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6012A -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6012A
CN114216012A CN202111495793.5A CN202111495793A CN114216012A CN 114216012 A CN114216012 A CN 114216012A CN 202111495793 A CN202111495793 A CN 202111495793A CN 114216012 A CN114216012 A CN 114216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supporting
support
plat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5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16012B (zh
Inventor
王鹏
吴亚凤
梁玉
乔贵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57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6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12A/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25810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19242A/ko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381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43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16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6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触摸时柔性屏易塌陷的技术问题。该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对滑动,支撑件具有第一支撑面;当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至少一个活动板,其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的第二支撑面且与间隔对应;驱动机构,与各活动板连接,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各活动板转动至填补位置,活动板于填补位置填补其所对应的间隔,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柔性屏。

Description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的大小能够调节。显示设备一般包括柔性屏及柔性屏支撑装置,柔性屏设置于柔性屏支撑装置上。柔性屏支撑装置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在伸展状态时,柔性屏具有较大的显示画面;在收缩状态时,柔性屏具有较小的显示画面。然而,柔性屏支撑装置在伸展状态时,触摸柔性屏,柔性屏易产生塌陷,降低了柔性屏的平整性,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以解决触摸时柔性屏易产生塌陷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柔性屏的平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其包括:
至少两个支撑件,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滑动,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面;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对接;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
至少一个活动板,其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的第二支撑面且被配置为与各所述间隔对应;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板运动,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各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位置,所述活动板于所述填补位置填补其所对应的所述间隔,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柔性屏位于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上。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远离,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间隔。驱动机构驱动各活动板转动以填补对应的间隔,且使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一支撑面对柔性屏形成全面支撑,增大了柔性屏支撑装置与柔性屏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活动板填补相邻的支撑件之间的间隔,从而在触摸柔性屏时能够防止柔性屏在相邻的支撑件之间的间隔处出现塌陷,从而提高柔性屏的平整性,保证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与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板对应的至少一个凸轮;每个支撑件皆具有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各所述凸轮转动,各所述凸轮驱动对应的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其所对应的所述间隔,且使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凸轮位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一侧,所述凸轮具有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与所述活动板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顶面的轮廓为渐开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凸轮对应设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凸轮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轮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均包括与各所述凸轮对应的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凸轮传动连接;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其所对应的所述间隔,且使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与各所述凸轮对应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与所述凸轮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一端连接,以卷起或放开柔性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齿轮、齿条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卷轴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凸轮中与所述卷轴转向相同的凸轮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卷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齿条运动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凸轮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间隔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板,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同一所述间隔所对应的两个所述活动板所对应的两个所述凸轮的转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另一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插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并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螺母和传动丝杠,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一个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底板上;所述螺母连接于另一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上;所述传动丝杠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传动丝杠穿设于所述螺母内,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