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2043A -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的模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的模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2043A
CN113302043A CN201980083342.5A CN201980083342A CN113302043A CN 113302043 A CN113302043 A CN 113302043A CN 201980083342 A CN201980083342 A CN 201980083342A CN 113302043 A CN113302043 A CN 113302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mould
segments
axial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3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2043B (zh
Inventor
L·瓦曼
R·维雅
P·塞亚利斯
F·费里埃
S·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1330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2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2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30/0629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with radially movable s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30/0629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with radially movable sectors
    • B29D2030/063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with radially movable sectors the moulds being split in upper and lower h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轮胎模具包括下部(12)和上部(14)以及多个中央部段(16),所述下部(12)和所述上部(14)可在用于模制轮胎的并拢位置和用于从模具中取出所述轮胎的远离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中央部段(16)在模具的并拢位置中与下部(12)和上部(14)轴向接触。对于每个部段16,模具还包括在上部(4)中的部段的上部永久联接构件(22)和在下部(12)中的部段的下部临时联接构件(20),联接构件(20、22)配置为在下部(2)和上部(14)从并拢模制位置的轴向远离运动期间获得朝向部段(16)的外部的径向移动,随后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朝向部段的外部成角度倾斜。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 的模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轮胎,特别是用于农用车辆(例如农用拖拉机和农用工业车辆)的固化模具或硫化模具的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用轮胎旨在在各种类型的地面上行驶,例如田间压实度不同的土壤、未铺砌的田间通道和柏油路面。考虑到田间和道路用途的多样性,农用轮胎(特别是其胎面)必须提供根据用途而不同的性能折衷。
以已知的方式,管理承受给定载荷的农用轮胎的性能折衷的主要手段是其充气压力。在松散度不同的土壤上进行田间使用的情况下,建议将轮胎充气至与其耐久性相兼容的尽可能低的压力,特别是为了限制在农用车辆通过期间地面的压实度,从而促进农业作物产量。然而,在小道或道路上使用的情况下,例如在将农用车辆重新放置在其工作区域之外时,为了确保良好的驱动性能和低的滚动阻力,需要更高的压力。
农用轮胎的胎面通常包括由整体细长的平行六面体形式的凸出元件形成的两排楔子(barrette)。楔子在周向方向上通过凹槽彼此分隔开。为了改进轮胎的性能,胎面还可以在其中心部分包括一排橡胶钉或橡胶块,它们与楔子一起形成轮胎的轮廓。
为了制造农用轮胎,第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包括下部和上部两个部分的模具,所述下部和上部可在模具的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在闭合位置中这些部分彼此轴向倚靠,所述打开位置用于从模具中取出轮胎。
在这种模具的情况下,其下部和上部确保轮胎胎面的模制。
为了优化在田间和在道路使用期间的性能,农用轮胎的轮廓具有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因此这对于从模具中取出提出了问题。
因此,为了制造农用轮胎,第二种解决方案是使用配备有多个在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之间轴向布置的部段,以确保轮胎胎面的中央部分的模制。这些部段连接至下部和上部,使得它们的相对轴向移动引起部段的径向位移。对于这种带有部段的模具的更多细节,例如参考欧洲专利EP B1 1 222 063。
然而,尽管这种具有部段的模具允许从模具中取出具有更复杂形状的轮胎胎面的轮廓,但它需要使用致动器来操作部段的径向位移。这种致动器需要额外的成本和对机器的更多维护。
本发明旨在解决该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模具,所述轮胎为包括胎面和两个胎侧的类型。模具包括下部和上部,所述下部和上部用于至少模制轮胎的胎侧并且至少可在用于模制轮胎的并拢位置和用于从模具中取出所述轮胎的远离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
