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346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346B
CN113306346B CN202110741594.1A CN202110741594A CN113306346B CN 113306346 B CN113306346 B CN 113306346B CN 202110741594 A CN202110741594 A CN 202110741594A CN 113306346 B CN113306346 B CN 113306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d portion
tread
tire
body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1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6346A (zh
Inventor
赵聪
倪盼
吴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15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19/002Noise damping elements provided in the tyre structure or attached thereto, e.g. in the tyre in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的胎面包括沿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多个胎面部的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解决了现有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汽车通过轮胎与地面进行接触,而轮胎花纹是汽车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位,故轮胎除了发挥承载、滚动的功能外,轮胎还要通过其上的花纹结构与路面产生摩擦力,进而产生汽车驱动、制动和转向所需要的动力。
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肩负着承重、刹车以及行车安全等重要职责。而车辆在正常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真正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较小,较小的接触面积需要完成以上多项且复杂的职责,故轮胎上的花纹结构至关重要。
轮胎的花纹结构对轮胎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轮胎的性能会直接影响驾驶体验。如果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及噪音舒适性低,则容易造成驾驶疲劳;并且,轮胎制动距离较长会引起安全性能不足,轮胎耐磨性不够会造成轮胎磨损较快、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的胎面包括沿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凹槽的中心线沿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凹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各个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多个胎面部的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并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各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单元,各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单元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各个本体块单元包括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本体块、第二本体块、第三本体块、第四本体块和第五本体块,第一本体块、第二本体块、第三本体块、第四本体块和第五本体块对应的预设节距分别为L1、L2、L3、L4和L5,L2<L1<L3<L5<L4。
进一步地,轮胎具有位于胎面上并沿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的预定中心线,多个胎面部包括两个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的胎面单元;各个胎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胎面部、第三胎面部、第五胎面部以及第六胎面部;第三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第五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同,第五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距离;和/或,第六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第三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各个凹槽均沿预定曲线延伸,各个胎面部上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同;在任意相邻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多个胎面部包括与一个胎肩连接的第二胎面部,第二胎面部和相应的胎肩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第二预设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花纹,第二花纹包括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沟槽,以将第二预设表面划分成多个凸块;各个凸块包括第二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
进一步地,各个横沟槽沿第一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同;和/或,第二花纹还包括第一刀槽组,各个凸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刀槽组;各个第一刀槽组包括第二刀槽和至少一个第一刀槽,各个第一刀槽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二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沿轮胎的周向,各个第一刀槽组的至少一个第一刀槽将相应的凸块均等划分;第二刀槽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三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刀槽与第一刀槽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二刀槽延伸至相应的凸块两侧的两个横沟槽中的其中一个横沟槽处。
进一步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三胎面部,第三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刀槽,各个第四刀槽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四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任意相邻两个第四刀槽之间设置有第五刀槽;各个第五刀槽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一预定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一预定曲线段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
进一步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五胎面部,第五胎面部上设置有第五花纹,第五花纹包括多个斜沟槽,多个斜沟槽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第五胎面部划分成多个第二本体块;各个斜沟槽沿第五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和/或,各个第二本体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六刀槽;沿轮胎的周向,至少一个第六刀槽将相应的第二本体块均等划分;和/或,各个第二本体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七刀槽,各个第七刀槽沿第六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七刀槽的两端分别朝向相应的两个斜沟槽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六胎面部,第六胎面部上设置有第六花纹,各个第六花纹包括多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九刀槽,多个第九刀槽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第六胎面部划分成多个第三本体块;各个第九刀槽沿第三预定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三预定曲线段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四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五直线段和第六直线段;和/或,各个第六花纹还包括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十刀槽,各个第三本体块上均设置有第十刀槽,各个第十刀槽沿第四预定曲线段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四预定曲线段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五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七直线段和第八直线段。
