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367B -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367B
CN113347367B CN202010135045.5A CN202010135045A CN113347367B CN 113347367 B CN113347367 B CN 113347367B CN 202010135045 A CN202010135045 A CN 202010135045A CN 113347367 B CN113347367 B CN 113347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port
controller
pwm wave
respons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50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7367A (zh
Inventor
肖乃瑶
范桢干
刘建丰
孙效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50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7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该包含有控制器的,其控制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频闪信号线接收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查询协议,然后再获取对应的响应数据,并且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其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Description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领域中,经常需要对当前画面进行拍摄,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为了实现对过往车辆的拍摄,一般一个车道上安装一台相机(多数为卡口相机),每台相机通常搭配一台补光灯,例如,频闪灯或频爆一体灯,用于给相机补光。以卡口相机为例,其包含视频采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处理模块等部件,通过视频采集模块实时采集道路状况,并通过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处理,以捕获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并获取车辆的车辆信息,例如,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辆类型,车身颜色等。最后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视频或捕获到的车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库加以存储。补光灯的作用是提高相机周围的环境亮度,使相机采集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能够有效提高相机对过往车辆的捕获率。为了控制补光灯的亮灭,在相机与补光灯之间通过频闪信号线连接,相机发出脉冲宽度调制(PWM)波作为控制信号控制补光灯的亮灭。
以卡口相机和频闪灯为例,当前二者只使用一组频闪信号线连接,卡口相机输出PWM波来控制频闪灯的亮灭,可见,该信号是单向的,只能由卡口相机发送信号给频闪灯,频闪灯不能发送信号给卡口相机。如果用户想要获取频闪灯的信息时,频闪灯无法反馈到相机侧。尤其是在频闪灯工作异常时,用户无法及时获知频闪灯存在的异常,不能及时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些厂商生产的频闪灯上增加一组RS-485信号线用于与卡口相机双向通信。卡口相机和频闪灯之间可通过约定好的协议互相通信,用于卡口相机主动查询频闪灯的状态,或者频闪灯上报信息给卡口相机。但是以上方案中,需要额外占用卡口相机的RS-485接口,而卡口相机的接口数量有限,需要使用RS-485接口连接的外设较多,如雷达,车检器等,故可能存在RS-485接口不足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不占用相机接口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相机和补光灯的双向通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用于在不占用相机接口的情况下,实现相机和补光灯的双向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该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优选地,还包括:
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不满足所述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工作以处于控制模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PWM波的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占空比,所述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PWM波中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的周期按照所述最大占空比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PWM波包含有用于指示标记头的部分和用于指示所述查询协议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补光灯包括频闪灯,所述查询协议包括用于查询版本的协议、用于查询状态的协议、用于查询运行时间的协议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补光灯还包括爆闪灯,所述查询协议还包括用于查询爆闪次数的协议。
优选地,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便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优选地,在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响应数据添加校验码,以在所述相机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进行校验。
优选地,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发送结束标识数据;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识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相机,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所述相机的IO口连接,该方法包括:
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所述相机的IO口向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接收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对所述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优选地,还包括:
当进行控制模式时,所述相机的IO口输出第二PWM波,以便所述控制器按照接收到的所述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PWM波的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占空比,所述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该装置包括:
补光灯侧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补光灯侧解析模块,用于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补光灯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补光灯侧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补光灯侧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应用于相机,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所述相机的IO口连接,该方法包括:
相机侧发送模块,用于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所述相机的IO口向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相机侧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相机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对所述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所述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系统,包括相机以及所述的补光灯。
本申请所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有控制器的补光灯,首先通过频闪信号线接收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然后再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并且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最后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补光灯以及拍摄系统均与上述方法对应,效果同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波的发送时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补光灯,不仅包括发光单元,还包括与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中的补光灯配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具有IO口,控制器的IO作为补光灯的IO口与相机的IO通过频闪信号线连接,从而实现相机和补光灯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的IO口和相机的IO口既能够实现输出模式,也能够实现输入模式,当然二者是相互配合的,其中一者处于输出模式时,另一者应处于输入模式。后文中,为了便于区分二者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别采用通信模式和控制模式描述。所谓的通信模式为相机作为发起端要查询补光灯的相关数据,这一过程中,需要相机的IO和控制器的IO口依次处于输出模式,即在发起过程中,相机的IO口处于输出模式,控制器的IO口处于输入模式,在响应过程中,控制器的IO口处于输出模式,相机的IO口处于输入模式。所谓的控制模式为相机输出正常PWM波,控制器在接收到PWM波后,依据PWM波的占空比驱动发光单元工作,在这一模式下,相机的IO口处于输出模式,控制器的IO口处于输入模式,二者均不需要切换各自的模式。
