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0913B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0913B
CN113260913B CN201980002986.7A CN201980002986A CN113260913B CN 113260913 B CN113260913 B CN 113260913B CN 201980002986 A CN201980002986 A CN 201980002986A CN 113260913 B CN113260913 B CN 113260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re grid
grid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29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0913A (zh
Inventor
黄华
袁广才
谷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6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0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0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0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8Wire-grid 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4Arrangements for aligning or assembling subst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板、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三显示基板,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一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第三显示基板位于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第三显示基板和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线栅偏光片,位于第二显示基板上;以及第一绑定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一液晶盒外;第一线栅偏光片在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在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显示液晶面板,可以通过局域调光技术(Local Dimming,LD)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画质。为了在例如侧入式背光单元使用局域调光技术,需要在显示液晶面板和侧入式背光单元之间增加调光面板,该调光面板可控制预定区域的透光率,对于画面亮度(灰阶)较高的部分,调光面板的相应区域的透光率也高,允许来自背光单元的更多光通过,对于画面亮度较低的部分,调光面板的相应区域的透光率也低,允许来自背光单元的较少光通过,从而达到提高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增强显示画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板;第二显示基板,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第三显示基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第一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以及第一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包括第一接垫部分和第一对位标记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接垫部分被配置为与第一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所述第一接垫部分与所述第一外部电路对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线栅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绑定部分,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外,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包括第二接垫部分和第二对位标记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接垫部分被配置为与第二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所述第二接垫部分与所述第二外部电路对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分设在所述第一液晶盒的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同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靠近所述第二液晶盒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接垫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光学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至少50μm。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将第一显示基板和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以及将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三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以及形成第一绑定部分,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薄膜;对所述第一金属薄膜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金属图形,所述第一金属图形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至少50μm;以及对所述第一金属图形采用纳米压印的方式进行构图以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后,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并且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在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以密闭所述第一液晶盒;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包括清洗具有所述密闭空间的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形成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保护层采用光学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在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形成防静电保护层,并且在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后且在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防静电保护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绑定部分;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外,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被线栅偏光片反射的光被再利用的示意图;
图14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第一液晶盒以及密闭空间的示意图;
图14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的第一封框胶、虚设封框胶以及密闭空间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去除防静电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E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线栅偏光片上形成保护层以及配向层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将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显示基板与第三显示基板对盒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切割第一显示基板、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三显示基板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的第一液晶盒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线栅偏光片上形成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二显示基板的设置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相反侧形成第一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去除保护层并形成配向层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显示基板上形成黑矩阵、彩膜层和配向层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三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二阵列结构以及配向层的示意图;以及
