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668B -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668B
CN113306668B CN202110711087.3A CN202110711087A CN113306668B CN 113306668 B CN113306668 B CN 113306668B CN 202110711087 A CN202110711087 A CN 202110711087A CN 113306668 B CN113306668 B CN 113306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apron
support
boarding bridge
plate
emer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10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6668A (zh
Inventor
韦飞鹏
董兰灯
向卫
唐上峰
刘里吉
唐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10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6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ramps, gangways or outboard ladders ; Pilot lifts
    • B63B27/143Ram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登船桥,其包含接船口、渡板以及应急支撑机构;渡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接船口,另一端用以搭接于船舶的甲板,渡板设置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甲板是否位于渡板另一端的下方;应急支撑机构一端连接于接船口,另一端延伸至渡板下方;控制单元,连接于检测单元和应急支撑机构,并被配置为在检测单元检测到甲板未位于渡板下方时,控制应急支撑机构运动以支撑渡板。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能够在渡板脱离船体时对渡板提供应急支撑,避免渡板发生下坠而对旅客造成跌落风险,提升登船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登船桥是能够为船舶与航站楼之间提供旅客上、下船服务的一种特殊设备。登船桥与船舶对接时,需要使用渡板。现有的登船桥通常使用的渡板,是一端固定铰接在接船口上,另一端为搭接在船舶上的自由端,该渡板可以适应船体上下浮动。然而,当渡板脱离船体时,渡板的自由端会发生下坠,对旅客造成极大的跌落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渡板脱离船体时对渡板提供应急支撑的登船桥。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渡板脱离船体时对渡板提供应急支撑的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登船桥,其中,所述登船桥包含接船口、渡板、应急支撑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渡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另一端用以搭接于船舶的甲板,所述渡板设置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甲板是否位于所述渡板另一端的下方;所述应急支撑机构一端连接于接船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渡板下方;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应急支撑机构,并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甲板未位于所述渡板下方时,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运动以支撑所述渡板。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应急支撑机构包含支撑架以及驱动单元;所述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渡板下方;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甲板未位于所述渡板下方时,驱动所述支撑架而使其另一端支撑所述渡板。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另一端设置有滚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滚动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渡板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还包含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接船口;其中,所述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以通过所述固定架间接地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还包含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包含压板、感应开关以及弹性件;所述压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所述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以对所述压板施加弹性力,以此支撑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压板未受外力时不触压所述感应开关,并使所述压板受外力时能够触压所述感应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感应开关,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压板触压所述感应开关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停止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板未受压时,所述压板另一端较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靠近所述渡板。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渡板,以使所述检测单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的检测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在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时检测所述渡板的压力;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判断所述渡板上是否有人,并在判断结果为无人时控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渡板收回。