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280B -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280B
CN113300280B CN202110375384.5A CN202110375384A CN113300280B CN 113300280 B CN113300280 B CN 113300280B CN 202110375384 A CN202110375384 A CN 202110375384A CN 113300280 B CN113300280 B CN 113300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tating shaft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shaf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53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280A (zh
Inventor
赵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ua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ua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ua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ua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53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 H02G1/12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by cutting and withdrawing insulation
    • H02G1/1248Machines
    • H02G1/1251Machine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 H02G1/126Machine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making a longitudinal c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NC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安装架高板、运行控制屏、切口系统、剥分系统、收束系统和拧聚系统;工作机床板下方与支撑脚架进行焊接。本发明实现了对视频线要与BNC连接头连接的一侧的稳定固定,并通过双侧切刀将视频线的外侧胶皮切开,然后通过反向拉扯将切开两侧得到的两片胶皮剥开,最后内部铜丝裸露,自动收束并扭转进行拧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NC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背景技术
BNC接头是监控工程中用于摄像设备输出时导线和摄像机的连接头。有别于普通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号接头组成。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BNC接头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视频线一侧的胶皮剪开,使铜丝露出,然后需要将裸露的铜丝完全拧成一束,保证铜丝不会散开,然后通过拧成一束的铜丝将插入至BNC接头中进行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人工通过钳子将胶皮剪断然后捋出来与铜丝分离,此种操作方式下,在钳子力度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内部的铜丝也会被剪断和扯断,致使视频线无法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BNC接头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视频线一侧的胶皮剪开,使铜丝露出,然后需要将裸露的铜丝完全拧成一束,保证铜丝不会散开,然后通过拧成一束的铜丝将插入至BNC接头中进行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人工通过钳子将胶皮剪断然后捋出来与铜丝分离,此种操作方式下,在钳子力度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内部的铜丝也会被剪断和扯断,致使视频线无法使用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安装架高板、运行控制屏、切口系统、剥分系统、收束系统和拧聚系统;工作机床板下方与支撑脚架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安装架高板进行焊接;安装架高板与运行控制屏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切口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剥分系统相连接;剥分系统与切口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收束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拧聚系统相连接;
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线材固定,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
步骤二:切口,控制切口系统将剥分系统固定线材的一端上下分别切口;
步骤三:剥皮,控制剥分系统将视频线两侧切开的胶皮部分向切开位置相对的一端拉扯剥开;
步骤四:铜丝收束,控制收束系统将视频线内部裸露出来的铜丝一束;
步骤五:扭转固定聚合,控制拧聚系统将收成一束的铜丝扭转固定。
可选地,切口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第一转轴杆、第一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一安装集合架、电动推杆、第二平齿轮、第三平齿轮、第二转轴杆、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三转轴杆、轴承架、第二安装集合架、第一丝杆、第三安装集合架、第一限位滑杆、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电动伸缩柱、第一划开尖刀、第二丝杆、轴承固定柱、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电动伸缩柱、第二划开尖刀、第四传动轮、第四转轴杆、半齿轮和第二限位滑杆;动力电机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电动推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与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轴承架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安装集合架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三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一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柱上方与第一内螺纹滑动座进行固接;第一划开尖刀与第一电动伸缩柱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固定柱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与第二限位滑杆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二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二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柱下方与第二内螺纹滑动座进行固接;第二划开尖刀下方与第二电动伸缩柱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三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半齿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
