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1857B -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1857B
CN113331857B CN202110586178.9A CN202110586178A CN113331857B CN 113331857 B CN113331857 B CN 113331857B CN 202110586178 A CN202110586178 A CN 202110586178A CN 113331857 B CN113331857 B CN 113331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peed
heat dissipation
medical imaging
airflow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61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1857A (zh
Inventor
于军
张运芝
安雄
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61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1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1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1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88Means f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了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该医疗影像设备包括外罩、机架、转子组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以及控制装置,外罩设有防护腔以及设置于防护腔内的散热风道;机架至少部分机架设置于防护腔内,机架设有检测腔;转子组件包括动力源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子绕检测腔转动,至少部分转子设置于散热风道内,且转子的转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第一气流产生组件设置于外罩,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用于将散热风道内的气体排出至防护腔的外部;控制装置分别与转子及第一气流产生组件通信连接。该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能够优化对气流产生组件的控制,以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医疗影像设备为了防护电气元件(如检测元件、控制元件、线路板等),常利用机架来承载电气元件,并利用外罩形成防护电气元件的防护腔。机架上通常设置有球管、高压及检测器等扫描部件,这类扫描部件通过利用转子(如承载轮等)设置于防护腔中,以在机架的检测腔内形成扫描面。由于转子运转以及扫描部件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防护腔内的热量不及时排除,会影响扫描精度或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或医疗影像设备死机。故医疗影像设备常需利用气流产生组件来降低防护腔内的热量,以提高医疗影像射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但在相关技术中,当医疗影像设备运行时,外罩上的气流产生组件的控制不合理,导致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的存在较大波动,不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能够优化对气流产生组件的控制,使得医疗影像设备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环境温度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能够保证医疗影像设备的扫描质量,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包括外罩、机架、转子组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以及控制装置,外罩设有防护腔以及设置于防护腔内的散热风道;机架至少部分机架设置于防护腔内,机架设有检测腔;转子组件包括动力源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子绕检测腔转动,至少部分转子设置于散热风道内,且转子的转向与散热风道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第一气流产生组件设置于外罩,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用于将散热风道内的气体排出至防护腔的外部;控制装置分别与动力源及第一气流产生组件通信连接,以根据转子的转速控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使得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医疗影像设备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启动时,能够在散热风道内产生散热气流;而转子转动时对散热气流的流动的具有促进作用,结合转子转速的大小,利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调,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降低,有利于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降低了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能耗。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风道呈环形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设置于外罩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子转动时,能够在散热风道内产生散热气流;至少一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为一列,外罩的顶部设有沿散热气流的流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为一列;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在同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风道呈环形状,医疗影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用于将外部的气体送入散热风道内,且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的出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的出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大致相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产生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间隔设置于外罩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越靠近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的出气方向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散热控制方法:
获取转子的转速信息;
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其中,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转子的转速信息;
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医疗影像设备时,能够充分利用转子转动时对其散热的促进作用,结合转子转速的大小,自动调节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降低,有利于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降低了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能耗。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其中,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硬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医疗影像设备;100、外罩;110、防护腔;120、散热风道;121、散热气流;200、机架;210、检测腔;300、转子组件;310、动力源;320、转子;400、第一气流产生组件;500、控制装置;510、处理器;520、存储器;600、第二气流产生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传统的医疗影像设备(如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在体外诊断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为医疗进步带来诸多帮助。而目前医疗影像设备的品牌繁多,使得可供医院选择产品很多,如何获得医院的青睐,提升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医疗影像设备厂家的重视。在功能或性能相近的医疗影像设备产品中,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越高,越能获得医院或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的青睐。因此如何提升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成了医疗影像设备厂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目前,为了防护电气元件(如检测元件、控制元件、线路板等),常利用机架来承载电气元件,并利用外罩形成防护电气元件的防护腔。机架上通常设置有球管、高压及检测器等扫描部件,这类扫描部件通过利用转子(如承载轮等)设置于防护腔中,以在机架的检测腔内形成扫描面。由于转子运转以及扫描部件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防护腔内的热量不及时排除,会影响扫描精度或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或医疗影像设备死机。故医疗影像设备常需利用气流产生组件来降低防护腔内的热量,以提高医疗影像射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但在相关技术中,当医疗影像设备运行时,外罩上所有气流产生组件的控制不合理,导致医疗影像设备内部环境温度的存在较大波动,不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能够优化对气流产生组件的控制,使得医疗影像设备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环境温度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能够保证医疗影像设备的扫描质量,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下面结合附图文件进行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一些实施例中所示医疗影像设备的结构视图。