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405A -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405A
CN113306405A CN202010118470.3A CN202010118470A CN113306405A CN 113306405 A CN113306405 A CN 113306405A CN 202010118470 A CN202010118470 A CN 202010118470A CN 113306405 A CN113306405 A CN 113306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nergy recovery
brake
mod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8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维
王艳静
易迪华
梁海强
代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84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60L15/2009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for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1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automatic initiation; for initiation not subject to will of driver or passenger
    • B60T7/2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automatic initiation; for initiation not subject to will of driver or passenger initiated by contact of vehicle, e.g. bumper, with an external object, e.g. another vehicle, or by means of contactless obstacle detector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后,通过根据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在所述电机制动过程中,会将所述电机制动产生的电制动力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至电池包内,并可以补充所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量,进而提高所述车辆的行驶里程,满足驾驶员在所述车辆通过充电桩充满电后的续航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量补充的方式,主要是将车辆停至充电桩处,依靠充电枪进行充电。车辆充满电后,续航里程通常较低,很难满足驾驶员对于续航里程的要求,给驾驶员带来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在充满电后无法满足驾驶员对续航里程要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包括:
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方法,其中,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
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车辆制动过程中,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则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可选地,所述能量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则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其中,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
可选地,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辆制动过程中,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时,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可选地,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及所述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量回收方法,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后,根据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在所述电机制动过程中,会将所述电机制动产生的电制动力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至电池包内,进而可以补充所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量,提高所述车辆的行驶里程,满足驾驶员对于所述车辆通过充电桩充满电后的续航要求。并且,在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通过控制所述电机制动产生的电制动力不同,可以较优地根据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进行能量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量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能量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例如可以是整车控制器,也可以是车辆中的其它控制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可以定义为:在用户未踩油门及制动踏板状态下,车辆依靠电机制动力进行减速,在此过程中,将电制动力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包内。所述车辆上可以设置开启能量回收功能的触发按钮,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所述触发按钮开启或关闭所述能量回收功能。所述触发按钮可以是车载终端上的按钮,也可以独立于车载终端之外的按钮。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在人为开启所述能量回收功能,且车辆本身的运行状态满足所述滑行能量模式的条件,所述控制器才会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模式。
在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后,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获取所述电池电量。在能量回收过程中,若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大于所述预设电量值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BMS停止能量回收,避免因过充引起所述电池发热,发生安全事故。
S102: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其中,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所述控制器通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获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所述驾驶模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动模式、舒适模式、经济模式。在车辆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所述驾驶模式信息进行切换。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模式时,所述车辆的性能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在此种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快速制动。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较大,产生的制动减速度也较大。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舒适模式时,在此种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对所述车辆进行较为平缓的制动方式,避免急刹带来不佳的驾乘体验。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较小,产生的制动减速度也较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经济模式时,例如所述经济模式对应的场景可以是所述车辆下坡。在此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可以将能量进行较佳回收,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最小,产生的制动减速度也最小。通过在所述不同驾驶模式信息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制动产生的所述制动力不同,可以较佳地根据所述不同驾驶模式信息进行能量回收。
在所述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获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并且,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仅依靠所述电制动力无法使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此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进而辅助所述电机进行制动。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先激活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来控制所述制动卡钳进行制动。若所述ESP失效,则所述控制器再激活电子制动系统Booster,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进而辅助所述电机进行制动。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ADAS获取到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始终大于所述预设距离,则所述控制器可通过控制所述电机制动,将所述车辆刹停。通过所述预设距离,可以使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若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车辆前方突然出现所述障碍物,且所述车辆速度较快。此种情况下,仅依靠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下的所述电机和/或所述ESP和/或所述Booster进行制动,已无法使所述车辆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此时,所述控制器激活紧急制动系统AEB进行紧急制动,以使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保持在一个安全距离内,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所述能量回收模式下,依靠所述电机和/或所述ESP和/或所述Booster进行制动时,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则所述控制器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其中,所述提示器件可以是制动指示灯,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指示灯亮起,表明所述车辆正处于减速度较大的情况,存在急刹车的可能性,进而警示所述后车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及所述制动踏板未被踩下,则所述控制器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其中,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的情况可以为:在所述车辆处于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中,依靠所述电机、所述ESP或所述Booster进行制动,使所述车辆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进而使所述车辆停止;也可以为所述AEB被激活后,通过进行紧急制动,使所述车辆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进而使所述车辆停止。
通过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EPB,可以避免驾驶员由于疏忽,忘记手动将所述PEB启动,造成溜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接下来参见图2所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能量回收流程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例技术特征相同部分的技术细节不再重复赘述。
