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7281A -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7281A CN113387281A CN202110708295.8A CN202110708295A CN113387281A CN 113387281 A CN113387281 A CN 113387281A CN 202110708295 A CN202110708295 A CN 202110708295A CN 113387281 A CN113387281 A CN 1133872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crane
- attachment system
- construction
- outer frame
- attach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2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supporting couples provided by walls of 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 B66C23/20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supporting couples provided by walls of 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with supporting couples provided from the side, e.g. by walls of build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塔吊结构包括塔吊、临时附着体系和正式附着体系,所述临时附着体系和正式附着体系均设置在塔吊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位于临时附着体系的下方,所述临时附着体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和核心筒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和外框柱上。对于采用“核心筒先行,外框跟随”方法施工的超高层建筑,在核心筒和外框作业面高差过大时,先采用临时附着体系,避免了塔吊因作业面高差过大而无法有效附着,出现塔吊窝工的现象;当外框柱施工至临时附着位置以上时,将临时附着转换成正式附着,避免了塔吊附着杆件对建筑后续装修、幕墙施工的影响,有利于工程总体的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施工各专业交叉多,材料吊装高度高,垂直运输施工组织困难。而塔吊在超高层垂直运输施工中,作为主要重型构件和材料的吊装机械,其平面布置和数量,将对整个工程施工是否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外附着塔吊因其安拆施工方便,并能覆盖较大范围施工料场而广泛被应用到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施工中。
外附式塔设置在建筑结构的外侧,由多道附着臂附着于外框结构上。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一般采取“核心筒先行,外框跟随”的施工组织模式。由于核心筒结构先行施工,核心筒结构在立面上就与外框结构施工面存在了一定的高差,并且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外框结构存在大量钢梁、钢柱,施工速度较核心筒结构的施工速度慢,会导致在初期施工时核心筒与外框结构作业面的高差会逐渐拉大,当二者作业面的高差接近或超过外附塔最大自由端高度时,仅依靠附着在外框上的塔吊将不能满足核心筒施工要求,塔吊将会受到影响,严重降效,出现核心筒结构受外框结构影响而出现施工等待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在核心筒墙体上再增设附着点,但布置于核心筒墙体上的附着点及附着杆件会影响后续幕墙、装修等专业的施工作业,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提升施工难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及施工方法,采用塔吊上临时附着体系与正式附着体系的转换施工,保证了施工的连续进行,避免塔吊窝工。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用于建筑施工,包括塔吊、临时附着体系和正式附着体系,所述临时附着体系和正式附着体系均设置在塔吊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位于临时附着体系的下方,所述临时附着体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和核心筒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和外框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和正式附着体系均包括连接座、附着杆和预埋座,所述连接座设在塔吊上,所述临时附着体系的预埋座设在核心筒内,所述正式附着体系的预埋座设在外框柱内,所述附着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预埋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杆的外端部设有销轴座,所述销轴座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附着杆的内端部与预埋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的附着杆上设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间隔设在附着杆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包括两个连接座、两个预埋座及三根附着杆,三根附着杆呈Z字型连接在连接座和预埋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正式附着体系包括两个连接座、三个预埋座及四根附着杆,四根附着杆呈W字型连接在连接座和预埋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座与核心筒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的钢筋骨架连接,所述预埋座包括预埋筋和预埋板,所述预埋筋与核心筒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的钢筋骨架连接。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埋点规划:根据建筑的构件布置及施工进度,对预埋座的预埋位置进行规划;
S2,基础施工:进行塔吊的独立基础安装施工;
S3,建筑施工:无附着的塔吊在其作业覆盖范围内进行建筑核心筒及外框柱的施工;
S4,首道正式附着安装:塔吊顶升至需要设置附着体系的高度后,进行首道正式附着体系作为第一道附着体系进行安装,将首道正式附着体系与外框柱连接;
S5,首道临时附着安装:随建筑核心筒及外框柱的施工进行,塔吊继续进行顶升,设置在外框柱上的正式附着体系无法继续支撑塔吊自由端继续作业,需要在塔吊上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且外框柱的施工高度无法满足设置下一道正式附着体系时,进行首道临时附着体系安装,将首道临时附着体系与核心筒连接;
S6,上部临时附着体系连续安装:随建筑核心筒及外框柱的不断向上施工,塔吊继续向上顶升到达需要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时,在塔吊的上部设置临时附着体系与核心筒连接;
S7,附着体系转换:随建筑核心筒和外框柱的施工进行,外框柱的高度超过当前位置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的高度范围时,将该位置临时附着体系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
S8,连续转换施工:随核心筒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6的操作在塔吊上部进行临时附着体系的安装;随外框柱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7的操作将位于塔吊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按照上述操作连续施工直至封顶。