其中,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硬件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医疗影像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种医疗影像设备10,包括外罩100、机架200、转子组件300、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以及控制装置500,外罩100设有防护腔110以及设置于防护腔110内的散热风道120;机架200至少部分机架200设置于防护腔110内,机架200设有检测腔210;转子组件300包括动力源310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机架200上的转子320,动力源310用于驱动转子320绕检测腔210转动,至少部分转子320设置于散热风道120内,且转子320的转向与散热风道120的散热气流121的流向同向;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设置于外罩100,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用于将散热风道120内的气体排出至防护腔110的外部;控制装置500分别与转子320及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通信连接,以根据转子320的转速控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使得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本公开的医疗影像设备10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启动时,能够在散热风道120内产生散热气流121;而转子转动时对散热气流121的流动的具有促进作用。结合转子320转速的大小,利用控制装置500进行控制,使得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调,以使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10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可降低,有利于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降低了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能耗。
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转子320至少部分设置于散热风道120内,控制装置500控制动力源310动作,使得转子320转动,使得转子320的转动而加快散热气流121的流动。在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一定情况下,转子320的转速越快,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的散热效率越高。故医疗影像设备10使用过程中,控制装置500能够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取到转子320当前的转速,根据该转子320的不同转速灵活调整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使得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10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可靠性。
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无叶风扇和有叶风扇,还包括利用电机带动扰动件产生散热气流121的其他变形结构,如负压发生器等。
一些实施例中,转子320包括传动轮以及承载轮中的至少一种。传动轮以及承载轮可转动设置于机架200上,传动轮用于带动承载轮旋转;承载轮用于承载球管、高压及检测器等扫描部件,动力源310通过传动轮带动承载轮转动,以实现旋转扫描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风道120呈环形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设置于外罩100的顶部。如此,利用环形的散热风道120,有利于转子320在转动的过程中,在散热风道120内形成循环的散热气流121。此外,充分利用气体受热上升的特性,在外罩100的顶部利用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将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气体排出防护腔110的外部,有利于减少紊流,有利降低风噪,使得散热风道120内的气体流动更快,也即,有利于形成更快的散热气流121,进而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及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为一列,外罩100的顶部设有沿散热气流的流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当转子320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121的流向越一致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如此,转子320的转速越大,散热气流的流速越快,使得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121的流向越一致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处于顺风区(如图4所示,最左边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进而该散热气流对此处气流排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导致相同转速下,此处的第一气流组件的排风量最大。而当转子320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121的流向越一致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此外,每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排风量基本一致,有利于减少紊流,使得散热风道120内部的气流流动稳定性更好,能够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可靠性,进而也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包括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越相切或者越同向。也即,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相切时,该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最大顺风区;而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接近相切时,该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处于次顺风区。如此,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处于最大顺风区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小于次顺风区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
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121的流向越一致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设置于所有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最前方,可参照图4及图5进行理解。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为一列;当转子320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在同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中,越靠近散热风道120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越小。如此,可以结合第一气流组件在散热风道120中的位置实现同一列第一气流组件在不同位置的转速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使得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更加均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气流产生组件的使用寿命。
散热风道120的中部一般是指在医疗影像设备的俯视图中的中部。也即,可参照图5所示,同一列第一气流组件400中,中间位置的第一气流组件400靠近或设置于散热风道120的中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风道120呈环形状;医疗影像设备10还包括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用于将外部的气体送入散热风道120内,且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的出气方向与散热风道120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如此,利用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能够将外部气体主动送入防护腔110内,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使得扫描部件等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带走。此外,该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的出气方向与散热风道120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有利于加快散热风道120内的气流流速,进而进一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扫描质量。
可以理解地,结合前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控制,使得本公开的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扫描质量;且能够实现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可靠性。
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无叶风扇和有叶风扇,还包括利用电机带动扰动件产生散热气流121的其他变形结构,如正压发生器、空气泵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的出气方向与散热风道120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大致相切。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紊流,降低风噪,充分利用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产生的气流来加快散热风道120内的气流流速,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一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间隔设置于外罩100的底部。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散热效率。