可选地,剥分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座、双向电动伸缩座、第一衔接L形杆、第二衔接L形杆、第一线夹块、第二线夹块、第一线夹长座、第二线夹长座、导向挡板、第一电动转轴杆、第一四棱锥刺、第二电动转轴杆和第二四棱锥刺;第一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双向电动伸缩座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衔接L形杆与双向电动伸缩座相连接;第二衔接L形杆与双向电动伸缩座相连接;第一线夹块与第二衔接L形杆进行固接;第二线夹块与第一衔接L形杆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二线夹块相接触;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上方与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一线夹块相接触;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上方与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导向挡板与第一线夹长座进行固接;导向挡板与第二线夹长座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杆与第一线夹块相连接;第一四棱锥刺与第一电动转轴杆相连接;第二电动转轴杆与第二线夹块相连接;第二四棱锥刺与第二电动转轴杆相连接。
可选地,收束系统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座、第一电动升降柱、内斜开孔架板、第二电动升降柱、第三电动滑座和第三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升降柱下方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内斜开孔架板与第一电动升降柱进行固接;第二电动升降柱与内斜开孔架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升降柱进行螺栓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三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
可选地,拧聚系统包括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座、第四安装集合架、第五转轴杆、第五传动轮、第四平齿轮、第六传动轮、第六转轴杆、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七转轴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八转轴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衔接杆、第一衔接固定柱、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扭力弹簧座、第一夹紧拧板、第三联动杆、第四联动杆、第二衔接固定柱、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扭力弹簧座、第二夹紧拧板、第五电动滑座和第五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座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安装集合架下方与第四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五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平齿轮轴心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七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七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与第八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杆与第一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衔接杆与第二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衔接固定柱与衔接杆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衔接固定柱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一扭力弹簧座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夹紧拧板与第一扭力弹簧座进行固接;第三联动杆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联动杆与第三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衔接固定柱与第四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与第二衔接固定柱进行固接;第二弹性伸缩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扭力弹簧座与第二弹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夹紧拧板与第二扭力弹簧座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座上方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五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
可选地,内斜开孔架板顶部为由两侧向中部逐渐降低的两个斜面。
可选地,第一夹紧拧板和第二夹紧拧板位于相同高度,但是第二夹紧拧板与第二扭力弹簧座连接的位置是底部,而第一夹紧拧板与第一扭力弹簧座连接的位置是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BNC接头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视频线一侧的胶皮剪开,使铜丝露出,然后需要将裸露的铜丝完全拧成一束,保证铜丝不会散开,然后通过拧成一束的铜丝将插入至BNC接头中进行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人工通过钳子将胶皮剪断然后捋出来与铜丝分离,此种操作方式下,在钳子力度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内部的铜丝也会被剪断和扯断,致使视频线无法使用的问题;
第二、设计了切口系统,剥分系统,收束系统和拧聚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然后外接电源并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控制装置进行运行,然后控制切口系统将剥分系统固定线材的一端上下分别切口,控制剥分系统将视频线两侧切开的胶皮部分向切开位置相对的一端拉扯剥开,然后控制收束系统将视频线内部裸露出来的铜丝一束,最后控制拧聚系统将收成一束的铜丝扭转固定;
第三、实现了对视频线要与BNC连接头连接的一侧的稳定固定,并通过双侧切刀将视频线的外侧胶皮切开,然后通过反向拉扯将切开两侧得到的两片胶皮剥开,最后内部铜丝裸露,自动收束并扭转进行拧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口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口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切口系统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剥分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剥分系统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收束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拧聚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拧聚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工作机床板,2:支撑脚架,3:安装架高板,4:运行控制屏,5:切口系统,6:剥分系统,7:收束系统,8:拧聚系统,501:动力电机,502:第一转轴杆,503:第一传动轮,504:第一平