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490A -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 Google Patents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490A
CN113365490A CN201980090712.8A CN201980090712A CN113365490A CN 113365490 A CN113365490 A CN 113365490A CN 201980090712 A CN201980090712 A CN 201980090712A CN 113365490 A CN113365490 A CN 11336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ssembly
header
axle
wheel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0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5490B (zh
Inventor
D·W·J·容曼斯
B·M·A·米索滕
K·德切恩克
S·鲁本斯
F·塔里尔
P·范欧韦舍尔德
M·德斯迈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snew Netherlands Industrial Harb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6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5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4Mowing tables
    • A01D41/141Automatic header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3/00Means or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e.g. folding frames to reduce overall width
    • A01B73/005Means or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transporta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e.g. folding frames to reduce overall width for endwise transportation, i.e. the direction of transport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002Carriers for the transport of harvesters or mow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3/00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ilers
    • B62D13/04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iler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Handcart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收割台(6),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11、12),每个组件包括轮轴(13)和两个轮(14a、14b)。每个轮组件通过致动系统(15)联接到收割台(6)的主体,该致动系统包括用于致动轮轴(13)和轮(14a、14b)的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40、41),以将轮组件带到或离开道路传输位置。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配备有用于在道路上传输收割台时使收割台(6)转向的拉杆装置。轮组件(11、12)的轮操作为脚轮。前轮组件(11)的拉杆装置联接到可枢转的基部(60),该基部连接到或可连接到牵引杆(55)。轮组件包括相应的致动器(66、68),这些致动器被同步以便使前轮和后轮的位置同步。

Description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 收割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其设置有可拆卸的收割台。本发明具体涉及收割台,该收割台配备有用于在收割台从作业机械拆卸之后对传输该收割台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的收割台是在收割机前部附接到进给机构的切割器具。与收割机的宽度相比,收割台的宽度较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次通过田地时收集的收割作物量。收割台是可拆卸的,需要通过拖拉机或类似物传输到田地或从田地运出。对此的经典解决方案是将收割台加载到推车上,但这是一项耗时的操作,需要多次手动干预。改进的解决方案是将传输轮集成在收割台结构中,传输轮可在田地位置和传输位置之间枢转。
这种结构的一个示例在文献EP-A-1905293中示出。当分离的收割台在公路上传输、由EP-A-1905293中所示类型的集成轮组件支撑时,组件的轮的特定转向动作要么没有提供,要么整体上受限于前部组件的转向。由于收割台的尺寸,当收割台的传输沿弯曲轨迹行进时,这可能会产生困难。
此外,在EP-A-1905293中描述的联合收割机包括收割台,该收割台能够相对于联合收割机的进给器绕水平轴线枢转,并设置有锁定机构以防止收割台在田地操作期间枢转。传输轮组件集成在收割台中,当收割台被联合收割机的进给器提升时,传输轮组件可以从田地位置旋转到传输位置,反之亦然。从田地位置到传输位置的转换是通过提升收割台并在收割台完全提升时致动旋转运动来启动的。然后,当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锁定机构被释放时,收割台自身的可枢转装置使得收割台在进给器下降时能够通过重力的影响朝向传输位置运动,导致收割台在到达传输位置时竖直地倾斜。该系统的一个缺点是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可枢转装置表示与收割台和进给器之间的标准联接机构相比在技术上复杂的偏离。标准系统包括位于收割台后部的水平梁,该梁位于进给器前部的U形轮廓中,而侧向放置的锁则将附接的收割台保持靠近进给器的正面。收割台从进给器上拆卸包括释放锁和降低进给器直到梁与U形轮廓脱离。该系统不同于EP-A-1905293中描述的枢转装置。梁和U形轮廓不允许收割台相对于进给器进行枢转运动。因此,EP-A-1905293的系统不适用于标准的收割台/进给器联接。
最后,当在公路传输模式下操作时,收割台附接到牵引车,这需要牵引杆联接在车辆和收割台之间。目前已知的配备有传输轮的收割台,例如在EP-A-1905293中所示的,没有配备牵引杆,因此牵引杆需要手动地联接到收割台和车辆,这增加了从田地模式改变到公路传输模式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弥补上述缺点,并且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本发明涉及农业作业机械和用于这种机械的收割台。收割台包括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每个轮组件包括轮轴和两个轮。轮组件通过包括致动器机构的致动系统联接到收割台的主体,该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收割台从地面提升时使轮组件旋转到与收割台成横向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收割台包括配备有用于在道路上传输收割台时使收割台转向的拉杆装置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轮组件的轮作为脚轮操作,其枢转位置由拉杆装置决定。前轮组件的拉杆装置联接到可枢转的基部,该基部连接到或可连接到牵引杆。两个轮组件包括相应的致动器,这些致动器被同步以便使前轮和后轮的位置同步。同步允许前后组件的轮在相反方向上转向,从而使收割台具有更好的跟随道路弯曲轨迹的能力。