进一步地,轮胎包括设置在轮胎的胎面和胎肩上的花纹结构;预定中心线和轮胎的中心轴线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点为旋转对称中心,预定平面平行于轮胎的中心轴线;花纹结构包括:第二花纹,各个第二胎面部和相应的胎肩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各个第二预设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花纹,两个第二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三花纹,各个第三胎面部上设置有第三花纹,两个第三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五花纹,各个第五胎面部上设置有第五花纹,两个第五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六花纹,各个第六胎面部上设置有第六花纹,两个第六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轮胎的胎面包括沿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凹槽的中心线沿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凹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各个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多个胎面部的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并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
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角度来看,当任意两个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时,有利于降低形成共振的几率,从而降低噪声;当轮胎接触到地面时,各个本体块会受到路面的挤压,各个本体块向其两侧的两个凹槽延伸导致各个凹槽被压缩,凹槽内的空气体积减小而压力增大,凹槽内空气被挤出,当本体块与路面分离后,凹槽体积恢复原状,周围空气被吸入凹槽内,导致气流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的气流会形成泵浦噪声,而当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且当各个胎面部的不规则分布的本体块被挤压时,有利于降低泵浦噪声的形成,从而降低噪音;即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通过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之间形成错频布置,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以使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花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两个对称的第一花纹、两个对称的第五花纹、两个对称的第六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一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五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六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一纵沟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二纵沟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横沟槽的第一槽段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剖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斜沟槽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二本体块上的第三斜面倒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花纹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胎肩;101、第一胎面部;102、第二胎面部;103、第三胎面部;104、第四胎面部;105、第五胎面部; 106、第六胎面部;
11、第一纵沟槽; 12、第二纵沟槽;
21、横沟槽;22、凸块;221、第一凸块;222、第二凸块;223、第三凸块;224、第四凸块;225、第五凸块;231、第一刀槽;232、第二刀槽;24、第三刀槽;251、第四刀槽;252、第五刀槽;26、第一本体块;
41、斜沟槽;42、第二本体块;43、第六刀槽;431、第六一刀槽;432、第六二刀槽;44、第七刀槽;
51、第八刀槽;52、第九刀槽;53、第三本体块;54、第十刀槽;
61、第一预定曲线段;611、第一直线段;612、第二直线段;62、第二预定曲线段;621、第一弧线段;622、第三直线段;623、第四直线段;63、第三预定曲线段;631、第五直线段;632、第六直线段;64、第四预定曲线段;641、第七直线段;642、第八直线段;
71、第一斜面倒角;72、第二斜面倒角;73、第三斜面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请参考图1至图11,轮胎的胎面包括沿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凹槽的中心线沿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凹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各个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多个胎面部的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并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
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角度来看,当任意两个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时,有利于降低形成共振的几率,从而降低噪声;当轮胎接触到地面时,各个本体块会受到路面的挤压,各个本体块向其两侧的两个凹槽延伸导致各个凹槽被压缩,凹槽内的空气体积减小而压力增大,凹槽内空气被挤出,当本体块与路面分离后,凹槽体积恢复原状,周围空气被吸入凹槽内,导致气流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的气流会形成泵浦噪声,而当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且当各个胎面部的不规则分布的本体块被挤压时,有利于降低泵浦噪声的形成,从而降低噪音;即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通过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之间形成错频布置,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以使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沿各个凹槽的延伸方向,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轮胎的轴向是指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轮胎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单元,各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单元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各个本体块单元包括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本体块、第二本体块、第三本体块、第四本体块和第五本体块,第一本体块、第二本体块、第三本体块、第四本体块和第五本体块对应的预设节距分别为L1、L2、L3、L4和L5,L2<L1<L3<L5<L4。
具体地,L2约等于0.80至0.85倍的L3,L1约等于0.90至0.95倍的L3,L5约等于1.10至1.20倍的L3,L4约等于1.21至1.35倍的L3;由于L2和L3的比值为无理数,L1和L3的比值为无理数,L5和L3的比值为无理数,L4和L3的比值为无理数,故此处的0.80、0.85、0.90、0.95、1.10、1.20、1.21、1.35均为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数值;例如,L2:L1:L3:L5:L4=0.83:0.91:1.00:1.10:1.25,其中0.83、0.91、1.10、1.25均为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轮胎具有位于胎面上并沿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的预定中心线,多个胎面部包括两个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的胎面单元;各个胎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胎面部102、第三胎面部103、第五胎面部105以及第六胎面部106。
具体地,第三胎面部103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第五胎面部105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同,第五胎面部105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到的“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是指第二胎面部102的与第五胎面部105的各个本体块相对应的本体块,“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本体块”是指第三胎面部103的与第五胎面部105的各个本体块相对应的本体块。
具体地,第六胎面部106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本体块相对于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到的“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是指第二胎面部102的与第六胎面部106的各个本体块相对应的本体块,“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本体块”是指第三胎面部103的与第六胎面部106的各个本体块相对应的本体块。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凹槽均沿预定曲线延伸,各个胎面部上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同;在任意相邻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反。
如图1至图11所示,轮胎包括设置在该轮胎的胎面和胎肩100上的花纹结构。