图2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三显示基板的设置第二阵列结构的相反侧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近几年,显示装置例如大尺寸显示装置等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显示装置包括TV,但不限于此。
图1为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盒CL01和第二液晶盒CL02。第一液晶盒CL01和第二液晶盒CL02叠层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液晶盒CL01包括第一显示基板ST1和与第一显示基板ST1相对设置的第二显示基板ST2,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设置第一封框胶SLT1以粘结并密封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第一液晶盒CL01包括位于第一液晶盒CL01内的第一液晶层LCL01。第一液晶盒CL01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基板ST1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的第一偏光片POL01和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的第二偏光片POL02。
如图1所示,第二液晶盒CL02包括第三显示基板ST3和与第三显示基板ST1相对设置的第四显示基板ST4,第三显示基板ST3和第四显示基板ST4之间设置第二封框胶SLT2以粘结并密封第三显示基板ST3和第四显示基板ST4。第二液晶盒CL02包括位于第二液晶盒CL02内的第二液晶层LCL02。第二液晶盒CL02还包括位于第四显示基板ST4的远离第三显示基板ST3一侧的第三偏光片POL03。例如,第一偏光片POL01和第三偏光片POL03的透光轴的方向相同,第二偏光片POL02的透光轴的方向与第一偏光片POL01和第三偏光片POL03的透光轴的方向垂直。
如图1所示,第一液晶盒CL01和第二液晶盒CL02通过贴合层ADL粘结在一起。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单元BLU。背光单元BLU出射的光通过第二液晶盒CL02时可被调制,即,第二液晶盒CL02可控制预定区域的透光率。背光单元BLU和第二液晶盒CL02构成局域调光背光LDBL。
例如,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有第一阵列结构AS01,在第四显示基板ST4的靠近第三显示基板ST3的一侧设有第二阵列结构AS02,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设有第三阵列结构AS03。例如,第一阵列结构AS01包括用以控制第一液晶层LCL01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的第一电极结构,第二阵列结构AS02包括用以控制第二液晶层LCL02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的第二电极结构,第三阵列结构AS03包括黑矩阵和彩膜层。
然而,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的问题。首先,因采用四个显示基板,所以显示装置的透过率低;其次,因第一液晶盒CL01和第二液晶盒CL02之间的间距大,导致彩虹纹明显;再次,形成贴合层ADL的贴合工艺贴合良率一般为70%~80%,贴合良率低,且贴合层ADL导致横纹(mura)等不良;最后,第一液晶盒CL01和第二液晶盒CL02的对位精度通常大于等于300微米,对位精度低,导致画面锐利度低。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a包括:第一显示基板ST1、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三显示基板ST3。如图2所示,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一显示基板ST1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第三显示基板ST3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第三显示基板ST3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CL2。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a还包括: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一绑定部分BD1。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利于第一外部电路EC1绑定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如图2所示,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三显示基板ST3的一侧。例如,第一液晶盒CL1为显示液晶盒,第二液晶盒CL2为调光液晶盒。
在第一外部电路EC1绑定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绑定工艺中,当采用相机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进行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对位标记与第一外部电路EC1上的对位标记进行对位的过程中,若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一绑定部分BD1有交叠,则不利于两个对位标记的对位,影响绑定效果。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从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不干扰两个对位标记的对位,有利于绑定工艺的进行。
例如,显示面板1a还包括第二绑定部分BD2,第二绑定部分BD2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二液晶盒CL2外,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避免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影响第二外部电路EC2绑定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
例如,如图2所示,为避免相互干扰而影响绑定工艺的进行,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a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基板ST1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的偏光片POL1和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的偏光片POL2。例如,偏光片POL1和偏光片POL2的透光轴的方向相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透光轴的方向垂直于偏光片POL1和偏光片POL2的透光轴的方向。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采用三个显示基板,减少了一个显示基板,两个液晶盒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例如,两个液晶盒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一个显示基板的厚度例如缩小了0.5mm,从而可以提高透过率,提高动态对比度,解决了对比度低的问题;因为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则不需要在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之间贴附偏光片,从而,可省去贴附两个液晶盒之间的偏光片的贴合工艺,因不设置两个液晶盒之间的贴合层,从而,可避免彩虹纹、水波纹、摩尔纹等不良,三个显示基板的结构对位精度高,能保持画面锐利度,减轻边界波纹不良,提升显示品质,满足高端产品市场需求。
