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1973A - 碳粉筒 - Google Patents

碳粉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1973A
CN113281973A CN202110414135.2A CN202110414135A CN113281973A CN 113281973 A CN113281973 A CN 113281973A CN 202110414135 A CN202110414135 A CN 202110414135A CN 113281973 A CN113281973 A CN 11328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ain body
carbon powder
section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41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锋
易新华
何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41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1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提供的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筒主体、驱动力接收部与端部壳盖沿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螺旋传送架伸于筒主体的内腔中,碳粉传送部件与筒主体相对筒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传送部件与端部壳盖相对筒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端部壳盖具有启封导轨;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引导斜面引导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这样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在被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通过碳粉接收件与启封导轨的结合来确保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的排粉口对接良好。

Description

碳粉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粉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打印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和粉筒配合组件,显影剂供应容器(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可拆卸地配合,碳粉筒内装有碳粉(显影剂/调色剂/碳粉),碳粉筒向图像处理单元供应碳粉,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
由于碳粉为消耗品,需要不断地向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补充,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显影单元的碳粉筒往往只能装载一定量的碳粉,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碳粉筒;然而,粉筒配合组件需要长期使用,粉筒配合组件在其使用周期内需要与多个不同的碳粉筒配合。
公开号为CN1060198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粉筒和显影剂供应系统,该方案将容器体(显影剂供给腔室、筒主体)整体设置为通过驱动接收部分2d(驱动力接收部)驱动旋转,然而,由于装载有碳粉的容器体具有较大重量,且容器体的长度尺寸较大,因而容器体转动对碳粉筒整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导致碳粉筒可能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晃动。
并且,CN106019897A的方案在显影剂接收部分11(碳粉接收件)设置有结合部分11b,在碳粉筒上设置有具有结合部分3b2、3b4(启封导轨),并且采用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来实现碳粉接收件上的显影剂接收口11a(入粉口)与碳粉筒上的排粉口对接,该方案在碳粉筒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相对活动时,碳粉接收件能够跟随碳粉筒一起晃动,因而入粉口与排粉口的对接不会因为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的相对活动而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确保入粉口与处分口对接良好。
然而,在碳粉筒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晃动时,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容易发生摩擦,因而导致结合部分11b在长期使用过后可能被过度磨损,导致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不能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的正常对接,导致入粉口与排粉口的对接容易出现碳粉泄漏的现象;此外,如果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相对活动的幅度过大,还可能导致碳粉接收件被折断,导致打印设备被损坏。
此外,CN106019897A的方案在其端部壳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结合部分3b2、3b4,然而,这样在安装过程中一旦碳粉筒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倾斜就可能导致结合部分11b与结合部分3b2、3b4卡死,而无法将碳粉筒顺畅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导致碳粉接收件的结合部分被磨损,与碳粉接收件配合后不容易出现碳粉泄漏,以及有利于打印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碳粉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件的顶部具有入粉口;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端部壳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筒主体、驱动力接收部与端部壳盖沿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筒主体的内腔、驱动力接收部的内腔及端部壳盖的内腔互相连通,螺旋传送架从端部壳盖的内腔延伸至筒主体的内腔中,碳粉传送部件与筒主体相对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传送部件与端部壳盖相对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筒还包括与筒主体固定的支承座,支承座用于支承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支承座限制筒主体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转动;端部壳盖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启封导轨,第一方向垂直于轴线,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相对轴线倾斜设置,引导斜面从靠近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筒主体的一端;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引导斜面引导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
