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153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0153A
CN113330153A CN201980084859.6A CN201980084859A CN113330153A CN 113330153 A CN113330153 A CN 113330153A CN 201980084859 A CN201980084859 A CN 201980084859A CN 113330153 A CN113330153 A CN 113330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um
washing machine
side wa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48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0153B (zh
Inventor
上津原雅浩
奥野智行
岛影胜之
吉田清信
浦井康司
中西健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66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0007575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9/0177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30523A1/ko
Publication of CN113330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0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30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32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33/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was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18Washing liquid leve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06Recirculation of washing liquids, e.g. by pumps or diverting valv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46Drum speed; Actuation of motors, e.g. starting or interrup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6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n inclined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30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32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33/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rins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D06F37/06Ribs, lifters, or rubbing 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recepta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高度的节水效果的滚筒式洗衣机。配备有分别控制驱动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洒水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驱动装置将滚筒旋转驱动,供水装置向外桶的内部供水,洒水装置将储存于外桶的水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滚筒具有升降件和多个后部贯通孔。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洗涤循环中将能够使洗涤物浸湿的量的洗涤水维持在外桶内部的状态下使滚筒旋转的同时执行洒水处理。在洒水处理中间歇性地重复执行停止循环泵(91)的驱动的待机处理。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节水、节能及洗衣性能得到提高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一种通过使储存在滚筒中的水比储存在水箱中的水多来提高节水效果的滚筒式洗衣机。(专利文献1和2)。
与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不同,这些滚筒式洗衣机仅在滚筒的一部分形成有在滚筒的侧壁或底部壁开口的多个小孔,使得水难以从滚筒的内部排出(在此,称之为简易无孔式)。并且,配备使储存于水槽的水在滚筒循环的循环装置,来调整循环水的水量,使得在洗涤循环中在滚筒内部维持较多的水。
虽然不是无孔式的滚筒式洗衣机,但本申请人为了提高滚筒的强度和脱水性能而之前提出了一种将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凹凸形成在滚筒的整个侧壁的滚筒式洗衣机(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8-220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第2008-237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第2017-99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的无孔式的滚筒式洗衣机,与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相比,由于减少了储存于水槽及滚筒的水的总量,因此可以提高节水效果。
然而,由于一定量的水储存在水槽和滚筒两侧,因此与洗涤水量相比,存在在洗涤期间未对洗涤做出贡献的水。
并且,由于以将水储存在滚筒内的状态下旋转滚筒,因此需要用于将水升起的能量。其结果,由于旋转能量增加,从而洗涤所需的能量总量将增加。
尤其,在专利文献1、2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中,由于只能通过配备于滚筒的底部的一组小孔来排水,因此排水性差,脱水需要时间。因此,在脱水性能的观点上存在问题。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主要目的中的一个是实现如下的滚筒式洗衣机: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于洗涤的总水量而能够获得高度的节水效果,另外,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洗涤性能和节能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主要目的中的另一个是提供一种不仅节水或节能效果优异,而且脱水性能也优异的无孔式的滚筒式洗衣机。
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包括:主体,在前表面具有使洗涤物出入的投入口;外桶,以与所述投入口连接有开口的状态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滚筒,以开口朝向所述投入口的状态能够旋转地收容于所述外桶;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所述滚筒;供水装置,向所述外桶的内部供水;洒水装置,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利用循环泵输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以及所述洒水装置。
所述滚筒具有:升降件,从侧壁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在洗涤循环中,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洒水处理:在所述外桶内部维持使所述洗涤物能够浸湿的量的洗涤水的状态下旋转所述滚筒的同时将所述洗涤水向所述滚筒内部喷洒,并且在所述洒水处理中,所述控制器间歇性地执行重复执行停止所述循环泵的驱动,直到从所述后部贯通孔流出的所述洗涤水储存于所述外桶而能够实现输送为止。
根据该滚筒式洗衣机,与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相同地,在收容洗涤物并进行旋转的滚筒配备有升降件,在洗涤循环中与后述的详细的内容一样主要借由"摔打的洗涤"来进行洗涤物的洗涤。
此外,由于配备有向收容于滚筒中的洗涤物喷洒的洒水装置,从而在洗涤循环中执行如下的洒水处理:在外桶的内部维持使洗涤物能够浸湿的量(即,使洗涤物处于充分浸湿的状态的量)的洗涤水的状态下旋转滚筒并将洗涤水向滚筒的内部喷洒。
即,在外桶的内部维持有少量的洗涤水,这种少量的洗涤水大部分不会被浪费而高效地浸湿洗涤物。由于喷洒的水的大部分被洗涤物吸收并维持,从而在滚筒的内部几乎不会储存有洗涤水。
因此,如下所述,洗涤物充分地变重并且掉落距离也变大,从而可以受到较强的冲击力而提高洗涤效果。由于掉落的洗涤物由侧部所支撑,因此即使衣物包含大量的洗涤水,也可以抑制衣物的重量快速减小,从而可以稳定地维持高效的摔打的洗涤。
从洗涤物逐渐流出的洗涤水通过后部贯通孔聚集于外桶。由于洗涤水较少,无法连续地执行洒水处理。因此,在该滚筒式洗衣机中,间歇性地重复执行停止循环泵的驱动的待机处理,直到储存在外桶中的洗涤水的量可以能够被输送。因此,即使洗涤水较少,也可以稳定地执行洒水处理。
由于洗涤水为少量,从而可以缩短供水或排水等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并且由于相关装置的能力也可以变小,从而可以减少部件费用。
并且,所述滚筒式洗衣机的滚筒可以进一步具有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的多个前部贯通孔。
