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6447A - 管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6447A
CN113316447A CN202080009968.4A CN202080009968A CN113316447A CN 113316447 A CN113316447 A CN 113316447A CN 202080009968 A CN202080009968 A CN 202080009968A CN 113316447 A CN113316447 A CN 113316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ie
holding portion
wire hold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99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内惠太
上原康贤
浮田纯次
泷本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16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64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2Insertion or introduction using an inner stiffening member, e.g. stylet or push-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03Nasal or oral feeding-tubes, e.g. tube entering body through nose or mouth
    • A61J15/0007Nasal or oral feeding-tubes, e.g. tube entering body through nose or mouth inserted by using a guide-wi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025/006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having means, e.g. stylets, mandrils, rods or wires to reinforce or adjust temporarily the stiffness, column strength or pushability of catheters which are already inserted into the human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芯装置。管芯连接器(10)具备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30)。流路(11)以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通的方式贯通管芯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雌锥面(22)。对于第一连接器,在第二连接器侧的流路内设置有金属丝保持部(40)。引导金属丝(50)向金属丝保持部的内腔内插入且经由填充于内腔的粘合剂(48)而固定于管芯连接器。引导金属丝通过流路而从第一连接器导出。与流路不同地贯通管芯连接器的贯通孔(45)被设置为,使金属丝保持部与管芯连接器的外界连通。

Description

管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导管来使用的管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无法从口摄入饮食的患者投放含有营养剂、药剂等的液状物的方法,已知有经肠营养法。在经肠营养法中,经由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到胃或者小肠的导管来向患者投放营养剂、药剂等液状物。导管为小径且柔软,因此容易弯曲或者弯折。有时难以使这种导管通过鼻腔而到达所希望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与导管相比刚性相对高的金属制的引导金属丝(也有时称为“管芯”)被插入导管。
在导管的基端(液状物流动方向的上游端)设置有导管连接器。在引导金属丝的基端设置有能够与导管连接器连接的管芯连接器。将引导金属丝向导管插入且将管芯连接器与导管连接器连接。该状态下的刚性被提高后的导管向患者插入。
导管的前端是否到达所希望的位置,例如能够通过经由导管进行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来确认。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例如通过将注射器与管芯连接器连接来进行。当确认到导管的前端到达了所希望的位置时,使管芯连接器从导管连接器分离,将引导金属丝从导管拔出。导管被置留于患者。然后,对导管连接器连接设置在经肠营养管(有时被称为“经肠营养投放组件”)的下游端的连接器。容器所存积的液状物依次通过经肠营养管以及导管而向患者投放。
作为导管连接器,正在研讨将具有雄鲁尔接口以及包围雄鲁尔接口的雌螺纹的雄连接器按照国际标准ISO80369-3来标准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该情况下,管芯连接器需要具有能够供该雄连接器的雄鲁尔接口嵌入的雌鲁尔接口。引导金属丝需要从该雌鲁尔接口导出。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从管芯连接器的中空的入口孔导出引导金属丝的管芯装置。中空圆筒部件通过紧固嵌合而嵌入入口孔。引导金属丝的基端夹在入口孔的内周面与中空圆筒部件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0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9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平11-5000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3的管芯装置中,为了向管芯连接器安装引导金属丝,而使用与管芯连接器不同的部件即中空圆筒部件。因此,构成管芯装置的部件数量变多。这会使管芯装置的构成复杂化。
