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6672A -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6672A
CN113336672A CN202110555590.4A CN202110555590A CN113336672A CN 113336672 A CN113336672 A CN 113336672A CN 202110555590 A CN202110555590 A CN 202110555590A CN 113336672 A CN113336672 A CN 113336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potassium hydroxide
williams
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55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梦彤
刘美娜
何琪
周志
叶飞
赵美玲
何子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5555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66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6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6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9/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carbamic acid,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 C07C269/06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carbamic acid,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the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part of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arbamate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首先利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用叔丁氧羰基保护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氨基,接着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化合物末端分别引入一个、两个、三个端烯烃,随后再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已连接端烯烃的化合物中剩下的裸露羟基上与炔丙基溴进行反应,制备叔丁氧羰基保护的三烯烃、二烯一炔、和一炔二烯,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烃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两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的优点,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对后期联用点击化学制备功能性含糖单体,对研究三臂化含糖聚合物不同支链刚柔性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escription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多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化合物是含碳碳双键的一类化合物,因其双键的不饱和性,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氧化或者还原反应,构建出各种其他官能团,因而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合成各种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为研究含糖聚合物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的“糖簇效应”,常见有机小分子和糖单元结合的点击化学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端炔烃和叠氮反应生成的刚性三氮唑环以外,巯基-烯烃反应因可以制备出柔软的硫醚键更是使之成为研究热门。
Williamson醚合成反应,是由卤代烷和醇合成醚的一个有机反应,由英国化字家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在1850年建立该合成法。通常,该反应涉及醇盐离子与伯烷基卤化物的SN2亲核反应,主要发生E2消除;乙腈,DMF等非质子化极性溶剂可以加速SN2亲核反应的反应进程;Cl、Br等离去基团的活性也影响着反应的速度。
现如今,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制备出端基含烯(炔)烃的化合物,随后通过巯基-烯或CuAAC反应制备含糖衍生物的实例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公开关于制备多臂化端烯(炔)化合物的通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多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为合成含三臂化含端烯烃的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用途径,同时对后期联用点击化学制备刚柔性不同的三臂化多功能含糖聚合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保护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甲醇中,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待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化合物1: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21
A2: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三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2: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22
进一步地,A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3;
A1中的反应条件为:在室温下反应18h。
进一步地,A2中,化合物1、烯丙基溴、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3.2:3.2;
A2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A2中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保护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特定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将淡黄色油状产物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得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为化合物5,包括以下步骤:
B1: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两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3: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31
B2:取化合物3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5: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32
进一步地,步骤B1中,化合物1、烯丙基溴、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0:2.0;
B1中洗涤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
B1中反应过程: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进一步地,B2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2:1.2;
B2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B2中的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为化合物6,包括以下步骤:
C1: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相同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4: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33
C2:取化合物4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6:
Figure BDA0003077094810000041
进一步地,步骤C1中,化合物1和烯丙基溴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0:1.0;
C1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C1中的反应过程: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进一步地,步骤C2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5:2.5;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
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本发明中,首先利用二碳酸二叔丁酯中的叔丁氧羰基保护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氨基,接着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化合物末端分别引入一个、两个、或三个端烯烃。随后再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已连接端烯烃的化合物中剩下的裸露羟基上与炔丙基溴进行反应,制备叔丁氧羰基(BOC基团)保护的三烯烃、二烯一炔、和一炔二烯,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
