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2995B -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2995B
CN113282995B CN202110654778.4A CN202110654778A CN113282995B CN 113282995 B CN113282995 B CN 113282995B CN 202110654778 A CN202110654778 A CN 202110654778A CN 113282995 B CN113282995 B CN 113282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matrix
substructure
formula
mo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4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2995A (zh
Inventor
刘纲
蒋伟
杨庆山
郭宇飞
贺成华
刘淇
王晖
徐若瀚
孙瑞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54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2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2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2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划分,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的获取,剩余结构模态坐标的转换,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组装,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建立,子结构的模态扩展,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参数的同步更新,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整体结构模态误差的验证,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可控标准型的转换,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设计,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控制器的设计,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设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结构突发损伤导致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基建领域,每年会新建大量的大型展览厅、飞机库、体育馆等大跨空间结构建筑。此类结构在地震、台风等荷载下极易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甚至安全性的振动,例如1989年美国哈特福特中心体育馆的屋盖整体垮塌,中间部分下陷,四边悬挑部分翘起。2013年芦山县城中芦山体育馆网壳发生严重破坏,但周边混凝土结构却未发生结构破坏。
且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在建、待建的结构体系跨度越来越大,导致结构刚性越来越柔、阻尼比愈发降低,而传统“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方法仅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具备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难以保证所设计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舒适性等要求。因此,如何合理控制结构在较大振动下的安全性能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20世纪开始,大跨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能有效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弥补了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目前该技术已由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工程实际应用,例如北京大学体育馆通过安装抗震球铰支座、滑动支座,释放屋盖结构水平推力、防止水平地震作用。希腊2004年奥运会主赛馆在马鞍型屋顶和柱子之间设置了128个泰勒液体粘滞阻尼器,极大减少了地震情况下屋顶的相对位移和柱子的受力。但应指出的是,一方面,由于大跨空间结构构造复杂,需在结构中同时布设多个独立的被动、主动或半主动控制系统,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当唯一的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法保证系统的容错性能。另一方面,集中式控制方法需同时采用系统所有测量信号方能计算所有作动器的控制力,导致控制系统复杂且可靠性较差。
因此,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分散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子模块原理,将大型复杂结构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在各个区域布设子系统实施独立最优控制,同时又依靠子系统间信息传递保证整体结构最优控制。相对于传统集中式的振动控制模式,分散振动控制方法通过分散控制需求到各个子系统中,即使整个控制系统中某个子系统出现故障,其余子系统也不会受到影响,整体系统仍能继续进行工作,同步实现子系统与整体系统的最优控制。
然而,现有的分散振动控制方法依赖于整体结构的响应信息,且当结构中出现损伤时仍会沿用无损的结构参数进行振动控制,容易导致控制效果低下的问题。对于复杂的土木结构而言,整体结构的响应往往难以获取,且传统振动控制系统均无法根据结构的实际运营情况实时修正系统参数,这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土木结构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能够避免结构突发损伤导致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划分:对于任意的工程结构,将选定区域的整体结构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根据工程结构的设计图纸,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
步骤2、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的获取: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计算每个剩余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理论模态信息包括理论频率和理论振型信息;
步骤3、剩余结构模态坐标的转换:对每个剩余结构,建立相应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根据剩余结构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及步骤2中获取的理论模态信息,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步骤4、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组装: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子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及步骤3中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元法组装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从而建立不考虑子结构、剩余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
步骤5、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建立:在工程结构中的子结构区域布设传感设备,通过传感设备获取整体结构的实测模态信息,实测模态信息包括实测频率与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根据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方程;
步骤6、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根据步骤5中建立的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选取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作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并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
步骤7、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参数的同步更新:根据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选取子结构和剩余结构的刚度、质量作为待修正参数,并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
步骤8、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根据步骤7中获取的子结构和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
步骤9、整体结构模态误差的验证:比较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如果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设定的容许范围内,则停止修正;否则,将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重新按步骤1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并重复步骤1~8,直至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容许范围内;
步骤10、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根据需求,将步骤9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多个区域,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不考虑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每个区域独立的运动方程;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将每个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从而建立每一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11、可控标准型的转换:判断步骤10中每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是否为可控标准形,如果是,则直接跳转到步骤12;否则,根据可控性理论,将其转换为可控标准形;
步骤12、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0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设计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
步骤13、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采用多级分散控制理论设计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
步骤14、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设计:重复步骤12、1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分别建立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利用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及步骤13中设计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中,将整体结构按照选定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引入了子结构更新方法,仅在子结构内部布设传感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物理参数的同步修正,避免了在运营期间,结构突发损伤时控制系统仍沿用未损伤的结构参数导致控制性能低下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分散控制系统在结构运营期间的控制效果及稳定性。
接着,将修正后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重新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并建立了每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引入可控标准形理论,对每个子系统配置理想极点,使得每个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回归到理想极点上,最后,通过相互作用控制器等建立整体结构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
本方案将子结构更新方法、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及多级分散控制理论进行结合,不仅建立了符合实际结构运营期间子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自修正系统,同时引入多变量极点配置法与多级分散控制理论,实现了结构的实时、高效振动控制,从而避免了实际中结构突发损伤导致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低下的弊端,提高了对结构运营期间的振动控制能力,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实施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的方法。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15、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程序化:根据步骤1-14,采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根据有限元法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其中,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分别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2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3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4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5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6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7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8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分配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9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向量,且i∈[1,...,N1],j∈[1,...,N2]。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第j个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0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1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频率特征值,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2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振型特征向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具体包括:
获取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对于第j个剩余结构,采用一阶近似剩余柔度方法计算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
剩余结构高阶模态信息的计算步骤如下:
设定第j个剩余结构从物理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3