由上可见,这样在碳粉筒安装于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用于打印作业时,碳粉筒不容易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晃动,不容易导致启封导轨与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的碳粉接收件摩擦,不容易导致碳粉接收件被磨损,有利于确保碳粉接收件在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原有尺寸,这样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在被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通过碳粉接收件与启封导轨的结合来确保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的排粉口对接良好,有利于降低碳粉泄漏的风险。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部壳盖仅在沿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具有启封导轨。
由上可见,这样启封导轨不容易与碳粉接收件之间的配合不容易出现卡滞,有利于确保碳粉筒能够正常安装。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启封导轨还具有朝上的支承面,沿轴线方向,支承面从引导斜面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朝向筒主体一侧延伸。
由上可见,在支承面与碳粉接收件的配合更有利于确保排粉口与入粉口对接良好。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承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支承座沿轴线方向分布,支承座位于碳粉筒的下侧。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筒主体的周壁呈光滑圆筒状,螺旋传送架具有绕轴线螺旋延伸的传送板,传送板的径向外侧端与筒主体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由上可见,这样筒主体对螺旋传送架具有支承作用,有利于提升螺旋传送架的运动稳定性,有利于减小碳粉筒在打印作业时的晃动程度,减少启封导轨对碳粉接收件的磨损。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碳粉筒还包括连接筒,连接筒的筒腔沿轴线方向贯通,连接筒具有沿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筒段的直径,第一筒段与筒主体固定且密封连接,第二筒段与驱动力接收部密封且可转动地连接。
由上可见,连接筒的设置便于将螺旋传送架从筒主体的靠近端部壳盖的一端(Y轴正向端)装入筒主体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也可以取消单独的连接筒,而采用包含有本方案筒主体与连接筒的一体成型结构作为该其它方案的筒主体,当然这样需要在筒主体的Y轴负向端设置可拆卸的端盖,螺旋传送架从筒主体的远离端部壳盖的一端(Y轴负向端)装入筒主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碳粉筒还包括环形密封垫,环形密封垫与驱动力接收部固定连接,或环形密封垫与连接筒固定连接;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环,安装凸环沿第二筒段的周向延伸;驱动力接收部具有第三筒段和沿第三筒段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台阶面,第一环形台阶面位于第三筒段的沿轴线方向远离筒主体的一侧,第一环形台阶面朝向第三筒段的筒腔,第三筒段具有悬伸卡扣,沿轴线方向,悬伸卡扣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与第三筒段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悬伸卡扣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为悬伸端,悬伸端凸于第三筒段的筒腔中;第三筒段套于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沿轴线方向,悬伸端与安装凸环的朝向第一筒段一侧的壁面抵接,环形密封垫被密封挤压在第二筒段的背向第一筒段一侧的端面与第一环形台阶面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筒段的内周壁面与筒主体的内周壁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螺旋传送架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端部壳盖上。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碳粉传送部件的运动稳定性,进一步有利于减小碳粉筒在打印过程中的晃动程度,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启封导轨对碳粉接收件的磨损。
还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沿轴线方向,端部壳盖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具有端板,端板的远离筒主体的一侧具有第一传动齿轮,螺旋传送架与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螺旋传送架与第一传动齿轮的组合以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端板上;排粉口处具有搅拌架,搅拌架与端部壳盖可转动地连接,搅拌架上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由上可见,这样能够通过螺旋传送架旋转带动搅拌架旋转,有利于确保排粉口排粉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的隐藏外罩的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与粉筒配合组件配合的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的隐藏外罩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中碳粉传送部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图1至图5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右手系),以表示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X轴方向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为下述筒主体1的轴线方向,Z轴正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
请参照图2,图2是粉筒配合组件200与碳粉筒100配合的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打印设备)包括粉筒配合组件200,碳粉筒10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设备内,碳粉筒100与粉筒配合组件200可拆卸地配合。
请参照图2,粉筒配合组件200具有基体201和碳粉接收件202,基体201的主体部分呈筒状,基体201的筒腔沿Y轴方向贯通。
