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579B -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6579B
CN113356579B CN202110754732.XA CN202110754732A CN113356579B CN 113356579 B CN113356579 B CN 113356579B CN 202110754732 A CN202110754732 A CN 202110754732A CN 113356579 B CN113356579 B CN 113356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plate
keels
sliding plate
fossil frag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4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6579A (zh
Inventor
李国强
郭春杰
游志忠
史航
张新
杜彬
王庆付
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ix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ix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47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6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6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4Foundation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ordnan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模板面板和支撑结构,模板面板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支撑结构包括一组组拼龙骨和一组内支撑,组拼龙骨与内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支撑结构,组拼龙骨由两块相互配合的半龙骨组成,分别为上龙骨和下龙骨,上龙骨和下龙骨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滑动。本发明采用楔形组拼龙骨加方钢管内顶撑巧妙的解决了狭小空间底模板安拆的问题,支撑结构的安装高度可控,只需要控制组拼龙骨的高度加上内支撑即可满足支撑需要,既保证了混凝土的效果又能实现底模板的顺利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体系,特别是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大型设备,为减小震动影响均采用混凝土的设备基础,该设备基础底部与楼板地面距离较小,一般在300mm以内,因此会给混凝土浇筑模板安拆带来很大影响。
针对这种空间狭小的底模板安拆,采用常规脚手架支设后,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空间狭小,会给支撑体系及模板的拆除带来很大困难。还有采用在设备基础周围砌筑砖墙后,在基础底部用沙子填实后充当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掉砖墙用水将沙子冲走,此种方法简单实用,但由于一般此种设备基座震动大,外表不能进行任何装饰,需要一次成型的清水效果,这种方法达不到这种要求,且施工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设备基础底模支撑存在采用脚手架支设安拆不便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设备基础底模采用沙子存在施工达不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施工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包括模板面板和水平的支撑结构,所述模板面板包括水平的底模板和左右两侧的竖向侧模板,所述侧模板的底端落置在地面上并与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模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内侧表面连接,所述侧模板的顶面标高高于底模板的顶面标高,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底模板的下方与侧模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支撑结构的上侧承托在底模板的下侧,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侧模板内侧表面顶紧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底端也落置在地面上,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组组拼龙骨和一组内支撑,所述组拼龙骨沿侧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列设置,相邻的组拼龙骨之间通过与其布置方向垂直的内支撑连接,所述内支撑沿组拼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排设置,组拼龙骨与内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支撑结构,所述组拼龙骨由两块相互配合的半龙骨组成,分别为上龙骨和下龙骨,所述上龙骨和下龙骨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组拼龙骨由钢板制成,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上龙骨和下龙骨的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者的横截面均为楔形。
所述上龙骨和下龙骨上下正对,
所述上龙骨包括顶板、上侧板和上滑动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所述上侧板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上侧板的顶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两端,所述上滑动板的上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上侧板的底端,
所述下龙骨包括底板、下侧板和下滑动板,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对并且水平设置,所述下侧板与上侧板相对也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下侧板的底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侧两端,所述下滑动板与上滑动板相对并且其下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下侧板的顶端,
所述上滑动板的下侧与下滑动板的上侧紧密贴合并可相对滑动。
所述上滑动板与下滑动板的与水平面的倾斜锐角范围均处于30度-40度,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与下滑动板的倾斜角度均保持一致。
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与下滑动板的倾斜方向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倾斜方向不同为沿底模板的纵向左右对称设置的组拼龙骨的滑动方向呈相反。
所述上龙骨还包括上加强肋板,所述上加强肋板与上侧板平行并且位于上侧板之间,所述上加强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中央,上加强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滑动板的上侧中央,