前轮组件可配备有可从存储位置展开到展开位置的牵引杆,其中牵引杆在所述位置之间的运动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同样,后轮组件可包括可在存储位置和道路传输位置之间展开的信号杆,信号杆在这些位置之间的运动与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使轮组件从田地模式移动到传输模式以及从传输模式移动到田地模式的致动系统包括两个致动器机构。当从田地模式改变为传输模式时,在收割台从地面提升之后,第一致动器机构使轮组件从收割台后面的位置向前运动。在完成第一次运动后,第二致动器机构将轮组件旋转到与收割台成横向的位置,之后收割台下降到地面。两步法能够在田地模式和传输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而无需相对于进给器枢转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收割台。根据一个实施例,轮轴从执行旋转运动的框架元件可枢转地悬置。根据另一实施例,致动系统在轮轴的偏离中心位置处联接到轮组件的轮轴。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其包括在作业机械前部处的配置为上下移动的进给器和可拆卸地联接到进给器前部的收割台,其中收割台包括后壁和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这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位于进给器的两侧上,被指定为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包括轮轴和附接在轮轴的两个端部处的两个轮,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能够在轮轴与收割台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田地位置和轮轴与所述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传输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收割台包括两个致动系统,这两个致动系统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并且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的轮能够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轮轴枢转并且绕着与所述轮轴成横向的轴线枢转,以便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转向,并且其中:
前轮组件包括:
可枢转的基部,其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轮组件的轮轴的中心位置,基部能够绕大致竖直轴线枢转,并且可选地可展开的牵引杆联接到所述可枢转的基部,
第一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基部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前轮组件的轮,
第一可变长度致动器,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前轮组件的轮轴和所述前轮组件的一个轮,
后轮组件包括:
第二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后轮组件的轮轴和后轮组件的一个轮,
并且其中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可变长度致动器的操作是同步的,从而使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轮的枢转位置同步。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拉杆组件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相应轮和可枢转基部之间的一对拉杆。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拉杆组件包括:
第一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将一个前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前轮,
第二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的一个轮和可枢转基部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拉杆装置由单个拉杆组成,该拉杆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的轮之间,使得单个拉杆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可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的轮轴的中心位置的第二可枢转基部,第二基部可绕大致竖直的轴线枢转,并且其中第二拉杆装置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的相应轮和第二可枢转基部之间的一对拉杆。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可以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的轮轴的中心位置的第二可枢转基部,第二基部可绕大致竖直的轴线枢转,并且其中第二拉杆组件包括:
第一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第二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的一个轮和第二可枢转基部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是同步的,以使得后轮组件的轮在与前轮组件的轮的枢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是液压地联接的液压致动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致动系统中的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的至少一个致动系统包括:
第一框架元件以及联接在第一框架元件和收割台的后壁之间的第一致动器机构,其中第一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收割台被进给器提升到给定高度时,致动第一框架元件从收割台的后壁后面的位置向前移动到向前位置以及从向前位置移动到收割台的后壁后面的位置,
第二框架元件以及联接在第一框架元件和第二框架元件之间的第二致动器机构,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的轮轴联接到第二框架元件,并且其中第二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第一框架元件处于向前位置时致动第二框架元件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的旋转运动,并由此致动轮轴和轮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进入或离开轮轴与收割台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位置。
在后一个实施例中,轮组件的轮轴可以从第二框架元件可枢转地悬置,使得当轮组件从地面提升时,轮轴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元件自由地旋转。
轮轴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元件绕大致垂直于轮轴的枢转轴线枢转。
轮轴可以在轮轴的偏离中心位置处联接到第二框架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致动器机构包括:
两个臂,所述两个臂的端部以与臂大致垂直的相应两对枢轴可枢转地联接到收割台和第一框架元件,这4个枢轴在与臂垂直的平面中限定出平行四边形,而与臂的枢转位置无关,
可变长度致动器,其可枢转地联接在收割台上的第一枢轴和臂之一上的第二枢轴之间。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一个臂可以是钩形的,以避免臂与作为收割台的一部分的驱动轴碰撞。
第一致动器机构可以包括两对所述两个臂,其中两对所述两个臂能够绕所述4个枢轴枢转,其中两对臂中的第一臂在其端部处通过芯轴或等效连接件固定地连接,并且其中两对臂中的第二臂定位在第一臂的任一侧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致动器机构包括固定到第一框架元件或第二框架元件的臂以及联接在位于所述臂上的第一枢轴和位于另一个框架元件上的第二枢轴之间的可变长度致动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收割台包括可展开的支撑臂,并且支撑和传输轮组件的轮轴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配置为当臂处于展开状态时并且当支撑和传输轮组件在通过第一致动器机构和第二致动器机构的连续动作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之后下降到地面时接收可展开的支撑臂的端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作业机械处于田地模式时控制收割台的高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前轮组件包括可展开的牵引杆,该牵引杆能够在大致竖直的存储位置和大致水平的展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可枢转的基部枢转,前轮组件进一步包括牵引杆致动器,该牵引杆致动器配