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4477A -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4477A
CN113344477A CN202110896032.4A CN202110896032A CN113344477A CN 113344477 A CN113344477 A CN 113344477A CN 202110896032 A CN202110896032 A CN 202110896032A CN 113344477 A CN113344477 A CN 113344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ask
fault
procedur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60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4477B (zh
Inventor
袁水中
章洪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l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l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l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l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60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4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4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4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4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4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适用于工业生产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工序信息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本申请可以解决子工序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Description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生产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分块装配技术也随之发展,目前,多数大型设备的分块装配分布在离散车间制造,其生产过程工序复杂,生产涉及物料种类繁多,在各个离散车间完成半成品后方可以转运到总装线进行最后整装,使得离散车间的同步与总装线之间的同步生产成为总装顺利的核心问题之一。
然而,从半成品制作到半成品制作完成,并转运到总装线进行整装,涉及物料种类多达万种,也涉及到很多工序以及工序之间的配合,同时存在上百种的加装选配,生产周期长以及工序繁杂,并且,各个工序一般在不同的车间进行,又或者相同的工序也可能在不同的车间进行,因此,工厂经常出现工位之间的信息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可能造成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进而可能对企业增产以及质量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以上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工序对应的节拍时长包括: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其中,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任一工序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任务内容,包括:
基于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
基于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自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
若检测到任一工序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预设条件为任一工序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或者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时,生成故障任务信息;
确定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为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所对应的终端设备;
向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任务信息;
其中,故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故障发生工序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
其中,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故障任务的操作完成指令时,确定并记录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获取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基于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确定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
调整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的任务分配信息;
将调整后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对应工序的终端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任一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为发送任务完成指令的工序对应的工序信息;
根据工序信息以及工序信息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并记录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为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基于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信息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记录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各个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分别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存储各个工序分别的工序完成信息;
其中,工序完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工序信息;
任务分配信息;
告警信息;
故障信息;
故障任务信息;
任务完成时间;
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工序对应的节拍时长包括: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在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任一工序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任务内容时,具体用于:
基于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
基于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第一生成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控制模块,用于在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自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任一工序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告警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预设条件为任一工序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或者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时,生成故障任务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为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所对应的终端设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任务信息;
其中,故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故障发生工序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
其中,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一记录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第四确定模块、调整模块以及第四发送模块,其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故障任务的操作完成指令时,确定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确定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的任务分配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对应工序的终端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记录模块、第五确定模块以及第三记录模块,其中,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当接收任一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为发送任务完成指令的工序对应的工序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工序信息以及工序信息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第三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六确定模块以及第四记录模块,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为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信息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第四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其中,
存储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各个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分别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存储各个工序分别的工序完成信息;
其中,工序完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工序信息;
任务分配信息;
告警信息;
故障信息;
故障任务信息;
任务完成时间;
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获取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然后基于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确定出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执行对应的任务,从而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可以按照上述确定出各自工序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进行有序的工作,进而可以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制造业智能化领域。通过分解总作业任务到每一个离散工位(员工),采用信息交互装置、信息管理中心等技术手段针对每一个子任务进行定时管理,如果离散工位(员工)的任务完成量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触发报警装置,最终实现了对非共线离散工位生产任务的同步化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广泛应用于非共线离散工位的装配型工厂,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以下技术问题:
1、相关软件不能根据主线的计划产生离散仓库、车间、子工位的子级别生产任务,这种情况下需要介入大量的电子表格进行手工拆分计划,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实现实施监控;