具体本实施例中,第二气流产生组件600包括两个,设置于外罩100的底部,并靠近外罩100的两侧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10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520,处理器510用于运行存储器5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散热控制方法:获取转子320的转速信息;当转子320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第一气流产生组件400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如此,控制装置500利用该散热控制方法,能够结合转子320转速的大小,自动调节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以使医疗影像设备10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10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10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10的可靠性。
存储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处理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等。
第一转速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额度最大转速,且其转速范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散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其中,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如此,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转子转速的不同大小,自动调整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也即,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可以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以在第二转速范围内运行;而转子的转速较高时,可以降低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运行。
第二转速范围包括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额度最大转速,且其转速范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散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如此,转子的转速越大,产生的散热气流的流速越快,使得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顺风区,进而该散热气流对此处气流排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导致相同转速下,此处的第一气流组件的排风量最大。而控制装置利用该散热控制方法,能够及时判断转子的转速,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此外,可以结合图4及图5理解,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该转子的转速大小信息可以根据扫描部件执行的扫描场景所匹配的转速信息进行调节,该转速信息可以存储于存储器中,以方便被处理器调用。
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编码器等速度检测元件实施检测转动的转速大小,当转子的转动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该散热控制方法自动控制第一气流组件的转速。
在上述任一散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及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如此,可以结合第一气流组件在散热风道中的位置信息,该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该散热控制方法,实现不同位置的第一气流组件转速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使得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更加均衡。
此外,可以结合图4及图5理解,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同一列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如图6至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转子的转速信息;
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本公开的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医疗影像设备时,能够充分利用转子转动时对其散热的促进作用,结合转子转速的大小,自动调节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有利于保证医疗影像设备的扫描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影像设备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降低,有利于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降低了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能耗。
第一转速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额度最大转速,且其转速范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其中,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进而,第一气流产生组件能够根据转子的转速的大小,调整其自身转速,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也即,转子的转速小于第一阀值时,可以提高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可以在第二转速范围内运行;而转子的转速较高时,可以降低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运行。
第二转速范围包括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额度最大转速,且其转速范围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散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如此,转子的转速越大,产生的散热气流的流速越快,使得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顺风区,进而该散热气流对此处气流排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导致相同转速下,此处的第一气流组件的排风量最大。而利用该散热控制方法,使得本公开的医疗影像设备能够及时判断转子的转速,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使得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从而实现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包括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越相切或者越同向。也即,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相切时,该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最大顺风区;而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流向接近相切时,该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处于次顺风区。如此,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处于最大顺风区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小于次顺风区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
该转子的转速大小信息可以根据扫描部件执行的扫描场景所匹配的转速信息进行调节,该转速信息可以存储于存储器中,以方便被处理器调用。
在上述任一散热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及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如此,可以结合同一列中的第一气流组件在散热风道中的位置信息,实现不同位置的第一气流组件转速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使得医疗影像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更加均衡。
此外,可以结合图4及图5理解,当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处于同一列中,越靠近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使得每一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排风量基本一致,以使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罩,设有防护腔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腔内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呈环形状;
机架,至少部分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防护腔内,所述机架设有检测腔;
转子组件,包括动力源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转子,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转子绕所述检测腔转动,至少部分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散热风道内,且所述转子的转向与所述散热风道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
