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3753A -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3753A
CN113323753A CN202110515617.7A CN202110515617A CN113323753A CN 113323753 A CN113323753 A CN 113323753A CN 202110515617 A CN202110515617 A CN 202110515617A CN 113323753 A CN113323753 A CN 113323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mounting
positioning
new energ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56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3753B (zh
Inventor
吴万哲
陈桂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nen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156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3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3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3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3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electric generators
    • F02B63/042Rotating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属于新能源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定位夹板、发动机主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支撑组件、底架和连接组件,所述底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底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蜗轮;本发明通过在内部安装有支撑组件,在外部安装有外散热组件,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本身会产生震动,震动过程中,活动支撑杆会发生上下位移,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第二从动蜗轮的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蜗轮可有效带动外散热组件转动,实现了对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效果进行利用转换,对于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效果,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1810948905.X)一种新能源发动机,包括底座、支撑柱、发电机,还包括开关、万向轮、轴、电动机、支垫与皮带孔,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覆有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呈半圆柱形,所述固定外壳下表面的大小与底座的大小相同,所述底座的下方四角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有四个且高度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有万向轮,该发动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通过电动机带动轴和皮带轮上的发电机转动,使得发电机工作,每排发电机为一个发电机组,电动机的功率是固定的,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是随着发电机组的增加而增加的,既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充电,也能够保证电动机的功率的持续消耗,但该发动机并未配套安装有多角度定位支架,在对于发动机安装时,无法完全保证发动机安装的整体稳定性,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发动机并未配套安装有多角度定位支架,在对于发动机安装时,无法完全保证发动机安装的整体稳定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包括第一定位夹板、发动机主体、内散热组件、外散热组件、支撑组件、底架和连接组件,所述底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底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蜗轮,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蜗轮一侧位于底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蜗轮,底架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所述支撑组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支撑组件的顶面上开设有顶槽,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均通过导轨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外传动辊与第二外传动辊,第一外传动辊与第二外传动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外传动辊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外凸块,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中置齿辊,所述中置齿辊分别与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底架上纵置转动安装有外散热组件,底架的内部横置转动安装有安装蜗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组件由活动支撑杆、安装支撑杆、缓冲弹簧与内导轨组成,所述安装支撑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安装支撑杆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导轨,所述活动支撑杆位于通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支撑杆,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支撑杆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外啮合齿,外啮合齿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一从动蜗轮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的顶部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与第二定位夹板,连杆位于顶槽内,第一定位夹板与第二定位夹板的正面外壁上均开设有外槽与内定位孔,第一定位夹板与第二定位夹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定位轴,侧定位轴的一端卡嵌入发动机主体的内部开设的卡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定位片,所述侧定位片的一侧面固定安装的侧轴与内定位孔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侧顶弹簧,所述侧顶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架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发动机主体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散热翅片,发动机主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散热组件,内散热组件由外凸轴、扭曲回复弹簧、安装主轴与侧扇片组成,所述安装主轴转动安装在发动机主体的内部,安装主轴的一端位于发动机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凸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主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扭曲回复弹簧,所述扭曲回复弹簧的一端与发动机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扇片固定安装在安装主轴的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散热组件由安装轴、外扇热片与传动蜗杆组成,所述安装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外扇热片,安装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与第二从动蜗轮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蜗杆与第一从动蜗轮之间相互啮合连接,安装蜗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罩,所述安装罩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安装片的负压气囊,所述负压气囊的外部设置有气嘴,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螺柱与转动螺套组成,所述转动螺套转动安装在安装罩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的螺套架上,转动螺套与连接螺柱之间相互螺纹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在内部安装有中置齿辊,同时在其上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与第二定位夹板,在平常对于发动机进行安装时,直接将发动机主体放置在安装架上,此时直接转动侧定位片,使其与第一定位夹板及第二定位夹板脱离连接,由于侧顶弹簧的回复性,可直接侧推第一齿板移动,第一齿板可同时带动中置齿辊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第二定位夹板移动,可使第一定位夹板及第二定位夹板同步对于发动机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在第一定位夹板及第二定位夹板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侧定位轴,可实现多角度对于发动机的定位效果,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安装的稳定性与定位效果,且同时对于发动机进行固定,避免了发动机位置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安装误差。