齿轮,505:第一安装集合架,506:电动推杆,507:第二平齿轮,508:第三平齿轮,509:第二转轴杆,5010:第二传动轮,5011:第三传动轮,5012:第三转轴杆,5013:轴承架,5014:第二安装集合架,5015:第一丝杆,5016:第三安装集合架,5017:第一限位滑杆,5018: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9:第一电动伸缩柱,5020:第一划开尖刀,5021:第二丝杆,5022:轴承固定柱,5023: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4:第二电动伸缩柱,5025:第二划开尖刀,5026:第四传动轮,5027:第四转轴杆,5028:半齿轮,5029:第二限位滑杆,601:第一电动滑轨,602:第一电动滑座,603:双向电动伸缩座,604:第一衔接L形杆,605:第二衔接L形杆,606:第一线夹块,607:第二线夹块,608:第一线夹长座,609:第二线夹长座,6010:导向挡板,6011:第一电动转轴杆,6012:第一四棱锥刺,6013:第二电动转轴杆,6014:第二四棱锥刺,701:第二电动滑轨,702:第二电动滑座,703:第一电动升降柱,704:内斜开孔架板,705:第二电动升降柱,706:第三电动滑座,707:第三电动滑轨,801:第四电动滑轨,802:第四电动滑座,803:第四安装集合架,804:第五转轴杆,805:第五传动轮,806:第四平齿轮,807:第六传动轮,808:第六转轴杆,809:第五平齿轮,8010:第六平齿轮,8011:第七转轴杆,8012:第七传动轮,8013:第八传动轮,8014:第八转轴杆,8015:第一联动杆,8016:第二联动杆,8017:衔接杆,8018:第一衔接固定柱,8019:第一弹性伸缩杆,8020:第一扭力弹簧座,8021:第一夹紧拧板,8022:第三联动杆,8023:第四联动杆,8024:第二衔接固定柱,8025:第二弹性伸缩杆,8026:第二扭力弹簧座,8027:第二夹紧拧板,8028:第五电动滑座,8029:第五电动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如图1-9所示,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机床板1、支撑脚架2、安装架高板3、运行控制屏4、切口系统5、剥分系统6、收束系统7和拧聚系统8;工作机床板1下方与支撑脚架2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安装架高板3进行焊接;安装架高板3与运行控制屏4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切口系统5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剥分系统6相连接;剥分系统6与切口系统5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收束系统7相连接;工作机床板1上方与拧聚系统8相连接;
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线材固定,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6;
步骤二:切口,控制切口系统5将剥分系统6固定线材的一端上下分别切口;
步骤三:剥皮,控制剥分系统6将视频线两侧切开的胶皮部分向切开位置相对的一端拉扯剥开;
步骤四:铜丝收束,控制收束系统7将视频线内部裸露出来的铜丝一束;
步骤五:扭转固定聚合,控制拧聚系统8将收成一束的铜丝扭转固定。
在使用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采用的设备时,首先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6,然后外接电源并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4控制装置进行运行,然后控制切口系统5将剥分系统6固定线材的一端上下分别切口,控制剥分系统6将视频线两侧切开的胶皮部分向切开位置相对的一端拉扯剥开,然后控制收束系统7将视频线内部裸露出来的铜丝一束,最后控制拧聚系统8将收成一束的铜丝扭转固定,实现了对视频线要与BNC连接头连接的一侧的稳定固定,并通过双侧切刀将视频线的外侧胶皮切开,然后通过反向拉扯将切开两侧得到的两片胶皮剥开,最后内部铜丝裸露,自动收束并扭转进行拧聚的效果。
切口系统5包括有动力电机501、第一转轴杆502、第一传动轮503、第一平齿轮504、第一安装集合架505、电动推杆506、第二平齿轮507、第三平齿轮508、第二转轴杆509、第二传动轮5010、第三传动轮5011、第三转轴杆5012、轴承架5013、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第一丝杆5015、第三安装集合架5016、第一限位滑杆5017、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第一电动伸缩柱5019、第一划开尖刀5020、第二丝杆5021、轴承固定柱5022、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第二电动伸缩柱5024、第二划开尖刀5025、第四传动轮5026、第四转轴杆5027、半齿轮5028和第二限位滑杆5029;动力电机5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轴杆502与动力电机501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503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504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固接;第一安装集合架505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505与第一转轴杆5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505与剥分系统6相连接;电动推杆506与第一安装集合架505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507与电动推杆5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508与第二平齿轮507进行啮合;第二转轴杆509外表面与第三平齿轮508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509与第一安装集合架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10轴心与第二转轴杆5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5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转轴杆5012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5011进行固接;轴承架5013与第三转轴杆5012进行转动连接;轴承架5013与剥分系统6相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与第三转轴杆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与第二转轴杆5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与剥分系统6相连接;第一丝杆5015与第三转轴杆5012进行固接;第三安装集合架5016与第一丝杆5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安装集合架5016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限位滑杆5017与第三安装集合架5016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5017与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进行焊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内侧与第一丝杆5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内侧与第一限位滑杆50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柱5019上方与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进行固接;第一划开尖刀5020与第一电动伸缩柱5019进行固接;第二丝杆5021与第二转轴杆509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5022与第二丝杆5021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固定柱5022