例如,如图2所示,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置第一保护层PTL1覆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以对其进行保护。例如,第一保护层PTL1的材质包括光学胶,但不限于此。第一保护层PTL1采用光学胶的情况下,可避免对盒后产生气泡。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保护层PTL1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接触。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液晶盒CL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通过第一封框胶SLT1密封以构成第一液晶盒CL1,第二液晶盒CL2由第二显示基板ST2和与第二显示基板ST2相对设置的第三显示基板ST3通过第二封框胶SLT2密封而成。第一显示基板ST1、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三显示基板ST3叠层设置。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液晶盒CL1包括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内的第一液晶层LCL1;第二液晶盒CL2包括位于第二液晶盒CL2内的第二液晶层LCL2。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包括第一接垫部分PP1和第一对位标记MK1至少之一,第一接垫部分PP1被配置为与第一外部电路EC1相连,第一对位标记MK1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第一接垫部分PP1与第一外部电路EC1对位。参考图3和图2,第一接垫部分PP1包括多个第一接垫P1,多个第一接垫P1分为两行,其中一行第一接垫P1与第一集成电路EC11绑定,另一行第一接垫P1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EC12绑定。
例如,如图3所示,为了获得较好的偏振效果,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图3中用虚线框示出了显示区域R1。例如,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
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绑定部分BD2包括第二接垫部分PP2和第二对位标记MK2至少之一,第二接垫部分PP2被配置为与第二外部电路EC2相连,第二对位标记MK2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第二接垫部分PP2与第二外部电路EC2对位。参考图3和图2,第二接垫部分PP2包括多个第二接垫P2,多个第二接垫P2分为两行,其中一行第二接垫P2与第二集成电路EC21绑定,另一行第二接垫P2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EC22绑定。
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绑定部分BD2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分设在第一液晶盒CL1的相对的两侧。该种设置方式可减少设计的变更,不需要对原有方案(例如,如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第二液晶盒的周边走线进行重新设计,并且可以减少绑定过程中的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的物料的物理干扰。例如,该种设置可以不干扰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液晶盒CL2的第二对位标记的识别,绑定过程不发生物理干扰,不干扰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的绑定效果的确认。
参考图3和图2,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包括多条第一金属线MTL1,多条第一金属线MTL1彼此平行,例如,每条第一金属线MTL1的宽度为纳米级,相邻两条第一金属线MTL1的间距为纳米级。多条第一金属线MTL1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每条第一金属线MTL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入射到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光中,平行于第一金属线MTL1的延伸方向的光被反射,垂直于第一金属线MTL1的延伸方向的光可透过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从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可起到偏光片的作用。
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线MTL1的宽度W为50-75nm,相邻两条第一金属线MTL1的间距S为50-75nm,第一金属线MTL1的高度为150-250nm,该参数下的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偏振度可达99.87%。
例如,第一金属线MTL1的宽度W为68nm,相邻两条第一金属线MTL1的间距S为73nm,第一金属线MTL1的高度为178nm。
例如,第一金属线MTL1的宽度为第一金属线MTL1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相邻两条第一金属线MTL1的间距S为相邻两条第一金属线MTL1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例如,第一金属线MTL1的高度为第一金属线MTL1在垂直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方向上的尺寸。
例如,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包括铝,但不限于此。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b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1a相比,区别在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1a相比,区别在于:采用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来代替偏光片POL2。
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中,既包括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也包括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中,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图5所示的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可参照图2所示的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显示面板1d中,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中的第一金属线MTL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中的第二金属线MTL2的延伸方向。
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从而,避免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影响第一外部电路EC1的绑定。
如图5所示,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置保护层PTL1覆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以对其进行保护,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设置保护层PTL2覆盖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以对其进行保护。
设置线栅偏光片(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至少之一),会降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例如,线栅偏光片会对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至少之一内的电场产生影响,使得透过率降低,例如,透过率可降低大约6%。
例如,第一液晶层LCL1和第二液晶层LCL2中至少之一采用负性液晶材料,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液晶材料包括正性液晶材料和负性液晶材料,液晶材料中的液晶分子包括长轴和短轴,沿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为平行介电常数,沿短轴方向的介电常数为垂直介电常数,液晶材料具有各向介电异性。负性液晶材料中,平行介电常数小于垂直介电常数,相应地,正性液晶材料中,平行介电常数大于垂直介电常数。在电场的作用下,负性液晶材料沿液晶分子的短轴偏转,正性液晶材料沿液晶分子的长轴偏转。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因第一液晶层LCL1和第二液晶层LCL2中至少之一采用负性液晶材料,负性液晶材料沿液晶分子的短轴偏转,从而大大降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对显示面板的透过率的影响,提高对比度。