2、本发明中,通过在内部安装有支撑组件,在外部安装有外散热组件,在发动机安装后,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本身会产生震动,震动过程中,活动支撑杆会发生上下位移,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第二从动蜗轮的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蜗轮可有效带动外散热组件转动,实现了对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效果进行利用转换,对于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效果,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3、本发明中,通过在外部安装有具有负压气囊的安装罩,在活动支撑杆发生位移时,可同时带动侧边的具有第一从动蜗轮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负压气囊的安装罩转动,在发动机主体下降时,可有效对于负压气囊产生挤压,负压气囊内的气体可有效通过气嘴送出,实现对于发动机进行吹尘的效果,避免灰尘在底部堆积,功能强大。
4、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外传动辊的外部安装有外凸块,在发动机主体内安装有内散热组件,在平常发动机工作时,可有效带动第一外传动辊转动,同时带动其外部的外凸块转动,外凸块可有效对于内散热组件外部的外凸轴进行挤压,从而有效带动内散热组件转动,内散热组件外部的扭曲回复弹簧有效使转动后的内散热组件复位,从而实现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散热组件的往复转动,可辅助外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提高对于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5、本发明中,通过安装有连接组件,在平常需要对于负压气囊进行拆卸时,只需直接转动该转动螺套,实现对于连接螺柱的位移控制,当连接螺柱一端脱离负压气囊的侧面安装板内后,该负压气囊可快速自动脱离,可进行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内散热组件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外散热组件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第二定位夹板与第二齿板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支撑组件的局部剖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A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中B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定位夹板;2、发动机主体;3、散热翅片;4、第一外传动辊;5、内散热组件;51、外凸轴;52、扭曲回复弹簧;53、安装主轴;54、侧扇片;6、外凸块;7、外散热组件;71、安装轴;72、外扇热片;73、传动蜗杆;8、第二定位夹板;9、侧定位片;10、顶槽;11、支撑组件;111、活动支撑杆;112、安装支撑杆;113、缓冲弹簧;114、内导轨;12、通孔;13、第二外传动辊;14、安装罩;15、负压气囊;16、底架;17、第一齿板;18、中置齿辊;19、第二齿板;20、外槽;21、安装蜗杆;22、第一从动齿轮;23、第一从动蜗轮;24、连接组件;241、连接螺柱;242、转动螺套;25、第二从动齿轮;26、第二从动蜗轮;27、侧定位轴;28、内定位孔;29、侧板;30、侧顶弹簧;31、安装架;32、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包括第一定位夹板1、发动机主体2、内散热组件5、外散热组件7、支撑组件11、底架16和连接组件24,所述底架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11,底架16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22与第一从动蜗轮23,第一从动齿轮22与第一从动蜗轮23一侧位于底架16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25与第二从动蜗轮26,底架16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撑组件11的顶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2,所述支撑组件1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1,支撑组件11的顶面上开设有顶槽10,所述安装架31的内部均通过导轨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所述发动机主体2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外传动辊4与第二外传动辊13,第一外传动辊4与第二外传动辊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外传动辊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外凸块6,所述安装架31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中置齿辊18,所述中置齿辊18分别与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底架16上纵置转动安装有外散热组件7,底架16的内部横置转动安装有安装蜗杆21;
所述支撑组件11由活动支撑杆111、安装支撑杆112、缓冲弹簧113与内导轨114组成,所述安装支撑杆1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13,安装支撑杆11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导轨114,所述活动支撑杆111位于通孔12内,所述内导轨114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支撑杆111,所述缓冲弹簧113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杆111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支撑杆11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外啮合齿,外啮合齿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22及第一从动蜗轮2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通过安装有支撑组件11,支撑组件11由活动支撑杆111、安装支撑杆112、缓冲弹簧113与内导轨114组成,在发动机安装后,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本身会产生震动,震动过程中,活动支撑杆111会发生上下位移;
所述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的顶部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连杆位于顶槽10内,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的正面外壁上均开设有外槽20与内定位孔28,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定位轴27,侧定位轴27的一端卡嵌入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开设的卡孔内,所述安装架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定位片9,所述侧定位片9的一侧面固定安装的侧轴与内定位孔28相适配,所述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侧板29,所述侧板29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侧顶弹簧30,所述侧顶弹簧30的一端与安装架3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在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的顶部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先对于发动机进行安装时,直接将发动机主体2放置在安装架31上,此时直接转动侧定位片9,使其与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脱离连接,由于侧顶弹簧30的回复性,可直接侧推第一齿板17移动,第一齿板17可同时带动中置齿辊18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第二定位夹板8移动,可使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同步对于发动机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在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侧定位轴27,可实现多角度对于发动机的定位效果,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安装的稳定性与定位效果,且同时对于发动机进行固定,避免了发动机位置发生位移,避免出现安装误差;