进一步地,步骤S7中,附着转换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在临时附着体系的高度范围内,先进行正式附着体系安装,将正式附着体系与外框柱连接,待正式附着体系连接稳固后,再进行临时附着体系的拆除。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根据核心筒和外框柱之间的高差确定塔吊上部临时附着体系的数量。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对于采用“核心筒先行,外框跟随”方法施工的超高层建筑,在核心筒和外框作业面高差过大时,先采用临时附着体系,避免了塔吊因作业面高差过大而无法有效附着导致的塔吊窝工的现象;当外框柱施工至临时附着位置以上时,将临时附着转换成正式附着,避免了塔吊附着杆件对建筑后续装修、幕墙施工的影响,有利于工程总体的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首道临时附着转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临时附着体系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式附着体系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首道临时附着体系转换施工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附着体系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临时附着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设置加强筋的附着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预埋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吊,2-临时附着体系,21-附着杆,211-销轴座,22-预埋座,221-预埋筋,222-预埋座,23-连接座,3-正式附着体系,4-外框柱,5-核心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发明适用情况如下: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塔吊的顶升高度高于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高度,塔吊需要在核心筒5和外框柱4上设置附着体系来保证塔吊结构的稳定,由于核心筒5和外框柱4之间施工工艺的不同导致两者存在高度差,在具有高度差的情况下,会存在塔吊上部缺乏足够支撑的来保证稳定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下,采用先在核心筒5上设置临时附着体系,然后在外框柱4高度达到临时附着体系的高度范围内时,将临时附着体系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的施工方式,实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对塔吊进行稳定支撑的目的。
如图1、2、3、4、5所示,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尤其适用于“核心筒5先行,外框跟随”的施工模式。塔吊结构包括塔吊1、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均设置在塔吊1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位于临时附着体系2的下方,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1和核心筒5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1和外框柱4上。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在施工初期由于核心筒5先进行施工,延后进行外框柱4的施工,导致在施工初期核心筒5与外框柱4的施工面的高差逐渐增大,随着高差的逐渐增大,仅仅通过连接在外框柱4上的正式附着体系3无法保证塔吊1上部的无附着悬空段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先采用临时附着体系2将塔吊1与核心筒5进行连接保证塔吊1的稳定安全,进而保证核心筒5能够继续进行施工;在外框柱4施工至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内时,将连接在核心筒5上的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连接在外框柱4上的正式附着体系3,继续对塔吊进行支撑,并随着核心筒5及外框柱4施工的连续进行,持续将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保证施工过程中对塔吊的全程连续支撑,不影响建筑施工的持续进行,且保证了塔吊连接的稳定,保证施工安全。
如图7、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均包括连接座23、附着杆21和预埋座22,所述连接座23设在塔吊1上,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预埋座22设在核心筒5内,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的预埋座22设在外框柱4内,所述附着杆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连接。
如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连接座23设在塔吊1的内侧的两个角部,并与预埋座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附着杆21安装后能处于水平状态。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附着杆21的外端部设有销轴座211,所述销轴座211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座23上,所述附着杆21的内端部与预埋座22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附着杆21外端部的销轴座211与连接座23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附着杆21的内端部与预埋座22焊接连接。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附着杆21上设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间隔设在附着杆21的外周上。由于临时附着体系2的长度与正式附着体系3的长度差距较大,临时附着体系2的附着杆21长度在20m左右,荷载作用下易出现失稳,因此在临时附着体系2的附着杆21上设置加固筋用于保证附着杆21的刚度符合要求。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包括两个连接座23、两个预埋座22及三根附着杆21,三根附着杆21呈Z字型连接在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之间。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包括两个连接座23、三个预埋座22及四根附着杆21,四根附着杆21呈W字型连接在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之间。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座22与核心筒5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4的钢筋骨架连接,所述预埋座22包括预埋筋221和预埋板222,所述预埋筋与核心筒5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4的钢筋骨架连接。
如图1、2、3、6所示,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埋点规划:根据建筑的构件布置及施工进度,对预埋座22的预埋位置进行规划;
S2,基础施工:进行塔吊的独立基础安装施工;
S3,建筑施工:无附着的塔吊在其作业覆盖范围内进行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施工;
S4,首道正式附着安装:塔吊顶升至需要设置附着体系的高度后,进行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作为第一道附着体系进行安装,并将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与外框柱4连接;
