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6678A -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6678A
CN113386678A CN202110665663.5A CN202110665663A CN113386678A CN 113386678 A CN113386678 A CN 113386678A CN 202110665663 A CN202110665663 A CN 202110665663A CN 113386678 A CN113386678 A CN 113386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ox body
gear
box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5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6678B (zh
Inventor
汤鹏飞
韩杨
李光
杨丹
高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656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6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6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6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60N3/1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with refrigerating or warm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05Dash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92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motor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副仪表结构包括:下盒体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箱体的底部可穿过车身地板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下盒体内;升降系统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箱体内;控制系统可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系统及多媒体系统连接;多媒体系统可展开式地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副仪表结构及车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多种功能,提升车内空间的灵活度,并给副驾提供足够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驾乘人员的更多需求是汽车零部件发展的重要方向。
副仪表占据座舱内较大的空间,需要充分利用这部分空间,为乘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也需要具备为多位乘员提供服务的能力。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汽车设计着重于驾驶员,而副驾驶员在无需开车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娱乐和休闲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副驾驶员在无需开车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娱乐和休闲方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仪表结构,设置在车身地板上,所述副仪表结构包括:下盒体、箱体、升降系统、控制系统及多媒体系统;所述下盒体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可穿过所述车身地板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所述升降系统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控制系统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及多媒体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与所述下盒体之间;所述滑动支架上设置有滑轨电机及滑轮;所述滑轨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升降平台、升降架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轮箱、升降驱动斜齿轮、升降从动斜齿轮、端块、升降蜗杆及升降滑块;所述升降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均设置在所述升降齿轮箱内;所述升降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啮合;所述端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升降蜗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端块内,所述升降蜗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滑块设置在所述升降蜗杆上,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翻转装置、控制箱及控制面板;所述翻转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所述翻转装置的动作端与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控制箱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蜗杆、旋转齿轮箱、旋转直齿轮、同步杆及调角器;所述旋转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齿轮箱内,所述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旋转蜗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转直齿轮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旋转齿轮箱内,所述旋转直齿轮与所述旋转蜗杆的第二端啮合;所述同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角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媒体系统包括:多媒体面板、多媒体箱体、展