然后,在进行脱水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从前部贯通孔排出洗涤水,从而实现高效的脱水。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所述滚筒具有从所述滚筒的侧壁向内侧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肋部,并且多个所述突出肋部被分割,从而在所述前部贯通孔和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可以形成有能够使水沿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流动的水流路。
在该滚筒式洗衣机的滚筒的侧壁可以配备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肋部。因此,可以提高滚筒的强度及脱水性能。然而,若在侧壁的没有孔的部分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突出肋部,则因脱水时的离心力压贴在滚筒的侧壁的水仅通过聚集在突出肋部之间而无法顺畅地排出。
与此相反,在本滚筒式洗衣机中,这样的突出肋部被分割,从而在前部贯通孔和后部贯通孔之间形成有能够实现沿侧壁的内表面的水的流动的水流路。通过此,聚集与突出肋部之间的水可以沿水流路流动,并且从前部贯通孔流出至后部贯通孔,从而可以被顺畅地排出。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脱水性能。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在所述侧壁可以形成有多个所述水流路,多个所述水流路大致与所述突出肋部垂直并且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至后端部在直线上延伸。
如此,在脱水时能够更加顺畅地排水,从而可以更加提高脱水性能。
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所述突出肋部的的末端面可以相对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以20°以上的角度倾斜。
如此,即使洗涤物在脱水时由于离心力而强力地压贴于侧壁,也可以稳定地确保水流路。并且,通过增大接触角可以很好地挤压洗涤物,从而即使是无孔式的滚筒也可以获得优异的脱水效果。
所述滚筒式洗衣机还可以配备为所述侧壁的具有所述前部贯通孔的所述前端部及具有所述后部贯通孔的所述后端部的至少一侧的内表面凹陷的形态。
如此,由于前部通孔等的周边相对凹陷,从而沿水流路流过来的水易于从贯通孔流出。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排水性。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所述水流路分别沿所述升降件的两侧部形成并且所述升降件的各侧部相对于轴方向倾斜,从而可以形成有向所述前部贯通孔及所述后部贯通孔中的任意一个引导水的引水面。
当脱水时,沿滚筒的侧壁在圆周方向上流动的水被升降件堵住。当脱水时,即使洗涤物贴在侧壁,洗涤物也被升降件的突出末端托起。若沿升降件的侧部形成有水流路,则在该水流路的上侧形成有较大的空间。
因此,可以将被升降件堵住的大量的水顺利地引导至前部贯通孔或后部贯通孔。若在升降件的各侧部形成有引水面,则由于可以选择前部贯通孔或后部贯通孔来引导水,从而可以更加高效地排水。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所述升降件具有多个安装钩,所述侧壁具有比所述安装钩更大地开口的状态下分别安装于安装钩的多个安装孔,所述每个安装钩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而使所述升降件安装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在所述升降件的各侧部可以形成有向所述升降件的内部导入水的通水孔。
如此,由于可以与前部贯通孔及后部贯通孔一同利用使用于升降件的安装的安装孔而排水,从而更加提高了排水性。因此,可以更加提高脱水性能。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在所述侧壁的所述升降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部贯通孔之间的部位以及所述升降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的部位可以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加强突出部。
侧壁的刚性通过突出部得到强化,但在升降件的周边没有突出肋部。因此,在侧壁的圆周方向上产生强度差。由此,在对侧壁进行弯曲加工时,存在容易发生变形且难以获得圆度的问题,或者在使用时发生应力集中而使滚筒容易变形的问题。
与此相反,若配备有这种加强突出部,则可以减少侧壁的圆周方向的强度差。因此,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洒水装置还可以具有从所述滚筒的开口部的上方朝底部喷洒水的洒水口。
如此,可以向收容于滚筒的洗涤物均匀地喷洒洗涤水。因此,即使少量的洗涤水也不会浪费,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地浸湿洗涤物。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在所述外桶的下部还可以配备有向下凹陷的托盘形状的蓄水部,并且从后部贯通孔流出的所述洗涤水可以收集在所述蓄水部。
如此,即使维持在外桶内部的水为少量,也可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地收集而蓄水。即使水收集在外桶,水难以与滚筒接触。因此,由于收集外桶的水难以流入滚筒,并且能够使滚筒的直径变大,从而还可以提高洗涤效果。若蓄水部的容积减少,则可以利用相应的有效尺寸而将滚筒的直径变大。
所述滚筒式洗衣机还可以配备有感测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水位而向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的水位传感器。
如此,即使洗涤水为少量,也可以根据水位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将洒水处理及待机处理在适当的时序进行转换并自动执行。
在此情况下,在所述蓄水部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加热器。
若加热洗涤水,则可以提高洗涤效果。由于洗涤水为少量,从而加热时间也变短,还可以抑制耗电。由于可以执行停止循环泵的待机处理,并且可以通过水位传感器感测水位,从而即使洗涤水为少量,也可以防止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加热。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从所述蓄水部的上方突出的盖部可以沿位于所述滚筒的脱水旋转方向的进角侧的所述蓄水部的侧部的边缘配备。
在进行脱水的情况下,滚筒高速旋转。此时,通过配备如上所述的盖部,可以抑制从后部贯通孔溅出的水卷起而上升,并且可将该水掉落至蓄水部。
并且,在所述滚筒式洗衣机中,控制装置还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洗涤循环之前执行测量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所述洗涤物的量的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并且使与所述洗涤物的量对应的预定量的水供应至所述外桶。
虽然洗涤物的量多样,然而由于供应与该洗涤物的量对应的量的水,从而可以高度地节水。
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所述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水量和能够使所述循环泵实现输送的水量来设定向所述外桶的供水量。
如此,由于确保较高的洗涤效果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提供于洗涤的水,从而能够实现高度的节水。
所述滚筒式洗衣机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向在述滚筒的内部循环暖风的烘干装置,所述滚筒在其底部壁还可以配备有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可以大于所述前部贯通孔及所述后部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
即,在将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应用于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的情况下,在滚筒的底部壁可以形成多个贯通孔,并且若使这些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大于前部贯通孔及后部贯通孔的总开口面积,则可以高效地烘干洗涤物。由于可以缩短烘干时间,并且还可以减少耗电量,从而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节能。
在另一侧面,一种洗衣机包括:主体;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驱动装置,将所述滚筒旋转驱动;供水装置,向所述外桶供水;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利用循环泵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及所述洒水装置,其中,所述滚筒包括侧壁、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的升降件、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的多个后部贯通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洗涤循环中执行使所述滚筒旋转的同时驱动所述循环泵而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的洒水处理,并且间歇性地重复执行在所述洒水处理中使所述循环泵的驱动停止的待机处理。
