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213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2139A
CN113282139A CN202110557564.5A CN202110557564A CN113282139A CN 113282139 A CN113282139 A CN 113282139A CN 202110557564 A CN202110557564 A CN 202110557564A CN 113282139 A CN113282139 A CN 113282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crew
shell part
flexible screen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75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2139B (zh
Inventor
张昀祺
桂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75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2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2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2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驱动模组、螺杆、滑块、传动杆和柔性屏,柔性屏覆盖于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与第二壳体部活动连接,滑块开设有螺纹孔;螺杆与第一壳体部连接,滑块通过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滑块连接,传动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壳体部转动连接;在驱动模组驱动螺杆转动的情况下,传动杆的第一端跟随滑块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传动杆的第二端推动第二壳体部沿垂直于螺杆的方向移动,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带动柔性屏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在不同场景下,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形态可能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在通过电子设备播放视频时,通常希望显示屏越大越好,而在非使用状态时,则希望显示屏越小越好。
然而,由于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形态相对固定,难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形态的不同需求。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屏的形态不可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显示屏的形态不可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驱动模组、螺杆、滑块、传动杆和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覆盖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部转动连接;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跟随所述滑块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二壳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螺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带动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柔性屏覆盖于壳体的表面,这样,在驱动模组驱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从而带动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而改变柔性屏的形态,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屏的形态不可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模组与传动杆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缩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伸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9,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柔性屏600、驱动模组100、螺杆200、滑块300和传动杆400,所述柔性屏600覆盖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 800,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活动连接,所述滑块300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杆200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连接,所述滑块300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200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300连接,所述传动杆4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转动连接;
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400 的第一端跟随所述滑块300沿所述螺杆200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传动杆400 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沿垂直于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带动所述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其中,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中的其中一者上开设收容腔,并将另一者可移动的连接于收容腔内,然后通过上述传动杆400控制第一壳体部700与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缩。
此外,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也可以层叠设置,这样,当需要增大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时,可以通过所述传动杆400控制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与第二壳体部800向错位位置移动,而需要减小所述柔性屏600 的显示面积时,可以通过所述传动杆400控制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与第二壳体部800向重叠位置移动,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的调节。
请参见图2,所述驱动模组100可带动螺杆200绕螺杆200自身的轴线转动,由于所述螺杆200与所述滑块300螺纹连接,当所述螺杆200相对于滑块 300转动时,滑块300将沿螺杆200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块300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杆400与螺杆200之间的夹角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得传动杆400 的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螺杆200的方向作往复运动。这样,在所述传动杆400 的第二端与第二壳体部800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所述螺杆200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并可使所述螺杆200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的相对伸缩方向垂直,如此,传动杆400的第二端在垂直于所述螺杆200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作伸缩运动。
具体地,请参见图4,所述螺杆200可以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 700,且所述螺杆200与支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螺杆20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相应地,上述驱动模组100也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以确保驱动模组100与螺杆2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持不变,从而方便驱动模组100 驱动螺杆200转动。所述传动杆400的第二端可以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这样,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400的第二端可以带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 伸缩,从而可以调节壳体的显示侧的面积的大小。而所述柔性屏600铺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当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伸出时,壳体的显示侧的面积增大,所述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增大;当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缩回时,壳体的显示侧的面积减小,所述柔性屏600 的显示面积减小,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的调节。
其中,当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缩回时,所述传动杆 400可以与螺杆200平行。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第一壳体部700伸出时,所述传动杆400可以与螺杆200垂直。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柔性600屏覆盖于壳体的表面,这样,在驱动模组 100驱动螺杆2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从而带动所述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而改变柔性屏600的形态,解决了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显示屏的形态不可调节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滑块300包括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子滑块302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子滑块30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螺杆20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子滑块302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螺杆200螺纹连接;
所述传动杆400包括第一传动杆410和第二传动杆420,所述第一传动杆 4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滑块30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块302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杆4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42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位于所述螺杆 200的同一侧,例如,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可以为第一连接杆411,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为所述第三连接杆421,这样,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壳体部800连接,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螺杆20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同步推动第二壳体部800伸缩,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二壳体部800伸缩的稳定性。
