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891A -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891A
CN113261891A CN202110637033.7A CN202110637033A CN113261891A CN 113261891 A CN113261891 A CN 113261891A CN 202110637033 A CN202110637033 A CN 202110637033A CN 113261891 A CN113261891 A CN 113261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bot
base station
charging terminal
clean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70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朱广
李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70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1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8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47L11/282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having rotary tools
    • A47L11/283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having rotary tools the tools being disc 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02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equipment
    • A47L11/4005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cells; Electric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4Accessori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entional vacuum-clea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47L2201/024Emptying dust or waste liqui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底座,基站本体上设有充电端子,底座设有倾斜的引导面以引导清洁机器人停靠,清洁机器人包括与充电端子对接的受电端子和驱动轮,引导面设有定位槽,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边沿,受电端子与充电端子接触,驱动轮停置于定位槽内,受电端子抵压充电端子,以使充电端子相对于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本申请通过将充电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上,使得充电端子随清洁机器人活动而活动,能够保证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之间的紧密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洁机器人开始得到广泛地使用。清洁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家用电器,能够依靠驱动轮在房间内自动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待清洁面进行拖擦工作或吸尘工作。
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清洁机器人,现有的部分清洁机器人还配置有基站来对清洁机器人进行充电。基站上设有充电端子,清洁机器人上设有受电端子,清洁机器人能够自行找寻基站的位置并停靠在基站上,并且,清洁机器人的受电端子和充电端子对接以对清洁机器人进行充电。进一步,基站还会设有用于容置清洁机器人驱动轮的定位槽,以对清洁机器人的充电位置进行定位,并将清洁机器人稳定在充电位置。
但是,进入定位槽后的清洁机器人由于整体下降而使得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导致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对接时会对充电端子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容易损伤充电端子。而且,清洁机器人稍微偏离充电位置就会和充电端子脱离接触,虽然定位槽能够对充电中的清洁机器人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当受到外部扰动的时候,清洁机器人仍然会在定位槽中晃动,导致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间歇性地脱离接触,不利于充电端子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清洁机器人容易和充电端子脱离接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底座,前述基站本体上设有充电端子,前述底座设有倾斜的引导面以引导前述清洁机器人停靠,前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与前述充电端子对接的受电端子和驱动轮,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前述引导面设有定位槽,前述驱动轮行进至前述定位槽边沿,前述受电端子与前述充电端子接触,前述驱动轮停置于前述定位槽内,前述受电端子抵压前述充电端子,以使前述充电端子相对于前述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
可选地,前述驱动轮行进至前述定位槽边沿,前述驱动轮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以使前述清洁机器人受重力作用滑动至前述定位槽底部。
可选地,前述驱动轮行进至前述定位槽边沿,前述受电端子接触前述充电端子,前述驱动轮减速进入前述定位槽。
可选地,前述充电端子的一端与前述基站本体枢转连接,前述充电端子的另一端与前述清洁机器人的受电端子抵接;或者,
前述基站本体设有倾斜的滑轨,前述充电端子沿前述滑轨滑动,以相对于前述基站本体前后移动并且上下移动。
可选地,前述充电端子和前述基站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构件,以使与前述清洁机器人脱离对接的前述充电端子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前述基站还设有清洗槽,前述清洁机器人设有清洁装置,前述清洗槽容置前述清洁装置以对前述清洁装置进行清洗。
可选地,前述基站设有挡水构件,前述挡水构件设置在前述充电端子下方与前述清洗槽之间;前述清洁机器人上设有第一抵接部,前述挡水构件与前述第一抵接部密封地抵接到一起,以将前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隔离在前述挡水构件的下方。
可选地,前述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挡板,前述基站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停靠在前述基站上的前述清洁机器人使前述挡板与前述第二抵接部配合以遮挡从前述清洗槽内逃逸的清洗液。