开齿轮箱、展开电机、展开蜗杆、展开齿轮轴及展开驱动轴;所述展开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系统上;所述展开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展开齿轮箱内,所述展开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展开蜗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展开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展开齿轮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展开蜗杆的第二端啮合,所述展开齿轮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展开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展驱动开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直齿轮;所述多媒体箱体上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所述多媒体箱体可转动式地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多媒体箱体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多媒体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多媒体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面板、无线充电模块、若干第一弹性件及若干第一导向柱;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朝向所述箱体的端面上;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若干所述第一弹性件与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杯托系统;所述杯托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杯托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杯托系统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弹性件、第二导向柱、杯托壳体、半导体及散温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杯托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杯托壳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杯托壳体内;所述散温装置与所述杯托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设置在所述杯托壳体与所述散温装置之间;所述半导体及散温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化妆系统;所述化妆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化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化妆系统包括:化妆盒、剪刀架、支撑架及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剪刀架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动作端与所述剪刀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化妆盒固定设置在所述剪刀架的顶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副仪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下盒体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箱体的底部可穿过车身地板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下盒体内,升降系统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箱体内,控制系统可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系统及多媒体系统连接,多媒体系统可展开式地与控制系统连接,所以,当乘员需要箱体到达合适位置时,箱体的底部穿过车身地板在下盒体内滑动,到达乘员所需位置,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需要使用多媒体系统时,控制系统向升降系统发送上升信号,升降系统的动作端带动控制系统上升,到达合适高度,控制系统向多媒体系统发送展开信号,多媒体系统在控制系统上展开,实现多媒体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角度在90°-180°之间转变,使多媒体系统展开,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不需要使用多媒体时,控制系统向多媒体系统发送翻折信号,多媒体系统在控制系统上翻折,实现多媒体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角度在180°-90°之间转变,控制系统向升降系统发送下降信号,升降系统的动作端带动控制系统下降,使控制系统到达箱体顶部,多媒体系统进入箱体内,节约空间,可以给副驾提供足够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内部构造图;
图3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升降系统的爆炸图;
图5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多媒体系统展开图;
图6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化妆系统上升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杯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化妆系统的剪刀架收缩图;
图10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化妆系统的剪刀架伸展图;
图11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升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展开电机的驱动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副仪表结构的滑轨电机的驱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结构,设置在车身地板1上,副仪表结构包括:下盒体2、箱体3、升降系统4、控制系统5及多媒体系统6。