该模具还包括多个中央部段,这些中央部段在下部和上部的并拢模制位置中与下部和上部轴向接触并且旨在确保所述轮胎的胎面的至少一个中央部分的模制。所述部段沿周向方向分布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下部和上部移动。
根据模具的一般特征,对于每个部段,模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部段永久联接至上部并与所述上部构成整体的构件,和用于将所述部段临时联接至下部并与所述下部构成整体的构件。
配置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和临时联接构件以获得:
在下部和上部从并拢模制位置的轴向远离移动期间,所述部段径向向外位移,随后所述部段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外成角度枢转,并且
在下部和上部从它们的远离位置轴向接近移动以从模具中取出期间,所述部段反向移动。
每个部段可以围绕垂直于模具的上部和下部的所述轴向和径向位移的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部段的径向位移的方向的轴线成角度地枢转。
“轮胎”是指所有类型的弹性轮胎,无论是否承受内部压力。
轮胎的“胎面”是指由两个侧表面和两个主表面界定的一定量的橡胶材料,其中一个主表面-称为滚动表面-旨在在轮胎行驶时与路面接触。胎面包括延伸到至少一个侧面上的多个切口。
轮胎的“壁”是指布置在该轮胎的胎面和胎圈之间的轮胎侧表面的一部分,起始于胎面切口的端部并一直延伸到胎圈。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模具,当打开时,每个部段的移动次序由径向缩回移动以及然后的枢转移动组成。这两个移动都是连续且自主进行的,即没有特定的致动器。
归功于部段的这种双重移动,与使用常规的两件式硫化模具在模制期间获得的橡胶块的高度相比,能够模制的橡胶块的高度增加。
根据模具有利的特别实施方案,下部和上部均设置有支撑面和锥形保持面,所述支撑面在所述部段的并拢模制位置与每个部段的前表面轴向接触,所述锥形保持面向内延伸所述支撑面并在所述并拢模制位置径向接合每个部段的互补外表面。
使用这种设计,不需要提供特定装置来确保将部段保持在模制位置中的适当位置,例如径向包围部段并且需要使用特定致动器的附加外部夹紧环状物。
因此,可以将模具安装在常规的压力机中,例如通过简单的竖直打开和闭合移动次序,而无需对压力机进行特定调整。
尽管模具的这种特定设计是特别有利的,但是在变体实施方案中,仍然可以不通过在模制位置的模具的下部和上部来提供部段的夹持。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然后可以包括附加外部夹紧环状物,如上所述,用于在模制位置将部段保持就位。
为了确保每个部段的径向位移,与所述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和临时联接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可包括引导槽,所述部段的指状件以滑动方式接合在所述引导槽内并且所述引导槽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部分。有利地,接合在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的引导槽中的每个部段的指状件可以形成所述部段的枢转轴线。
当根据上述特别设计生产模具时,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和临时联接构件优选配置为在下部和上部从它们的并拢位置轴向远离期间,使所述部段在其径向向外位移之前与所述下部和上部脱离。为此,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每个永久和临时联接构件的引导槽还可以设置有轴向部分以确保所述部段与下部和上部脱离,所述引导槽的倾斜部分向外延伸轴向部分。
优选地,每个临时联接构件的引导槽的倾斜部分在一端开口。
此外,为了在模具闭合时从其枢转位置返回每个部段,在引导槽的倾斜部分的延伸部中,与所述部段相关联的临时联接构件可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在下部和上部轴向接近期间与所述部段的指状件接触。
出于制造简单的原因,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和临时联接构件优选地分别固定至下部和上部的外表面。
根据模具的特定设计,下部和上部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环状物,该环状物旨在确保轮胎胎面的与所述胎面的中央部分相邻的侧部的模制,部段在下部和上部的并拢模制位置轴向插入在所述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之间。
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和临时联接构件优选地分别固定至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的外表面。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模具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每个部段锁定在其枢转位置的装置。当模具旨在安装在具有简单、纯竖直打开和闭合移动顺序(即所述模具的上部没有任何角度枢转以及下部和上部的竖直位移)的压力机中时,该特征是任选的。这一特征证明了对于大型轮胎特别地有利,因为枢转使得更易于取出轮胎。