当在所述洒水处理中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减少至所述循环泵不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一水量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停止所述洒水处理直到所述滚筒的水通过所述后部贯通孔流出至所述外桶,使得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增加至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为止。
所述洗衣机还可以包括:水位传感器,感测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水位,并输出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水位传感器可以感测与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对应的规定水位,并可以输出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判定在所述外桶是否在所述规定水位的状态下经过预定时间来判定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是否达到所述循环泵不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一水量。
所述供水装置向所述外桶供水的供水量可以根据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和所述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第三水量来设定。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在所述洗涤循环之前执行测量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所述洗涤物的量的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并且根据所述洗涤物的量来确定所述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第三水量。
所述外桶可以包括:蓄水部,所述外桶的下部朝下侧凹陷而形成,以收集通过后部贯通孔流出的水。
所述滚筒还可以包括: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
所述滚筒还可以包括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水流路的多个突出肋部,所述水流路使水在所述前部贯通孔和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能够沿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流动。
在另一侧面,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一种洗衣机包括:主体;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以及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其中,所述滚筒包括:侧壁;升降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以及多个突出肋部,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水流路,所述水流路能够使水在所述前部贯通孔和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沿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流动。
在所述侧壁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可以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侧壁向外侧突出而使其内表面相对凹陷的凹槽部,在所述前侧凹槽部可以形成有所述前部贯通孔,在所述后侧凹槽部可以形成有所述后部贯通孔。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可以形成于所述侧壁中的除了设置有所述升降件的升降件设置部、所述前侧凹槽部、所述后侧凹槽部以外的范围。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可以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形成,所述水流路可以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多个突出肋部之间沿轴方向形成。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可以沿轴方向彼此隔开形成,在沿所述轴方向相邻的多个突出肋部之间可以沿圆周方向形成有环状水路。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中的每一个的圆周方向的两侧端面和轴方向的两侧端面可以分别相对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倾斜预定角度。
在又一侧面,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一种洗衣机包括:主体;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以及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其中,所述滚筒包括:侧壁;升降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轴方向延伸;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以及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其中,所述升降件包括:引水面,形成于所述升降件的两侧部,以将水引导至所述前部贯通孔以及所述后部贯通孔中的一个。
所述升降件可以包括:通水孔,形成于所述引水面,以将水引导至所述升降件的内部。
所述升降件可以包括:安装钩,用于安装于所述侧壁,其中,在所述侧壁可以形成有安装所述安装钩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可以包括开口,以在所述安装钩安装的状态下使所述升降件内部的水流出至所述滚筒的外部。
所述所述滚筒还可以包括:加强突出部,沿圆周方向形成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升降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部贯通孔之间以及所述侧壁的所述升降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能够大幅减少用于洗涤的总水量,因此可以实现能够获得高度的节水效果的滚筒式洗衣机。并且,也可以使脱水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一般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洗涤设备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滚筒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及其凹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控制器及相关装置的主要构成的框图。
图5a是从上方观察蓄水部的示意图。
图5b沿图2的箭头Y观察的蓄水部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示出滚筒式洗衣机运行的主要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洗涤循环的主要流程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在洗涤循环中的主要过程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在洗涤循环中的主要过程的示意图。
图8c是示出在洗涤循环中的主要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滚筒的变形例的凹部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滚筒的示意立体图。
图11b是由图11a的箭头X示出的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图。
图12a是示出升降机的示意立体图。
图12b是在图12a的箭头Z-Z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滚筒的侧壁内表面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相当于在去除升降机的状态下的图13的图。
图15a是示出根据应用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凹部(滚筒的底部壁)的示意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烘干时的暖风的流动的图。
图16a至图16c是示出升降机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以下说明本质上仅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同时,用于说明的轴方向表示横轴J延伸的方向。相同地,圆周方向表示横轴J的圆周方向。
<滚筒式洗衣机的要点>
在应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滚筒式洗衣机(简称为洗衣机)中,着眼于对其洗涤效果做出贡献的机械作用而考虑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洗涤循环中所利用的水量。
如图1所示,在一般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在滚筒D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升降件L。在洗涤循环中,向滚筒D的内部供应预定量的洗涤剂和水(洗涤水),在此状态下,滚筒D进行旋转驱动。据此,被洗涤水浸湿的洗涤物C反复进行被升降件L推上并掉落的操作。
