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4950B -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4950B
CN113354950B CN202110678940.6A CN202110678940A CN113354950B CN 113354950 B CN113354950 B CN 113354950B CN 202110678940 A CN202110678940 A CN 202110678940A CN 113354950 B CN113354950 B CN 113354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nus
micromotor
tio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8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4950A (zh
Inventor
张泽新
谢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789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4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4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4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4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4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传统合成Janus微马达的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还不能实现批量生产,制备微马达的形状单一、无法调整,且大多数微马达不能实现在复杂微环境中运动(不同pH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的Janus微马达,所述微马达由聚硅氧烷(PTPM)和TiO2微球组成。该Janus微马达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pH值的变化来自动调节运动速度和方向。它们有望用于药物运输,环境监测和传感应用领域;该Janus微马达的均匀度较高,且形状可调节;该Janus微马达的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Janus微马达具有两种不同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它能够从其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实现自动推进。在有外部刺激(如光)的情况下,Janus微马达消耗燃料产生梯度场,并且它们的两个不同面破坏了场对称性,使Janus微马达能够自主推进。这使它们成为传感应用领域极具吸引力的候选者。
Janus微马达是在液体环境中实现驱动的,而溶液对于Janus微马达的运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只有小部分Janus微马达被报道在不同pH值的液体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运动行为,例如微马达在不同pH值的H2O2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运动速度(L.Liu,Y.Dong,Y.Sun,M.Liu,Y.Su,H.Zhang,B.Dong,Nano Research 2016,9,1310-1318;J.G.Moo,H.Wang,M.Pumera,Chemistry 2016,22,355-360)。而能够实现Janus微马达双向运动的报道更少,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的H2O2溶液中实现双向运动是一个非常新颖有趣的研究方向,它有望用于药物往返运输和环境监测。
此外,Janus微马达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模仿生物并了解其在稠密状态下的集体行为的模型系统。对于模型系统,微马达在大小和形状上都必须是统一,且需实现大规模量产。
目前大多数Janus微马达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和模板法制备的,这些方法不仅对设备要求较高,还不能实现微马达的量产,制约其发展与应用。传统合成Janus微马达的方法制备的微马达的形状单一、无法调整,大多数微马达不能实现在复杂微环境中运动(不同pH值)。另外,据我们所知能够感知周围pH值的变化来调整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微马达还未被开发出来。因此开发新的pH响应双向运动的微马达并设计达到大规模生产要求的新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H响应实现双向运动和速度调节、能够实现量产且尺寸均匀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Janus微马达,所述微马达包括聚硅氧烷(PTPM)和TiO2微球。
优选地,所述聚硅氧烷(PTPM)由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M单体)经水解反应和聚合反应形成。
具体地,TPM单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硅醇,硅醇缩聚形成TPM油滴,TPM油滴聚合形成聚硅氧烷(PTPM)。
本发明中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简称为TPM;聚硅氧烷简称为PTPM。
优选地,通过调节溶液pH值调节所述Janus微马达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本发明的Janus微马达,在紫外光条件下,所述Janus微马达在含有H2O2的溶液中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调节方式包括调节溶液pH值。
优选地,所述TiO2微球的直径为1~1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再进一步优选为1~3μm。
优选地,所述Janus微马达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TiO2微球被所述聚硅氧烷(PTPM)包覆的部分为PTPM端,所述TiO2微球未被所述聚硅氧烷包覆的部分为TiO2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Janus微马达的双向运动包括朝所述PTPM端方向运动和朝所述TiO2端方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Janus微马达呈球形、鸡蛋形、或雪人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TPM单体与经退火处理的TiO2微球在碱性条件及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形成所述的Janus微马达。
TPM单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硅醇,一部分所述硅醇与经退火处理的TiO2微球表面的羟基结合形成疏水单层,另一部分所述硅醇缩聚形成TPM油滴,接着所述TPM油滴浸润具有疏水单层的TiO2微球,然后TiO2微球表面的TPM油滴生长及在引发剂下引发聚合形成所述聚硅氧烷(PTPM)。
优选地,所述退火温度为200~800℃。
在合成过程中可通过改变TiO2微球的退火温度来调节Janus微马达的形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iO2微球表面羟基数减少,其表面疏水单层的疏水性减弱,最终TPM油滴对TiO2微球的浸润程度减小。具体退火温度可根据所需形状设置。
本发明中还可对所述的Janus微马达进行退火处理来改变形状。
优选地,所述碱性条件为pH值为9~11,进一步优选为9.5~10.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碱性条件由氨水溶液提供。
进一步优选地,NH3·H2O和水的投料体积比为1:280~350,进一步优选为1:290~310,最优选为1:300。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
优选地,所述TPM单体与所述TiO2微球的投料比为10~50μL/mg,进一步优选为15~30μL/mg,更进一步优选为15~25μL/mg。
优选地,所述TPM单体与所述引发剂的投料比为50~150μL/mg,进一步优选为60~100μL/mg,更进一步优选为70~90μL/mg。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TiO2微球按升温速率为1~15℃/min升温至退火温度后,保持恒定温度1~5h,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处理后的TiO2微球;
步骤2:将所述退火处理后的TiO2微球于水中分散,加入氨水调至碱性,加入TPM单体反应0.5~4h得到反应液;
步骤3: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引发剂,于60~100℃下反应3~10h,分离取沉淀,用水洗涤即得所述Janus微马达。
优选地,步骤1中升温速率为3~10℃/min,进一步优选为4~6℃/min。
优选地,步骤1中保持恒定温度1~4h,进一步优选为1.5~2.5h。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自然冷却方式降至室温。