此外,由于需要使管芯连接器的入口孔的内周面与中空圆筒部件通过紧固嵌合来嵌合,因此需要严格管理它们的尺寸精度。在入口孔的内周面与中空圆筒部件之间夹着引导金属丝的状态下,使中空圆筒部件通过紧固嵌合而嵌入入口孔的作业较繁琐。由于这些原因,管芯装置的制造较困难。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芯装置,具备能够与导管连接器的雄鲁尔接口连接的管芯连接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简单且容易制造的管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管芯装置具备能够弯曲变形的引导金属丝、以及设置于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基端的管芯连接器。上述管芯连接器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以使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连通的方式将上述管芯连接器沿着其中心轴贯通的流路。上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其内径随着接近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前端而变大的雌锥面。对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在上述第二连接器侧的上述流路内,设置有具有朝向上述第一连接器开口的内腔的金属丝保持部。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基端向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内插入且经由填充于上述内腔的粘合剂而固定于上述管芯连接器。上述引导金属丝通过上述流路从上述第一连接器导出。与上述流路不同地贯通上述管芯连接器的贯通孔被设置为,使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外界连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管芯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设置有雌锥面。由此,本发明的管芯装置的管芯连接器能够与导管连接器的雄鲁尔接口连接。
引导金属丝的基端经由填充于金属丝保持部的粘合剂而固定于管芯连接器。由此,本发明的管芯装置的构成简单。
与金属丝保持部连通的贯通孔与流路不同地贯通管芯连接器。经由该贯通孔能够将未固化的粘合剂注入金属丝保持部的内腔。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本发明的管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制造的一个工序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制造的下一个工序的截面图。
图4A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引导金属丝插入于经鼻导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截面图。
图5A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的管芯连接器与经鼻导管的导管连接器连接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述本发明的管芯装置中,上述贯通孔也可以相对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倾斜,以便随着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远离而向上述第一连接器侧偏移。根据所述方式,在使第一连接器朝向上方地保持了管芯连接器时,贯通孔的开口朝向斜上方。在该状态下经由贯通孔将未固化的粘合剂向金属丝保持部注入的作业较容易。此外,在注入后,未固化的粘合剂不会从贯通孔的开口漏出。由此,上述方式有利于使管芯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
上述贯通孔的开口的端缘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开口的端缘,在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方向上也可以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根据所述方式,在将第一连接器朝向上方地保持了管芯连接器时,贯通孔的开口的端缘与金属丝保持部的开口的端缘成为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向贯通孔以及金属丝保持部注入的未固化的粘合剂从贯通孔以及金属丝保持部的某一方漏出的可能性较低。这有利于容易地制造管芯装置。
在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其内径随着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远离而变大的雌锥面。根据所述方式,在将用于注入未固化的粘合剂的喷嘴插入贯通孔时,在雌锥面与喷嘴之间形成液密的密封。该密封有利于防止未固化的粘合剂从贯通孔的内周面与喷嘴之间漏出。