即,在滚筒式洗衣机的情况下,主要借由被洗涤水浸湿的洗涤物C掉落的机械作用来执行洗涤(所谓的“摔打洗涤”)。因此,滚筒式洗衣机的洗涤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洗涤物C掉落时的冲击力的影响。
如果滚筒D的内径大,则掉落距离变大。因此,为了提高洗涤效果,优选地滚筒D的内径要大。若滚筒D的内径相同,则洗涤物C的重量大的一方(即,包含大量洗涤水的一方)的冲击力大,从而可以提高洗涤效果。并且,若滚筒D内部的洗涤水少,则掉落距离变大并且减少由水引起的冲击缓和,从而据此也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若在滚筒D内部储存有水,则由于水也被提高,从而滚筒D的旋转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从节能的观点来看,优选地使滚筒D内部的水少。
因此,在本洗衣机中考虑了如下:在洗涤循环中使洗涤物C处于被充分浸湿的状态,使其重量最大化,同时在滚筒内部不储存洗涤水,从而使掉落距离最大化,并且使洗涤物直接与滚筒的壁表面碰撞,从而提高洗涤效果。
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于洗涤的总水量,并且可以获得高度的节水效果。并且,由于总水量较少,从而可以缩短供水或排水等的处理所需的时间,并且可以降低相关装置的能力,从而也可以减少辅助材料的费用。由于抑制了提高水时消耗的能量,从而可以获得节能效果。
并且,在本洗衣机中,在洗涤循环中间歇性地执行将洗涤水洒水在滚筒的内部的处理。此时,可以使水不储存于滚筒与外桶之间而旋转滚筒。据此,可以降低旋转的滚筒受到来自水的旋转阻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节能效果。
第一实施例
<洗衣机的结构>
图2示出了应用根据本事实力的技术的滚筒式洗衣机(洗衣机1A)的一例。洗衣机1A主要包括主体2、外桶3、滚筒4、驱动装置5、控制器6(控制装置的一例)等。
在洗衣机1A中,收容洗涤物的滚筒4以横轴J(大致沿水平方向或倾斜的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旋转。并且,洗衣机1A是所谓的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构成为自动执行由洗涤、漂洗、脱水等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的洗涤处理。
(主体)
主体2是由板或框架构成的箱体形状的容器,并且构成洗衣机1A的外部形状。为了使洗涤物出入,在主体2的前表面形成有圆形的投入口2a。在投入口2a设置有具有透明的窗的门2b。投入口2a由门2b开闭。在主体2的投入口2a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由用户操作的开关等的操作部7。
(外桶3)
在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投入口2a连通的外桶3。外桶3由具有底部的圆筒形且能够蓄水的容器构成,其开口与投入口2a相连接。外桶3被配备于主体2内部的阻尼器(未示出)所支撑,并且横轴J可以通过其中心。
在外桶3的上部配备有利用供水排管8a、供水阀8b、洗涤剂投入装置8c等构成的供水装置8。供水排管8a的上游侧端部突出至洗衣机1A的外部,并且连接于外部供水源。供水排管8a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于在外桶3的上部开口的供水口3a。
洗涤剂投入装置8c构成为在收容洗涤剂或柔顺剂等的洗涤剂的同时能够出入于主体2。在洗涤之前,可以将洗涤剂放入洗涤剂投入装置8c。据此,洗涤剂投入装置8c将所收容的洗涤剂与供应的水混合而投入于外桶3。
在外桶3的下部配备有朝下方凹陷的托盘形状的蓄水部30。在外桶3的下方设置有起到排水装置及洒水装置的功能的水处理单元90。针对这样的蓄水部30及水处理单元90将单独在后面描述。
(滚筒4)
滚筒4由直径略小于外桶3的圆筒形容器构成,并且以与外桶3中心一致并使底部朝向后方的状态收容于外桶3的内部。如图3所示,滚筒4配备有圆筒形的侧壁41、覆盖其底部的圆盘形状的底部壁42、从其开口侧的边缘向内侧方向突出的圆形的环状的法兰壁43。侧壁41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据此,在滚筒4的前部形成有对应于投入口2a的圆形的开口部44。洗涤物通过投入口2a及开口部44投入到滚筒4的内部。滚筒4的前部以能够旋转的状态支撑在投入口2a。
在滚筒4的侧壁41配备有升降件45、突出部46、前部贯通孔47、后部贯通孔48等。
升降件45由细长的部件构成,沿滚筒4的中心线延伸,在侧壁41的内表面向内侧方向突出。升降件45沿侧壁41的圆周方向以等间距配备有多个(洗衣机1A中为三个)。升降件45的形状、布置、数量等可以根据规格而变更。
突出部46由在侧壁41的内表面朝内侧方向突出的突起构成,在侧壁41配备有多个。突出部46在各个升降件45之间的部分按间距以格子形态布置。每个突出部46以使侧壁41的外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各突出部46形成为表面光滑的圆顶形状。
每个突出部46的高度L1以及相邻的突出部46之间的距离L2被设计为如下:当浸湿状态的衣物接触于侧壁41的内表面时,使相邻的突出部46之间的间距空出。突出部46的形状、布置等可以根据规格而变更。
前部贯通孔47和后部贯通孔48是分别贯通侧壁41的孔。前部贯通孔47形成为在侧壁41的整个圆周整齐排列为一列。后部贯通孔48形成为在侧壁41的整个圆周而整齐排列为两列。前部贯通孔47形成于侧壁41中的开口部44的附近部位,后部贯通孔48形成于侧壁41中的底部壁42的附近部位。
即,与在侧壁广泛地形成有贯通孔的普通滚筒不同,滚筒4仅在侧壁41的前后的有限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无孔型)。据此,滚筒4构成为水难以流出但是容易蓄水的结构。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中的每一个的数量、布置、尺寸、形状等可以根据规格而变更。
详细的内容将后述,前部贯通孔47主要在脱水循环中用于滚筒4的排水,并且后部贯通孔48主要在洗涤循环及漂洗循环中用于滚筒4的排水。因此,向后倾斜的滚筒4的后部侧的开口率大于前部侧的开口率(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的比率)。并且,在洗衣机1A中,滚筒4需要一定程度的保水力。因此,也可以在侧壁41的其他部分形成贯通孔,然而有必要将其开口率形成为大幅小于前部或后部。
(驱动装置5)
驱动装置5设置于外桶3的后部。驱动装置5由电机51、逆变器52等构成。电机51的轴51a贯通外桶3的后部而突出到外桶3的内部。轴51a的前端固定在滚筒4的底部壁42的中心。
即,滚筒4的后部被轴51a轴支撑,因此驱动装置5直接驱动滚筒4(所谓的直接驱动方式)。据此,滚筒4借由电机51的驱动以横轴J为中心沿预定方向旋转。旋转方向可以是任何方向,然而在洗衣机1A中构成为从前方观察时滚筒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控制器6)
控制器6设置于主体2的上部。控制器6整体地控制洗衣机1A的操作。控制器6由CPU、存储器等的硬件和控制程序及各种数据等的软件构成。控制器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构成为执行在存储器上保存的程序指令。
图4示出了控制器6和主要相关装置。水位传感器11、水温传感器12、电机传感器13、操作部7、驱动装置5、供水阀8b、加热器31、水处理单元90等电连接于控制器6。
水位传感器11感测储存在外桶3的水的水位,并将感测到的水位输出至控制器6。如图2所示,水位传感器11设置于蓄水部30的附近。水位传感器11根据蓄水部30的水压变化来感测蓄水部30的储水水位。水位传感器11感测能够输送至循环泵91的水位(规定水位:在本实施例中,蓄水部30处于满水的水位)并输出至控制器6。
水温传感器12感测储存在外桶3的水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水温输出至控制器6。如图1所示,水温传感器12设置于蓄水部30的附近。据此,水温传感器12感测储存在蓄水部30的水的温度。加热器31设置于蓄水部30而加热储存在外桶3的水。
电机传感器13(仅图示于图4中)内设于电机51,感测电机51的旋转速度,并将感测到的旋转速度输出至控制器6。操作部7向控制器6输出由用户输入的运行开始及运行模式选择等的指示信息。控制器6根据这些测量值或指示信息来控制驱动装置5、供水阀8b、加热器31、水处理单元90等。
控制器6配备有洗涤处理部61、洗涤物重量测量部62、信息存储部63等。洗涤处理部61按照指示执行由洗涤、漂洗、脱水等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洗涤处理。洗涤物重量测量部62执行测量收容于滚筒4的洗涤物的重量的处理(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信息存储部63存储洗涤处理或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所需的信息,并向洗涤处理部61或洗涤物重量测量部62输出这些信息。
(蓄水部30和水处理单元90)
图5a及图5b详细示出了蓄水部30。
如上所述,蓄水部30布置于外桶3的下部,具体地,布置于倾斜的外桶3的最低的后部的下侧部位。蓄水部30形成为向下凹陷的托盘形状,即,形成为底部较薄并且开口面积相对较大的形状。据此,从后部贯通孔48流出的水高效地收集在蓄水部30而存储。因此,即使维持在外桶3的内部的水是少量水,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被顺利地储存。
进而,在外桶3配备有这种蓄水部30,使得储存在外桶3的水可以集中在蓄水部30。其结果,在外桶3,储存于蓄水部30以外的部位的水量将减少。由于储存于外桶3的水很难接触于滚筒4,从而可以将滚筒4的直径变大。其结果,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如上所述,在蓄水部3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31。加热器31布置为沿蓄水部30的底部表面延伸。加热器31由控制器6控制开启/关闭,并转换为发热的加热状态和不发热的非加热状态。
在蓄水部30的圆周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两侧部中,在位于滚筒4的旋转方向(在图5B中用箭头表示)的进角侧的侧部设置有薄板形状的盖部32。盖部32配备为沿蓄水部30的侧部的边缘,并且向蓄水部30的上方突出。