下盒体2与车身地板1固定连接。
箱体3的底部可穿过车身地板1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下盒体2内。
升降系统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箱体3内。
控制系统5可设置在箱体4的顶部,控制系统5可翻转式地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控制系统5分别与升降系统4及多媒体系统5连接。
多媒体系统6可展开式地与控制系统4连接。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下盒体2与车身地板1固定连接,箱体3的底部可穿过车身地板1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下盒体2内,升降系统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箱体3内,控制系统5可设置在箱体4的顶部,控制系统5可翻转式地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控制系统5分别与升降系统4及多媒体系统5连接,多媒体系统6可展开式地与控制系统4连接,杯所以,当乘员需要箱体到达合适位置时,箱体3的底部穿过车身地板1在下盒体2内滑动,到达乘员所需位置,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需要使用多媒体系统6时,控制系统5向升降系统4发送上升信号,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带动控制系统5上升,到达合适高度,控制系统5向多媒体系统6发送展开信号,多媒体系统6在控制系统5上展开,实现多媒体系统6与控制系统5之间的角度在90°-180°之间转变,使多媒体系统6展开,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不需要使用多媒体6时,控制系统5向多媒体系统6发送翻折信号,多媒体系统6在控制系统5上翻折,实现多媒体系统6与控制系统5之间的角度在180°-90°之间转变,控制系统5向升降系统4发送下降信号,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带动控制系统5下降,使控制系统5到达箱体3顶部,多媒体系统6进入箱体3内,节约空间,可以给副驾提供足够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提升乘员的用车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3由箱体壳3-1及箱体骨架3-2组成,箱体壳3-1固定设置在箱体骨架3-2上,用于封闭箱体骨架3-2。
具体地,下盒体2内固定设置有滑轨11。
箱体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支架12,滑动支架12设置在车身地板1与下盒体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支架12通过两个连接杆与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车身地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与两个连接杆一一对应,连接杆穿过相对应的通槽与箱体3固定连接。
滑动支架12上设置有滑轨电机13及滑轮14。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电机13通过电机支架15设置在滑动支架12上。
滑轨电机13的动作端与滑轮14连接,滑轮14设置在滑轨11内,滑轨电机13与控制系统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电机1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滑轨电机13分别设置在滑动支架12的两端,滑轮14的数目为四个,每两个滑轮14与一个滑轨电机13对应,滑轨11的数目为两个,每两个滑轮14与一个滑轨11对应。具体地,滑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软轴20与相对应的两个滑轮14连接,其中,滑动支架12上设置有轴承,软轴穿过轴承与两个滑轮14连接。
参见图14,本实施方式中,滑轨电机13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斜齿轮17,输出斜齿轮17与第一输入斜齿轮啮合,第一输入斜齿轮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8的中部,连接杆1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入斜齿轮21,第二输入斜齿轮21与第三输入斜齿轮19啮合,输入斜齿轮19设置在软轴20上。
当乘员需要箱体3到达合适位置时,控制系统5向滑轨电机13发送动作信号,滑轨电机13带动输出斜齿轮17动作,第一输出斜齿轮17带动第一输入斜齿轮动作,第一输入斜齿轮带动连接杆18动作,连接杆18带动第二输入斜齿轮21动作,第二输入斜齿轮21带动第三输入斜齿轮19动作,第三输入斜齿轮19带动软轴20动作,软轴带动滑轮14动作,使滑轮14在滑轨11内转动,进而,通过滑动支架12带动箱体3到达合适的位置。
参见图4及图11,具体地,升降系统4包括:升降电机4-1、升降平台4-2、升降架4-3及升降机构4-4。
升降电机4-1与控制系统5连接,升降电机4-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箱体3内,升降电机4-1的动作端与升降机构4-4连接。
升降机构4-4包括:升降齿轮箱4-41、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升降从动斜齿轮4-43、端块4-44、升降蜗杆4-45及升降滑块4-46。
升降齿轮箱4-41固定设置在箱体3内,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升降从动斜齿轮4-43均设置在升降齿轮箱4-41内。
升降电机4-1的动作端与升降驱动斜齿轮4-4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电机4-1的动作端通过软轴与升降驱动斜齿轮4-42连接,升降驱动斜齿轮4-42中设有方孔,软轴与升降驱动斜齿轮4-42连接的端部的方形和方孔相匹配,保证升降电机4-1可以通过软轴驱动升降驱动斜齿轮4-42转动。
升降驱动斜齿轮4-42与升降从动斜齿轮4-43啮合。
端块4-44固定设置在箱体3的顶部。
升降蜗杆4-45的第一端设置在端块4-44内,升降蜗杆4-45的第二端与升降从动斜齿轮4-43啮合。
升降滑块4-46设置在升降蜗杆4-45上,升降滑块4-46与升降平台4-2固定连接。
升降架4-3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4-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架4-3由升降架壳体4-31及升降架骨架4-32组成,升降架壳体4-31固定设置在升降架骨架4-32上,用于封闭升降架骨架4-32。
控制系统5可翻转式地设置在升降架4-3上。