优选地,步骤2中,加入氨水(NH3·H2O)调节pH值至9~11,进一步优选为9.5~10.5。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时间为0.5~2.5h,进一步优选为0.5~1.5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温度为70~90℃,进一步优选为75~85℃。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时间为4~8h,进一步优选为5~7h。
优选地,步骤3中,至少进行三次水洗涤步骤。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TiO2微球的制备:四异丙醇钛与甲酸在有机溶剂中于120~180℃下反应4~10h后,经降温、干燥得到所述TiO2微球。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将四异丙醇钛和甲酸加入有机溶剂中,在120~180℃下反应4~10h,冷却至室温,分离取沉淀,用水和乙醇清洗多次,60~100℃下干燥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即TiO2微球。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投料体积比为1:10~20的甲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甲醇和无水乙醇的投料体积比为1:10~15。
优选地,所述四异丙醇钛采用滴加的方式缓慢加入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然后缓慢加入甲酸混匀。
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140~160℃。
优选地,反应时间为5~8h。
优选地,步骤1中干燥温度为70~90℃,进一步优选为75~85℃
优选地,所述四异丙醇钛与所述甲酸的投料体积比为2~10:1,进一步优选为3.5~6:1,更进一步优选为3.5~4:1。
本发明的Janus微马达合成原理见图1:
(Ⅰ)将溶剂热法制备的TiO2微球进行退火处理,其表面羟基减少;
(Ⅱ)TPM单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硅醇,硅醇与TiO2微球表面羟基共价键结合,最终形成疏水单层,随后溶液中的硅醇缩聚成TPM油滴;
(Ⅲ)TPM油滴浸润具有疏水单层的TiO2微球;
(Ⅳ)TPM油滴的生长和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下的聚合。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颖简单的制备Janus微马达的化学方法,成功将活性无机粒子(TiO2)与有机物(PTPM)结合形成Janus微马达。
大多数Janus微马达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无法量产,而本发明设计的化学合成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批量生产的优点。
本发明制备的Janus微马达尺寸均一、形状可控,可以由球形转变为各向异性的形状,例如鸡蛋状和雪人状。
大多数Janus微马达只能够实现单向运动,而本发明的Janus微马达能够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pH值变化,自动调节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本发明的Janus微马达不但可作为物理模型体系来模拟和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响应性群体行为,而且,该Janus微马达的pH响应的特性使它们在药物运输,环境监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的H2O2溶液中实现双向运动,它们有望用于药物运输,环境监测和传感应用领域;该Janus微马达的均匀度较高,且形状可调节可转变;该Janus微马达的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实施例的Janus微马达合成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不同形状的Janus微马达的扫描电镜图。其中亮的部分是TiO2微球,较暗的部分是PTPM。
附图3:500℃退火处理TiO2微球的扫描电镜图。TiO2微球的直径是1.50μm。
附图4:TiO2(500℃)@PTPM Janus微马达的显微镜图片(插图为SEM图)。其中黑色部分是TiO2微球。
附图5:TiO2(500℃)@PTPM 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双向运动。其中实线仅为了显示运动轨迹。
附图6:TiO2(500℃)@PTPM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运动速度。
附图7:TiO2(500℃)@PTPM微马达经300℃退火处理后的SEM图片。
附图8:TiO2(500℃)@PTPM微马达经300℃退火处理后的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运动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本发明中具体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本发明中所述的水均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中所述的乙醇均为无水乙醇。
实施例1
球形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单分散的二氧化钛(TiO2)微球:先将2mL甲醇溶于28mL无水乙醇中,再缓慢滴加1.3mL四异丙醇钛于此溶剂中,磁力搅拌5分钟。之后缓慢加入0.35mL甲酸,搅拌10分钟。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6h,之后缓慢冷却至室温。最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多次离心清洗。将产物于80℃下干燥6h,得到白色固体粉末。
(2)对TiO2微球进行退火处理:将固体TiO2粉末分别在300℃下退火处理。其中升温速率为5℃/min,达到退火温度后,保持恒定温度2h,之后再自然冷却至室温。
(3)制备TiO2@PTPM Janus微马达:取20mg退火处理的TiO2固体粉末于3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加入100μL氨水(NH3·H2O),随后加入400μL 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M)单体,机械搅拌1h。再加入5mg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于80℃反应6h。最终用去离子水沉淀洗涤至少三次后得到Janus粒子。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的结构见图2(A)。
实施例2
Janus微马达: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TiO2的退火温度是400℃;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的结构见图2(B)。
实施例3
Janus微马达: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TiO2的退火温度是500℃;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TiO2微球退火后的结构见图3。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的结构见图2(C)。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批量生产图见图4,图4中黑色部分是TiO2微球。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Janus微马达批量生产,且马达的尺寸和形状是较为均匀的。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运动轨迹见图5。该微马达在pH=6的体积分数为0.5%H2O2溶液中在紫外光(UV)下朝PTPM端运动;在pH=9的0.5%H2O2溶液中在UV下朝TiO2端运动。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运动速度见图6。pH=7时,该微马达朝着PTPM端的运动速度最大,随着酸性的增强微马达速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酸性增强,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增多,导致微马达速度减小。pH=9.5时,微马达朝着TiO2端的运动速度最大,在7<pH<9.5的速度变化是微马达朝两个不同方向运动的作用力相互竞争的结果,在pH>9.5微马达速度降低也是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增多导致的。
实施例4
雪人型Janus微马达: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TiO2的退火温度是650℃;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的结构见图2(D)。
实施例5
鸡蛋型Janus微马达:实施例5是将实施例3中的微马达300℃退火处理得到的。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的结构见图7。
