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9019B -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9019B
CN113309019B CN202110760957.6A CN202110760957A CN113309019B CN 113309019 B CN113309019 B CN 113309019B CN 202110760957 A CN202110760957 A CN 202110760957A CN 113309019 B CN113309019 B CN 113309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adder stand
fixedly connected
columns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09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9019A (zh
Inventor
姜波
刘保林
林亮
于茂春
朱小兵
陶伟明
周定祥
曹林卫
汪伟松
王志勇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EC Chongqing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609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9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7/00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now, sand drifts, side-wind effects, snowslides, avalanches or falling rocks; Anti-dazzle arrangements ; Sight-screens for roads, e.g. to mask accident site
    • E01F7/04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nowslides, avalanches or falling rocks, e.g. avalanche preventing structures, galleries
    • E01F7/04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tecting against falling rocks, e.g. galleries, nets, rock tr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包括内侧柱、外侧柱、内侧纵梁、外侧纵梁、横梁、以及顶板;顶板完全覆盖危岩落石发育段并延伸至危岩落石不发育段,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有爬梯,顶板对应爬梯处具有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爬梯为可收折的结构,爬梯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爬梯的一端与爬梯墙转动连接。本发明在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爬梯,方便人员进行维修,而且爬梯可收折,需要维修时,展开爬梯,使爬梯倾斜的倚靠在爬梯墙上,便于维修人员爬爬梯,平时将爬梯收折起来,减小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道路的隧道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背景技术
崩塌落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山区三大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山区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加快,有时为了节省投资、减小线路长度,线路往往布置在沟谷、沿河、傍山地形地段,形成了大量的高陡边坡,引发频繁的崩塌落石地质灾害,尤其在铁路、公路建设等方面更为突出。
为了防止崩塌落石对线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在高陡边坡隧道洞口及半路堑段,多采用清除危石,设置主、被动网拦截等综合处理措施。但考虑到上述工程措施的安全局限性以及彻底整治、不留安全隐患的要求,隧道采取设置棚洞的方式,以抵御崩塌落石对运营线路的危害。
棚洞一般由内墙、顶梁及外侧支撑结构三部分组成,顶梁一般为平板型预制钢筋砼简支结构,适用于坍方量较少或少量落石地段。常规棚洞施工顺序为先开挖并施作棚洞基础,然后浇筑内墙和外侧支撑结构,待支撑结构达到强度后在其顶部架设顶梁,最后顶部回填土石。为了保证棚洞结构安全,当棚洞顶部有零星落石的话,需对顶部落石进行定期清理。
但是,目前常规棚洞结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棚洞顶部未设置专门维修通道,无法清理棚洞顶部的落石,也无法维修棚洞顶部缓冲层。
2)棚洞顶部为平板,并通过回填土石形成横坡,崩塌落石掉下后易聚集在棚洞顶部,局部形成偏压,大量聚集甚至引发棚洞垮塌。