置为致动牵引杆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和牵引杆致动器配置为使得牵引杆的枢转运动与轮轴的旋转运动同步,从而当轮组件朝向轮轴的横向位置旋转以及从轮轴的横向位置旋转时,牵引杆从存储位置被带到展开位置以及从展开位置被带到存储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旋转致动器机构包括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并且其中牵引杆致动器同样是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其液压地联接到旋转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后轮组件包括能够在存储位置和道路传输位置之间枢转的信号杆,道路传输位置大致平行于后轮组件的轮轴,并且还包括信号杆致动器,该信号杆致动器配置为致动信号杆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和信号杆致动器配置为使得信号杆的枢转运动与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从而当后轮组件朝向其轮轴的横向位置旋转以及从轮轴的横向位置旋转时,信号杆从存储位置被带到展开位置以及从展开位置被带到存储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包括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和/或其中牵引杆致动器是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并且其中信号杆致动器是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其液压地联接到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器或牵引杆致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可以是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
本发明同样还涉及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农业作业机械的可拆卸的收割台。
附图说明
图1a和1b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a和2b表示图1a和1b的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的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之一的放大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c至2h示出了将轮组件从田地模式带到传输模式的动作顺序。
图3a和3b示出了在从田地模式改变到传输模式期间用于将轮组件的一部分固定到收割台的锁定机构。
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的轮组件的侧视图和后视图,其中轮组件配备有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操作的牵引杆。
图4c至4f示出了当轮组件从田地模式带到传输模式时牵引杆的运动。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收割台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转向装置。
图5b和5c示出了图5a的转向装置的操作。
图6a和6b示出了可替代的转向装置,其执行与图5a中所示的装置相同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旨在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理,而不是表示完全可操作的机械系统的技术图。
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联合收割机10的两个视图。收割机的主体1与前后轮2和3以及驾驶员舱室9一起表示。在前部处,进给器4可枢转地附接。进给器围绕横向轴线5的枢转优选地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发生,该液压提升系统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已知的。当收割机以田地模式操作时,收割台6可拆卸地附接到进给器4的前面,该田地模式是图1a和1b中描绘的模式。收割台6优选地通过联接系统(未示出)附接到进给器,该联接系统不允许收割台围绕给定枢转轴线相对于进给器枢转。优选地,联接系统是上面提到的标准联接系统,包括在收割台上的梁和在进给器上的U形轮廓。
收割台6包括刀具和螺旋输送器或皮带(未示出),用于从田地切割作物并将作物朝向收割台的中心区域移动,在该中心区域作物进入进给器4。在进给器4内,作物被朝向收割机的主体1引导,在这里它们被进一步处理。当收割机10以田地模式操作时,收割台6在联合收割机穿过田地时接近地平面。一对驱动轴7安装在收割台的后部。这些轴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可操作地联接到收割台6的可移动切割和作物传输装置并且联接到联合收割机的动力源。
收割台6配备有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和12,在进给器4的每一侧一个轮组件,并且轮组件相对于进给器4对称地布置,每个轮组件包括轮轴13,在轮轴13的外端部处安装有两个轮14a和14b,轮可相对于轮轴13旋转,从而使组件11和12能够在地面上滚动。在田地模式下,如图1a和1b所示,轮组件11和12支撑收割台6,从而减轻收割台的重量施加在进给器4上的载荷的一部分。轮组件11和12还具有用作传输轮组件的功能,该传输轮组件用于在收割台6从进给器4拆卸之后传输收割台6。这些轮组件从田地模式位置移动到传输模式位置以及从传输模式位置移动到田地模式位置的方式不同于现有技术。
如图1a和1b中所示,两个轮组件11和12中的每一个都通过致动系统15联接到收割台,该致动系统联接到轮组件11和12的轮轴13。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系统在轮轴13的偏离中心位置处联接到轮轴,这是有利的特征,但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特征。参考图2a至2h解释致动系统15的操作。主要部件在侧视图图像中以透明视图示出,以便使这些不同的部件及其交互可视化。
图2a和2b示出了左侧轮组件11的田地模式位置的放大图像,如在侧视图中和从后面看到的。收割台6包括侧板19和后壁21,以及一对金属板元件20,金属板元件与后壁21成一体或固定地附接到后壁21,优选地焊接到后壁2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但这不是限定本发明范围的限制特征),板元件20包括为驱动轴7提供空间的半圆形凹口。一对相互平行的钩形臂22和一对相互平行的直臂23可相对于钢板元件20绕着与收割台6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枢转轴线枢转。直臂23在其外端部处通过轴元件24彼此固定。每个钩形臂22和每个直臂23分别以第一和第二枢轴25和26可枢转地联接到板元件20。臂22和23还可以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枢转,这些臂以第三和第四枢轴28和29联接到该第一框架元件。四个枢轴25/26/28/29形成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可通过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30而变形,该致动器包括缸31和可延伸轴32。缸31以第一枢轴33可枢转地联接到直臂23。致动器30的可延伸轴32以第二枢轴34可枢转地联接到板元件20。如图2a所示,当收割台6在田地模式下操作时,可延伸轴32从缸31伸出。
第二框架元件35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框架元件27。第二框架元件35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的枢转由第二液压可变长度致动器40实现。致动器40的一个端部以枢轴49可枢转地连接到臂41的远侧端部,臂41与第二框架元件35成一体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地附接到第二框架元件35,并且致动器40的另一个端部以枢轴48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框架元件27。为了不使附图复杂化,臂41和第二致动器40在图2a中仅在后视图中示出,而不在侧视图中示出。臂41成形为并且枢轴49和48定位成使得致动器40的延伸(即致动器40的伸长)致动第二框架元件35的旋转运动,从而致动轮轴13以及轮14a和14b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第二框架元件35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围绕穿过两个框架元件的轴线44的旋转,这可以通过两个框架元件之间的合适的可旋转联接来实现。在等效实施例中,支撑臂41可以固定到第一框架元件27而不是第二框架元件35,其中第二致动器40联接在臂41的端部和第二框架元件35上的枢轴之间。