2、相关软件往往以日期为单位附加顺序来排产,这种粗犷的排产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出每个离散工位(员工)的时间计划,容易造成个别离散工位半成品的堆积或者落后,将导致人力浪费或者影响主线的及时供给;
3、相关方法中需要投入大量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不同区域的生产节拍,人力浪费较大;
4、在遇到生产计划变更时,相关的管理方式由于同步性差的原因,经常发生离散工位生产顺序错乱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具体实现方式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第一工序信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工序信息可以由电子设备从其他设备中获取,也可以由电子设备从本地存储中获取,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系统从另一个系统中获取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工序信息为电子设备从其他设备中获取,则其他设备中存储着第一工序信息,或者其他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工序信息,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从其他设备中获取到第一工序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并且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也即,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包括:基准工序的开工时间,和/或,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例如,基准工序的开工时间为2021.03.01,8:00,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为2021.03.05,12:00。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基准工序的工序信息,后续各个工序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基于基准工序的工序信息进行确定。例如,生产一个设备需要经过15个工序,第1工序作为基准工序,后续第2-15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根据获取的第1工序的工序信息进行确定。
步骤S102、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第二工序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步骤S101之前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也可以在步骤S101之后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也执行步骤S101同时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从本地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也可以从其他设备中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
具体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基准工序对应的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之后,生成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
其中,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分配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作业计划、关键配置信息以及工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关键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工序(任务类型)与工时(任务执行时长)、工序节拍、任务类型对应的物料表、供应商与物料的供应关系,以及工序与物料的对应关系。
步骤S103、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检测到某一工序的员工触发的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基于工序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工序,或者基于员工信息以及员工信息与工序的匹配关系,确定对应的工序,然后在确定出对应的工序之后,确定该工序所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确定出的该工序所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向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的终端设备发送请求的任务分配信息;若发送任务请求消息的终端设备与任务分配信息所对应的工序的终端设备不同,也可以向任务分配信息所对应的工序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当然,也可以向该工序所对应的各个员工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例如,员工可以在对应的终端设备中输入员工信息或者工序标识信息(例如,员工代码或者工序代码),或者通过扫码等得到员工信息或者工序标识信息,向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信息管理中心)请求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请求后,确定出请求的任务分配信息为工序2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然后将工序2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工序2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得工序2的员工根据终端设备上显示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然后基于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确定出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执行对应的任务,从而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可以按照上述确定出各自工序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进行有序的工作,进而可以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具体地,任一工序对应的节拍时长包括: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其中,
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任一工序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任务内容,包括:基于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基于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该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具体可以包括:获取该任一工序中员工的工作时间信息,基于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该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以及该任一工序中员工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该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
具体地,该任一工序中员工的工作时间信息可以包括:该任一工序中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以及节假日信息等。
例如,基准工序(工序1)的结束时间为2021.03.05,12:00,工序15的结束时间早于工序1的结束时间为10工时,并且01:00-08:00为休息时间,则工序15的结束时间为2021.03.04,19:00。
进一步地,在确定出该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基于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该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该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
例如,工序15的工时为8小时,则工序15的开始时间为2021.03.04,11:00。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先根据某一工序的结束时间与基准工序的结束时间的相对时间,确定出该某一工序的结束时间,进而再确定出开始时间,当然也可以先根据某一工序的开始时间与基准工序的开始时间的相对时间,确定出该某一工序的开始时间,进而再确定出该某一工序的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地降低工序员工在规定的结束时间内未完成任务,导致生产顺序错乱的问题,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a(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b(图中未示出),其中,步骤Sa以及步骤Sb可以在步骤S103之后执行,也可以与步骤S103同时执行,其中,
步骤Sa、在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自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根据计时完成各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作内容。
步骤Sb、若检测到任一工序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预设条件为任一工序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或者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在给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下发任务分配信息时,给出工序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若检测到该员工在对应的结束时间并未完成为其分配的任务内容,或者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则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告警信息用于提示相关人员,该工序员工在对应的结束时间内(或者在计时结束时)并未完成分配的任务内容。
具体地,电子设备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未接收到相关人员(例如,相关工序的员工)触发任务结束操作,或者电子设备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未接收到相关人员通过其他终端设备发送任务结束指令,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基于实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检测到该工序员工在达到结束时间时还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进一步地,在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之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该告警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向未完成任务的工序员工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又或者,向未完成任务的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又或者,向预设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语音广播的方式和/或屏幕闪烁的方式输出该告警信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告警信息中可以包含:工序信息、工序所对应的员工信息。进一步地,告警信息中还可以包含:未完成的任务信息。
进一步地,在各个员工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时,完成任务所利用的设备可能会存在故障,影响任务的完成,进而导致生产顺序错乱的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错乱的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c(图中未示出)、步骤Sd(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e(图中未示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c、步骤Sd以及步骤Se可以在步骤S103之后执行,其中,
