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1112A -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1112A
CN111491112A CN202010313507.8A CN202010313507A CN111491112A CN 111491112 A CN111491112 A CN 111491112A CN 202010313507 A CN202010313507 A CN 202010313507A CN 111491112 A CN111491112 A CN 111491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mage acquisition
trigger signal
light supplemen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35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冠良
宋洪刚
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eshe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De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eshe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De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eshe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hai De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eshe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35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1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1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补光装置在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时,容易出现补光时间过短导致曝光不足,或者补光时间过长导致光污染加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光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补光灯给相机补光时,图像采集装置(如相机)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给补光灯,补光灯收到触发信号后,进行一次闪光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为了保证正常补光,一般图像采集装置会有一个固定时间或自动时间的延时,闪光灯为了补上光也会给相机一个大于图像采集装置曝光时间的补光时长。因为补光时长大于曝光时长,造成了补光能量的浪费,也会出现曝光过度现象。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补光装置在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时,容易出现补光时间过短导致曝光不足,或者补光时间过长导致光污染加重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应用于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该补光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所述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以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所述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可选地,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触发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或脉冲上升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和通讯线,其中,所述通讯线的类型为下述之一:CAN总线、485总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关系。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前,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确定目标工作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方式至少包括: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和/或连续发射工作方式,所述脉冲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对补光效果进行如下至少之一的调制:发射功率调制、占空比调制、频率调制,所述连续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基于触发信号调整发射强度,无需进行占空比调制或频率调制。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后,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以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为补光结束点,结束补光操作,并待机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是与所述触发起始沿状态相反的信号沿,所述结束沿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可选地,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触发起始沿时开启;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曝光时长与所述补光时长相同;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触发信号结束时待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该补光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所述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补光单元,用于以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所述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可选地,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触发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或脉冲上升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和通讯线,其中,所述通讯线的类型为下述之一:CAN总线、485总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
可选地,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关系。
可选地,所述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前,确定目标工作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方式至少包括: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和/或连续发射工作方式,所述脉冲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对补光效果进行如下至少之一的调制:发射功率调制、占空比调制、频率调制,所述连续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基于触发信号调整发射强度,无需进行占空比调制或频率调制。
可选地,所述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待机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后,以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为补光结束点,结束补光操作,并待机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是与所述触发起始沿状态相反的信号沿,所述结束沿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可选地,所述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触发起始沿时开启;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曝光时长与所述补光时长相同;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触发信号结束时待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补光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补光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图像采集装置给补光装置触发信号时,以触发信号的触发沿为补光起始点,触发信号的宽度为补光时长,使得图像采集装置曝光和补光装置的补光进行无缝连接,既进行了充分补光,也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避免了曝光过度现象,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补光装置在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时,容易出现补光时间过短导致曝光不足,或者补光时间过长导致光污染加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补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连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补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补光装置、补光设备、以及灯光调节设备中,补光装置(如补光灯)是用于增强图像采集装置(如道路上的视频监控摄像机)拍摄图像效果的补光装置,其可以与图像采集装置集成于一体,也可以独立于图像采集装置的产品,例如,交通监控补光装置,可设置在道路监测设备上,如设置在道路车辆行驶状况抓拍设备上,等等。以各种实际运行环境为准,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的描述涉及到补光装置,该补光装置的工作方式为下述之一:频闪方式、持续点亮方式、脉冲工作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通过脉冲工作方式控制补光装置,以初始信号沿作为补光起始点(也可以理解为闪光起始点)、以信号宽度为补光时长(等于闪光时长),控制补光装置的补光起始时间和补光时长。使得图像采集装置曝光和补光装置的补光进行无缝连接,既进行了充分补光,减少光污染(不会出现过度曝光),也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避免了曝光不足现象。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相机、摄像头、图像采集模块等,该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与补光装置直接连接,在需要采集图像时,可向补光装置发出触发信号,以控制补光装置的补光起始点和补光时长,保证补光操作与图像采集操作同步,不会出现曝光不足/光污染加重情况。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光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可应用于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补光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