可选地,前述挡水构件从前述基站本体凸出的长度大于前述充电端子从前述基站本体凸出的长度,以使前述挡水构件先于前述充电端子与前述清洁机器人接触。
可选地,前述清洁机器人上设有集污盒和排污口,前述基站还设有集污装置和集污口,前述集污口与前述排污口对接以使前述集污盒内的污物转移至前述集污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前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充电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上,使得充电端子能够在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边沿时与清洁机器人对接,然后充电端子随着清洁机器人在定位槽中移动而相对于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在充电过程中,即使清洁机器人在外界扰动下产生了晃动,充电端子也能够随清洁机器人的活动而活动,从而始终与清洁机器人保持紧密对接,不容易脱离接触。并且,充电端子能够随着清洁机器人在定位槽中移动而活动,从而化解了清洁机器人的动能,有助于减小清洁机器人对充电端子造成的冲击力,对充电端子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基站设置清洗槽能够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洗,从而使得基站功能更加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由于清洗槽有一定的深度,使得基站的底座高度相应地增加,因此,为了使清洁机器人能够行驶到清洗槽的顶部,引导面需要设置较大的倾斜度。在引导面上的清洁机器人处于倾斜状态,当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进入定位槽后整体下降并恢复至水平状态,清洁机器人在进入恢复至水平状态的同时需要和充电端子对接到位,这导致充电端子同时受到清洁机器人因下降产生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加剧了对充电端子的损伤。而且,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也会使得清洁机器人产生晃动,导致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使充电端子受到磨损,也使得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间歇性地脱离接触。通过将充电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上,使得充电端子能够在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边沿时与清洁机器人对接,然后充电端子随着清洁机器人在定位槽中移动而活动,使得两者相对静止,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清洁机器人在下降的过程对充电端子的冲击力以及和充电端子之间的摩擦力,对充电端子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与清洁机器人抵接的充电端子能够随着清洁机器人的晃动而活动,从而与清洁机器人保持相对静止,进而减小清洁机器人和充电端子之间的摩擦,对充电端子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能够保证充电端子与清洁机器人的紧密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的轴测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基站的轴测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基站的轴测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充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挡板与第二抵接部抵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充电端子与清洁机器人刚开始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充电端子与清洁机器人对接到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充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充电端子与清洁机器人刚开始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充电端子与清洁机器人对接到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清洁机器人;11、机体;12、清洁装置;13、驱动轮;14、吸尘口;15、挡板;
2、基站;21、基站本体;22、底座;221、引导面;222、定位槽;223、第二抵接部;23、清洗槽;24、挡水构件;
31、充电端子;311、正极充电端子;312、负极充电端子;313、主体部;314、凸起部;3141、圆角面;315、枢转轴;316、滑轨;3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底座,基站本体上设有充电端子,底座设有倾斜的引导面以引导清洁机器人停靠,清洁机器人包括与充电端子对接的受电端子和驱动轮,引导面设有定位槽,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边沿,受电端子与充电端子接触,驱动轮停置于定位槽内,受电端子抵压充电端子,以使充电端子相对于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
本申请的基站通过将充电端子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上,使得充电端子能够在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边沿时与清洁机器人对接,然后充电端子随着清洁机器人在定位槽中移动而相对于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在充电过程中,即使清洁机器人在外界扰动下产生了晃动,充电端子也能够随清洁机器人的活动而活动,从而始终与清洁机器人保持紧密对接,不容易脱离接触。并且,充电端子能够随着清洁机器人在定位槽中移动而活动,从而化解了清洁机器人的动能,有助于减小清洁机器人对充电端子造成的冲击力,对充电端子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基站可以是只具有充电功能,也可以是还具有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装置进行清洗的功能或对清洁机器人的集污盒进行集尘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底部或者顶部。优选的,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清洁机器人的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1包括机体11和设置在机体11底部的清洁装置12和驱动轮13,清洁机器人1还设有集污盒(图中未示出)和吸尘口14,其中,清洁装置12为清洁转盘。清洁机器人1依靠驱动轮13进行自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利用转动的清洁转盘对待清洁面进行拖擦清洁,并将垃圾由吸尘口14吸入集污盒当中。