螺母配合以另所述两个支撑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活动板有两个,每个所述活动板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与一个所述支撑件的顶板朝向所述间隔的一侧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板朝向所述间隔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内,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所述支撑件的顶板远离所述间隔的部分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贯穿通道用于供柔性屏的一端穿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卷轴垂直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卷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撑件的侧板连接,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三个所述支撑件,位于中间的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且所述两个导向槽的槽口的朝向相反;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分别插装在所述两个所述导向槽内,并可在所述两个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且滑动方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件的两个顶板上远离所述间隔的部分均设置有贯穿通道,两个所述贯穿通道用于供柔性屏的两端分别穿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两个卷轴,两个所述卷轴均垂直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卷轴的端部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的侧板连接,一个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另一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柔性屏和如上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由于包括上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因此也具有上述柔性屏支撑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两个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相关技术中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件;
110、顶板; 111、第一支撑面; 112、贯穿通道;
120、底板; 121、导向槽; 130、侧板;
140、第二电机; 150、螺母; 160、传动丝杠;
20、活动板;
210、第二支撑面;
30、驱动机构;
310、凸轮; 311、抵顶面; 320、第一支撑座;
330、驱动单元; 331、第一电机; 332、第一齿轮;
333、第二齿轮; 334、第三齿轮; 335、齿条;
336、第四齿轮; 337、第一支撑台; 338、第二支撑台;
339、滑槽;
40、卷轴;
50、柔性屏;
610、固定支撑板; 611、第一支撑筋; 620、滑动支撑板;
621、第二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柔性屏支撑装置通常包括固定支撑板610和滑动支撑板620。固定支撑板610的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611,滑动支撑板620的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筋621,每个第二支撑筋621插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筋611之间,且能够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筋611之间滑动。柔性屏的一端粘接于固定支撑板610上,且覆盖于第一支撑筋611和第二支撑筋621上。柔性屏支撑装置在伸展状态时,第一支撑筋611和第二支撑筋621相互远离,柔性屏展开,以呈现较大的显示画面;柔性屏支撑装置在伸展状态时,第一支撑筋611和第二支撑筋621相互靠近,柔性屏卷起,以呈现较小的显示画面。柔性屏支撑装置在伸展状态时,触摸柔性屏,柔性屏易产生塌陷,降低了柔性屏的平整性,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其原因在于:柔性屏支撑装置在伸展状态时,第一支撑筋611和第二支撑筋621相互远离,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筋611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筋621之间均具有间隔,部分柔性屏位于间隔上。当触摸柔性屏时,位于间隔上的部分柔性屏由于下方没有支撑,会产生塌陷,从而降低了柔性屏的平整性,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撑装置,设置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活动板,活动板与展开状态时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隔所对应;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转动至填补对应的间隔,使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从而对支撑件上的柔性屏形成全面支撑,触摸柔性屏时能够防止柔性屏塌陷,从而提高柔性屏的平整性,保证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这些支撑件沿第一方向排布,且相邻的支撑件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柔性屏支撑装置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当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用于在大尺寸显示时支撑柔性显示屏,使柔性显示屏保持平整。当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以用于在小尺寸显示时支撑柔性显示屏。也就是说,通过该柔性屏支撑装置,可以实现柔性显示屏在大尺寸显示和小尺寸显示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支撑件,下面实施例将分别以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件和三个支撑件为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支撑件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撑件10沿第一方向,即图1中所示的x方向排布。且两个支撑件10能够沿x方向相对滑动,示例性地,可以一个支撑件10滑动,另一个支撑件10不动,或两个支撑件10都滑动。
示例性地,每个支撑件10可以包括顶板110、底板120和侧板130,顶板110和底板120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即沿图1中所示的z方向相对设置,顶板110背离底板120的表面为第一支撑面111,用以支撑柔性屏。侧板130位于顶板110和底板120之间,且侧板130在z方向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10和底板120连接。可选的,两个支撑件10中至少一个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能够向所支撑的屏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另一个支撑件10也可以省略第一支撑面111。
在一个支撑件10中,侧板1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侧板130相对设置,两个侧板130分别与顶板110和底板120相对的两端连接,两个侧板130与顶板110和底板120能够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壳体结构。侧板130的数量也可以有三个,三个侧板130依次相连,且分别与顶板110和底板120相邻的三端连接,三个侧板130与顶板110和侧板130能够围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壳体结构。
两个支撑件10能够在第一方向,即x方向上相对滑动。示例性地,参考图1,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内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21,另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插装在导向槽121内,并可在导向槽121内沿x方向滑动。
两个支撑件10相对滑动的动力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提供,例如,可手动推拉两个支撑件10,使得另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能够在导向槽121内滑动,从而实现两个支撑件10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两个支撑件10相对滑动的动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供。示例性地,参考图1和图5,柔性屏支撑装置可以包括第二电机140、螺母150和传动丝杠160,第二电机140安装于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上。螺母150连接于另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上。传动丝杠160沿x方向设置,传动丝杠160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40连接,传动丝杠160穿设于螺母150内,且与螺母150螺纹连接。第二电机140驱动所述传动丝杠160与螺母150配合以令所述两个支撑件10相互靠近或远离。