在脱水循环中,滚筒4以高速旋转。此时,通过配备这样的盖部32,可以抑制从后部贯通孔48飞溅出来的水卷入滚筒4。此外,在盖部32可以将从后部贯通孔48飞溅出来的水掉落于蓄水部30。
在蓄水部30的底部表面开口有通水口33。通水口33通过通水管34连接到水处理单元90。
水处理单元90由循环泵91、排水泵92、过滤器93等构成为一体。水处理单元90具有送水排管94及排水排管95,并且如上所述,起到排水装置和洒水装置的功能。流入水处理单元90的水通过过滤器93。通过此,混入水中的纽扣等的异物、线屑等被过滤器93回收。
循环泵91和排水泵92分别由控制器6控制其驱动。通过循环泵91或排水泵92驱动,储存于外桶3的水通过通水口33被引入水处理单元90,并通过过滤器93后从水处理单元90输送。
循环泵91的排出口连接于送水排管94。送水排管94布置于主体2的内部的前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连接于设置在投入口2a的上部的洒水器96。洒水器96具有向滚筒4的内侧以放射状喷洒水的洒水口96a。
因此,通过驱动循环泵91,使得储存于外桶3的水被输送,并且使水从滚筒4的开口部44的上侧朝滚筒4的底部(即,收容于滚筒4的洗涤物)均匀地分散。因此,喷洒的水高效地将洗涤物浸湿。一部分水被供应至洗涤物,并且剩余的水被排出。当循环泵91驱动时,水在外桶3的内部循环,并且维持其水量。
排水泵92的排出口连接于排水排管95。排水排管95布置于主体2的内部的下侧,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从主体2的背面向外侧引出。因此,若驱动排水泵92,则外桶3内部的水从洗衣机1A排出而其水量被减少。
在此,在本洗衣机1A中,由于在洗涤循环中使用的水量为少量,从而循环泵91及排水泵92也可以为低功率。因此,针对这种泵可以使用比现有泵更加低廉的小型泵。
<滚筒式洗衣机的运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洗衣机1A的运行的一例。
在执行洗涤处理的情况下,首先,用户将洗涤物投入滚筒4(步骤S1)。在本洗衣机1A的情况下,此时,洗涤剂等也被投入到洗涤剂投入装置8c。然后,借由操作部7的操作,向控制器6输入洗涤开始的指示(在步骤S2中为是)。然后,控制器6(洗涤处理部61)根据该指示自动开始由洗涤、漂洗、脱水等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运行。
在洗涤循环之前,控制器6(洗涤物重量测量部62)为了设定供水量而使投入有洗涤物的滚筒4旋转来执行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步骤S3)。即,测量未被浸湿的状态的洗涤物的重量。
控制器6根据预定的条件使滚筒4加速及减速,并根据施加于滚筒4的扭矩的变化并借由运算来计算洗涤物的重量。若计算出洗涤物的重量,则控制器6根据计算出的洗涤物重量来设定供水量(步骤S4)。
具体地,在信息存储部63设定有能够实现与洗涤物的重量对应的适当的供水量的设定的供水信息。在本洗衣机1A的情况下,作为供水信息设置有与洗涤物的重量对应而使该洗涤物整体能够湿润的最少限度的水量(即,能够使洗涤物保有水分的水量)。控制器6通过将计算出的洗涤物的重量与其供水信息进行比较来测量能够使洗涤物保有水分的水量。
在信息存储部63作为供水信息还设定有能够使循环泵91实现输送水的水量。即,若使循环泵91能够实现送水,则至少需要充满循环泵91及送水排管94的水量和在动态上稳定使得从洒水口96a能够以适当的状态喷洒水的水量。因此,在信息存储部63作为供水信息设定有能够借由循环泵91的输送而以稳定且适当的状态洒水的最少限度的水量。
控制器6根据这样的供水信息设定适当的供水量。例如,若将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水量与能够以稳定且适当的状态洒水的水量相加的水量(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最大水量+能够使循环泵91实现输送的最少水量)设定为供水量,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于洗涤的总水量。通常,优选地在一定程度的时间期间洒水,从而将进一步追加预定的水量。
在洗涤循环中,加热器31以在使用热水的情况下必须浸渍在水中的方式布置于蓄水部30。例如,当在蓄水部30存储能够使循环泵91实现输送的水量时,加热器31以位于比其水位低的位置的方式布置。
若供水量的设定结束,则控制器6开始洗涤循环(步骤S5)。图7是示例出了在洗涤循环中的处理流程。
若洗涤循环开始,则控制器6控制供水阀8b而向外桶3供应预定量的水(步骤S10)。此时,收容在洗涤剂投入装置8c的洗涤剂与供应的水一起被投入到外桶3。其结果,如图8a所示,预定量的洗涤水(水和洗涤剂的混合水)储存在外桶3的下部。蓄水部30成为填满水的状态(用符号C表示洗涤物)。
若控制器6根据从水位传感器11输入的检测值判定蓄水部30被充满水,则控制器6操作加热器31来加热洗涤水(步骤S11)。在信息存储部63预先设定有洗涤效果较高的预定的判定温度Ts(例如,60℃等)。
控制器6根据从水温传感器12输入的检测值来判定水温是否达到判定温度Ts(步骤S12)。其结果,在判定水温为判定温度Ts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6停止加热器31的操作(步骤S13)。由于总水量为少量,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加热至判定温度Ts。
随后,控制器6驱动驱动装置5(电机51)而开始滚筒4的旋转(步骤S14)。控制器6根据从电机传感器13输入的检测值而使滚筒4以预定的旋转数旋转。
控制器6开始驱动循环泵91(步骤S15)。通过此,如图8b所示,执行旋转滚筒4的同时将洗涤水喷洒到滚筒4的内部洒水处理。
在此,优选地,首先在滚筒4旋转之前开始循环泵91的驱动,并且在借由洒水处理将洗涤物C浸湿之后开始旋转。据此,可以更有效地执行洗涤循环。然而,在利用热水的情况下,可以不这样执行。
洗涤物C借由洒水处理而被加热的洗涤水浸湿。由于喷洒能够使洗涤物C保有水分的水量的洗涤水,因此洗涤物C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能够保有水分的水量成为湿润的状态。即,由于洗涤物C的重量达到上限程度而能够获得较强的冲击力,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洗涤效果。
洒水需要一定程度的喷洒压力,也需要以一定程度的水量喷洒。进而,由于维持在外桶3的内部的洗涤水为少量,从而储存在外桶3的洗涤水在短时间内消失,并且不能被输送到循环泵91。
在信息存储部63预先设定有蓄水部30在满水(规定水位)的状态到无法使循环泵91实现输送的预定时间。控制器6根据从水位传感器11输入的检测值来判定从蓄水部30的满水状态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16)。
此外,在从在蓄水部30的满水状态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6停止循环泵91的驱动(步骤S17)。然后,如图8c所示,尽管不进行洒水,但是由于洗涤物C变得完全浸湿的状态并且滚筒4正在旋转,因此将持续进行摔打的洗涤。
此时,由于滚筒4内部的洗涤水几乎没有,因此洗涤物C从滚筒4的上表面掉落到下表面而与滚筒4的壁表面碰撞。因此,由于洗涤物C受到较强的冲击力,从而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由于在滚筒4的内部几乎没有多余的洗涤水,并且在滚筒4与外桶3之间没有储存洗涤水,因此可以抑制多余的能量消耗而减少电力消耗。
即使被扔到滚筒4的下表面,由于在滚筒4的侧壁41几乎没有贯通孔,从而即使洗涤水由于冲击而从洗涤物流出,洗涤水也会被洗涤物再次吸收。洗涤水无法因冲击而从洗涤物C快速流出。因此,即使没有喷洒洗涤水,也可以长时间保持适合于洗涤物C的洗涤水。其结果,可以实现稳定且高效的摔打的洗涤。
通过反复进行摔打的洗涤,洗涤水逐渐从洗涤物C流出。在滚筒4的侧壁41形成有用于容纳洗涤物C的多个突出部46。在洗涤物C的下方存在与后部贯通孔48相通的空间(水流路)。由此,从洗涤物C缓慢流出的洗涤水顺利且有效地通过水流路而引导至后部贯通孔48。
从洗涤物C流出的洗涤水通过后部贯通孔48滴落到外桶3。滴落到外桶3的洗涤水被收集到蓄水部30并填满蓄水部30。直到洗涤水储存于外桶3而能够使循环泵91实现输送为止,控制器6不执行洒水处理而等待(待机处理)。
控制器6根据从水位传感器11输入的检测值来判定外桶3的水位是否达到预定的水位h(即,蓄水部30是否满水)(步骤S18)。若其结果,判定为蓄水部30到达满水(规定水位),则控制器6启动加热器31(步骤S19)。
控制器6判断水温是否达到判定温度Ts(步骤S20),在判定为在判定温度Ts以上的情况下,停止加热器31的操作(步骤S21)。由于洗涤水已经被加热至判定温度Ts并且是少量,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洗涤水加热至判定温度Ts。
随后,控制器6判定洗涤循环是否结束,在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中的否),再次执行洒水处理(步骤S15)。如此,控制器6间歇性地反复进行待机处理,直到洗涤循环结束(步骤S15至步骤S21)。
若洗涤循环结束,则控制器6停止驱动装置5(电机51)的驱动(步骤S23),并返回到图6所示的主控制。
接着,控制器6执行漂洗循环(步骤S6)。在漂洗循环中,首先,控制器6驱动排水泵92并排出储存于外桶3的洗涤水。由于洗涤水的量是少量,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排水。
接着,与洗涤循环相同,控制器6执行供水或搅拌处理。在此,供水量可以与洗涤循环的供水量相同,或者也可以大于洗涤循环的供水量。优选地,也可以执行借由加热器31的加热,但无需必须执行。也有多次执行漂洗循环的情况。漂洗循环的内容可以根据规格而适当地设定。
若漂洗循环结束,则控制器6执行脱水循环(步骤S7)。在脱水循环中,滚筒4被驱动而以高速旋转预定时间。洗涤物C由于离心力而处于贴附在滚筒4的侧壁41的内表面的状态。洗涤物C所包含的水通过前部贯通孔47和后部贯通孔48而流出至滚筒4的外部。通过此,洗涤物C将被脱水。
在漂洗循环(在执行多次的情况下为最后一次)中的水量较少时,贯通孔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脱水。
借由脱水而储存在外桶3的水通过控制器6驱动排水泵92而被排出。若脱水循环结束,则通过使预定的蜂鸣器鸣响等通知洗涤结束,并且洗衣机1A的运行结束。
如此,根据应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洗衣机1A,不仅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节水,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洗涤效果。