在图2a至2h的实施例中,旋转轴线44不垂直于轮轴13。然而,这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轮组件11的轮轴13在枢轴42处从第二框架元件35可枢转地悬置,以允许轮轴13围绕垂直于轮轴13本身的轴线43自由枢转。该后一个方面也不是本发明的限制特征。
从田地模式到传输模式的改变开始于进给器4提升收割台6,优选地提升到其最高提升位置,如图2c所示。进给器4通过联合收割机的液压提升系统(未示出)围绕横向轴线5枢转。当进给器4被提升时,轮轴13在重力的影响下由于偏心枢轴42而失去平衡,轮轴13在离枢轴42最远的一侧向下摆动,即轮14a比轮14b更靠近地面。当收割台6达到预定高度时,第一致动器30的可延伸的轴32缩回,由此使平行四边形25/26/28/29变形,从而使轮组件11向前移动,如图2d所示。平行四边形的臂22呈钩形状的原因现在变得明显。钩形状是在不与收割台的驱动轴7碰撞的情况下操作该机构所需要的。当第一致动器30将轮组件向前推进到图2d所示的位置时,轮轴13仍处于非水平位置,即离枢轴点42最远的轮14a悬置成比最靠近枢轴点42的轮14b更靠近地面。
在轮组件11的上述运动之后,第二框架元件35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旋转大约90°的角度,导致轮组件11朝向与收割台6成横向的位置运动,如图2e所示。该运动通过第二致动器40的长度延伸来实现。在图2e的位置,左侧轮14a仍然比右侧轮14b更靠近地面。图2f示出了从收割台6的底部部段向下枢转的支撑臂50。支撑臂的从与收割台的底侧平行的位置到图2f所示位置(反之亦然)的枢转运动由合适的致动器(未示出)控制。轮组件11的轮轴13包括构造成接收支撑臂50的端部的接收器51。现在进给器下降到地面,如图2g所示。当左侧支撑轮14a接触地面时,枢转轴线42使轮轴13能够相对于收割台6进行枢转运动,直到支撑臂50进入接收器51,在那里它优选地由合适的锁定机构固定。之后,收割台6从进给器上释放,使收割台由轮组件11和12支撑(图2h)。
从传输模式到田地模式的反向转换同样以两个阶段进行。下文将在优选情况下进行描述,其中关于图2a至2h描述的轮组件存在于联合收割机的两侧,即如图1a和1b所示存在轮组件11和12。收割台6首先被运送到拾取位置并与牵引车辆分离。然后,联合收割机接近收割台,直到进给器4接合收割台并且进给器和收割台之间的机械联接被固定。然后,以任何已知的方式在收割台和联合收割机的相应的动力源之间建立进一步的机械、液压和可能的电气连接。在释放将支撑臂50从它们相应的接收器51固定的锁定机构之后,收割台被提升到如图2f所示的高度,并且支撑臂50枢转回到它们在图2e中所示的存储位置。然后,第二框架元件35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的旋转运动由第二致动器40致动,将轮组件11和12带到图2d所示的位置,随后轮组件通过由第一致动器30致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反向运动,直到到达图2c所示的位置。然后,降低收割台6,一旦每个组件的一个轮接触地面,就通过组件11和12绕着枢轴42(和枢转轴线43)的自由枢转运动,而使得轮组件与收割台6的纵向方向对齐。
如上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只是可以将轮组件从图2c中的位置带到图2d中的位置的机构的一个示例。为此目的可以应用可替代机构,例如安装在收割台6的后壁21上的线性致动器。
两步法(使轮组件向前移动,然后旋转轮组件,反之亦然)产生的系统允许将轮带入传输位置,而收割台整体相对于进给器没有任何移动。因此,本发明与用于将收割台联接到进给器的标准系统兼容,该标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梁和U形轮廓,或者与在收割台和进给器联接时不允许收割台相对于进给器运动的任何其它收割台/进给器联接系统兼容。
旋转轴线44相对于轮轴13的非中心定位的优点在于形成紧凑的整体结构。由于非中心定位,用于使轮组件向前移动的致动机构(所示实施例中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是紧凑的机构,确保在传输模式期间收割台被定位成其重心足够低以保证收割台在道路上运输时的稳定性。然而,旋转轴线44相对于轮轴13的中心定位不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同样,轮轴13从第二框架元件35可枢转地悬置、轮轴13可绕轴线43枢转的特征,是本发明的优选特征而非限制特征。尤其是当与旋转轴线44的非中心定位结合时,该特征能够在提升收割台时实现上述重力引起的轮组件倾斜,即由于偏离中心的定位,一个轮比另一个轮悬置得更靠近地面。在随后的旋转运动期间,这种倾斜可以有利于轮在收割台下方通过。另外,轮轴13相对于第二框架元件35可自由枢转的事实使得支撑臂50能够在收割台下降到地面时自动接合到接收器51中。
如果轮轴13不是从第二框架元件35可枢转地悬置,则致动系统15的设计和尺寸必须考虑允许旋转运动发生而不受收割机的收割台或其它部件阻碍的可用空间。在旋转运动之后轮轴13取向的角度应该与用于降低收割台的进给器运动相适应,使得轮组件以基本水平的定位到达地面。此外,在传输模式期间可能需要特定的稳定装置来相对于轮组件锚固收割台。这可以通过增加第二框架元件35的尺寸和/或通过提供类似于臂5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臂以及相应的接收器和锁定机构来实现,但不依赖于收割台的倾斜运动与接收器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械和收割台的优选实施例配备有两个轮组件11和12,它们分别放置在作业机械的两侧,如图1a和1b中描述的实施例,其中根据本发明,两个轮组件11和12设置有两步式致动机构。然而,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作业机械和收割台,该收割台包括一个根据本发明构造的轮组件,该轮组件安装在收割台的一侧。在收割台的另一侧,要么不提供传输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收割台的该侧需要放置在推车或其它传输装置上以实现道路运输,或者收割台的另一侧可以配备不根据本发明的轮组件。
图3a和3b图示了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的用于平行四边形25/26/28/29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钩54,其可枢转地连接到板元件20,板元件与收割台的后壁21成一体或固定地附接到收割台的后壁21。例如,钩可绕连接在板元件之间的轴53枢转。钩具有倒圆形状,该倒圆形状设计成当钩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一对直臂23之间的芯轴形轴元件24接触时被向上推动。当平行四边形接近其端部位置时,轴元件24因此向上推动钩54,直到钩与所述轴元件接合,从而将平行四边形固定到收割台(图3b)。该锁定机构的释放可以通过提升钩54而手动地完成,从而允许平行四边形将轮组件往回朝向田地位置移动。或者,该释放可以通过致动器自动地进行,该致动器配置为根据从驾驶室发出的命令提升钩54。
在上述从田地模式到传输模式的转换过程(反之亦然)中,第一和第二致动机构的液压致动器30和40优选地由收割机的液压回路驱动。当收割台与收割机分离时,两个致动器由此减压。致动器30和40可以在它们各自的传输模式位置中被合适的锁定机构机械地锁定,以避免在公路传输期间收割台的不希望的运动,只要这种运动还没有被支撑臂50及其锁定到接收器51中的锁定装置或者与其等效的任何支撑和锁定装置锁定。
第二液压致动器40可以在田地模式期间减压(即与液压回路分离),并且优选地锁定在其田地模式位置,以避免轮组件在田地中的不希望的旋转运动。
当联合收割机在田地中操作时,第一液压致动器30优选地保持加压,致动器30以使得收割台由轮组件主动支撑的方式被加压。在根据本发明的轮组件存在于进给器的两侧的实施例中(如图1a和1b所示),可以主动控制两个组件的致动器30以控制收割台的高度。收割台高度控制(HHC)系统在当今的收割机上是已知的。HHC系统通过作用于进给器提升系统来控制收割台的高度。该系统包括放置在收割台前部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地形的水平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传输到HHC控制器,HHC控制器向进给器升降系统发出命令信号,从而保持或控制收割台高度。根据一个实施例,致动器30结合在作业机械的收割台高度控制系统中。在田地操作期间,致动器30因此可以通过由HHC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而被主动操作,以用于控制尤其在轮组件位置处的收割台高度。HHC控制系统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系统,即作用于进给器的提升系统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器30的控制可以被配置为与进给器提升控制相互作用,例如通过复制进给器提升系统的动作。或者,致动器30的控制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独立于进给器提升系统的控制。