需要说明的是,清洁装置12也可以是清洁辊、平移活动式的拖盘或静止式拖盘等多种形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2包括基站本体21和底座22。底座22用于引导清洁机器人1与基站2进行对接,底座22设有引导面221和定位槽222,在与基站2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清洁机器人1先沿倾斜的引导面221前进,然后进入定位槽222,当清洁机器人1在定位槽222稳定后与基站2对接到位。底座22上还设有清洗槽23,基站本体21上设有充电端子31、集污装置和集污口(图中未示出),清洁机器人1设有与集污盒连通的排污口(图中未示出),当清洁机器人1和基站2对接到位后,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位于清洗槽23当中,以对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进行清洁,集污口与排污口对接以将集污盒内的污物转移至集污装置。同时,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和充电端子31抵接,以对清洁机器人1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本体21和底座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固定在一起的分体结构。
继续如图3所示,具体地,充电端子31包括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分别与清洁机器人1进行对接。
如图4所示,进一步,充电端子31和基站本体21活动连接,以其中一个充电端子31为例(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结构相同),充电端子31为具有一定的长度的柱状结构,充电端子31包括主体部313和凸起部314。主体部313的一端与基站本体21枢转连接,使得充电端子31能够绕枢转轴315转动,从而相对于基站本体21前后移动并且上下移动。优选地,在充电端子31与基站本体21枢转连接的基础上,充电端子31整体可以相对于基站本体21前后移动。主体部313的另一端设置凸起部314,充电端子31通过凸起部314与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抵接以对清洁机器人1进行充电。优选地,凸起部314的四周设有圆角面3141并且和主体部313可活动连接(例如通过万向节连接),以使凸起部314的中心能够平滑地与清洁机器人1进行对接。
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端子31和基站本体21的枢转轴315处之间设有作为弹性复位构件的扭簧,充电端子31由初始位置发生转动后,会使得扭簧发生转动,从而给充电端子31提供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力,使得充电端子31和清洁机器人1抵接得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充电端子31与清洁机器人1脱离接触后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便于再次与清洁机器人1进行抵接。
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充电端子31和清洁机器人1上设有相对应的磁吸构件,磁吸构件相互吸引能够辅助充电端子31和清洁机器人1的对接,并且,当清洁机器人1和充电端子31对接后,两者通过磁吸构件吸附在一起,使得充电端子31和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对接的更加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磁吸构件的情况下,充电端子31和基站本体21之间可以设弹性复位构件;也可以不设弹性复位构件,在清洁机器人1离开基站2的过程中,充电端子31能够在清洁机器人1的吸附作用下复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充电端子31和清洗槽23之间设有挡水构件24,挡水构件24为柔性的条状结构,清洁机器人1设有第一抵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一抵接部可以是清洁机器人1一体成型的一部分,也可以可拆卸连接的结构。挡水构件24的外形与第一抵接部相匹配,以使挡水构件24能够与清洁机器人1抵接,从而防止清洗槽23内的清洗液在对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进行清洗时溅到充电端子31上。优选地,挡水构件24从基站本体21突出的长度大于充电端子31从基站本体21突出的长度,以使挡水构件24先于充电端子31与清洁机器人1进行抵接。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清洁机器人1的吸尘口14的后侧设有挡板15,底座22上设有第二抵接部223,第二抵接部223为一个凹陷的弧形坑。当清洁机器人1清洁待清洁面时,挡板15与待清洁面接触,挡板15能够防止清洁机器人1的边刷或辊刷将待清洁面上的污物拨到吸尘口14的后方,以及防止吸尘口14后方的空气进入吸尘口14,以使空气从吸尘口14的前侧、左侧和右侧进入吸尘口241,从而使清洁机器人1对待清洁表面提供足够的吸力。参照图5所示,在驱动轮13进入到了定位槽222之后,清洁机器人1会发生下沉,使得挡板15会随同清洁机器人1下降到与第二抵接部223抵接的位置,使得挡板15能够遮挡被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甩出的污液,进而避免了出现污液流动到清洁机器人1的吸尘口14以致于污染吸尘口14的情形。优选地,与第二抵接部223抵接到一起的挡板15处于被压缩状态,以使挡板15压紧第二抵接部223,确保该两者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清洁机器人1与基站2进行对接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待清洁面上的清洁机器人1行驶到引导面221上,沿引导面221前进,在引导面221上的清洁机器人1处于倾斜状态。随着清洁机器人1在引导面221上行进,清洁机器人1先与挡水构件24抵接,然后清洁机器人1继续前进,会挤压挡水构件24而使挡水构件24变形。当清洁机器人1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即将进入定位槽222时或者已经进入定位槽222一小部分时),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和充电端子31(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抵接(如图6所示),然后,随着清洁机器人1的驱动轮13在定位槽222内移动,清洁机器人1的运动状态为前进并下移,同时逐渐恢复到水平状态,在此期间,与清洁机器人1抵接的充电端子31在清洁机器人1的带动下绕枢转轴315向下转动,充电端子31的凸起部314相对于基站本体21向后移动并向下移动(如图6所示位置至图7所示位置),使得凸起部314和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保持紧密抵接。如图6所示,当清洁机器人1稳定在定位槽222的最低点后,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位于清洗槽23处,清洁机器人1的第一抵接部与挡水构件24紧密抵接,清洁机器人1底部的挡板15与第二抵接部223紧密抵接(如图5所示),同时,由于转动的充电端子31带动扭簧发生了转动,从而给充电端子31一个恢复至初始位置(由图7所示位置恢复到图6所示位置)的力,使得充电端子31挤压清洁机器人1,促进两者之间对接的紧密程度。然后,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在清洗槽23中进行清洗,清洁机器人1下方的液体被机体11和挡水构件24阻挡而不会溅到充电端子31上,而且,挡板15和第二抵接部223紧密抵接,能够阻挡被清洁装置12甩出的污液,防止污液流到清洁机器人1的吸污口14处,同时,基站2对清洁机器人1进行充电。