锁定装置可以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每个部段上的永磁体,并且能够通过施加在与所述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上的磁吸引力保持所述部段的枢转位置。替代地,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磁体固定在永久联接构件上,并通过由一个或多个磁体施加在所述部段上的磁吸引力保持相关联的部段的枢转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如上限定的模具进行模制而获得的轮胎。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如上限定的模具来模制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在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的打开配置中将未硫化的轮胎坯料引入模具中,
通过将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轴向地组合在一起来闭合模具,使得部段沿顺时针方向成角度枢转,随后所述部段径向向内移动,
模制轮胎,
通过使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轴向远离来打开模具,使得部段径向向外移动,随后所述部段沿逆时针方向成角度枢转,然后
从模具中取出经模制的轮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示例给出、非限制性的并且通过附图说明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轮胎固化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模具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模具的横截面图,
[图4]是图3的细节图,
[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是示出模具打开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是示出模具闭合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整体用10表示的模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模具旨在用于农用车辆的轮胎(未示出)的固化或硫化。在模制之后,轮胎是环形并且包括由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胎侧延伸的圆柱形胎面。
在图中,模具10以假定的竖直位置示出。模具10的轴线X-X'与轮胎的旋转轴线重合。
如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模具10包括下部12、上部14和轴向插入在下部和上部之间的中央部段16的环状物。在图3所示的模具的闭合位置,下部12和上部14以及多个部段16共同界定轮胎的模腔18。模具10的闭合位置对应于轮胎模制位置。
下部12和上部14以及部段16以轴线X-X'为中心。部段16围绕所述轴线周向分布。部段16彼此相同。部段16在周向方向上相互抵靠。下部12和上部14以及部段16可以由金属材料(特别是钢)制成。部段16可包括铝模制插入件。
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对于每个部段16,模具10还包括一对下部联接构件20和上部联接构件22,用于在模具打开时从其模制位置以特定移动顺序获得所述部段的位移,以及在所述模具闭合时获得反向位移。部段16可共同移动。
模具的下部12和上部14相对于垂直于轴线X-X'的模具10的径向正中平面相同且对称。
下部12包括环形下壳26和径向包围壳26的环形下环状物28。壳26和环状物28部分地界定模腔18。壳26确保轮胎的一个胎侧的模制,而环状物28确保与所述胎侧相邻的轮胎胎面的侧部的模制。壳26包括用于模制轮胎胎侧的环形下表面26a。环状物28包括用于模制胎面的侧部的环形内表面28a。
下部12还包括用于模制轮胎的一个侧胎圈的环形凸耳30。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壳26、环状物28和凸耳30作为一个块体生产。替代地,壳26、环状物28和凸耳30可以是分开的部件。壳26和环状物28可以固定至共同的板上。
上部14与下部12相同,因此不再详细描述。以与下部12类似的方式,上部14包括设置有内模制面36a的上壳36、设置有内模制面38a的下环状物38和凸耳40。
在模具10的闭合位置,每个部段16轴向插入在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28、38之间。每个部段16确保轮胎胎面的中央部分的区域的模制。每个部段16具有用于模制胎面中央部分的该区域的内表面16a。部段的内表面16a和下部12和上部14的环状物的内表面28a、38a确保轮胎胎面的模制。这些内表面16a、28a和38a允许轮胎胎面的轮廓的模制。图3没有示出部段的内表面16a上的胎面轮廓的印记,也没有示出环状物的内表面28a、38a。
如图4中更清楚地示出,每个部段16包括两个相对的径向下前表面和径向上前表面16b、16c,它们轴向地界定内表面16a。每个部段16还包括锥形形式的外表面16d,其在径向方向上与内表面16a相对。
在模具10的闭合位置,下部的环状物28轴向抵靠每个部段的下前表面16b,而上部的环状物38轴向抵靠每个部段的上前表面16c。每个环状物28、38还径向地接合在每个部段的外表面16d上。
每个环状物28、38包括径向支撑面28b、38b,其径向地延伸内模制面28a、38a并且轴向抵靠每个部段的前表面16b、16c。每个环状物28、38还包括锥形保持面28c、38c,其使支撑面28b、38b径向向内并且轴向向外延伸。每个环状物28、38的保持面28c、38c径向抵靠每个部段的互补外表面16d。
每个部段16还包括固定凸缘16e,其径向向外延伸外表面16d。凸缘16e相对于环状物28、38径向向外突出。每个部段16还配备有两个支撑支柱42,它们沿周向方向固定在凸缘16e的两侧上。支柱42位于距环状物28、38的一定距离处。
每个部段16还包括在支柱42之间横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引导指状件44、46。指状件44、46轴向布置在部段的凸缘16e的两侧上。指状件44、46相对于模具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垂直延伸。
