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5149A -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5149A
CN113335149A CN202110752964.1A CN202110752964A CN113335149A CN 113335149 A CN113335149 A CN 113335149A CN 202110752964 A CN202110752964 A CN 202110752964A CN 113335149 A CN113335149 A CN 113335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aring
seat
plate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52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uqi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uqi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uqi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angsh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Puqi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529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5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5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5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rota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包括车体、座椅和转向组件;所述车体包括承板和底板;所述电动车的车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以驱动所述电动车移动;所述承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置容空间;所述转向组件和数量和所述座椅的数量一致,且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座椅一一对应;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动座、主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一电机和驱动齿轮;本发明提出的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通过第一电机来驱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座椅转动,从而调节座椅的朝向,在实际应用中,乘客在进行观光过程中,如遇到不同角度的景观,可以借此调整乘客的朝向,而不需要乘客自行调节坐姿来欣赏景观,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观光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指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电动车主要包括蓄电池、控制部件、车体和驱动部件;通过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部件和驱动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达到驱动车体行进的目的;电动车在整个车辆大类中所占份额不高,但是它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也较为适合于短途交通,故在国民经济中页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电动车存在许多实际应用,其中,但景区的观光电动车即是一种主流的应用场景;观光电动车主要用于乘载景区内的游客,以方便游客观赏景区;现有的观光电动车结构比较简单,且座椅通常是固定设置的,乘客在进行观光过程中,如遇到不同角度的景观,需要乘客自行调整坐姿来欣赏景观,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旨在解决现有的观光电动车在使用时,如遇到不同角度的景观,需要乘客自行调整坐姿来欣赏景观,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包括车体、座椅和转向组件;所述车体包括承板和底板;所述电动车的车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以驱动所述电动车移动;所述承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置容空间;
所述转向组件和数量和所述座椅的数量一致,且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座椅一一对应;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动座、主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一电机和驱动齿轮;
所述转向座位于所述承板的上方;所述承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共中轴线;所述主轴的底部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主轴的上部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主轴的顶部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主轴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内;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主轴,且所述第一齿轮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主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套、移动部件和升降部件;
所述轴套依次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和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心;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彼此平行;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
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置容空间内,且所述轴套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所述轴套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套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且所述内腔的横截面呈梅花状;所述主轴的中部的横截面呈梅花状,以使所述轴套能够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
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升降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所述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平移,并对所述第一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中任一齿轮啮合;所述升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轴套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对所述轴套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中任一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移动板、挡板、连接板、第一弹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移动板通过滑轨和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底板平移,且移动方向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
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背离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电机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所述底板开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夹层空间贯通的长槽孔;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连接板活动穿设于所述长槽孔,并伸入所述夹层空间;
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夹层空间的内壁,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三轴承、升降板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且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升降板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以所述主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三齿轮相比所述第二齿轮更靠近所述底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保持有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转动杆、转轴和第二电机;