当充电结束或清洗工作结束后,随着清洁机器人1离开基站2,充电端子31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挡水构件24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基站2设置清洗槽23能够对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进行清洗,虽然使得基站2功能更加全面,提升了用户体验,但是,由于清洗槽23有一定的深度,使得基站2的底座22高度相应地增加,因此,为了使清洁机器人1能够行驶到清洗槽23的顶部,引导面221需要设置较大的倾斜度。在引导面221上的清洁机器人1处于倾斜状态,当清洁机器人1的驱动轮13进入定位槽222后整体下降并恢复至水平状态,清洁机器人在进入恢复至水平状态的同时需要和充电端子31对接到位,这导致充电端子31同时受到清洁机器人1因下降产生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容易造成充电端子31的损伤。而且,基站2对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也会使得清洁机器人1产生晃动,导致清洁机器人1和充电端子31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使充电端子31受到磨损,也使得清洁机器人1和充电端子31间歇性地脱离接触。
因此,通过将充电端子31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21上,使得充电端子31能够在清洁机器人1的驱动轮13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即将进入定位槽222时或者已经进入定位槽222一小部分时)与清洁机器人1对接,然后充电端子31随着清洁机器人1在定位槽222中移动而活动,使得两者相对静止,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清洁机器人1在下降的过程对充电端子31的冲击力以及和充电端子31之间的摩擦力,对充电端31子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基站2对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进行清洗的过程中,与清洁机器人1抵接的充电端子31能够随着清洁机器人1的晃动而活动,从而与清洁机器人1保持相对静止,进而减小清洁机器人1和充电端子31之间的摩擦,对充电端子31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能够保证充电端子31与清洁机器人1的紧密接触。
进一步,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能够分别和清洁机器人1进行抵接,并互不影响地进行活动,从而使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能够分别保持与清洁机器人1的紧密抵接,避免出现一极端子保持接触而另一极端子断开接触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轮13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驱动轮13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从而使得清洁机器人1在惯性力和重力作用下滑动至定位槽222底部。或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轮13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驱动轮13进行减速,然后进入定位槽222。两种方式均可以减小清洁机器人1在进入定位槽222时的动能,从而在保证完成与基站2对接的条件下,进一步减小对充电端子31的冲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基站2也可以不设清洗槽23和集污装置,即基站2只有充电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基站2只有充电功能的情形下,通过将充电端子31可活动地设置在基站本体21上,使得充电端子31能够在清洁机器人的驱动轮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即将进入定位槽222时或者已经进入定位槽222一小部分时)与清洁机器人1对接,然后充电端子31随着清洁机器人1在定位槽222中移动而相对于基站本体21向后下方移动,在充电过程中,即使清洁机器人1在外界扰动下产生了晃动,充电端子31也能够随清洁机器人1的活动而活动,从而始终与清洁机器人1保持紧密对接,不容易脱离接触。并且,充电端子31能够随着清洁机器人1在定位槽222中移动而活动,从而化解了清洁机器人1的动能,有助于减小清洁机器人1对充电端子31造成的冲击力,对充电端子31起到保护作用。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基站本体21设有倾斜的滑轨316,充电端子31能够沿滑轨316滑动。进一步,充电端子31和基站本体21之间设有作为弹性复位构件的弹簧317,沿滑轨316滑动的充电端子31会挤压弹簧317,从而给充电端子31提供一个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力。
结合图8至图10所示,首先,待清洁面上的清洁机器人1行驶到引导面221上,沿引导面221前进,在引导面221上的清洁机器人1处于倾斜状态。随着清洁机器人1在引导面221上行进,清洁机器人1先与挡水构件24抵接,然后清洁机器人1继续前进,会挤压挡水构件24而使挡水构件24变形。当清洁机器人1行进至定位槽222边沿时(即将进入定位槽222时或者已经进入定位槽222一小部分时),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和充电端子31(正极充电端子311和负极充电端子312)抵接(如图9所示),然后,随着清洁机器人1的驱动轮13在定位槽222内移动,清洁机器人1的运动状态为前进并下移,同时逐渐恢复到水平状态,在此期间,与清洁机器人1抵接的充电端子31在清洁机器人1的驱使下沿滑轨316滑动,充电端子31相对于基站本体21向后移动并向下移动(如图9所示位置至图10所示位置),使得充电端子31和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保持紧密抵接,同时,沿滑轨316滑动的充电端子31压缩弹簧317,从而给充电端子31一个恢复至初始位置(由图10所示位置恢复到图9所示位置)的力,使得充电端子31挤压清洁机器人1,促进两者之间对接的紧密程度。如图10所示,当清洁机器人1在定位槽222中稳定后,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位于清洗槽23当中,清洁机器人1的受电端子和充电端子31紧密抵接,挡水构件24被压弯而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清洁机器人1紧密抵接,此时,清洁机器人1的清洁装置12在清洗槽23中进行清洗,清洁机器人1下方的液体被机体11和挡水构件24阻挡而不会溅到充电端子31上。当充电结束或清洗工作结束后,随着清洁机器人1离开基站2,充电端子31在弹簧317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挡水构件24也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复位。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底座,所述基站本体上设有充电端子,所述底座设有倾斜的引导面以引导所述清洁机器人停靠,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与所述充电端子对接的受电端子和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设有定位槽,所述驱动轮行进至所述定位槽边沿,所述受电端子与所述充电端子接触,所述驱动轮停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受电端子抵压所述充电端子,以使所述充电端子相对于所述基站本体向后下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行进至所述定位槽边沿,所述驱动轮的驱动电机停止工作,以使所述清洁机器人受重力作用滑动至所述定位槽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行进至所述定位槽边沿,所述受电端子接触所述充电端子,所述驱动轮减速进入所述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基站本体枢转连接,所述充电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受电端子抵接;或者,
