko) 2022-11-15
CN218601652U (zh) 2023-03-10
EP4105717A4 (en) 2023-08-23
US20230003966A1 (en) 2023-01-05
JP2023516803A (ja) 2023-04-20
EP4105717A1 (en) 2022-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1363B (zh) 一种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601652U (zh)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9910291B2 (en) Camera lens module having auto-focusing and optical image stabilizing functions
CN110169048B (zh) 双透镜驱动装置、双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US20140255016A1 (en) Device for driving camera lens module in portable terminal
WO2016137081A1 (ko) 손 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CN108387994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3411484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20121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508495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252970B (zh)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489885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4061301A1 (zh) 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038301U (zh) 镜头驱动装置以及潜望式镜头机构
CN114640771B (zh) 感光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CN113534398A (zh)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光轴对准方法
KR100782793B1 (ko) Vcm 방식 렌즈 이송장치
WO2018048097A1 (ko) 듀얼 카메라 모듈
CN220287000U (zh) 直动压电对压式云台
JP7194300B1 (ja) 撮像装置
CN219643995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979140A (zh) 一种摄像设备和智能终端
CN116224528B (zh) 一种变焦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41535A1 (zh) 一种光学镜头驱动组件及其摄像模组
CN117596459A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