所述转动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座椅的底部铰接于所述转动座,以使所述座椅能仰卧转动;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三弹簧均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座椅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前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前端;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后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后端;
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承板;所述转轴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均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均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彼此正相对;
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套;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空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伸出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伸出于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后端;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活动嵌入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嵌入所述第二长孔;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车体还包括车顶;所述车顶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天窗。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上部的口径大于内圈下部的口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通过第一电机来驱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座椅转动,从而调节座椅的朝向,在实际应用中,乘客在进行观光过程中,如遇到不同角度的景观,可以借此调整乘客的朝向,而不需要乘客自行调节坐姿来欣赏景观,相比传统的座椅不能转动方向的观光电动车,本电动车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45750650000051
Figure BDA000314575065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请参考附图1-附图3,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的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包括车体110、座椅140和转向组件;车体110包括承板120和底板130;电动车的车轮设置于底板130,以驱动电动车移动;承板120和底板130平行;承板120和底板130之间形成有置容空间360。
转向组件和数量和座椅140的数量一致,且转向组件和座椅140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转向组件和座椅140的数量均为2个,其中,座椅140为长排座椅140;转向组件包括转动座150、主轴160、第一轴承180、第二轴承210、第一齿轮230、第一电机320和驱动齿轮330。
转向座位于承板120的上方;承板120开设有第一通孔190;第一轴承180的外圈固定嵌设于第一通孔190;第二轴承210设置于置容空间360,且位于底板130的上表面;第一轴承180和第二轴承210共中轴线,且该中轴线竖直;主轴160的底部固定嵌设于第二轴承210的内圈;主轴160的上部固定嵌设于第一轴承180的内圈;主轴160的顶部伸出于第一通孔190,即主轴160的顶部伸出于承板120的上表面;转动座150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主轴160的顶部;主轴160垂直于底板130。
第一电机320和驱动齿轮330均设置于置容空间360内;第一齿轮230套设于主轴160,且第一齿轮230平行于底板130;驱动齿轮330同轴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320的输出轴;驱动齿轮330能与第一齿轮230啮合,以驱动主轴160转动,从而带动座椅140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通过第一电机320来驱动主轴160转动,从而带动座椅140转动,从而调节座椅140的朝向,在实际应用中,乘客在进行观光过程中,如遇到不同角度的景观,可以借此调整乘客的朝向,而不需要乘客自行调节坐姿来欣赏景观,相比传统的座椅140不能转动方向的观光电动车,本电动车更加方便。
此外,上述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240、第三齿轮250、轴套220、移动部件和升降部件。
轴套220依次固定穿设于第一齿轮230的轴心、第二齿轮240的轴心和第三齿轮250的轴心;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彼此平行;第一齿轮23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40的直径,第二齿轮240的直径大于第三齿轮250的直径;第一齿轮230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240的齿数,第二齿轮240的齿数大于第三齿轮250的齿数。
轴套220位于置容空间360内,且轴套220配合滑动套设于主轴160;轴套220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套220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且内腔的横截面呈梅花状;主轴160的中部的横截面呈梅花状,以使轴套220能够配合滑动套设于主轴160。
移动部件和升降部件均设置于置容空间360;移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电机320平移,并对第一电机32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驱动齿轮330能与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中任一齿轮啮合;升降部件用于驱动轴套220沿主轴16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对轴套22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驱动齿轮330能与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中任一齿轮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驱动齿轮330能够分别与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中任一齿轮啮合,从而调节主轴160的转动速度和转动力矩,以适用不同的情况,例如,当座椅140上的乘客坐满了,座椅140所收到的重力较大时,将驱动齿轮330切换至与第一齿轮230啮合,从而使得主轴160获取较大的转动力矩,当座椅140上没有乘客时,则将驱动齿轮330切换至与第三齿轮250啮合,从而减少主轴160的转动力矩,增加转动速度。
同时,转动座15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动轮570(本实施例中为2个),且多个滚动轮570以所述主轴160呈中心对称分布,承板120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圆形轨道槽580,且圆形轨道槽580的圆心与主轴160的中轴线重合;滚动轮570均配合滚动嵌设于圆形轨道槽580,当转动座150转动时,滚动轮570能够与圆形轨道槽580中滚动,滚动轮570靠近转动座150的边缘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动轮570来提升对于转动座150的支撑效果,使得转动座150能够更加平稳的转动。
同时,移动部件包括移动板310、挡板350、连接板390、第一弹簧340和第一液压缸410;第一电机320的输出轴垂直于底板130;移动板310通过滑轨(未示出)和滑槽(未示出)滑动设置于底板130的上表面,以使移动板310能沿底板130平移,且移动方向为第一电机320的输出轴与主轴160之间的连线方向;第一电机320的底部固定于底板130。
挡板350设置于第一电机320的背离主轴160的一侧;第一弹簧340设置于挡板350和第一电机320之间,且第一弹簧340的一端连接于挡板350,第一弹簧34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机320的外壁;第一弹簧340始终呈压缩状态。
底板130开设有夹层空间380,底板130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与夹层空间380贯通的长槽孔370;连接板390固定于第一电机320的靠近主轴160的一侧;连接板390活动穿设于长槽孔370,并伸入夹层空间380;
第一液压缸410设置于夹层空间380;第一液压缸410的底座固定于夹层空间380的内壁,第一液压缸410的伸缩杆连接于连接板390,且第一液压缸410的伸缩方向与移动板310的移动方向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液压缸410能够驱动第一电机320移动,且能够对移动后的第一电机320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便于使得驱动齿轮33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中任一齿轮。
此外,上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三轴承260、升降板270和第二液压缸280;第三轴承260套设于主轴160,且第三轴承260的内圈固定套设于轴套220的外壁,且第三轴承260位于第三齿轮250和底板130之间,这样设置使得第三轴承260能够相对轴套220转动。