如上所述,联接构件20、22与每个部段16相关联以确保所述部段相对于环状物28、38的可移动安装。
上部联接构件22固定至上部14。联接构件22固定至上部的环状物38。联接构件22固定至环状物38的外表面(未指定)。联接构件22包括引导槽48,相关联的部段的第一指状件44在引导槽48内延伸。凹槽48包括竖直的、直线的、轴向部分48a,其在下端通过倾斜部分48b延伸,倾斜部分48b在与环状物38相对的一侧向下延伸。凹槽48是椭圆形的。此处,凹槽48穿过上联接构件22的厚度。凹槽48在宽度方向上由两个相互面对的相对侧壁界定,在长度方向上由两个相对的端壁界定,所述端壁在此为圆形。
在模具10的闭合位置,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容纳在凹槽的轴向部分48a中并且抵靠所述轴向部分的端壁轴向停止。金属板50固定至上联接构件22以确保在模具的打开和闭合阶段期间相关联的部段的锁定,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此处,板50在上部的环状物38的一侧上固定至联接构件22。为了确保每个部段16与相关联的联接构件22的这种锁定,将磁体(未示出)固定至固定凸缘16e和所述部段的支柱42上。
下部联接构件20固定至下部12。联接构件20固定至下部的环状物28。联接构件20固定至环状物28的外表面(未指定)。联接构件20包括引导槽52,相关联的部段的第二指状件46在引导槽52内延伸。凹槽52包括竖直的、直线的、轴向部分52a,其在上端通过倾斜部分52b延伸,倾斜部分52b在与环状物28相对的一侧向上延伸。凹槽的倾斜部分52b的端部向外开口。凹槽52是椭圆形的。凹槽52在宽度方向上由两个相互面对的相对侧壁界定,在长度方向上由位于轴向部分52a的水平处的端壁界定。
在模具10的闭合位置,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6容纳在凹槽的轴向部分52a中并且抵靠所述轴向部分的端壁轴向停止。下部联接构件20还包括向外倾斜延伸的突出部分54,突出部分54延伸凹槽的倾斜部52b的下侧壁。
参考图5至图10,现在将描述模具10的打开。根据图5中再次示出的模具10的闭合位置,下部12和上部14彼此轴向远离地移动。
如图6所示,在该轴向远离移动的第一阶段期间,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46在联接构件22、20的凹槽的轴向部分48a、52a内轴向滑动。设置凹槽的轴向部分48a、52a的轴向尺寸以确保部段16从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28、38脱离。当指状件44、46位于凹槽的轴向部分48a、52a的端部时,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远离使得在每个部段16和环状物38之间存在第一轴向间距,以及在每个部段和环状物28之间存在第二轴向间距。
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远离移动的该第一阶段期间,部段16不发生移动。每个部段16仍处于其模制位置。
然后在下部分12和上部分14的轴向远离移动的接下来的第二阶段中,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46在联接构件22、20的凹槽的倾斜部分48b、52b内滑动,如图7所示。在该第二阶段期间,每个部段16从其模制位置向外发生径向位移。因此,每个部段16可沿径向方向从其模制位置向缩回位置移动。作为参考,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部段16的径向缩回大约为30mm。当然可以为径向位移设置其他值。
当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抵靠在联接构件22的凹槽的倾斜部分48b的端壁上时,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位于联接构件20的凹槽的开口倾斜部分52b的外侧。在这个位置,每个部段16因此不再通过下部联接构件20联接至下部12。
因此,每个下部联接构件20形成用于将相关联的部段16临时联接至模具的下部12的构件,上部联接构件22形成用于将所述部段永久联接至上部14的构件。
然后,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持续轴向远离移动期间,在第三阶段,每个部段16朝向模具的外部成角度地枢转,如图8所示。每个部段的角度枢转围绕形成枢转轴线的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4发生。每个部段16的角度枢转是所述部段围绕指状件44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作为参考,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部段的角度枢转约为10°。在这里,也可以为这种枢转设置其他角度值。
因为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不再与界定下部联接构件20的凹槽的倾斜部分52b的侧壁接合,因此可以进行每个部段16的角度枢转。在枢转之前,发生每个部段16的角度枢转,部段的重心相对于指状件44朝向模具的内部径向偏移。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每个部件16沿逆时针方向成角度枢转期间,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沿着相关联的下部联接构件20的突出部分54移动。在模具10的这个打开阶段期间,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6和相关联的联接构件20之间的这种接触对于部段16的角度枢转不是必需的,但是允许在模具10的闭合阶段期间所述部段返回到其缩回、未枢转的位置,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
在每个部段16的枢转期间,所述部段的支柱42在安装在所述部段上的磁体的区域内靠在相关联的上部联接构件22的金属板50上。这导致通过固定至支柱42和每个部段的凸缘16e的磁体的磁引力将部段16锁定在其枢转位置。