转换到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414
的公式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
式中,下标k表示剩余结构的低阶保留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2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3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d表示剩余结构的高阶近似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4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5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
利用上述关系,将公式(2)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7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振型向量,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8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低阶保留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9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高阶近似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0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在考虑剩余结构的稳态响应下,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1
此时组合式(4)和式(5)可得: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2
式中,Nm表示剩余结构的总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3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频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4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振型向量,由于式(6)中最后一项表示未保留高阶模态的柔度残差矩阵,因此采用从刚度矩阵中抽取柔度矩阵的方法作为其近似值,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5
此时式(6)可改写成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7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特征值矩阵,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8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柔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19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力的定位矩阵。
进一步,还包括模态转换矩阵的构造:对每一个剩余结构,根据需求,从步骤2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中选取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再将选取的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和高阶模态信息进行组合,作为剩余结构的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再利用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进一步,模态转换矩阵的计算步骤如下:
通过组合(5)和(7)式可得剩余结构新的特征方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520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柔度矩阵;
模态转换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3
可以通过组合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4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5
得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6
再利用模态转换矩阵将剩余结构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8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9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0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荷载向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整体结构的混合运动方程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2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3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4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5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6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7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8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19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0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1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2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3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4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5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6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7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8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29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30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31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632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2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3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4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5
为子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6
为子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7
为剩余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8
为剩余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在本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9
均为待求解的模态参数;ω为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步骤如下:
模态扩展过程中的目标函数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0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1
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表示二范数;hj为设定的收敛值;nme为求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态阶数,
根据公式(13)建立的目标函数,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参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2
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3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714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1
其中α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α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2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3
其中β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β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4
为整体结构的第i阶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5
为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常数修正矩阵,其可进一步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8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9
的敏感矩阵,其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10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811
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在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质量、刚度修正系数,具体的计算步骤为:
(1)待修正参数的选取:根据需求选取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中任意构件的质量、刚度作为待修正参数;
(2)目标函数的建立:根据公式(14)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
(3)初始条件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设计图纸,设定待修正参数的初始值,并同时设定待修正参数在迭代过程中取值范围的上、下限值;
(4)算法参数的设定:在迭代开始前,根据需求设定算法的系统变量,包括迭代开始次数k,迭代步长λ0,迭代方向v及终止常数ε;
(5)收敛条件的检查:根据式(19)检查待修正参数在当前迭代步的取值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不满足,跳转到步骤(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1
(6)迭代步长的计算:当收敛条件不满足时,根据公式(20)计算新的迭代向量λk及迭代步长dk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2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3
(7)下步迭代的确定:根据公式(21)中计算的迭代步长调整迭代的方向,此时xk+1=xk+dk,并返回公式(19)重新判断收敛条件,直到所有待修正参数收敛到稳定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4
式中,M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5
其中βS为已获取的子结构质量修正参数,βR为已获取的剩余结构质量修正参数;K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096
其中αS为获取的子结构刚度修正参数,αR为获取的剩余结构刚度修正参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9中,整体结构的模态误差验证公式为:
采用特征分解法求解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为:
[Knew-(λnew)2Mnewnew=0 (23)
如果(λ-λnew)≤ε*,(Φnew-Φ)/Φ≥τ*,则停止修正,其中ε*为设定的频率误差,τ*为设定的振型误差,λ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值,Φ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向量,λ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值,Φ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向量;否则,以当前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作为初始条件,重复步骤7,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进一步,所述步骤10中,建立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步骤为:
在完成了步骤9中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后,将整体结构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重新划分为N3个区域,并按步骤1建立每个区域在物理坐标下的独立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将每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于第i个子系统,选取该子系统的位移1ηi和速度2ηi作为状态变量,此时,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2
是第i个子系统的控制力向量,
将式(24)改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3
式中,xi={1ηi 2ηi}T是子系统的状态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4
为子系统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5
为子系统外部输入的定位矩阵,Ci为子系统的输出定位矩阵。
进一步,所述步骤11中,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可控标准型的具体步骤为:
引理1: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7
是可控的,当且仅当A和B满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06
式中,n*为子系统的状态变量数量,
对于第i个子系统,其特征多项式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2
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n*-1个特征系数,
根据引理1,如果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完全可控,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3
是线性无关的,将其作为状态空间方程一个新的基底,
因此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4
是线性无关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5
因此可控标准形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7
可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8
在此基础之上,第i个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9
进一步,所述步骤12中,设计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若子系统的传递矩阵表达如下:
g(si)=c(siI-Ai)-1Bi (32)
通过定义子系统的极点使其满足条件g(si)→∞,
引理2:对于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110