3)棚洞顶部设置土石回填层以缓冲崩塌落石冲击,土石回填层缓冲能力较差,造成棚洞结构承受较大冲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以解决棚洞顶部落石易聚集和棚洞顶部无法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包括靠山侧设置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内侧柱、位于内侧柱外侧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外侧柱、同时与多根内侧柱固接的内侧纵梁、同时与多根外侧柱固接的外侧纵梁、以及设在内侧纵梁和外侧纵梁顶部且同时与两者固接的顶板,顶板完全覆盖危岩落石发育段并延伸至危岩落石不发育段;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有爬梯墙和紧邻爬梯墙设置的爬梯,顶板对应爬梯处具有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爬梯为可收折的结构,爬梯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爬梯的一端与爬梯墙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爬梯,方便人员进行维修,而且爬梯可收折,需要维修时,展开爬梯,使爬梯倾斜的倚靠在爬梯墙上,便于维修人员爬爬梯,平时将爬梯收折起来,减小占地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地面上设有对爬梯的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分别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收折状态时,爬梯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通过锁固接在一起。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使爬梯在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更加稳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爬梯还连接有位于爬梯与爬梯墙之间的若干可收折的支撑杆,当爬梯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杆展开,支撑杆的下端与地面抵紧,由支撑杆对爬梯进行支撑。
爬梯处于展开状态时,爬梯倾斜设置,结构强度差,通过设置支撑杆对展开状态的爬梯进行支撑,可提高爬梯的强度,提高维修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杆均与爬梯转动连接,若干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若干支撑杆共同连接有一根与爬梯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每根支撑杆均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杆,使所有支撑杆之间联动,在展开或收折支撑杆时,只需相对爬梯转动其中一根支撑杆,便可使所有支撑杆均相对爬梯转动以进行展开或收折,展开或收折支撑杆的效率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拉绳,拉绳的第一端与爬梯的下部固接,爬梯墙上设有滑轮组,拉绳绕过滑轮组后,拉绳远离爬梯的第二端与其中一根支撑杆固接,拉绳的第二端位于拉绳的第一端的上方,展开爬梯的过程中,爬梯通过拉绳拉动支撑杆,使支撑杆相对爬梯转动而展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拉绳,在展开爬梯的过程中,使爬梯与支撑杆的运动联动,展开爬梯的同时支撑杆自动展开,无需人们手动展开支撑杆,操作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顶板从内至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形成陡坡,顶板靠山侧部分嵌入岩土体中;和/或棚洞的内侧具有回填区,回填区采用砼回填或采用浆砌片石回填。
上述技术方案中,顶板设置形成陡坡,利于落石从棚洞顶部滚落和排水;顶板靠山侧部分嵌入岩土体中,增加顶板的牢固度,提高棚洞结构的稳固性;设置回填区可避免内侧柱内侧的石体崩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顶板上设有复合缓冲层,复合缓冲层包括位于顶板上方的钢筋砼板、以及填充在顶板和钢筋砼板之间的发泡填料层,钢筋砼板上还设有沥青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棚洞结构顶部上设置复合缓冲层,可均匀分散的落石应力,减小棚洞顶部的落石冲击力。发泡填料层为棚洞结构的缓冲层,钢筋砼板用以压实发泡填料层,表层沥青层可防水同时亦有一定缓冲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基础,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或桩基础;当采用条形基础时,条形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内侧条形基础和外侧条形基础,内侧柱和外侧柱的下端分别与内侧条形基础和外侧条形基础固接;当采用桩基础时,内侧柱和外侧柱对应处均设置桩基础,桩基础的顶部固接有钢筋砼承台,内侧柱和外侧柱的下端与对应的钢筋砼承台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基础可以保证棚洞结构横向稳定,使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内侧柱与外侧柱一一对应设置,内侧柱与外侧柱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内端与内侧柱固接,横梁的外端与外侧柱或外侧纵梁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顶板、外侧纵梁、横梁和内侧柱在棚洞顶部组合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牢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横梁的中部固接有竖撑,竖撑远离横梁的上端与顶板固接;和/或相邻两根内侧柱之间设有纵撑,纵撑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内侧柱固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爬梯,方便人员进行维修;顶板设置为陡坡,利于落石从棚洞顶部滚落和排水;优化棚洞顶部缓冲层,减少棚洞结构承受的落石冲击力,使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棚洞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棚洞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棚洞结构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爬梯的立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棚洞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爬梯处于展开状态。