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还包含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用以实现声音和/或灯光报警;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报警单元,用以在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渡板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报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中,包含:在登船桥设置应急支撑机构;检测船舶的甲板是否位于所述登船桥的渡板下方;未检测到所述甲板位于所述渡板下方时,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含: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时,经过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渡板状态以判断所述渡板上是否有人;判断所述渡板上无人时,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和所述渡板收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在渡板上设置检测单元,并在渡板下方设置应急支撑机构。检测单元检测到渡板脱离船舶甲板时,控制单元能够据此控制应急支撑机构运动并支撑于渡板底部。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能够在渡板脱离船体时对渡板提供应急支撑,避免渡板发生下坠而对旅客造成跌落风险,提升登船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登船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的应急支撑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示出的应急支撑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在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1示出的登船桥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登船桥;
110接船口;
120.渡板;
121.检测单元;
130.应急支撑机构;
131.支撑架;
1311.连接端;
1312.支撑端;
13121.托轮;
132.伸缩缸;
1321.缸体;
1322.活塞杆;
133.固定架;
134.感应单元;
1341.压板;
13411.连接端;
13412.自由端;
1342.感应开关;
1343.转轴;
1344.触发臂;
200.船舶;
210.甲板。
具体实施例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对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登船桥100的接船口110以及渡板120。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是以应用于接驳邮轮等客滚船舶200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发明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船舶200的接驳,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包含接船口110、渡板120、应急支撑机构130以及控制单元。渡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接船口,另一端用以搭接于船舶的甲板。渡板设置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甲板是否位于渡板另一端的下方。应急支撑机构一端连接于接船口,另一端延伸至渡板下方。控制单元连接于检测单元和应急支撑机构,并被配置为在检测单元检测到甲板未位于渡板下方时,控制应急支撑机构运动以支撑渡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包含接船口110、渡板120、应急支撑机构130以及控制单元。配合参阅图2至图11,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登船桥100的应急支撑机构130的立体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应急支撑机构13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6分别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登船桥100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8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登船桥100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9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发明原理的登船桥100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0中B部分的放大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渡板120一端转动连接于接船口110,另一端用以搭接于船舶200的甲板210,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说明书中将渡板120的转动连接于接船口110的一端定义为渡板120的连接端,并将渡板120的用以搭接甲板210的一端定义为渡板120的搭接端。如图5至图7分别示出的登船桥100的渡板120与船舶200的甲板210搭接时的不同状态可知,由于水面高度会发生变化(例如潮汐、浪涌等),渡板120与船舶200的甲板210搭接时,渡板120的倾斜角度会随时发生变化。
其中,渡板120设置有检测单元121,用以检测甲板210是否位于渡板120的下方。具体的,检测单元121与渡板120转动连接,以使检测单元1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垂直于水平面的检测方向,以使检测单元121向正下方进行检测。检测单元121距离渡板120的搭接端为设定距离,以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或保证有一定应急时间,以使应急支撑机构在渡板120和甲板210未完全脱离的情况下,移动到预支撑位置做支撑准备。
应急支撑机构130一端连接于接船口110,另一端延伸至渡板120的下方。在检测单元121检测到甲板210未位于渡板120下方时,应急支撑机构130可运动至渡板120下方,以支撑渡板120,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能够在船舶200随水漂移,船体即将与渡板分离,即在渡板120自由端即将脱离船体、失去船体支撑时,对渡板120提供应急支撑,以避免船舶200漂移出渡板120自由端可抵接的范围,即避免渡板120失去船体支撑而下坠,防止出现因渡板下坠而使行走于渡板上的旅客跌落,有效地提升了登船桥100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可以包含控制单元。具体而言,该控制单元连接于检测单元121和应急支撑机构130,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检测单元121的检测信息控制应急支撑机构130。另外,控制单元可以集成于登船桥的控制系统中,亦可作为应急支撑机构130的独立的控制部分,均不以此为限。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支撑机构130可以包含支撑架131以及驱动单元。具体而言,该支撑架131一端转动连接于接船口110,另一端延伸至渡板120下方,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说明书中将支撑架131的转动连接于接船口110的一端定义为支撑架131的连接端1311,并将支撑架131的延伸至渡板120下方的一端定义为支撑端1312。该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支撑架131而使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支撑于渡板120底部。在此基础上,控制单元对应急支撑机构130的控制,可以理解为对驱动单元的控制。
