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2828B -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2828B
CN113352828B CN202110608938.1A CN202110608938A CN113352828B CN 113352828 B CN113352828 B CN 113352828B CN 202110608938 A CN202110608938 A CN 202110608938A CN 113352828 B CN113352828 B CN 113352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rod
buffer
shock absorption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89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2828A (zh
Inventor
吴建清
史红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nsheng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nsheng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nsheng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nsheng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89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2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2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2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2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2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mechanical damper or dynamic dam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30Spring/Damper and/or actuator Units
    • B60G2202/31Spring/Damper and/or actuator Units with the spr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e.g. MacPherson str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它包括车架前横梁,所述的车架前横梁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上还设有外减震组件,所述的减震器端部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的车架前横梁上还设有缓冲机构。车架前横梁通过两个减震器上的连接结构与汽车车架相连,通过两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上的外减震组件能对车辆提供减震,车架前横梁上的缓冲机构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能够在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为车辆驾驶时提供较好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在车辆刹车或启动时提供刚性缓冲,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悬挂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等问题,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挂系统[申请号:201310138217.4],包括下支臂和元宝梁,在元宝梁上通过#轴承座旋转固定有曲轴,所述的下支臂上通过轴瓦组件与曲轴铰接,在元宝梁上通过#轴承座旋转固定有一字轴,还包括杠杆,杠杆的一端固定在一字轴上,杠杆的另一端通过双球头与下支臂连接,在曲轴一端安装有#齿轮在一字轴的端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轮啮合。本发明能够保持汽车轮距基本不变,其作用能够使轮胎磨损轻,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轮胎噪音,降低油耗;延长球笼使用寿命;提高车辆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缩短车辆加速时间和刹车距离;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包括车架前横梁,所述的车架前横梁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所述的减震器上还设有外减震组件,所述的减震器端部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的车架前横梁上还设有缓冲机构。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缓冲机构两侧与车架前横梁上的两个减震器相连。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相连的缓冲横梁,所述的缓冲横梁上通过两根竖直支架固连有水平支架,所述的水平支架上固连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缓冲组件包括一号缓冲杆和二号缓冲杆,所述的一号缓冲杆与水平支架固连,所述的二号缓冲杆内设有缓冲腔,所述的一号缓冲杆插入至缓冲腔内,所述的缓冲腔内还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的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一号缓冲杆和缓冲腔内壁固连;所述的缓冲腔两侧还设有一号限位槽,所述的一号缓冲杆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一号限位槽内的一号限位块;所述的二号缓冲杆端部还设有若干用于螺接的螺纹孔。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二号缓冲杆前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连接板,所述的螺纹孔设置在连接板外端上,所述的缓冲横梁上还设有两个截面呈圆形的连接臂,所述的竖直支架套设在连接臂上并与连接臂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连接板内设有一号铰接槽,所述的二号缓冲杆端部设有二号铰接槽,所述的一号铰接槽和二号铰接槽内分别固连有一号转杆和二号转杆,所述的铰接杆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杆和二号转杆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减震器包括一号减震杆和二号减震杆,所述的一号减震杆与车架前横梁相连,所述的缓冲机构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内的二号减震杆相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内设有减震腔,所述的一号减震杆插入至减震腔内,所述的减震腔内还设有一号减震弹簧,所述的一号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一号减震杆和减震腔内壁固连;所述的减震腔两侧还设有二号限位槽,所述的一号减震杆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二号限位槽内的二号限位块。