若所述控制器判断已经开启了能量回收功能,则判断所述车辆所当前是否满足能量回收的条件,所述满足能量回收的条件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满足的条件相同。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后,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车辆的驾驶模式信息及所述ADAS采集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所述BMS获取所述电池电量。若所述车辆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池电量大于所述预设电量值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BMS停止能量回收,避免因过充引起所述电池发热,发生安全事故。所述在所述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ADAS采集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计算制动力需求,控制所述车辆进行制动。若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车辆前方突然出现所述障碍物,且车速较快,此种情况下,仅依靠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下的所述电机和/或所述ESP和/或所述Booster进行制动,已无法使所述车辆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此时,所述控制器激活所述AEB进行紧急制动,即所述AEB接管制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若所述车辆速度较慢,依靠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下的所述电机和/或所述ESP和/或所述Booster进行制动,便可将所述车辆与所述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或者将所述车辆在撞到所述前方障碍物之前刹停,则所述控制器不会激活所述AEB。在此种情况下将所述车辆刹停,且所述车辆处于静态驻车的时间超过了预设时间值,则所述控制会激活所述EPB系统,即所述EPB系统接管制动,防止所述车辆溜车,造成安全事故。
基于与上述能量回收方法相同的技术构思,参见图3,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部分的技术效果相同,重复之处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201,用于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2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进一步地,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控制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车辆制动过程中,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时,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202还用于: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回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辆制动过程中,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则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则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7.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行车过程中,在车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时,检测所述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控制电机制动;其中,所述车辆处于不同的所述行驶状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机制动的电制动力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车辆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未被踩下;
未处于紧急制动系统AEB模式、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模式、自动泊车系统APS模式和自适应巡航ACC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以及
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包括驾驶模式信息、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电机制动过程中,若所述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相对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控制制动卡钳进行制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车辆制动过程中,若制动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值时,控制用于警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提示器件进行提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滑行能量回收模式结束后,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所述加速踏板及所述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启动电子手刹系统EPB。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
14.一种能量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
CN202010118470.3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Pending CN113306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470.3A CN113306405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470.3A CN113306405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405A true CN113306405A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7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8470.3A Pending CN113306405A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40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6350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104417557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滑行回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28073A (zh) * 2014-04-10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86443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紧急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5090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滑行能量回馈控制系统和方法、扭矩调节装置
CN109130873A (zh) * 2018-07-24 2019-01-04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毫米波雷达的电动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智能电动车
CN110203183A (zh) * 2019-06-04 2019-09-06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和安全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6350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104417557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滑行回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28073A (zh) * 2014-04-10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65090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滑行能量回馈控制系统和方法、扭矩调节装置
CN10686443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紧急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30873A (zh) * 2018-07-24 2019-01-04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毫米波雷达的电动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智能电动车
CN110203183A (zh) * 2019-06-04 2019-09-06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和安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1244B (zh) 电子驻车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10737687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010028B (zh) 电动汽车的防碰撞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JP6332181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201300856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hill driving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8688630B (zh) 用于通过制动踏板将触觉上的信息输出给机动车的驾驶员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98115B (zh) 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车辆
CN108528454A (zh)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车辆
JP2007129827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ブレーキアシストシステム
CN111942353B (zh) 纯电动车辆紧急制动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及控制装置
JP2016096609A (ja) 車両
CN113400944B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制动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276851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
CN209972433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客车的整车自适应巡航控制装置
US20200164861A1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CN113306405A (zh)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设备
CN114148324B (zh) 车辆的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320393B (zh) 用于增进电动汽车刹车安全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141104B (zh) 一种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US103436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ooth stopping of a vehicle
CN114312349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缓速行驶方法
CN114454810A (zh) 一种新能源车尾灯警示控制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装置及汽车
CN114179621A (zh) 车辆的陡坡缓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39809A (zh) 一种汽车的控制方法及汽车
JP2020145874A (ja) 電動車両の回生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