在部分实施例中,实现支撑架131对渡板120的支撑,可以是支撑端1312支撑渡板120,也可以是在支撑端1312设置支撑结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端1312设置有滚动支撑结构,支撑架131能够通过该滚动支撑结构支撑于渡板120底部。可以理解,渡板120的倾斜角度是变化的,支撑端支撑渡板120时,与渡板120的相对接触位置,相对接触角度是变化的,在支撑架131设置滚动支撑结构,通过滚动支撑结构支撑于渡板120底部时,滚动支撑结构的可滚动特点可适应渡板120与支撑架131的相对位移,实现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对渡板120的可移动地支撑,从而满足登船桥100接驳船舶200时的实际工况需要。优选的,滚动支撑结构为托轮1312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滚动支撑结构亦可包含滚筒、滚轴等。亦可以是其他支撑结构代替滚动支撑结构。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可以包含伸缩缸132,且该伸缩缸132可以包含缸体1321以及活塞杆1322,该活塞杆1322一端与缸体1321连接,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可伸缩,活塞杆13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31。该缸体1321的另一端与接船口110转动连接。伸缩缸132通过使活塞杆1322相对缸体1321伸缩,从而实现对支撑架131的转动动作的驱动,进而实现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朝向或者背向渡板12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缸采用压力驱动方式,如:液压(例如但不限于油缸)、气压,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其他类型的驱动装置,例如直线电机、电推杆等,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可选地,缸体1321的另一端还可以与接船口110的固定部分或者固定连接的其他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支撑机构130还可以包含固定架133。具体而言,该固定架133固定于接船口110。在此基础上,支撑架131的连接端1311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133。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能够使应急支撑机构130的结构更趋于整体化、模块化,便于应急支撑机构130在现有登船桥100的改进中的安装使用,使得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设计不仅能够适用于制造新的登船桥100,亦可适用于现有登船桥100的改造。
进一步地,伸缩缸132的缸体1321可以转动连接于固定架133,以通过固定架133间接地转动连接于接船口110。其中,支撑架131和固定架133的转动连接位置,可以与缸体1321和固定架133的转动连接位置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例如,缸体1321和固定架133的转的连接位置,可以位于支撑架131和固定架133的转动连接位置的下方。优选的,伸缩缸132、支撑架131及固定架133相互连接以组成一三角形,该三角形可随伸缩缸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可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支撑机构130还可以包含感应单元134。
具体而言,该感应单元134可以包含压板1341、感应开关1342以及弹性件。其中,该压板1341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说明书中定义压板1341的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的一端为压板1341的连接端13411,并定义压板13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13412。该感应开关1342设置于支撑架131上,并位于压板1341下方,感应开关1342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该弹性件用以对压板1341施加背离支撑架131而朝向渡板120的弹性力,据此弹性件能够支撑压板1341,以使压板1341未受外力时,不会压在感应开关1342上,并使压板1341受外力时,可压在感应开关1342上。
在竖直方向上,压板1341的自由端相对于支撑端或滚动支撑结构(具体可以为托轮13121),更靠近渡板120。在支撑架131的延伸方向上,压板1341较滚动支撑结构,更远离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在此基础上,出现应急情况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支撑架131朝向渡板120移动,压板1341的自由端13412首先接触渡板120底部,压板1341随支撑架131移动而接触渡板120时受压触发感应开关1342,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感应开关1342触发的开关信号控制驱动单元停止工作。此时,支撑架131已处于支撑位置,当渡板120开始产生下坠的趋势时,即可通过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实现支撑。优选的,驱动单元停止工作时可以使得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例如滚动支撑结构)刚好接触渡板120。
可以理解,如图5至图7所示,由于船舶会因水的高度变化,而与接船口有相对高度的变化,渡板的倾斜情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准确获取渡板的倾斜角度,定位渡板位置,即应急支撑机构通常不能准确移动至渡板的承接位置,通过设置感应单元,可使应急支撑机构移动至渡板下方时,获取定位停止信号,以准确移动至承接位置。
进一步,当渡板120在支撑架131处于支撑位置后并未产生下坠(例如船舶200移动回接驳位置而时检测单元121重新检测到下方的甲板210),且当检测单元121重新检测到甲板210位于渡板120下方并持续一预设时间时,则控制单元可以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支撑架131收回。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通过压板1341的设计实现了应急支撑机构130的预动作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压板1341的连接端13411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31。在此基础上,弹性件可以包含扭簧(图中未示出),该扭簧设置于转轴。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亦可包含其他结构,例如弹簧,且该弹簧连接于压板1341与支撑架131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开关1342可以采用灵敏度可调的设计,即压板1341触发感应开关1342时的下压距离可调。具体的,感应开关1342可以设置有转轴1343及触发臂1344,限位臂1344能够绕转轴1343摆动。