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远离在第四阶段延续,如图9所示。最后,在模具10打开的第五和最后阶段,如图10所示,上部14相对于下部12沿逆时针方向成角度地枢转直至其最大打开位置。
参考图11至图15,现在将描述模具10从该最大打开位置的闭合。
在模具10闭合的第一阶段,如图11所示,上部14相对于下部12顺时针成角度地枢转,以返回到两个部分轴向彼此面对的位置。
然后,在模具10闭合的第二阶段,下部12和上部14轴向并拢在一起,如图12所示。在图12所示的位置,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6与与所述部段相关联的下部联接构件20的突出部分54接触。
然后,在下部12和上部14进一步轴向接近移动期间,在第三阶段,每个部段16朝向模具的内部成角度地枢转,如图13所示。每个部段16的角度枢转在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与下部联接构件20的突出部分54之间接触的作用下发生。每个部段16的角度枢转沿顺时针方向围绕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4发生。每个部段16因此返回到其相对于其模制位置的缩回位置。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接近移动的这个阶段期间,一旦由联接构件20的突出部分54施加在指状件44上的反作用力超过部段的磁体的磁吸引力,则每个部段16发生角度枢转。
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接近移动的第四阶段,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46在联接构件22、20的凹槽的倾斜部分48b、52b内滑动,如图14所示。在该阶段期间,每个部段16从其缩回位置直至其模制位置朝向内部发生径向位移。当每个部段16的指状件44、46位于连接至轴向部分48a、52a的凹槽的倾斜部分48b、52b的端部时,每个部段都处于其缩回位置。
最后,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轴向接近移动的第五阶段和最后阶段期间,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46在联接构件22、20的凹槽的轴向部分48a、52a内轴向滑动直到环状物28、38在模具的闭合位置轴向抵靠部段16,如图15所示。
在模具10的闭合期间,部段16因此以与所述模具打开期间发生的移动顺序相反的移动顺序移动。
而且,如上所述,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打开阶段期间,当每个部段的指状件44位于联接构件22的凹槽的倾斜部分48b的端部处时,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位于联接构件20的凹槽52的开口斜部52b外侧。作为变体,可以为凹槽52设置细长的倾斜部分52b,同时确保该部分的侧壁向外变宽,以便以后不妨碍部段的角度枢转。
已经基于允许模制农用车辆轮胎的模具描述了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具有部段的模具来制造用于任何陆基车辆的轮胎,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辆、多功能车辆、重型货车或工程车辆类型的车辆。

Claims (15)

1.用于轮胎的模具,所述轮胎为包括胎面和两个胎侧的类型,所述模具包括:
下部(12)和上部(14),所述下部(12)和上部(14)用于至少模制轮胎的胎侧并且至少能够在用于模制轮胎的并拢位置和用于从模具中取出所述轮胎的远离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和
多个中央部段(16),所述中央部段(16)在下部(12)和上部(14)的并拢模制位置与下部(12)和上部(14)轴向接触,并旨在确保模制所述轮胎的胎面的至少中央部分,所述部段沿周向方向分布并且能够相对于下部和上部移动,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部段(16),所述模具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部段永久联接至上部(14)并与所述上部构成整体的构件(22),以及用于将所述部段临时联接至下部(12)并与所述下部构成整体的构件(20),所述联接构件(20、22)配置为以获得:
在下部(12)和上部(14)从其并拢模制位置开始轴向远离移动期间,所述部段(16)向外径向位移,随后所述部段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围绕垂直于所述轴向和径向位移方向的轴线向外成角度枢转,并且
在下部(12)和上部(14)从其远离位置轴向接近移动以从模具中取出期间,所述部段反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下部(12)和上部(14)均设置有支撑面(28b、38b)和锥形保持面(28c、38c),所述支撑面(28b、38b)在所述部分的并拢模制位置与每个部段(16)的前表面(16b、16c)轴向接触,所述锥形保持面(28c、38c)向内延伸所述支撑面并在所述并拢模制位置径向接合每个部段的互补外表面(16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中,与每个部段(16)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和临时联接构件(20)配置为以获得:在下部(12)和上部(14)从其并拢位置轴向远离期间,使所述部段在其径向向外移动之前与所述下部和上部脱离。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和临时联接构件(20)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引导槽(48、52),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4、46)以滑动方式接合在所述引导槽(48、52)内,并且所述引导槽(48、52)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部分(48b、52b)以确保所述部段的径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中,接合在永久联接构件(22)的引导槽(48)中的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4)形成所述部段的枢转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临时联接构件(20)的引导槽的倾斜部分(52b)在一端开口。
