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0831A -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0831A
CN113370831A CN202010118831.4A CN202010118831A CN113370831A CN 113370831 A CN113370831 A CN 113370831A CN 202010118831 A CN202010118831 A CN 202010118831A CN 113370831 A CN113370831 A CN 113370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ecovery
self
charger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88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青
杨少清
靳超
李静
杨红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88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0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0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08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技术领域,请求方在判断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对应的请求报文,被请求方在收到该请求报文后,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然后根据自身状态发送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或确认无效的确认报文,请求方在接收到该确认报文后,进行解析,如果确认有效,则双方握手,建立连接,重新启动充电过程,通过充电、供电双方的自恢复充电交互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恢复效率低、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Description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各个城市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新能源电动客车、电动公交车等也为城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将会作为城市主流的交通工具而存在。
而电动汽车对充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纯电动车辆充电过程中,往往由于通讯、内部故障或电网断电等原因会导致充电中途停止,而无法自动继续充电,导致用户第二天用车时,电池没有充满电。
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充电中止后,无法自行继续充电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787308A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充电桩自恢复式充电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在充电停止阶段,充电桩实时检测充电条件,如果充电条件中的允许自恢复的充电条件满足,并且持续设定时间阈值,则恢复充电。该过程中允许自恢复充电条件包括电表通信状态,电表数据状态、充电电压、网络信号、PE连接状态等。但是,该方案中,只有充电桩根据连接状态、电压信号等发起恢复充电的过程,而没有与整车端进行确认,如果整车端此时由于BMS故障或其他原因并不具备恢复充电的条件,那么该充电机的自恢复过程无效。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004507B的、发明名称为通过监测电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自恢复的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在休眠状态下,电动汽车通过对交流充电接口车辆插座进行电压监测,并根据电压监测即过判断供电是否恢复正常,如果恢复正常,车辆立即恢复交流充电,否则,车辆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从而无需用户额外操作,即可实现恢复充电。但是,该方案是利用电动汽车对充电接口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根据判断结果自行发起恢复充电,而没有与充电机端进行充电确认。
因而,现有技术中都是充电机或者整车端根据监测的信息自行发起充电恢复过程,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充电确认环节,从而使得充电恢复过程信息监测不全面,造成充电恢复效率低、充电恢复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恢复效率低、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自恢复请求阶段:在请求方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并接收被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2)充电自恢复确认阶段:请求方解析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被请求方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3)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为充电自恢复请求方,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为充电自恢复请求方,所述充电机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充电机,在充电恢复的请求方与被请求方之间增加对应的通讯报文,在请求方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并接收被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从中解析出确认有效或无效的报文信息,如果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实现恢复充电,如果确认无效,则请求方重新发送请求报文或者退出充电流程。通过充电、供电双方的交互过程,实现了在恢复充电前双方状态的确认,有效提高了充电恢复效率,提高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充电机中,当请求方为车辆时,请求方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车辆无故障或故障解除后持续设定时间;当请求方为充电机时,请求方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充电机无故障或充电机恢复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阶段:在被请求方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时,被请求方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向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有效,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不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无效;
2)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为充电自恢复被请求方,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为充电自恢复被请求方,所述充电机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充电机,在充电恢复的请求方与被请求方之间增加对应的通讯报文,在被请求方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时,被请求方判断自身状态,并向请求方发送对应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自身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否则,报文信息确认为无效。通过充电、供电双方的交互过程,实现了在恢复充电前双方状态的确认,有效提高了充电恢复效率,提高了充电过程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充电机中,当被请求方为车辆时,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车辆无故障或故障解除后持续设定时间;当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时,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充电机无故障或充电机恢复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请求方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2)在被请求方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时,被请求方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向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有效,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不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无效;
3)请求方接收被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后,解析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被请求方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4)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本发明通过在充电恢复的请求方与被请求方之间增加对应的通讯报文,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都对自身的自恢复启动条件进行判定,如果双方都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那么双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过程,否则,不恢复充电。通过在双方恢复充电前的交互过程,有效保证充电恢复的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辆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车辆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为例进行介绍。在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车辆BMS和充电机之间会经过握手阶段、辨识阶段,然后进入充电阶段。因而,需要经过车辆BMS与充电机之间的交互过程。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一帧通讯报文,来实现BMS与充电机之间的充电自恢复确认过程。
本实施例中,以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为例,详细描述充电自恢复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如下:
1)BMS的充电自恢复请求阶段:BMS在启动充电自恢复控制前,先判断自身状态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在确认电动汽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BMS向充电机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并等待接收充电机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本实施例中,通常情况下,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导致充电中断,需要再次启动充电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BMS低压持续供电;②充电枪一直在位(未拔枪);③充电已停止;④BMS检测SOC<=98%;⑤BMS内部无故障或故障恢复。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报文中,应当至少具有自恢复发起/确认有效的标识。例如,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报文的格式定义为:
Figure BDA0002391851300000051
Figure BDA0002391851300000061
2)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阶段:充电机在接收到BMS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后,判断充电机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然后将确认是否有效的信息写入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条件,则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如果不满足条件,则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然后充电机向发出请求的BMS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其中确认无效的报文信息中,应当至少包括确认无效的标识,或者是数据段定义中包括不允许重启的原因。
本实施例中,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一般包括:A、电网恢复;B、充电机无故障或故障恢复;C、电表中记录的车辆SOC<=98%。
3)BMS的充电自恢复确认阶段:BMS在收到充电机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后,解析该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充电机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4)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在BMS与充电机进行上述充电自恢复过程的请求与确认后,BMS与充电机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该握手充电过程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说明。
上述充电自恢复过程,是由电动汽车的BMS发起请求,由充电机作为被请求方对该请求进行确认,在双方确认自身状态后,再按照现有标准的充电流程重新启动充电。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原理相同,不同在于,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中是车辆作为请求方,充电机作为被请求方,而本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中则是将充电机作为请求方,车辆作为被请求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电自恢复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请求阶段:充电机在启动充电自恢复控制前,先判断自身状态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在确认充电机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充电机向BMS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并等待接收BMS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2)BMS的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阶段:BMS在接收到充电机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后,判断BMS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然后将确认是否有效的信息写入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条件,则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如果不满足条件,则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然后BMS向对应的充电机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3)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确认阶段:充电机在收到BMS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后,解析该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BMS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4)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在BMS与充电机进行上述充电自恢复过程的请求与确认后,BMS与充电机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综合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不管是车辆BMS还是充电机,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中断的情况时,在满足自恢复充电启动条件后,都可以发起自恢复请求,并通过充电自恢复控制过程实现可靠地充电重启过程。也就是说,自恢复充电的请求方既可以是车辆也可以是充电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请求、确认的交互过程,使得充电双方在重启充电前能够进行状态确认,从而提高充电自恢复的效率和可靠性。
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是从车辆和充电机的综合控制上考虑的控制方法,而如果将车辆和充电机分开来考虑,则该实施例实际上包含了:车辆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和充电机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这两个方法的有机结合得到的整体的自恢复控制的交互过程。因而,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中,实际上包含车辆作为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如图3所示,以及充电机作为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如图4所示。
同理,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是从车辆和充电机的综合控制上考虑的控制方法,而如果将车辆和充电机分开来考虑,则该实施例实际上包含了:充电机作为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如图5所示,以及车辆作为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如图6所示。
车辆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车辆既可以作为请求方,也可以作为被请求方,车辆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实际上包括采用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控制方法的车辆实施例1,以及采用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控制方法的车辆实施例2。具体的控制方法实现方式已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故此处不再赘述。
充电机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充电机既可以作为请求方,也可以作为被请求方,充电机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实际上包括采用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控制方法的充电机实施例1,以及采用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控制方法的充电机实施例2。具体的控制方法实现方式已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故此处不再赘述。
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
上述车辆作为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充电机作为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1、充电机作为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以及车辆作为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实施例2,均可以形成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指令能够实现上述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和特定功能。
本实施例所指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自恢复请求阶段:在请求方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并接收被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
2)充电自恢复确认阶段:请求方解析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被请求方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3)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请求方为车辆时,请求方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车辆无故障或故障解除后持续设定时间;当请求方为充电机时,请求方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充电机无故障或充电机恢复供电。
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为充电自恢复请求方,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4.一种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为充电自恢复请求方,所述充电机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5.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充电自恢复请求确认阶段:在被请求方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时,被请求方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向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有效,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不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无效;
2)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被请求方为车辆时,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车辆无故障或故障解除后持续设定时间;当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时,被请求方的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包括:充电机无故障或充电机恢复供电。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为充电自恢复被请求方,所述车辆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8.一种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为充电自恢复被请求方,所述充电机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
10.一种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请求方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时,向被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2)在被请求方接收到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时,被请求方判断自身是否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后向请求方发送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有效,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不满足充电自恢复启动条件,则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是确认无效;