所述下龙骨还包括下加强肋板,所述下加强肋板与下侧板平行并且位于下侧板之间,所述下加强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侧中央,上加强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滑动板的下侧中央。
所述内支撑为端面成平面的钢管,所述组拼龙骨的高度高于内支撑的高度,所述内支撑的高度高于上滑动板与下滑动板的分界位置,所述内支撑的下侧表面与组拼龙骨的下侧表面平齐均落置于地面上,所有组拼龙骨的上侧表面等高并且承托底模板的下侧。
所述支撑结构的最边部设置为组拼龙骨,最边部组拼龙骨与侧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最边部组拼龙骨的下龙骨与侧模板之间还设有加强固定。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设备基础底部与楼板地面距离的大小,设计组拼龙骨和内支撑的高度尺寸,并且根据上部待浇筑混凝土的重量计算制作组拼龙骨的钢板厚度和内支撑的钢管管壁厚度;
步骤二,制作支撑结构、侧模板和底模板;
底模板采用胶合板按设计尺寸制作;侧模板采用钢模板;
步骤三,在地面上支设两侧的侧模板;
步骤四,在侧模板之间的地面上按照设计先组装和摆放下龙骨和龙骨之间的内支撑,将最边部的下龙骨与侧模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步骤五,将上龙骨依次拼接在下龙骨上形成组拼龙骨,然后调整各个上龙骨的标高使其保持一致;
步骤六,将底模板水平覆盖在支撑结构的上侧,紧贴上龙骨的上侧;
步骤七,底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顶紧并连接;
步骤八,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
步骤九,自地面上和最边部的下龙骨上拆除侧模板,组拼龙骨和内支撑在上部混凝土的自重作用下,上龙骨与下龙骨错位滑动向两侧分散,底模板自然的落下拆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钢板焊接组装成楔形的龙骨,将两个楔形龙骨组拼成一个完整的矩形龙骨作为组拼龙骨,组拼龙骨之间采用方钢管的内顶撑,外围采用侧模板加底固定的方式,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松动侧模板,底部楔形块错位滑动后,底模就可以顺利拆除。
本发明采用楔形组拼龙骨加方钢管内顶撑巧妙的解决了狭小空间底模板安拆的问题,支撑结构的安装高度可控,只需要控制组拼龙骨的高度加上内支撑即可满足支撑需要,既保证了混凝土的效果又能实现底模板的顺利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拼龙骨和侧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组装完毕后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节点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模板、2-侧模板、3-地面、4-内支撑、5-组拼龙骨、6-上龙骨、61-顶板、62-上侧板、63-上滑动板、64-上加强肋板、7-下龙骨、71-底板、72-下侧板、73-下滑动板、74-下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包括模板面板和水平的支撑结构,所述模板面板包括水平的底模板1和左右两侧的竖向侧模板2,所述侧模板2的底端落置在地面3上并与地面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2内侧表面连接,所述侧模板2的顶面标高高于底模板1的顶面标高。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底模板1的下方与侧模板2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支撑结构的上侧承托在底模板1的下侧,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侧模板2内侧表面顶紧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底端也落置在地面3上。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组组拼龙骨5和一组内支撑4,所述组拼龙骨沿侧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列设置,相邻的组拼龙骨之间通过与其布置方向垂直的内支撑4连接,所述内支撑4沿组拼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排设置,组拼龙骨与内支撑4形成网格状的支撑结构,所述组拼龙骨由两块相互配合的半龙骨组成,分别为上龙骨6和下龙骨7,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组拼龙骨由钢板制成,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的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者的横截面均为楔形。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上下正对,所述上龙骨6包括顶板61、上侧板62和上滑动板63,所述顶板61水平设置,所述上侧板62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上侧板62的顶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顶板61的下侧两端,所述上滑动板63的上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上侧板62的底端。
所述下龙骨7包括底板71、下侧板72和下滑动板73,所述底板71与顶板61相对并且水平设置,所述下侧板72与上侧板62相对也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下侧板72的底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底板71的上侧两端,所述下滑动板73与上滑动板63相对并且其下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下侧板72的顶端。
所述上滑动板63的下侧与下滑动板73的上侧紧密贴合并可相对滑动。所述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与水平面的倾斜锐角范围均处于30度-40度,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倾斜角度均保持一致。本实施例中为30度。
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倾斜方向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中共七根组拼龙骨,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倾斜方向不同。其中所述倾斜方向不同为沿底模板的纵向左右对称设置的组拼龙骨的滑动方向呈相反。左边三根与右边三根为倾斜方向对称设置,中间一根两种方向均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最边部下龙骨所承担的力。由于底模板上侧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自重会导致上龙骨和下龙骨之间开始相对滑动,那么相反的滑动方向设置,可以使得组拼龙骨之间的水平作用力进行抵消,减轻组拼龙骨所受之力。
还可以通过设置加强肋板,对支撑结构进行加强。其中所述上龙骨6还包括上加强肋板64,所述上加强肋板64与上侧板62平行并且位于上侧板62之间,所述上加强肋板6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61的下侧中央,上加强肋板6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滑动板63的上侧中央。
所述下龙骨7还包括下加强肋板74,所述下加强肋板74与下侧板72平行并且位于下侧板72之间,所述下加强肋板7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71的上侧中央,下加强肋板7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滑动板73的下侧中央。