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5022与第二限位滑杆5029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滑杆5029与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进行焊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内侧与第二丝杆502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内侧与第二限位滑杆502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柱5024下方与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进行固接;第二划开尖刀5025下方与第二电动伸缩柱5024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502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轴杆5027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5026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5027与第一安装集合架50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5027与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5027与第三安装集合架5016进行转动连接;半齿轮5028轴心与第四转轴杆5027进行固接。
首先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6,然后控制接通动力电机501电源,然后动力电机501带动第一转轴杆502、第一传动轮503和第一平齿轮504进行转动,然后控制电动推杆506推出,电动推杆506带动第二平齿轮507运动至与第一平齿轮504和第三平齿轮508啮合的位置,然后第一平齿轮504带动第二平齿轮507进行转动,然后第二平齿轮507带动第三平齿轮5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三平齿轮508带动第二转轴杆509进行转动,然后第二转轴杆509带动第二传动轮5010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5010带动第三传动轮5011进行转动,然后第三传动轮5011带动第三转轴杆5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转轴杆5012带动第一丝杆5015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转轴杆509带动第二丝杆5021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丝杆5021带动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进行移动,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在第二限位滑杆5029外表面稳定滑动,同时第一丝杆5015带动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移动,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在第一限位滑杆5017表面稳定滑动,即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和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向靠近拧聚系统8的方向移动,同时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柱5024带动第二划开尖刀5025向上运动插入至视频线外侧胶皮内部,同时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柱5019带动第一划开尖刀5020向下运动插入至视频线外侧胶皮内部,进而第一内螺纹滑动座5018和第二内螺纹滑动座5023分别带动第一划开尖刀5020和第二划开尖刀5025运动,即第一划开尖刀5020和第二划开尖刀5025在插入至视频线外侧胶皮内部后向靠近拧聚系统8的方向移动,进而将胶皮切割出上下两个切口,完成了对视频线外侧胶皮的切开。
剥分系统6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601、第一电动滑座602、双向电动伸缩座603、第一衔接L形杆604、第二衔接L形杆605、第一线夹块606、第二线夹块607、第一线夹长座608、第二线夹长座609、导向挡板6010、第一电动转轴杆6011、第一四棱锥刺6012、第二电动转轴杆6013和第二四棱锥刺6014;第一电动滑轨6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座602与第一电动滑轨601进行滑动连接;双向电动伸缩座603与第一电动滑座602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衔接L形杆604与双向电动伸缩座603相连接;第二衔接L形杆605与双向电动伸缩座603相连接;第一线夹块606与第二衔接L形杆605进行固接;第二线夹块607与第一衔接L形杆604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608与第二线夹块607相接触;第一线夹长座608与第一安装集合架505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608上方与轴承架5013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608与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609与第一线夹块606相接触;第二线夹长座609与第一安装集合架505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609上方与轴承架5013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609与第二安装集合架5014进行固接;导向挡板6010与第一线夹长座608进行固接;导向挡板6010与第二线夹长座609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杆6011与第一线夹块606相连接;第一四棱锥刺6012与第一电动转轴杆6011相连接;第二电动转轴杆6013与第二线夹块607相连接;第二四棱锥刺6014与第二电动转轴杆6013相连接。
首先控制双向电动伸缩座603分别带动第一衔接L形杆604和第二衔接L形杆605向两侧伸出,进而第一衔接L形杆604和第二衔接L形杆605分别带动第二线夹块607和第一线夹块606分开,然后人工将视频线卡进第一线夹块606、第二线夹块607、第一线夹长座608和第二线夹长座609内侧,并且保证视频线的端头与第一线夹块606和第二线夹块607远离第一线夹长座608和第二线夹长座609的端面齐平,将视频线另一侧多余的部分卡在导向挡板6010内侧,使视频线从两侧拐出,避免视频线会影响装置内部传动,然后控制双向电动伸缩座603收缩分别带动第一衔接L形杆604和第二衔接L形杆605收缩靠近,进而分别带动第二线夹块607和第一线夹块606靠近合并,然后第一四棱锥刺6012和第二四棱锥刺6014扎入至切开的两侧的胶皮的内部,并控制第一电动转轴杆6011和第二电动转轴杆6013分别转动带动第一四棱锥刺6012和第二四棱锥刺601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四棱锥刺6012和第二四棱锥刺6014扎入至胶皮内侧后进行转动,保证胶片被绞紧在第一四棱锥刺6012和第二四棱锥刺6014表面,然后再控制双向电动伸缩座603分别带动第一衔接L形杆604和第二衔接L形杆605向两侧伸出,进而第一衔接L形杆604和第二衔接L形杆605分别带动第二线夹块607和第一线夹块606分开,此时两侧的胶皮被向两侧展开,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滑轨601带动第一电动滑座602向远离拧聚系统8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侧的胶皮向反方向被撕扯拨开,铜丝裸露,完成了切开胶皮的剥开。