当且仅当系统是可控时,可通过状态反馈增益ul(x)来任意指派系统的特征值,
若{Ai,Bi}满足引理2,此时,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计算步骤如下:
(1)判断状态系数矩阵Ai是否为循环矩阵,如果Ai是不是循环矩阵,则引入一个状态反馈增益K1,使得新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
成为循环矩阵,在引入K1后,新的输入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2
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3
式中,K1是用户任意选取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再将式(33)代入式(31),则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可改写成: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4
如果Ai是循环矩阵,则直接跳转到步骤(2);
(2)由于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5
是完全可控的,根据引理1,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6
也是完全可控的,因此,选取一个非奇异向量ρ使得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7
也成为完全可控的,
(3)对于第i个子系统,指定一组理想的极点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8
式中,n*是第i个子系统状态变量的数量,
(4)计算状态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9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0
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λi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理想极点,
(5)计算状态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2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3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极点,
(6)在反馈前后,第i个子系统特征值的变化大小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214
(7)计算子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P=Q-1 (39)
(8)此时,子系统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
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2
(9)引入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后,第i个子系统新的输入矩阵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3
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4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5
(10)将公式(41)代入公式(34),则第i个闭环子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7
为第i个子系统的整体局部状态反馈矩阵。
对于每个子系统,可采用上述的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计算各子系统的闭环极点,判断闭环子系统的极点是否回归到理想极点位置上。当每个子系统满足上述条件后,可采用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8
使得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稳定的。
进一步,所述步骤13中,设计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对于第i个闭环子系统,采用模态分解法,此时式(42)可改写成如下解耦形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9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0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1
Re和Im分别表示特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2
的实部和虚部,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3
表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4
的特征向量,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5
此时,选择第i个子系统进行集结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8
为一个正定函数,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319
其中βi为用户自主选择的任意正常数,Ii为单元矩阵,其中选择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
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2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3
为第i个子系统的复合转换矩阵,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4
重复步骤(44)到(45)直到获取每一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vi,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5
可表达为
v=[v1,v2,...,vN]T (46)
此时,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设计完相互作用控制器后,其闭环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7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特征值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8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输入映射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9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为了判断在施加相互作用增益后第i个闭环子系统的稳定性,采用比较原理判断第i个闭环子系统在反馈后的稳定性,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0
可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2
是一个常数聚合矩阵,其单元元素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3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4
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5
式中,δij是δ的克罗内克函数,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6
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7
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418
式中,λM{·}表示矩阵λ中特征值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此时式(50)可进一步改写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1
当采用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后,可证明第i个子系统是稳定的,此时,采用广义逆法,引入一个新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2
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3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4
表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5
的广义逆,
将公式(52)代入到公式(47)中,此时第i个子系统包括局部状态控制器和相互作用控制器的闭环形式可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6
重复步骤(43)到(5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此时整体结构的多级分散式闭环控制系统可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8
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9
为第i个子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510
为子系统i对子系统j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平面桁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平面桁架的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平面桁架的剩余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EI Centro波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9的位移响应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14的位移响应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19的位移响应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9的速度响应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14的速度响应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控制前后杆件19的速度响应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不同子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力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不同子系统与子系统9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不同子系统与子系统14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不同子系统与子系统19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划分:对于任意的工程结构,根据用户选定区域,将整体结构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在不考虑每个子结构、剩余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工程结构的设计图纸,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
根据有限元法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其中,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分别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1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2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3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4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5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6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7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分配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68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向量,且i∈[1,...,N1],j∈[1,...,N2]。
步骤2、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的获取: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每个剩余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理论模态信息包括理论频率和理论振型信息。
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第j个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2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频率特征值,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3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振型特征向量。
步骤3、剩余结构模态坐标的转换:对每个剩余结构,采用Guyan缩聚技术建立相应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根据剩余结构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及步骤2中获取的理论模态信息,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具体为:获取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对于第j个剩余结构,采用一阶近似剩余柔度方法计算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
剩余结构高阶模态信息的计算步骤如下:
设定第j个剩余结构从物理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4
转换到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5
的公式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6
式中,下标k表示剩余结构的低阶保留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7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8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d表示剩余结构的高阶近似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9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0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
利用上述关系,将公式(2)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2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振型向量,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3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低阶保留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4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高阶近似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5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在考虑剩余结构的稳态响应下,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6
此时组合式(4)和式(5)可得: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7
式中,Nm表示剩余结构的总模态阶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8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频率,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19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振型向量,由于式(6)中最后一项表示未保留高阶模态的柔度残差矩阵,因此采用从刚度矩阵中抽取柔度矩阵的方法作为其近似值,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720