具体地,胎面包括与一个胎肩100连接的第二胎面部102,即多个胎面部包括与一个胎肩100连接的第二胎面部102,第二胎面部102和相应的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花纹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预设表面上的第二花纹,第二花纹包括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沟槽21,以将第二预设表面划分成多个凸块22,各个凸块22包括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本体块,第二胎面部102上的多个横沟槽21为第二胎面部102上的多个凹槽。
具体地,各个凸块22两侧的两个横沟槽2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上述预设节距;各个横沟槽21的中心线沿该横沟槽21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横沟槽2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其中,任意两个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
需要说明的是,沿各个横沟槽21的延伸方向,各个凸块22两侧的两个横沟槽21的中心线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横沟槽21的槽宽为各个横沟槽2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沿各个横沟槽21的延伸方向,各个横沟槽21的各处槽宽均相等。
具体地,多个凸块22分为多个凸块单元,多个凸块单元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各个凸块单元包括沿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凸块221、第二凸块222、第三凸块223、第四凸块224以及第五凸块225,第一凸块221、第二凸块222、第三凸块223、第四凸块224以及第五凸块225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分别为L1、L2、L3、L4和L5,L2<L1<L3<L5<L4。
具体地,各个横沟槽21沿第一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弧线的半径为200mm;各个第二预设表面的多个第一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同。
具体地,各个横沟槽21的槽宽的取值范围为2mm至4mm。
具体地,各个横沟槽21均从第二胎面部102延伸至相应的胎肩100上。
具体地,各个横沟槽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胎面部102的侧边处,各个横沟槽21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应的胎肩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花纹还包括第一刀槽组,各个凸块22上均设置有第一刀槽组;各个第一刀槽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刀槽231,各个第一刀槽231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二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沿轮胎的周向,各个第一刀槽组的至少一个第一刀槽231将相应的凸块22均等划分,这有利于使得凸块22受到的应力得到均匀分布,达到平衡应力的目的。
例如,当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一个第一刀槽231时,该第一刀槽231将相应的凸块22沿轮胎的周向划分成二等份;当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两个第一刀槽231时,该第一刀槽组的两个第一刀槽231将相应的凸块22沿轮胎的周向划分成三等份。
具体地,第二弧线的半径为200mm;各个第二预设表面的多个第二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二预设表面的多个第二弧线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一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同。
具体地,当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大于或等于设定节距值时,该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两个第一刀槽231;当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小于设定节距值时,该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一个第一刀槽231。
可选地,上述设定节距值为25mm;当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小于25mm时,该凸块22的顶面面积较小,一个第一刀槽231即可将该凸块22划分成较小的碎块;当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大于或等于25mm时,该凸块22的顶面面积较大,需要通过两个第一刀槽231来将该凸块22划分成较小的碎块。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刀槽组均还包括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二刀槽232,各个第二刀槽232沿第三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刀槽232与第一刀槽231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二刀槽232延伸至相应的凸块22两侧的两个横沟槽21中的其中一个横沟槽21处。
可选地,第三弧线的半径为50mm。
具体地,当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一个第一刀槽231时,第一刀槽231的一个端部与第二刀槽232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一刀槽231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胎面部102的侧边处;第二刀槽232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应的凸块22两侧的两个横沟槽21中的其中一个横沟槽21处。
具体地,当凸块22上设置的第一刀槽组包括多个第一刀槽231时,各个第一刀槽231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刀槽232处,各个第一刀槽231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胎面部102的侧边处;第二刀槽232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凸块22两侧的两个横沟槽21中的其中一个横沟槽21处,第二刀槽232的另一端延伸至多个第一刀槽231中靠近另一个横沟槽21的第一刀槽231处。
可选地,相互端部连接的第二刀槽232和第一刀槽231所分别对应的第三弧线和第二弧线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具体地,各个第一刀槽231内的刀片厚度为0.6mm;各个第二刀槽232内的刀片厚度为0.6mm。
具体地,各个第一刀槽231均从第二胎面部102延伸至相应的胎肩100上;各个第二刀槽232的至少部分位于相应的胎肩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中心线和轮胎的中心轴线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点为旋转对称中心,预定平面平行于轮胎的中心轴线;花纹结构包括:第二花纹,各个第二胎面部102和相应的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各个第二预设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花纹,两个第二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三花纹,各个第三胎面部103上设置有第三花纹,两个第三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五花纹,各个第五胎面部105上设置有第五花纹,两个第五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第六花纹,各个第六胎面部106上设置有第六花纹,两个第六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三胎面部103;具体地,花纹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纵沟槽11,各个第一纵沟槽11均沿轮胎的周向设置,两个第一纵沟槽11均设置在胎面上,以将胎面划分成中间胎面部以及位于中间胎面部两侧的两个第一胎面部101;各个第一胎面部101包括第二胎面部102,即第二胎面部102为两个,两个第二胎面部102与两个胎肩100一一对应地设置并连接,各个第二胎面部102与相应的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各个第一胎面部101和相应的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一预设表面,第一预设表面包括第二预设表面。
具体地,轮胎具有位于胎面上并沿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的预定中心线,预定中心线和轮胎的中心轴线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点为旋转对称中心,预定平面平行于轮胎的中心轴线;图1中的线S为此处提到的预定中心线。
具体地,花纹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花纹,两个第一花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预设表面上,两个第一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各个第一花纹包括第二花纹。
具体地,各个第一花纹还包括第三刀槽24,各个第三刀槽24用于容纳刀片并沿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在相应的第一胎面部101上,以将相应的第一胎面部101划分成第三胎面部103和第二胎面部102,即各个第三胎面部103位于相应的第三刀槽24和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之间。
可选地,两个第二胎面部102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三胎面部103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第三刀槽24容纳的刀片厚度为1mm。
具体地,第三胎面部103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刀槽251,第三胎面部103上的多个第四刀槽251为第三胎面部103上的多个凹槽;任意相邻两个第四刀槽251之间设置有第五刀槽252。