其中,当乘员需要使用多媒体系统6时,控制系统5向升降电机4-1发送上升信号,升降电机4-1驱动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在升降齿轮箱4-41内转动,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带动升降从动斜齿轮4-43转动,升降从动斜齿轮4-43带动升降蜗杆4-45在端块4-44内转动,升降滑块4-46在升降蜗杆4-45的驱动下,沿升降蜗杆4-45的轴向向上动作,升降滑块4-46带动升降平台4-2向上动作,升降平台4-2带动升降架4-3向上动作,升降架4-3带动控制系统5向上动作,进而控制系统5带动多媒体系统6动作,使多媒体系统6到达合适高度。当乘员不需要使用多媒体系统6时,控制系统5向多媒体系统6发送翻折信号,多媒体系统6在控制系统5上翻折,实现多媒体系统6与控制系统5之间的角度在180°-90°之间转变,继而控制系统5向升降电机4-1发送下降信号,升降电机4-1驱动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在升降齿轮箱4-41内转动,升降驱动斜齿轮4-42带动升降从动斜齿轮4-43转动,升降从动斜齿轮4-43带动升降蜗杆4-45在端块4-44内转动,升降滑块4-46在升降蜗杆4-45的驱动下,沿升降蜗杆4-45的轴向向下动作,升降滑块4-46带动升降平台4-2向下动作,升降平台4-2带动升降架4-3向下动作,升降架4-3带动控制系统5向下动作,进而控制系统5带动多媒体系统6动作,使控制系统5到达箱体3顶部,多媒体系统6进入箱体3内,节约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4-4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升降平台4-2的两侧,保证升降平台4-2升降的稳定性。
参见图4,具体地,控制系统5包括:翻转装置5-1、控制箱5-2及控制面板5-3。
翻转装置5-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翻转装置5-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升降架4-3的顶部。
翻转装置5-1的动作端与控制箱5-2固定连接。
箱体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控制箱5-2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箱5-2由控制箱骨架5-21、控制箱上壳体5-22及控制箱下盖组成,控制箱上壳体5-22固定设置在控制箱骨架5-21上,控制箱下盖5-23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上壳体5-22上,用于封闭控制箱上壳体5-22,控制箱上壳体5-22上开设有容纳槽,控制面板5-3设置容纳槽内,且与控制箱骨架5-21固定连接。
控制面板5-3固定设置在控制箱5-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5-3用于乘员操作及输出信号。
参见图12,翻转装置5-1包括:旋转电机5-11、旋转蜗杆5-12、旋转齿轮箱5-13、旋转直齿轮5-14、同步杆5-15及调角器5-16。
旋转齿轮箱5-13固定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动作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齿轮箱5-13固定设置在升降系统4的升降架4-3的顶部。
旋转电机5-11与控制面板5-3连接,旋转电机5-11可以接受控制面板5-3发送的控制信号。旋转电机5-1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旋转齿轮箱5-13内,旋转电机5-11的动作端与旋转蜗杆5-12的第一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5-11的动作端的设置有方轴,旋转蜗杆5-12的第一端开设有方孔,方轴嵌入方孔内,实现旋转电机5-11的动作端与旋转蜗杆5-12的第一端的连接,保证旋转电机5-11的动作端可以带动旋转蜗杆5-12进行转动。
旋转直齿轮5-14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旋转齿轮箱5-13内,旋转直齿轮与旋转蜗杆5-12的第二端啮合。
同步杆5-15的第一端与旋转直齿轮5-1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杆5-15的第一端为多边形,旋转直齿轮5-14上开设有多边形孔,同步杆5-15的第一端可嵌入多边形孔内,实现同步杆5-15的第一端与旋转直齿轮5-14固定连接,同时,保证旋转直齿轮5-14带动同步杆5-15转动。同步杆5-15的第二端与调角器5-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杆5-15的第二端为多边形孔,调角器5-16的输入端上开设有多边形孔,同步杆5-15的第二端可嵌入多边形孔内,实现同步杆5-15的第二端与调角器5-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同时,保证同步杆5-15可以将动力输送给调节器5-16的输入端。
调角器的5-16输出端与控制箱5-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多媒体系统6展开完毕时,控制面板5-3向旋转电机5-11发送动作信号,旋转电机5-11在旋转齿轮箱5-13内带动旋转蜗杆5-12转动,旋转蜗杆5-12带动旋转直齿轮5-14转动,旋转直齿轮5-14带动同步杆5-15转动,同步杆5-15将动力传递给调角器5-16,调角器的5-16输出端带动控制箱5-2进行翻转,进而带动多媒体系统6进行翻转,实现控制箱5-2与升降系统4的升降架4-3之间的角度变化,便于乘员操作多媒体系统6。当不再使用多媒体系统6时,多媒体系统6与控制箱5-2之间的角度为90°时,控制面板5-3向旋转电机5-11发送动作信号,旋转电机5-11在旋转齿轮箱5-13内带动旋转蜗杆5-12转动,旋转蜗杆5-12带动旋转直齿轮5-14转动,旋转直齿轮5-14带动同步杆5-15转动,同步杆5-15将动力传递给调角器5-16,调角器的5-16输出端带动控制箱5-2进行翻转,进而带动多媒体系统6进行翻转,实现控制箱5-2与升降系统4的升降架4-3之间的角度为90°,便于控制箱5-2进入第一凹槽内,多媒体系统6进入箱体3内,节约空间。
参见图13,具体地,多媒体系统6包括:多媒体面板6-1、多媒体箱体6-2、展开齿轮箱6-3、展开电机6-4、展开蜗杆6-5、展开齿轮轴6-6及展开驱动轴6-7。
展开齿轮箱6-3固定设置在控制系统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齿轮箱6-3固定设置在控制系统5的控制箱5-2上。
展开电机6-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展开齿轮箱6-3内,展开电机6-4的动作端与展开蜗杆6-5的第一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电机6-4的动作端设置有方轴,展开蜗杆6-5的第一端开设有方孔,方轴可嵌入方孔内,实现展开电机6-4的动作端与展开蜗杆6-5的第一端连接,同时,保证展开电机6-4的动作端带动展开蜗杆6-5转动。展开电机6-4与控制系统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展开电机6-4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连接,用于接收控制面板5-3发送的控制信号。