S5,首道临时附着安装:随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塔吊1继续进行顶升,设置在外框柱4上的正式附着体系3无法继续支撑塔吊1自由端继续作业,需要在塔吊1上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而此时的外框柱4的施工高度无法满足设置下一道正式附着体系3,为了保证施工的继续进行,在塔吊1上进行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安装,将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与核心筒5连接;
S6,上部临时附着体系连续安装:随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不断向上施工,塔吊1继续向上顶升到达需要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的高度时,在塔吊1的上部设置多道临时附着体系2与核心筒5连接;在实际施工时,根据施工面的高差来确定塔吊1上部临时附着体系2的数量;
S7,附着体系转换:随建筑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外框柱4的高度超过当前位置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时,将该位置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
S8,连续转换施工:随核心筒5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6的操作在塔吊1上部进行临时附着体系2的安装;随外框柱4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7的操作将位于塔吊1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按照上述操作连续施工直至封顶。
上述施工方法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即塔吊1需要设置第一道附着体系时,外框柱4的高度达到可以设置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的要求,此时在外框柱4上设置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对塔吊1进行支撑,随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塔吊1高度持续升高,而外框柱4的高度无法满足设置正式附着体系3对塔吊进行支撑的要求时,在核心筒5上设置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对塔吊1进行支撑,之后随着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外框柱4的高度超过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时,将该位置的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即设置第一道附着体系时,外框柱4的高度未达到可以设置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的高度,此时先在核心筒5上设置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对塔吊1进行支撑,并随着施工进行继续进行临时附着体系2的连续施工,直至外框柱4达到可以设置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将最底部的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
进一步地,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核心筒5和外框架通常为同步施工,因此进行首道附着体系的安装时,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高差较小,无需安装临时附着体系,可以直接进行正式附着体系的安装。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步骤S7中,附着转换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在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内,先进行正式附着体系3安装,将正式附着体系3与外框柱4连接,待正式附着体系3连接稳固后,进行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的拆除。
进一步地,步骤S8中,临时附着体系2连续安装时,使用步骤S7中拆卸下的附着杆21,实现附着杆21的周转使用,方便施工的进行。
进一步地,步骤S4、S5中,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的安装步骤如下,
使用塔吊将附着杆21吊升至安装高度,先将附着杆21与连接座23进行连接,连接稳固后,再将附着杆21与预埋座22进行连接。
优选的,步骤S6中,根据核心筒5和外框柱4施工面之间的高差确定塔吊上部临时附着体系2的数量。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核心筒5及外框柱4施工面的高差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步骤S6中塔吊上部临时附着体系2的数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用于建筑施工,其特征是,包括塔吊(1)、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均设置在塔吊(1)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位于临时附着体系(2)的下方,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1)和核心筒(5)上,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塔吊(1)和外框柱(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和正式附着体系(3)均包括连接座(23)、附着杆(21)和预埋座(22),所述连接座(23)设在塔吊(1)上,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预埋座(22)设在核心筒(5)内,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的预埋座(22)设在外框柱(4)内,所述附着杆(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附着杆(21)的外端部设有销轴座(211),所述销轴座(211)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座(23)上,所述附着杆(21)的内端部与预埋座(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的附着杆(21)上设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间隔设在附着杆(21)的外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临时附着体系(2)包括两个连接座(23)、两个预埋座(22)及三根附着杆(21),三根附着杆(21)呈Z字型连接在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正式附着体系(3)包括两个连接座(23)、三个预埋座(22)及四根附着杆(21),四根附着杆(21)呈W字型连接在连接座(23)和预埋座(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预埋座(22)与核心筒(5)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4)的钢筋骨架连接,所述预埋座(22)包括预埋筋(221)和预埋板(222),所述预埋筋(221)与核心筒(5)的钢筋骨架及外框柱(4)的钢筋骨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埋点规划:根据建筑的构件布置及施工进度,对预埋座(22)的预埋位置进行规划;
S2,基础施工:进行塔吊的独立基础安装施工;
S3,建筑施工:无附着的塔吊在其作业覆盖范围内进行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施工;