7.根据引用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和临时联接构件(20)中每一者的引导槽(48、52)还设置有轴向部分(48a、52a)以确保所述部段与下部(12)和上部(14)的脱离,所述引导槽的倾斜部分(48b、52b)将轴向部分(48a、52a)向外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在引导槽(52)的倾斜部分(52b)的延伸部中,与每个部段相关联的临时联接构件(20)包括突出部分(54),所述突出部分(54)在下部(12)和上部(14)轴向接近期间与所述部段的指状件(46)接触,以使所述部段从其枢转位置返回。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下部(12)和上部(14)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环状物(28、38),所述环状物(28、38)用于轮胎胎面的与所述胎面的中央部分相邻的侧部的模制,所述部段(16)在下部和上部的并拢模制位置轴向插入在所述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28、38)之间。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与每个部段(16)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和临时联接构件(20)分别固定至下部(12)和上部(14)的外表面。
11.根据引用权利要求9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具,其中,与每个部段(16)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和临时联接构件(20)分别固定至下部和上部的环状物(28、38)的外表面。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还包括用于将每个部段(16)锁定在其枢转位置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每个部段(16)上的永磁体,并且能够通过施加在与所述部段相关联的永久联接构件(22)上的磁吸引力保持所述部段的枢转位置。
14.轮胎,其通过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进行模制而获得。
15.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来模制轮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连续步骤:
在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的打开配置中将未硫化的轮胎坯料引入模具中,
通过将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轴向地组合在一起来闭合模具,使得部段沿顺时针方向成角度枢转,随后所述部段径向向内移动,
模制轮胎,
通过使所述模具的下部和上部轴向远离来打开模具,使得部段径向向外移动,随后所述部段沿逆时针方向成角度枢转,然后
从模具中取出经模制的轮胎。
CN201980083342.5A 2018-12-19 2019-12-12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的模制方法 Active CN113302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73393 2018-12-19
FR1873393A FR3090466B3 (fr) 2018-12-19 2018-12-19 Moule à secteurs pour pneumatique, notamment pour pneumatique de véhicule à usage agricole, et procédé de moulage associé
PCT/EP2019/084830 WO2020126798A1 (fr) 2018-12-19 2019-12-12 Moule à secteurs pour pneumatique, notamment pour pneumatique de véhicule à usage agricole, et procédé de moulage associ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2043A true CN113302043A (zh) 2021-08-24
CN113302043B CN113302043B (zh) 2023-03-31

Family

ID=6910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3342.5A Active CN113302043B (zh) 2018-12-19 2019-12-12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的模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3220A1 (zh)
EP (1) EP3898210B1 (zh)
CN (1) CN113302043B (zh)
FR (1) FR3090466B3 (zh)