收束系统7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701、第二电动滑座702、第一电动升降柱703、内斜开孔架板704、第二电动升降柱705、第三电动滑座706和第三电动滑轨707;第二电动滑轨7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滑座702与第二电动滑轨70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升降柱703下方与第二电动滑座702进行螺栓连接;内斜开孔架板704与第一电动升降柱70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升降柱705与内斜开孔架板704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座706与第二电动升降柱705进行螺栓连接;第三电动滑轨707与第三电动滑座706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707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
在剥分系统6将胶皮剥开后,控制第二电动滑轨701和第三电动滑轨707分别带动第二电动滑座702和第三电动滑座706向靠近剥分系统6的方向进行移动,然后内斜开孔架板704运动至裸露的铜丝下方,然后控制第一电动升降柱703和第二电动升降柱705向上升高,进而裸露的铜丝被搭在内斜开孔架板704上方,随着内斜开孔架板704位置的上升,铜丝沿着内斜开孔架板704顶部的斜面滑动至其中部的圆形缺口开槽中,完成了铜丝的收束。
拧聚系统8包括有第四电动滑轨801、第四电动滑座802、第四安装集合架803、第五转轴杆804、第五传动轮805、第四平齿轮806、第六传动轮807、第六转轴杆808、第五平齿轮809、第六平齿轮8010、第七转轴杆8011、第七传动轮8012、第八传动轮8013、第八转轴杆8014、第一联动杆8015、第二联动杆8016、衔接杆8017、第一衔接固定柱8018、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第一夹紧拧板8021、第三联动杆8022、第四联动杆8023、第二衔接固定柱8024、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第二夹紧拧板8027、第五电动滑座8028和第五电动滑轨8029;第四电动滑轨80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座802与第四电动滑轨801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安装集合架803下方与第四电动滑座802进行螺栓连接;第五转轴杆804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805轴心与第五转轴杆804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806轴心与第五转轴杆804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8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80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转轴杆808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807进行固接;第六转轴杆808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平齿轮809轴心与第六转轴杆808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8010与第五平齿轮809进行啮合;第七转轴杆8011外表面与第六平齿轮8010进行固接;第七转轴杆8011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12轴心与第七转轴杆8011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801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8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转轴杆8014外表面与第八传动轮8013进行固接;第八转轴杆8014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8015与第八转轴杆8014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杆8016与第一联动杆8015进行转动连接;衔接杆8017与第二联动杆8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衔接固定柱8018与衔接杆8017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与第一衔接固定柱8018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固接;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与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夹紧拧板8021与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进行固接;第三联动杆8022与第六转轴杆808进行固接;第四联动杆8023与第三联动杆8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衔接固定柱8024与第四联动杆8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与第二衔接固定柱8024进行固接;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固接;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与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夹紧拧板8027与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座8028上方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进行螺栓连接;第五电动滑轨8029与第五电动滑座8028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8029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螺栓连接。
在收束系统7将铜丝收束后,此时控制第四电动滑轨801和第五电动滑轨8029分别带动第四电动滑座802和第五电动滑座8028进行移动,即第四电动滑座802和第五电动滑座8028同步带动第四安装集合架803向靠近收束系统7的方向运动,然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带动其连接的部件整体进行移动,然后带动第四平齿轮806运动至与半齿轮5028啮合的位置,此时第一传动轮503带动第四传动轮5026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5026带动第四转轴杆5027进行转动,然后第四转轴杆5027带动半齿轮5028进行转动,然后半齿轮5028带动第四平齿轮806进行转动,进而第四平齿轮806带动第五转轴杆804进行转动,然后第五转轴杆804带动第五传动轮805进行转动,然后第五传动轮805带动第六传动轮807进行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807带动第六转轴杆808和第五平齿轮809进行转动,然后第五平齿轮809带动第六平齿轮8010进行转动,然后第六平齿轮8010带动第七转轴杆8011和第七传动轮8012进行转动,此时铜丝位于第四安装集合架803顶部,然后第七传动轮8012带动第八传动轮8013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轮8013带动第八转轴杆8014和第一联动杆8015进行转动,然后第一联动杆8015通过第二联动杆8016带动衔接杆8017进行运动,即衔接杆8017通过第一衔接固定柱8018带动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伸长,同时第六转轴杆808带动第三联动杆8022进行转动,然后第三联动杆8022带动第四联动杆8023运动,进而第四联动杆8023通过第二衔接固定柱8024带动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进行移动,即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带动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移动,而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带动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和第一夹紧拧板8021移动,即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相互靠近将第四安装集合架803顶部的铜丝夹紧聚合,然后在第一夹紧拧板8021接触到第二夹紧拧板8027后,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分别被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和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支撑,受力位置分别位于顶部和底部,进而在第一夹紧拧板8021接触到第二夹紧拧板8027后继续挤压,会实现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分别围绕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和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收束的铜丝进行转动拧紧聚合,待第四平齿轮806与半齿轮5028脱离啮合后,第一弹性伸缩杆8019和第二弹性伸缩杆8025受到弹力收缩复位,完成了对铜丝的拧紧聚合。
