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720A -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6720A
CN113356720A CN202010150584.6A CN202010150584A CN113356720A CN 113356720 A CN113356720 A CN 113356720A CN 202010150584 A CN202010150584 A CN 202010150584A CN 113356720 A CN113356720 A CN 113356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window
preset
sens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0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思睿
郑越洋
巩乾鹏
温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Chin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05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67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6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9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using time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5Window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触摸单元,用于接收触摸动作;操作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而开启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并控制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该方法包括:接收触摸动作;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以及控制所述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非接触式的实现对汽车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的控制,方法简便,准确性高,不会产生污染的问题,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现代汽车在朝着电子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尽量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体验度。传统的汽车车窗是通过按键来控制其升降以及开合的程度。然而机械的按键经过长期的使用会产生需要清洁、损坏、操作失灵等问题。有的汽车车窗可以通过触摸屏来控制,然而,触摸屏也会产生与机械按键类似的问题。此外,目前通过触摸屏对车窗的控制可以实现车窗的全开和全闭,然而对于非全开和全闭的情况,触摸屏对车窗升降位置的控制并不准确。并且,触摸屏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非接触式的汽车车窗控制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单元,用于接收触摸动作;操作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而开启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并控制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车窗停止升降后关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包括: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计算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还包括:延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操作感应单元感应所述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的时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和/所述触摸单元位于车门内的扶手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的感应窗朝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本体是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触摸动作;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以及控制所述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车窗停止升降后停止感应所述操作本体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的步骤包括: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上升;当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车窗下降时,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为其底部;当所述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和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之间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在所述车窗上升时,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为其顶部;当所述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之间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车窗下降时,当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在所述车窗上升时,当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所述预设第二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二距离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距离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接收触摸动作之后,经过预设的延迟时间之后才感应所述操作本体的距离。
本发明的汽车车窗控制装置,采用操作感应单元感应操作本体与其之间的距离,操作本体不用接触到操作感应单元本身,具有清洁、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可以非接触式的实现对汽车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的控制,方法简便,准确性高,不会产生污染的问题,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中的操作感应单元的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的执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插入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插入部件。同样的,当第一个部件被称为“电接触”或“电耦合于”第二个部件,在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允许电流流动的电路径。该电路径可以包括电容器、耦合的电感器和/或允许电流流动的其它部件,甚至在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或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参考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100包括触摸单元110、操作感应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其中,触摸单元110用于接收触摸动作。该触摸动作可以来自于人手。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佩戴具有触摸功能的手套也可以实施该触摸动作。本文中的“用户”表示操作该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100的主体,例如汽车的驾乘人员或者测试人员。本发明对于该触摸单元110的具体实施例方式不做限制。该触摸单元110可以是例如电容式触摸按键、触摸板、触摸屏等,触摸单元110上被触摸到的位置的电容值发生改变,该电容变化量可以用于判断触摸单元110是否被触摸。触摸单元110将所接收到的反映触摸动作的电容变化量经过模拟、数字信号处理等转换为例如电信号。参考图1所示,触摸单元110与控制单元130相连接,并将用于反映触摸动作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130。当控制单元130接收到该电信号,判断触摸单元110接收到了触摸动作,则开启操作感应单元120,使该操作感应单元120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误触摸,触摸单元110在接收到触摸动作一段时间之后,控制单元130才开启操作感应单元120。