步骤Sc、当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时,生成故障任务信息。
其中,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员工在执行任务时,若设备发生故障(例如,设备停机、短装以及接触不良等故障),则相关员工可以通过其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信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生成故障任务信息,以使得能够监测故障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对应的完成时间等。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发生故障的工序员工也可以直接通过对应的终端设备向故障维修人员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故障信息。
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发生工序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故障发生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发生故障的设备信息以及发生故障的车间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地,故障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触发故障信息的员工所对应的员工信息。其中,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故障任务信息中包含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的历史故障处理信息,以使得负责解决该故障任务的员工可以尽快解决当前故障。进一步地,在故障任务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该故障发生的位置信息,以使得负责解决该故障任务的员工可以尽快到达发生的故障的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降低由于设备故障对任务执行的影响,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的问题。
步骤Sd、确定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
其中,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为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所对应的终端设备。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故障信息,例如故障信息中携带的故障发生原因信息,确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并该确定出的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确定为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也可以确定解决故障任务的部门所对应的终端设备为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
步骤Se、向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任务信息;
具体地,在确定出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之后,即可以向确定出的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任务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在设备故障时,通过终端设备尽快发送故障信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故障信息时,下发故障任务至对应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得可以尽快解决故障,降低由于故障导致子任务完成延迟,以导致生产顺序发生错乱的现象。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故障任务时,还可以为该员工安排其他设备完成为其分配的子任务,又或者,调整子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可以有序工作,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f(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f、当接收到针对故障任务的操作完成指令时,确定并记录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由于故障任务信息中携带故障任务的开始时间和故障任务的结束时间,因此通过接收到故障任务的员工的终端设备计时,若接收到故障任务的员工在故障任务的结束时间时,还未完成该故障任务,则此时电子设备也可以生成告警信息,并下发给该故障任务的员工的终端设备,又或者电子设备调整维修人员,以使得可以尽快完成该故障任务。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若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影响部分工序任务的执行,也即可能导致工序在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无法完成,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设备故障对生产顺序的影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f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基于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确定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调整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的任务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对应工序的终端设备。
例如,若工序14中对应的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影响工序15对应的任务执行,因此,可以根据工序14中故障信息的接收时间以及对应的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可以确定出此次设备故障所耽误的时间,进而可以通过此次设备故障所耽误的时间调整工序15的任务完成时间(例如,延缓工序15中任务的完成时间等),并将对工序15的任务调整信息发送至工序15对应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g(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h(图中未示出),其中,步骤Sg以及步骤Sh可以在步骤S103之后执行,但是步骤Sg和步骤Sh的执行顺序与步骤Sa-步骤Sf之间执行顺序并不做限定,其中,
步骤Sg、当接收任一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工序信息。
其中,工序信息为发送任务完成指令的工序对应的工序信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在生成任务分配信息时,该任务分配信息中携带任务的开始时间以及任务的结束时间,但是由于设备故障或者员工的工作效率等,任务实际的完成时间可能与生成任务分配信息时得到的任务完成时间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工序员工完成为其分配的任务内容之后,可以通过对应的终端设备触发任务完成指令,当电子设备接收到该员工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实际完成时间以及对应的工序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务实际完成时间也同样可以精确至时分秒等。其中,任务完成时间具体的精确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例如,任务实际完成时间可以为2021.03.05,16:50。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任一员工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确定该工序员工对应的下一批任务,并将下一批任务分配信息下发至对应的终端设备,以使得该工序员工基于下一批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下一批任务。
步骤Sh、根据工序信息以及工序信息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并记录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进一步地,例如,若存在某一工序任务用于生产半成品,在接收工序中任一员工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电子设备还可以生成半成品追溯的条码标签,并且通过打印装置打印至对应的半成品上,以用于半成品的追溯和半成品配套。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得到每个工序的任务开始时间以及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基于每个工序的任务开始时间以及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工时),以及该工序所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该工序中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工分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员工的工分信息与工作时间、子任务的分配完成时间、子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以及任务分配内容相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每个工序的任务开始时间以及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工时)确定出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工分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基于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信息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记录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其中,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为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有质检人员或者质检设备对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的质量进行检测,例如,针对汽车零件生产任务,质检人员或者质检设备对各个工序生产出的零件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满足预设质量条件。
进一步地,针对某一工序,质检人员可以通过对应的终端设备将该工序中不满足预设质量条件的任务内容上传至电子设备,也可以将所有任务内容以及对应的是否满足预设质量条件,上传至电子设备。例如,工序2用于生产1件零件1以及1件零件2,其中零件1并不满足预设质量条件,零件2满足预设质量条件,因此,可以将零件1的质量信息上传至电子设备,也可以将零件1和零件2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上传至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传质量信息时,可以上传对应的工序信息,和/或对应的员工信息。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之后,可以根据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每个工序中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并记录各个员工信息以及各自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进一步地,在记录执行子任务的员工信息以及各自对应的任务质量评估信息之后,可以根据记录的任务质量评估信息来计算薪资,或者进行业绩评估等,也可以用于后续进行子任务分配时,根据各个员工历史对应的任务质量评估信息进行任务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i(图中未示出),其中,步骤Si可以在步骤S103之后执行,与其他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Si、当检测到各个子任务分别对应的操作完成指令时,存储各个子任务的工序完成信息。