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外减震组件包括套设在二号减震杆上的二号减震弹簧,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底部与固设在二号减震杆上的下挡板固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上还滑动连接有减震板,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顶部与减震板固连。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与二号减震杆滑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和减震板通过若干螺栓螺接。
在上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中,所述的二号减震杆顶部还固连有上挡板,所述的上挡板上设有与若干螺栓一一对应的安装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车架前横梁通过两个减震器上的连接结构与汽车车架相连,通过两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上的外减震组件能对车辆提供减震,车架前横梁上的缓冲机构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能够在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为车辆驾驶时提供较好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在车辆刹车或启动时提供刚性缓冲,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
2、缓冲机构架设在两个减震器上能够将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传递至减震器上,从而提高车架前横梁上双避震系统整体的减震效果,且能减少缓冲机构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时对车架前横梁造成的压力。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包括车架前横梁1,所述的车架前横梁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2,所述的减震器2上还设有外减震组件3,所述的减震器2端部设有连接结构4,所述的车架前横梁1上还设有缓冲机构5。
本实施例中,车架前横梁1通过两个减震器2上的连接结构4与汽车车架相连,通过两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上的外减震组件能对车辆提供减震,车架前横梁上的缓冲机构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能够在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为车辆驾驶时提供较好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在车辆刹车或启动时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刚性缓冲支持,能够减少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
其次,由于缓冲机构为车辆提供的缓冲力臂处于水平方向,因此在车辆正常驾驶时不会增加除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外的其余竖直方向的力臂,因此不会影响到车辆驾驶时的舒适性。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机构5两侧与车架前横梁1上的两个减震器2相连。缓冲机构5架设在两个减震器上能够将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传递至减震器2上,从而提高车架前横梁上双避震系统整体的减震效果,且能减少缓冲机构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时对车架前横梁造成的压力。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2相连的缓冲横梁6,所述的缓冲横梁6上通过两根竖直支架7固连有水平支架8,所述的水平支架8上固连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9。缓冲组件9通过缓冲横梁6与减震器相连,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9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力臂,能够保证车辆驾驶时舒适性的同时,减少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
具体地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缓冲组件9包括一号缓冲杆10和二号缓冲杆11,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与水平支架8固连,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内设有缓冲腔12,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插入至缓冲腔12内,所述的缓冲腔12内还设有缓冲弹簧13,所述的缓冲弹簧13两端分别与一号缓冲杆10和缓冲腔12内壁固连,缓冲弹簧13能为一号缓冲杆10和二号缓冲杆11提供缓冲;所述的缓冲腔12两侧还设有一号限位槽14,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一号限位槽14内的一号限位块15,一号限位块15配合一号限位槽14能对一号缓冲杆进行限位;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端部还设有若干用于螺接的螺纹孔16,螺纹孔16能用于配合螺栓将二号缓冲杆固定到车身上。
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二号缓冲杆11前端通过铰接杆17铰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能配合螺栓固定到车身上,所述的螺纹孔16设置在连接板18外端上,所述的缓冲横梁6上还设有两个截面呈圆形的连接臂19,所述的竖直支架7套设在连接臂19上并与连接臂19转动连接。二号缓冲杆11和连接板18通过铰接连接且竖直支架7与连接臂19转动连接使二号缓冲杆的角度能在受到冲击时发生改变,从而能将车身的冲击力的一部分转化到减震器上,从而提高车辆刹车和启动时的刚性缓冲。