(滚筒4的变形例)
如图9所示,在滚筒4的侧壁41中的底部附件的部位配备有在整个圆周朝内侧突出的多个肋突出部46a。这样的突出肋部46a沿圆周方向以预定间距相隔而布置,并且相邻的肋突出部46a之间布置有两列的后部贯通孔48。
据此,即使洗涤物聚集于滚筒4的底部侧,也可以借由肋突出部46a确保洗涤物与侧壁41之间的空间。其结果,由于后部贯通孔48很难被堵住,从而可以稳定地维持洗涤水从滚筒4平稳地排出。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的洗衣机1A的滚筒几乎没有孔(无孔式)。因此,与形成有多个脱水孔的普通的滚筒式洗衣机相比,在脱水性能方面存在困难。由此,在第二实施例中考虑了还可以提高脱水性能的滚筒的结构。
对这种洗衣机(洗衣机1B)的结构及作用效果进行具体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对于与上述的洗衣机1A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结构、控制等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洗衣机1B的结构、运行>
图10示例出了洗衣机1B。除了滚筒4之外,洗衣机1B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的洗衣机1A相同。即,洗衣机1B主要由主体2、外桶3、滚筒4、驱动装置5、控制器6(参照图4)、操作部7、供水装置8、水处理单元90等构成。
洗衣机1B的运行也与上述的洗衣机1A相同(参照图6、图7、图8a至图8c及其说明)。提出了滚筒4的结构,以能够提高洗衣机1B的提高脱水性能。
<滚筒4>
图11a示出了在根据本实施的洗衣机1B中的滚筒4(滚筒4B)。滚筒4B也具有圆筒形的侧壁41、覆盖其底部的圆盘形状的底部壁42、从其开口侧的边缘向内侧方向突出的圆形环状的法兰壁43。侧壁41、底部壁42及法兰壁43分别通过对不锈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为预定形状。
例如,在侧壁41的情况下,对薄板形状的不锈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凹凸形状或孔。并且,借由弯曲加工使冲压加工的不锈钢板变得圆形之后,连接其端部而形成侧壁41。在侧壁41形成有多个前部贯通孔47、多个后部贯通孔48、多个突出肋部49等。在此,可以将侧壁41的借由冲压加工而形成凹凸之前的内表面称为基准面。
(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
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分别是从侧壁41的内表面贯通到外表面的孔。前部贯通孔47形成于侧壁41的前端部,并且布置为在其整个外围沿圆周方向排列成一列。后部贯通孔48形成于侧壁41的后端部,并且布置为在其整个外围沿圆周方向排列成一列。
前部贯通孔47主要用于在脱水循环中从滚筒4B进行排水,后部贯通孔48用于在洗涤循环及漂洗循环中进行排水之外,还用于在脱水循环中从滚筒4B进行排水。因此,向后倾斜的滚筒4B的后部侧的开口率大于前部侧的开口率(每单位面积的开口面积的比率)。
如图11a放大图示,借由冲压加工,在侧壁41的前端部形成有沿圆周方向以带状延伸的凹槽部(前侧凹槽部41a)。在侧壁41的后端部也形成有沿圆周方向以带状延伸的凹槽部(后侧凹槽部41b)。前侧凹槽部41a及后侧凹槽部41b分别加工成使侧壁41向外侧突出,其内表面处于从基准面相对凹陷的状态。
前部贯通孔47形成于前侧凹槽部41a,后部贯通孔48形成于后侧凹槽部41b。据此,由于各后部贯通孔47及各后部贯通孔48的周围比基准面凹陷,从而使沿侧壁41的内表面流出的水较容易地从各后部贯通孔47及各后部贯通孔48流出。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排水性。
(突出肋部49)
如图11b放大图示,各突出肋部49形成为借由冲压加工而从侧壁41的内表面(基准面)向内突出。各突出肋部49大致具有梯形或圆顶形状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形成为以相同的高度(从内表面起的高度)沿圆周方向延伸。借由这样的突出肋部49,在谋求排水性能以及脱水性能的提高的同时,在结构上强化了滚筒4B的刚性。
这样的突出肋部49设置于侧壁41中的除了设置有各升降件45的部分(升降件设置部41c)、形成有前部贯通孔47的前端部(前侧凹槽部41a)、形成有后部贯通孔48的后端部(后侧凹槽部41b)之外的范围。
各突出肋部49被分割于多个位置。据此,在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之间形成有能够使水沿侧壁41的内表面流动的水流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圆周方向的相同位置,各突出肋部49被分割为相同的宽度,沿与突出肋部49大致垂直的直线延伸的多个水流路(连接水路71)从滚筒4B的前端部至后端部形成。
各突出肋部49的与连接水路71相面对的末端面(倾斜端面49a)相对于连接水路71的底面(即,侧壁41的内表面(基准面))倾斜预定的角度(小于90°)。突出肋部49的各倾斜端面49a(将连接水路71置于其之间而沿圆周方向彼此面对的倾斜端面49a、49a)从突出肋部49的突出末端侧朝连接水路71的底面向下倾斜。
相同地,各突出肋部49的每个侧表面(沿圆周方向延伸的侧表面)也向下倾斜,并且相对于在沿轴向相邻的两个突出肋部49之间的基准面相同地具有倾斜角θ(倾斜侧表面)。各倾斜端面49a及各倾斜侧表面的倾斜角θ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
通过以这样的角度使各突出肋部49的倾斜端面49a倾斜,即使在脱水时洗涤物由于离心力而压在侧壁41,也能够确保水流路。并且,由于通过增大接触角能够很好地挤出洗涤水,从而即使是无孔式的滚筒也可以获得优异的脱水效果。
(升降件45)
在侧壁41的内表面,多个升降件45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以预定间隔设置。
图12a、图12b示出升降件45。升降件45由塑料注塑成型品构成,形成为下表面开口的中空的筒状。具体地,升降件45具有横截面呈倒U字形状的细长的主体部45A和从主体部45A的下侧边缘向外侧突出的法兰部45B。
主体部45A具有其中间部分较窄的形状,其侧面形成为平缓的曲面。法兰部45B大致形成为长方形的框架形状。法兰部45B具有使主体部45A位于距侧壁41的内表面(基准面)预定高度的厚度。
如图13所示,法兰部45B的一对侧面边缘以从一侧端部向另一侧端部间隔逐渐变宽的方式相对于升降件45的中心线C倾斜。在图13中,前侧的间隔大于后侧的间隔。
在法兰部45B的各侧表面的边缘形成有当将升降件45安装于侧壁41时与侧壁41的内表面几乎垂直的末端面(引水面45c)。在这样的引水面45c多个位置形成有使升降件45的内侧与外侧联通的贯通孔(通水孔45d)。
在法兰部45B的下表面以左右对称的形状配备有多个安装钩45e。即,各安装钩45e具有大致L字的形状,并且具有从法兰部45B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基部451和从基部451的突出端横向延伸的卡接部452。一对安装钩45e、45e在卡接部452彼此面对的状态下以与法兰部45B的各侧面的边缘的下表面对向的方式布置。
如图14所示,在侧壁41的各升降件设置部41c,在与安装钩45e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安装孔41d。各安装孔41d具有能够使基部451及卡接部452插入的大小的插入部411和仅能够使基部451插入的大小的结合部412。结合部412形成为沿插入部411的轴方向延伸。
在后续说明的步骤中,各升降件45安装于各升降件设置部41c。
各安装钩45e插入于各插入部411。然后,各卡接部452向侧壁41的外侧突出,法兰部45B的下表面与侧壁41的内表面相接。并且,将升降件45沿轴方向滑动,并将各基部451插入于结合部412。据此,升降件45以确定位置的状态安装于侧壁41的内表面的预定位置。
如图13图示,升降件45安装在侧壁41,从而在升降件45的圆周方向的两侧,在相邻的一组突出肋部49之间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水流路(主水流路72)。由于与这样的主水流路72相面对的法兰部45B的引水面45c相对于轴方向倾斜,从而通过滚筒4B的旋转而将水引导至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的一侧。
在升降件45安装在侧壁41的状态下,各插入部411处于开口,并且升降件45的内部通过各插入部411处于与滚筒4B的外部连通的状态。并且,升降件45的内部通过形成在引水面45c的通水孔45d也与滚筒4B的内部连通。
(加强突出部45f)
在侧壁41中,加强突出部45f优选地分别形成在升降件45的前端部和前部贯通孔47之间的部位以及升降件45的后端部和后部贯通孔48之间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形成例)。各加强突出部45f构成为从侧壁41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细长的突起,并沿圆周方向延伸。各加强突出部45f以与升降件45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形成,并与升降件45的末端部对向。
在侧壁41形成有多个突出肋部49,然而升降件设置部41c和其前后没有突出肋部49。因此,沿侧壁41的圆周方向产生强度差。据此,存在如下问题:当弯曲加工时容易发生变形,难以获得圆度,或者使用时发生应力集中而使滚筒4B容易变形。
对此,通过配备如上所述的加强突出部45f,可以减少侧壁41的圆周方向的强度差,因此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在脱水循环中的排水)
在脱水循环中,若滚筒4B逐渐加速而达到预定的高速旋转,则以其旋转数旋转驱动预定时间。洗涤物C因离心力而处于压贴在滚筒4B的侧壁41的内表面的状态。由于在侧壁41的内表面形成有突出肋部49并且侧壁41的刚性得到强化,从而可以稳定地维持高速旋转。由于洗涤物被突出肋部49的突出末端所托起,因此在轴方向上相邻的突出肋部49之间存在环状的水路(环状水路73)。
如图13的箭头Y1所示,由离心力而推出至外侧的水可以借由这样的环状水路73沿侧壁41的内表面以圆周方向自由地流动。
并且,沿轴向方,从滚筒4B的前端部到后端部形成有多个连接水路71。因此,即使在洗涤物压贴于侧壁41的状态下,水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连接水路71如图13的箭头Y2所示的一样沿侧壁41的内表面在轴方向上自由地流动。