第二电机140转动时,能够驱动传动丝杠160转动,由于传动丝杠160穿设且螺纹连接于螺母150内,传动丝杠160旋转时使得螺母150向第二电机140移动,使得与螺母150连接的支撑件10和安装有第二电机140的支撑件10相对滑动,从而实现两个支撑件10的相互靠近。第二电机140反向转动时,能够驱动传动丝杠160反向转动,由于传动丝杠160穿设且螺纹连接于螺母150内,传动丝杠160反向旋转时使得螺母150远离第二电机140移动,使得与螺母150连接的支撑件10和安装有第二电机140的支撑件10相背滑动,从而实现两个支撑件10的相互远离。
相互远离的两个支撑件10之间具有间隔。参考图1和图2,在间隔处对应设置有活动板20。活动板20具有第二支撑面210。当柔性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活动板20能够填补对应的间隔,使得第二支撑面210与两个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第二支撑面210与第一支撑面111对柔性屏50形成全面支撑,增大了支撑面与柔性屏50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活动板20填补相邻的支撑件10之间的间隔,从而在触摸柔性屏时能够防止柔性屏在相邻的支撑件10之间的间隔处出现塌陷,提高柔性屏50的平整性,保证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地,活动板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活动板20的一端可以与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转动连接。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参考图1,活动板20可以收容于壳体结构的内部。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参考图2,两个支撑件10相互远离形成间隔,活动板20的一端可以相对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转动,使得活动板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对接,从而使得活动板20能够填补两个支撑件10之间的间隔,使得第二支撑面210与第一支撑面111共面。
活动板20可以通过连接件(未图示)与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转动连接。示例性地,连接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转轴,第一连接板与活动板20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筒;第二连接板与支撑件10的顶板110朝向间隔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筒;第二转轴穿设于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内,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活动板20可通过驱动机构30进行驱动。示例性地,参考图1,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单元330,以及与活动板20一一对应的凸轮310。驱动单元330被配置为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驱动单元330驱动各凸轮310转动,各凸轮310驱动对应的活动板20转动至填补对应的间隔,且使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与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以对柔性屏50形成全面支撑,提高了柔性屏50的平整性,保证了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参考图1,每个凸轮310可以位于对应的活动板20背离第二支撑面210的一侧,凸轮310具有抵顶面311,抵顶面311与活动板20抵接。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两个支撑件10相互靠近,驱动单元330驱动凸轮310顺时针转动,由于抵顶面311与活动板20抵接,则活动板20在抵顶面311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以收容在壳体结构内部,避免与支撑件10的顶板110干涉。参考图2,柔性屏支撑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两个支撑件10相互远离,两个支撑件10之间具有间隔,驱动单元330驱动凸轮310逆时针转动,由于抵顶面311与活动板20抵接,则活动板20在抵顶面311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以填补两个支撑件10之间的间隔,使得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和各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
示例性地,抵顶面311的轮廓可以为渐开线。
示例性地,每个凸轮310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撑座320和第一转轴(未图示)。第一支撑座320可以固定连接于一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上,第一支撑座3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未图示),两个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转轴穿设于两个第一通孔内。凸轮310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凸轮设置有供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凸轮310通过第一转轴与两个连接部转动连接。凸轮31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结构内。
驱动单元330用于驱动凸轮310转动。示例性地,驱动单元330包括与凸轮310对应的一个第一电机331,第一电机331与凸轮310传动连接;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第一电机331驱动凸轮310转动,以使活动板20转动至填补位置,活动板20在填补位置填补其所对应的间隔,且使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与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所述第一电机331、第二电机140可被同时驱动。
示例性地,驱动单元330还可以包括与各凸轮310对应的第一齿轮332和第二齿轮333,第一齿轮332设置于第一电机331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333与第一齿轮332啮合,并与凸轮310连接。第一电机331的输出轴旋转时,驱动第一齿轮332转动。由于第二齿轮333与第一齿轮332啮合,第二齿轮333在第一齿轮332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凸轮310转动。第一电机331和凸轮31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332和第二齿轮333传动,可以调节第一电机331与凸轮310之间的传动比,以便于调节凸轮310及活动板20的转速,从而使得活动板20的转速与两个支撑件10相对滑动的速度相匹配,防止活动板20与支撑件10及柔性屏50发生干涉。
参考图1和图2,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可转动的卷轴40,示例性的,卷轴40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卷轴40与柔性屏50的一端连接,以卷起或放开柔性屏50。
示例性地,柔性屏50位于两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上,且设置于第一支撑面111上。柔性屏50的一端可通过胶粘的方式与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连接。另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远离间隔的部分设置有贯穿通道112,贯穿通道11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即贯穿通道112沿y方向延伸。柔性屏50的另一端穿设于贯穿通道112,且位于壳体结构的内部。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卷轴40,卷轴40垂直第一方向设置,即卷轴40沿y方向设置,卷轴40的端部与支撑件10的侧板130连接,卷轴40与柔性屏50伸入壳体结构内的一端连接。
