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3745A -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3745A
CN113373745A CN202110565549.5A CN202110565549A CN113373745A CN 113373745 A CN113373745 A CN 113373745A CN 202110565549 A CN202110565549 A CN 202110565549A CN 113373745 A CN113373745 A CN 113373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rossbeam
laying machine
support structure
track 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5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志强
曾祥彪
王雪扬
冯浩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55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3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3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3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9/00Laying, rebuilding, or taking-up tracks; Tools or machines therefor
    • E01B29/16Transporting, laying, removing, or replacing rails; Moving rails placed on sleepers in the track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及连接横梁。具体地,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相对间隔设置。连接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均设置于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并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至少有部分相互重叠设置。同时,第一横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连接,而且第一横梁设有第一滑动部;第二横梁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梁连接,而且第二横梁设有第二滑动部,第二滑动部能够与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跨度调节过程中也能降低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铺轨机在隧道内进行铺轨作业。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隧道的铺轨要求,铺轨机的跨度需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传统的铺轨机,通过伸缩柱套连接相对间隔设置的两根支撑梁,利用伸缩柱套的伸缩作用,从而调节两根支撑梁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铺轨机的跨度。其中,伸缩柱套包括相互套接的内柱套及外柱套,通过内柱套与外柱套之间的伸缩实现跨度的调节。由于内柱套与外柱套之间的间隙较大,并且,铺轨机进行铺轨作业时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到的载荷较大,伸缩柱套伸缩而进行跨度调节时,磨损加剧,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磨损加剧,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梁;
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梁相对间隔设置;及
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并至少部分相互重叠设置的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凸出所述第一横梁设置的凸起、设置于所述凸起一侧的第一支脚及设置于所述凸起另一侧的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及所述第二支脚均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滑槽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脚滑动配合的第一空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支脚滑动配合的第二空槽、及用于与所述凸起滑动配合的第三空槽,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及所述第三空槽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横梁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二横梁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控制器及用于对所述第一支撑梁及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元件,所述距离检测元件及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横梁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横梁相对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横梁均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横梁设有用于与起重天车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支撑梁行走的第一行走机构、及用于辅助所述第二支撑梁行走的第二行走机构。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铺轨机,包括所述的支撑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利用第一横梁的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横梁的第二滑动部的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横梁能够相对第一横梁沿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能够改变连接横梁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之间的间距,进而对铺轨机的跨度进行调节。由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连接,而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至少有部分相互重叠,跨度调节过程中,能够减小连接横梁整体的下挠度,保证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并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跨度调节过程中也能降低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处于第一跨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处于第二跨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连接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连接横梁的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连接横梁的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支撑梁,200、第二支撑梁,300、连接横梁,310、第一横梁,311、滑块,3111、凸起,3112、第一支脚,3113、第二支脚,320、第二横梁,321、滑槽,3211、第一空槽,3212、第二空槽,3213、第三空槽,400、调节机构,410、第一传动件,411、传动齿轮,420、第二传动件,421、齿条,430、旋转驱动件,431、伺服电机,500、第三滑动部,600、起重天车,710、支撑架,72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铺轨机的支撑结构,能够应用于铺轨机中,使得铺轨机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其中,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梁100、第二支撑梁200及连接横梁300。具体地,第二支撑梁200与第一支撑梁100相对间隔设置。连接横梁300包括第一横梁310及第二横梁320,第一横梁310及第二横梁320均设置于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并且,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至少有部分相互重叠设置。同时,第一横梁31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100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而且第一横梁310设有第一滑动部(未标注);第二横梁32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梁200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而且第二横梁320设有第二滑动部(未标注),第二滑动部能够与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
上述实施例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利用第一横梁310的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横梁320的第二滑动部的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横梁320能够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如图1及图2的A方向所示)往复移动,进而能够改变连接横梁300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而对铺轨机的跨度进行调节。由于第一横梁310和第二横梁320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连接,而且,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至少有部分相互重叠,跨度调节过程中,能够减小连接横梁300整体的下挠度,保证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并且,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跨度调节过程中也能降低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是指在跨度调节过程中,第一横梁310至少有部分投影落在第二横梁320上。