并且,在升降件45的两侧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主水流路72。由于洗涤物被升降件45的突出末端托起,因此即使在洗涤物压贴于侧壁41的状态下,在主水流路72的上侧也形成有较大的空间。因此,主水流路72可以沿轴方向顺畅地使大量的水流动。
由于引水面45c与主水流路72相面对,从而如图13中的箭头Y3所示的一样可以将水从轴方向沿预定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后侧)进行引导。因此,即使仅在滚筒4B的前后未形成有通水用贯通孔,也可以在脱水循环中执行良好的排水。
另外,也可以利用各升降件45使借由引水面45c引导的方向不同。例如,在一部分升降件45中,将倾斜颠倒,向前侧引导水。如此,由于可以将排水分散,从而即使有少量的孔也可以高效地进行排水。
进而,在本洗衣机1B中,由于在引水面45c形成有通水孔45d,从而使水流入至升降件45的内部。在升降件45的内部存在用于安装升降件45的多个安装孔41d。由于这种安装孔41d中的插入部411仅在安装升降件45时使用,因此在安装升降件45之后成为与滚筒4B的外侧连通的开口。
因此,在本洗衣机1B中,构成为也可以通过通水孔45d及插入部411进行排水。进一步提高了脱水性能。优选地,各通水孔45d沿两侧使布置错开。如此,通过通水孔45d引导到升降件45内部的水能够容易地储存于升降件45的内部。
如此,根据应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洗衣机1B,不仅可以节水或节能,也可以使脱水性能优异,并且可以实现绿色及高性能的洗衣机。
<应用领域>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也适用于配备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示例出了在这样的洗衣烘干机100中的应用例。
除了在滚筒4的内部配备使暖风循环的烘干装置101之外,根据本应用例的洗衣烘干机100与上述的洗衣机1A或洗衣机1B的构成相同。即,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在本洗衣烘干机100中,在上述的洗衣机1A或洗衣机1B中增设了根据控制器6的控制而被驱动的烘干装置101。在此,烘干装置101的构成是公知的技术,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滚筒4被考虑为能够实现良好的烘干。图15a示出了洗衣烘干机100的滚筒4的底部壁42。
在洗衣烘干机100的滚筒4(优选为滚筒4B)中,在外周缘部以及安装有支撑框架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贯通孔(通风孔102)。这样的通风孔102的总开口面积较大,并且被设定为比前部贯通孔47和后部贯通孔48的总开口面积充分地大。由于在滚筒4的内部几乎没有储存水,因此不存在在洗涤循环或漂洗循环从通风孔102流出水的顾虑。
在烘干循环中,在滚筒4低速旋转的同时,如图15b中的箭头Y4所示,从开口部44向滚筒4的内部导入暖风。由于在滚筒4的前端部只有少数的前部贯通孔47,因此导入到滚筒4的内部的暖风向开口有后部贯通孔48和通风孔102的滚筒4的底部侧(尤其,其边角部分)流动。
由于洗涤物C在聚集在滚筒4的底部的状态下借由升降件45而升降,因此可以高效地使暖风接触于洗涤物C。因此,由于能够高效地烘干洗涤物C,因此可以缩短烘干时间,还可以减少耗电量。可以更高效地实现节能。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的滚筒式洗衣机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括其以外的多种构成。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示例了滚筒4在主体2的内部倾斜的滚筒式洗衣机,但也可以是滚筒4在主体2的内部布置为大致水平的滚筒式洗衣机。排水泵也可以是排水阀。根据规格,还可以在第一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组合第二实施例的构成。还可以在第二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组合第一实施例的构成。
在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将各突出肋部49在圆周方向的相同位置分割,从而形成了直线上的水流路,然而并不局限于此。直线上的水流路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轴方向而倾斜地延伸。并且,将各突出肋部49在圆周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分割,从而也可以形成台阶(阶梯)形或者格子形的水流路。
即,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通过水流路连通即可。水水流路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根据规格设定。突出肋部49的截面形状或高度、水流路的宽度也可以根据规格进行设定。
前侧凹槽部41a或后侧凹槽部41b不是必需的。即,前部贯通孔47及后部贯通孔48可以形成于侧壁41的基准面。
在不影响滚筒4B的蓄水性的范围内,在配备于升降件45的内部的升降件设置部41c也可以形成有通水用孔。
在根据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升降件45的法兰部45b的一对侧面边缘以趋向前方间距逐渐扩大的方式倾斜,然而也可以与此相反。具体地,如图16a所示,也可以使升降件45的法兰部45b的一对侧面边缘以趋向后方间距逐渐扩大的方式倾斜。
并且,在这种各侧面边缘形成通水孔45d的情况下,如图16b所示,也可以使升降件45的法兰部45b的一对侧面边缘不倾斜而大致平行。
并且,如图16c所示,也可以在升降件45的法兰部45b的一对侧面边缘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凹陷的坑,以便接水,在该坑的底部侧还可以形成通水孔45d。如此,可以积极地利用通水孔45d。

Claims (20)

1.一种洗衣机,包括:
主体;
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
驱动装置,将所述滚筒旋转驱动;
供水装置,向所述外桶供水;
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利用循环泵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以及所述洒水装置,
其中,所述滚筒包括:
侧壁;
升降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以及
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在洗涤循环中执行使所述滚筒旋转的同时驱动所述循环泵而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的洒水处理,并且
间歇性地重复执行在所述洒水处理中所述循环泵的驱动停止的待机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当在所述洒水处理中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减少至所述循环泵不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一水量时,停止所述洒水处理直到所述滚筒的水通过所述后部贯通孔流出至所述外桶,使得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增加至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为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还包括:
水位传感器,感测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水位,并输出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水位传感器感测与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对应的规定水位,并输出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判定在所述外桶在所述规定水位的状态下是否经过预定时间来判定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的量是否达到所述循环泵不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一水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供水装置向所述外桶供水的供水量根据所述循环泵能够实现输送的第二水量和所述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第三水量来设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在所述洗涤循环之前,执行测量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所述洗涤物的量的洗涤物重量测量处理,并且根据所述洗涤物的量来确定所述洗涤物能够保有水分的第三水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外桶包括:
蓄水部,所述外桶的下部朝下侧凹陷而形成,以收集通过所述后部贯通孔流出的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滚筒还包括:
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滚筒还包括:
多个突出肋部,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水流路,所述水流路能够使水在所述前部贯通孔和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沿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流动。
11.一种洗衣机,包括:
主体;
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以及
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