此时式(6)可改写成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2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特征值矩阵,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3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柔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4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力的定位矩阵。
模态转换矩阵的构造:对每一个剩余结构,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从步骤2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中选取一定的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再将选取的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和前面计算的高阶模态信息进行组合,作为剩余结构的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再利用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低阶保留模态信息根据实际结构的需求选取,假如子结构有N阶模态信息,我们可以选取任意K阶作为保留模态(K<N)。
模态转换矩阵的计算步骤如下:
通过组合(5)和(7)式可得剩余结构新的特征方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5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7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柔度矩阵;
模态转换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8
可以通过组合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9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0
得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1
再利用模态转换矩阵将剩余结构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2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3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4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5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荷载向量。
步骤4、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组装: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子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及步骤3中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元法组装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从而建立不考虑子结构、剩余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
具体的,整体结构的混合运动方程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816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3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4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5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6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7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8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9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0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1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2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3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4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5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6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7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8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19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0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1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2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3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4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步骤5、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建立:在工程结构中的子结构区域布设传感设备,通过传感设备获取整体结构的实测模态信息,实测模态信息包括实测频率与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根据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方程。本实施例中,传感设备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线、采集仪和计算机。
具体的,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5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6
为子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1927
为子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1
为剩余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2
为剩余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在本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3
均为待求解的模态参数;ω为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
步骤6、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根据步骤5中建立的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选取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作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并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
具体的,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步骤如下:
模态扩展过程中的目标函数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4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5
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表示二范数;hj为用户自主设定的收敛值,通常在0~1之间随意选取;nme为求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态阶数。
根据公式(13)建立的目标函数,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参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6
具体采用Matlab中的凸优化工具箱进行自动迭代计算。
步骤7、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参数的同步更新:根据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选取子结构和剩余结构的刚度、质量作为待修正参数,并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
具体的,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08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1
其中α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α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2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3
其中β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β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4
为整体结构的第i阶振型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5
为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常数修正矩阵,其可进一步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8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9
的敏感矩阵,其公式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10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111
在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质量、刚度修正系数,具体的计算步骤为:
(1)待修正参数的选取:根据用户需求自主选取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中任意构件的质量、刚度作为待修正参数。在土木工程领域,由于结构刚度、质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弹性模量、质量密度上,通常选取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弹性模量、质量密度等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参数作为待修正参数;
(2)目标函数的建立:根据公式(14)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需说明的是,在更新过程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21
均保持为常数;
(3)初始条件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设计图纸和工程师经验,设定待修正参数的初始值,并同时设定待修正参数在迭代过程中取值范围的上、下限值;
(4)算法参数的设定:在迭代开始前,根据用户需求自主设定算法的系统变量,包括迭代开始次数k,迭代步长λ0,迭代方向v及终止常数ε等;
(5)收敛条件的检查:根据式(19)检查待修正参数在当前迭代步的取值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则表明所有待修正参数均收敛到了稳定值。否则,跳转到步骤(6);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22
(6)迭代步长的计算:当收敛条件不满足时,根据公式(20)计算新的迭代向量λk及迭代步长dk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23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24
(7)下步迭代的确定:根据公式(21)中计算的迭代步长调整迭代的方向,此时xk+1=xk+dk,并返回公式(19)重新判断收敛条件,直到所有待修正参数收敛到稳定值。
步骤8、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根据步骤7中获取的子结构和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包括修正后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
具体的,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25
式中,M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31
其中βS为已获取的子结构质量修正参数,βR为已获取的剩余结构质量修正参数;K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32
其中αS为获取的子结构刚度修正参数,αR为获取的剩余结构刚度修正参数。
步骤9、整体结构模态误差的验证:比较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如果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设定的容许范围内,则停止修正;否则,将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重新按步骤1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并重复步骤1~8,直至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容许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容许范围有人为定义。例如可以定义容许范围为1%,也可以定义为2%,那么通过修正,使得修正后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小于1%或2%。
具体的,整体结构的模态误差验证公式为:
采用特征分解法求解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为:
[Knew-(λnew)2Mnewnew=0 (23)
如果(λ-λnew)≤ε*,(Φnew-Φ)/Φ≥τ*,则停止修正,其中ε*为用户自主设定的频率误差,τ*为用户自主设定的振型误差,λ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值,Φ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向量,λ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值,Φ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向量;否则,以当前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作为初始条件,重复步骤7,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步骤10、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将步骤9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多个区域,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不考虑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每个区域独立的运动方程;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将每个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从而建立每一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具体的,建立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步骤为:
在完成了步骤9中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后,根据用户的自主需求,将整体结构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重新划分为N3个区域(N3为用户自主选取的值),并按步骤1建立每个区域在物理坐标下的独立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将每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于第i个子系统(i∈[1,...,N3]),选取该子系统的位移1ηi和速度2ηi作为状态变量,此时,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1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2
是第i个子系统的控制力向量。
将式(24)改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3
式中,xi={1ηi 2ηi}T是子系统的状态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4
为子系统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5
为子系统外部输入的定位矩阵,Ci为子系统的输出定位矩阵。
步骤11、可控标准型的转换:判断步骤10中每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是否为可控标准形,如果是,则直接跳转到步骤12;否则,根据可控性理论,将其转换为可控标准形;
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可控标准型的具体步骤为:
引理1: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6
是可控的,当且仅当A和B满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7
式中,n*为子系统的状态变量数量,
对于第i个子系统,其特征多项式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8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9
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n*-1个特征系数,
根据引理1,如果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完全可控,即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410
是线性无关的,将其作为状态空间方程一个新的基底,
因此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1
是线性无关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2
因此可控标准形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3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4
可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5
在此基础之上,第i个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6
步骤12: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0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设计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
设计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若子系统的传递矩阵表达如下:
g(si)=c(siI-Ai)-1Bi (32)
通过定义子系统的极点使其满足条件g(si)→∞,
引理2:对于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7
当且仅当系统是可控时,可通过状态反馈增益ul(x)来任意指派系统的特征值,
若{Ai,Bi}满足引理2,此时,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计算步骤如下:
(1)判断状态系数矩阵Ai是否为循环矩阵,如果Ai是不是循环矩阵,则引入一个状态反馈增益K1,使得新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8
成为循环矩阵,在引入K1后,新的输入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59
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
式中,K1是用户任意选取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再将式(33)代入式(31),则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可改写成: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2
如果Ai是循环矩阵,则直接跳转到步骤(2);
(2)由于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3
是完全可控的,根据引理1,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4
也是完全可控的,因此,用户可自主选取一个非奇异向量ρ使得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5
也成为完全可控的,
(3)对于第i个子系统,指定一组理想的极点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6
式中,n*是第i个子系统状态变量的数量,
(4)计算状态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8
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λi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理想极点,
(5)计算状态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9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0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1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极点,
(6)在反馈前后,第i个子系统特征值的变化大小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2
(7)计算子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P=Q-1 (39)
(8)此时,子系统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3
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614
(9)引入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后,第i个子系统新的输入矩阵向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
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2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3
(10)将公式(41)代入公式(34),则第i个闭环子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4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5
为第i个子系统的整体局部状态反馈矩阵,对于每个子系统,可采用上述的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计算各子系统的闭环极点,判断闭环子系统的极点是否回归到理想极点位置上。当每个子系统满足上述条件后,可采用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6
使得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稳定的。
步骤13、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采用多级分散控制理论设计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
设计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对于第i个闭环子系统,采用模态分解法,此时式(42)可改写成如下解耦形式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8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9
Re和Im分别表示特征系数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0
的实部和虚部,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1
表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2
的特征向量,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3
此时,选择第i个子系统进行集结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4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5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6
为一个正定函数,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7
其中βi为用户自主选择的任意正常数,Ii为单元矩阵。其中选择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8
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719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
为第i个子系统的复合转换矩阵,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2
重复步骤(44)到(45)直到获取每一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vi,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3
可表达为
v=[v1,v2,...,vN]T (46)
此时,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设计完相互作用控制器后,其闭环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4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5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特征值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6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输入映射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7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为了判断在施加相互作用增益后第i个闭环子系统的稳定性,采用比较原理判断第i个闭环子系统在反馈后的稳定性,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8
可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9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0
是一个常数聚合矩阵,其单元元素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1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2
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3
式中,δij是δ的克罗内克函数,且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4
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5
计算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816
式中,λM{·}表示矩阵λ中特征值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此时式(50)可进一步改写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1
当采用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后,可证明第i个子系统是稳定的,此时,采用广义逆法,引入一个新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2
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3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4
表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5
的广义逆,
将公式(52)代入到公式(47)中,此时第i个子系统包括局部状态控制器和相互作用控制器的闭环形式可表达为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6
重复步骤(43)到(5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此时整体结构的多级分散式闭环控制系统可表达如下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7
式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8
其中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9
为第i个子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2910
为子系统i对子系统j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步骤14、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设计:重复步骤12、1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分别建立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利用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及步骤13中设计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
步骤15、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程序化:根据步骤1-14,采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具体建立方式在Simulink软件的用户操作文档中已经公开,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将整体结构按照选定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引入了子结构更新方法,仅在子结构内部布设传感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物理参数的同步修正,避免了在运营期间,结构突发损伤时控制系统仍沿用未损伤的结构参数导致控制性能低下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分散控制系统在结构运营期间的控制效果及稳定性。
接着,将修正后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重新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并建立了每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引入可控标准形理论,对每个子系统配置理想极点,使得每个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回归到理想极点上,并计算每个子系统自身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再结合多级分散理论,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函数,建立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最后,通过组合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相互作用矩阵等建立整体结构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将子结构更新方法、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及多级分散控制理论进行结合,不仅建立了符合实际结构运营期间子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自修正系统,同时引入多变量极点配置法与多级分散控制理论,实现了结构的实时、高效振动控制,从而避免了实际中结构突发损伤导致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低下的弊端,提高了对结构运营期间的振动控制能力,对分散控制系统的实际实施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的方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以某6跨平面桁架结构为例,进一步说明一种自修正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如图2-图4所示,结构为6跨平面桁架,桁架总高1.5m,为钢结构,采用Matlab2014建立桁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左端支座处的约束条件采用铰接约束条件,右端支座处的约束条件采用竖向支撑。钢材的弹性模量取为2.06e9Pa,泊松比取为0.3,质量密度为7.85e3kg/m3。桁架结构包括12个节点和21个平面桁架单元(E1~E21),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其中弦杆和竖杆的长度均为1.5m,斜腹杆的长度均为2.12m,其中每根杆件的截面面积为0.0016m2。地震波同时作用在两个支座处,并以子结构和剩余结构的全部节点作为观测点,观测控制前后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响应。假定整体结构划分为1个子结构和1个剩余结构,其中子结构包括节点1~7,剩余结构包括节点6~12。共布设3个控制器,每一个控制器连接一个磁流变阻尼器,其中3个磁流变阻尼器分别布设在单元9、14、19中。