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爬梯处于展开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爬梯处于收折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爬梯处于展开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爬梯处于收折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条形基础1、承台2、桩基础3、外侧柱4、外侧纵梁5、内侧柱6、内侧纵梁7、纵撑8、横梁9、顶板11、挡块12、发泡填料层13、钢筋砼板14、沥青层15、回填区16、盖板17、爬梯18、爬梯墙19、固定筋20、连接块21、橡胶垫22、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4、锁25、支撑杆26、连接杆27、拉绳28、拉绳的第一端281、拉绳的第二端282、滑轮29、限位胶块30、横坡坡度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如图1-图3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包括靠山侧设置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内侧柱6、位于内侧柱6外侧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外侧柱4、同时与多根内侧柱6固接的内侧纵梁7、同时与多根外侧柱4固接的外侧纵梁5、以及设在内侧纵梁7和外侧纵梁5顶部且同时与两者固接的顶板11。
其中,棚洞的内侧具有回填区16,棚洞内侧回填一般采用砼回填,当地取材方便亦可采用浆砌片石回填。
顶板11完全覆盖危岩落石发育段并延伸至危岩落石不发育段,顶板11从内至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形成陡坡,并在靠山侧部分嵌入岩土体,利于落石从棚洞顶部滚落和排水,一般情况下,顶板11的横坡坡度i≥10%。优选顶板11除了靠山侧上端外,周边均需设置挡块12,危岩落石发育段与危岩落石不发育段交界处也设置挡块12。
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有爬梯18,顶板11对应爬梯18处具有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17,维修人员可通过爬梯18进入到危岩落石发育段进行清除散落危石、修整复合缓冲层等维修工作。
顶板11上设有复合缓冲层,复合缓冲层包括位于顶板11上方的钢筋砼板14、以及填充在顶板11和钢筋砼板14之间的发泡填料层13,优选钢筋砼板14上还设有沥青层15。底部发泡填料层13为棚洞结构的缓冲层,中部钢筋砼板14压实发泡填料层13,表层沥青层15可防水同时亦有一定缓冲作用。实际中,为节约成本,在危岩落石不发育段的顶板11上可不设置复合缓冲层,该段顶板11上仅设置沥青层15防水即可。
优选发泡填料层13采用ESP填料,EPS填料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每立方米体积内含有300-600万个独立密闭气泡,内含空气的体积为98%以上,具有质量轻、吸水率低、耐水、耐老化、耐低温、易加工、价廉质优等优点。棚洞顶采用轻质的EPS填料板每立方米仅20kg,供料便捷,即使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段,人工搬运也非常容易实现,可明显降低施工风险和难度,一定程度上加快进度,缩短工期。
为了保证棚洞结构横向稳定,棚洞结构还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基础,基础采用条形基础1或桩基3础。当线路地面地质条件较好时,如图1所示,基础采取条形基础1,条形基础1包括内侧条形基础和外侧条形基础,内侧柱6和外侧柱4的主筋需锚入对应的条形基础1中。当地质条件差时,如图2所示,基础采取桩基础3,与内侧柱6和外侧柱4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桩基础3,桩基础3的顶部固接有钢筋砼承台2,内侧柱6和外侧柱4的主筋需锚入钢筋砼承台2中。桩基础3的施工工艺可采用人工挖孔桩或钻孔桩,桩基础3的断面型式一般采用方形或圆形。通常情况下钻孔桩为圆形,人工挖孔桩为方形。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侧柱6与外侧柱4一一对应设置,内侧柱6与外侧柱4之间设有横梁9,横梁9的内端与内侧柱6固接,横梁9的外端与外侧柱4或外侧纵梁5固接,优选横梁9的外端与外侧纵梁5固接。顶板11、外侧纵梁5、横梁9和内侧柱6在棚洞顶部组合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牢固。实际中,当棚洞跨度较大时,可在横梁9的中部固接竖撑,竖撑远离横梁9的上端与顶板11固接;当内侧柱6高度较大时,可在相邻两根内侧柱6之间设置纵撑8,纵撑8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内侧柱6固接,以改善棚洞受力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9以上三角架空区域可用于铺设管线,另外当棚洞纵向长度较长时,三角架空区域可用作架设照明或通风装置。