本发明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的优点,合成了三种结构不同的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对后期联用点击化学制备功能性含糖单体,对研究三臂化含糖聚合物不同支链刚柔性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两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简单高效地制备出了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其中首先利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用叔丁氧羰基保护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氨基,接着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化合物末端分别引入一个、两个、三个端烯烃,随后再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已连接端烯烃的化合物中剩下的裸露羟基上与炔丙基溴进行反应,制备叔丁氧羰基保护的三烯烃、二烯一炔、和一炔二烯,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烃的化合物。
2.本发明合成了三种结构不同的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可简称为BOC基团保护的三烯、二烯一炔、一烯二炔化合物,与前期实验室成员制备的BOC基团保护的三炔化合物,形成一个较完备的端烯烃炔烃的化合物体系,有利于下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3.本发明合成的三种结构不同的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后期可以联用CuAAC和巯基-烯两种点击化学,制备功能性含糖单体,可用于研究三臂化含糖聚合物不同支链刚柔性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1(BOC-3OH)的核磁氢谱图。
图2为化合物1(BOC-3OH)的核磁碳谱图。
图3为化合物2(BOC-三烯)的核磁氢谱图。
图4为化合物2(BOC-三烯)的核磁碳谱图。
图5为化合物3(BOC-二烯)的核磁氢谱图。
图6为化合物3(BOC-二烯)的核磁碳谱图。
图7为化合物4(BOC-一烯)的核磁氢谱图。
图8为化合物4(BOC-一烯)的核磁碳谱图。
图9为化合物5(BOC-二烯一炔)的核磁氢谱图。
图10为化合物5(BOC-二烯一炔)的核磁碳谱图。
图11为化合物6(BOC-一烯二炔)的核磁氢谱图。
图12为化合物6(BOC-一烯二炔)的核磁碳谱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合成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叔丁氧羰基保护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氨基,接着两次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在化合物末端分别引入三烯烃、二烯一炔、和一炔二烯,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的化合物。以便用于后期利用双点击化学(CuAAC和巯基-烯反应)连接糖单元,从而探究不同刚柔性臂链对含糖聚合物“糖簇效应”的影响。
本发明中利用梯度点击化学合成含多种糖的树枝化糖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甲醇和叔丁醇混合溶剂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的叔丁醇溶液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化合物1;
(2)取化合物1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缓慢滴加三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2。
(3)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两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3;
(4)取化合物3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5。
(5)取化合物1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缓慢滴加相同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4;
(6)取化合物4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6。
步骤(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3;更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8h。
步骤(2)中,化合物1和烯丙基溴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3.2:3.2;溶剂为无水DMF;洗涤时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具体的,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步骤(3)中,化合物1和烯丙基溴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0:2.0;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更进一步的,反应过程同步骤(2)一致。具体的,烯丙基溴的摩尔量可对比化合物1的量进行简单调控,一般与化合物1的当量比为(1.95-2.05):1。
步骤(4)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2:1.2;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具体的,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步骤(5)中,化合物1和烯丙基溴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0:1.0;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更进一步的,反应过程同步骤(2)一致。具体的,烯丙基溴的摩尔量可对比化合物1的量进行简单调控,一般与化合物1的当量比为(0.95-1.05):1。
步骤(6)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5:2.5;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更进一步的,反应过程同步骤(4)一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如下所示: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产品;二碳酸二叔丁酯,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产品;3-溴丙炔,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产品;烯丙基溴,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氢氧化钾,上海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产品;其余所用原料均为市售的分析纯试剂,其中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装有分子筛,含水量≤0.05%)均购于上海麦克林生化有限公司。
实施例1~3
下面根据如图13的制备工艺路线图来进行三种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制备。
1.化合物1的合成
在冰浴条件下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0.0g,16.5mmol)溶于200mL甲醇,随后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49.3mL,21.5mmol),室温下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洗涤反应液,收集的有机相进行减压蒸馏浓缩,随后在石油醚中进行重结晶,抽滤后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物35g,即化合物1,产率为96%。
所制得的化合物1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1和图2所示。
1H NMR(500MHz,DMSO-d6):δ=5.71(s,1H),4.55(s,3H,OH),3.46(s,6H),1.31(s,9H).1H NMR(500MHz,CDCl3)δ5.91–5.82(m,3H),5.24(d,J=17.0Hz,3H),5.14(d,J=10.5Hz,3H),4.95(s,1H),3.97(d,J=5.5Hz,6H),3.69(s,6H),1.41(s,9H).13C NMR(100MHz,DMSO-d6):δ=155.49,86.17,78.29,60.85,28.71.HRMS(ESI):m/z calc.forC9H19NO5Na[M+Na]+:244.11554;found:244.11510.
2.化合物2的合成
取化合物1(5.0g,22.6mmol)溶于50mL无水DMF中,缓慢加入烯丙基溴(6.3mL,72.3mmol),冰浴条件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4.1g,72.3mmol)搅拌30min,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分别洗涤三次,萃取后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后进行柱层析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物4.5g,即化合物2,产率为58%。
所制得的化合物2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3和图4所示。
1H NMR(500MHz,CDCl3):δ=4.89(s,1H),4.11(d,J=2.0Hz,6H),3.74(s,6H),2.41(t,J=2.0Hz,3H),1.39(s,9H).13C NMR(100MHz,CDCl3)δ=154.69,134.73,116.60,78.78,72.18,69.06,58.49,28.30.HRMS(ESI):m/z calc.for C18H31NO5Na[M+Na]+:364.20944;found:364.20950.