所述基站本体设有倾斜的滑轨,所述充电端子沿所述滑轨滑动,以相对于所述基站本体前后移动并且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和所述基站本体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构件,以使与所述清洁机器人脱离对接的所述充电端子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端子设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侧壁上,所述基站还设有清洗槽,所述清洁机器人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洗槽容置所述清洁装置以对所述清洁装置进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有挡水构件,所述挡水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端子下方与所述清洗槽之间;所述清洁机器人上设有第一抵接部,所述挡水构件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密封地抵接到一起,以将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隔离在所述挡水构件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基站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停靠在所述基站上的所述清洁机器人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抵接部配合以遮挡从所述清洗槽内逃逸的清洗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构件从所述基站本体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充电端子从所述基站本体凸出的长度,以使所述挡水构件先于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清洁机器人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上设有集污盒和排污口,所述基站还设有集污装置和集污口,所述集污口与所述排污口对接以使所述集污盒内的污物转移至所述集污装置。
CN202110637033.7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Pending CN113261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7033.7A CN113261891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7033.7A CN113261891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1891A true CN113261891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4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7033.7A Pending CN113261891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18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2243A (zh) * 2022-03-02 2022-06-24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2243A (zh) * 2022-03-02 2022-06-24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3806B2 (en)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
KR102440144B1 (ko) 로봇청소기, 그 제어방법, 및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CN212698753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US11678783B2 (en) Cleaning base station and cleaning robot system
EP4023132A1 (en) Intelligent cleaning device
CN114468876A (zh) 基站、清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1723029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5687545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CN113261887A (zh) 一种便于爬坡越障的清洁机器人
CN113261891A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US20230404351A1 (en) Cleaning robot, cleaning system, and cleaning method
CN110037622B (zh) 洗地机底座及洗地机套件
CN114929080B (zh) 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座
KR101322589B1 (ko) 자동 청소기
KR100765208B1 (ko) 로봇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구비하는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KR101352170B1 (ko) 이동형 로봇 청소기
CN212465893U (zh) 自动旋转系统和基站
CN215687546U (zh) 一种设有浮动辊刷的清洁机器人
CN217524967U (zh) 一种便于爬坡越障的清洁机器人
CN220557920U (zh) 自动清洁设备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1299791U (zh) 机器人吸尘器
CN219982794U (zh) 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03402412A (zh) 自动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