如图4所示,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爬梯18为竖向设置的钢爬梯,盖板17也为钢盖板,钢盖板17和钢爬梯18表面均应进行防腐处理。钢爬梯18横向设置的细部构件可采用钢筋、钢管或型钢,钢爬梯18竖向每隔一定高度两侧设置固定筋锚入爬梯墙19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爬梯18的结构不同。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爬梯18为可收折的结构,爬梯18的下端设有防滑胶垫,爬梯18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远离爬梯18的一端与爬梯墙19转动连接,比如爬梯墙19的上端固接有连接座,连接块21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图5-图7所示的爬梯18仅示意画出八个踏板,实际中,应根据地面至维修口的高度合理设置爬梯18的高度和踏板的数量。
平常时,如图7所示,爬梯18处于收折状态,此时爬梯18竖直或略向右倾斜设置,占地空间小。结合图6所示,需要使用爬梯18时,相对爬梯墙19向外(图6和图7中的向右)拉爬梯18,爬梯18的上端相对连接块21转动,连接块21的上端相对爬梯墙19转动,直至爬梯18的上端与爬梯墙19抵接,爬梯18的下端与地面抵接,爬梯18倾斜的倚靠在爬梯墙19上,爬梯18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维修人员便可通过展开的爬梯18进入到危岩落石发育段进行清除散落危石、修整复合缓冲层等维修工作。使用完爬梯18后,向内(图6和图7中的向左)推爬梯18,使爬梯18处于收折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爬梯18顶部的内侧还固接有橡胶垫22,爬梯18处于展开状态时,爬梯18顶部的橡胶垫22与爬梯墙19抵紧,橡胶垫22缓冲和防滑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爬梯18在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更加稳固,地面上设有对爬梯18的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分别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23和第二限位块24。爬梯18处于收折状态时,爬梯18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23通过锁25固接在一起,由此可避免非工作人员随意展开该爬梯18;爬梯18处于展开状态时,爬梯18下端的外侧与第二限位块24内侧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爬梯18最上方的踏板与维修口之间的高度距离较大时,可在爬梯墙19上固接一块踏板,该踏板位于维修口与爬梯18的最上面一个踏板之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爬梯18还连接有位于爬梯18与爬梯墙19之间的若干可收折的支撑杆26,支撑杆26的下端也设有防滑胶垫。如图8所示,当爬梯18处于展开状态时,所有支撑杆26均完全展开,此时支撑杆26竖向或略后向左倾斜,支撑杆26的下端与地面抵接,由支撑杆26对爬梯18进行支撑。
使用完爬梯18后,向内推爬梯18,最左侧的支撑杆26与爬梯墙19抵触,继续向内推爬梯18的过程中,在爬梯墙19的作用下,支撑杆26相对爬梯18逆时针转动而逐渐收折起来,在爬梯18收折起来时,支撑杆26也收折起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6与爬梯1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爬梯18上还设有对展开状态的支撑杆26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块(图中未示出),限位块限制完全展开状态的支撑杆26继续顺时针向左转动。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支撑杆26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若干支撑杆26共同连接有一根与爬梯18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接杆27,每根支撑杆26均与连接杆2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爬梯18、连接杆27和若干支撑杆26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在展开或收折支撑杆26时,只需相对爬梯18转动其中任意一根支撑杆26,便可使所有支撑杆26均相对爬梯18转动以展开或收折。
在本实施方式中,爬梯18的内侧固接有限位胶块30,收折支撑杆26后,连接杆27与限位胶块30抵接,避免收折支撑杆26时,支撑杆26或连接杆27与爬梯18碰撞而产生异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6对应爬梯18的踏板设置,支撑杆26与爬梯18踏板转动连接。实际中,考虑到连接杆27布置的位置空间,爬梯18最下方的踏板处不设置支撑杆26;或者爬梯18最下方的踏板设置支撑杆26,但连接杆27不与该支撑杆26转动连接。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爬梯18还连接有拉绳28,拉绳的第一端281与爬梯18的下部固接,爬梯墙19上设有滑轮组,比如滑轮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滑轮29,拉绳28依次绕过滑轮组的滑轮29后,拉绳28远离爬梯18的第二端282与其中一根支撑杆26固接,比如与最左侧的支撑杆26的中部固接,拉绳的第二端282位于拉绳的第一端281的上方。
爬梯18处于收折状态时,拉绳28并未绷紧,便于人们上抬爬梯18,使爬梯18的下端脱离第一限位块23。继续向外(图8和图9中的向右)拉爬梯18,以展开爬梯18的过程中,拉绳的第一端281随爬梯18向右运动,拉绳28绷紧,拉绳28的拉力作用在最左侧的支撑杆26上。继续展开爬梯18的过程中,在拉绳28的拉力作用下,最左侧支撑杆26相对爬梯18顺时针转动而展开,由于所有支撑杆26之间联动,拉绳28使所有支撑杆26均同步顺时针转动而展开,爬梯18完全展开时,所有支撑杆26也完全展开。