其中,工序完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工序信息;任务分配信息;告警信息;故障信息;故障任务信息;任务完成时间;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例如,当检测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序完成指令时,表征各个工序所对应的任务已经操作完成,存储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序完成信息。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工序完成信息还可以包括:故障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在存储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序完成信息之后,可以分析存储的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序完成信息,进而基于分析结果,分配下一次任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历史任务的完成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提升任务的分配准确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生产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进一步地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的角度介绍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第一确定模块22以及第一发送模块23,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第一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22,用于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第一发送模块23,用于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工序对应的节拍时长包括: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22在基于第一工序信息以及任一工序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任务内容时,具体用于:基于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基于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控制模块、第一生成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控制模块,用于在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自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任一工序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告警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预设条件为任一工序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或者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时,生成故障任务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为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所对应的终端设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故障任务信息;
其中,故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故障发生工序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
其中,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一记录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第四确定模块、调整模块以及第四发送模块,其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故障任务的操作完成指令时,确定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确定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与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的任务分配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对应工序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第二记录模块、第五确定模块以及第三记录模块,其中,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当接收任一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为发送任务完成指令的工序对应的工序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工序信息以及工序信息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第三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六确定模块以及第四记录模块,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为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信息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第四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务同步控制装置20还包括:存储模块,其中,
存储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各个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分别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存储各个工序分别的工序完成信息;
其中,工序完成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工序信息;
任务分配信息;
告警信息;
故障信息;
故障任务信息;
任务完成时间;
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然后基于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确定出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执行对应的任务,从而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可以按照上述确定出各自工序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进行有序的工作,进而可以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记录模块、第二记录模块、第三记录模块以及第四记录模块可以均为相同的记录模块,也可以均为不同的记录模块,也可以部分为相同的记录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第五确定模块以及第六确定模块可以均为相同的确定模块,也可以均为不同的确定模块,也可以部分为相同的确定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21、第二获取模块以及第三获取模块均为相同的获取模块,也可以均为不同的获取模块,也可以部分为相同的获取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23、第二发送模块、第三发送模块以及第四发送模块,可以均为相同的发送模块,也可以均为不同的发送模块,也可以部分为相同的发送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生成模块以及第二生成模块,可以均为相同的生成模块,也可以均为不同的生成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适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相连,如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器等。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然后基于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确定出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执行对应的任务,从而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可以按照上述确定出各自工序的任务内容、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进行有序的工作,进而可以降低生产顺序错乱等诸多问题,以及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工序信息,所述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所述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工序对应的节拍时长包括: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所述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工序信息以及任一工序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任一工序对应的任务内容,包括:
基于所述结束时间以及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与所述结束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确定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
基于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结束时间以及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工时,确定所述任一工序对应的开始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达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时,控制各自对应的终端设备开始计时;
若检测到任一工序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告警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任一工序在达到对应的结束时间时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或者所述任一工序在计时结束后并未完成对应的任务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故障信息时,生成故障任务信息;
确定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所述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为解决故障任务的员工所对应的终端设备;
向所述至少一个故障任务接收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故障任务信息;
其中,所述故障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故障发生工序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信息;
其中,所述故障任务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故障发生工序信息、故障发生原因信息以及所述故障发生原因信息对应历史故障处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针对所述故障任务的操作完成指令时,确定并记录所述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获取所述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所述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
基于所述故障任务对应的故障信息接收时间以及所述故障任务的完成时间,确定与所述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
调整所述与所述故障任务相对应的工序的任务分配信息;
将调整后的任务分配信息发送至对应工序的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任一工序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任务完成指令时,记录任务完成时间以及工序信息,所述工序信息为发送任务完成指令的工序对应的工序信息;
根据所述工序信息以及所述工序信息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并记录所述各个员工所对应的工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为所述各个工序完成的任务内容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质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员工信息,确定各个员工信息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记录所述各个员工分别对应的质量评估信息。