例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中,为了降低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对于第二液晶盒CL2中的电场的影响,可使得第二液晶层LCL2采用负性液晶材料。例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中,为了降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对于第一液晶盒CL1中的电场的影响,第一液晶层LCL1也可以采用负性液晶材料。
例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中,在配向层AM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间还可设置保护层PTL1,保护层PTL1的设置可参照图2中的保护层PTL1的设置,保护层PTL1覆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保护层PTL1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还可设置配向层AM。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参考图6和图5,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包括多条第二金属线MTL2,多条第二金属线MTL2彼此平行,例如,每条第二金属线MTL2的宽度为纳米级,相邻两条第二金属线MTL2的间距为纳米级。每条第二金属线MTL2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第二金属线MTL2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入射到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的光中,平行于第二金属线MTL2的延伸方向的光被反射,垂直于第二金属线MTL2的延伸方向的光可透过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为平行于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
例如,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包括铝,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金属线MTL2的宽度W为50-75nm,相邻两条第二金属线MTL2的间距S为50-75nm,第二金属线MTL2的高度为150-250nm,该参数下的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的偏振度可达99.87%。
例如,第二金属线MTL2的宽度W为68nm,相邻两条第二金属线MTL2的间距S为73nm,第二金属线MTL2的高度为178nm。
例如,第二金属线MTL2的宽度为第二金属线MTL2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相邻两条第二金属线MTL2的间距S为相邻两条第二金属线MTL2在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例如,第二金属线MTL2的高度为第二金属线MTL2在垂直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方向上的尺寸。
例如,如图6所示,为了获得较好的偏振效果,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图6中用虚线框示出了显示区域R1。例如,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1d与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b相比,区别在于:采用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来代替偏光片POL2。
例如,第二绑定部分BD2与第一绑定部分BD1也可以位于第一液晶盒CL1的同一侧。
图8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图。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1e与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1c的区别在于:第二绑定部分BD2与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一液晶盒CL1的同一侧。
如图8所示,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利于第一外部电路EC1绑定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如图8所示,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利于第一外部电路EC1绑定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
如图8所示,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利于第二外部电路EC2绑定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如图8所示,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以利于第二外部电路EC2绑定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
图9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图。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的靠近第二液晶盒CL2的一侧。例如,参考图9和图8,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如图9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包括第一接垫部分PP1和第一对位标记MK1,第二绑定部分BD2包括第二接垫部分PP2和第二对位标记MK2。
如图9所示,第一接垫部分PP1包括多个第一接垫P1,第二接垫部分PP2包括多个第二接垫P2,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从而,可以不干扰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二液晶盒CL2的第二对位标记的识别,绑定过程不发生物理干扰,不干扰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的绑定效果的确认。
如图9所示,多个第一接垫P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多个第二接垫P2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图9中仅示出了两个第一接垫P1和四个第二接垫P2,但第一接垫P1和第二接垫P2的数量不限于图9所示。
如图9所示,为了避免物理干扰,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之外。
例如,如图9所示,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位于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的靠近第二液晶盒CL2的一侧,从而,利于制作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的周边走线。
例如,如图9所示,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一走线L21分别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另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二走线L22分别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条第一走线L21和多条第二走线L22之间具有镂空区域HLR,多个第一接垫P1位于镂空区域HLR内。例如,镂空区域HLR是指在该区域内不设置第一走线L21和第二走线L22,形成第一走线L21和第二走线L22的膜层在该区域被挖空。
图9所示的实施例以虚线表示与第二接垫P2相连的走线L2以便于与第一接垫P1相连的走线L1区分。与第一接垫P1相连的走线L1用实线表示。图9示出了两个第一接垫P1相连的走线L1区分。与第一接垫P1相连的走线L1用实线表示。第一接垫P1的数量以及第二接垫P2的数量不限于图9所示。
图9还示出了多条第一虚设走线DL1和多条第二虚设走线DL2,多条第一虚设走线DL1和多条第二虚设走线DL2的设置利于形成与多个第二接垫P2分别相连的走线。多条第一虚设走线DL1和多条第二虚设走线DL2相对设置,多条第一虚设走线DL1比多条第二虚设走线DL2更靠近第二液晶盒CL2。
如图9所示,第一对位标记MK1位于镂空区域HLR内,从而,可避免物理干扰,避免影响对位。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外部电路EC1包括第一集成电路EC11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EC12,第二外部电路EC2包括第二集成电路EC2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EC2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绑定第一集成电路EC11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EC12,第一集成电路EC11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EC12共同对第一液晶盒CL1进行控制。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绑定第二集成电路EC2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EC22,第二集成电路EC21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EC22共同对第二液晶盒CL2进行控制。