据此,当压板1341下压限位臂1344顶端(例如顶端的滚轮等)时,限位臂1344绕转轴1343向下摆动,当转动一定角度时实现对感应开关1342的触发。在此基础上,限位臂1344可以设置有长孔,转轴1343可拆装并可调节地穿设于该长孔的任意位置,从而实现限位臂1344相对于转轴1343的位置调节,即实现转轴1343至限位臂1344的上端之间的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压板1341触发感应开关1342所需的下压行程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1上可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能够在支撑架131支撑渡板120时检测渡板120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控制单元可以连接于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判断渡板120上是否有人,并在判断结果为无人时,即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不大于常态压力时,控制支撑架131和渡板120收回。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应急支撑机构130还可以包含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能够用以实现声音和/或灯光报警。在此基础上,控制单元连接于报警单元,控制单元能够在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支撑架131支撑渡板120时,控制报警单元报警,以此提醒人员尽快离开并不再登上渡板120。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登船桥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登船桥100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登船桥100的任何细节或登船桥100的任何部件。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100的几种工作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渡板120的搭接端正常搭接于船舶200的甲板210,检测单元121能够检测到下方的甲板210。此时,控制单元不触发应急支撑指令,伸缩缸132不工作,应急支撑机构130的支撑架131处于收回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受某些因素影响(例如潮汐、浪涌等),船舶200背向登船桥100移动,直至甲板210离开检测单元121下方的位置,使得检测单元121不再能够检测到下方的甲板210。此时,控制单元据此触发应急支撑指令,控制伸缩缸132驱动支撑架131向上(朝向渡板120)转动,直至压板1341的自由端13412接触渡板120,使得受压而触发感应开关1342,控制单元根据感应开关1342的开关信号,控制伸缩缸132停止工作,使得支撑架131保持当前位置,此时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可以支撑于渡板120,或者支撑端1312与渡板120底部留有较小的间隙。通过上述设计,无论渡板120处于何位置,支撑架131均可移动到渡板120底部提供支撑,找到渡板120的任意支撑位置。
如图10和图11所示,船舶200继续背向登船桥100移动,使得渡板120下坠,即渡板120朝向支撑架131移动。此时,渡板120接触支撑架131的支撑端1312,支撑架131通过支撑端1312为渡板120提供应急支撑,阻止渡板120的下坠趋势。
当船舶正常驶离前,船舶给出驶离信号,控制单元能够接收该驶离信号,并据此控制伸渡板收回。如控制单元未接收到驶离信号且接收到检测单元的未识别到下方甲板的检测信号,则控制单元启动应急支撑指令,通过控制应急支撑机构实现对渡板的应急支撑。
另外,控制单元可以在应急支撑指令启动后的一预设时间之后,检测渡板的状态,例如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渡板压力,而判断渡板上是否有人。当控制单元判断渡板上无人,则可以控制应急支撑机构收回,同时可以控制渡板随应急支撑机构收回,缓慢运动至收回位置。
需说明的是,当控制单元发出应急支撑指令时,无论是否提供报警,均可通过应急支撑机构对渡板的应急支撑,供旅客继续在渡板上通行,直至控制单元接收到驶离信号,并确认渡板上无人时才执行应急支撑机构和渡板的收回控制。
基于上述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的控制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包含:在登船桥设置应急支撑机构;检测船舶的甲板是否位于登船桥的渡板下方;未检测到甲板位于渡板下方时,控制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渡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渡板时,可以经过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渡板状态以判断渡板上是否有人。当判断渡板上无人时,再控制应急支撑机构和渡板收回。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在渡板下方设置应急支撑机构,应急支撑机构包含支撑架及驱动单元。渡板的检测单元的检测到渡板脱离船舶甲板时,控制单元能够据此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支撑架支撑于渡板底部。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能够在渡板脱离船体时对渡板提供应急支撑,避免渡板发生下坠而对旅客造成跌落风险,提升登船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每个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例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9)

1.一种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桥包含:
接船口;
渡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另一端用以搭接于船舶的甲板,所述渡板设置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甲板是否位于所述渡板另一端的下方;
应急支撑机构,包含支撑架、驱动单元及感应单元,所述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渡板下方,所述感应单元包含压板、感应开关及弹性件,所述压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所述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以对所述压板施加弹性力,以此支撑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压板未受外力时不触压所述感应开关,并使所述压板受外力时能够触压所述感应开关;
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应急支撑机构,并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甲板未位于所述渡板下方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架而使其另一端支撑所述渡板,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感应开关,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压板触压所述感应开关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停止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设置有滚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滚动支撑结构支撑于所述渡板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还包含:
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接船口;
其中,所述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以通过所述固定架间接地转动连接于所述接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未受压时,所述压板另一端较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靠近所述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渡板,以使所述检测单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的检测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在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时检测所述渡板的压力;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判断所述渡板上是否有人,并在判断结果为无人时控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渡板收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支撑机构还包含:
报警单元,用以实现声音和/或灯光报警;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报警单元,用以在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渡板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报警。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登船桥设置应急支撑机构;
检测船舶的甲板是否位于所述登船桥的渡板下方;
未检测到所述甲板位于所述渡板下方时,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渡板时,经过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渡板状态以判断所述渡板上是否有人;
判断所述渡板上无人时,控制所述应急支撑机构和所述渡板收回。
CN202110711087.3A 2021-06-25 2021-06-25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306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1087.3A CN11330666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1087.3A CN11330666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668A CN113306668A (zh) 2021-08-27
CN113306668B true CN113306668B (zh) 2022-11-29

Family

ID=7738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1087.3A Active CN113306668B (zh) 2021-06-25 2021-06-25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6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44111U (zh) * 2011-08-25 2012-05-30 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调平装置的旅客通道
CN103924504B (zh) * 2013-01-10 2015-12-09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登船桥遮篷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657967B (zh) * 2014-07-25 2019-05-01 Opacmare S. R. L. 用於可移動平台的閂鎖裝置
CN108569374B (zh) * 2017-07-06 2020-03-27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接船口、具有该接船口的登船桥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CN207417076U (zh) * 2017-11-14 2018-05-29 仰恩大学 一种可侦测距离的登船踏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668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9694B2 (en) Bridge apparatus
US7516703B2 (en) Retractable step
CN108569374B (zh) 接船口、具有该接船口的登船桥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US4352592A (en) Gate system for a hydraulic dam
US10710744B2 (en) Leveling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and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CN107472464B (zh) 一种旅客登船桥接船通道
CN113306668B (zh) 登船桥及登船桥的控制方法
CN108412822B (zh) 一种位置补偿可伸缩式登船栈桥回转液压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8425315B (zh) 一种位置补偿可伸缩式登船栈桥
JP2003027417A (ja) 桟橋と船舶間の連絡橋
EP2825145B1 (en) Wheelchair lift arrangement with load sensing system
CN205220636U (zh) 桥梁检测车的作业调平装置
CN206202720U (zh) 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
CN206914666U (zh) 一种用于登机车的可调节接机平台系统
CN113636097B (zh) 地板组件、接机口及登机桥
CN107685874B (zh) 登机桥调平机构及登机桥
CN211446556U (zh) 一种带有角度预警的码头滚装液压岸基登船桥
CN211001726U (zh) 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
CN114110354A (zh) 一种船舶辅助靠泊激光测距仪自动升降装置
JP3595364B2 (ja) 船舶旅客搭乗橋
EP3333063B1 (en) Bridge for passenger boarding and alighting
JPS61275098A (ja) 航空機旅客搭乗橋のオ−トレベラ−
CN110683002A (zh) 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
JP4390269B2 (ja) ボーディングブリッジ
CN220465793U (zh) 一种舱门安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