展开齿轮轴6-6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展开蜗杆6-5的第二端啮合,展开齿轮轴6-6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
展开驱动轴上6-7设置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展开驱动轴6-7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直齿轮。
多媒体箱体6-2上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啮合,多媒体箱体6-2可转动式地与控制系统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媒体箱体6-2可通过展开轴销6-8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箱5-2连接。箱体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多媒体箱体6-2可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媒体箱体6-2由多媒体骨架6-21、多媒体上壳体6-22及多媒体下壳体6-23组成,多媒体上壳体6-22与多媒体骨架6-21固定连接,多媒体下壳体6-23与多媒体骨架6-21背离多媒体上壳体6-22的端面固定连接。
多媒体面板6-1固定设置在多媒体箱体6-2上。多媒体面板6-1用于显示多媒体信息。
参见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升降系统4带动控制系统5升起时,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向展开电机6-4发送的控制信号,展开电机6-4带动展开蜗杆6-5转动,展开蜗杆6-5通过第一直齿轮带动展开齿轮轴6-6转动,展开齿轮轴6-6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展开驱动轴上6-7转动,展开驱动轴上6-7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展开驱动轴6-7转动,展开驱动轴6-7的通过第二直齿轮及第三直齿轮带动多媒体箱体6-2展开,同时,媒体箱体6-2可通过展开轴销6-8在控制系统5的控制箱5-2上转动,使多媒体面板6-1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成180°,对媒体面板6-1朝向乘员,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不再使用多媒体面板6-1时,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向展开电机6-4发送的控制信号,展开电机6-4带动展开蜗杆6-5转动,展开蜗杆6-5通过第一直齿轮带动展开齿轮轴6-6转动,展开齿轮轴6-6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展开驱动轴上6-7转动,展开驱动轴上6-7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展开驱动轴6-7转动,展开驱动轴6-7的通过第二直齿轮及第三直齿轮带动多媒体箱体6-2折起,同时,媒体箱体6-2可通过展开轴销6-8在控制系统5的控制箱5-2上转动,使多媒体面板6-1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成90°,便于多媒体系统6进入箱体3内,节约空间。
参见图7,具体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无线充电系统8。
无线充电系统8可升降式地设置在箱体3顶部。
当乘员需要对电子设备16进行无线充电时,将电子设备16放到无线充电系统8上,无线充电系统8下降,通过下降的空间对电子设备16进行限位,避免电子设备16晃倒,当乘员拿走电子设备16时,无线充电系统8上升,保证箱体3顶部平整,节约空间,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多种功能,提升乘员乘车体验。
无线充电系统8包括:第一面板8-1、无线充电模块8-2、若干第一弹性件8-3及若干第一导向柱8-4。
箱体3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一面板8-1设置在第三凹槽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凹槽的两个相对处侧边上开设有弧形槽,便于拿取电子设备16。
无线充电模块8-2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8-1朝向箱体3的端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充电模块8-2与车载电源连接。
若干第一导向柱8-4的第一端与第一面板8-1固定连接,若干第一导向柱8-4的第二端穿过第三凹槽设置在箱体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第一导向柱8-4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块,避免若干第一导向柱8-4脱离箱体3。
若干第一弹性件8-3与若干第一导向柱8-4一一对应,第一弹性件8-3套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导向柱8-4上,第一弹性件8-3设置在箱体3与第一面板8-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8-3可以为弹簧。
当乘员需要对电子设备16进行无线充电时,将电子设备16放到第一面板8-1上,无线充电模块8-2对电子设备16进行无线充电,同时,电子设备16在重力的作用下压迫若干第一导向柱8-4,使第一面板8-1在第三凹槽内下降,同时,若干第一弹性件8-3被压缩,通过第三凹槽对电子设备16进行限位,避免电子设备16晃倒。当乘员拿走电子设备16时,若干第一弹性件8-3伸展,推动第一面板8-1在第三凹槽内上升,使第一面板8-1与箱体3的顶部平行,保证箱体3顶部平整。
参见图8,具体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杯托系统7。
杯托系统7可升降式地设置在箱体3顶部,杯托系统7与控制系统5连接。
当乘员需要放置杯子10时,将杯子10放到杯托系统7上,杯托系统7下降,通过下降的空间对杯子10进行限位,避免杯子10晃倒,当乘员拿走杯子10时,杯托系统7上升,保证箱体3顶部平整,节约空间,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多种功能,提升乘员乘车体验。
杯托系统7包括:第二面板7-1、第二弹性件7-2、第二导向柱7-3、杯托壳体7-4、半导体及散温装置7-5。
箱体3的顶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杯托壳体7-4固定设置在第四凹槽内。
第二导向柱7-3的第一端与第二面板7-1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柱7-3的第二端穿过杯托壳体7-4设置在箱体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柱7-3为多边形,杯托壳体7-4上多开设多有边形孔,第二导向柱7-3可沿孔中心上下运动,可对第二导向柱7-3限位。