另外,本申请中提到的控制器可以由单片机来实现,当然其它能够实现模数转换,且具有运行程序的设备均可以。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处提到的补光灯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包含有控制器和发光单元的补光灯,该方法可以基于控制器来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通过控制器的IO口接收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相机的IO口处于输出模式,控制器的IO口处于输入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此时相机和控制器一定是处于控制模式,有可能是刚开机就要进行通信模式。
S11: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相机输出的PWM波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PWM波,另一种是第二PWM波,对于前者而言,其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而后者不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本实施例中,只要PWM波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刻起,该PWM波就是第一PWM波,例如,在t0时刻之前的PWM波的占空比都满不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则t0时刻之前的PWM波都是第二PWM波,在t0时刻开始PWM波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则从t0时刻以及该时刻之后的PWM波都是第一PWM波。
可以理解的是,上一个步骤中已经提到,虽然相机的IO口处于输出模式,控制器的IO口处于输入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此时相机和控制器一定是处于控制模式,有可能是刚开机就要进行通信模式。因此,对于控制器而言,需要实时判断当前PWM波的占空比是否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如果是,则说明第一PWM波中就包含了查询协议,故需要对第一PWM波进行解析。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器能够识别的信号是二进制的0和1,而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具体是根据占空比实现数字化。占空比是指输出的PWM波中,高电平保持的时间与该PWM波的时钟周期的时间之比,例如,一段PWM波的时钟周期的时间t,高电平保持的时间是t,则占空比就是t/t。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发光单元正常工作,延长其寿命,PWM波的占空比不会高于最大占空比(发光单元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占空比),所以当处于控制模式时,PWM波(第二PWM波)的占空比不高于最大占空比,那么对应的,本申请中提到的通信模式触发条件为:PWM波的一个目标周期的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且如果目标周期之前存在其它周期,则其它周期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最大占空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PWM波(第二PWM波)的占空比还可以小于最大占空比,此时,通信模式触发条件还可以是PWM波的一个目标周期的占空比大于或等于最大占空比,且如果目标周期之前存在其它周期,则其它周期的占空比均小于最大占空比。至于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如何设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以上文中提到的第一个通信模式触发条件为例,若一段PWM波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则其第一个占空比必然要大于最大占空比,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一PWM波中第一个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其余占空比不作要求,对于其余占空比,可以是某几个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某几个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或者全部占空比都大于最大占空比,或者全部占空比都小于最大占空比。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第一次出现占空比高于最大占空比才认为是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表示1,小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表示0。
例如,一段PWM波,包含有5个周期,分别为T1、T2、T3、T4、T5,T1对应的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A,T2对应的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A,T3对应的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A,T4对应的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A,T5对应的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A,那么T1和T2这两个周期对应的PWM就是第二PWM波,T3、T4和T5这三个周期对应的PWM就是第一PWM波。也就是说从T3这个周期开始,相机就要查询发光单元的一些参数,所以T3、T4和T5对应的数字化结果就包含有查询协议。此处之所以是包含有查询协议,而不是就是查询协议是因为,在一些场景下第一PWM波包含的数字化结果全部为查询协议,或者第一PWM波包含的数字化结果包含标记头和查询协议。
可以理解的是,要通过占空比来判断是否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则不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与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对应的数字化结果必然不同。例如,不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0,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1,则上文中的例子中,第二PWM波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00,第一PWM波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100,所以对于控制器来说,当接收到00时,按照PWM的实际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而接收到1时,则判断出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那么100中就包含有查询协议,如果不包含标记头,则100就是查询协议。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控制器而言,其必然预先存储有各查询协议与查询对象的对应关系,例如100,对应的就是要查询灯的版本。
以上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实际情况,不应当以此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12: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在上一步骤中对第一PWM波进行解析得到了查询协议,根据查询协议获取响应数据,例如查询协议为查询灯的版本,那么响应数据就是灯的版本。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响应数据的类型,可以是二进制,也可以十六进制,只要与相机一端协议好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对于响应数据中的内容不作限定,可以只包含有数据本身,也可以加入其它标识,例如,加入时间戳,或者是加入ID号,还可以加入结束标识等。同样的,如果加入时间戳,或者加入ID号,或者加入结束标识,加入的顺序不作要求,例如,可以将时间戳或ID号加入数据本身的头部,可以将结束标识加入数据本身的尾部。
S13: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S14: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由于要发送响应数据,所以控制器需要将其IO由当前的输入模式切换为输出模式。其中,相机在发送完第一PWM波后,将其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中有些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换句话说,图1所示的流程图仅仅是一种体现形式,步骤的顺序除了图1所示的顺序外,还可以有其它顺序,例如S12和S13可以互换,或者二者同时进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为了降低对发光单元的影响,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PWM波时,还可以根据该波的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