WO (1) WO20201267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9742B2 (ja) * 2019-10-15 2024-01-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の加硫金型及び重荷重用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1348A1 (de) * 1993-01-20 1994-07-21 Continental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ulkanisieren von Fahrzeugluftreifen
CN1119579A (zh) * 1994-07-20 1996-04-0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无孔分段式轮胎模具及与其相关的方法
DE19618082A1 (de) * 1996-05-06 1997-11-13 Continental Ag Vorrichtung zum Vulkanisieren und zur Ausformung des Kautschuks an rotatorischen Körpern
WO2001024987A1 (en) * 1999-10-01 2001-04-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gmented tire mold
US20020122837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vulcanizing mold
US20080178990A1 (en) * 2006-11-02 2008-07-31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Mold for vulcanizing a tire, a method of vulcanizing a green tire blank, and a tire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CN101462326A (zh) * 2007-12-21 2009-06-24 米其林技术公司 硫化未硫化的轮胎坯的模具
CN101468582A (zh) * 2007-10-02 2009-07-01 安德罗伊德工业有限公司 装配轮胎和车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21074A (zh) * 2007-10-23 2010-09-0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硫化和模制轮胎的设备和方法
CN102470619A (zh) * 2009-07-01 2012-05-23 米其林技术公司 具有径向缩回组块的组合模具
CN102514120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安徽迈吉尔模具有限公司 上开式液压机模一体式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CN104684717A (zh) * 2012-09-24 2015-06-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轮胎的具有可径向移动部段的硫化设备
US20160185061A1 (en) * 2013-08-05 2016-06-30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ments Mihcelin Mold for Tire Having an Annular Insert with a Concentric Groove
FR3044951A1 (fr) * 2015-12-10 2017-06-16 Michelin & Cie Presse de cuisson d'une ebauche de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e biellette
JP2018083395A (ja) * 2016-11-25 2018-05-3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加硫方法
US20180297305A1 (en) * 2015-01-08 2018-10-18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atrix Element For Tire Mould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0255A (en) * 1929-02-01 1932-08-09 Gillette Rubber Company Inner tube and tire mold
US3704082A (en) * 1970-10-19 1972-11-28 Dwight E Hottle Segmented tire mold having hinged arcuate tread sectors
US3760658A (en) * 1971-01-08 1973-09-25 W Guier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ipe tongs
US3779677A (en) * 1971-09-27 1973-12-18 Goodyear Tire & Rubber Segmented tire mold
FR2208780B1 (zh) * 1972-08-25 1975-01-03 Uniroyal
GB1473649A (en) * 1973-07-12 1977-05-18 Dunlop Ltd Tyre moulds
US4035119A (en) * 1976-08-18 1977-07-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mold
DE69020982T2 (de) * 1989-02-15 1995-11-23 Sumitomo Rubber Ind Vulkanisierungsform.