轮组件中的一个被指定为当轮组件处于传输位置时联接到牵引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轮组件包括可展开的牵引杆,该牵引杆以与轮组件的旋转运动同步的方式展开。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的两步式致动系统,而是将与该特定致动系统组合描述。然而,该实施例同样也能应用于包括配备有其它致动系统的集成轮组件的收割台,例如EP-A-1905293中描述的系统。因此,该实施例能够应用于任何收割台,该收割台包括轮组件并设置有使得轮组件能够从轮的田地位置旋转运动到道路传输位置的任何系统。
图4a和4b示出了与之前图2a至2h中所示相同的轮组件11,但是该轮组件11现在配备有牵引杆55,当轮组件11从田地位置旋转到传输位置时,该牵引杆自动展开。组件11由此被指定为前轮组件而另一个组件12被指定为后轮组件。当前轮组件11处于田地位置时,牵引杆55在基本竖直的存储位置中向上指向,如图4a中所见。牵引杆55在轮14a和14b之间的中心位置处可枢转地联接到延伸部56,该延伸部附接到前轮组件11的轮轴13。取决于在传输模式下用于使轮转向的转向机构,延伸部56本身可以相对于轮轴13绕竖直轴线枢转,或者它可以固定到轮轴上。在附图中,延伸部56被示出为固定到轮轴13,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
牵引杆55的枢转运动由液压牵引杆致动器57控制,该液压牵引杆致动器与致动系统15的第二致动器40液压联接,以用于将前轮组件11从田地模式移动到传输模式,反之亦然。致动器57联接在枢轴58和59之间,枢轴58和59分别位于延伸部56上和牵引杆55的轴上。在田地模式操作期间,如图4a和4b所示,致动器57的可延伸轴缩回到其缸中,从而将牵引杆55保持在其直立位置。如图4c和4d所示,当首先提升收割台6时并且当轮组件11被第一致动器30向前移动时,牵引杆55相对于收割台6保持在其竖直位置。致动器40和57之间的液压联接意味着当轮组件11旋转超过90°(如图4e和4f所示)时从第二致动器40的缸中泵出的液压流体被泵入牵引杆致动器57的缸中,使得后一致动器57在长度上延伸,从而将牵引杆55带入水平位置。由此,牵引杆55的展开与轮组件11的旋转运动同步,最终导致图4e和4f中所示的构造(图4f中的下视图仅示出了牵引杆机构,而没有示出轮组件定位机构)。在从传输模式改变到田地模式时完成牵引杆55的反向运动。由第二致动器40致动的前轮组件11的旋转运动通过致动器40和57之间的液压联接而产生牵引杆55朝向其存储位置的向上运动。
根据优选实施例,后轮组件12还配备有可移动的信号杆(未示出)。信号杆可以包括尾灯和/或反射器,并且可能包括在公共道路上传输收割台所需的任何其它信号作用,例如车牌。在道路传输模式下,信号杆水平地定位并且大致平行于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定位。信号杆由液压致动器致动,该液压致动器与致动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器40或致动器57液压联接,使得当牵引杆55展开到其图4f所示的水平位置时信号杆自动地从存储位置进入道路传输位置。信号杆的存储位置是大致竖直或向上的位置,并且联接到信号杆的致动器被布置为在大致平行于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的平面中将信号杆从存储位置枢转到水平位置。
根据本发明,诸如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机械的收割台配备有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和12,每个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和传输轮14a和14b,其可以类似于图1a和1b所示的组件。然而,本发明同样也能应用于包括配备有其它致动系统的集成轮组件的收割台,例如EP-A-1905293中描述的系统。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收割台,该收割台包括轮组件并设置有使得轮组件能够从轮的田地位置旋转运动到道路传输位置的任何系统。在根据本发明的收割台中,在传输模式下,四个轮的转向由下文描述的机构来致动。该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在图5a中以处于传输模式的两个轮组件的俯视图示出。收割台6包括前轮组件11和后轮组件12,其中前轮组件11是指定为当轮处于传输位置时联接到牵引车的轮组件。前轮组件11配备有可展开的牵引杆55。牵引杆55被示为处于完全展开位置。牵引杆可配备有如上关于先前实施例描述的液压致动器,但其也可以是可手动展开的牵引杆,如图5a的图中的情况。牵引杆55可相对于基部60展开。前轮组件11可替代地配置为没有集成的牵引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牵引杆可附接到基部60。基部60可相对于支撑件61绕竖直轴线65枢转,该支撑件在前轮组件11的轮14a和14b之间的中心位置固定到轮轴13。轮的转向以脚轮的方式进行。为了这个目的,两个轮组件11和12的这些轮14a和14b可相对于轮轴13(轮附接在该轮轴的端部处)绕枢转轴线枢转,该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轮轴13成横向,优选地垂直。当收割台被牵引车牵引时,轮的转向由可枢转基部60的位置控制,如牵引杆55所指示的。对于前轮组件11,这通过一对拉杆62a和62b以及一对支架63a和63b来实现,所述一对拉杆可枢转地联接在拖杆的可枢转基部60之间,所述一对支架与前轮组件11的相应轮14a和14b成一体。在本上下文中,当说明拉杆或可变长度致动器可枢转地联接在两个元件之间时,这意味着杆或致动器的端部以两个相应的枢轴联接到相应的元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拉杆62a和62b分别连接到基部60的上侧和下侧,并且拉杆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使得拉杆55(连同基部60一起)围绕轴线65的枢转产生前轮组件11的轮在与牵引杆相同的方向上的同步转向,如图5b和5c所示。在轮轴13的与基部60和拉杆62相对的一侧上,液压致动器66进一步可枢转地联接在附接到轮轴13的中心支架67和与前轮中的一个(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是轮14a)成一体的支架70之间。液压致动器66液压联接到安装在后轮组件12上的第二致动器68,以便使致动器66和68的动作同步。液压联接如上限定,即从致动器66泵出的油流向致动器68,反之亦然。第二致动器68优选地与第一致动器66相同,并且以与第一致动器相同的方式联接,即可枢转地联接在中心支架67和与第二组件12的轮14a成一体的支架70之间。后轮组件12还具有一对支架63a和63b,其尺寸优选地与前组件11的支架尺寸相同,并且与后组件12的相应轮14a和14b成一体。单个拉杆69可枢转地联接在后组件12的所述支架63a和63b之间,使得拉杆69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致动器66和68之间的液压联接被配置为使得第一致动器66的延伸导致第二致动器68的缩回。如图5b和5c中所见,这导致两个组件的相应轮14a和14b在相反方向上转向,从而使得能够沿着圆形轨迹传输收割台6。
本发明不限于图5a至5c所示的实施例。例如,拉杆62a和62b的几何构造可以允许它们都联接到可枢转基部60的顶侧或底侧,而不是一个杆联接到顶部而另一个联接到底部。此外,前部处的两个拉杆62a/62b和后部处的单个拉杆69的功能可以通过拉杆的其它布置来实现。图6a中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在此,拉杆80可枢转地联接在前组件11的轮的支架63a和63b之间,而附加的拉杆81可枢转地联接在右侧支架63b和可枢转的基部60之间。这种布置将以与图5b和5c所示相同的方式将牵引杆55的枢转传递到前轮。较长的拉杆80可以在可枢转的基部60下方通过,而较短的拉杆81联接到可枢转的基部60的顶侧,但是这些位置可以颠倒,或者可以设计一种布置,其中杆80和81都相对于可枢转基部60在同一平面内操作。另外,在后轮组件12中,可替代的拉杆布置是可能的。例如,如图6b所示,通过在后组件12的轮轴13的中心处提供附加的可枢转基部82,并通过以与前部组件相同的方式提供可枢转地联接在该可枢转基部82和后部组件12的支架63a/63b之间的拉杆83a/83b,可以在后部处复制前部处的具有两个拉杆62a/62b的布置形式。上述布置的各种组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并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图6a中前轮组件处的拉杆布置形式可以与前部处的相同或另一拉杆布置形式组合应用在后轮组件处。从上面清楚的是,致动器66和68(以及致动器40和57)的同步并不一定意味着致动器执行完全相同的运动。同步意味着一个执行器的动作跟随另一个执行器的动作,基本上是实时的。动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相反的。例如,致动器68可以联接在中心支架67和后轮组件12的相对轮14b而不是轮14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同步将意味着致动器68复制致动器66的动作,以便执行图5b和5c中所示的轮取向。