所述内支撑4为端面成平面的钢管,所述组拼龙骨5的高度高于内支撑4的高度,所述内支撑4的高度高于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分界位置,所述内支撑4的下侧表面与组拼龙骨5的下侧表面平齐均落置于地面3上,所有组拼龙骨5的上侧表面等高并且承托底模板1的下侧。这种设置方式是为了避免上龙骨与下龙骨的初始滑动保证是在两侧的侧模板开始卸力之后才开始发生。
所述支撑结构的最边部设置为组拼龙骨5,最边部组拼龙骨与侧模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最边部组拼龙骨的下龙骨7与侧模板2之间还增设有加强固定。为了减轻最边部的下龙骨所受之水平力,可以对该龙骨与侧模板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支撑结构发生崩坏。
这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设备基础底部与楼板的地面3距离的大小,设计组拼龙骨5和内支撑4的高度尺寸,并且根据上部待浇筑混凝土的重量计算制作组拼龙骨5的钢板厚度和内支撑4的钢管管壁厚度。
步骤二,制作支撑结构、侧模板和底模板。
底模板1采用胶合板按设计尺寸制作;侧模板2采用钢模板。
步骤三,在地面3上支设两侧的侧模板2。
步骤四,在侧模板2之间的地面3上按照设计先组装和摆放下龙骨7和龙骨之间的内支撑4,将最边部的下龙骨7与侧模板2进行可拆卸连接。
步骤五,将上龙骨6依次拼接在下龙骨7上形成组拼龙骨,然后调整各个上龙骨6的标高使其保持一致。
步骤六,将底模板1水平覆盖在支撑结构的上侧,紧贴上龙骨6的上侧。
步骤七,底模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2顶紧。
步骤八,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
步骤九,自地面上和最边部的下龙骨上拆除侧模板2,组拼龙骨5和内支撑4在上部混凝土的自重作用下,上龙骨6与下龙骨7错位滑动向两侧分散,底模板1自然的落下拆除。

Claims (5)

1.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面板和水平的支撑结构,所述模板面板包括水平的底模板(1)和左右两侧的竖向侧模板(2),所述侧模板(2)的底端落置在地面(3)上并与地面(3)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模板(1)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2)内侧表面连接,所述侧模板(2)的顶面标高高于底模板(1)的顶面标高,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底模板(1)的下方与侧模板(2)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支撑结构的上侧承托在底模板(1)的下侧,支撑结构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侧模板(2)内侧表面顶紧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底端也落置在地面(3)上,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组组拼龙骨(5)和一组内支撑(4),所述组拼龙骨沿侧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列设置,相邻的组拼龙骨之间通过与其布置方向垂直的内支撑(4)连接,所述内支撑(4)沿组拼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成排设置,组拼龙骨与内支撑(4)形成网格状的支撑结构,所述组拼龙骨由两块相互配合的半龙骨组成,分别为上龙骨(6)和下龙骨(7),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滑动,
所述组拼龙骨由钢板制成,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的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者的横截面均为楔形,
所述上龙骨(6)和下龙骨(7)上下正对,
所述上龙骨(6)包括顶板(61)、上侧板(62)和上滑动板(63),所述顶板(61)水平设置,所述上侧板(62)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上侧板(62)的顶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顶板(61)的下侧两端,所述上滑动板(63)的上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上侧板(62)的底端,
所述下龙骨(7)包括底板(71)、下侧板(72)和下滑动板(73),所述底板(71)与顶板(61)相对并且水平设置,所述下侧板(72)与上侧板(62)相对也共有长度不同的两块,两侧下侧板(72)的底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底板(71)的上侧两端,所述下滑动板(73)与上滑动板(63)相对并且其下侧两端依次连接两侧下侧板(72)的顶端,
所述上滑动板(63)的下侧与下滑动板(73)的上侧紧密贴合并可相对滑动,
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倾斜方向相同或者不同,倾斜方向不同为沿底模板的纵向左右对称设置的组拼龙骨的滑动方向呈相反,
所述内支撑(4)为端面成平面的钢管,所述组拼龙骨(5)的高度高于内支撑(4)的高度,所述内支撑(4)的高度高于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分界位置,所述内支撑(4)的下侧表面与组拼龙骨(5)的下侧表面平齐均落置于地面(3)上,所有组拼龙骨(5)的上侧表面等高并且承托底模板(1)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与水平面的倾斜锐角范围均处于30度-40度,所有组拼龙骨中上滑动板(63)与下滑动板(73)的倾斜角度均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龙骨(6)还包括上加强肋板(64),所述上加强肋板(64)与上侧板(62)平行并且位于上侧板(62)之间,所述上加强肋板(6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61)的下侧中央,上加强肋板(6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上滑动板(63)的上侧中央,
所述下龙骨(7)还包括下加强肋板(74),所述下加强肋板(74)与下侧板(72)平行并且位于下侧板(72)之间,所述下加强肋板(7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71)的上侧中央,下加强肋板(7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下滑动板(73)的下侧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最边部设置为组拼龙骨(5),最边部组拼龙骨与侧模板(2)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最边部组拼龙骨的下龙骨(7)与侧模板(2)之间还增设有加强固定。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设备基础底部与楼板的地面(3)距离的大小,设计组拼龙骨(5)和内支撑(4)的高度尺寸,并且根据上部待浇筑混凝土的重量计算制作组拼龙骨(5)的钢板厚度和内支撑(4)的钢管管壁厚度;
步骤二,制作支撑结构、侧模板和底模板;
底模板(1)采用胶合板按设计尺寸制作;侧模板(2)采用钢模板;
步骤三,在地面(3)上支设两侧的侧模板(2);
步骤四,在侧模板(2)之间的地面(3)上按照设计先组装和摆放下龙骨(7)和龙骨之间的内支撑(4),将最边部的下龙骨(7)与侧模板(2)进行可拆卸连接;
步骤五,将上龙骨(6)依次拼接在下龙骨(7)上形成组拼龙骨,然后调整各个上龙骨(6)的标高使其保持一致;
步骤六,将底模板(1)水平覆盖在支撑结构的上侧,紧贴上龙骨(6)的上侧;
步骤七,底模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模板(2)顶紧;