参考图1,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两个支撑件10相互靠近,卷轴40顺时针转动,将柔性屏50卷起,从而减小了位于两个顶板110上的第一支撑面111的部分柔性屏的面积,减小了柔性屏50的显示画面。参考图2,柔性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两个支撑件10相互远离,卷轴40逆时针转动,将柔性屏50放开,从而增大了位于两个顶板110上的第一支撑面111的部分柔性屏的面积,增大了柔性屏50的显示画面。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参考图1,柔性屏支撑装置从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切换时,第二电机140驱动传动丝杠160转动,螺母150在x方向上向第二电机140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支撑件10相互靠近;同时,卷轴40顺时针转动,以将柔性屏50卷起。第一电机331驱动第一齿轮332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32带动第二齿轮333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33带动凸轮310顺时针转动,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活动板20顺时针转动,以将活动板20收容在支撑件10的壳体结构内。此时,如图1所示,柔性屏支撑装置切换到了收缩状态。
参考图2,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第二电机140驱动传动丝杠160反向转动,螺母150在x方向上向远离第二电机140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支撑件10相互远离,两个支撑件10之间在x方向上具有间隔;同时,卷轴40逆时针转动,以将柔性屏50放开;第一电机331驱动第一齿轮33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32带动第二齿轮333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33带动凸轮310逆时针转动,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活动板20逆时针转动,以使活动板20填补两个支撑件10之间的间隔,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与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此时,如图2所示,柔性屏支撑装置切换到了展开状态。
参考图3至图5,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间隔对应设置有两个活动板20,当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同一间隔所对应的两个活动板20所对应的两个凸轮310的转向相反。
示例性地,参考图3,活动板20的数量可以有两个,每个活动板20可以均通过一个连接件与一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朝向间隔的一侧转动连接。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活动板20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凸轮310,两个凸轮310的转向相反。每个凸轮310均通过驱动单元330驱动。参考图3,柔性屏支撑装置从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切换时,驱动单元330驱动图3中左侧的凸轮310顺时针转动,左侧的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左侧的活动板20顺时针转动,左侧的活动板20收容于支撑件10的壳体结构内;驱动单元330驱动图3中右侧的凸轮310逆时针转动,右侧的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右侧的活动板20逆时针转动,右侧的活动板20收容于支撑件10的壳体结构内。此时,如图3所示,柔性屏支撑装置切换到了收缩状态。
参考图4,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驱动单元330驱动图4中左侧的凸轮310逆时针转动,左侧的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左侧的活动板20逆时针转动,左侧的活动板20填补部分间隙,左侧的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与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驱动单元330驱动图4中右侧的凸轮310顺时针转动,右侧的凸轮310通过抵顶面311带动右侧的活动板20顺时针转动,右侧的活动板20填补部分间隙,右侧的活动板20的第二支撑面210与支撑件10的第一支撑面111共面,以支撑柔性屏50。此时,如图4所示,柔性屏支撑装置切换到了展开状态。
示例性地,柔性屏支撑装置在展开状态时,两个活动板20可对接。参考图6,一个活动板20的一端可以为第一圆弧形,另一个活动板20的另一端可以为第二圆弧形,第二圆弧形与第一圆弧形能够相互配合,使得两个活动板20能够对接,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支撑面210与第一支撑面111形成的支撑面与柔性屏5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柔性屏50的平整性。两个活动板20的对接的两端也可以设置成凹凸状或其他可相互匹配的结构。
两个凸轮310的驱动单元330可以均包括第一电机331,每个凸轮310均通过第一电机331驱动。示例性地,每个凸轮310的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齿轮332和第二齿轮333,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7、图8和图9,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单元330可以包括第三齿轮334、齿条335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336,第三齿轮334与卷轴40连接;至少一个第四齿轮336同与卷轴40转向相同的凸轮310对应连接;齿条335与第三齿轮334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336啮合。
手动方式或通过第二电机140传动令所述连个支撑件10发生相对运动时,卷轴40皆可发生转动。卷轴40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齿轮334转动,第三齿轮334通过齿条335带动第四齿轮336与卷轴40同方向转动,第四齿轮336带动凸轮310转动,凸轮310带动活动板20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卷轴40同与卷轴40转向相同的凸轮310之间的联动,进而实现柔性屏50的卷收与活动板20的转动的同步性。
示例性地,参考图7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台337和第二支撑台338,第一支撑台337固定连接于左侧的支撑件10的底板120上,第二支撑台338固定连接于右侧的支撑件10的底板120上。第一支撑台337和第二支撑台338上均设置有滑槽339,齿条335滑设于滑槽339内。当卷轴40转动时,带动第三齿轮334转动,第三齿轮334带动齿条335在滑槽339内滑动,以将动力传送至第四齿轮336,进而传送至凸轮310,凸轮310带动活动板20转动。
参考图10和图11,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参考图10,位于中间的支撑件10的底板120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121,且两个导向槽121的槽口的朝向相反。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0的底板120分别插装在两个导向槽121内,并可在两个导向槽121内沿第一方向,即沿x方向滑动,且滑动方向相反。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0均相对于中间的支撑件10向中间滑动,即相对滑动;柔性屏支撑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0均相对于中间的支撑件10向两侧滑动,即相背滑动。
柔性屏50设置于三个支撑件10的顶板110上,且设置于三个第一支撑面111上。示例性地,位于中间的支撑件10上的部分柔性屏可粘接于第一支撑面111上。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0的两个顶板110上远离间隔的部分均设置有贯穿通道112,两个贯穿通道112用于供柔性屏50的两端分别穿设。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两个卷轴40,两个卷轴40均垂直第一方向,即垂直x方向设置,两个卷轴40的端部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10的侧板连接,一个卷轴40与柔性屏5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卷轴40与柔性屏50的另一端连接。
参考图10,柔性屏支撑装置在收缩状态时,两侧的支撑件10相对于中间的支撑件10向中间滑动;左侧的卷轴40逆时针转动,以通过柔性屏50的一端将柔性屏50卷起;右侧的卷轴40顺时针转动,以通过柔性屏50的另一端将柔性屏50卷起。