内斜开孔架板704顶部为由两侧向中部逐渐降低的两个斜面。
以便于铜丝沿着内斜开孔架板704顶部的斜面滑动至其中部的圆形缺口开槽中。
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位于相同高度,但是第二夹紧拧板8027与第二扭力弹簧座8026连接的位置是底部,而第一夹紧拧板8021与第一扭力弹簧座8020连接的位置是顶部。
以便于在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接触并相互挤压时,两者支撑力位置不同,进而实现第一夹紧拧板8021和第二夹紧拧板8027的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和安装架高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运行控制屏、切口系统、剥分系统、收束系统和拧聚系统;工作机床板下方与支撑脚架进行焊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安装架高板进行焊接;安装架高板与运行控制屏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切口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剥分系统相连接;剥分系统与切口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收束系统相连接;工作机床板上方与拧聚系统相连接;
该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线材固定,将视频线固定至剥分系统;
步骤二:切口,控制切口系统将剥分系统固定线材的一端上下分别切口;
步骤三:剥皮,控制剥分系统将视频线两侧切开的胶皮部分向切开位置相对的一端拉扯剥开;
步骤四:铜丝收束,控制收束系统将视频线内部裸露出来的铜丝一束;
步骤五:扭转固定聚合,控制拧聚系统将收成一束的铜丝扭转固定;
切口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第一转轴杆、第一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一安装集合架、电动推杆、第二平齿轮、第三平齿轮、第二转轴杆、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三转轴杆、轴承架、第二安装集合架、第一丝杆、第三安装集合架、第一限位滑杆、第一内螺纹滑动座、第一电动伸缩柱、第一划开尖刀、第二丝杆、轴承固定柱、第二内螺纹滑动座、第二电动伸缩柱、第二划开尖刀、第四传动轮、第四转轴杆、半齿轮和第二限位滑杆;动力电机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安装集合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电动推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与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轴承架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第二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集合架与剥分系统相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安装集合架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安装集合架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三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一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柱上方与第一内螺纹滑动座进行固接;第一划开尖刀与第一电动伸缩柱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固定柱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固接;轴承固定柱与第二限位滑杆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焊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二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第二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柱下方与第二内螺纹滑动座进行固接;第二划开尖刀下方与第二电动伸缩柱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杆与第三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半齿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
剥分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座、双向电动伸缩座、第一衔接L形杆、第二衔接L形杆、第一线夹块、第二线夹块、第一线夹长座、第二线夹长座、导向挡板、第一电动转轴杆、第一四棱锥刺、第二电动转轴杆和第二四棱锥刺;第一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双向电动伸缩座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衔接L形杆与双向电动伸缩座相连接;第二衔接L形杆与双向电动伸缩座相连接;第一线夹块与第二衔接L形杆进行固接;第二线夹块与第一衔接L形杆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二线夹块相接触;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上方与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一线夹长座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一线夹块相接触;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一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上方与轴承架进行固接;第二线夹长座与第二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导向挡板与第一线夹长座进行固接;导向挡板与第二线夹长座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杆与第一线夹块相连接;第一四棱锥刺与第一电动转轴杆相连接;第二电动转轴杆与第二线夹块相连接;第二四棱锥刺与第二电动转轴杆相连接;
收束系统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座、第一电动升降柱、内斜开孔架板、第二电动升降柱、第三电动滑座和第三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升降柱下方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内斜开孔架板与第一电动升降柱进行固接;第二电动升降柱与内斜开孔架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座与第二电动升降柱进行螺栓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三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