步骤S10-S14是控制器和相机进行通信模式的完整过程,除此之外,二者还可以进行控制模式,控制模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有控制器的补光灯,首先通过频闪信号线接收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然后再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并且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最后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重点描述了通信模式时,控制器的工作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不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以处于控制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控制器而言,其可以一直接收第二PWM波,那么其一直处于控制模式,也可以是一直接收第一PWM波,那么其一直处于通信模式,还可以是既接收第二PWM波又接收第一PWM波。通常情况下,是第二PWM波和第一PWM波混合。无论是第二PWM波还是第一PWM波都是由相机发送的,所以对于控制器来说,只是根据不同类型的PWM波进行不同的模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控制模式使得控制器既可以正常控制发光单元工作,又可以实现与相机的双向通信。
上文中,对于第一PWM波和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并不作限制,但是考虑到第一PWM波是用于实现通信模式,而通信模式相比于控制模式而言,持续的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出于控制模式,故第一PWM波的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占空比,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最大占空比。以此能够在控制模式下,控制器按照PWM波的实际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降低对发光单元的影响,延长发光单元的寿命。
进一步的,当控制器的IO口接收到第一PWM波后,还包括:将第一PWM波中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按照最大占空比驱动发光单元工作。由于PWM波中至少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是大于最大占空比的,所以当接收到第一PWM波后,控制器将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默认为是最大占空比,按照最大占空比驱动发光单元工作,以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对发光单元的影响,延长发光单元的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准确得到查询协议,避免丢失,第一PWM波包含有用于指示标记头的部分和用于指示查询协议的部分。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波的发送时序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PWM波包含有第一PWM波和第二PWM波,靠前部分的为第二PWM波,包含有2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占空比均小于最大占空比,所以对应的数字化结果均为0,位于中间部分的是第一PWM波中用于指示标记头的部分,包含有4个周期,2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2个周期的占空比小于最大占空比,所以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1010,位于尾部的部分是第一PWM波中用于指示查询协议的部分(图中并未示出具体波形),对应的数字化结果为0和1的组合,具体位数不作限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补光灯包括频闪灯,查询协议包括用于查询版本的协议、用于查询状态的协议、用于查询运行时间的协议中的任意一种。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补光灯还包括爆闪灯,查询协议还包括用于查询爆闪次数的协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自动进入控制模式或下一次通信模式,相机和控制器需要将各自的IO口进行切换,具体的,控制器在发送完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便接收相机发送的PWM波;
其中,相机在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或者为了避免数据丢失而相机无法得知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在发送完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发送结束标识数据;
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接收相机发送的PWM波;
其中,相机在接收到结束标识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再此基础上,由于控制器是在发送完响应数据后就将其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并不确定响应数据是否正常发送过去,例如,数据是否有丢失,则进一步,在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之前,还包括:
对响应数据添加校验码,以在相机接收到响应数据后进行校验。
由于对响应数据添加了校验码,所以在相机接收到以后,可以根据二者约定好的校验协议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认为当前数据可信,否则再次发起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校验码可以采用异或的校验方式生成,具体不再赘述。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响应数据过长,则还可以该数据进行压缩,提高传输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补光灯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对应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装置部分的实施例基于功能模块的角度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补光灯侧接收模块10,用于通过控制器的IO口接收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补光灯侧解析模块11,用于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补光灯侧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补光灯侧切换模块13,用于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补光灯侧发送模块14,用于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其中,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补光灯侧解析模块11,还用于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不满足所述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工作以处于控制模式。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补光灯侧驱动模块,用于当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第一PWM波中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的周期按照所述最大占空比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工作。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补光灯侧切换模块13,还用于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便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补光灯侧添加模块,用于在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之前,对所述响应数据添加校验码,以在所述相机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进行校验。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补光灯侧发送模块14,还用于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发送结束标识数据;
补光灯侧切换模块13,还用于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识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上文中对于应用于补光灯一侧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应用于相机侧的实施例。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相机的IO口向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S21: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S22:接收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PWM波后,对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补光灯和相机是相互配合实现的,所以关于相机的实施例与上文中关于补光灯的实施例可以相互参考,故本实施例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相机何时进行控制模式,以及何时进行通信模式,可以根据触发信号实现,例如,在接收到通信触发信号时,由控制模式切换为通信模式,否则一直处于控制模式。另外,相机在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可以将其存储,或者上传至数据库以进行后续的处理。其中,后续的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在响应数据表征异常时,进行异常提示。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