请参照图2,碳粉接收件202相对基体201沿Z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201的底部,碳粉接收件202包括主体部(图中未示出)、两个支撑杆2021和两个配合凸起2022,主体部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入粉口,两个支撑杆2021均从主体部向Z轴正向侧延伸,两个支撑杆2021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两个配合凸起2022与两个支撑杆2021一一对应,配合凸起2022固定在对应支撑杆2021的Z轴正向端且露于基体201的筒腔中,沿X轴方向,两个配合凸起2022位于两个支撑杆2021之间。
碳粉接收件202的具体结构也可以参照CN106019897A的显影剂接收部分11。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碳粉筒100包括筒主体1、连接筒2、碳粉传送部件3和端部壳盖4,碳粉传送部件3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31和驱动力接收部32,驱动力接收部32呈圆筒状,筒主体1、连接筒2、驱动力接收部32及端部壳盖4沿Y轴正向依次密封连接,筒主体1的内腔、连接筒2的内腔、驱动力接收部32的内腔及端部壳盖4的内腔依次连通形成碳粉容纳腔,螺旋传送架31沿Y轴正向从筒主体1的内腔延伸至端部壳盖4的内腔,筒主体1与连接筒2固定连接,筒主体1、连接筒2及端部壳盖4均相对筒主体1的轴线与碳粉传送部件3可转动地连接,端部壳盖4的外侧覆盖有外罩(图中未示出),外罩覆盖在端部壳盖4的外侧,外罩将端部壳盖4的Z轴正向侧、X轴正向侧、X轴负向侧及Y轴正向侧覆盖。
请参照图1,端部壳盖4的X轴正向侧壁上具有启封导轨41,启封导轨41具有引导斜面411,引导斜面411平行于X轴方向,且引导斜面411相较于筒主体1的轴线倾斜设置,引导斜面411从Y轴负向端倾斜向下延伸至Y轴正向端。
在碳粉筒100向打印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碳粉筒100沿Y轴正向运动,端部壳盖4穿入基体201的筒腔中,伴随着碳粉筒100的安装操作,启封导轨41的Y轴正向端到达配合凸起2022的Z轴负向侧,启封导轨41的引导斜面411与配合凸起2022结合,配合凸起2022在引导斜面411的作用下向Z轴正向滑动,从而使得碳粉接收件202向Z轴正向移动,实现碳粉接收件202的入粉口与端部壳盖4的排粉口的对接。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启封导轨41还具有支承面,支承面朝向Z轴正向,支承面从引导斜面411的Y轴负向端沿Y轴负向延伸,在碳粉筒100安装完成后,配合凸起2022与支承面结合,配合凸起2022被支承于支承面上。
请参照图1、图3及图5,筒主体1的周壁呈光滑圆筒状,螺旋传送架31具有绕筒主体1的轴线螺旋延伸的传送板311,传送板311的径向外侧端与筒主体1的内周壁滑动配合;并且,螺旋传送架31的Y轴正向端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端部壳盖4上;具体而言,请参照图3,端部壳盖4具有端板43,螺旋传送架31位于端板43的Y轴负向侧,端板43的Y轴正向侧还具有第一传动齿轮7,第一传动齿轮7的转轴穿过端板43后与螺旋传送架31固定连接,螺旋传送架31与传动齿轮的组合以轴孔配合的方式支承在端板31上,端部壳盖4的排粉口处具有搅拌架8,搅拌架8可转动地安装在端部壳盖4上,搅拌架8的Y轴正向端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9与第一传动齿轮7啮合传动,这样还通过螺旋传送架31旋转带动搅拌架8旋转,有利于确保排粉口排粉顺畅。
请参照图3及图4,连接筒2具有沿Y轴正向分布的第一筒段21和第二筒段22,第一筒段21的直径大于第二筒段22的直径,第一筒段21与筒主体1固定且密封连接,第一筒段21的内周壁面与筒主体1的内周壁面位于同一柱面上,第二筒段22与驱动力接收部32密封且可转动地连接。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3及图4,第二筒段22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环221,安装凸环221位于第二筒段22的Y轴正向端,安装凸环221沿第二筒段22的周向延伸。
请参照图3及图4,碳粉筒100还包括环形密封垫5,环形密封垫5固定连接在第二筒段22的Y轴正向端的端面上,驱动力接收部32的Y轴负向端具有第三筒段321和第一环形台阶面,第一环形台阶面沿第三筒段321的周向延伸,第一环形台阶面位于第三筒段321的Y轴正向侧,第一环形台阶面朝向第三筒段321的筒腔,第三筒段321具有悬伸卡扣3211,悬伸卡扣3211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悬伸部32111和与悬伸部32111固定连接的卡凸部32112,悬伸部32111的Y轴负向端与第三筒段321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悬伸部32111的Y轴正向端为悬伸端,卡凸部32112固定连接于悬伸部32111的Y轴正向端的径向内侧,卡凸部32112凸于第三筒段321的筒腔中。
第三筒段321套于第二筒段22的外周壁上,卡凸部32112与安装凸环221的Y轴负向侧壁抵接,环形密封垫5与第一环形台阶面密封抵接。
本实施例在碳粉筒处于打印过程中时,环形密封垫5与第一环形台阶面摩擦,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中,环形密封垫5也可以与第一环形台阶面固定连接,这样在碳粉筒处于打印过程中时,环形密封垫5与第二筒段22的Y轴正向端的端面摩擦。
请参照图1,筒主体1的Z轴负向侧连接有第一支承座11,连接筒2的Z轴负向侧连接有第二支承座23,第一支承座11与筒主体1的外周壁一体成型,第二支承座23与连接筒2的外周壁一体成型,第一支承座11与第二支承座23均用于支承在打印设备上,第一支承座11及第二支承座23用于限制筒主体1和连接筒2相对打印设备转动,第一支承座11及第二支承座23的设置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碳粉筒100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有利于减弱碳粉筒100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
具体地,第一支承座11位于筒主体1的Y轴负向端。
请参照图3及图4,驱动力接收部32与端部壳盖4的可转动连接方式可以参照前述连接筒2与驱动力接收部32的可转动连接方式进行设置,也即在驱动力接收部32的Y轴正向端外周壁上设置安装凸环322,在端部壳盖4的Y轴负向端筒段上设置悬伸卡扣42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悬伸卡扣42抵接于安装凸环322的Y轴负向侧壁上,驱动力接收部32的Y轴正向端的端面上固定有环形密封垫6,环形垫片6与第二环形台阶面抵接,环形密封垫6密封连接于驱动力接收部32与端部壳盖4之间,当然,驱动力接收部32与端部壳盖4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也可以参照CN106019897A等现有技术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请参照图3,驱动力接收部32的外周具有驱动齿3212,驱动齿3212用于与打印设备的齿轮传动连接,以接收来自打印设备的驱动力,进而驱动碳粉传送部件3旋转,驱动力接收部32的外部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例如参照CN106019897A的驱动接收部分2d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在碳粉筒100安装在打印设备内进行打印作业时,碳粉传送部件3通过螺旋传送架31将筒主体1的内腔中的碳粉传送至端部壳盖4的内腔中,碳粉到达端部壳盖4后从端部壳盖4底部的出粉口排向碳粉接收件202的入粉口,进而达到碳粉筒100向打印设备供应碳粉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碳粉筒100在安装于打印设备内进行打印作业时,筒主体1与端部壳盖4均相对打印设备保持静止,碳粉传送部件3相对筒主体1和端部壳盖4转动,这样由于筒主体1不发生转动,因而有利于提升碳粉筒100运行的稳定性,有利于减轻碳粉筒100相对打印设备的晃动程度,有利于减轻配合凸起2022与启封导轨41在打印过程中的摩擦,减少配合凸起2022的磨损,确保配合凸起2022在长期使用后仍然保持原有尺寸,这样打印设备在被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通过配合凸起2022与碳粉筒100的启封导轨41的结合来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对接良好;并且,由于本实施例的碳粉传送部件3在Y轴负向端能够由筒主体1和连接筒2可转动地支承,碳粉传送部件3在Y轴正向端能够由端部壳盖4可转动地支承,因而碳粉传送部件3的运行较为平稳,碳粉传送部件3的转动不容易引起碳粉筒100整体晃动,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碳粉筒100的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有利于通过配合凸起2022与启封导轨41的结合来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对接良好。