所述发动机主体2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散热翅片3,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散热组件5,内散热组件5由外凸轴51、扭曲回复弹簧52、安装主轴53与侧扇片54组成,所述安装主轴53转动安装在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安装主轴53的一端位于发动机主体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凸轴51,所述安装主轴5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扭曲回复弹簧52,所述扭曲回复弹簧52的一端与发动机主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扇片54固定安装在安装主轴53的侧壁上,通过安装有内散热组件5,内散热组件5由外凸轴51、扭曲回复弹簧52、安装主轴53与侧扇片54组成,发动机工作时,可有效带动第一外传动辊4转动,同时带动其外部的外凸块6转动,外凸块6可有效对于内散热组件5外部的外凸轴51进行挤压,从而有效带动内散热组件5转动,内散热组件5外部的扭曲回复弹簧52有效使转动后的内散热组件5复位,从而实现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散热组件5的往复转动,可辅助外散热组件7进行散热,提高对于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所述外散热组件7由安装轴71、外扇热片72与传动蜗杆73组成,所述安装轴7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外扇热片72,安装轴7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蜗杆73,所述传动蜗杆73与第二从动蜗轮26之间相互啮合连接,通过安装有外散热组件7,外散热组件7由安装轴71、外扇热片72与传动蜗杆73组成,活动支撑杆111会发生上下位移,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第二从动蜗轮26的第二从动齿轮25转动,第二从动蜗轮26可有效带动外散热组件7转动,实现了对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效果进行利用转换,对于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效果,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安装蜗杆21与第一从动蜗轮2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安装蜗杆2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罩14,所述安装罩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组件24,连接组件24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安装片的负压气囊15,所述负压气囊15的外部设置有气嘴32,所述连接组件24由连接螺柱241与转动螺套242组成,所述转动螺套242转动安装在安装罩1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的螺套架上,转动螺套242与连接螺柱241之间相互螺纹连接,通过安装有负压气囊15,在活动支撑杆111发生位移时,可同时带动侧边的具有第一从动蜗轮23的第一从动齿轮22转动,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负压气囊15的安装罩14转动,在发动机主体2下降时,可有效对于负压气囊15产生挤压,负压气囊15内的气体可有效通过气嘴32送出,实现对于发动机进行吹尘的效果,避免灰尘在底部堆积,功能强大,通过安装有连接组件24,连接组件24由连接螺柱241与转动螺套242组成,在平常需要对于负压气囊15进行拆卸时,只需直接转动该转动螺套242,实现对于连接螺柱241的位移控制,当连接螺柱241一端脱离负压气囊的侧面安装板内后,该负压气囊15可快速自动脱离,可进行快速更换。
工作原理:先对于发动机进行安装时,直接将发动机主体2放置在安装架31上,此时直接转动侧定位片9,使其与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脱离连接,由于侧顶弹簧30的回复性,可直接侧推第一齿板17移动,第一齿板17可同时带动中置齿辊18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第二定位夹板8移动,可使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同步对于发动机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在第一定位夹板1及第二定位夹板8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侧定位轴27,可实现多角度对于发动机的定位效果,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安装的稳定性与定位效果,在发动机安装后,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本身会产生震动,震动过程中,活动支撑杆111会发生上下位移,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第二从动蜗轮26的第二从动齿轮25转动,第二从动蜗轮26可有效带动外散热组件7转动,实现了对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效果进行利用转换,对于发动机进行散热的效果,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在活动支撑杆111发生位移时,可同时带动侧边的具有第一从动蜗轮23的第一从动齿轮22转动,从而可有效带动具有负压气囊15的安装罩14转动,在发动机主体2下降时,可有效对于负压气囊15产生挤压,负压气囊15内的气体可有效通过气嘴32送出,实现对于发动机进行吹尘的效果,避免灰尘在底部堆积,功能强大,发动机工作时,可有效带动第一外传动辊4转动,同时带动其外部的外凸块6转动,外凸块6可有效对于内散热组件5外部的外凸轴51进行挤压,从而有效带动内散热组件5转动,内散热组件5外部的扭曲回复弹簧52有效使转动后的内散热组件5复位,从而实现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散热组件5的往复转动,可辅助外散热组件7进行散热,提高对于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在平常需要对于负压气囊15进行拆卸时,只需直接转动该转动螺套242,实现对于连接螺柱241的位移控制,当连接螺柱241一端脱离负压气囊的侧面安装板内后,该负压气囊15可快速自动脱离,可进行快速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包括第一定位夹板(1)、发动机主体(2)、内散热组件(5)、外散热组件(7)、支撑组件(11)、底架(16)和连接组件(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组件(11),底架(16)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22)与第一从动蜗轮(23),第一从动齿轮(22)与第一从动蜗轮(23)一侧位于底架(16)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25)与第二从动蜗轮(26),底架(16)的顶面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支撑组件(11)的顶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2),所述支撑组件(1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1),支撑组件(11)的顶面上开设有顶槽(10),所述安装架(31)的内部均通过导轨滑动安装有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所述发动机主体(2)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外传动辊(4)与第二外传动辊(13),第一外传动辊(4)与第二外传动辊(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一外传动辊(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外凸块(6),所述安装架(31)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中置齿辊(18),所述中置齿辊(18)分别与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底架(16)上纵置转动安装有外散热组件(7),底架(16)的内部横置转动安装有安装蜗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由活动支撑杆(111)、安装支撑杆(112)、缓冲弹簧(113)与内导轨(114)组成,所述安装支撑杆(1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13),安装支撑杆(11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导轨(114),所述活动支撑杆(111)位于通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轨(114)上滑动安装有活动支撑杆(111),所述缓冲弹簧(113)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杆(111)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支撑杆(11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外啮合齿,外啮合齿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22)及第一从动蜗轮(2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的顶部通过连杆