具体地,各个第一花纹还包括第三花纹,各个第三花纹设置在相应的第三胎面部103上;各个第三花纹包括多个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刀槽组。
具体地,如图3所示,各个第二刀槽组包括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刀槽251和第五刀槽252。可选地,各个第五刀槽252位于其相邻的两个第四刀槽251之间的中间位置。
具体地,各个第四刀槽251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四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四弧线的半径为20mm,各个第四刀槽251容纳的刀片厚度为1.5mm。
具体地,各个第四弧线的靠近相应的第三刀槽24的一端处的切线相对于第三刀槽24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18度至120度。
具体地,各个第五刀槽252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一预定曲线段6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一预定曲线段61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直线段611和第二直线段612;各个第五刀槽252容纳的刀片厚度为0.6mm。
可选地,第一直线段611和第二直线段612之间的第一预定夹角为120度,第一直线段611位于第二直线段612的靠近相应的第三刀槽24的一侧,第一直线段611相对于相应的第三刀槽24的偏离角度为70度,第二直线段612相对于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为50度。
可选地,第一直线段611和第二直线段612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可选地,各个第三胎面部103的多个第一预定曲线段61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三胎面部103的多个第四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一预定曲线段61的凸出方向与相应的第四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即各个第三胎面部103的多个第一预定曲线段61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四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在相邻的第三胎面部103和第二预设表面上,多个第四弧线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一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具体地,各个第四刀槽25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第三刀槽24处和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处;各个第五刀槽25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第三刀槽24处和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处。
具体地,各个第一刀槽231的远离第二刀槽232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三刀槽24处;各个横沟槽21的远离相应的胎肩100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三刀槽24处。
具体地,各个第一弧线的靠近相应的第三刀槽24的端部处的切线与相应的第三刀槽24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4度或85度。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第四刀槽251之间的胎面本体块为第一本体块26,即第一本体块26为多个,多个第一本体块26与多个凸块2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本体块26两侧的两个第四刀槽25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与相应的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各个第四刀槽251的中心线沿该第四刀槽251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第四刀槽25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沿各个第四刀槽251的延伸方向,各个第一本体块26两侧的两个第四刀槽251的中心线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具体地,沿轮胎的周向,各个第一本体块26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第一预定距离,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可选地,各个第一本体块26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10mm。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五胎面部105,第五胎面部105上设置有第五花纹;具体地,花纹结构包括两个第二纵沟槽12,各个第二纵沟槽12均沿轮胎的周向设置,两个第二纵沟槽12均设置在中间胎面部上,以将中间胎面部划分成第四胎面部104以及位于第四胎面部104两侧的两个第五胎面部105,即各个第五胎面部105位于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和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花纹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五花纹,两个第五花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五胎面部105上,两个第五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可选地,两个第五胎面部105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对称设置。
具体地,各个第五花纹包括多个斜沟槽41,多个斜沟槽41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第五胎面部105划分成多个第二本体块42,即第五胎面部105上的多个斜沟槽41为第五胎面部105上的多个凹槽。
具体地,各个第五花纹还包括第三刀槽组,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上均设置有第三刀槽组。
具体地,各个斜沟槽41沿第五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第五弧线的半径为65mm;各个斜沟槽41的槽宽的取值范围为2mm至4mm,各个斜沟槽41的槽宽为各个斜沟槽4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沿各个斜沟槽41的延伸方向,各个斜沟槽41的各处槽宽均相等。
具体地,各个第五胎面部105的多个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在相邻的第五胎面部105和第三胎面部103上,多个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四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具体地,各个斜沟槽41的一端均延伸至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处,各个斜沟槽41的另一端均与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间隔设置。
具体地,各个第五弧线的靠近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端部处的切线与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35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六刀槽43,即各个第三刀槽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六刀槽43;沿轮胎的周向,至少一个第六刀槽43将相应的第二本体块42均等划分,这有利于使得第二本体块42受到的应力得到均匀分布,达到平衡应力的目的。
例如,当第二本体块42上的第三刀槽组包括一个第六刀槽43时,该第六刀槽43将该第二本体块42沿轮胎的周向划分成二等份;当第二本体块42上的第三刀槽组包括两个第六刀槽43时,这两个第六刀槽43将该第二本体块42沿轮胎的周向划分成三等份。
具体地,多个第二本体块42与多个凸块2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与相应的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各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沿该斜沟槽41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斜沟槽4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沿各个斜沟槽41的延伸方向,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具体地,沿轮胎的周向,各个第二本体块42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第二预定距离。
可选地,各个第一本体块26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的偏移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二本体块42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的偏移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一本体块26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的偏移方向与各个第二本体块42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的偏移方向相同;第二预定距离小于第一预定距离,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