3.化合物3的合成
取化合物1(10.0g,45.2mmol)溶于50mL无水DMF中,缓慢加入烯丙基溴(5.6mL,90.4mmol),冰浴条件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5.1g,90.8mmol)搅拌30min,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分别洗涤三次,萃取后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后进行柱层析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物5.4g,即化合物3,产率为40%。
所制得的化合物3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5和图6所示。
1H NMR(500MHz,CDCl3):δ=5.80–5.71(m,2H),5.16(s,2H),5.12(s,1H),5.05(d,J=10.5Hz,2H),4.08(s,1H),3.92–3.84(m,3H),3.66(d,J=5.5Hz,2H),3.57(d,J=9.0Hz,2H),3.38(d,J=9.0Hz,2H),1.32(s,9H).13C NMR(100MHz,CDCl3)δ=153.35,131.80,114.35,77.06,69.68,66.87,62.21,56.45,25.64.HRMS(ESI):m/z calc.for C15H27NO5Na[M+Na]+:324.17814;found:324.17780.
3.化合物4的合成
取化合物1(5.0g,22.6mmol)溶于50mL无水DMF中,缓慢加入烯丙基溴(2.0mL,23.1mmol),冰浴条件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1.3g,23.2mmol)搅拌30min,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分别洗涤三次,萃取后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后进行柱层析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物2.2g,即化合物4,产率为37%。
所制得的化合物4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7和图8所示。
1H NMR(500MHz,CDCl3):δ=5.83(ddd,J=22.5,11.0,5.5Hz,1H),5.45(s,1H),5.21(dd,J=17.0,1.0Hz,1H),5.15(d,J=10.5Hz,1H),4.14(s,2H),3.96(d,J=5.5Hz,2H),3.70(dd,J=11.5,5.0Hz,2H),3.55–3.46(m,4H),1.39(s,9H).13C NMR(100MHz,CDCl3)δ=156.93,133.96,117.79,80.42,72.59,71.08,64.56,28.32.HRMS(ESI):m/z calc.forC12H23NO5Na[M+Na]+:284.14684;found:284.14670.
3.化合物5的合成
取化合物3(5.8g,19.2mmol)溶于50mL无水DMF中,0℃下搅拌,随后缓慢滴加炔丙基溴(1.8mL,23.1mmol)。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1.3g,23.1mmol)继续搅拌30min,溶解后室温下继续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分别洗涤三次,萃取后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后进行柱层析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物4.8g,即化合物5,产率为74%。
所制得的化合物5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9和图10所示。
1H NMR(500MHz,CDCl3):δ=5.78(ddd,J=22.0,10.5,5.5Hz,2H),5.16(d,J=17.0Hz,2H),5.06(d,J=10.5Hz,2H),4.86(s,1H),4.04(s,2H),3.89(d,J=5.0Hz,4H),3.70(s,2H),3.59(s,4H),2.38(s,1H),1.33(s,9H).13C NMR(100MHz,CDCl3)δ=154.70,134.72,116.70,79.63,78.94,74.51,72.22,68.98,58.54,58.34,28.31.HRMS(ESI):m/zcalc.for C18H29NO5Na[M+Na]+:362.19379;found:362.19362.
3.化合物6的合成
取化合物4(6.95g,26.6mmol)溶于50mL无水DMF中,0℃下搅拌,随后缓慢滴加炔丙基溴(5.2mL,66.5mmol)。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3.7g,66.5mmol)继续搅拌30min,溶解后室温下继续反应18h。TLC监测至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50mL×3)和饱和食盐水(50mL×3)分别洗涤三次,萃取后收集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减压蒸馏浓缩后进行柱层析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物7.3g,即化合物6,产率为81%。
所制得的化合物6的核磁氢谱图与核磁碳谱图分别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
1H NMR(500MHz,CDCl3):δ=5.88–5.77(m,1H),5.21(d,J=17.2Hz,1H),5.11(d,J=10.4Hz,1H),4.90(s,1H),4.10(s,4H),3.94(d,J=5.1Hz,2H),3.74(s,4H),3.63(s,2H),2.39(d,J=2.1Hz,2H),1.37(s,9H).13C NMR(100MHz,CDCl3)δ=154.64,134.67,116.74,79.59,79.02,74.62,72.20,68.89,58.53,58.17,28.29.HRMS(ESI):m/z calc.forC18H27NO5Na[M+Na]+:360.17814;found:360.17868.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甲醇中,缓慢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待反应结束后经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化合物1: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11
A2: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三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2: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二碳酸二叔丁酯的摩尔比为1:1.3;
A1中的反应条件为:在室温下反应1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2中,化合物1、烯丙基溴、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3.2:3.2;
A2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A2中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4.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特定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将淡黄色油状产物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得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为化合物5,包括以下步骤:
B1: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两倍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3: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21
B2:取化合物3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5: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化合物1、烯丙基溴、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0:2.0;
B1中洗涤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
B1中反应过程: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2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2:1.2;