上述粘合剂也可以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向上述贯通孔连续地填充。根据所述方式,经由了管芯连接器内的流路与外界之间的贯通孔的连通,被粘合剂可靠地阻断。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内的上述粘合剂的表面相对于上述贯通孔内的上述粘合剂的表面,也可以在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也可以相对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偏心地配置。所述方式有利于在设置了金属丝保持部的位置处充分确保流路的截面积。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也可以具有比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外径大的内部尺寸。在所述方式中,第一容易进行未固化的粘合剂的注入量的管理,第二能够通过足够量的粘合剂将引导金属丝固定于管芯连接器,第三容易将引导金属丝与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大致同轴地配置。
上述引导金属丝也可以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大致同轴地配置。根据所述方式,在将管芯连接器与导管连接器连接了时,引导金属丝相对于导管的偏心量变小。这有利于使向患者插入导管的作业变得容易。
上述第二连接器也可以具有其外径随着接近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前端而变小的雄锥面。根据所述方式,能够将共通的雌鲁尔接口与第一连接器能够连接的导管连接器的雄鲁尔接口、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任一个连接。
上述第二连接器也可以与能够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器的雄连接器具有互换性。根据所述方式,能够将共通的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能够连接的导管连接器的雄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任一个连接。
以下,在表示优选实施方式的同时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参照的各图,为了方便说明而使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简化表示。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追加附图未表示的任意部件、或者对附图所示的任意部件进行变更或省略。在不同的附图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关于这种部件,应省略重复的说明并适当地参考之前的附图的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芯装置1的立体图。图1B是管芯装置1的截面图。管芯装置1具备管芯连接器10以及引导金属丝50。在图1B中,点划线10a是管芯连接器10的中心轴。图1B的截面沿着中心轴10a以及贯通孔45(详细情况将后述)。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将与中心轴10a正交的直线的方向称为“半径方向”或者“直径方向”。在半径方向上“外侧”意味着从中心轴10a远离的一侧,在半径方向上“内侧”意味着接近中心轴10a的一侧。
管芯连接器10在中心轴10a方向的一端(第一端)具备第一连接器20,在另一端(第二端)具备第二连接器30。如图1B所示那样,第一连接器20以及第二连接器30与中心轴10a同轴地配置,并经由中空的连结管12而连结。流路11沿着中心轴10a贯通管芯连接器10,以使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30连通。
第一连接器20具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第一连接器20的内周面具有其内径随着接近第一连接器20的前端而变大的雌锥面(第一雌锥面)22。第一连接器20是具有雌锥面22的雌鲁尔接口。雌锥面22的直径以及锥面角度优选与在管芯装置1所适合的经鼻导管100的导管连接器110上设置的雄鲁尔接口131的雄锥面132一致,以便与该雄锥面132(参照后述的图4A以及图4B)面接触地嵌合(所谓的锥面嵌合)。第一连接器20(特别是其雌锥面22)可以符合与营养系统的医疗设备相关的国际标准ISO80369-3。
第二连接器30具有雄鲁尔接口31,该雄鲁尔接口31具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雄鲁尔接口31的外周面具有其外径随着接近雄鲁尔接口31的前端而变小的雄锥面32。第二连接器30进一步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外筒35,该外筒35从雄鲁尔接口31在半径方向上分离而包围雄鲁尔接口31。在外筒35的内周面上设置有雌螺纹36。第二连接器30优选与在管芯装置1所适合的经鼻导管100上设置的导管连接器110的雄连接器130(参照后述的图4A以及图4B)具有互换性。第二连接器30(特别是其雄锥面32以及雌螺纹36)也可以符合国际标准ISO80369-3。
在连接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30的连结管12的流路11内设置有金属丝保持部40。金属丝保持部40作为整体具有有底的大致中空筒形状(或者大致容器形状或者大致箱形状)。金属丝保持部40的长边方向(长轴)与中心轴10a平行。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朝向第一连接器20开口。内腔41经由金属丝保持部40的开口而与流路11连通。金属丝保持部40从流路11的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金属丝保持部40相对于中心轴10a向半径方向外侧偏心。这有利于在设置了金属丝保持部40的位置处充分确保流路11的截面积。