操作感应单元120用于感应操作本体与操作感应单元120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操作感应单元120具备非接触地感应操作本体与其之间的距离的功能。因此,该操作感应单元120可以具体实施为非接触式的测距传感器,例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等。由于本发明中的操作本体主要是人手,因此操作感应单元120的感应方式应当是对人体无害的方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操作感应单元120是红外测距传感器、操作本体是手。当用户将手放在红外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路径上时,由红外测距传感器发射出的红外线由于受到手的遮挡而反射,红外测距传感器接收到从手部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信号,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收的时间以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手的位置。参考图1所示,操作感应单元120与控制单元130相连接,控制单元130可以控制操作感应单元120的开启,使其处于工作状态。操作感应单元120将其所感应到的操作本体与其之间的距离转换为电信号,并且根据该距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关于该方法将在后文中具体说明。操作感应单元120可以将该车窗的升降方向、停止位置发送给控制单元130,使控制单元130控制车窗沿该升降方向移动至该停止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0还用于在车窗停止升降后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在这些实施例中,当车窗的位置到达停止位置之后,控制单元130自动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车窗的位置到达停止位置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该触摸单元110来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与开启操作感应单元120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误触摸,触摸单元110在接收到触摸动作一段时间之后,控制单元130才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
本文中所述的开启操作感应单元120可以是开启操作感应单元120的电源,或者是使操作感应单元120从休眠状态下被唤醒。本文中所述的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可以是关闭操作感应单元120的电源,或者是使操作感应单元120处于休眠状态。
参考图1所示,控制单元130还与车窗140相连接。可以理解,车窗140并未包括在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100中。为了实现对车窗的控制,还涉及到汽车中的例如马达、电源等其它元件,这些元件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控制单元130中,也可以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相连接。这些元件不是本发明的重点,在此不做展开。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描述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100。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中的操作感应单元的模块框图。参考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操作感应单元200包括探测模块210和计算模块220。其中,探测模块210用于探测操作本体与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计算模块220用于根据该探测模块210所感应到的距离来计算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结合图1所示,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操作感应单元200中的探测模块210可以是红外测距传感器、操作本体是手。探测模块210与计算模块220相连接,将所探测到的手与探测模块210之间的距离发送给计算模块220。计算模块220根据一定的方法计算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可以理解,由于探测模块210包含在操作感应单元200中,探测模块210和操作本体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操作感应单元200与操作本体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统称为距离。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模块220与控制单元130相连接,将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发送至控制单元130。
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200中还包括子控制模块201。该子控制模块201用于控制操作感应单元200中的元件和数据传输。例如探测模块210将所接收探测到的距离数据发送给子控制模块201,子控制模块201可以将该距离数据发送给计算模块220。该子控制模块201可以与控制单元130之间进行通信,将由计算模块220计算获得的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发送至控制单元130。
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200中还包括延时模块230,用于控制操作感应单元200感应操作本体与操作感应单元200之间的距离的时刻。具体地,延时模块230可以是一种时序电路,用于控制操作感应单元200执行感应功能的时刻。例如,当触摸单元110接收到触摸动作之后,控制单元130接收到该触摸动作之后,发送开启信号至操作感应单元120。操作感应单元120中的延时模块230使操作感应单元200不会立刻开启感应动作,而是经过一定的延时后,如果仍旧接收到触摸动作的话,才使操作感应单元200开启感应动作。延时模块230的作用在于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的误触摸。通常误触摸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只有当手指在触摸单元110上停留一定的时长时,才认为该触摸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操作感应单元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用户触摸该触摸单元110来关闭操作感应单元200时,延时模块230也用于使操作感应单元200不会立刻被关闭,避免误触摸造成的误关闭。
参考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200中还包括存储模块240,用于存储操作感应单元200所感应到的距离数据。当操作感应单元200被开启之后,探测模块210可以实时的以一定的采样频率来探测操作本体与该操作感应单元200之间的距离,这些距离作为数据将会存储在存储模块240中。计算模块220可以通过子控制模块201从存储模块240中调用所需要的距离数据,用以计算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该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也可以作为数据存储在存储模块240中,由子控制模块201将该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发送至控制单元130。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示出了车门300内侧的示意图。该车门300的内侧包括扶手310。称扶手310上放置手肘的位置为其后端,称扶手310上放置手的位置为其前端,前端亦即朝向汽车车头的方向。在扶手310的前端设置有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320。参考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20中的触摸单元321和操作感应单元322分别独立的设置在扶手310的前端。图中所示可以分别是触摸单元321的触摸窗和操作感应单元322的感应窗,如图3所示,该触摸窗和感应窗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设置使用户在手臂自然放置在扶手310上时,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指触摸该触摸单元321上的触摸窗来开启对车窗的控制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单元321的触摸窗朝上。该触摸窗即用于接收触摸动作的部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触摸单元321的触摸窗也可以朝向其它的方向,例如朝前或朝下。触摸窗的朝向与触摸单元321的位置有关。参考图3所示,当触摸单元321位于扶手310的前端位置A处时,触摸窗的方向可以朝前,即朝向汽车车头的方向;当触摸单元321位于扶手310的前端位置B处时,触摸窗的方向可以朝下。当触摸单元321位于位置A和B时,可以进一步地避免手指的误触摸。