可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位于所述螺杆 200的同一侧时,图2仅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事实上,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和所述第三传动杆400还可以处于平行状态。在此情况下,所述螺杆200可以驱动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同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作同步伸缩运动。
此外,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和所述第二传动杆 420可以分别位于所述螺杆200的两侧,例如,请进一步参见图2,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可以为第一连接杆411,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为所述第四连接杆422,这样,可以将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中,一者与第一壳体部700连接,另一者与第二壳体部800连接,当驱动模组100 驱动螺杆200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11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22可分别推动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或相对缩回。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411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的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或相对缩回的行程范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所述第二子滑块302对称设置于所述螺杆 20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对称设置于所述螺杆200的两端;
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滑块301沿所述螺杆200朝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滑块302沿所述螺杆200朝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动杆41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的第二端共同带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沿垂直于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
具体地,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可以为第一连接杆411,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为所述第三连接杆421,所述第一连接杆411和所述第三连接杆421可以关于所述螺杆200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子滑块301与第二子滑块302的滑动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作同步伸缩运动。
例如,请参见图2,当所述第一子滑块301与第二子滑块302作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分别沿背对所述螺杆200一侧的方向运动,此时,所述第一传动杆41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的第二端共同推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沿背对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伸出。相应地,当所述第一子滑块301与第二子滑块302沿相反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11 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分别沿朝向所述螺杆200一侧的方向运动,此时,所述第一传动杆41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20的第二端共同带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沿朝向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缩回。
请进一步参见图2,在所述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三连接杆421推动第二壳体部800伸缩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作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的推力的方向为第一连接杆411的长度方向。即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作用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的作用力既包括沿伸缩方向的分力,还包括沿垂直于伸缩方向的分力,其中,沿伸缩方向的分力可以带动第二壳体部800伸缩运动,而垂直于伸缩方向的分力可能破坏电子设备。相应地,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受力状态也是如此。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与第三连接杆421 关于螺杆200的中垂线对称设置,这样,请参见图2,第一连接杆411作用于第二壳体部800的水平分力(即垂直于伸缩方向的分力)与第三连接杆421 作用于第二壳体部800的水平分力由于方向相反而抵消,而第一连接杆411 作用于第二壳体部800的竖直分力(即沿伸缩方向的分力)与第三连接杆421 作用于第二壳体部800的竖直分力方向相同而相互叠加。如此,既可以避免产生垂直于伸缩方向的分力,同时,还可以增大用于驱动第二壳体部800伸缩的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包括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2,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包括第三连接杆421和第四连接杆422;
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滑块30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滑块30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转动连接;
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杆 4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分别沿背向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
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杆 4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分别沿朝向所述螺杆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具体地,请参见图2,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410与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关于所述螺杆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杆410 包括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2,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同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子滑块3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1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2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包括第三连接杆421和第四连接杆422,所述第三连接杆 4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同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子滑块3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2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422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转动连接。
这样,当所述螺杆200带动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作相向运动时,第一连接杆411与第二连接杆412之间的夹角增大,所述第三连接杆 421与第四连接杆422之间的夹角增大,从而推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相应地,当所述螺杆200带动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朝相反的方向运动时,第一连接杆411与第二连接杆412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第三连接杆421与第四连接杆422之间的夹角减小,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壳体部 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80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传动杆410包括第一连接杆411和第二连接杆412,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包括第三连接杆421和第四连接杆422,并使所述一传动杆400与所述第二传动杆420可以关于上述第一直线对称设置,这样,既可以提高第一壳体部700与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缩的行程范围,还可以提高第一壳体部700与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缩过程中的平稳性。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杆500,所述第一子滑块30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平行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子滑块30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平行的第二导向孔;
所述导向杆500平行于所述螺杆200设置,且所述导向杆500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具体地,请参见图2,在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相对于螺杆20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分别沿所述导向杆500同步移动。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所述螺杆200平行设置的导向杆500,这样,可以避免在所述第一子滑块301和第二子滑块302在螺杆200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或相对缩回过程中动力传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组100包括第一驱动件103、蜗杆102和齿轮101;
所述齿轮101套设于所述螺杆200,且所述齿轮101与所述螺杆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03与所述蜗杆102连接,所述蜗杆102与所述齿轮 101啮合连接;