S4,首道正式附着安装:塔吊顶升至需要设置附着体系的高度后,进行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作为第一道附着体系进行安装,将首道正式附着体系(3)与外框柱(4)连接;
S5,首道临时附着安装:随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塔吊(1)继续进行顶升,设置在外框柱(4)上的正式附着体系(3)无法继续支撑塔吊(1)自由端继续作业,需要在塔吊(1)上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且外框柱(4)的施工高度无法满足设置下一道正式附着体系(3)时,进行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安装,将首道临时附着体系(2)与核心筒(5)连接;
S6,上部临时附着体系连续安装:随建筑核心筒(5)及外框柱(4)的不断向上施工,塔吊(1)继续向上顶升到达需要设置下一道附着体系时,在塔吊(1)的上部设置临时附着体系(2)与核心筒(5)连接;
S7,附着体系转换:随建筑核心筒(5)和外框柱(4)的施工进行,外框柱(4)的高度超过当前位置位于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时,将该位置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
S8,连续转换施工:随核心筒(5)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6的操作在塔吊(1)上部进行临时附着体系(2)的安装;随外框柱(4)施工进行逐渐增高,按照S7的操作将位于塔吊(1)最底部的临时附着体系(2)转换成正式附着体系(3);按照上述操作连续施工直至封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7中,附着转换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在临时附着体系(2)的高度范围内,先进行正式附着体系(3)安装,将正式附着体系(3)与外框柱(4)连接,待正式附着体系(3)连接稳固后,再进行临时附着体系(2)的拆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6中,根据核心筒(5)和外框柱(4)之间的高差确定塔吊上部临时附着体系(2)的数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08295.8A CN113387281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08295.8A CN113387281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7281A true CN113387281A (zh) | 2021-09-14 |
CN113387281B CN113387281B (zh) | 2022-11-08 |
Family
ID=7762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08295.8A Active CN113387281B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8728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82269A (zh) * | 2022-01-20 | 2022-05-13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平臂塔吊附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05429A (ja) * | 1997-01-27 | 1998-08-04 | Nkk Corp | 風力発電装置の建設方法 |
CN103979433A (zh) * | 2014-05-26 | 2014-08-13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塔吊在施工过程中爬升的方法 |
CN108868161A (zh) * | 2018-09-17 | 2018-11-23 |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结构外附着落地式塔吊交错施工方法 |
CN110316666A (zh) * | 2019-08-07 | 2019-10-11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及塔吊附墙装置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10708295.8A patent/CN1133872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05429A (ja) * | 1997-01-27 | 1998-08-04 | Nkk Corp | 風力発電装置の建設方法 |
CN103979433A (zh) * | 2014-05-26 | 2014-08-13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塔吊在施工过程中爬升的方法 |
CN108868161A (zh) * | 2018-09-17 | 2018-11-23 |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结构外附着落地式塔吊交错施工方法 |
CN110316666A (zh) * | 2019-08-07 | 2019-10-11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及塔吊附墙装置施工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82269A (zh) * | 2022-01-20 | 2022-05-13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平臂塔吊附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7281B (zh) | 2022-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268073U (zh) | 新型柔性支模承重架 | |
CN103935911B (zh) | 塔吊附墙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561669B (zh) | 悬挑式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692235U (zh) | 一种钢结构穹顶起吊安装装置 | |
CN211143305U (zh) | 一种钢结构建筑物 | |
CN101503908B (zh) | 空间悬索结构式模板支撑平台的施工方法 | |
CN104389419A (zh) | 悬挑支模平台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5442839A (zh) | 一种悬挑结构模板排架的搭设方法 | |
CN106759909B (zh) | 一种下挂上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900024A (zh) | 大型混凝土结构翻升模板以及使用方法 | |
CN113387281B (zh) | 一种外附塔吊交替转换附着体系的施工方法 | |
CN210002931U (zh) | 一种用于超高层外框柱施工可伸缩调节的工具式防护系统 | |
CN214834605U (zh) | 一种用于结构缺失层的爬架附着结构 | |
CN215101636U (zh) | 一种塔吊高空附着转换系统 | |
CN202831628U (zh) | 浇筑大跨度混凝土梁用组合式贝雷架承重排架 | |
CN216616216U (zh) | 一种大型高层钢桁架连体结构 | |
CN213204913U (zh) | 一种模块化预制楼梯间操作平台 | |
CN212336673U (zh) | 一种适用于具有翻边结构墙体的脚手架及脚手架组件 | |
CN210289075U (zh) | 一种可调节可周转的电梯井操作平台体系 | |
CN110965757A (zh) | 一种适用于具有翻边结构墙体的脚手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609979A (zh) | 一种用于外墙超高外架连接的连墙件架设方法 | |
CN215594989U (zh) | 用于梁板上方超重结构预拼装的支撑胎架 | |
CN215710948U (zh) | 一种升降机出屋面扶墙装置 | |
CN220395153U (zh)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 | |
CN215885951U (zh) | 施工电梯附着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