第二弹性件7-2套设于第二导向柱7-3上,第二弹性件7-2设置在杯托壳体7-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7-2可以为弹簧。
散温装置7-5与杯托壳体7-4固定连接。
半导体设置在杯托壳体7-4与散温装置7-5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在通电情况下,半导体第一边面冷,半导体第二边面热,在电源反向的情况下半导体第二面制冷,半导体第一面制热。
半导体及散温装置7-5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及散温装置7-5均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连接。控制面板5-3控制半导体是制冷还是制热。
散热装置7-5包括:散温壳体7-51、散温格栅7-52及风扇7-53。
散温壳体7-51与杯托壳体7-4固定连接。
散温格栅7-52与散温壳体7-51朝向杯托壳体7-4的端面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半导体设置在散温格栅7-52与杯托壳体7-4之间。
风扇7-53设置在散温壳体7-51内,风扇7-53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乘员需要使用杯托加热时,将杯子10放置于第二面板7-1上,在杯子10重力情况下,第二面板7-1通过第二导向柱7-3向下运动,第二弹性件7-2被压缩,第二面板7-1进入杯托壳体7-4内,通过杯托壳体7-4对杯子10进行限位,避免杯子10晃倒,控制面板5-3控制半导体进行制热,半导体通电开始运行,半导体接触杯托壳体7-4的第一边开始制热,杯托壳体7-4温度上升,加热杯子10,半导体接触散温格栅7-52的第二面开始制冷,控制面板5-3向风扇7-53发送动作信号,风扇7-53开始运行,将聚集在散温格栅7-52附近的冷空气带走,确保半导体正常运行。当乘员使用杯托制冷时,控制面板5-3控制半导体进行制冷,半导体与杯托壳体7-4接触的第一面开始制冷,与散温格栅7-52接触的第二面开始制热,控制面板5-3向风扇7-53发送动作信号,风扇7-53开始运行,将聚集在散温格栅7-52附近的热空气带走,确保半导体正常运行。当乘员拿起水杯时,第二弹性件7-2反弹,将第二面板7-1顶起至于箱体3表面齐平。
参见图9及图10,具体地,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化妆系统9。
化妆系统9可升降式地设置在箱体3顶部,化妆系统9与控制系统5连接。
当乘员需要进行化妆时,控制系统5向化妆系统9发送上升信号,化妆系统9上升,便于乘员进行化妆,当乘员化妆完毕时,控制系统5向化妆系统9发送下降信号,化妆系统9下降,保证箱体3顶部平整,节约空间,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多种功能,提升乘员乘车体验。
化妆系统9包括:化妆盒9-1、剪刀架9-2、支撑架9-3及驱动装置9-4。
支撑架9-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箱体3内。
剪刀架9-2的底部设置在支撑架9-3的第二端。
驱动装置9-4的固定端与支撑架9-3固定连接,驱动装置9-4的动作端与剪刀架9-2连接,驱动装置9-4与控制系统5连接。
化妆盒9-1固定设置在剪刀架9-2的顶部。
驱动装置9-4包括:驱动电机9-41、驱动蜗杆9-42及驱动滑块9-43。
驱动电机9-4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架9-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9-41与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连接。
驱动蜗杆9-42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9-41的动作端固定连接,驱动蜗杆9-42的第二端与支撑架9-3连接。
驱动滑块9-43设置在驱动蜗杆9-42上。
剪刀架9-2包括:第一架体9-21及第二架体9-22。
第一架体9-21的顶部与化妆盒9-1铰接,第一架体9-21的底部与驱动滑块9-43连接。
第二架体9-22的顶部与化妆盒9-1铰接,第二架体9-21的底部与支撑架9-3铰接,第二架体9-21的中部与第一架体9-21铰接。
参见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乘员要化妆时,控制系统5的控制面板5-3向驱动电机9-41发送动作信号,驱动电机9-41带动驱动蜗杆9-42在支撑架9-3上转动,驱动滑块9-43在驱动蜗杆9-42动作,继而,驱动滑块9-43带动第一架体9-21动作,第一架体9-21带动第二架体9-22动作,使化妆盒9-1由箱体3内升起,便于乘员使用。当乘员化妆完毕时,控制系统5向驱动电机9-41发送动作信号,驱动电机9-41带动驱动蜗杆9-42在支撑架9-3上转动,驱动滑块9-43在驱动蜗杆9-42动作,继而,驱动滑块9-43带动第一架体9-21动作,第一架体9-21带动第二架体9-22动作,使化妆盒9-1下降至箱体3内,保证箱体3顶部平整,节约空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采用了所述副仪表结构,该副仪表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副仪表结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结构,设置在车身地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结构包括:下盒体、箱体、控制系统、升降系统及多媒体系统;
所述下盒体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的底部可穿过所述车身地板可滑动式地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
所述升降系统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控制系统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及多媒体系统连接;
所述多媒体系统可展开式地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盒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
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与所述下盒体之间;
所述滑动支架上设置有滑轨电机及滑轮;
所述滑轨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滑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电机、升降平台、升降架及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齿轮箱、升降驱动斜齿轮、升降从动斜齿轮、端块、升降蜗杆及升降滑块;
所述升降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均设置在所述升降齿轮箱内;