升降板270固定套设于第三轴承260的外圈,从而使得升降板270在不转动才情况下,轴套220能够转动;第二液压缸280的底座固定于底板130的上表面;第二液压缸280的伸缩杆连接于升降板270的下表面;第二液压缸280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底板130。
同时,升降部件还包括第三液压缸290;第三液压缸290的底座固定于底板130的上表面;第三液压缸290的伸缩杆连接于升降板270的下表面;第三液压缸290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底板130;第二液压缸280和第三液压缸290以主轴160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280和第三液压缸290同步启动,即可对升降板270进行升降驱动,从而对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进行升降驱动,以便于使得驱动齿轮33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30、第二齿轮240和第三齿轮250中任一齿轮;具体方案为:如附图2所示,此时,驱动齿轮330和第三齿轮250啮合,当需要与第二齿轮240啮合时,首先第一液压缸410伸长,使得第一电机320朝远离主轴160的方向移动,即驱动齿轮330和第三齿轮250分离,直至驱动齿轮330不在第二齿轮240的俯视投影区域内;然后同步收缩第二液压缸280和第三液压缸290,使得升降板270下降,使得第二齿轮240和驱动齿轮330位于同一高度,然后停止第二液压缸280和第三液压缸290,固定第二齿轮240的高度位置;然后第一液压缸410缩短,使得第一电机320朝向靠近主轴16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驱动齿轮330和第二齿轮240啮合。
此外,上述第二齿轮240位于第一齿轮230和第三齿轮250之间,且第三齿轮250相比第二齿轮240更靠近底板130;第三轴承260和第三齿轮250之间保持有间隙,以防止第三齿轮250和第三轴承260接触而干涉第三齿轮250和轴套220之间的相对转动。
同时,本电动车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弹簧430、第三弹簧440、第一连接杆490、第二连接杆510、第一滑套470、第二滑套480、转动杆520、转轴530和第二电机。
转动座150内部设置有空腔420;座椅140的底部铰接于转动座150,以使座椅140能仰卧转动,具体方案为:座椅140的底部中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座450,转动座150的顶部中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460,第一铰接座450和第二铰接座460彼此铰接,以使得座椅140能仰卧转动;第二弹簧430和第三弹簧440均设置于转动座150和座椅140之间;第二弹簧430的一端连接于转动座150的顶部的前端,第二弹簧430的另一端连接于座椅140的下部的前端;第三弹簧440的一端连接于转动座150的顶部后端,第三弹簧440的另一端连接于座椅140的下部的后端。
转轴530转动设置于空腔420内,且转轴530平行于承板120;转轴530固定穿设于转动杆520的中部;第一滑套470和第二滑套480均固定于空腔420内;第一滑套470和第二滑套480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滑套470和第二滑套480彼此正相对。
第一连接杆490滑动穿设于第一滑套470,第二连接杆510滑动穿设于第二滑套480;转动座150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空腔420的第二通孔590和第三通孔610;第一连接杆490活动伸出于第二通孔590,且第一连接杆490的顶部铰接于座椅140的下部的前端;第二连接杆510活动伸出于第三通孔610,且第二连接杆510的顶部铰接于座椅140的下部的后端。
第一连接杆49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未示出),转动杆520的一端活动嵌入第一长孔;第二连接杆51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长孔(未示出),转动杆520的另一端活动嵌入第二长孔;第二电机用于驱动转轴530转动,具体的,第二电机固定于空腔420的内壁,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减速器550的输入端,减速器550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560,转轴530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540,第五齿轮560和第四齿轮540啮合,以使得第二电机能够驱动转轴530转动,减速器550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减速器550,从而使得座椅140转动至某一角度后能够保持位置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完善了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从而使得座椅140能够仰卧转动,以调节乘客的仰卧角度,在进行较长路途行驶时,使得乘客的乘坐体验更舒适;具体调节方案为:第二电机驱动转轴530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52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90下降,且第二连接杆510上升,从而带动座椅140向前倾倒;反之,第二电机驱动转轴53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52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90上升,且第二连接杆510下降,从而带动座椅140向后倾倒。
此外,上述车体110还包括车顶170;车顶170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天窗。本电动车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机320的启停,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410的伸缩,第三开关用于控制第二液压缸280和第三液压缸290的同步启停,第四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启停。
同时,上述第二轴承210为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二轴承210的内圈上部的口径大于内圈下部的口径,这样设置,第二轴承210对于主轴160的竖向支撑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座椅和转向组件;所述车体包括承板和底板;所述电动车的车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以驱动所述电动车移动;所述承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置容空间;
所述转向组件和数量和所述座椅的数量一致,且所述转向组件和所述座椅一一对应;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动座、主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齿轮、第一电机和驱动齿轮;
所述转向座位于所述承板的上方;所述承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共中轴线;所述主轴的底部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主轴的上部固定嵌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主轴的顶部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主轴垂直于所述底板;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内;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主轴,且所述第一齿轮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以驱动所述主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轴套、移动部件和升降部件;
所述轴套依次固定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和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心;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彼此平行;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
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置容空间内,且所述轴套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所述轴套的内部开设有沿轴套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且所述内腔的横截面呈梅花状;所述主轴的中部的横截面呈梅花状,以使所述轴套能够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主轴;
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升降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置容空间;所述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平移,并对所述第一电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中任一齿轮啮合;所述升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轴套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对所述轴套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驱动齿轮能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中任一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移动板、挡板、连接板、第一弹簧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移动板通过滑轨和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使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底板平移,且移动方向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