当进行控制模式时,相机的IO口输出第二PWM波,以便控制器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PWM波的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占空比,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最大占空比。
本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有控制器的补光灯,当需要通信时,通过频闪信号线向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以触发控制器进入通信模式,使得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查询协议,最终接收控制器返回的响应数据。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补光灯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对应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装置部分的实施例基于功能模块的角度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相机侧发送模块20,用于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相机的IO口向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相机侧切换模块21,用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相机侧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PWM波后,对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相机侧发送模块20,还用于当进行控制模式时,所述相机的IO口输出第二PWM波,以便所述控制器按照接收到的所述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工作。
由于装置部分的实施例与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相互对应,因此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请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灯的结构图。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补光灯,如图6所示,包括发光单元30,及与发光单元30连接的控制器31,控制器31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32的IO口连接;
控制器31通过其IO口接收相机32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其中,相机32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其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补光灯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所涉及到的补光灯与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对于补光灯的说明不再赘述。
在补光灯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拍摄系统,包括相机以及上一实施提到的补光灯。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对于补光灯和相机各自对应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所涉及到的补光灯和相机与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和相机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对于补光灯和相机的说明不再赘述。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文还给出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如图7所示。
S30:在控制模式下,相机向控制器发送占空比均不大于最大占空比的PWM波;
S31:控制器接收到PWM波后,判断出PWM波不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
S32:控制器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以处于控制模式;
S33:当需要进行通信模式时,相机向控制器发送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最大占空比的第一PWM波,并将其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S34:控制器接收第一PWM波,判断出当前PWM波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则对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S35:控制器将第一PWM波中大于最大占空比的周期的占空比设置为最大占空比,并在对应的周期按照最大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其余周期按照实际占空比控制发光单元工作;
S36:控制器将响应数据发送至相机;
S37:相机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并将响应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以进行后续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设备包括存储器4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提到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
其中,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4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40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4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402和数据40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402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4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响应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有显示屏42、输入输出接口43、通信接口44、电源45以及通信总线4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时,能够实现如下方法:当需要通信时,通过频闪信号线向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以触发控制器进入通信模式,使得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查询协议,最终接收控制器返回的响应数据。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应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再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方法:当需要通信时,通过频闪信号线向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以触发控制器进入通信模式,使得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查询协议,最终接收控制器返回的响应数据。由于,相机在发送第一PWM波后,将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所以相机能够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响应数据,从而实现二者双向通信。由此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WM波的占空比实现通信模式的触发,能够将频闪信号线分时复用,既可以实现控制模式,又可以实现通信模式,不需要额外占用相机的接口。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4)

1.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该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不满足所述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按照接收到的第二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工作以处于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WM波的第一个周期的占空比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占空比,所述第二PWM波的占空比均不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PWM波中大于所述最大占空比的周期按照所述最大占空比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WM波包含有用于指示标记头的部分和用于指示所述查询协议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便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或在发送完所述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发送结束标识数据;
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所述输入模式以接收所述相机发送的所述PWM波;
其中,所述相机在接收到所述结束标识数据后,将其IO口切换为所述输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响应数据添加校验码,以在所述相机接收到所述响应数据后进行校验。
8.一种补光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相机,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所述相机的IO口连接,该方法包括:
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所述相机的IO口向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接收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对所述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9.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该装置包括:
补光灯侧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
补光灯侧解析模块,用于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
补光灯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
补光灯侧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
补光灯侧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10.一种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相机,所述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和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所述相机的IO口连接,该装置包括:
相机侧发送模块,用于当进行通信模式时,通过所述相机的IO口向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第一PWM波;
相机侧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
相机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IO口发送的响应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PWM波后,对所述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补光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补光灯,包括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IO口通过频闪信号线与相机的IO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器的IO口接收所述相机的IO口发送的PWM波,当所述PWM波对应的占空比满足通信模式触发条件时起,对接收到的第一PWM波进行解析以得到对应的查询协议,获取与所述查询协议对应的响应数据,将所述控制器的IO口切换为输出模式,并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至所述相机;
其中,所述相机在发送所述第一PWM波后,将所述相机的IO口切换为输入模式以进入通信模式。
14.一种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以及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补光灯。
CN202010135045.5A 2020-03-02 2020-03-02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Active CN113347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5045.5A CN113347367B (zh) 2020-03-02 2020-03-02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5045.5A CN113347367B (zh) 2020-03-02 2020-03-02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367A CN113347367A (zh) 2021-09-03
CN113347367B true CN113347367B (zh) 2022-07-19

Family

ID=77467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045.5A Active CN113347367B (zh) 2020-03-02 2020-03-02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3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8085U (zh) * 2010-05-25 2011-01-19 浙江博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智能卡口功能的新型补光灯
CN204331246U (zh) * 2014-10-20 2015-05-13 四川九洲视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监控用夜视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9375978U (zh) * 2018-10-18 2019-09-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10089A (ja) * 2017-01-06 2018-07-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9184703A (ja) * 2018-04-04 2019-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充電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726646B2 (en) * 2018-05-29 2020-07-28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Ser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utomotive circui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8085U (zh) * 2010-05-25 2011-01-19 浙江博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智能卡口功能的新型补光灯
CN204331246U (zh) * 2014-10-20 2015-05-13 四川九洲视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监控用夜视补光灯的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9375978U (zh) * 2018-10-18 2019-09-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照明用LED的PWM调光电路设计;赵翔;《光学与光电技术》;20160610(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367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5709B (zh) 具有用于检测的led的照明装置
CN110442385B (zh) 灯光编辑、驱动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7071B (zh) 灯具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42189B2 (en)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a control device
CN113347367B (zh) 补光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拍摄系统
CN105611682A (zh) 指示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51842B (zh) 智慧灯杆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装置及其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245042B (zh) 补光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98602A1 (zh) 灯具的状态信息的查询方法及其在灯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CN111491112A (zh)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996206B (zh) 一种频闪灯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频闪灯及补光系统
CN106604505A (zh) 一种利用灯光闪动获取多灯具照明系统中指定灯具的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204031530U (zh) 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系统
CN110850160A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的用电量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92598B (zh) 一种相机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11844A (zh) 网络节点、网络通信系统及网络通信方法
CN108492619A (zh) 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
CN105162872B (zh)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车辆车灯使用进行管控的方法
CN108958117B (zh) 用于生物学实验的事件标记同步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5209596A (zh) 照明装置的亮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9669366B (zh)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879113A (zh) 终端及其智能控制指示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54606B (zh) 停放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其系统
CN111083830A (zh) Led灯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66956B (zh) 一种蓝牙灯带驱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