再次,致动器66和68优选地由作业机械的液压回路驱动。当轮组件处于田地模式时,致动器66和68减压。在田地中的弯曲轨迹期间,两个轮组件11和12的轮14a和14b由此相对于相应轮组件的轮轴13自由旋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液压致动器可以由其它类型的可变长度致动器代替,例如电动致动器。电动致动器可以与液压地联接的两个液压致动器的相同效果同步。这种同步可以通过适当地操纵同步致动器的电命令信号来实现,使得一个致动器的动作跟随另一个致动器的动作(或者复制该动作,或者执行相反的动作)。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以及配备有可拆卸收割台的其它作业机械,例如饲料收割机。本发明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的收割台以及配备有这种收割台的作业机械。

Claims (15)

1.一种自走式农业作业机械(10),其包括在作业机械前部处的配置为上下移动的进给器(4)和可拆卸地联接到进给器前部的收割台(6),其中收割台包括后壁(21)和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12),这两个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位于进给器的两侧上,被指定为前轮组件(11)和后轮组件(12),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包括轮轴(13)和附接在轮轴的两个端部处的两个轮(14a、14b),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能够在轮轴(13)与收割台(6)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田地位置和轮轴(13)与所述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传输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收割台(6)包括两个致动系统(15),这两个致动系统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并且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11、12)的轮(14a、14b)能够相对于它们各自的轮轴枢转并且绕着与所述轮轴成横向的轴线枢转,以便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转向,并且其中:
前轮组件(11)包括:
可枢转的基部(60),其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轮组件(11)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基部(60)能够绕大致竖直轴线(65)枢转,并且可选地可展开的牵引杆(55)联接到所述可枢转的基部(60),
第一拉杆装置,其配置为将基部(60)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前轮组件(11)的轮(14a、14b),
第一可变长度致动器(66),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前轮组件(11)的轮轴(13)和所述前轮组件的一个轮,
后轮组件(12)包括:
第二拉杆装置(69;83a、83b),其配置为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68),其可枢转地联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和后轮组件的一个轮,
并且其中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可变长度致动器(66、68)的操作是同步的,从而使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11、12)的轮的枢转位置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拉杆组件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相应轮(14a、14b)和可枢转的基部(60)之间的一对拉杆(62a、62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拉杆组件包括:
第一拉杆(80),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80)将一个前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前轮,
第二拉杆(81),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前轮组件(11)的一个轮和可枢转的基部(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二拉杆装置由单个拉杆(69)组成,该拉杆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轮之间,使得单个拉杆(69)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的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第二基部(82)能够绕大致竖直的轴线枢转,并且其中第二拉杆装置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相应轮(14a、14b)和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之间的一对拉杆(83a、83b)。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后轮组件(12)的轮轴(13)的中心位置的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第二基部(82)能够绕大致竖直的轴线枢转,并且其中第二拉杆组件包括:
第一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轮之间,使得第一拉杆将一个后轮的枢转位置传递到另一个后轮,
第二拉杆,其可枢转地联接在后轮组件(12)的一个轮和可枢转的第二基部(82)之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致动器(66)和第二致动器(68)是同步的,以使得后轮组件的轮在与前轮组件的轮的枢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枢转。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第一可变长度致动器和第二可变长度致动器(66、68)是液压地联接的液压致动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致动系统(15)中的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从田地位置移动到传输位置以及从传输位置移动到田地位置的至少一个致动系统包括:
第一框架元件(27)以及联接在第一框架元件(27)和收割台(6)的后壁(21)之间的第一致动器机构(22、23、30),其中第一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收割台被进给器(4)提升到给定高度时,致动第一框架元件(27)从收割台的后壁(21)后面的位置向前移动到向前位置以及从向前位置移动到收割台的后壁后面的位置,
第二框架元件(35)以及联接在第一框架元件和第二框架元件之间的第二致动器机构(40、41),其中支撑和传输轮组件的轮轴(13)联接到第二框架元件(35),并且其中第二致动器机构配置为当第一框架元件处于向前位置时致动第二框架元件(35)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27)的旋转运动,并由此致动轮轴(13)和轮(14a、14b)相对于第一框架元件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配置为使支撑和传输轮组件进入或离开轮轴(13)与收割台(6)的纵向方向成横向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轮组件的轮轴(13)从第二框架元件(35)可枢转地悬置,使得当轮组件从地面提升时,轮轴(13)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元件(35)自由地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轮轴(13)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元件(35)绕大致垂直于轮轴(13)的枢转轴线(43)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轮轴(13)在轮轴(13)的偏离中心的位置处联接到第二框架元件(35)。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前轮组件(11)包括可展开的牵引杆(55),该牵引杆能够在大致竖直的存储位置和大致水平的展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可枢转的基部(60)枢转,前轮组件(11)进一步包括牵引杆致动器(57),该牵引杆致动器配置为致动牵引杆在所述两个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旋转运动的致动器机构(40、41)和牵引杆致动器(57)配置为使得牵引杆(55)的枢转运动与轮轴(13)的旋转运动同步,从而当轮组件朝向轮轴(13)的横向位置旋转以及从轮轴的横向位置旋转时,牵引杆(55)从存储位置被带到展开位置以及从展开位置被带到存储位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所述作业机械是联合收割机或饲料收割机。