具体地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18内设有一号铰接槽20,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端部设有二号铰接槽21,所述的一号铰接槽20和二号铰接槽21内分别固连有一号转杆22和二号转杆23,所述的铰接杆17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杆22和二号转杆23转动连接。
具体地说,结合图1所示,减震器2包括一号减震杆24和二号减震杆25,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与车架前横梁1相连,所述的缓冲机构5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2内的二号减震杆25相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25内设有减震腔26,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插入至减震腔26内,所述的减震腔26内还设有一号减震弹簧27,所述的一号减震弹簧27两端分别与一号减震杆24和减震腔26内壁固连,一号减震弹簧27能为一号减震杆24和二号减震杆25提供减震;所述的减震腔26两侧还设有二号限位槽28,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二号限位槽28内的二号限位块29。二号减震杆25配合二号限位槽28能对一号减震杆24进行限位。
具体地说,结合图1所示,外减震组件3包括套设在二号减震杆25上的二号减震弹簧30,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30底部与固设在二号减震杆25上的下挡板31固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25上还滑动连接有减震板32,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30顶部与减震板32固连。二号减震杆25上的减震板与车身相连,减震板配合二号减震弹簧能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从而提高车辆驾驶时的舒适性。
具体地说,结合图1所示,连接结构4包括与二号减震杆25滑动连接的固定板33,所述的固定板33和减震板32通过若干螺栓34螺接。车身的连接部位于固定板与减震板之间,螺栓依次穿固定板、连接部并与减震板螺接从而能够将车身与二号减震板连接固定,固定板与减震板均与二号减震杆滑动连接从而能够配合二号减震弹簧为车身提供减震。
优选地,结合图1所示,二号减震杆25顶部还固连有上挡板35,所述的上挡板35上设有与若干螺栓34一一对应的安装孔36。上挡板35能对固定板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板从二号减震杆上滑出,安装孔36能方便螺栓安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车架前横梁1通过两个减震器2上的连接结构4与汽车车架相连,通过两个减震器以及减震器上的外减震组件能对车辆提供减震,车架前横梁上的缓冲机构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能够在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为车辆驾驶时提供较好的舒适性的同时,还能在车辆刹车或启动时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刚性缓冲支持,能够减少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其次,由于缓冲机构为车辆提供的缓冲力臂处于水平方向,因此在车辆正常驾驶时不会增加除减震器和外减震组件外的其余竖直方向的力臂,因此不会影响到车辆驾驶时的舒适性。
缓冲机构5架设在两个减震器上能够将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传递至减震器2上,从而提高车架前横梁上双避震系统整体的减震效果,且能减少缓冲机构受到水平方向的冲击时对车架前横梁造成的压力,缓冲组件9通过缓冲横梁6与减震器相连,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9能为车辆提供水平方向的缓冲力臂,能够保证车辆驾驶时舒适性的同时,减少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等问题从而能够提高汽车操控的稳定性,二号缓冲杆11和连接板18通过铰接连接且竖直支架7与连接臂19转动连接使二号缓冲杆的角度能在受到冲击时发生改变,从而能将车身的冲击力的一部分转化到减震器上,从而提高车辆刹车和启动时的刚性缓冲,车身的连接部位于固定板与减震板之间,螺栓依次穿固定板、连接部并与减震板螺接从而能够将车身与二号减震板连接固定,固定板与减震板均与二号减震杆滑动连接从而能够配合二号减震弹簧为车身提供减震,上挡板35能对固定板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板从二号减震杆上滑出,安装孔36能方便螺栓安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包括车架前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前横梁(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减震器(2),所述的减震器(2)上还设有外减震组件(3),所述的减震器(2)端部设有连接结构(4),所述的车架前横梁(1)上还设有缓冲机构(5);所述的缓冲机构(5)两侧与车架前横梁(1)上的两个减震器(2)相连;所述的缓冲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2)相连的缓冲横梁(6),所述的缓冲横梁(6)上通过两根竖直支架(7)固连有水平支架(8),所述的水平支架(8)上固连有两个水平设置的缓冲组件(9);所述的缓冲组件(9)包括一号缓冲杆(10)和二号缓冲杆(11),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与水平支架(8)固连,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内设有缓冲腔(12),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插入至缓冲腔(12)内,所述的缓冲腔(12)内还设有缓冲弹簧(13),所述的缓冲弹簧(13)两端分别与一号缓冲杆(10)和缓冲腔(12)内壁固连;所述的缓冲腔(12)两侧还设有一号限位槽(14),所述的一号缓冲杆(10)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一号限位槽(14)内的一号限位块(15);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端部还设有若干用于螺接的螺纹孔(16);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前端通过铰接杆(17)铰接有连接板(18),所述的螺纹孔(16)设置在连接板(18)外端上,所述的缓冲横梁(6)上还设有两个截面呈圆形的连接臂(19),所述的竖直支架(7)套设在连接臂(19)上并与连接臂(19)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