操作感应单元322设置在扶手310上的位置可以使用户抬起手时,手部可以处于操作感应单元322的感应范围之内。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322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操作本体是手。如图3所示,当用户的手臂从扶手310上抬起时,通常手的位置位于扶手310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因此,操作感应单元322设置在触摸单元321的右边,即操作感应单元322相对靠近扶手310的后端。当操作感应单元322被开启之后,红外测距传感器向上发射出红外信号。本发明对红外信号的发射方向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322中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的感应窗朝上设置。在这些实施例中,从操作感应单元322中发射出来的红外信号覆盖操作感应单元322上方的一定区域。如图3所示,手330位于操作感应单元322的上方时,都处于该操作感应单元322的感应范围内。
图3所示仅为示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大小。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触摸单元321和操作感应单元322可以一体设置。图3中未示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130,该控制单元130可以位于汽车车身内的任意部位。优选地,控制单元130位于扶手310的内部。
参考图3所示,当操作感应单元322被开启时,探测到手330与该操作感应单元322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来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可以非接触式的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实时、精确地控制车窗的升降位置,与现有的车窗控制装置相比,具有清洁、设备损耗小以及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需要说明,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100来实施,也可以由其它的控制装置来实施。下面以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为例,辅助说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但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参考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接收触摸动作。
本步骤410可以由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中的触摸单元110来实施。前文关于触摸单元110的说明都适用于对本步骤的说明。
步骤420,响应于触摸动作,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
本步骤420可以由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中的操作感应单元120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由操作感应单元200中的探测模块210来实施。前文关于操作感应单元120和探测模块210的说明都适用于对本步骤的说明。
参考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作为操作本体的手330可能放置的位置及其与操作感应单元322之间的距离。其中,手330的最高位置TOP即为车窗330的顶部,通常该位置上方为车顶,也限制了手330可以放置的最高位置。手330的最低位置Bottom即为扶手310的上表面处,也是操作感应单元322的感应窗所在的位置。当手330放置在扶手310上时,操作感应单元322所感应到的手330与其之间的距离为零。
参考图3所示,将车窗330的底部位置定义为位置S1,当手330位于该位置S1时,其与位置Bottom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D1。位置S2用于表示位置S1和位置TOP之间的任意位置。当手330位于该位置S2时,手330与位置Bottom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D2。位置S3用于表示位置S1和位置Bottom之间的任意位置。当手330位于该位置S3时,手330与位置Bottom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三预设距离D3。
可以理解,位置TOP、Bottom和S1对于一定的车门300来说是可以确定的,而位置S2和S3则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位置。
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的操作感应单元322所感应到的手330与其之间的距离并不局限于垂直距离,还可以是直线距离。当手330没有位于操作感应单元322的正上方时,操作感应单元322所感应到的其与手330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直线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中所感应到的操作本体的距离是指操作本体与操作感应单元322之间的直线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中所感应到的操作本体的距离是指操作本体与操作感应单元322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如图3中所示的手330与位置Bottom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感应单元322可以同时获得该直线距离和垂直距离。操作感应单元322可以根据操作本体与其之间的角度、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等来计算该距离。
本发明对用于计算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所用到的距离不做限制,可以是直线距离,也可以是垂直距离。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垂直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误触摸,在接收触摸动作之后,经过预设的延迟时间之后才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该步骤可以由图2所示的延时模块230来实施。
步骤430,根据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
本步骤430可以由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中的操作感应单元120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由操作感应单元200中的计算模块220来实施。前文关于操作感应单元120和计算模块220的说明都适用于对本步骤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步骤430中根据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的步骤包括:
当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D1时,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上升;
当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D1时,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下降。
在这些实施例中,该距离默认为手330与操作感应单元322之间的垂直距离。
需要说明,距离正好等于第一预设距离D1的情况比较少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手330的位置往往不会正好准确的长时间的停留在第一预设距离D1处,操作感应单元200连续感应该距离,可以取一段时间内所获得的多个距离的平均值作为该距离。以下需要将距离与某预设值(第二预设距离D2、第三预设距离D3)进行比较的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
参考图3所示,设操作感应单元322所感应到的手330与其之间的距离为D,当D<D1时,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上升;当D>D1时,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步骤430中根据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包括:
在车窗下降时,当距离D大于第二预设距离D2时,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底部;当距离D在第一预设距离D1和第二预设距离D2之间时,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时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车窗上升时,当距离D小于第三预设距离D3时,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顶部;当距离D在第一预设距离D2和第三预设距离D3之间时,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时车窗所在的位置。
当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底部时,表示该车窗为全开。当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顶部时,表示该车窗为全闭。