在所述第一驱动件103驱动所述蜗杆102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蜗杆102 通过所述齿轮101带动所述螺杆200转动。
具体地,请参见图2和图3,所述第一驱动件103可以是电机,可以将所述第一驱动件103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102连接,以带动所述蜗杆102绕自身轴线转动,这样,在螺杆200转动的同时,将带动齿轮101转动,而齿轮101 与螺杆200相对固定连接,齿轮101转动的同时,将带动螺杆200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控制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作伸缩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驱动模组100还可以是其他驱动结构,仅需确保所述驱动模组100能够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即可,例如,所述驱动模组100可以包括电机、驱动齿轮101和传动齿轮101,所述传动齿轮101固定套设于与所述螺杆200,所述驱动齿轮101与所述从动齿轮101啮合连接,且所述驱动齿轮101固定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这样,同样可以实现驱动所述螺杆200 转动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包括第一卷轴701,所述第二壳体部800包括第二卷轴801,所述第一卷轴701平行于所述螺杆200设置,且所述第一卷轴70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的远离所述螺杆200的一端,所第二卷轴801 平行于所述螺杆200设置,且所述第二卷轴80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的远离所述螺杆200的一端;
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701连接,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轴801连接,且所述柔性屏600可分别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 701和所述第二卷轴801。
具体地,请参见图4,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时,卷绕于第一卷轴701和第二卷轴801的柔性屏600被拉出,而在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缩回时,柔性屏600可以分别绕第一卷轴 701和第二卷轴801卷绕,以减小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7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800 包括第三驱动件;
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卷轴701连接,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卷轴801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600沿所述第一卷轴701卷绕,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600沿所述第二卷轴801卷绕。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可以始终向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一端提供一个拉力,以拉动所述柔性屏600绕第一卷轴701卷绕。相应地,所述第三驱动件可以始终向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二端提供一个拉力,以拉动所述柔性屏600绕第二卷轴801卷绕。
这样,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时,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可以带动柔性屏600克服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拉力,并将卷绕于第一卷轴701和第二卷轴801上的柔性屏600拉出,从而增大所述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而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 相对缩回时,壳体的显示侧的面积将减小,此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可以分别拉动柔性屏600绕第一卷轴701和第三卷轴卷绕,从而避免柔性屏 600出现局部凸起的问题。
上述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下文以第二驱动件的结构为例,对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结构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例如,所述第二驱动件可以为可伸缩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701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带绕所述第一卷轴701卷绕设置,且所述弹性带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弹性带的第二端与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这样,第二驱动件可以始终向柔性屏600的第一端提供一个弹性拉力,以确保第一壳体部700 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缩回时,柔性屏600可以绕第一卷轴701卷绕。此外,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可以是弹性金属片,所述弹性金属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701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金属片绕所述第一卷轴701卷绕,所述弹性金属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柔性屏6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金属片具有向外侧形变的趋势,这样,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缩回时,所述弹性金属片向外侧形变,从而使得弹性金属片的半径增大,进而拉动柔性屏 600绕第一卷轴701卷绕。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驱动件也可以采用弹性带所述弹性金属片,其中,第三驱动件与第二卷轴80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参照上述第二驱动件与第一卷轴701的连接方式,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伸缩的支撑模组900,所述支撑模组900 设置于所述柔性屏600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支撑模组900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柔性屏600贴合,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模组900连接,以带动所述支撑模组900伸缩;
其中,在所述壳体伸出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模组900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增大;
在所述壳体缩回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模组900缩回,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减小。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可伸缩的支撑组件900,并使所述支撑组件900 的伸缩状态与柔性屏600的伸缩状态一致,从而实现对柔性屏600的有效支撑。
可选地,所述支撑模组900包括第一盖板910、第一伸缩格栅920和第二盖板930;
所述第一盖板910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930 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格栅920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 910与所述第二盖板930之间,且所述第一盖板910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格栅920 与所述第二盖板930连接;
在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 800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格栅920伸出或缩回。
具体地,请参见图8,所述第一伸缩格栅920包括多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缩的方向排列设置的伸缩模组,其中,目标伸缩模组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杆,第一连杆921远离其他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910转动连接,第二连杆922远离其他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盖板930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目标伸缩模组为所述多组伸缩模组中的任意一组伸缩模组,所述第一连杆921为所述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杆中的首个连杆,所述第二连杆922为所述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杆中的末个连杆。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伸缩模组为所述多组排列设置的伸缩模组中最左侧的伸缩模组,且每组伸缩模组均包括四个连杆。这样,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出时,各组伸缩模组伸长,当所述第一壳体部700和第二壳体部800相对缩回时,各伸缩模组随之缩短,以实现所述支撑组件900的伸缩运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根从动杆,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多根从动杆(图中未示出)拼接形成网状的第二伸缩格栅(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朝向所述柔性屏600一侧凸起的第一凸台(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壳体部包括朝向所述柔性屏600一侧凸起的第二凸台(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所述柔性屏600贴合;
其中,在所述驱动模组100驱动所述螺杆20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 400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伸出或缩回。