本实施例的TiO2@PTPM Janus微马达在不同pH值下的运动速度见图8。该微马达速度随pH值变化的趋势与图6相同,只是正反向运动的最大速度发生了转变,主要是微马达经退火处理后其形状发生了改变导致的。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经退火处理的TiO2微球在碱性条件及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为所述Janus微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温度为200~800 °C;所述碱性条件为pH值为9~11;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钾;所述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所述TiO2微球的投料比为10~50 μL/mg;所述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所述引发剂的投料比为50~150 μL/m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TiO2微球按升温速率为1~15 °C/min升温至退火温度后,保持恒定温度1~5 h,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处理后的TiO2微球;
步骤2:将所述退火处理后的TiO2微球于水中分散,加入氨水调至碱性,加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0.5~4 h得到反应液;
步骤3:向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引发剂,于60~100 °C下反应3~10 h,分离取沉淀,用水洗涤即得所述Janus微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TiO2微球的制备:四异丙醇钛与甲酸在有机溶剂中于120~180 °C下反应4~10 h后,经降温、干燥得到所述TiO2微球;所述四异丙醇钛与所述甲酸的投料体积比为2~10:1。
5.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Janus微马达的制备方法制备的Janus微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Janus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Janus微马达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TiO2微球被所述聚硅氧烷包覆的部分为PTPM端,所述TiO2微球未被所述聚硅氧烷包覆的部分为TiO2端。
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的Janus微马达,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溶液pH值调节所述Janus微马达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Janus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Janus微马达的双向运动包括朝所述PTPM端方向运动和朝所述TiO2端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Janus微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Janus微马达呈球形、鸡蛋形、或雪人形。
CN202110678940.6A 2021-06-18 2021-06-18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354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940.6A CN113354950B (zh) 2021-06-18 2021-06-18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940.6A CN113354950B (zh) 2021-06-18 2021-06-18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4950A CN113354950A (zh) 2021-09-07
CN113354950B true CN113354950B (zh) 2022-07-19

Family

ID=7753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8940.6A Active CN113354950B (zh) 2021-06-18 2021-06-18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495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5083A (zh) * 2018-08-02 2021-05-14 南洋理工大学 通过两相界面组装的janus颗粒制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0547B2 (en) * 2007-07-18 2013-06-11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Hollow porous microspheres
US9176140B2 (en) * 2008-09-24 2015-11-03 Syracuse University Corrugated and nanoporous microstructures and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the same
US10648460B2 (en) * 2015-12-16 2020-05-12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anomotor propuls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5083A (zh) * 2018-08-02 2021-05-14 南洋理工大学 通过两相界面组装的janus颗粒制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4950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205B (zh) 一种镍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1259399B (zh) 一步法制备无机纳米微胶囊的方法
CN108192454A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粒子杂化物及基于其的疏水涂层和制备方法
CN104448168B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CN109985584B (zh) 一种可调控的草莓状二氧化硅-有机杂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475179B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11961206B (zh) 含笼形倍半硅氧烷的树莓状功能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6215A (zh) 一种单分散水热碳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16849A (zh) 一种制备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方法
CN113717635A (zh) 一种超疏水纳米多孔钴蓝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9231218B (zh) 一种两亲性Janus SiO2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4591726B (zh) 一种制备稳定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方法
CN107998997B (zh) 一种类树莓状微球、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950B (zh) pH响应双向运动的Janus微马达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476B (zh) 一种用于拉链的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0222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1336A (zh) 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4699B (zh) 硅烷偶联剂辅助制备磁性树状大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882495B (zh) 一种纳米Fe3O4/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磁性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6757B (zh) 单细胞生物基高疏水微米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8658B (zh) 一种结构色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9417A (zh) 一种碳纳米管包覆二氧化硅微球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724952A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聚乙酰亚胺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43609B (zh) 一种基于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形貌可控的制备方法
CN110449332A (zh) 一种复合结构金刚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