使用完爬梯18后,向内推爬梯18,最左侧的支撑杆26与爬梯墙19抵触,在爬梯墙19的作用下,支撑杆26相对爬梯18逆时针转动而逐渐收折起来,在爬梯18完全收折起来时,支撑杆26也完全收折起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山侧设置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内侧柱、位于内侧柱外侧的多根纵向间隔分布的外侧柱、同时与多根内侧柱固接的内侧纵梁、同时与多根外侧柱固接的外侧纵梁、以及设在内侧纵梁和外侧纵梁顶部且同时与两者固接的顶板,所述顶板完全覆盖危岩落石发育段并延伸至危岩落石不发育段;
危岩落石不发育段设置有爬梯墙和紧邻爬梯墙设置的爬梯,所述顶板对应爬梯处具有维修口,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爬梯为可收折的结构,爬梯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爬梯的一端与所述爬梯墙转动连接;
所述爬梯还连接有位于爬梯与爬梯墙之间的若干可收折的支撑杆,当爬梯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杆展开,支撑杆的下端与地面抵紧,由支撑杆对爬梯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杆均与所述爬梯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杆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若干支撑杆共同连接有一根与所述爬梯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每根支撑杆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棚洞结构还包括拉绳,拉绳的第一端与爬梯的下部固接,所述爬梯墙上设有滑轮组,拉绳绕过滑轮组后,拉绳远离爬梯的第二端与其中一根支撑杆固接,拉绳的第二端位于拉绳的第一端的上方,展开所述爬梯的过程中,爬梯通过拉绳拉动支撑杆,使支撑杆相对所述爬梯转动而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地面上设有对爬梯的收折状态和展开状态分别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收折状态时,爬梯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通过锁固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从内至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形成陡坡,所述顶板靠山侧部分嵌入岩土体中;
和/或棚洞的内侧具有回填区,所述回填区采用砼回填或采用浆砌片石回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复合缓冲层,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位于顶板上方的钢筋砼板、以及填充在顶板和钢筋砼板之间的发泡填料层,所述钢筋砼板上还设有沥青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基础,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或桩基础;
当采用条形基础时,条形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内侧条形基础和外侧条形基础,内侧柱和外侧柱的下端分别与内侧条形基础和外侧条形基础固接;
当采用桩基础时,与内侧柱和外侧柱对应处均设置桩基础,桩基础的顶部固接有钢筋砼承台,内侧柱和外侧柱的下端与对应的钢筋砼承台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柱与外侧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侧柱与外侧柱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内端与内侧柱固接,横梁的外端与外侧柱或外侧纵梁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中部固接有竖撑,竖撑远离横梁的上端与所述顶板固接;
和/或相邻两根所述内侧柱之间设有纵撑,纵撑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内侧柱固接。
CN202110760957.6A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Active CN113309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957.6A CN113309019B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0957.6A CN113309019B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019A CN113309019A (zh) 2021-08-27
CN113309019B true CN113309019B (zh) 2022-07-26

Family

ID=7738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0957.6A Active CN113309019B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901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0040A1 (de) * 1978-09-14 1980-03-27 Bruno Brugger Stand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pfluecken von obst
US4261434A (en) * 1979-11-16 1981-04-14 Mitchell William C Fire escape device
DE3019345A1 (de) * 1980-05-21 1981-11-26 Walter 7120 Bietigheim-Bissingen Kümmerlin Bockleiter
ES1040801U (es) * 1998-07-28 1999-05-16 Germans Server Sl Escalera plegable, perfeccionada.