参考图11,柔性屏支撑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两侧的支撑件10相对于中间的支撑件10向两侧滑动;左侧的卷轴40顺时针转动,以通过柔性屏50的一端将柔性屏50放开;右侧的卷轴40逆时针转动,以通过柔性屏50的另一端将柔性屏50放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板20的材料可以为弱磁性材料。柔性屏50可的支撑膜层可采用含有铁的材质,当活动板20转动至填补间隔时,活动板20能够对柔性屏50进行吸引,以防止柔性屏50向远离活动板20的方向凸起,避免柔性屏50发生鼓包的现象,提高了柔性屏50的平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柔性屏50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包含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因此也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柔性屏支撑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支撑件,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排布且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滑动,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的第一支撑面;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对接;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
至少一个活动板,其具有用于支撑柔性屏的第二支撑面且被配置为与所述间隔对应;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板运动,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位置,所述活动板于所述填补位置填补其所对应的间隔,且使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活动板对应的至少一个凸轮;每个支撑件皆具有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各所述凸轮转动,各所述凸轮驱动对应的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其所对应的间隔,且使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优选的,每个所述凸轮位于对应的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面的一侧,所述凸轮具有抵顶面,所述抵顶面与所述活动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抵顶面的轮廓为渐开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凸轮对应设置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凸轮位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轮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各所述凸轮对应的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凸轮传动连接;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板转动至填补其所对应的间隔,且使所述活动板的第二支撑面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共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与各所述凸轮对应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与所述凸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一端连接,以卷起或放开柔性屏;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三齿轮、齿条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卷轴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凸轮中与所述卷轴转向相同的凸轮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和至少一个第四齿轮啮合,所述卷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齿条运动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凸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间隔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动板,当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从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时,同一所述间隔所对应的两个所述活动板所对应的两个所述凸轮的转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另一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插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并可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件,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螺母和传动丝杠,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一个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螺母连接于另一个所述支撑件上;所述传动丝杠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传动丝杠穿设于所述螺母内,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螺母配合以令所述两个支撑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优选的,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活动板有两个,每个所述活动板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与一个所述支撑件的顶板朝向所述间隔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板朝向所述间隔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内,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间隔的部分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贯穿通道用于供柔性屏的一端穿设;
优选的,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卷轴,所述卷轴垂直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卷轴的端部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至少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包括三个所述支撑件,位于中间的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且所述两个导向槽的槽口的朝向相反;
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底板分别插装在所述两个所述导向槽内,并可在所述两个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且滑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件的两个顶板上远离所述间隔的部分均设置有贯穿通道,两个所述贯穿通道用于供柔性屏的两端分别穿设;
优选的,所述柔性屏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转动的两个卷轴,两个所述卷轴均垂直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卷轴的端部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的侧板连接,一个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卷轴与柔性屏的另一端连接。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支撑装置。
CN202111495793.5A 2021-12-08 2021-12-08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4216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5793.5A CN114216012B (zh) 2021-12-08 2021-12-08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KR1020237025810A KR20230119242A (ko) 2021-12-08 2022-08-15 플렉시블 스크린 지지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기기
PCT/CN2022/112381 WO2023103439A1 (zh) 2021-12-08 2022-08-15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5793.5A CN114216012B (zh) 2021-12-08 2021-12-08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6012A true CN114216012A (zh) 2022-03-22
CN114216012B CN114216012B (zh) 2023-07-04

Family

ID=8070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5793.5A Active CN114216012B (zh) 2021-12-08 2021-12-08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119242A (zh)