图10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例如,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1g中,第二液晶盒CL2的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液晶盒CL1的一侧包括配向层AM,配向层AM被配置为调节第二液晶层LCL2中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例如,配向层的形成温度小于或等于130℃。当先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再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时,为了使得配向层AM的形成温度不影响第一液晶盒CL1的品质,配向层AM在较低温度下形成。例如,配向层AM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例如,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1g中,在配向层AM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间还可设置保护层PTL1,保护层的设置可参照图2中的保护层PTL1,保护层PTL1覆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保护层PTL1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置配向层AM。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还设置配向层AM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还设置配向层AM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还设置配向层AM3。配向层AM1和配向层AM2被配置为调节第一液晶层LCL1中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配向层AM和配向层AM3被配置为调节第二液晶层LCL2中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
如图10所示,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贴附偏光片POL1。例如,偏光片POL1的透光轴的方向与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的透光轴的方向相同。例如,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的透光轴的方向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透光轴的方向垂直,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所示,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有第一阵列结构AS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设有第二阵列结构AS2,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设有第三阵列结构AS3。例如,第一阵列结构AS1包括用以控制第一液晶层LCL1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的第一电极结构,第二阵列结构AS2包括用以控制第二液晶层LCL2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的第二电极结构,第三阵列结构AS3包括黑矩阵和彩膜层。例如,第二显示基板ST2为显示阵列基板,第三显示基板ST3为调光阵列基板,第一显示基板ST1为彩膜基板,但不限于此。
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封框胶SLT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是指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形成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一封框胶SLT1之外。例如,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第二绑定部分BD2位于第二液晶盒CL2外是指第二绑定部分BD2位于形成第二液晶盒CL2的第二封框胶SLT2之外。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图11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2a以采用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1g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其他显示面板。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2a还包括背光单元BLU。如图11所示,背光单元BLU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
图12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2b给出了背光单元BLU的一种结构。如图12所示,背光单元BLU包括导光板LGP、光学膜片PTS、反射片RFT和光源LS。光源LS位于导光板LGP的侧面。光学膜片PTS位于导光板LGP的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反射片RFT位于导光板LGP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例如,光学膜片PTS包括扩散片、棱镜片和增亮膜中至少之一。光源LS可采用LED,但不限于此。
被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反射的光到达反射片RFT被反射片RFT解偏振,再反射回显示面板得以利用,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透过率。
如图12所示,在显示装置2b中,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结构AS1,第一阵列结构AS1中包括多个显示子像素,每个显示子像素包括产生控制第一液晶层LCL1中的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均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多维电场,但不限于此。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阵列结构AS2,第二阵列结构AS2包括多个调光子像素,每个调光子像素包括产生控制第二液晶层LCL2中的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可均位于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形成多维电场,但不限于此。例如,为了提高显示品质,第一液晶盒CL1的分辨率大于第二液晶盒CL1的分辨率。
图1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被线栅偏光片反射的光被再利用的示意图。线栅偏光片WGP包括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至少之一。被线栅偏光片WGP反射的光经过反射片RFT之后可被解偏振并反射回显示面板,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透过率。图13示出了透过率提升部分RP。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以及将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三显示基板ST3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CL2;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以及形成第一绑定部分BD1,第一绑定部分BD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包括:在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薄膜;对第一金属薄膜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金属图形,第一金属图形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至少50μm;以及对第一金属图形采用纳米压印的方式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
例如,参考图2、图5、图8以及图10,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后,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并且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