具体地,当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设定节距值时,该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的第三刀槽组包括两个第六刀槽43;当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小于设定节距值时,该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的第三刀槽组包括一个第六刀槽43。
具体地,当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小于25mm时,该第二本体块42的顶面面积较小,一个第六刀槽43即可将该第二本体块42划分成较小的碎块;当第二本体块42两侧的两个斜沟槽41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5mm时,该第二本体块42的顶面面积较大,需要通过两个第六刀槽43来将该第二本体块42划分成较小的碎块。
具体地,第六刀槽43容纳的刀片厚度为0.6mm。
具体地,各个第六刀槽43沿第二预定曲线段62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二预定曲线段62包括端部连接的第一弧线段621和第三直线段622,各个第三直线段622位于相应的第一弧线段621的靠近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一侧。
具体地,各个第一弧线段621的连接端部的切线和相应的第三直线段622之间呈第二预定夹角设置,各个第一弧线段621的连接端部为各个第一弧线段621的与相应的第三直线段622连接的端部;各个第三直线段622的远离相应的第一弧线段621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处。
具体地,各个第一弧线段621的半径为50mm;各个第五胎面部105的多个第一弧线段621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五胎面部105的多个第一弧线段621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同。
具体地,各个第三直线段622的延伸方向与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第一弧线段621和第三直线段622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具体地,当第三刀槽组包括一个第六刀槽43时,第二预定曲线段62还包括第四直线段623,第四直线段623与第一弧线段621的远离第三直线段622的一端连接并与第一弧线段621的远离第三直线段622的端部处的切线之间呈第三预定夹角设置;第四直线段623位于第一弧线段621的靠近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一侧,第四直线段623的远离第一弧线段621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处。
具体地,当第三刀槽组包括多个第六刀槽43时,多个第六刀槽43包括一个第六一刀槽431和至少一个第六二刀槽432,至少一个第六二刀槽432位于第六一刀槽431和一个相应的斜沟槽41之间;第六一刀槽431的第二预定曲线段62还包括第四直线段623,第四直线段623与第一弧线段621的远离第三直线段622的一端连接并与第一弧线段621的远离第三直线段622的端部处的切线之间呈第三预定夹角设置;第四直线段623位于相应的第一弧线段621的靠近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一侧,第四直线段623的远离相应的第一弧线段621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处。
具体地,第四直线段623相对于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的取值范围为80度至82度;第四直线段623和第一弧线段621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七刀槽44,即各个第三刀槽组还包括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七刀槽44,各个第七刀槽44沿第六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七刀槽44的两端分别朝向相应的两个斜沟槽41延伸。
具体地,各个第七刀槽44容纳的刀片的厚度为0.6mm;第六弧线的半径为40mm。
具体地,各个第七刀槽4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两个斜沟槽41处;各个第七刀槽44的一端与相应的斜沟槽41的远离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端部连接;各个第七刀槽44与相应的第三刀槽组的一个第六刀槽43交叉设置,以使各个第七刀槽44内的刀片与相应的第三刀槽组的一个第六刀槽43内的刀片交叉设置,这能够将各个第二本体块42分割的更加琐碎与细致,进而有利于轮胎接触水面时划破水膜,利于轮胎在湿地行驶时的安全性能,并且这种交错的刀片设计可以增加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与地面的咬合度,进而提升轮胎的制动能力和行驶稳定性;另外,由于高速旋转的轮胎与路面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各个细小的刀槽可以给相应的第二本体块42提供一定的分散应力的空间,以利于提升胎面的操控性能。
具体地,当第三刀槽组包括一个第六刀槽43时,该第三刀槽组包括的第七刀槽44和第六刀槽43交叉设置;当第三刀槽组包括多个第六刀槽43时,该第三刀槽组包括的第七刀槽44和第六一刀槽431交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胎面部包括第六胎面部106,第六胎面部106上设置有第六花纹;具体地,花纹结构包括第八刀槽51,第八刀槽51用于容纳刀片并沿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在第四胎面部104上,以将第四胎面部104划分成两个第六胎面部106,即各个第六胎面部106位于第八刀槽51和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之间。可选地,两个第六胎面部106相对于预定中心线对称设置。
具体地,第八刀槽51容纳的刀片的厚度为1mm。
具体地,花纹结构包括两个第六花纹,两个第六花纹分别设置在两个第六胎面部106上,两个第六花纹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具体地,如图5所示,各个第六花纹包括多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九刀槽52,多个第九刀槽52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第六胎面部106划分成多个第三本体块53,第六胎面部106上的多个第九刀槽52为第六胎面部106上的多个凹槽。
具体地,各个第九刀槽52沿第三预定曲线段63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三预定曲线段63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四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五直线段631和第六直线段632。
可选地,第四预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15度至118度;第五直线段631和第六直线段632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具体地,各个第六胎面部106的多个第三预定曲线段63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在相邻的第六胎面部106和第五胎面部105上,多个第三预定曲线段63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具体地,各个第五直线段631位于相应的第六直线段632的远离第八刀槽51的一侧;各个第五直线段631相对于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为65度或66度,各个第六直线段632相对于第八刀槽51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为50度至52度;各个第五直线段631的远离相应的第六直线段632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处。
具体地,各个第六直线段632的远离相应的第五直线段631的一端延伸至第八刀槽51处,以使各个第九刀槽52内的刀片均与第八刀槽51内的刀片交叉设置,这能够将各个第三本体块53分割的更加琐碎与细致,进而有利于轮胎接触水面时划破水膜,利于轮胎在湿地行驶时的安全性能,并且这种交错的刀片设计可以增加各个第三本体块53与地面的咬合度,进而提升轮胎的制动能力和行驶稳定性;另外,由于高速旋转的轮胎与路面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各个细小的刀槽可以给相应的第三本体块53提供一定的分散应力的空间,以利于提升胎面的操控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三本体块53与多个凸块2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三本体块53两侧的两个第九刀槽5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与相应的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各个第九刀槽52的中心线沿该第九刀槽5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第九刀槽52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沿各个第九刀槽52的延伸方向,各个第三本体块53两侧的两个第九刀槽52的中心线之间的各处间距均相等。
具体地,沿轮胎的周向,各个第三本体块53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第三预定距离,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
可选地,各个第三本体块53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的偏移方向均相同;各个第三本体块53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的偏移方向与各个第二本体块42相对于相应的凸块22偏移的偏移方向相反;第三预定距离小于第一预定距离。
具体地,第九刀槽52容纳的刀片的厚度为1mm。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六花纹还包括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十刀槽54,各个第三本体块53上均设置有第十刀槽54;各个第十刀槽54沿第四预定曲线段64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第四预定曲线段64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五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七直线段641和第八直线段642。