3)请求方接收被请求方发送的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后,解析所述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有效,则进入充电握手启动阶段;如果充电自恢复确认报文的报文信息为确认无效,则退出充电流程或者向被请求方重新发送所述充电自恢复请求报文;
4)充电握手启动阶段:请求方与被请求方通过充电握手报文握手,建立充电连接,恢复充电;
所述请求方为车辆,被请求方为充电机;或者请求方为充电机,被请求方为车辆。
CN202010118831.4A 2020-02-25 2020-02-25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Withdrawn CN113370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831.4A CN113370831A (zh) 2020-02-25 2020-02-25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831.4A CN113370831A (zh) 2020-02-25 2020-02-25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0831A true CN113370831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6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8831.4A Withdrawn CN113370831A (zh) 2020-02-25 2020-02-25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0831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1149A1 (ja) * 2011-02-18 2012-08-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30200847A1 (en) * 2012-01-25 2013-08-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Charge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protective function and cell pack
US20160046194A1 (en) * 2013-03-29 2016-02-18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6004507A (zh) * 2016-07-13 2016-10-1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监测电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自动恢复的方法
CN106208280A (zh) * 2016-10-08 2016-12-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6935920A (zh) * 2015-12-30 2017-07-07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充电的自恢复方法和自恢复系统
JP2017221031A (ja) * 2016-06-07 2017-12-14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電力制御装置
CN107599857A (zh) * 2017-08-24 2018-01-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108551153A (zh) * 2018-03-19 2018-09-18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故障恢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3450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方法
CN109552104A (zh) * 2018-12-07 2019-04-0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充电桩
CN109733243A (zh) * 2019-02-15 2019-05-1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受电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控制
CN109774533A (zh) * 2019-01-29 2019-05-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787308A (zh) * 2018-12-28 2019-05-21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自恢复式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065405A (zh) * 2019-03-18 2019-07-30 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1149A1 (ja) * 2011-02-18 2012-08-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30200847A1 (en) * 2012-01-25 2013-08-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Charge control device including protective function and cell pack
US20160046194A1 (en) * 2013-03-29 2016-02-18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6935920A (zh) * 2015-12-30 2017-07-07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充电的自恢复方法和自恢复系统
JP2017221031A (ja) * 2016-06-07 2017-12-14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電力制御装置
CN106004507A (zh) * 2016-07-13 2016-10-12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监测电压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自动恢复的方法
CN106208280A (zh) * 2016-10-08 2016-12-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7599857A (zh) * 2017-08-24 2018-01-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108551153A (zh) * 2018-03-19 2018-09-18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故障恢复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3450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方法
CN109552104A (zh) * 2018-12-07 2019-04-0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充电桩
CN109787308A (zh) * 2018-12-28 2019-05-21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自恢复式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9774533A (zh) * 2019-01-29 2019-05-2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733243A (zh) * 2019-02-15 2019-05-1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受电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控制
CN110065405A (zh) * 2019-03-18 2019-07-30 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承坤;宋娟;周唯;杜梅梅;: "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标准解析与对比" *
董刚;: "新国标GB/T 27930-2011充电过程解析" *
钟文浩;: "电动汽车国标充电报文解析及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9623B (zh) 一种车载蓄电池充电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520730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机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4648178B (zh) 一种基于纯电动汽车的充电上电控制方法
CN110065405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
CN11074502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故障处理方法
CN109421542A (zh) 电动汽车高压下电方法
CN105610219B (zh) 一种充电故障诊断方法
JP6980835B2 (ja) 充電器および充電方法
CN113459808B (zh) 一种车辆异常唤醒管理方法、装置及云端管理平台、汽车
US11505082B2 (en) Charging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automatic trobleshoo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270181B (zh) 中间继电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高压下电控制方法
CN113370831A (zh) 充电自恢复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车辆及充电机
CN106515487B (zh) 电动车辆、能源管理器及其停机控制系统与方法
WO2020034452A1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和电动汽车
CN112009249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
CN115416597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车载dcdc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4379370B (zh) 一种车辆跛行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801748A (zh) 车辆高压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07137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保护方法及系统
US1135188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of vehicle
JP5561114B2 (ja) 蓄電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する車両、ならびに蓄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5891967B (zh)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13942411B (zh) 一种充电检测容错系统和方法
EP4344936A1 (en) Vehicle controller,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CN210199697U (zh) 一种智慧警务车的车载服务器的断电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6, Yutong Road, Guancheng Hui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450061

Applicant after: Yutong Bu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Shibali Heyu Road, Guancheng 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