其中,所述第二伸缩格栅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伸缩格栅的结构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传动杆和所述多根从动杆拼接形成网状的第二伸缩格栅,这样,传动杆可以作为驱动杆,在传动杆带动第一壳体部700与所述第二壳体部800相对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伸缩运动。由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所述柔性屏600贴合,因此,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和所述第二凸台共同形成所述柔性屏 600的支撑平面,在所述柔性屏600伸缩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与所述柔性屏600同步伸缩,从而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和所述第二凸台共同形成的支撑平面的支撑面积可以始终与柔性屏600的显示面积保持一致,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柔性屏600的支撑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模组、螺杆、滑块、传动杆和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覆盖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部转动连接;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跟随所述滑块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推动所述第二壳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螺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带动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积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子滑块和第二子滑块,所述第一子滑块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子滑块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子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子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滑块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滑块和所述第二子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两端;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滑块沿所述螺杆朝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子滑块沿所述螺杆朝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共同带动所述第二壳体部沿垂直于所述螺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沿背向所述螺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者,
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第二端分别沿朝向所述螺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杆,所述第一子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平行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子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平行的第二导向孔;
所述导向杆平行于所述螺杆设置,且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第一卷轴,所述第二壳体部包括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平行于所述螺杆设置,且所述第一卷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所第二卷轴平行于所述螺杆设置,且所述第二卷轴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
所述柔性屏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柔性屏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且所述柔性屏可分别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伸缩的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模组设置于所述柔性屏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支撑模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柔性屏贴合,且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模组连接,以带动所述支撑模组伸缩;
其中,在所述壳体伸出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模组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增大;
在所述壳体缩回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模组缩回,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组包括第一盖板、第一伸缩格栅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且所述第一盖板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格栅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
在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格栅伸出或缩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多根从动杆,所述传动杆和所述多根从动杆拼接形成网状的第二伸缩格栅;
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朝向所述柔性屏一侧凸起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壳体部包括朝向所述柔性屏一侧凸起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且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伸缩格栅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所述柔性屏贴合;
其中,在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格栅伸出或缩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壳体部包括第三驱动件;
所述柔性屏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柔性屏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沿所述第一卷轴卷绕,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沿所述第二卷轴卷绕。
CN202110557564.5A 2021-05-21 2021-05-2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282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7564.5A CN113282139B (zh) 2021-05-21 2021-05-2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7564.5A CN113282139B (zh) 2021-05-21 2021-05-2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139A true CN113282139A (zh) 2021-08-20
CN113282139B CN113282139B (zh) 2024-05-10

Family

ID=77280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7564.5A Active CN113282139B (zh) 2021-05-21 2021-05-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21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909A (zh) * 2021-08-27 2021-12-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432A (zh) * 2006-02-14 200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便携式投影屏组件
WO201812013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开合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8693943A (zh) * 2018-07-02 2018-10-23 安徽泾县宏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云计算机散热系统
CN111508360A (zh) * 2020-04-27 2020-08-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51684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2463729U (zh) * 2020-07-07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351179A (zh) * 2020-11-06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599009A (zh) * 2020-12-16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432A (zh) * 2006-02-14 2007-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便携式投影屏组件
WO201812013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开合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8693943A (zh) * 2018-07-02 2018-10-23 安徽泾县宏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云计算机散热系统
CN111508360A (zh) * 2020-04-27 2020-08-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463729U (zh) * 2020-07-07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51684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2351179A (zh) * 2020-11-06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599009A (zh) * 2020-12-16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909A (zh) * 2021-08-27 2021-12-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139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2334B (zh) 显示装置
CN216768861U (zh) 可伸缩柔性屏的驱动装置及包含其的可伸缩柔性屏
EP43624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2431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062146B (zh) 终端设备
CN113347293B (zh) 壳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2951085A (zh) 电子装置
JP2023549725A (ja) 支持構造体及び表示装置
CN113282139A (zh) 电子设备
KR102497382B1 (ko) 전자기기
WO2022193358A1 (zh) 一种可滑动的柔性显示设备
WO2023221908A1 (zh) 电子设备
WO2024017024A1 (zh) 电子设备
CN114216012A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409691B (zh) 电子设备
CN114170914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设备
CN114244931A (zh) 电子设备
US2022030003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CN213960117U (zh) 电子装置
CN215378982U (zh) 屏幕支撑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37339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808491A (zh) 显示装置
CN113325541A (zh) 一种大行程径向伸缩镜头及摄像设备
CN112911113A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3361421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