15.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农业作业机械的可拆卸的收割台(6)。
CN201980090712.8A 2018-12-17 2019-12-16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Active CN113365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13191.2A EP3669624B1 (en) 2018-12-17 2018-12-17 A combine header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ed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and header steering mechanism
EP18213191.2 2018-12-17
PCT/EP2019/085465 WO2020127130A1 (en) 2018-12-17 2019-12-16 A combine header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ed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and header steering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490A true CN113365490A (zh) 2021-09-07
CN113365490B CN113365490B (zh) 2023-10-10

Family

ID=6474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0712.8A Active CN113365490B (zh) 2018-12-17 2019-12-16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7546B2 (zh)
EP (1) EP3669624B1 (zh)
CN (1) CN113365490B (zh)
BR (1) BR112021011777A2 (zh)
WO (1) WO2020127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8806B2 (en) 2018-08-15 2021-11-23 Deere & Company Combined gage wheel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WO2020101887A1 (en) * 2018-11-16 2020-05-22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Wheel locking assembly for a harvester header
US20210307233A1 (en) * 2020-04-01 2021-10-07 Macdon Industries Ltd. Transport wheel arrangement for a crop harvesting header
DE102021114433A1 (de) * 2021-06-04 2022-12-08 Maschinenfabrik Bernard Krone GmbH & Co. KG Anbaugerät zur feldbearbeitung
EP4309484A1 (en) * 2022-07-19 2024-01-24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A work vehicle comprising a hitch for towing a trail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9561A1 (de) * 1989-06-15 1990-12-20 Georg Maierbacher Anhaengerzwangslenkung fuer land- und forstwirtschaftliche nutzfahrzeuge durch das zugfahrzeug
EP1905293A1 (en) * 2006-09-29 2008-04-02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CN103607877A (zh) * 2011-04-21 2014-02-26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改进型折叠装置的农业机械
CN105592685A (zh) * 2013-08-20 2016-05-18 格兰集团营运挪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农具的附连系统
US9840277B1 (en) * 2011-09-28 2017-12-12 Geoffrey S. Beech Tow bar controlled trailer stee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1467A (en) * 1964-02-10 1965-10-12 Stanley G Siddall Front and rear wheel steering trailer
DE1905035A1 (de) * 1969-02-01 1970-08-06 Bautz Gmbh Josef Abnehmbare Schneidwanne fuer selbstfahrende Grossmaehdrescher
US3763637A (en) * 1972-01-17 1973-10-09 H Schmitt Reversible chassis for self-propelling combines
US3806160A (en) * 1972-11-29 1974-04-23 Cochran Western Corp Vehicle with automatically reversible four wheel steering
US3962853A (en) * 1974-03-29 1976-06-15 Sperry Rand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verting an implement frame from a forward harvesting mode to a lateral transport mode
US4043099A (en) * 1976-07-01 1977-08-23 Deere & Company Agricultural implement hydraulic system
US4371299A (en) * 1980-07-24 1983-02-01 Deere & Company Trailer frame
FR2567710B1 (fr) * 1984-07-19 1987-05-07 Kuhn Sa Procede de transformation d'une machine de recolte pour l'amener d'une position de travail dans une position de transport, et machine de recolte utilisant ce procede
US4558560A (en) * 1984-09-19 1985-12-17 Sperry Corporation Pivot tongue harvester with lateral transport
US5529447A (en) * 1994-11-28 1996-06-25 May-Wes Manufacturing, Inc. Combined header transport vehicle
SE522116C2 (sv) * 2000-09-13 2004-01-13 Volvo Lastvagnar Ab Arrangemang och förfarande för manövrering av självstyrande hjul
US6684974B1 (en) * 2002-07-24 2004-02-03 Deere & Company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for utility vehicle
US7197865B1 (en) * 2005-12-22 2007-04-03 Macdon Industries Ltd. Self contained transport for crop harvesting header