贯通孔45贯通管芯连接器10,以使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与管芯连接器10的外界连通。贯通孔45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最深部(即,内腔41的第二连接器30侧端)或者其附近朝向外侧延伸到管芯连接器10的外周面。贯通孔45相对于中心轴10a倾斜(即,相对于中心轴10a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更详细地说,贯通孔45相对于中心轴10a倾斜,以便随着从金属丝保持部40远离而向第一连接器20侧偏移。贯通孔45的与金属丝保持部40相反一侧的开口的端缘47,相对于贯通孔45与金属丝保持部40之间的连接部位44(参照图2),在中心轴10a方向上位于第一连接器20侧。此外,贯通孔45的开口的端缘47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开口的端缘42,在中心轴10a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贯通孔45的内周面在端缘47的附近具有雌锥面(第二雌锥面)46,该雌锥面46的内径随着从金属丝保持部40远离而变大。
引导金属丝50插入于流路11以及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内。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或者近位端。在图1B中为引导金属丝50的上端),达到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最深部(即,金属丝保持部40的底部)。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内部尺寸(特别是,沿着半径方向的内腔41的内部尺寸)大于引导金属丝50的外径。引导金属丝50在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内相对于金属丝保持部40的轴偏心地配置,以便接近于中心轴10a(预选与中心轴10a同轴)。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经由填充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粘合剂48而固定于管芯连接器10。引导金属丝50通过流路11而从第一连接器20导出。
粘合剂48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向贯通孔45连续地填充。金属丝保持部40内的粘合剂48的表面48a相对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开口的端缘42,在中心轴10a方向上位于第二连接器30侧。此外,金属丝保持部40内的粘合剂48的表面48a相对于贯通孔45内的粘合剂48的表面48b,在中心轴10a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管芯连接器10优选由硬质的材料构成。此外,管芯连接器10的材料优选具有透明性或者透光性。具体地说,能够使用聚缩醛、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丙烯、硬聚氯乙烯等树脂材料。管芯连接器10能够使用这些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成型法等将整体作为一个部件而一体地制造。
引导金属丝50是如通过外力而能够弯曲变形那样具有适度挠性(或者柔软性)的长尺的细绳状物。引导金属丝50为了使经鼻导管100的导管150的刚性(弹性)提高且防止纠结,而被插入于导管150(参照后述的图4B以及图5B)。引导金属丝50的外径小于导管150的内径。引导金属丝50的构成无限制,可以与在经肠营养用导管中使用的公知的引导金属丝的构成相同。例如,引导金属丝50也可以是将股线绞合而成的绞线。股线的材料无限制,但可以是不锈钢等金属、尼龙或聚酯等比较高刚性(高弹性)的树脂。进一步,引导金属丝50也可以由金属和树脂组合构成。
对管芯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那样,通过夹具等(未图示)将管芯连接器10保持为,第一连接器20向上而其中心轴10a与铅垂方向平行。将引导金属丝50通过第一连接器20向金属丝保持部40内插入。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在图2中为引导金属丝50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底部抵接。在使引导金属丝50与中心轴10a平行且使引导金属丝50在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内尽可能接近于中心轴10a(或者,与中心轴10a同轴)的状态下,通过夹具等(未图示)保持引导金属丝50。
接着,如图3所示那样,将喷嘴70向贯通孔45插入。喷嘴70的基端(未图示)例如与存积了未固化的粘合剂48的注射器(未图示)的筒前端连接。贯通孔45的开口朝向斜上方,因此喷嘴70的插入较容易。经由喷嘴70向贯通孔45以及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注入未固化的粘合剂48。喷嘴70的前端的外周面与贯通孔45的内周面的雌锥面46液密地嵌合。因此,粘合剂48不会从贯通孔45的内周面与喷嘴70之间向外界漏出。粘合剂48的注入量无限制,但是例如金属丝保持部40内的粘合剂48的上表面(液面)48a也可以调整为,达到与金属丝保持部40的开口的端缘42相同或者比其稍微低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粘合剂48的上表面48a处于比喷嘴70的前端更高的位置。当管芯连接器10具有透明性时,能够经由管芯连接器10透视到粘合剂48的液面48a。作为粘合剂48,能够使用能够将引导金属丝50固定于管芯连接器10的任意的粘合剂。粘合剂48优选为比较低粘度的液状。具体地说,能够使用环氧树脂系、紫外线固化型的粘合剂。管芯连接器10具有透光性有利于使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固化。
在注入粘合剂48之后,将喷嘴70从贯通孔45拔除。当喷嘴70被拔除时,上表面48a稍微下降、上表面48b稍微上升,以使金属丝保持部40内的粘合剂48的上表面48a与贯通孔45内的粘合剂48的上表面48b产生大概相同的高度(参照图1B)。金属丝保持部40的开口的端缘42与贯通孔45的开口的端缘47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即使上表面48a、48b的高度如此地变化,粘合剂48也不会从金属丝保持部40以及贯通孔45漏出。
然后,使粘合剂48固化。因此,得到管芯装置1(参照图1A以及图1B)。