所述升降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斜齿轮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啮合;
所述端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所述升降蜗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端块内,所述升降蜗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从动斜齿轮啮合;
所述升降滑块设置在所述升降蜗杆上,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升降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
所述控制系统可翻转式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翻转装置、控制箱及控制面板;
所述翻转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
所述翻转装置的动作端与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控制箱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蜗杆、旋转齿轮箱、旋转直齿轮、同步杆及调角器;
所述旋转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系统的动作端;
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齿轮箱内,所述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旋转蜗杆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旋转直齿轮可转动式地设置在所述旋转齿轮箱内,所述旋转直齿轮与所述旋转蜗杆的第二端啮合;
所述同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同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角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调角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系统包括:多媒体面板、多媒体箱体、展开齿轮箱、展开电机、展开蜗杆、展开齿轮轴及展开驱动轴;
所述展开齿轮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系统上;
所述展开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展开齿轮箱内,所述展开电机的动作端与所述展开蜗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展开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展开齿轮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展开蜗杆的第二端啮合,所述展开齿轮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
所述展开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展开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直齿轮;
所述多媒体箱体上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啮合,所述多媒体箱体可转动式地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多媒体箱体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多媒体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多媒体箱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无线充电系统;
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
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一面板、无线充电模块、若干第一弹性件及若干第一导向柱;
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朝向所述箱体的端面上;
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若干所述第一弹性件与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杯托系统;
所述杯托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杯托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杯托系统包括:第二面板、第二弹性件、第二导向柱、杯托壳体、半导体及散温装置;
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杯托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内;
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杯托壳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杯托壳体内;
所述散温装置与所述杯托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半导体设置在所述杯托壳体与所述散温装置之间;
所述半导体及散温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结构还包括:化妆系统;
所述化妆系统可升降式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化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化妆系统包括:化妆盒、剪刀架、支撑架及驱动装置;
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剪刀架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
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动作端与所述剪刀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化妆盒固定设置在所述剪刀架的顶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结构。