拧聚系统包括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座、第四安装集合架、第五转轴杆、第五传动轮、第四平齿轮、第六传动轮、第六转轴杆、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七转轴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八转轴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衔接杆、第一衔接固定柱、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一扭力弹簧座、第一夹紧拧板、第三联动杆、第四联动杆、第二衔接固定柱、第二弹性伸缩杆、第二扭力弹簧座、第二夹紧拧板、第五电动滑座和第五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座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安装集合架下方与第四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五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平齿轮轴心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七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七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八转轴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杆与第八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杆与第一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衔接杆与第二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衔接固定柱与衔接杆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衔接固定柱进行固接;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一扭力弹簧座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夹紧拧板与第一扭力弹簧座进行固接;第三联动杆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联动杆与第三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衔接固定柱与第四联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伸缩杆与第二衔接固定柱进行固接;第二弹性伸缩杆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固接;第二扭力弹簧座与第二弹性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夹紧拧板与第二扭力弹簧座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座上方与第四安装集合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五电动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其特征是,内斜开孔架板顶部为由两侧向中部逐渐降低的两个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夹紧拧板和第二夹紧拧板位于相同高度,但是第二夹紧拧板与第二扭力弹簧座连接的位置是底部,而第一夹紧拧板与第一扭力弹簧座连接的位置是顶部。
CN202110375384.5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Active CN113300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5384.5A CN113300280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5384.5A CN113300280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280A CN113300280A (zh) 2021-08-24
CN113300280B true CN113300280B (zh) 2022-10-25

Family

ID=7731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5384.5A Active CN113300280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2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348B (zh) * 2013-09-23 2016-06-08 杨太全 一种可剥超短线材的全自动同轴剥线机
CN106229899A (zh) * 2016-08-11 2016-12-14 安徽省亿嘉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线束环割剥线装置
CN112421506A (zh) * 2019-12-05 2021-02-26 蚌埠普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导线带电剥皮方法
CN113964624A (zh) * 2020-09-05 2022-01-21 唐志燕 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线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280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475B (zh) 一种电力电缆续接设备及其续接方法
CN211209145U (zh) 一种电动剥皮工具
CN112436447A (zh) 电缆自动剥皮装置
CN111416256A (zh) 一种绝缘穿刺线夹自动安装装置
CN113300280B (zh) 一种bnc接头用视频线剥线方法
CN110947875A (zh) 一种电缆切割装置
CN114927993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电线装配用剥线装置
CN116613680A (zh) 一种高压电缆半导电层安全剥切工具
CN207651785U (zh) 一种自动剥线压帽机
CN216349946U (zh) 一种线缆拉力测试装置
CN113808796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废旧电缆线处理装置
CN210074637U (zh) 一种线束自动剥皮机构
CN112688238A (zh) 电线电缆检测用高效剥线机
CN216872706U (zh) 电缆线剥线平台
CN215008893U (zh) 一种线缆剥皮刀具调整装置
CN205752953U (zh) 一种线材分线装置
CN220754212U (zh) 线束剥皮装置
CN217224616U (zh) 一种热铝棒剥皮机铝棒升降定位装置
CN220754210U (zh) 一种电缆剥皮机的定位结构
CN215221567U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切剥线一体机
CN115189291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电气配电柜
CN219832317U (zh) 一种电缆回收用剥线装置
CN115133466B (zh) 一种电缆剥皮机
CN219760218U (zh) 一种防连锡装置
CN116632729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s 101, 201, 301, 401, No.20 Xianghong Road, industrial zone,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men Guangcheng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1100 Room 302, unit 3,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building, No.1, Greenroad, Yuetang District,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o J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