在将经肠营养用导管向患者插入之前,管芯装置1被插入经肠营养用导管。以经肠营养用导管是经鼻导管的情况为例对管芯装置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图4A是表示将管芯装置1的引导金属丝50插入于经鼻导管1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其截面图。经鼻导管100具备柔软的导管(以下,简称为“管”)150、以及设置于管150的基端(近位端)的导管连接器110。
如图4B所示那样,导管连接器110在一端具有雄连接器130,在另一端具备连接筒120。流路111以雄连接器130与连接筒120连通的方式,贯通导管连接器110。
雄连接器130具备:具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雄鲁尔接口131;从雄鲁尔接口131在半径方向上分离而包围雄鲁尔接口131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外筒135;以及设置于外筒135的内周面的雌螺纹136。流路111沿着其长边方向贯通雄鲁尔接口131。雄鲁尔接口131的外周面具有其外径随着接近雄鲁尔接口131的前端而变小的雄锥面132。雄连接器130相对于在供向患者投放的液状物流动的经肠营养管(经肠营养投放组件)的下游端设置的雌连接器(未图示)能够连接以及分离。雄连接器130以及雌连接器可以符合国际标准ISO80369-3。此外,雄连接器130也可以不具备外筒135以及雌螺纹136。
连接筒120作为整体也具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连接筒120与雄鲁尔接口131同轴地配置。管150被插入于连接筒120。管150经由粘合剂(未图示)固定于连接筒120的内周面。雄鲁尔接口131与管150连通。为了容易进行导管连接器110的把持,从连接筒120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有一对把持片125。
在图4A以及图4B的状态下,将管芯连接器10与导管连接器110连接。
图5A表示将管芯装置1的管芯连接器10与经鼻导管100的导管连接器110连接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其截面图。导管连接器110的雄鲁尔接口131被插入管芯连接器10的第一连接器(雌鲁尔接口)20。第一连接器20被插入雄鲁尔接口131与外筒135之间的间隙。第一连接器20的雌锥面22与雄鲁尔接口131的雄锥面132的直径以及锥面角度一致。因此,雌锥面22与雄锥面132面接触且液密地嵌合(所谓的锥面嵌合)。第一连接器20与雄鲁尔接口131直径的这种连接一般被“滑动连接”。管芯连接器10的流路11、导管连接器110的流路111、以及管150依次连通。引导金属丝50被插入流路111以及管150。虽然省略图示,引导金属丝50的前端(远位端)达到管150的前端(远位端)或者其附近。
在如图5A以及图5B那样将管芯连接器10与导管连接器110连接了的状态下,将管150的未图示的前端插入患者的鼻腔。管150由于插入有引导金属丝50而刚性(弹性)提高。这有利于使管150的前端到达所希望的位置(例如胃或者小肠)。
管150的前端是否到达所希望的位置,例如能够通过经由管150进行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来确认。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例如能够将注射器与管芯连接器10的第二连接器30(特别是其雄鲁尔接口31)连接来进行。当确认到管150的前端到达所希望的位置时,使管芯连接器10从导管连接器110分离,并将引导金属丝50从管150拔出。管芯装置1从经鼻导管100分离。经鼻导管100被留置于患者。将设置在经肠营养管的下游端的雌连接器与雄连接器130连接。经由经肠营养管以及经鼻导管100向患者投放液状物。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管芯装置1中,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被固定于设置在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30之间的流路11内的金属丝保持部40。第一连接器20是具有雌锥面22的雌鲁尔接口。引导金属丝50从第一连接器20导出。金属丝保持部40位于比第一连接器20靠里侧(第二连接器30侧)的位置,因此金属丝保持部40不会阻碍第一连接器20(雌锥面22)与导管连接器110的雄鲁尔接口131(雄锥面132)之间的嵌合(参照图5B)。对于具备符合国际标准ISO80369-3的雄连接器130的导管连接器110,能够连接管芯装置1的管芯连接器10。
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经由粘合剂48而固定于管芯连接器10(参照图1B)。因此,管芯装置1的构成简单。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管芯装置中,为了将引导金属丝安装于管芯连接器而使用中空圆筒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中空圆筒部件那样的与管芯连接器分体的部件。
未固化的粘合剂48经由与流路11分别设置的贯通孔45而注入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参照图3)。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可以考虑如下方法:不设置贯通孔45,而在图3的状态下将喷嘴70向第一连接器20插入,并向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注入粘合剂。然而,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第一连接器20内的引导金属丝50难以使喷嘴70的前端访问金属丝保持部40。第二,在使喷嘴70的前端向金属丝保持部40接近的过程中、或者在将粘合剂向金属丝保持部40注入之后将喷嘴70从第一连接器20拉出的过程中,当喷嘴70的前端误接触到雌锥面22时,粘合剂有可能附着于雌锥面22。附着于雌锥面22的粘合剂,使雌锥面22与雄锥面132的液密的嵌合(参照图5B)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11以外设置有用于向金属丝保持部40注入粘合剂48的专用的贯通孔45。能够将喷嘴70的前端向贯通孔45穿刺,而经由贯通孔45向金属丝保持部40可靠地注入粘合剂48(参照图3)。由于无需将喷嘴70向第一连接器20插入,因此不会使粘合剂48附着于雌锥面22。将粘合剂48向金属丝保持部40注入的作业,不需要熟练而较简单。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管芯装置1的制造较容易。