例如,参考图2、图4、图5、图7以及图10,第二绑定部分BD2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分设在第一液晶盒CL1的相对的两侧。
例如,参考图3、图6以及图9,第一绑定部分BD1包括第一接垫部分PP1和第一对位标记MK1,第一接垫部分PP1被配置为与第一外部电路EC1相连,第一对位标记MK1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第一接垫部分PP1与第一外部电路EC1对位。
例如,参考图5、图7、图8以及图10,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形成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参考图2至图10,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绑定部分BD2,第二绑定部分BD2形成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二液晶盒CL2外,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参考图3、图6以及图9,第二绑定部分BD2包括第二接垫部分PP2和第二对位标记MK2,第二接垫部分PP2被配置为与第二外部电路EC2相连,第二对位标记MK2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第二接垫部分PP2与第二外部电路EC2对位。
例如,参考图8和图9,第二绑定部分BD2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形成在第一液晶盒CL1的同一侧。
例如,参考图8和图9,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的靠近第二液晶盒CL2的一侧。
例如,参考图8和图9,第二绑定部分BD2包括第二接垫部分PP2,第二接垫部分PP2包括多个第二接垫P2,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一走线L21分别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另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二走线L22分别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条第一走线L21和多条第二走线L22之间具有镂空区域HLR,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镂空区域HLR内。
例如,参考图8和图9,第二接垫部分P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显示基板ST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在第一液晶盒CL1内形成第一液晶层LCL1,形成第二液晶盒CL2包括在第二液晶盒CL2内形成第二液晶层LCL2,第一液晶层LCL1和第二液晶层LCL2至少之一采用负性液晶材料。
例如,参考图2、图4至图5、图7以及图10,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相对设置并密封,形成第二液晶盒CL2包括将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三显示基板ST3相对设置并密封。
例如,参考图2、图5、图7、图8以及图10,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前,先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在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
例如,该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前,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以密闭第一液晶盒CL1。
例如,参考图2、图4、图5、图7以及图10,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形成第一封框胶SLT1以密封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并且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的第一封框胶SLT1之外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以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外的密闭空间。例如,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在同一构图工艺中形成。
例如,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包括清洗具有密闭空间的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可避免在清洗过程中损伤第一液晶盒CL1以及第一绑定部分BD1。
例如,形成线栅偏光片包括:形成金属薄膜,对金属薄膜进行构图以形成金属图形,并采用纳米压印的方法对金属图形进行处理,以形成线栅偏光片。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和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均可采用上述形成线栅偏光片的方法形成。
例如,采用纳米压印的方法对金属图形进行处理包括:在金属图形上形成中间掩膜层,在中间掩膜层上形成压印胶膜,对压印胶膜进行处理形成纳米模板,纳米模板包括多条纳米线,以纳米模板为模板对中间掩膜层和金属膜进行干刻,并去除纳米模板以及剩余的中间掩膜层,形成线栅偏光片。例如,干刻时,可增加保护氮气的流量,以改善线栅偏光片的形貌。
例如,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形成第一封框胶以密封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并且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的第一封框胶SLT1之外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1(如图14A和图14B所示)以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外的密闭空间。例如,第一封框胶和虚设封框胶在同一构图工艺中形成。
例如,参考图2、图5和图10,该制作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液晶盒CL2的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液晶盒CL1的一侧形成保护层PTL1,以避免对盒后产生气泡不良。保护层的材料采用光学胶。
例如,该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后,将第二显示基板ST2的未设置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一侧与第一显示基板ST1对盒以形成第一液晶盒CL1。
例如,该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以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后,将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设置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一侧与第三显示基板ST3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CL2。
例如,参考图3、图6和图9,该制作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的部分上形成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位于第二液晶盒CL2外的部分形成多个第二接垫P2;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例如,参考图8和图9,多个第一接垫P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位于多个第二接垫P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的靠近第二液晶盒CL2的一侧。
例如,参考图8和图9,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一走线L21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个第二接垫P2中的另一部分通过多条第二走线L22与第二液晶盒CL2相连,多条第一走线L21和多条第二走线L22之间具有镂空区域HLR,多个第一接垫P1位于镂空区域HLR内。