步骤八,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
步骤九,自地面上和最边部的下龙骨上拆除侧模板(2),组拼龙骨(5)和内支撑(4)在上部混凝土的自重作用下,上龙骨(6)与下龙骨(7)错位滑动向两侧分散,底模板(1)自然的落下拆除。
CN202110754732.XA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356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4732.XA CN113356579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4732.XA CN113356579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579A CN113356579A (zh) 2021-09-07
CN113356579B true CN113356579B (zh) 2023-01-03

Family

ID=7753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4732.XA Active CN113356579B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657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395A (en) * 1989-12-15 1991-07-30 Bigge Crane And Rigging Co. Support cradle for load equalization
CN205604083U (zh) * 2016-04-19 2016-09-28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钢管支架卸落的滑移楔块装置
CN107842194A (zh) * 2017-10-13 2018-03-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变形缝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86333A (zh) * 2018-03-27 2018-07-17 南京汤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楼板模板系统以及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
CN207700062U (zh) * 2017-12-01 2018-08-0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墩顶现浇支架卸落装置
CN208039809U (zh) * 2018-03-29 2018-11-02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筋混凝土结构密闭狭小空间模板装置
CN208167534U (zh) * 2017-10-16 2018-11-3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现浇梁钢管支架的可拆卸支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395A (en) * 1989-12-15 1991-07-30 Bigge Crane And Rigging Co. Support cradle for load equalization
CN205604083U (zh) * 2016-04-19 2016-09-28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钢管支架卸落的滑移楔块装置
CN107842194A (zh) * 2017-10-13 2018-03-2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变形缝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67534U (zh) * 2017-10-16 2018-11-3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现浇梁钢管支架的可拆卸支座
CN207700062U (zh) * 2017-12-01 2018-08-0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墩顶现浇支架卸落装置
CN108286333A (zh) * 2018-03-27 2018-07-17 南京汤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楼板模板系统以及房屋建筑的筑造方法
CN208039809U (zh) * 2018-03-29 2018-11-02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钢筋混凝土结构密闭狭小空间模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579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6639A (en) Moul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rch-shaped concrete structures
CN110374321B (zh) 一种装配式密肋梁楼盖组合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03669865A (zh) 定型支架楼梯施工方法
CN111206768B (zh) 一种轻型梁板结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82529A (zh) 一种后浇带镀锌钢管支撑架回顶施工方法
CN113356579B (zh) 一种底部空间狭小的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63606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斜柱的施工方法
CN111424968A (zh) 扶壁柱筒仓的滑模施工法
CN217232317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预制墙水平连接结构
CN216553034U (zh) 一种仿生双曲线异形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
CN113338614B (zh) 一种无梁楼板柱帽可调式模板结构
CN111851318B (zh) 悬臂桥边跨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50833B (zh) 一种变截面无梁柱帽的搭设结构
CN114319631A (zh) 一种填充墙现浇保温一体化的施工方法
CN109972520B (zh) 预制桥面板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9780081U (zh) 钢砼组合平底板加填充物轻型装配式楼梯
CN111927509A (zh) 一种用于地下临时折线钢架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296111A (zh) 一种带整体凸窗的大型双面叠合墙板节点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6361214U (zh) 一种设备基座底模的安拆结构
CN217326447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梁柱笼模的定位连接组件
CN220705150U (zh) 一种用于楼梯间墙梯组合一次性整体浇筑的钢模
CN217975381U (zh) 一种用于外排水管包柱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支模龙骨
CN215760451U (zh) 一种湿区混凝土翻边施工模具
CN214942312U (zh) 一种无铆钉固定的大平面垂直模板结构
CN211037803U (zh)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制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