CN (1) CN114216012B (zh)
WO (1) WO202310343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2078A (zh) * 2022-06-08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设备
CN115394190A (zh) * 2022-08-16 2022-11-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103439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6665540A (zh) * 2023-05-08 2023-08-29 东莞市伟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屏伸展收缩的精密配合装置及精密度控制方法
WO2024022151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移动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39368U (zh) * 2016-07-08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967597A (zh) * 2019-12-13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242340A (zh) * 2021-06-16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1100818B1 (en) * 2019-04-25 2021-08-2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325924A (zh) * 2021-05-24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93772A (zh) * 2021-06-28 2021-09-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和柔性显示装置
WO202118509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676578A (zh) * 2021-08-23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75855B1 (ko) * 2014-02-17 2018-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033707B (zh) * 2019-05-06 2024-03-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68515B (zh) * 2020-08-28 2022-06-24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2082059B (zh) * 2020-09-14 2022-03-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CN214098993U (zh) * 2021-01-25 2021-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CN113259511B (zh) * 2021-05-14 2024-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96656B (zh) * 2021-07-28 2022-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卷曲柔性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216012B (zh) * 2021-12-08 2023-07-0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39368U (zh) * 2016-07-08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US11100818B1 (en) * 2019-04-25 2021-08-2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967597A (zh) * 2019-12-13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2118509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325924A (zh) * 2021-05-24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42340A (zh) * 2021-06-16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393772A (zh) * 2021-06-28 2021-09-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3676578A (zh) * 2021-08-23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3439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5132078A (zh) * 2022-06-08 2022-09-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设备
CN115132078B (zh) * 2022-06-08 2023-10-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设备
WO2024022151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移动控制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CN115394190A (zh) * 2022-08-16 2022-11-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6665540A (zh) * 2023-05-08 2023-08-29 东莞市伟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屏伸展收缩的精密配合装置及精密度控制方法
CN116665540B (zh) * 2023-05-08 2024-02-09 东莞市伟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屏伸展收缩的精密配合装置及精密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19242A (ko) 2023-08-16
WO2023103439A1 (zh) 2023-06-15
CN114216012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16012A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JP7007490B2 (ja) 折り畳み式支持装置及び折り畳み式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CN112153180B (zh) 一种显示屏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062083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153181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265925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200099612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지지 장치 및 접이식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230124068A (ko) 힌지 기구 및 전자 장치
US20230108833A1 (en) Sli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21016924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support structure thereof
WO2022267118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JP6965454B2 (ja) ローラブル型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の構造
US20240023256A1 (en) Roll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EP43624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24500484A (ja) 支持構造体及び表示装置
CN113132512B (zh) 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
WO2023109840A1 (zh) 电子设备
CN107170371B (zh) 一种可收展柔性显示器
CN113409691B (zh) 电子设备
CN215773187U (zh) 柔性屏折叠机构及柔性屏终端
CN112995371A (zh) 移动终端
CN114170914A (zh) 支撑组件及显示设备
US2022030003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732020B (zh) 电子设备
JP2023010551A (ja) 折り畳み機構、ロール可能なスクリーン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