可选择地,本发明的端部壳盖4可以在X轴方向两侧均设置启封导轨41,优选地,端部壳盖4仅在X轴正向侧壁或X轴负向侧壁的其中之一上具有启封导轨41,这样可以避免两侧的配合凸起2022不在同一水平位置或碳粉筒100安装过程中倾斜而导致碳粉筒100在安装过程中卡顿,有利于确保碳粉筒100的安装过程顺畅。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碳粉筒,所述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所述碳粉接收件的顶部具有入粉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所述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所述端部壳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所述筒主体、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与所述端部壳盖沿所述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筒主体的内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内腔及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互相连通,所述螺旋传送架从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延伸至所述筒主体的内腔中,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端部壳盖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碳粉筒还包括与所述筒主体固定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用于支承在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所述支承座限制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转动;
所述端部壳盖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启封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所述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相对所述轴线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斜面从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
伴随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操作,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壳盖仅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具有所述启封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封导轨还具有朝上的支承面,沿所述轴线方向,所述支承面从所述引导斜面的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朝向所述筒主体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支承座沿所述轴线方向分布,所述支承座位于所述碳粉筒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主体的周壁呈光滑圆筒状,所述螺旋传送架具有绕所述轴线螺旋延伸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径向外侧端与所述筒主体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筒还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筒腔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所述连接筒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所述第一筒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段的直径,所述第一筒段与所述筒主体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筒段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密封且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筒还包括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固定连接,或环形密封垫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环,所述安装凸环沿所述第二筒段的周向延伸;
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具有第三筒段和沿所述第三筒段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台阶面,第一环形台阶面位于第三筒段的沿所述轴线方向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朝向所述第三筒段的筒腔,所述第三筒段具有悬伸卡扣,沿所述轴线方向,所述悬伸卡扣的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筒段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悬伸卡扣的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为悬伸端,所述悬伸端凸于所述第三筒段的筒腔中;
所述第三筒段套于所述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沿所述轴线方向,所述悬伸端与所述安装凸环的朝向所述第一筒段一侧的壁面抵接,所述环形密封垫被密封挤压在所述第二筒段的背向所述第一筒段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段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筒主体的内周壁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传送架的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端部壳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轴线方向,所述端部壳盖的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具有端板,所述端板的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螺旋传送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螺旋传送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组合以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端板上;