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管芯装置中,通过紧固嵌合而使管芯连接器的入口孔的内周面与中空圆筒部件嵌合。因此,需要严格管理它们的尺寸精度。此外,使中空圆筒部件嵌入管芯连接器的入口孔的作业较繁琐。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向金属丝保持部40注入粘合剂,因此能够缓和金属丝保持部40以及其周边的尺寸精度,此外不需要通过紧固嵌合使2个部件嵌合的工序。根据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管芯装置1的制造也较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内部尺寸大于引导金属丝70的外径。这在以下的方面较有利。第一,在从喷嘴70向金属丝保持部40注入未固化的粘合剂48的工序(参照图3)中,容易管理粘合剂48的上表面48a的高度(即,粘合剂48的注入量)。第二,在注入粘合剂48之后、将喷嘴70从贯通孔45拔除时,金属丝保持部40内的粘合剂48的上表面48a的下降距离变小,因此能够通过足够量的粘合剂48将引导金属丝70固定于管芯连接器10。第三,即使金属丝保持部40相对于管芯连接器10的中心轴10a被偏心配置,也能够将引导金属丝70与中心轴10a大致同轴地配置。因此,将管芯装置1插入于经鼻导管100的状态(参照图5B)下的、引导金属丝50相对于管150的偏心量变小。这有利于容易进行将管150向患者插入的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芯连接器10的第二连接器30具有雄锥面32。并且,第二连接器30与导管连接器110的雄连接器130具有互换性。因此,能够与雄连接器130连接的雌连接器,还能够与第二连接器30连接。例如,能够将为了进行上述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而使用的注射器,与第二连接器30以及雄连接器130的任一个连接。根据患者的状态等的不同,有时不使用管芯装置1地将经鼻导管100向患者插入。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上述注射器与导管连接器110的雄连接器130连接,进行胃液的吸引或者空气的注入来确认管150的前端是否到达所希望的位置。由此,无需装备第二连接器30用和雄连接器130用这两种注射器。能够与是否使用管芯装置1无关地使用共通的注射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
金属丝保持部40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任意地变更。金属丝保持部40只要能够插入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即可。金属丝保持部40的内腔41的内部尺寸也可以与引导金属丝50的外径大致相同。
用于将引导金属丝50在与垂直于中心轴10a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进行定位的机构,设置于金属丝保持部40。例如,也可以在金属丝保持部40的最深部(底部)设置于供引导金属丝50的基端嵌入的凹部。引导金属丝50与金属丝保持部40被同轴地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金属丝保持部40相对于管芯连接器10的中心轴10a偏心,但也可以将金属丝保持部40与中心轴10a同轴地配置。该构成容易将引导金属丝50与中心轴10a同轴地配置。例如,也可以将与中心轴10a同轴地配置的金属丝保持部40、与流路11的内周面,通过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连结。贯通孔45设置在该支承部件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金属丝保持部40设置于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30之间的连结管12内,但金属丝保持部40的中心轴10a方向的位置不限定于此。金属丝保持部40只要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0而配置在第二连接器30侧即可。例如,金属丝保持部4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配置于第二连接器30的雄鲁尔接口31内的流路11。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连结管12,而将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30直接连结。
贯通孔45无需笔直地延伸。例如,贯通孔45也可以弯曲为如下的大致L字状:在从金属丝保持部40沿着半径方向朝外延伸之后,与中心轴10a平行地向第一连接器20侧延伸。
在贯通孔45的内周面上也可以不设置雌锥面46。用于防止粘合剂48向外界漏出的、喷嘴70与管芯连接器10之间的密封构造,能够采用喷嘴70与雌锥面46的嵌合构造以外的任意构成。
在第一连接器20的外周面上,也可以设置有能够与雄连接器130的雌螺纹136螺合的突起(例如螺旋状突起或者雄螺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30是具备雄鲁尔接口31、以及设置有雌螺纹36的外筒35的雄连接器,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第二连接器30也可以不符合国际标准ISO80369-3,此外,也可以与导管连接器110的雄连接器130具有互换性。第二连接器30也可以不具备外筒35以及雌螺纹36。第二连接器30也不需要是具备雄鲁尔接口31的雄连接器,而使具备雌鲁尔接口的雌连接器。