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背离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电机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所述底板开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夹层空间贯通的长槽孔;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所述连接板活动穿设于所述长槽孔,并伸入所述夹层空间;
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夹层空间的内壁,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三轴承、升降板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且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壁,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底板之间;
所述升降板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还包括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以所述主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三齿轮相比所述第二齿轮更靠近所述底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保持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转动杆、转轴和第二电机;
所述转动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座椅的底部铰接于所述转动座,以使所述座椅能仰卧转动;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三弹簧均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座椅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前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前端;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后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后端;
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承板;所述转轴固定穿设于所述转动杆的中部;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均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均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彼此正相对;
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套,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套;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空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伸出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伸出于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铰接于所述座椅的下部后端;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活动嵌入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嵌入所述第二长孔;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包括车顶;所述车顶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天窗。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上部的口径大于内圈下部的口径。
CN202110752964.1A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Pending CN113335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2964.1A CN1133351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52964.1A CN1133351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5149A true CN113335149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52964.1A Pending CN113335149A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51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656A (zh) * 2007-10-23 2010-09-15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传动级
CN107848441A (zh) * 2015-07-01 2018-03-27 麦格纳座椅公司 单马达电动座椅
CN207972554U (zh) * 2018-02-06 2018-10-16 河南联合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电动观光车用座椅
CN208198165U (zh) * 2018-05-16 2018-12-07 黄福銮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1995264U (zh) * 2020-04-07 2020-11-24 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商务车的高强度舒适型可调节座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656A (zh) * 2007-10-23 2010-09-15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传动级
CN107848441A (zh) * 2015-07-01 2018-03-27 麦格纳座椅公司 单马达电动座椅
CN207972554U (zh) * 2018-02-06 2018-10-16 河南联合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电动观光车用座椅
CN208198165U (zh) * 2018-05-16 2018-12-07 黄福銮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11995264U (zh) * 2020-04-07 2020-11-24 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商务车的高强度舒适型可调节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930B2 (en) Width control device of armrest for vehicles
CN102366339A (zh) 一种旋转升降式轮椅
KR101390414B1 (ko) 장애인 차량용 휠체어 유동 방지장치
CN107696914B (zh) 载人机器人
CN113335149A (zh) 一种更舒适的观光电动车
CN108478344B (zh) 多功能轮椅
KR101423323B1 (ko) 차량용 휠체어 이동 장치
CN109011625A (zh) 一种基于凸轮转向机构的“s”型轨迹无碳小车
CN104224465B (zh) 一种可攀爬楼梯的轮椅
CN209172728U (zh) 一种一键折叠式电动轮椅
CN203766562U (zh)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座椅
CN204092377U (zh) 一种可攀爬楼梯的轮椅
CN210912221U (zh) 一种汽车
CN203493050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滑动桌子
CN206589739U (zh) 中心托架
CN21661097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汽车座椅颈部支撑结构
CN217705578U (zh) 设有物理按键触屏的双控型汽车扶手
CN219651058U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旋转座椅装置
CN215826551U (zh) 一种扶手骨架总成
KR20200064313A (ko) 상하높이 조절이 되는 전동형 시트
CN116392330B (zh) 一种可自适应调节上下坡的电动轮椅
CN215081027U (zh) 一种可坡道平稳转向的轮椅
CN203531450U (zh) 双轨机械式停车设备
CN218702718U (zh) 一种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CN111301234B (zh) 一种多功能无腿残疾人行驶及上下车的辅助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