US7669636B1 (en) * 2007-08-06 2010-03-02 Yuter Seymour C Glare blocking vehicle attachment
CN103016050A (zh) * 2012-12-12 2013-04-03 南京大学 一种隧道中作地质预报用的折叠式可升降保护装置
CN204343965U (zh) * 2014-11-24 2015-05-20 浙江荣华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床用折叠式爬梯
CN207376492U (zh) * 2017-10-31 2018-05-18 长安大学 一种适用于陡峭山崖下的公路棚洞防护结构
CN207619864U (zh) * 2017-12-20 2018-07-17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框架棚洞
CN10933968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贵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矿井高处作业的折叠升降装置
CN109653109A (zh) * 2019-02-02 2019-04-1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钢棚洞的弹簧格栅组合缓冲减震装置
CN210003195U (zh) * 2018-08-28 2020-01-31 上海瑞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阶结构宽踏梯
CN211500493U (zh) * 2019-11-22 2020-09-15 湖南跳马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园林安全扶梯
CN212337139U (zh) * 2020-04-23 2021-01-12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举高类消防车翻转侧爬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04307A1 (de) * 1983-02-09 1984-08-09 Alfred 7530 Pforzheim Müller Bockleiter
US4664224A (en) * 1986-09-29 1987-05-12 Chen Ying Hung Life-escaping steel cable ladder for high-building use
CN102535354A (zh) * 2011-11-17 2012-07-04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支座检查梯
US20130157824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Paul Chen Foldable aerobic exercise chair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0040A1 (de) * 1978-09-14 1980-03-27 Bruno Brugger Stand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zum pfluecken von obst
US4261434A (en) * 1979-11-16 1981-04-14 Mitchell William C Fire escape device
DE3019345A1 (de) * 1980-05-21 1981-11-26 Walter 7120 Bietigheim-Bissingen Kümmerlin Bockleiter
ES1040801U (es) * 1998-07-28 1999-05-16 Germans Server Sl Escalera plegable, perfeccionada.
US7669636B1 (en) * 2007-08-06 2010-03-02 Yuter Seymour C Glare blocking vehicle attachment
CN103016050A (zh) * 2012-12-12 2013-04-03 南京大学 一种隧道中作地质预报用的折叠式可升降保护装置
CN204343965U (zh) * 2014-11-24 2015-05-20 浙江荣华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床用折叠式爬梯
CN207376492U (zh) * 2017-10-31 2018-05-18 长安大学 一种适用于陡峭山崖下的公路棚洞防护结构
CN207619864U (zh) * 2017-12-20 2018-07-17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框架棚洞
CN210003195U (zh) * 2018-08-28 2020-01-31 上海瑞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阶结构宽踏梯
CN10933968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贵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矿井高处作业的折叠升降装置
CN109653109A (zh) * 2019-02-02 2019-04-19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钢棚洞的弹簧格栅组合缓冲减震装置
CN211500493U (zh) * 2019-11-22 2020-09-15 湖南跳马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园林安全扶梯
CN212337139U (zh) * 2020-04-23 2021-01-12 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举高类消防车翻转侧爬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019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A037484B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порн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блочного типа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обвала и оползня
KR101017295B1 (ko) 피암터널의 기능을 가진 하이브리드형 사면붕괴 안전구조물
CN101233282B (zh) 贮水系统
CN111455831A (zh) 与预应力锚索结合的超高复合加筋土桥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4988A (zh) 一种修建于高陡山坡上的轻型路堤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10002425U (zh) 一种渗水路基边坡排水系统的结构
CN114856694A (zh) 一种基于一体化柔性框架的充填挡墙及施工方法
CN113309019B (zh) 一种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CN113308955B (zh) 现浇混凝土全防护泡沫轻质土拼宽路堤的施工方法
CN112012762B (zh) 一种双层二次衬砌的多连拱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322731B (zh) 泡沫混凝土景观修复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6920081U (zh) 一种坡面一体可维护的棚洞结构
CN115162345B (zh) 一种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
CN216475115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坡积层绿色防护格室
CN114164846B (zh) 一种永久边坡防水加固施工方法
CN114197502B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坡积层绿色防护格室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41421U (zh) 一种适用于临崖公路的扩宽结构
CN211772495U (zh) 一种修建于高陡山坡上的轻型路堤结构
CN116537221A (zh) 一种公路隧道洞口段塌滑体边坡防护加强结构和施工方法
CN216922149U (zh) 拱形棚洞结构
CN111962556A (zh) 一种现场快速拼装的永临结合式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035236U (zh) 一种路堑边坡落石防护钢波纹管结构
CN110397041A (zh) 一种基坑支撑结构及基于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20394522U (zh) 陡斜坡危岩岩腔锚拉式支撑结构及其支撑墩浇注模板
CN217896297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装配式波纹钢棚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