可选地,第七直线段641和第八直线段642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
具体地,各个第六胎面部106的多个第四预定曲线段64的凸出方向均相同,各个第六胎面部106的多个第四预定曲线段64的凸出方向与多个第三预定曲线段63的凸出方向相同。
具体地,第十刀槽54容纳的刀片的厚度为0.6mm;各个第十刀槽54位于其相邻的两个第九刀槽52之间的中间位置。
具体地,各个第七直线段641位于相应的第八直线段642的远离第八刀槽51的一侧;各个第七直线段641相对于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的延伸方向的偏离角度为75度或76度;各个第八直线段642的远离相应的第七直线段641的一端延伸至第八刀槽51处并将相应的第三本体块53所对应的第八刀槽51的槽段均匀地划分成两等份;各个第七直线段641的远离相应的第八直线段642的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处。
在本实施例中,沿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延伸方向,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各处槽宽均相等;沿各个第二纵沟槽12的延伸方向,各个第二纵沟槽12的各处槽宽均相等;两个第一纵沟槽11的槽宽相等,两个第二纵沟槽12的槽宽相等,第一纵沟槽11的槽宽与第二纵沟槽12的槽宽的比例为0.81:1;第一纵沟槽11的槽宽为第一纵沟槽1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第二纵沟槽12的槽宽为第二纵沟槽12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
具体地,两个第一纵沟槽11和两个第二纵沟槽12共为四个纵沟槽,四个纵沟槽的槽宽之和与胎面的宽度的百分比为20%,以当轮胎在湿滑路面行驶时,提高轮胎的排水性能;胎面的宽度方向与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具体地,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槽宽为9.0mm,各个第二纵沟槽12的槽宽为8.0mm。
具体地,四个纵沟槽中各个纵沟槽的槽深为8.2mm,以提高本花纹结构在胎面上形成的花纹块的耐磨性,进而使轮胎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
具体地,如图6所示,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面与其底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0度,可以由图6中的夹角O1得出;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两个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面与其底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2度,可以由图6中的夹角O2得出。各个第一纵沟槽11的两个侧壁的各个侧壁与其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倒角,第一圆弧倒角的倒角半径为2.5mm。
具体地,如图7所示,各个第二纵沟槽12的两个侧壁中的各个侧壁面与其底壁面之间的夹角为98度,可以由图7中的夹角O3得出。各个第二纵沟槽12的两个侧壁的各个侧壁与其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倒角,第二圆弧倒角的倒角半径为2.5mm。
具体地,第四胎面部104的宽度占胎面的宽度的百分比为14%,第四胎面部104的宽度方向与胎面的宽度方向相同。由于第四胎面部104位于胎面的中间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本体块53的宽度越宽,轮胎直线行驶能力越优越,故使第四胎面部104的宽度较宽,以使第三本体块53的宽度较宽,进而提高轮胎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增加轮胎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第一胎面部101的宽度大于第五胎面部105的宽度,第一胎面部101的宽度大于第四胎面部104的宽度,第一胎面部101的宽度方向与胎面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五胎面部105的宽度方向与胎面的宽度方向相同。使第一胎面部101的宽度较宽有利于满足对胎面的操控效果,但第一胎面部101的宽度较宽会使轮胎的刚性较大,故通过设置第三刀槽24将第一胎面部101划分成第三胎面部103和第二胎面部102,可以在满足对胎面的操控效果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轮胎的刚性,进而提升具有该轮胎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横沟槽21将第二预设表面划分成多个凸块22,通过多个第四刀槽251将第三胎面部103划分成多个第一本体块26,通过多个斜沟槽41将第五胎面部105划分成多个第二本体块42,通过多个第九刀槽52将第六胎面部106划分成多个第三本体块53,以使轮胎胎面的花纹块更加琐碎与细致,花纹块接地时其形变蠕动比较统一,这样可有效提升轮胎的制动性能;且较多的花纹块可以分散并减缓路面对轮胎的冲击力,进而提升具有该轮胎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地,各个第二预设表面上的凸块22数量越多,即各个第三胎面部103上的第一本体块26数量越多,各个第五胎面部105上的第二本体块42数量越多,各个第六胎面部106上的第三本体块53数量越多,各个凸块22所对应的预设节距均较小,这使得轮胎的噪音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花纹结构在轮胎胎面上所形成的花纹块用于与路面实际接触,使用本花纹结构在轮胎胎面上所形成的花纹块的面积占胎面面积的65%左右,较大的花纹块面积保证了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提高花纹块的耐磨性,进而使轮胎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
具体地,沿各个横沟槽21的延伸方向,各个横沟槽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二槽段位于第一槽段的外侧,即第二槽段位于第一槽段的远离预定中心线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8所示,各个第一槽段的各个侧壁面和胎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斜面倒角71;沿各个第一槽段的深度方向,各个第一斜面倒角71的长度为1mm;沿各个第一槽段的槽宽方向,各个第一斜面倒角71的长度为1mm,各个第一槽段的槽宽方向与相应的横沟槽21的槽宽方向相同。
具体地,如图8所示,各个横沟槽21的底壁面为第一预定平壁面M1朝向远离该横沟槽21的槽口的方向凹陷,以使各个横沟槽21的底壁面形成弧形面;各个横沟槽21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面与第一预定平壁面M1之间的夹角为95度,可以由图8中的夹角O4得出;各个横沟槽21的另一个侧壁面与第一预定平壁面M1之间的夹角为93度,可以由图8中的夹角O5得出。各个横沟槽21的底壁面两个连接端部处的切面与该横沟槽21的相应的侧壁面重合。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各个斜沟槽41的两个侧壁面分别为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各个斜沟槽41的第一侧壁面和胎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面倒角72,各个斜沟槽41的第一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处,各个斜沟槽41的第二端延伸至相应的第二纵沟槽12处,各个斜沟槽41的第二侧壁面和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侧壁所围成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三斜面倒角73,即各个第二本体块42的位于相应的斜沟槽41的第二侧壁面和相应的第一纵沟槽11的侧壁所围成的夹角处的棱角上设置有第三斜面倒角73。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一斜面倒角71、第二斜面倒角72、第三斜面倒角73的优点有:当轮胎在经过湿滑路面时,能够增大轮胎对水的包络面积,这利于行驶的安全性;避免各个凸块22和各个第二本体块42的边缘过于尖锐,进而减少各个凸块22或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与路面接触时造成各个凸块22或各个第二本体块42的边缘损伤;使各个凸块22和各个第二本体块42的边缘圆滑过渡,更加美观;增大各个凸块22或各个第二本体块42与路面的咬合度,这利于轮胎的行驶稳定性;使各个横沟槽21和各个斜沟槽41不容易夹石子等杂物,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并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沿各个斜沟槽41的深度方向,各个第二斜面倒角72的长度为1mm;沿各个斜沟槽41的宽度方向,各个第二斜面倒角72的长度为1mm,各个斜沟槽41的宽度为各个斜沟槽4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沿各个斜沟槽41的深度方向,各个第三斜面倒角73的长度为3.5mm。
具体地,如图9所示,各个斜沟槽41的底壁面为第二预定平壁面M2朝向远离该斜沟槽41的槽口的方向凹陷,以使各个斜沟槽41的底壁面形成弧形面;各个斜沟槽41的第一侧壁面与第二预定平壁面M2之间的夹角为93度,可以由图9中的夹角O6得出;各个斜沟槽41的第二侧壁面与第二预定平壁面M2之间的夹角为95度,可以由图9中的夹角O7得出。各个斜沟槽41的底壁面两个连接端部处的切面与该斜沟槽41的相应的侧壁面重合。
可选地,本发明的轮胎为子午线轮胎,例如,该轮胎为轿车用子午线轮胎。