本发明的管芯装置还能够使用于经鼻导管以外的经肠营养用导管。并且,能够对经肠营养法以外的向患者体内插入的任意导管使用本发明的管芯装置。该导管只要具备具有雄鲁尔接口的导管连接器、以及导管即可。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无限制,但能够大范围地利用于医疗领域,这其中能够在经肠营养法的领域中良好地利用。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管芯装置适合向经肠营养用导管插入来使用。该经肠营养用导管的导管连接器也可以设置有符合国际标准ISO80369-3的雄连接器。
符号的说明
1 管芯装置
10 管芯连接器
10a 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
11 流路
20 第一连接器
22 雌锥面(第一雌锥面)
30 第二连接器
31 雄鲁尔接口
40 金属丝保持部
41 金属丝保持部的内腔
42 金属丝保持部的开口的端缘
45 贯通孔
46 雌锥面(第二雌锥面)
47 贯通孔的开口的端缘
48 粘合剂
48a 金属丝保持部内的粘合剂的表面
48b 贯通孔内的粘合剂的表面
50 引导金属丝

Claims (11)

1.一种管芯装置,具备能够弯曲变形的引导金属丝、以及设置于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基端的管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芯连接器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以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相连通的方式将上述管芯连接器沿其中心轴贯通的流路,
上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其内径随着接近上述第一连接器的前端而变大的雌锥面,
对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在上述第二连接器侧的上述流路内,设置有具有朝向上述第一连接器开口的内腔的金属丝保持部,
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基端向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内插入且经由填充于上述内腔的粘合剂而固定于上述管芯连接器,
上述引导金属丝通过上述流路从上述第一连接器导出,
与上述流路不同地贯通上述管芯连接器的贯通孔被设置为,使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外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贯通孔相对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倾斜,以便随着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远离而向上述第一连接器侧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贯通孔的开口的端缘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开口的端缘,在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在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其内径随着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远离而变大的雌锥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粘合剂从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向上述贯通孔连续地填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内的上述粘合剂的表面相对于上述贯通孔内的上述粘合剂的表面,在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相对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偏心地配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金属丝保持部的上述内腔具有比上述引导金属丝的外径大的内部尺寸。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引导金属丝与上述管芯连接器的中心轴大致同轴地配置。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其外径随着接近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前端而变小的雄锥面。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管芯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连接器与能够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器的雄连接器具有互换性。
CN202080009968.4A 2019-01-21 2020-01-17 管芯装置 Pending CN1133164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7603 2019-01-21
JP2019007603A JP2020115969A (ja) 2019-01-21 2019-01-21 スタイレット装置
PCT/JP2020/001583 WO2020153271A1 (ja) 2019-01-21 2020-01-17 スタイレ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6447A true CN113316447A (zh) 2021-08-27

Family

ID=7173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9968.4A Pending CN113316447A (zh) 2019-01-21 2020-01-17 管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2020115969A (zh)