CN202110665663.5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113386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663.5A CN11338667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5663.5A CN11338667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678A true CN113386678A (zh) 2021-09-14
CN113386678B CN113386678B (zh) 2022-04-26

Family

ID=77621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5663.5A Active CN11338667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6678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6065B1 (en) * 2002-06-13 2004-06-08 Vis Racing Sports, Inc. Armrest mounted video display screen
CN2859999Y (zh) * 2005-12-20 2007-01-17 汕头市亚业电气有限公司 地埋式控制箱
CN201376538Y (zh) * 2009-03-06 2010-01-06 王宪伟 单锭车载播放器伸缩翻转的单马达驱动机构
CN108189768A (zh) * 2018-02-27 2018-06-22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扶手箱
CN110329073A (zh) * 2019-06-21 2019-10-15 上海理工大学 用于轿车的副仪表板
CN210234754U (zh) * 2019-08-01 2020-04-03 上海光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杯托高度的新型杯托
CN111055740A (zh) * 2019-12-31 2020-04-2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杯托和扶手加热制冷的扶手结构
CN112092621A (zh) * 2020-09-22 2020-12-18 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隐藏滑轨机构的分离式电动滑动副仪表板
CN213125658U (zh) * 2020-08-10 2021-05-04 江苏慕林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充电插座
CN213118361U (zh) * 2020-07-17 2021-05-04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车载雷达电动升降机构
CN112960039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电控前后移动的多功能副仪表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6065B1 (en) * 2002-06-13 2004-06-08 Vis Racing Sports, Inc. Armrest mounted video display screen
CN2859999Y (zh) * 2005-12-20 2007-01-17 汕头市亚业电气有限公司 地埋式控制箱
CN201376538Y (zh) * 2009-03-06 2010-01-06 王宪伟 单锭车载播放器伸缩翻转的单马达驱动机构
CN108189768A (zh) * 2018-02-27 2018-06-22 盐城市高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汽车扶手箱
CN110329073A (zh) * 2019-06-21 2019-10-15 上海理工大学 用于轿车的副仪表板
CN210234754U (zh) * 2019-08-01 2020-04-03 上海光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杯托高度的新型杯托
CN111055740A (zh) * 2019-12-31 2020-04-2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杯托和扶手加热制冷的扶手结构
CN213118361U (zh) * 2020-07-17 2021-05-04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车载雷达电动升降机构
CN213125658U (zh) * 2020-08-10 2021-05-04 江苏慕林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充电插座
CN112092621A (zh) * 2020-09-22 2020-12-18 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隐藏滑轨机构的分离式电动滑动副仪表板
CN112960039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电控前后移动的多功能副仪表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6678B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9936U (zh) 安装支架
CN111959354B (zh) 基于多场景适应模式汽车座舱控制系统的终端控制平台
CN202935229U (zh) 全自动多功能伸缩房车
CN113386678B (zh) 一种副仪表结构及车辆
CN113401015A (zh) 一种多功能车内娱乐和办公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650747A (zh) 一种隐藏式丝杠螺母升降折叠椅
CN107128416A (zh) 多功能折叠三轮电动车
CN103010079A (zh) 全自动多功能伸缩房车
KR101423323B1 (ko) 차량용 휠체어 이동 장치
CN205601185U (zh) 折叠式多功能3d打印设备
CN111252012A (zh) 智能座舱多功能箱
CN107585073B (zh)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CN209051366U (zh) 中央通道组件
CN217048391U (zh) 一种中控箱前后排共用小桌板机构及汽车
KR102492999B1 (ko) 승합차용 무빙 콘솔박스
CN206217778U (zh) 车载显示终端承载组件和车辆
CN115836779A (zh) 一种平移式隐藏升降桌
CN206826382U (zh) 一种车用防晒板
CN205573671U (zh) 客车座椅及客车
CN108058678B (zh) 一种用于汽车坐垫的烘干装置
CN210554371U (zh) 一种车载扶手箱系统
CN112289053A (zh) 一种可折叠便捷移动太阳能交通指示灯
CN219948046U (zh) 一种储物盒总成及汽车
CN205706129U (zh) 一种汽车太阳能遮阳伞及汽车
CN217048488U (zh) 车载折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