具体地,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一刀片,多个第一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一刀槽231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二刀片,多个第二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刀槽232内;轮胎还包括两个第三刀片,两个第三刀片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刀槽24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四刀片,多个第四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四刀槽251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五刀片,多个第五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五刀槽252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六刀片,多个第六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六刀槽43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七刀片,多个第七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七刀槽44内;轮胎还包括第八刀片,第八刀片设置在第八刀槽51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九刀片,多个第九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九刀槽52内;轮胎还包括多个第十刀片,多个第十刀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十刀槽54内。通过设置刀片,能够增加轮胎在湿地行驶时划破水膜的能力,提升轮胎的湿滑性能;还能够增加轮胎的与路面接触时的咬合度,缩短制动距离,这有利于提升轮胎在雪地行驶时的牵能力;较多的刀片设计有利于减弱轮胎胎面的刚性,进而减弱轮胎受到的应力,这有利于提高具有该轮胎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可选地,刀片为钢片;即第一刀片为第一钢片,第二刀片为第二钢片,第三刀片为第三钢片,第四刀片为第四钢片,第五刀片为第五钢片,第六刀片为第六钢片,第七刀片为第七钢片,第八刀片为第八钢片,第九刀片为第九钢片,第十刀片为第十钢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轮胎的胎面包括沿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本体块两侧的两个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凹槽的中心线沿该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凹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各个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多个胎面部的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多个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并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
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角度来看,当任意两个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时,有利于降低形成共振的几率,从而降低噪声;当轮胎接触到地面时,各个本体块会受到路面的挤压,各个本体块向其两侧的两个凹槽延伸导致各个凹槽被压缩,凹槽内的空气体积减小而压力增大,凹槽内空气被挤出,当本体块与路面分离后,凹槽体积恢复原状,周围空气被吸入凹槽内,导致气流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快速流入凹槽和流出凹槽的气流会形成泵浦噪声,而当预设节距的比值为无理数,且当各个胎面部的不规则分布的本体块被挤压时,有利于降低泵浦噪声的形成,从而降低噪音;即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在任意两个胎面部中,通过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沿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以使一个胎面部的各个本体块与另一个胎面部的相应的本体块之间形成错频布置,这有利于避免因频率重叠而扩大噪音能量,进而避免增强噪音,从而有利于降低轮胎的噪音,以使本轮胎产生的噪声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会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面包括沿所述轮胎的轴向设置的多个胎面部;各个所述胎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凹槽,以将相应的所述胎面部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各个所述本体块两侧的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预设节距,各个所述凹槽的中心线沿该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经过垂直于该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中心;所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五胎面部(105),所述第五胎面部(105)上设置有第五花纹,所述第五花纹包括多个斜沟槽(41),所述多个斜沟槽(41)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所述第五胎面部(105)划分成多个第二本体块(42);各个所述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七刀槽(44),各个所述第七刀槽(44)沿第六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所述第七刀槽(44)的两端分别朝向相应的两个所述斜沟槽(41)延伸;各个所述第二本体块(4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六刀槽(43),所述第六刀槽(43)用于容纳刀片;沿所述轮胎的周向,至少一个所述第六刀槽(43)将相应的所述第二本体块(42)均等划分;各个所述第二本体块(42)上的第七刀槽(44)与至少一个所述第六刀槽(43)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六刀槽(43)交叉设置,各个所述第二本体块(42)上的第七刀槽(44)内的刀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六刀槽(43)中的其中一个第六刀槽(43)内的刀片交叉设置;
各个所述胎面部的任意两个所述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之间的比值为无理数;和/或
多个所述胎面部的所述本体块数量均相等;在任意两个所述胎面部中,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多个所述本体块与另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多个所述本体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各个所述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与另一个所述胎面部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所对应的预设节距相等,并使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各个所述本体块相对于另一个所述胎面部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偏移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胎面部的多个所述本体块划分成多个本体块单元,各个所述胎面部的所述多个本体块单元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各个所述本体块单元包括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本体块、第二本体块、第三本体块、第四本体块和第五本体块,所述第一本体块、所述第二本体块、所述第三本体块、所述第四本体块和所述第五本体块对应的预设节距分别为L1、L2、L3、L4和L5,L2< L1< L3< L5<L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具有位于所述胎面上并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延伸设置的预定中心线,所述多个胎面部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预定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的胎面单元;各个所述胎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胎面部(102)、第三胎面部(103)、所述第五胎面部(105)以及第六胎面部(106);
所述第三胎面部(103)的各个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所述第五胎面部(105)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同,所述第五胎面部(105)的各个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距离;和/或
所述第六胎面部(106)的各个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方向与所述第三胎面部(103)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相对于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的偏移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凹槽均沿预定曲线延伸,各个所述胎面部上的多个所述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同;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胎面部中,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多个所述凹槽的凸出方向与另一个所述胎面部的多个所述凹槽的凸出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胎面部包括与一个胎肩(100)连接的第二胎面部(102),所述第二胎面部(102)和相应的所述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所述第二预设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花纹,所述第二花纹包括多个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沟槽(21),以将所述第二预设表面划分成多个凸块(22);各个所述凸块(22)包括所述第二胎面部(102)的相应的所述本体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横沟槽(21)沿第一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弧线的凸出方向相同;和/或