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连杆位于顶槽(10)内,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的正面外壁上均开设有外槽(20)与内定位孔(28),第一定位夹板(1)与第二定位夹板(8)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定位轴(27),侧定位轴(27)的一端卡嵌入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开设的卡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侧定位片(9),所述侧定位片(9)的一侧面固定安装的侧轴与内定位孔(28)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板(17)与第二齿板(19)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侧板(29),所述侧板(29)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侧顶弹簧(30),所述侧顶弹簧(30)的一端与安装架(31)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主体(2)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散热翅片(3),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内散热组件(5),内散热组件(5)由外凸轴(51)、扭曲回复弹簧(52)、安装主轴(53)与侧扇片(54)组成,所述安装主轴(53)转动安装在发动机主体(2)的内部,安装主轴(53)的一端位于发动机主体(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凸轴(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轴(5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扭曲回复弹簧(52),所述扭曲回复弹簧(52)的一端与发动机主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扇片(54)固定安装在安装主轴(53)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组件(7)由安装轴(71)、外扇热片(72)与传动蜗杆(73)组成,所述安装轴(7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外扇热片(72),安装轴(7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蜗杆(73),所述传动蜗杆(73)与第二从动蜗轮(26)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蜗杆(21)与第一从动蜗轮(23)之间相互啮合连接,安装蜗杆(2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罩(14),所述安装罩(1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连接组件(24),连接组件(24)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安装片的负压气囊(15),所述负压气囊(15)的外部设置有气嘴(32),所述连接组件(24)由连接螺柱(241)与转动螺套(242)组成,所述转动螺套(242)转动安装在安装罩(14)的侧壁上固定安装的螺套架上,转动螺套(242)与连接螺柱(241)之间相互螺纹连接。
CN202110515617.7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Active CN113323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617.7A CN113323753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617.7A CN113323753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753A true CN113323753A (zh) 2021-08-31
CN113323753B CN113323753B (zh) 2022-11-22

Family

ID=7741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5617.7A Active CN113323753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37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5927A (zh) * 2018-06-21 2018-10-26 芜湖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安装底座
CN109412032A (zh) * 2018-12-21 2019-03-01 李培培 一种低压电气设备柜
CN212011840U (zh) * 2020-04-21 2020-11-24 丛明丽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减震电力柜
CN112087927A (zh) * 2020-09-10 2020-12-15 濮阳市立圆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车载逆变器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5927A (zh) * 2018-06-21 2018-10-26 芜湖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安装底座
CN109412032A (zh) * 2018-12-21 2019-03-01 李培培 一种低压电气设备柜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CN212011840U (zh) * 2020-04-21 2020-11-24 丛明丽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减震电力柜
CN112087927A (zh) * 2020-09-10 2020-12-15 濮阳市立圆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车载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753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53601U (zh) 一种配电柜智能远程信息采集装置
CN113323753B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支架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
CN210502293U (zh) 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电动汽车装置
CN114628837B (zh) 一种固态锂电池框架用防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478323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实训装置
CN215762396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5394496U (zh) 一种开关柜壳体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431480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可调节安装尺寸的无刷电机
CN204013002U (zh) 一种小型汽车发动机的发电机支架
CN218120005U (zh) 一种空调固定安装架
CN216481688U (zh) 一种低温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用底座
CN21525866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液压泵用环保型安装架
CN111216542A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性能的汽车水箱框架
CN21638329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车辆识别一体机
CN212791977U (zh) 一种便于防尘散热的导电海绵
CN22005349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安装底板
CN216599472U (zh) 一种易拆卸的太阳能电动车
CN2181244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可调节电机安装架
CN217558886U (zh) 一种左前减震器架总成
CN218352474U (zh) 一种具有缓冲支架的光伏发电机
CN216960635U (zh) 一种ai监控机箱
CN21833603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光纤转换器
CN220273576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板支撑装置
CN218734174U (zh)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光伏支架
CN215335449U (zh) 一种基于bim的园艺设施施工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3

Address after: 100000 Room 603-2, Floor 5, Building 1, Yard 288, Chaoyangmennei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Funeng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5th floor, No. 2, yuanxiatian South Road, Yongping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Wu Wanzh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