这里的预设第一距离差△1是一预先设定的数值。操作感应单元322实时的获得手330与其之间的距离D,该距离D随着手33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将操作感应单元322被开启后所测量到的第一个距离作为初始距离D0,则距离的变化指实时测量到的距离D与该初始距离D0之间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步骤430中根据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在车窗下降时,当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D2时,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2时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车窗上升时,当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D3时,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2时车窗所在的位置。
这些实施例在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当车窗在全开或全闭的过程中,若感应到手330的距离变化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2,则车窗停止下降或上升,使车窗停止在当时所在的位置。
这里的预设第二距离差△2是一预先设定的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第二距离差△2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
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D2大于第一预设距离D1,第一预设距离D1大于第三预设距离D3。
步骤440,控制车窗沿升降方向移动至停止位置。
本步骤440可以由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中的控制单元130来实施。前文关于控制单元130的说明都适用于对本步骤的说明。
需要说明,步骤440并不是在步骤430执行完成之后才执行,而是可以和步骤430同步执行。即,当步骤430中生成了车窗的升降方向,步骤440即可以控制车窗沿该升降方向移动。当步骤430中生成了停止位置,步骤440即可以控制移动中的车窗停止在该停止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车窗停止升降后停止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该步骤可以由图1中的控制单元130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窗停止升降后仍需要接收触摸操作来作为停止感应的指令。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的执行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由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来执行。以下结合图3和图5来说明该实施例的执行流程。参考图5所示,该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接收触摸动作。
参考图3所示,触摸单元321接收到触摸动作。
步骤512,判断感应操作单元是否开启。若未开启,则继续执行步骤514;若已开启,则继续执行步骤516。
参考图3所示,可以由控制单元130判断感应操作单元322是否开启。
步骤514,延时t0后开启感应操作单元。
本步骤可以由图2所示的延时模块230来实施,延时t0的时间后,由控制单元130开启感应操作单元322。
步骤516,感应操作本体的初始距离D0。
步骤518,判断初始距离D0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D1。若是,则表示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下降,继续执行步骤522;若否,则表示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上升,继续执行步骤520。
步骤520,判断初始距离D0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距离D3。若是,则表示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顶部,继续执行步骤52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30。
参考图3所示,在车窗的移动方向为上升时,当D<D3时,即手330位于位置S3以下时,表示车窗全闭。因此,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顶部,即最高位置TOP。若D>D3,则表示车窗不是全闭,车窗的具体停止位置要在后面的步骤中确定。此时,车窗可以已经开始上升。
步骤522,判断初始距离D0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D2。若是,则表示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底部,则继续执行步骤528;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30。
参考图3所示,在车窗的移动方向为下降时,当D>D2时,即手330位于位置S2以上时,表示车窗全开。因此,车窗的停止位置为其底部Bottom。若D<D2,表示车窗不是全开,车窗的具体停止位置要在后面的步骤中确定。此时,车窗可以已经开始下降。
步骤524,停止位置是顶部TOP。在本步骤524确定了停止位置之后,车窗会移动至该停止位置。
步骤526,停止位置是底部Bottom。在本步骤526确定了停止位置之后,车窗会移动至该停止位置。
需要说明,在步骤516中感应到操作本体的初始距离D0之后,操作感应单元继续感应操作本体的实时距离D。
步骤528,在车窗移动至顶部TOP的过程中,判断│D-D0│是否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2,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53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36。
步骤530,在D3<D0<D1和D1<D0<D2的情况下,车窗既不是全开也不是全闭。此时判断│D-D0│是否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53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36。
当D1<D0<D2时,即手330位于位置S1和S2之间时,表示车窗只开到某一停止位置,该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即│D-D0│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时车窗所在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当感应到手330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D1时,车窗即开始下降,因此,当手330的位置变化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车窗下降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作为车窗的停止位置。
当D3<D0<D1时,即手330位于位置S3和S1之间时,表示车窗只关闭到某一停止位置,该停止位置是当距离的变化,即│D-D0│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时车窗所在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当感应到手330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D1时,车窗即开始上升,因此,当手330的位置变化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1,车窗上升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作为车窗的停止位置。
步骤532,在车窗移动至底部Bottom的过程中,判断│D-D0│是否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2,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534;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36。
步骤534,停止位置是车窗的当前位置。在步骤518之后即确定了车窗的升降方向,当时车窗就可以开始移动。在本步骤534,车窗就停止在其当前的位置处。可以理解,在操作本体的操作明确时,对车窗停止位置的判断时间是很短的,或者几乎在确定了车窗的升降方向的同时即可以确定车窗的停止位置。因此,车窗可以流畅的移动至停止位置。
步骤536,停止位置是车窗沿当前方向的极限位置。当车窗的升降方向是上升时,该极限位置即顶部TOP;当车窗的升降方向是下降时,该极限位置即底部Bottom。
当步骤528和步骤53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表示车窗的停止位置不变。对于步骤528来说,车窗的停止位置仍然是顶部TOP,对于步骤532来说,车窗的停止位置仍然是底部Bottom。
当步骤530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表示车窗在上升到某一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用户想使车窗全闭,或者车窗在下降到某一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用户想使车窗全开,则车窗的停止位置为沿其当前升降方向的极限位置。