步骤S104,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采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图像采集装置给补光装置触发信号时,以触发信号的触发沿为补光起始点,触发信号的宽度为补光时长,使得图像采集装置曝光和补光装置的补光进行无缝连接,既进行了充分补光,减少光污染(不会出现过度曝光),也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避免了曝光不足现象,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补光装置在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时,容易出现补光时间过短导致曝光不足,或者补光时间过长导致光污染加重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上述各步骤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前,补光方法还包括:确定目标工作方式,其中,目标工作方式至少包括: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和/或连续发射工作方式,脉冲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对补光效果进行如下至少之一的调制:发射功率调制、占空比调制、频率调制,连续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基于触发信号调整发射强度,无需进行占空比调制或频率调制。
上述的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对应的补光装置为脉冲补光装置,连续发射工作方式对应的补光装置为连续发射补光装置。
脉冲补光装置可包括:脉冲补光等和/或频闪补光灯。脉冲补光装置,是以单个脉冲或一系列脉冲的形式释放能量的补光装置,每一个脉冲的持续时间小于0.25s,其中,以发射连续的脉冲系列或调制辐射能量的补光灯,其峰值辐射功率至少是平均辐射功率的1.5倍以上,该脉冲补光装置发射的脉冲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时间发射形状或矩形时间发射形状。该脉冲补光装置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可见光频闪LED补光灯、红外频闪LED补光灯、可见光脉冲氙灯补光灯。脉冲补光装置实现连续频闪工作状态,图像装置可以通过对发射功率、频率、占空比的调制(只调其中一项,或多项同时调整),改变补光装置频闪时的工作状态。
连续发射补光装置,输出持续时间大于等于0.25s,或峰值辐射功率低于等于平均辐射功率1.5倍的发光方式。该连续发射补光装置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可见光连续发射LED补光灯、红外连续发射LED补光灯。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脉冲发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在一个脉冲触发信号中会包括下降沿、脉冲时长、上升沿,通过脉冲发射工作方式来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和补光装置工作。
步骤S102,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
图像采集装置拍照时给补光装置一个与曝光时间等长的触发脉冲(可直接理解为触发信号),补光装置在收到触发信号时,可以开始进行补光工作,实现与图像采集装置的无缝连接。
可选的,触发起始沿为触发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或脉冲上升沿。脉冲起始沿指示补光装置开启工作模式,打开补光装置的多个补光子模块(散落的多个光照灯)。来一个脉冲沿开始,到下一个脉冲沿待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和补光装置之间可以存在三种连线模式。
第一种,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和通讯线,其中,通讯线的类型为下述之一:CAN总线、485总线。例如,触发信号线为两根,通讯线为两根。
第二种,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即通过在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两根触发信号线进行频率或占空比调制,代替两根通讯线,这样补光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之间只需要两根触发信号线即可实现触发信号控制与通讯控制。
第三种,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关系。该无线通讯模块指示的无线通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通信、ZigBee通信。只需要两个装置之间设置相应的无线通讯模块即可,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连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像采集装置21和补光装置22之间仅连接两根触发信号线,减少连接的信号线数量。
步骤S104,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后,补光方法还包括:以触发信号的结束沿为补光结束点,结束补光操作,并待机补光装置,其中,触发信号的结束沿是与触发起始沿状态相反的信号沿,结束沿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另一种可选的,补光方法还包括: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在触发起始沿时开启;控制图像采集装置的曝光时长与补光时长相同。
即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触发信号的触发沿为补光起始点,触发信号的宽度为补光时长,使得相机曝光和补光灯的补光进行无缝连接。即进行了充分补光,减少光污染,也减少了能量浪费,避免了曝光过度现象;同时可以减少曝光时间不足,导致曝光不足拍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补光时长与拍摄时长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在控制补光装置补光后,可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在触发信号结束时继续工作,拍摄道路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触发信号实现对补光装置的补光亮度的控制,通过触发信号中脉冲下降沿的长度来控制补光亮度,如脉冲下降沿包括三级长度,第一级脉冲下降沿长度对应的亮度为1级(亮度较低),第二级脉冲下降沿长度对应的亮度为2级(亮度增加),第三级脉冲下降沿长度对应的亮度为3级(亮度最高)。
下面通过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下述的智能补光装置可以为补光灯,也可以为其它交通补光设备。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补光装置的示意图,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如图3所示,该补光装置包括:接收单元32、补光单元34,其中,
接收单元32,用于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
补光单元34,用于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上述智能补光装置,可以通过接收单元32,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通过补光单元34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图像采集装置给补光装置触发信号时,以触发信号的触发沿为补光起始点,触发信号的宽度为补光时长,使得图像采集装置曝光和补光装置的补光进行无缝连接,既进行了充分补光,也减少了能量浪费,同时避免了曝光过度现象,从而解决相关技术中补光装置在给图像采集装置补光时,容易出现补光时间过短导致曝光不足,或者补光时间过长导致光污染加重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触发起始沿为触发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或脉冲上升沿。
另一种可选的,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和通讯线,其中,通讯线的类型为下述之一:CAN总线、485总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
可选的,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关系。
可选的,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前,确定目标工作方式,其中,目标工作方式至少包括: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和/或连续发射工作方式,脉冲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对补光效果进行如下至少之一的调制:发射功率调制、占空比调制、频率调制,连续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基于触发信号调整发射强度,无需进行占空比调制或频率调制。