8)内设有一号铰接槽(20),所述的二号缓冲杆(11)端部设有二号铰接槽(21),所述的一号铰接槽(20)和二号铰接槽(21)内分别固连有一号转杆(22)和二号转杆(23),所述的铰接杆(17)两端分别与一号转杆(22)和二号转杆(2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2)包括一号减震杆(24)和二号减震杆(25),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与车架前横梁(1)相连,所述的缓冲机构(5)两端分别与两个减震器(2)内的二号减震杆(25)相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25)内设有减震腔(26),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插入至减震腔(26)内,所述的减震腔(26)内还设有一号减震弹簧(27),所述的一号减震弹簧(27)两端分别与一号减震杆(24)和减震腔(26)内壁固连;所述的减震腔(26)两侧还设有二号限位槽(28),所述的一号减震杆(24)两侧还设有插入至二号限位槽(28)内的二号限位块(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减震组件(3)包括套设在二号减震杆(25)上的二号减震弹簧(30),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30)底部与固设在二号减震杆(25)上的下挡板(31)固连,所述的二号减震杆(25)上还滑动连接有减震板(32),所述的二号减震弹簧(30)顶部与减震板(32)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4)包括与二号减震杆(25)滑动连接的固定板(33),所述的固定板(33)和减震板(32)通过若干螺栓(34)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减震杆(25)顶部还固连有上挡板(35),所述的上挡板(35)上设有与若干螺栓(34)一一对应的安装孔(36)。
CN202110608938.1A 2021-06-01 2021-06-01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Active CN113352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8938.1A CN113352828B (zh) 2021-06-01 2021-06-01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8938.1A CN113352828B (zh) 2021-06-01 2021-06-01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2828A CN113352828A (zh) 2021-09-07
CN113352828B true CN113352828B (zh) 2022-12-13

Family

ID=7753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8938.1A Active CN113352828B (zh) 2021-06-01 2021-06-01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28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0477B4 (de) * 2008-12-05 2012-07-19 Ab Skf Anordnung zur Niveauregulierung eines Fahrzeugs
CN201604704U (zh) * 2010-03-16 2010-10-13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全浮后悬置装置
CN205381351U (zh) * 2016-01-14 2016-07-13 河源市概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悬挂装置
CN205439874U (zh) * 2016-03-28 2016-08-10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车用负刚度减震系统
CN105922834A (zh) * 2016-04-29 2016-09-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前进方向的缓冲减震装置
CN212422736U (zh) * 2020-04-14 2021-01-29 海隆石油集团(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轮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2828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5872B (zh) 一种单轴胶轮转向架
CN104149566B (zh) 双横臂独立悬架总成及工程车辆
CN201198319Y (zh) 高速轻量化无摇枕转向架
CN202623843U (zh) 重型汽车双后桥空气悬架
CN110861459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驱动的悬挂结构
CN113352828B (zh) 具有双避震系统的汽车前悬架
CN106627016B (zh) 一种汽车纵横臂独立悬挂
CN110758450B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牵引拉杆缓冲器
JPH07172314A (ja) 鉄道車両及び鉄道車両用台車
CN212604348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后平衡悬架总成
CN112026467B (zh)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
CN213948061U (zh) 一种拖挂房车独立悬架总成
CN212332312U (zh) 一种超平机器人的前独立悬架系统
CN114604283A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其轴箱装置
CN110939678A (zh) 一种汽车前悬挂用智能空气减震器
CN211195760U (zh) 车辆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68217U (zh) 悬挂式空轨转向架以及车辆
CN200984953Y (zh) 半独立悬架
CN220129901U (zh)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
CN213705417U (zh) 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
CN216733757U (zh) 一种链式差速器传动的后桥驱动机构
CN217260289U (zh) 一种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后悬架结构
CN221162086U (zh) 一种基于标准化载荷谱的悬架总成
CN220349677U (zh) 轮边驱动的悬挂式空轨转向架以及空轨车辆
CN221737564U (zh) 一种客车车架调节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