JP2810637B2 (ja) * 1995-06-05 1998-10-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形用のタイヤ加硫金型
JP3874507B2 (ja) * 1997-10-09 2007-01-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加硫装置
US20080152742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Todd Andrew Bachochin Three piece tire mold
FR2998829B1 (fr) * 2012-12-04 2015-05-15 Michelin & Cie Moule de vulcanisation pour pneumatique
FR3051387A1 (fr) * 2016-05-17 2017-11-24 Michelin & Cie Dispositif de vulcanisation des pneumatique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1348A1 (de) * 1993-01-20 1994-07-21 Continental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ulkanisieren von Fahrzeugluftreifen
CN1119579A (zh) * 1994-07-20 1996-04-03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无孔分段式轮胎模具及与其相关的方法
DE19618082A1 (de) * 1996-05-06 1997-11-13 Continental Ag Vorrichtung zum Vulkanisieren und zur Ausformung des Kautschuks an rotatorischen Körpern
WO2001024987A1 (en) * 1999-10-01 2001-04-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gmented tire mold
US20020122837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vulcanizing mold
US20080178990A1 (en) * 2006-11-02 2008-07-31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Mold for vulcanizing a tire, a method of vulcanizing a green tire blank, and a tire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CN101468582A (zh) * 2007-10-02 2009-07-01 安德罗伊德工业有限公司 装配轮胎和车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21074A (zh) * 2007-10-23 2010-09-01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硫化和模制轮胎的设备和方法
CN101462326A (zh) * 2007-12-21 2009-06-24 米其林技术公司 硫化未硫化的轮胎坯的模具
CN102470619A (zh) * 2009-07-01 2012-05-23 米其林技术公司 具有径向缩回组块的组合模具
CN102514120A (zh) * 2011-11-30 2012-06-27 安徽迈吉尔模具有限公司 上开式液压机模一体式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
CN104684717A (zh) * 2012-09-24 2015-06-0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轮胎的具有可径向移动部段的硫化设备
US20160185061A1 (en) * 2013-08-05 2016-06-30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ments Mihcelin Mold for Tire Having an Annular Insert with a Concentric Groove
US20180297305A1 (en) * 2015-01-08 2018-10-18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atrix Element For Tire Mould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FR3044951A1 (fr) * 2015-12-10 2017-06-16 Michelin & Cie Presse de cuisson d'une ebauche de pneumatique comprenant une biellette
JP2018083395A (ja) * 2016-11-25 2018-05-3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加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98210A1 (fr) 2021-10-27
WO2020126798A1 (fr) 2020-06-25
US20220063220A1 (en) 2022-03-03
EP3898210B1 (fr) 2023-02-08
FR3090466A3 (fr) 2020-06-26
CN113302043B (zh) 2023-03-31
FR3090466B3 (fr)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26193B1 (ko) 타이어트레드용몰드와타이어몰딩방법
US7201570B2 (en) Tire mold
EP1468814A3 (en) Mould for moulding a tire comprising a locking ring for locking the tread forming segments and method of curing a tire
CN102069536B (zh) 分段轮胎模具
US10583584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tire vulcanization device, and tire production method
EP0523958A1 (en) Curing mold for pneumatic tires
EP2349700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oulding and vulcanisation of vehicle tyres
US20110315323A1 (en) Modifiable Element for Shaping a Raw Tire Blank
CN113302043B (zh) 具有用于轮胎,特别是农用车辆轮胎的部段的模具,以及相关的模制方法
EP3099476B1 (en) Tyre mould with a plate for moulding information on a sidewall
CN101541518B (zh) 用于硫化和模制车辆轮胎的装置
US10035314B2 (en) Process and vulcanising mould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211868698U (zh) 一种两半式轮胎模具
EP3013569B1 (en) Tire mold with improved durability
US10843426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tire vulcanization device, and tire production method
US11020919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tire vulcanization device, and tire production method
CN107206639B (zh) 轮胎成型用模具以及充气轮胎
US10870248B2 (en) Non-symmetrical tread ring parting line mold
US10730257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tire vulcanization device, and tire production method
WO2019039169A1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加硫用金型、重荷重用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重荷重用タイヤ
CN110815886A (zh) 一种两半式轮胎模具
JP6503824B2 (ja) タイヤ加硫用コンテナ
CN112659417B (zh) 轮胎的硫化模具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US11214028B2 (en) Tire vulcanizing apparatus and tire vulcanizing method
US11318693B2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tire vulcanization device, and tire produc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