8.一种任务同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工序信息,所述第一工序信息为基准工序所对应的工序信息,所述第一工序信息包括:开工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工序信息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确定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第二工序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工时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节拍时长,所述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包括:各个工序分别对应任务内容、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以及各个工序分别对应的结束时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携带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的任务请求消息时,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工序标识信息和/或员工信息相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以使得各个工序员工基于各自对应的任务分配信息执行任务。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任务同步控制方法。
CN202110896032.4A 2021-08-05 2021-08-05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44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032.4A CN11334447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032.4A CN11334447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4477A true CN113344477A (zh) 2021-09-03
CN113344477B CN113344477B (zh) 2023-02-10

Family

ID=7748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6032.4A Active CN11334447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44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9498A (zh) * 2023-02-21 2023-04-25 广东启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桌面型智能工厂虚实同步应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897A (zh) * 2013-07-25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25099A (zh) * 2013-07-16 2013-12-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硫化过程嵌入式碳排放监控与检测系统
CN103729905A (zh) * 2014-01-13 2014-04-16 国家电网公司 图形化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03984326A (zh) * 2014-05-28 2014-08-13 杭州迈可思法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166903A (zh) * 2014-08-18 2014-11-26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于工序划分的任务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6779109A (zh) * 2017-01-25 2017-05-31 肖明磊 一种基于工序的任务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481162A (zh) * 2017-07-31 2017-12-15 黄静波 一种保证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定工作的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8520361A (zh) * 2018-04-10 2018-09-11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工序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6862A (zh) * 2018-05-02 2018-11-09 华南理工大学 支持工序任务量拆分的智能排产方法
CN110490447A (zh) * 2019-08-13 2019-11-22 广州聚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动式生产任务的调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10766269A (zh) * 2019-09-02 2020-02-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17876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南京同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产任务及产线配置的生产线工序排程方法
CN111563656A (zh) * 2020-04-10 2020-08-21 北京天拓智领科技有限公司 工序级生产计划分解方法
CN111813066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五金柔性生产车间多加工机器人协作方法
CN11248857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上海亿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任务指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099A (zh) * 2013-07-16 2013-12-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硫化过程嵌入式碳排放监控与检测系统
CN103412897A (zh) * 2013-07-25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并行数据处理方法
CN103729905A (zh) * 2014-01-13 2014-04-16 国家电网公司 图形化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03984326A (zh) * 2014-05-28 2014-08-13 杭州迈可思法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166903A (zh) * 2014-08-18 2014-11-26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于工序划分的任务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6779109A (zh) * 2017-01-25 2017-05-31 肖明磊 一种基于工序的任务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7481162A (zh) * 2017-07-31 2017-12-15 黄静波 一种保证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定工作的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8520361A (zh) * 2018-04-10 2018-09-11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工序任务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6862A (zh) * 2018-05-02 2018-11-09 华南理工大学 支持工序任务量拆分的智能排产方法
CN110490447A (zh) * 2019-08-13 2019-11-22 广州聚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动式生产任务的调控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
CN110766269A (zh) * 2019-09-02 2020-02-0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17876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南京同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产任务及产线配置的生产线工序排程方法
CN111563656A (zh) * 2020-04-10 2020-08-21 北京天拓智领科技有限公司 工序级生产计划分解方法
CN111813066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五金柔性生产车间多加工机器人协作方法
CN112488579A (zh) * 2020-12-17 2021-03-12 上海亿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任务指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9498A (zh) * 2023-02-21 2023-04-25 广东启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桌面型智能工厂虚实同步应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4477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lock et al. Decision support models for production ramp-up: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CN105447681B (zh) 一种理化检测控制与信息管理系统
CN112053082A (zh) 基于云计算的物料管理系统
JP2006341937A (ja) 分散型トレーサビ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
US11100437B2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semiconductor back-end factories
JP201124283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6976599A (zh) 一种智能排产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344477B (zh) 任务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124283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6662066B1 (en) Dynamic adjustment and auto generation of water per hour (WPH) in capacity check system (CCS) by tool performance tracking platform (TP2)
CN115130843A (zh)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介质和程序
CN115619091A (zh) 一种医药行业物料检验放行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300720A (zh) 一种智能化产线柔性调度高级计划排产系统
CN11441684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2407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081967B (zh) 基于多维度感知的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CN114418418B (zh) 基于工序换算比的工单信息流转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TW202240483A (zh) 用於維護生產設施的資源分配系統
RU2717981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Otero et al.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a production line through quick changeover concept–a case study
de GAA Campos et al. Agent-based dynamic scheduling model for product-driven production
JP3491558B2 (ja) 代替ロット決定システム
CN111967751A (zh) 工厂用工单派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746444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уменьшения выходов изделий из строя
WO202406577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edge device, clou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