其中,所述滚筒包括:
侧壁;
升降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
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
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以及
多个突出肋部,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水流路,所述水流路能够使水在所述前部贯通孔和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沿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流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在所述侧壁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侧壁向外侧突出而使其内表面相对凹陷的凹槽部,
在所述前侧凹槽部形成有所述前部贯通孔,在所述后侧凹槽部形成有所述后部贯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形成于所述侧壁中的除了设置有所述升降件的升降件设置部、所述前侧凹槽部、所述后侧凹槽部以外的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形成,
所述水流路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多个突出肋部之间沿轴方向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沿轴方向彼此隔开形成,
在沿所述轴方向相邻的多个突出肋部之间沿圆周方向形成有环状水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多个突出肋部中的每一个的圆周方向的两侧端面和轴方向的两侧端面分别相对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倾斜预定角度。
17.一种洗衣机,包括:
主体;
外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而储存水;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外桶而收容洗涤物;以及
洒水装置,配备为将储存于所述外桶的水泵送而向收容于所述滚筒的洗涤物喷洒,
其中,所述滚筒包括:
侧壁;
升降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突出并沿轴方向延伸;
多个前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前端部;以及
多个后部贯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后端部,
其中,所述升降件包括:
引水面,形成于所述升降件的两侧部,以将水引导至所述前部贯通孔以及所述后部贯通孔中的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升降件包括:
通水孔,形成于所述引水面,以将水引导所述升降件的内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升降件包括:
安装钩,用于安装于所述侧壁,
其中,在所述侧壁形成有安装所述安装钩的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包括开口,以在所述安装钩安装的状态下使所述升降件内部的水流出至所述滚筒的外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所述滚筒还包括:
加强突出部,沿圆周方向形成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升降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部贯通孔之间以及所述侧壁的所述升降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后部贯通孔之间。
CN201980084859.6A 2018-12-18 2019-12-16 洗衣机 Active CN113330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6289 2018-12-18
JP2018-236289 2018-12-18
JP2019077744 2019-04-16
JP2019-077744 2019-04-16
JP2019-139119 2019-07-29
JP2019139119A JP2020175168A (ja) 2018-12-18 2019-07-29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2019-0166720 2019-12-13
KR1020190166720A KR20200075756A (ko) 2018-12-18 2019-12-13 세탁기
PCT/KR2019/017787 WO2020130523A1 (ko) 2018-12-18 2019-12-16 세탁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153A true CN113330153A (zh) 2021-08-31
CN113330153B CN113330153B (zh) 2023-07-18

Family

ID=7293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4859.6A Active CN113330153B (zh) 2018-12-18 2019-12-16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75168A (zh)
CN (1) CN1133301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634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洗衣机
JP2008237646A (ja) * 2007-03-28 2008-10-09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3649399A (zh) * 2011-06-29 2014-03-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205258882U (zh) * 2015-12-08 2016-05-25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及滚筒洗衣机
CH710594A1 (de) * 2015-01-06 2016-07-15 V-Zug Ag Waschmaschine mit reduziertem Wasserverbrauch.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634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洗衣机
JP2008237646A (ja) * 2007-03-28 2008-10-09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3649399A (zh) * 2011-06-29 2014-03-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H710594A1 (de) * 2015-01-06 2016-07-15 V-Zug Ag Waschmaschine mit reduziertem Wasserverbrauch.
CN205258882U (zh) * 2015-12-08 2016-05-25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用提升筋及滚筒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153B (zh) 2023-07-18
JP2020175168A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2514B1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KR100709943B1 (ko) 세탁 건조기 및 세탁기
KR101898489B1 (ko) 세탁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09750443B (zh) 洗衣干燥机
TWI592537B (zh) washing machine
KR20200112166A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040100894A (ko) 의류건조 기능을 갖는 세탁기
JPH1190094A (ja)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JP6382123B2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5006283A (ja) 洗濯機
KR20170049213A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330153B (zh) 洗衣机
JP2018038699A (ja) 洗濯機
JP2004230063A (ja) 洗濯機
JP2010057771A (ja) 洗濯乾燥機
EP3875668B1 (en) Washing machine
RU2469137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сушилка
KR20170135231A (ko) 세탁기의 제어 방법
EP2075362B1 (en) Improvements in a clothes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KR20200075756A (ko) 세탁기
CN111270494A (zh) 立式洗涤干燥机
JP200526169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WO2022059224A1 (ja) 洗濯機
JP4093921B2 (ja) 洗濯乾燥機
JP7470065B2 (ja) 洗濯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