KR (1) KR20210118098A (zh)
CN (1) CN113316447A (zh)
WO (1) WO202015327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485A (en) * 1984-07-11 1989-05-02 Concept Polymer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for guiding tubings
US5092847A (en) * 1990-04-06 1992-03-03 Sherwood Medical Company Enteral feeding tube stylet
US20040158229A1 (en) * 2002-01-24 2004-08-12 Quinn David G.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atheter insertion
US20110307048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Pre-loaded multiport delivery device
JP2012071052A (ja) * 2010-09-29 2012-04-12 Terumo Corp 留置針および留置針の製造方法
WO2014196249A1 (ja) * 2013-06-06 2014-12-11 日本ライフライン株式会社 先端偏向操作可能カテーテ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8253A (en) 1995-02-21 1997-08-19 Abbott Laboratories Stylet device for guiding an enteral feeding tube
JP6084013B2 (ja) 2012-11-20 2017-02-22 株式会社トップ 雄コネクタ
JP6409273B2 (ja) 2013-12-24 2018-10-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オス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485A (en) * 1984-07-11 1989-05-02 Concept Polymer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for guiding tubings
US5092847A (en) * 1990-04-06 1992-03-03 Sherwood Medical Company Enteral feeding tube stylet
US20040158229A1 (en) * 2002-01-24 2004-08-12 Quinn David G.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atheter insertion
US20110307048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Pre-loaded multiport delivery device
JP2012071052A (ja) * 2010-09-29 2012-04-12 Terumo Corp 留置針および留置針の製造方法
WO2014196249A1 (ja) * 2013-06-06 2014-12-11 日本ライフライン株式会社 先端偏向操作可能カテーテ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87067A (ja) 2023-06-22
KR20210118098A (ko) 2021-09-29
JP2020115969A (ja) 2020-08-06
WO2020153271A1 (ja) 2020-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1343B2 (en) Adapter assembly for enteral feeding
US20160361235A1 (en) Adapter assembly for enteral feeding
CA2563620C (en) Dual purpose adapter
CN109789274B (zh) 具有肠内连接部件的注射器
US20180326198A1 (en) Female connector
US20080065023A1 (en) Fluid delivery device
US20210196578A1 (en) Locking enteral feeding system
US11690994B1 (en) Modular medical connector
US8882725B2 (en) Enteral feeding connector
CN114366669A (zh) 适配器
CN113316447A (zh) 管芯装置
JP2013138707A (ja) 経腸栄養療法用カテーテルと医療用回路との接続構造、アダプタ付き経腸栄養療法用カテーテル、及びアダプタと医療用回路とを含む医療用送液キット
WO2017104689A1 (ja) メスコネクタ
US10188847B2 (en) Medical device
CN113518608A (zh) 药物混合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该装置的药物混合设备
US20220023152A1 (en) Locking enteral feeding system
JP6402881B2 (ja) ダブルメスコネクタ
JP2013212208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及び医療用コネクタを含む医療用具、並びに医療用コネクタと可撓性チューブとの接続構造
CN216258585U (zh) 一种注射器
US20190083745A1 (en) Adapter Manifold for Aseptic Catheter Injections
EP3760250A1 (en) Administering instrument and drug solution administe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