所述排粉口处具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与所述端部壳盖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搅拌架上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CN202110414135.2A 2021-04-16 2021-04-16 碳粉筒 Pending CN113281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4135.2A CN113281973A (zh) 2021-04-16 2021-04-16 碳粉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4135.2A CN113281973A (zh) 2021-04-16 2021-04-16 碳粉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973A true CN113281973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7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4135.2A Pending CN113281973A (zh) 2021-04-16 2021-04-16 碳粉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197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5327Y (zh) * 2007-04-25 2008-03-1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筒
US20080080899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N201097116Y (zh) * 2007-08-29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碳粉筒
CN201097125Y (zh) * 2007-09-26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碳粉筒
CN201097122Y (zh) * 2007-09-10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碳粉盒
CN201097126Y (zh) * 2007-09-26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的碳粉筒
CN202631957U (zh) * 2012-05-18 2012-12-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盒
CN103733141A (zh) * 2011-06-06 2014-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CN214586390U (zh) * 2021-04-16 2021-11-0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899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CN201035327Y (zh) * 2007-04-25 2008-03-1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筒
CN201097116Y (zh) * 2007-08-29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碳粉筒
CN201097122Y (zh) * 2007-09-10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碳粉盒
CN201097125Y (zh) * 2007-09-26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碳粉筒
CN201097126Y (zh) * 2007-09-26 2008-08-06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的碳粉筒
CN103733141A (zh) * 2011-06-06 2014-04-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CN202631957U (zh) * 2012-05-18 2012-12-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盒
CN214586390U (zh) * 2021-04-16 2021-11-0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2903B (zh) 顯影劑容器、顯像裝置、處理單元、及影像形成裝置
JP5822129B2 (ja)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2128B2 (ja)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725518B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JP6070392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780563B (zh) 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9725517B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JP5220874B2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4586390U (zh) 碳粉筒
CN105308511B (zh) 喷嘴接收装置、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21009414A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8743B2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9570804U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US6628910B2 (en) Toner cartridg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35574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3281973A (zh) 碳粉筒
JP5999479B2 (ja)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8277A (ja) 粉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9570803U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
CN110209026B (zh) 显影盒
JP4346974B2 (ja) 現像剤終了検知方法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
CN104536277B (zh) 碳粉盒及其驱动部件
JP20102622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0406B2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
JP20160574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