其中,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利用导轨与导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可以利用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只需满足使得第二横梁320能够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包括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如图1及图2的A方向所示)设置的滑块311。如图3所示,第二滑动部包括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321。滑块311设置于滑槽321内并与滑槽321滑动配合。如此,使得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平行设置,利用滑块311在滑槽321内的滑动,从而使得第二横梁320能够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相比传统的内柱套与外柱套抽拉伸缩的形式而言,能够减轻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连接横梁300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滑块311包括凸出第一横梁310设置的凸起3111、设置于凸起3111一侧的第一支脚3112及设置于凸起3111另一侧的第二支脚3113。并且,第一支脚3112及第二支脚3113均与第一横梁310相对间隔设置。如此,使得整个滑块311的轮廓呈T形。如图5所示,滑槽321具有用于与第一支脚3112滑动配合的第一空槽3211、用于与第二支脚3113滑动配合的第二空槽3212、及用于与凸起3111滑动配合的第三空槽3213。并且,第一空槽3211、第二空槽3212及第三空槽3213相互连通。如此,使得整个滑槽321的轮廓也呈相应的T形。从而增大了滑槽321的内壁与滑块31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之间的装配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提升了跨度调节过程中的支撑强度。而且,通过增大滑槽321的内壁与滑块311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使部分接触部位发送了磨损,也不会影响滑块311与滑槽321之间的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使得滑块311依然能够顺畅的沿滑槽32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延长了连接横梁300的使用寿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311与滑槽321的轮廓也可以呈U形、V形等结构。
为了便于对跨度进行灵活的调节,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结构还包括调节机构400,调节机构400用于调节连接横梁300的长度。如此,利用调节机构400能够灵活、方便的对连接横梁300的长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对跨度进行调节。
其中,调节机构400对连接横梁300的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实现,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横梁310相对第二横梁320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实现。
另外,调节机构400对连接横梁300的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伸缩推动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利用气缸或液压杆推动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移动;也可以通过直线电机驱动的形式实现,例如,直线电机的动子与第二横梁320连接,通过动子带动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移动;只需满足使得连接横梁300的长度能够发生变化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0包括与第一横梁310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件410、与第二横梁320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件420、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410转动的旋转驱动件430。第一传动件410与第二传动件420传动配合,用于使第二横梁320能够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如此,旋转驱动件430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件410相对第一横梁310转动,利用第一传动件410与第二传动件420的传动配合,从而驱动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通过控制旋转驱动件430的转向,从而控制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之间的重叠程度,进而调节连接横梁300的长度以对跨度进行调节。
如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传动件410包括与第一横梁310采用转轴连接的传动齿轮411。第二传动件420包括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421。旋转驱动件430包括与传动齿轮411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431。传动齿轮411与齿条421相互啮合。如此,伺服电机431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411相对第一横梁310转动,利用传动齿轮411与齿条421之间的啮合,从而使得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利用传动齿轮411与齿条421啮合的方式,使得第二横梁320能够以齿距为单位进行移动,能够准确的控制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的移动量,从而能够准确的控制跨度的调节。同时,跨度调节完成后,利用传动齿轮411与齿条421之间的啮合,还能将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进行锁止,避免在后续铺轨作业中跨度发生变化,可靠性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加设锁销、锁舌等锁止件,在跨度调节完成后将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进行锁止。并且,为了使得伺服电机431能够可靠的驱动传动齿轮411转动,伺服电机431的输出端上还可以套设于传动齿轮411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及用于对第一支撑梁100及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元件(未图示)。距离检测元件及伺服电机431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如此,利用距离检测元件对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从而能够获得当前的跨度,并将当前的跨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当需要对跨度进行调节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43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411相对第一横梁310转动,利用传动齿轮411与齿条421之间的啮合,进而使得第二横梁320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以对跨度进行调整,此时,距离检测元件实时对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持续传输至控制器,当距离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达到预设期望值时,控制器即控制伺服电机431停止工作。控制器和距离检测元件的设置,使得跨度的调节变为闭环控制,跨度的调节更加准确和精确,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
其中,距离检测元件可以是固设在第一支撑梁100或第二支撑梁200上的距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其他现有的能够对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的元件。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控制电路板或其他现有的具有控制功能的器件,控制器可以固设在相应的操作平台上。电性连接可以采用数据线等有线连接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蓝牙传输等无线连接方式实现。
如图1及图2所示,此外,为了增强整个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连接横梁300可以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横梁300相对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横梁320均设置于两个第一横梁310之间。如此,利用至少两个连接横梁300将第一支撑梁100和第二支撑梁200进行连接,至少两个连接横梁300、第一支撑梁100及第二支撑梁200配合形成的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更强,能够对铺轨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并且,每个第二横梁320设有用于与起重天车600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动部500。如此,能够将起重天车60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320之间,跨度调节完成后,起重天车600在第三滑动部500的导向作用下能够沿第二横梁320的长度方向灵活的移动,进而能够对轨道进行灵活的吊运,满足铺轨需求。
其中,连接横梁300的数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的设计或调整,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第三滑动部500可以是滑轨、滑槽321或其他现有的能够与起重天车600进行滑动配合的结构。起重天车600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能够对轨道进行吊运以进行铺轨的器械。