作为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待机单元,用于在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后,以触发信号的结束沿为补光结束点,结束补光操作,并待机补光装置,其中,触发信号的结束沿是与触发起始沿状态相反的信号沿,结束沿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可选的,智能补光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在触发起始沿时开启;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装置的曝光时长与补光时长相同。
上述的智能补光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接收单元32、补光单元3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上述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上述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智能补光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智能补光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以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该补光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所述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
以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所述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触发信号的脉冲下降沿或脉冲上升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和通讯线,其中,所述通讯线的类型为下述之一:CAN总线、485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连接有触发信号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前,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
确定目标工作方式,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方式至少包括:脉冲发射工作方式和/或连续发射工作方式,所述脉冲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对补光效果进行如下至少之一的调制:发射功率调制、占空比调制、频率调制,所述连续发射工作方式用于指示补光装置基于触发信号调整发射强度,无需进行占空比调制或频率调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之后,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为补光结束点,结束补光操作,并待机补光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信号的结束沿是与所述触发起始沿状态相反的信号沿,所述结束沿包括:上升沿或下降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触发起始沿时开启;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曝光时长与所述补光时长相同。
9.一种智能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补光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该补光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触发信号,其中,所述触发信号至少包括:触发起始沿和信号脉冲时长;
补光单元,用于以所述触发起始沿为补光的起始时间点,并以所述信号脉冲时长确定补光时长,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补光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补光方法。
CN202010313507.8A 2020-04-20 2020-04-20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491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3507.8A CN111491112A (zh) 2020-04-20 2020-04-20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3507.8A CN111491112A (zh) 2020-04-20 2020-04-20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1112A true CN111491112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2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3507.8A Pending CN111491112A (zh) 2020-04-20 2020-04-20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11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6415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基于反应时的本顿视觉保持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4189632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相机与灯的同步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6550A (ja) * 2013-09-18 2014-01-16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7948537A (zh) * 2018-01-05 2018-04-20 深圳市众鑫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光信号ad转换电路、滤光片切换器及滤光片切换方法
JP2019197974A (ja) * 2018-05-08 2019-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ラッシュ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JP2020052083A (ja) * 2018-09-25 2020-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6550A (ja) * 2013-09-18 2014-01-16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7948537A (zh) * 2018-01-05 2018-04-20 深圳市众鑫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光信号ad转换电路、滤光片切换器及滤光片切换方法
JP2019197974A (ja) * 2018-05-08 2019-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ラッシュ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JP2020052083A (ja) * 2018-09-25 2020-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632A (zh) * 2020-09-14 2022-03-15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相机与灯的同步控制方法
CN112656415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基于反应时的本顿视觉保持测试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490B (zh) 曝光方法、装置及摄像设备
CN112351184B (zh) 一种摄像机补光方法及装置
CN111741185B (zh) 补光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1491112A (zh) 智能补光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19487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07084B (zh)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时序控制方法和曝光方法
EP2981066A1 (en)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amera and light sup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1044417B2 (en) HDR image sensor with LFM and reduced motion blur
CN111432135B (zh) 监控设备、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084806A1 (zh) 用于闪光灯亮度补偿的方法、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CN105657284A (zh) 控制外挂闪光灯闪光时间的方法
CN115775321B (zh) 一种照明灯具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2009B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9817A (zh) 监控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2188558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摄像机
CN113225876B (zh) 监控设备的补光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45042B (zh) 补光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79977B (zh) 相机闪光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034929A (zh) 照射设备
CN212543935U (zh) 一种可适应环境亮度的3d摄像头组件、控制电路
CN1059158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407975B2 (ja) 符号化光の検出
CN101404727A (zh) 高清数码摄像机驱动led发光的方法
KR20150057041A (ko) 카메라의 led 조명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5457154A (zh) 三维扫描仪的标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