EP1905294B1 (en) * 2006-09-29 2010-07-21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US7874571B2 (en) * 2008-08-26 2011-01-25 1708828 Ontario Ltd. Trailer with four wheel steering an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US7926833B2 (en) * 2009-09-14 2011-04-19 Hellbusch James A All-wheels steer trailer
US7926249B1 (en) * 2009-11-17 2011-04-19 Cnh America Llc Transport system for a harvest header
US8025312B1 (en) * 2010-06-17 2011-09-27 Agco Corporation Agricultural header transport kit
US8870210B2 (en) * 2011-02-28 2014-10-28 Unverferth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All wheel 180-degree steer transport
FR3008276B1 (fr) * 2013-07-11 2016-01-22 Cochet Chariot de transport d'outillage de coupe pour moissonneuse
GB201317374D0 (en) 2013-10-01 2013-11-13 Agco As Trailer for harvester header
FR3032856B1 (fr) * 2015-02-20 2017-02-24 Cheval Equipment Chariot de transport destine a transporter la coupe d'une moissonneuse-batteuse
DK178711B1 (en) * 2015-11-24 2016-11-28 Green Agro And Transp Aps Flexible wheel track system for in-field trailer
US10172276B2 (en) * 2016-06-16 2019-01-08 Deer & Company Implement frame convertible between field and transport positions
US10405481B2 (en) * 2017-04-28 2019-09-10 Deere & Company Agricultural harvesting head with a gauge and transport wheel arrangement
CA3047950A1 (en) * 2018-07-04 2020-01-04 Claas Hungaria Kft. A cutting unit for an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a cutting unit
US11178806B2 (en) * 2018-08-15 2021-11-23 Deere & Company Combined gage wheel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19561A1 (de) * 1989-06-15 1990-12-20 Georg Maierbacher Anhaengerzwangslenkung fuer land- und forstwirtschaftliche nutzfahrzeuge durch das zugfahrzeug
EP1905293A1 (en) * 2006-09-29 2008-04-02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CN103607877A (zh) * 2011-04-21 2014-02-26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改进型折叠装置的农业机械
US9840277B1 (en) * 2011-09-28 2017-12-12 Geoffrey S. Beech Tow bar controlled trailer steering system
CN105592685A (zh) * 2013-08-20 2016-05-18 格兰集团营运挪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农具的附连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07249A1 (en) 2021-10-07
EP3669624A1 (en) 2020-06-24
EP3669624B1 (en) 2023-09-20
US11937546B2 (en) 2024-03-26
BR112021011777A2 (pt) 2021-08-31
WO2020127130A1 (en) 2020-06-25
CN113365490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5490B (zh)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和收割台转向机构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US8769920B2 (en) Header transport for a crop harvesting machine
US7673439B2 (en) Agricultural machine for swathing products lying on the ground
US3919831A (en) Crop harvesting machine convertible between field operating and road transporting orientations
US4360215A (en) Drill hitch transport
EA026819B1 (ru)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машины прицепного типа для уборк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культур, в которой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ое колесо выполнено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под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ующей с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й культурой системой
US3897832A (en) Agricultural tool bar
CN113365489B (zh) 配备有自动收割台传输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台
US11944027B2 (en) Combine header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ed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and drawbar
CA2890534C (en) Device for harvesting lo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self-propelled unit for harves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rising the device
US12004440B2 (en) Combine header equipped with an automated header transport system
US5769587A (en) Bale handling apparatus
US622036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implement transport assembly
JP2554318Y2 (ja) 農作業機の牽引装置
CA2848268A1 (en) Header transport for a crop harvesting machine
JP3310478B2 (ja) 田植機
JPH0965731A (ja) 田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7

Address after: 150060 No. 78, Songhua Road, core area of Hanan industrial new town, Harbin, Heilongjiang

Applicant after: Keisnew Netherlands Industrial (Harbi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10th floor, No.2 Maji Road,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Cnh (CHINA) Manage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