B2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B2中的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臂化含端烯烃化合物为化合物6,包括以下步骤:
C1:取化合物1溶于DMF中,缓慢滴加相同当量的烯丙基溴,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4: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31
C2:取化合物4溶于DMF中,随后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继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纯化后得到淡黄色油状产物,即化合物6:
Figure FDA00030770948000000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化合物1和烯丙基溴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1.0:1.0;
C1中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进行洗涤;
C1中的反应过程: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烯丙基溴,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2中,化合物3、3-溴丙炔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2.5:2.5;溶剂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过程采用乙酸乙酯/水体系洗涤;
C2中反应过程为:先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3-溴丙炔,搅拌反应10min后加入氢氧化钾粉末,再在0℃条件下反应30min,随后继续在室温下反应18h。
CN202110555590.4A 2021-05-21 2021-05-21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Pending CN113336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590.4A CN113336672A (zh) 2021-05-21 2021-05-21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5590.4A CN113336672A (zh) 2021-05-21 2021-05-21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6672A true CN113336672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5590.4A Pending CN113336672A (zh) 2021-05-21 2021-05-21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667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3065A (ja) * 2008-10-08 2010-04-22 Fujifilm Corp 光ナノインプリント用硬化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用部材
US20160066579A1 (en) * 2013-02-19 2016-03-10 Nano Safe Coatings Incorporated (A Florida Corporation 3 P 14000024914) Phosphorus functional antimicrobial coatings for metal surfaces
CN11040789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双点击化学联用合成可运用于后聚合改性的含糖衍生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3065A (ja) * 2008-10-08 2010-04-22 Fujifilm Corp 光ナノインプリント用硬化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硬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用部材
US20160066579A1 (en) * 2013-02-19 2016-03-10 Nano Safe Coatings Incorporated (A Florida Corporation 3 P 14000024914) Phosphorus functional antimicrobial coatings for metal surfaces
CN11040789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双点击化学联用合成可运用于后聚合改性的含糖衍生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VID R. SPRING 等: "Two-directional synthesis as a tool for 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Synthesis of alkaloid scaffolds", 《BEILSTEIN J. ORG. CHEM.》 *
ROCCO UNGARO 等: "Synthesis of Lower RimPolyhydroxylated Calix[4]arenes", 《SYNTHESI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2821B (zh) 一种β-碘-N-烷氧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592376B (zh) 一种双点击化学联用制备可用于后聚合改性的含甘露糖衍生物的方法
CN113248550B (zh) 三臂化甘露糖衍生物及其联用双点击化学的制备方法
CN113698325B (zh) 一种制备烷基磺酰氟的方法
Williams et al.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Re (N-2, 6-C6H3-iso-Pr2) 3]-and the x-ray structure of Hg [Re (N-2, 6-C6H3-iso-Pr2) 3] 2
CN110590486B (zh) 一种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合成手性异核苷类似物的方法
CN117645636B (zh) 一种腺嘌呤叠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7383026A (zh) 一种7‑羟甲基‑2,5‑二氮杂螺[3,4]辛烷‑2‑甲酸叔丁酯的合成方法
CN113336672A (zh) 利用威廉姆森成醚反应合成三臂化含端烯/炔烃化合物的方法
CN116082111B (zh) 一种合成1,1,2-三芳基乙烷的方法
CN108530402B (zh) 一种(R)-3-丙基-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
Camps et al. A two step procedure as improved alternative to the cyclocarbonylation of allyl halides and acetylene derivatives mediated by Ni (CO) 4
CN111320664B (zh) 一种24-胆烯烯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Okamoto Reactions of Allenes. IV. New Palladium Complexes Having a Bridged Allene Trimer Ligand
CN113004248A (zh) 一种钴催化碳氢胺化反应合成咔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1039767B (zh) 一种三唑卡宾催化制备氘代醛的方法
CN109369678B (zh) 一种天然产物异构体(-)-6-epi-Porantheridine的合成方法
CN111087417A (zh) 含有C-Si键的甲基二苯基硅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300176B (zh) 不对称[3+2]环化反应合成手性五元硫杂环核苷类似物的方法
CN114436851B (zh) 一种n,n-二甲基苄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1875534B (zh) 1,8-二甲酰基咔唑的安全高效制备方法
CN107759429B (zh) 一种通过共轭加成-质子化反应合成含硫侧链的手性嘧啶非环核苷的方法
CN112480184A (zh) 一种利用梯度点击化学合成含多种糖的树枝化糖胺的方法
CN118084972A (zh) 一种多重手性元素2-乙烯基吲哚衍生膦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7105805A (zh) 酪氨酸烯醚化反应及其对多肽或蛋白质酪氨酸的定向修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