另外,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辅助第一支撑梁100行走的第一行走机构(未标注)、及用于辅助第二支撑梁200行走的第二行走机构(未标注)。如此,利用第一行走机构辅助第一支撑梁100进行行走,利用第二行走机构辅助第二支撑梁200进行行走,从而满足铺轨机的移动以灵活的进行铺轨作业。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可以是支撑架710与行走轮720的组合结构。当然,支撑架710还可以设置为现有的伸缩结构,能够对起重天车600的起吊高度进行调整,满足铺轨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铺轨机,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支撑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铺轨机,利用第一横梁310的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横梁320的第二滑动部的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二横梁320能够相对第一横梁310沿第一横梁31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而能够改变连接横梁300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梁100与第二支撑梁200之间的间距,进而对铺轨机的跨度进行调节。由于第一横梁310和第二横梁320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连接,而且,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至少有部分相互重叠,跨度调节过程中,能够减小连接横梁300整体的下挠度,保证支撑结构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并且,第一横梁310与第二横梁320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跨度调节过程中也能降低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梁;
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梁相对间隔设置;及
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并至少部分相互重叠设置的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设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设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块,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凸出所述第一横梁设置的凸起、设置于所述凸起一侧的第一支脚及设置于所述凸起另一侧的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及所述第二支脚均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滑槽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脚滑动配合的第一空槽、用于与所述第二支脚滑动配合的第二空槽、及用于与所述凸起滑动配合的第三空槽,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及所述第三空槽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横梁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横梁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件、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二横梁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控制器及用于对所述第一支撑梁及所述第二支撑梁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元件,所述距离检测元件及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横梁相对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横梁均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之间,每个所述第二横梁设有用于与起重天车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铺轨机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第一支撑梁行走的第一行走机构、及用于辅助所述第二支撑梁行走的第二行走机构。
10.一种铺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CN202110565549.5A 2021-05-24 2021-05-24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Pending CN113373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5549.5A CN113373745A (zh) 2021-05-24 2021-05-24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5549.5A CN113373745A (zh) 2021-05-24 2021-05-24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3745A true CN113373745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1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5549.5A Pending CN113373745A (zh) 2021-05-24 2021-05-24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374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4898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Guntert & Zimmerman Const. Div., Inc. Slipform Pav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Length Tractor Frame
WO2012052571A1 (es) * 2010-10-20 2012-04-26 Petrucco, S.A. Estructura de sustentación
CN205775756U (zh) * 2016-06-15 2016-12-07 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支撑行走装置及整平机
CN206706472U (zh) * 2017-05-08 2017-12-05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铺轨机步履走行跨越台阶机构
CN110846955A (zh) * 2019-12-30 2020-02-28 河南东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铺轨机以及铺轨机用液压缸支臂
CN110886229A (zh) * 2019-12-12 2020-03-17 张俊中 一种架桥机的轨道铺设装置及实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4898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Guntert & Zimmerman Const. Div., Inc. Slipform Pav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Length Tractor Frame
WO2012052571A1 (es) * 2010-10-20 2012-04-26 Petrucco, S.A. Estructura de sustentación
CN205775756U (zh) * 2016-06-15 2016-12-07 河北省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支撑行走装置及整平机
CN206706472U (zh) * 2017-05-08 2017-12-05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铺轨机步履走行跨越台阶机构
CN110886229A (zh) * 2019-12-12 2020-03-17 张俊中 一种架桥机的轨道铺设装置及实施方法
CN110846955A (zh) * 2019-12-30 2020-02-28 河南东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铺轨机以及铺轨机用液压缸支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闻邦椿: "《机械设计手册 机构设计》", 30 April 2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3577B (zh) 地铁隧道断面形变检测系统
CN107217892B (zh) 新型立体车库agv车辆搬运器
CN108996436B (zh) 一种低能耗的货叉式四向穿梭车
CN106515900A (zh) 一种agv移动设备
CN206107393U (zh) 一种agv移动设备
CN110667729B (zh) 多足行走机器人
CN1822983A (zh) 曲线式的装配和/或输送带
CN103096607A (zh) 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机架的直线调节装置和有关成像设备
CN113373745A (zh) 铺轨机及其支撑结构
CN102803116B (zh) 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
CN110315008B (zh) 钢丝合股机放线换盘装置及其方法
CN107571257B (zh)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
CN111562348B (zh) 隧道顶部裂缝检测装置
KR20150081850A (ko) 승용 관리기
CN109132395B (zh) 一种倍程平移机构
US6516534B2 (en) Measurable guide actuator
CN109709968A (zh) 举升装置及自动引导小车
CN210243201U (zh) 一种车辆质量质心倾翻角测量平台
JP3987897B2 (ja) 橋桁の送り出し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送り装置
CN113892963A (zh) 一种应用于ct扫描床底座的平动结构
CN112140315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布料机
CN219075744U (zh) 对接机器人
EP3233605A1 (en) Track, load carrying carriage and track system
CN113562650B (zh) 一种电动葫芦轨道
JP4120878B2 (ja) 有軌道台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