步骤2、在建立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后,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整体结构初始模型与真实模型的频率,其中真实模型的钢材弹性模量选取为2.06e9Pa,初始模型的钢材弹性模量选取为2.76e9Pa,真实模型与初始模型除了弹性模量的选取不一致外,其它物理参数的选取均一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真实与初始有限元模型频率(Hz)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311
步骤3、在建立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方程后,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剩余结构的振型信息,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剩余结构的振型估计结果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312
步骤4:在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参数的同步更新中,假设单元5、6、8、9、13、15、18和20的初始弹性模量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弹性模量修正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弹性模量的修正结果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313
步骤5、在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设计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时,选取的理论极点如表4所示。将整体结构划分为21个子系统,由于只在单元9、14、19中安装了三个阻尼器(分别对应子系统9、14、19),只需考虑子系统9、14、19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在表4中只需设计子系统9、14、19(对应状态变量x9、x14、x19)的理想极点。
表4 子系统的理想极点
Figure GDA0003855130290000321
步骤6、在建立完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后,选取0.2g的EI Centro波作为外部激励,如图5所示。同时在Simulink平台上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如图6~15所示。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划分:对于任意的工程结构,将选定区域的整体结构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根据工程结构的设计图纸,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
步骤2、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的获取: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计算每个剩余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理论模态信息包括理论频率和理论振型信息;
步骤3、剩余结构模态坐标的转换:对每个剩余结构,建立相应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根据剩余结构的模态坐标转换矩阵及步骤2中获取的理论模态信息,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步骤4、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组装: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子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及步骤3中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元法组装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从而建立不考虑子结构、剩余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
步骤5、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建立:在工程结构中的子结构区域布设传感设备,通过传感设备获取整体结构的实测模态信息,实测模态信息包括实测频率与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根据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子结构的实测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方程;
步骤6、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根据步骤5中建立的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选取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作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并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
步骤7、子结构与剩余结构参数的同步更新:根据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4中获取的整体结构混合运动方程,选取子结构和剩余结构的刚度、质量作为待修正参数,并采用特征分解法,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
步骤8、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根据步骤7中获取的子结构和剩余结构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
步骤9、整体结构模态误差的验证:比较步骤5中获取的整体结构实测频率和子结构实测振型信息、步骤6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的理论振型信息及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如果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设定的容许范围内,则停止修正;否则,将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重新按步骤1划分为N1个子结构与N2个剩余结构,并重复步骤1~8,直至修正后整体结构的理论模态信息与实测模态信息之间的误差在容许范围内;
步骤10、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根据需求,将步骤9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多个区域,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不考虑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每个区域独立的运动方程;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将每个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形式,从而建立每一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11、可控标准型的转换:判断步骤10中每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是否为可控标准形,如果是,则直接跳转到步骤12;否则,根据可控性理论,将其转换为可控标准形;
步骤12、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0中获取的修正后整体结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采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设计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
步骤13、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控制器的设计:根据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采用多级分散控制理论设计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
步骤14、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设计:重复步骤12、1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局部状态控制器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步骤11中获取的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及步骤12中设计的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分别建立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利用每个子系统的独立闭环控制系统及步骤13中设计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15、整体结构闭环系统的程序化:根据步骤1-14,采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整体结构的闭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有限元法建立每个子结构、每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其中,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分别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21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22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2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3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4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位移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5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分配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6
分别表示第i个子结构、第j个剩余结构的荷载向量,且i∈[1,...,N1],j∈[1,...,N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特征分解法计算第j个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7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8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频率特征值,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9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振型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包括:
获取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对于第j个剩余结构,采用一阶近似剩余柔度方法计算剩余结构的高阶模态信息;
剩余结构高阶模态信息的计算步骤如下:
设定第j个剩余结构从物理坐标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0
转换到模态坐标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1
的公式表达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2
式中,下标k表示剩余结构的低阶保留模态阶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3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4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d表示剩余结构的高阶近似模态阶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5
表示相应的模态坐标,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6
表示相应的振型向量;
利用上述关系,将公式(2)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7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8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振型向量,其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19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低阶保留振型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320
为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高阶近似振型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在考虑剩余结构的稳态响应下,即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2
此时组合式(4)和式(5)可得: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3
式中,Nm表示剩余结构的总模态阶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4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频率,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5
为第j个剩余结构的第n阶振型向量,由于式(6)中最后一项表示未保留高阶模态的柔度残差矩阵,因此采用从刚度矩阵中抽取柔度矩阵的方法作为其近似值,即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6
此时式(6)可改写成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7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8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特征值矩阵,且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9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8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的柔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0
表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力的定位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态转换矩阵的构造:对每一个剩余结构,根据需求,从步骤2中获取的剩余结构理论模态信息中选取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再将选取的低阶保留模态信息和高阶模态信息进行组合,作为剩余结构的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再利用模态信息转换矩阵将步骤1中剩余结构在物理坐标下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态转换矩阵的计算步骤如下:
通过组合(5)和(7)式可得剩余结构新的特征方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1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2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3
为第j个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柔度矩阵;
模态转换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4
可以通过组合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5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6
得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417
再利用模态转换矩阵将剩余结构的运动方程转换到模态坐标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3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4
为剩余结构在模态坐标下的荷载向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整体结构的混合运动方程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5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6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7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8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9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0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1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2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3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4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5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6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与界面自由度耦合位置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7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8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19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0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1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2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3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4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5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位移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6
为子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7
为子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8
为剩余结构界面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529
为剩余结构内部自由度所对应的荷载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子结构模态扩展方程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1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2
为子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3
为子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实测振型信息;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4
为剩余结构在内部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5
为剩余结构在界面自由度上的理论振型信息,在本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6
均为待求解的模态参数;ω为整体结构的实测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子结构的模态扩展步骤如下:
模态扩展过程中的目标函数公式为:
Minimize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12
Subject to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7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8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11
为待估计的模态参数;||·||表示二范数;hj为设定的收敛值;nme为求解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态阶数,
根据公式(13)建立的目标函数,采用凸优化算法估计参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610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1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其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2
其中α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α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刚度修正系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3
为待修正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4
其中βS为子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βR为剩余结构待计算的质量修正系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5
为整体结构的第i阶振型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6
为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常数修正矩阵,其可进一步表达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7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8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9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10
的敏感矩阵,其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711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8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在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质量、刚度修正系数,具体的计算步骤为:
(1)待修正参数的选取:根据需求选取子结构与剩余结构中任意构件的质量、刚度作为待修正参数;
(2)目标函数的建立:根据公式(14)建立子结构与剩余结构的同步更新方程;
(3)初始条件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设计图纸,设定待修正参数的初始值,并同时设定待修正参数在迭代过程中取值范围的上、下限值;
(4)算法参数的设定:在迭代开始前,根据需求设定算法的系统变量,包括迭代开始次数k,迭代步长λ0,迭代方向v及终止常数ε;
(5)收敛条件的检查:根据式(19)检查待修正参数在当前迭代步的取值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不满足,跳转到步骤(6);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82
(6)迭代步长的计算:当收敛条件不满足时,根据公式(20)计算新的迭代向量λk及迭代步长dk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83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84
(7)下步迭代的确定:根据公式(21)中计算的迭代步长调整迭代的方向,此时xk+1=xk+dk,并返回公式(19)重新判断收敛条件,直到所有待修正参数收敛到稳定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修正后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91
式中,M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质量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92
其中βS为已获取的子结构质量修正参数,βR为已获取的剩余结构质量修正参数;Knew为修正后的整体结构刚度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93
其中αS为获取的子结构刚度修正参数,αR为获取的剩余结构刚度修正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整体结构的模态误差验证公式为:
采用特征分解法求解修正后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理论频率与理论振型信息为:
[Knew-(λnew)2Mnewnew=0 (23)
如果(λ-λnew)≤ε*,(Φnew-Φ)/Φ≥τ*,则停止修正,其中ε*为设定的频率误差,τ*为设定的振型误差,λ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值,Φ为结构的真实特征向量,λ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值,Φnew为修正后结构的特征向量;否则,以当前修正后的刚度、质量矩阵作为初始条件,重复步骤7,直到满足收敛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建立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步骤为:
在完成了步骤9中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后,将整体结构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重新划分为N3个区域,并按步骤1建立每个区域在物理坐标下的独立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将每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于第i个子系统,选取该子系统的位移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94
和速度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096
作为状态变量,此时,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表达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1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2
是第i个子系统的控制力向量,
将式(24)改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3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4
是子系统的状态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5
为子系统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6
为子系统外部输入的定位矩阵,Ci为子系统的输出定位矩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可控标准型的具体步骤为:
引理1: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7
是可控的,当且仅当A和B满足: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8
式中,n*为子系统的状态变量数量,
对于第i个子系统,其特征多项式表达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9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12
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n*-1个特征系数,
根据引理1,如果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完全可控,即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011
是线性无关的,将其作为状态空间方程一个新的基底,
因此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1
是线性无关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2
因此可控标准形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3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4
可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5
在此基础之上,第i个子系统在可控标准型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设计子系统局部状态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若子系统的传递矩阵表达如下:
g(si)=c(siI-Ai)-1Bi (32)
通过定义子系统的极点使其满足条件g(si)→∞,
引理2:对于线性时变系统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17
当且仅当系统是可控时,可通过状态反馈增益ul(x)来任意指派系统的特征值,
若{Ai,Bi}满足引理2,此时,多变量极点配置法计算步骤如下:
(1)判断状态系数矩阵Ai是否为循环矩阵,如果Ai是不是循环矩阵,则引入一个状态反馈增益K1,使得新的状态系数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1
成为循环矩阵,在引入K1后,新的输入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2
表达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3
式中,K1是用户任意选取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再将式(33)代入式(31),则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可改写成: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4
如果Ai是循环矩阵,则直接跳转到步骤(2);
(2)由于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5
是完全可控的,根据引理1,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6
也是完全可控的,因此,选取一个非奇异向量ρ使得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7
也成为完全可控的,
(3)对于第i个子系统,指定一组理想的极点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8
式中,n*是第i个子系统状态变量的数量,
(4)计算状态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9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10