所述第二花纹还包括第一刀槽组,各个所述凸块(22)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刀槽组;各个所述第一刀槽组包括第二刀槽(232)和至少一个第一刀槽(231),各个所述第一刀槽(231)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二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沿所述轮胎的周向,各个所述第一刀槽组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刀槽(231)将相应的所述凸块(22)均等划分;所述第二刀槽(232)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三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刀槽(232)与所述第一刀槽(231)的一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刀槽(232)延伸至相应的所述凸块(22)两侧的两个所述横沟槽(21)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横沟槽(21)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三胎面部(103),所述第三胎面部(103)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第四刀槽(251),各个所述第四刀槽(251)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四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刀槽(251)之间设置有第五刀槽(252);各个所述第五刀槽(252)用于容纳刀片并沿第一预定曲线段(6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所述第一预定曲线段(61)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一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一直线段(611)和第二直线段(6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斜沟槽(41)沿第五弧线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五弧线的凸出方向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胎面部包括第六胎面部(106),所述第六胎面部(106)上设置有第六花纹,各个所述第六花纹包括多个用于容纳刀片的第九刀槽(52),多个所述第九刀槽(52)沿所述轮胎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将相应的所述第六胎面部(106)划分成多个第三本体块(53);
各个所述第九刀槽(52)沿第三预定曲线段(63)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所述第三预定曲线段(63)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四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五直线段(631)和第六直线段(632);和/或
各个所述第六花纹还包括用于容纳刀片的第十刀槽(54),各个所述第三本体块(5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十刀槽(54),各个所述第十刀槽(54)沿第四预定曲线段(64)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各个所述第四预定曲线段(64)包括端部连接并呈第五预定夹角设置的第七直线段(641)和第八直线段(64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胎的胎面和胎肩(100)上的花纹结构;所述预定中心线和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在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的交点为旋转对称中心,所述预定平面平行于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所述花纹结构包括:
第二花纹,各个所述第二胎面部(102)和相应的所述胎肩(100)的表面共同组成第二预设表面;各个所述第二预设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花纹,两个所述第二花纹在所述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所述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
第三花纹,各个所述第三胎面部(103)上设置有所述第三花纹,两个所述第三花纹在所述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所述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
第五花纹,各个所述第五胎面部(105)上设置有所述第五花纹,两个所述第五花纹在所述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所述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和/或
第六花纹,各个所述第六胎面部(106)上设置有所述第六花纹,两个所述第六花纹在所述预定平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所述旋转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CN202110741594.1A 2021-06-30 2021-06-30 轮胎 Active CN113306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594.1A CN113306346B (zh) 2021-06-30 2021-06-30 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1594.1A CN113306346B (zh) 2021-06-30 2021-06-30 轮胎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346A CN113306346A (zh) 2021-08-27
CN113306346B true CN113306346B (zh) 2023-01-24

Family

ID=7738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1594.1A Active CN113306346B (zh) 2021-06-30 2021-06-30 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159B (zh) * 2021-12-23 2024-05-0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的花纹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8083B2 (ja) * 2008-04-11 2010-06-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816675B2 (ja) * 2008-04-22 2011-11-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33510B2 (ja) * 2011-04-27 2013-11-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60005B2 (ja) * 2013-02-22 2017-01-1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5033878U (zh) * 2015-09-18 2016-02-17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驱动轮混合路面的花纹结构
JP7144206B2 (ja) * 2018-06-18 2022-09-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10103643B (zh) * 2019-05-24 2024-04-05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轮胎花纹结构及包含该轮胎花纹结构的四季胎
CN114746292B (zh) * 2019-12-13 2023-11-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
CN211942853U (zh) * 2020-01-18 2020-11-17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高行驶里程轿车子午线轮胎
CN212171842U (zh) * 2020-02-14 2020-12-18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行驶里程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346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2785B (zh) 充气轮胎
EP3344476B1 (en) Truck tire tread and truck tire
CN106042780B (zh) 充气轮胎
KR101576303B1 (ko) 공기 타이어
CN108621707B (zh) 轮胎
EP1884377B1 (en) Pneumatic radial tire for motorcycle
CN107031303B (zh) 充气轮胎
JP510973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482973C1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EP2570271B1 (en) High mileage tire tread
EP3047984A1 (en) Pneumatic tire
CN108367627B (zh) 车辆充气轮胎
EP3342605B1 (en) Tire
CN109624615B (zh) 轮胎
JP473095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447091B1 (en) Tread for a vehicle tire
JP201422700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306346B (zh) 轮胎
CN108215669B (zh) 轮胎
CN108928190B (zh) 轮胎
CN112009178A (zh) 轮胎
WO2019108173A1 (en) Tire sipe design for aggression resistance
JPH03112705A (ja) スタッドレス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CN102189901A (zh) 充气轮胎
EP2450201B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