需要说明,在结束本流程时,感应操作单元322停止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即感应操作单元322处于关闭或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控制汽车车窗的升降方向及停止位置,对车窗的控制简便、准确,且不会产生污染的问题,可靠性高。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单元,用于接收触摸动作;
操作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而开启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并控制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车窗停止升降后关闭所述操作感应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包括:
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距离计算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还包括:
延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操作感应单元感应所述操作本体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之间的距离的时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和/或所述触摸单元位于车门内的扶手上。
6.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的感应窗朝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本体是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感应单元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
9.一种汽车车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触摸动作;
响应于所述触摸动作,感应操作本体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和停止位置;以及
控制所述车窗沿所述升降方向移动至所述停止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车窗停止升降后停止感应所述操作本体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升降方向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上升;
当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车窗的升降方向为下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车窗下降时,当所述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为其底部;当所述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和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之间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一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所述车窗上升时,当所述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为其顶部;当所述距离在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之间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生成车窗的停止位置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车窗下降时,当所述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预设第二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在所述车窗上升时,当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停止位置是当所述距离的变化大于所述预设第二距离差时所述车窗所在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距离差大于所述预设第一距离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距离。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触摸动作之后,经过预设的延迟时间之后才感应所述操作本体的距离。
CN202010150584.6A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3356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584.6A CN113356720A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0584.6A CN113356720A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720A true CN113356720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0584.6A Pending CN113356720A (zh) 2020-03-06 2020-03-06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67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078A (zh) * 2021-11-30 2022-04-12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触摸的玻璃升降开关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078A (zh) * 2021-11-30 2022-04-12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触摸的玻璃升降开关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8839B (zh) 具有适应性时间延迟的接近开关总成及方法
US8720279B2 (en)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with variable sensitivity 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 circuit
JP553016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の位置調整装置
JP6497540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操作検出装置
CN105991120B (zh) 具有触觉反馈的接近开关总成和方法
US7984655B2 (en) Entrapmen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CN110965893B (zh)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JP2017150222A (ja)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JP6230851B2 (ja) 入力装置
JP6916436B2 (ja) ドアトリムユニット
CN103378840A (zh) 基于信号变化速率感测用户输入的接近开关总成及方法
US10038443B2 (en) Directional proximity switch assembly
US20180238095A1 (en) Opening/closing body control device
CN110803004A (zh) 一种控制汽车车门开启的装置和方法
CN113356720A (zh) 汽车车窗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KR20160064522A (ko) 손 움직임 감지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승장호출버튼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1543211U (zh) 一种控制汽车车门开启的装置
CN105178760A (zh) 用于定位车辆门的方法和系统
KR20240004423A (ko) 차량 도어를 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차량 도어를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KR101883169B1 (ko) 차량의 터치 패널 윈도 조작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220388377A1 (en) Control device
JP6828534B2 (ja) 車両用操作検出装置
CN110949286B (zh)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KR101443745B1 (ko) 차량의 윈도우 안전 제어 시스템
JP2012092635A (ja) ウィンドガラス昇降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