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λi是反馈前第i个子系统的理想极点,
(5)计算状态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211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1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系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2
是反馈后第i个子系统的极点,
(6)在反馈前后,第i个子系统特征值的变化大小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3
(7)计算子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P=Q-1 (39)
(8)此时,子系统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4
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5
(9)引入新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后,第i个子系统新的输入矩阵向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6
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7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8
(10)将公式(41)代入公式(34),则第i个闭环子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9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10
为第i个子系统的整体局部状态反馈矩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设计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器的具体步骤为:
对于第i个闭环子系统,采用模态分解法,此时式(42)可改写成如下解耦形式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311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2
Re和Im分别表示特征系数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3
的实部和虚部,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4
表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5
的特征向量,且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6
此时,选择第i个子系统进行集结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7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8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9
为一个正定函数,且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0
其中βi为用户自主选择的任意正常数,Ii为单元矩阵,其中选择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1
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2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3
为第i个子系统的复合转换矩阵,且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4
重复步骤(44)到(45)直到获取每一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vi,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5
可表达为
v=[v1,v2,...,vN]T (46)
此时,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设计完相互作用控制器后,其闭环系统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6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7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特征值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8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在实施模态分解后的输入映射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419
是第i个解耦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为了判断在施加相互作用增益后第i个闭环子系统的稳定性,采用比较原理判断第i个闭环子系统在反馈后的稳定性,此时,整体结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1
可表达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2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3
是一个常数聚合矩阵,其单元元素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4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5
满足以下条件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6
式中,δij是δ的克罗内克函数,且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7
其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8
计算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9
式中,λM{·}表示矩阵λ中特征值的最大值,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此时式(50)可进一步改写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10
当采用塞瓦提亚-科德稳定性条件后,可证明第i个子系统是稳定的,此时,采用广义逆法,引入一个新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11
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512
式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1
表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2
的广义逆,
将公式(52)代入到公式(47)中,此时第i个子系统包括局部状态控制器和相互作用控制器的闭环形式可表达为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3
重复步骤(43)到(53),直到所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控制器设计完成,此时整体结构的多级分散式闭环控制系统可表达如下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4
式中,
Figure 17
,其中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6
为第i个子系统的局部状态反馈增益,
Figure FDA0003832622710000167
为子系统i对子系统j的相互作用增益矩阵。
CN202110654778.4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Active CN113282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4778.4A CN11328299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4778.4A CN11328299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995A CN113282995A (zh) 2021-08-20
CN113282995B true CN113282995B (zh) 2022-11-22

Family

ID=77284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4778.4A Active CN113282995B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29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9460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梯度孔隙结构金属纤维烧结板及制造方法
CN104723549A (zh) * 2013-09-06 2015-06-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将多个聚合体工件焊接在一起时使用目标运动学分布图的适应性工艺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9732408A (zh) * 2019-01-28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4502A (zh) * 2014-11-21 2015-04-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正向子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CN107069771B (zh) * 2016-12-23 2019-07-30 重庆大学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基于故障容错的负荷频率控制的方法
US20180373820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Akselos S.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structing and Analyzing Component-Based Models of Engineering Systems Hav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Regions
CN107742005B (zh) * 2017-09-01 2021-05-04 杭州健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控制方法
CN108108559B (zh) * 2017-12-22 2020-06-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子结构的结构响应获取方法及灵敏度获取方法
CN108891221A (zh) * 2018-07-24 2018-11-27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模态能量分配法的主动悬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20188953A1 (ja) * 2019-03-20 2020-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分散系、処理方法、及び化学反応装置
CN110826132B (zh) * 2019-11-04 2021-06-01 重庆大学 一种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12765851A (zh) * 2021-01-19 2021-05-07 大连理工大学 航天器太阳能帆板的一致性分布式振动控制方法
CN112800650B (zh) * 2021-01-27 2023-05-23 重庆大学 一种考虑正态分布离散初始条件的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3549A (zh) * 2013-09-06 2015-06-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将多个聚合体工件焊接在一起时使用目标运动学分布图的适应性工艺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59460A (zh) * 2014-09-23 2015-01-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梯度孔隙结构金属纤维烧结板及制造方法
CN109732408A (zh) * 2019-01-28 2019-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竖直轴进给系统配重点位置的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995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 Optimal lateral stiffness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of mixed steel and concrete construction
Wakefield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tension structures: theory and practice
Chan et al. Automatic optimal design of tall steel building frameworks
CN108416083B (zh) 一种高耸电视塔结构二维动力模型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0826132B (zh) 一种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9992900A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多场实时在线协同智能仿真方法和系统
Peng et al. A novel 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a substructuring technique for smart tensegrity structure vibrations
CN109858071B (zh) 一种考虑剪力滞后作用的薄壁箱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Saleh et al. Optimal control of adaptive/smart multistory building structures
CN109558680B (zh) 基于pod技术的桥梁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
CN102707623A (zh) 一种预应力网格结构张拉全过程的反馈控制方法
CN113282995B (zh) 一种自修正的结构分散振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9657301B (zh) 基于双重凝聚函数的含病态载荷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Reksowardojo et al. Design of ultra-lightweight and energy-efficient civil structures through shape morphing
Gu et al. Automated simplified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for megatall building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CN111539138A (zh) 基于阶跃函数的结构动力学峰值时域响应灵敏度求解方法
Pezeshk Design of framed structures: an integrated non‐linear analysis and optimal minimum weight design
CN116226986A (zh) 一种拉索无应力长度计算方法
Wilkinson et al. Practical modal pushover design of one-way asymmetric-plan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buildings for unidirectional ground motion
Warsewa et al. Networked Decentralized Control of Adaptive Structures.
CN112464534A (zh) 油气管悬索跨越仿真分析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CN110704894A (zh) 斜拉桥桥塔地震响应的计算方法
Allaboudi et al. Improving structure dynamic behaviour using a reanalysis procedures technique
Giachini et al. Irregular cable-nets: exploring irregularity as a driver for form and structure
Agranovich et al. A numerical method for choice of weighting matrices in active controlled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