第一气流产生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罩的顶部,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防护腔的外部;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动力源及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通信连接,以根据所述转子的转速控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使得所述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为一列,所述外罩的顶部设有沿所述散热气流的流向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列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进气方向与所述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所述一列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为一列;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阀值时,在同一列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呈环形状;所述医疗影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气流产生组件,所述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用于将外部的气体送入所述散热风道内,且所述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同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产生组件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向大致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产生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外罩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的散热控制方法:
获取所述转子的转速信息;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所述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所述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所述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进气方向与所述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10.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医疗影像设备中,所述散热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转子的转速信息;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一转速范围内,以使所述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第一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第二转速范围内,以使所述医疗影像设备的排气量在所述第一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的最大转速小于所述第二转速范围内的最小转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进气方向与散热气流的流向越一致的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影像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阀值时,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在所述第一转速范围内,且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中,越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中部设置的所述第一气流产生组件的转速越小。
CN202110586178.9A 2021-05-27 2021-05-27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331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6178.9A CN113331857B (zh) 2021-05-27 2021-05-27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6178.9A CN113331857B (zh) 2021-05-27 2021-05-27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857A CN113331857A (zh) 2021-09-03
CN113331857B true CN113331857B (zh) 2023-08-29

Family

ID=7747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6178.9A Active CN113331857B (zh) 2021-05-27 2021-05-27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185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2758U (zh) * 2015-02-13 2015-06-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的风冷散热系统
JP2017148157A (ja) * 2016-02-23 2017-08-3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07550503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系统的降噪方法及ct系统
CN107550513A (zh) * 2017-10-12 2018-01-09 杭州医维之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Ct机冷却系统及ct机冷却系统风量调节方法
JP2019130222A (ja) * 2018-02-02 2019-08-08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211511841U (zh) * 2019-10-10 2020-09-18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线ct装置
JP2020199178A (ja) * 2019-06-13 2020-12-17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12826517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德瑞科(天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9775B2 (en) * 2002-12-16 2005-06-21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mpany, Llc Computed tomography gantry coo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5148331B2 (ja) * 2008-03-14 2013-02-20 株式会社東芝 X線ct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92758U (zh) * 2015-02-13 2015-06-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的风冷散热系统
JP2017148157A (ja) * 2016-02-23 2017-08-31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07550503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t系统的降噪方法及ct系统
CN107550513A (zh) * 2017-10-12 2018-01-09 杭州医维之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Ct机冷却系统及ct机冷却系统风量调节方法
JP2019130222A (ja) * 2018-02-02 2019-08-08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JP2020199178A (ja) * 2019-06-13 2020-12-17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211511841U (zh) * 2019-10-10 2020-09-18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线ct装置
CN112826517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德瑞科(天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857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61269A (en) 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ystem having cooling features
US20060002517A1 (en) Optimized X-ray tube cooling device
CN106655596A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的全封闭电机自通风冷却结构
CN207968158U (zh)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US8202045B2 (en) Blower fan for low profile environment
CN210958048U (zh)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组件
CN210490661U (zh) 一种通风散热电机
CN109152299B (zh) 探测组件的散热结构及探测设备
CN113331857B (zh) 医疗影像设备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09157240A (zh) 一种自散热ct机
JPH09276262A (ja) X線ct装置
CN211723198U (zh)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CN106385136A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209153725U (zh) 一种自散热ct机
CN206269452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医疗设备
KR20140029296A (ko) 컴퓨터 단층촬영 스캐닝 장비
CN110881991A (zh) Ct扫描机的散热装置、ct扫描架及ct扫描机
CN210865983U (zh) 一种外接插入式智能开关散热结构
CN115866975B (zh) Ct设备离心散热装置及ct扫描设备
JP2006181187A (ja) X線ct装置
CN220325411U (zh) 一体式电机
CN219592904U (zh) 一种用于料理机的散热风道结构
CN211934077U (zh) Ct扫描机的散热装置、ct扫描架及ct扫描机
CN112826517A (zh) 用于ct探测器的散热装置及ct设备
CN206694281U (zh) 一种自冷式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