图14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第一液晶盒以及密闭空间的示意图。图14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的第一封框胶、虚设封框胶以及密闭空间的示意图。图1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去除防静电保护层的示意图。图16A至图16E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液晶盒的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图1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线栅偏光片上形成保护层以及配向层的示意图。图1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将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显示基板与第三显示基板对盒的示意图。图1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切割第一显示基板、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三显示基板的示意图。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如图14A所示,先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并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形成密闭空间SPC以密闭第一液晶盒CL1。
在对盒之前,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有防静电保护层AEAD,设置防静电保护层是为了在形成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阵列结构的过程中起到防静电的作用。
例如,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形成第一封框胶SLT1以粘结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进而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并且在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之间的第一封框胶SLT1之外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1以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外的密闭空间。
例如,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1在同一构图工艺中形成。如图14A所示,在形成第一封框胶SLT1的同时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1以形成密闭空间SPC密闭第一液晶盒CL1。第一显示基板ST1、第二显示基板ST2以及第一封框胶SLT1围设的空间构成第一液晶盒CL1。
例如,虚设封框胶DSLT1的宽度为1.5-5mm,以确保密闭空间SPC的密闭性以及不对周边的对位标记形成干扰。进一步例如,虚设封框胶DSLT1的宽度为3mm,但不限于此。
在对盒之前,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设有第一绑定部分BD1。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并位于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1之间。例如,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一液晶盒CL1外是指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形成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一封框胶SLT1之外。如图14A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密闭空间SP内。如图14A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位于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1之间。
图14B示出了第一封框胶SLT1以及虚设封框胶DSLT1的平面图。虚设封框胶DSLT1围绕第一封框胶SLT1,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位于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1之间的空间形成密闭空间SPC。
S12、如图15所示,翻转第一液晶盒CL1,使得第二显示基板ST2位于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上方,并去除防静电保护层AEAD。
去除防静电保护层AEAD的目的在于避免后续形成的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从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剥离。
例如,采用抛光法去除防静电保护层,抛光时间大于或等于3分钟,以增加表面平整度,使得表面边缘位置的平整度符合工艺要求。例如,通过抛光法去除防静电保护层可使得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0nm,但不限于此。
例如,参考图14A和图15,在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前,还包括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形成防静电保护层AEAD,并且在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后且在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之前,制作方法还包括去除防静电保护层AEAD。
S13、如图16A至图16E所示,在第一液晶盒CL1的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远离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
例如,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包括清洗具有密闭空间SPC的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因密闭空间SPC的设置,清洗工艺不会影响密闭空间SPC内的元件。清洗采用湿洗方式,例如包括通过水或者药液清洗。
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包括:如图16A所示,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金属薄膜MTF1;如图16B所示,对第一金属薄膜MTF1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金属图形MTP;以及对第一金属图形MTP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
如图16B所示,第一金属图形MTP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以使得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超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R1的边缘至少50μm。图16B示出了显示区域R1以及位于显示区域R1两侧的虚设区域DR。第一金属图形MTP从显示区域R1延伸到虚设区域DR。
对第一金属图形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包括:如图16C所示,在第一金属图形MTP上形成中间掩膜层MSK1;如图16D所示,在中间掩膜层MSK上形成纳米模板MSK2;如图16E所示,以纳米模板MSK2为掩膜对第一金属图形MTP和中间掩膜层MSK1进行干法刻蚀工艺,并去除纳米模板MSK2以及剩余的中间掩膜层。
以纳米模板MSK2为掩膜对第一金属图形MTP和中间掩膜层MSK1进行干法刻蚀工艺而不是采用湿法刻蚀工艺的原因在于:湿法刻蚀工艺容易产生残留。而干法刻蚀工艺不易产生残留。
例如,如图16C所示,中间掩膜层MSK1的厚度为100-200nm。例如,如图16C所示,中间掩膜层MSK1可包括氧化硅层。
如图16E所示,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S14、如图17所示,在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上形成保护层PTL1和配向层AM。例如,保护层PTL1的形成温度小于或等于130℃,但不限于此。保护层PTL1的材料包括光学胶,保护层PTL1可在较低温度下形成,与采用氧化硅材料的保护层相比,在对盒后不产生气泡,防止气泡不良。配向层AM在形成保护层PTL1之后形成。例如,保护层PTL1的厚度为1-3μm。形成保护层PTL1包括涂布光学胶薄膜、曝光和固化,曝光可采用紫外线曝光,例如,紫外线的波长采用365nm,固化能量采用200MJ,但不限于此。例如,固化温度为120℃,时间为1h。
S15、如图18所示,再次翻转第一液晶盒CL1,使得第一显示基板ST1位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上方,并将第二显示基板ST2与第三显示基板ST3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CL2,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贴附偏光片POL1,并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贴附偏光片POL2。
如图18所示,将第二显示基板ST2与第三显示基板ST3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CL2之前,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形成第二绑定部分BD2,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二绑定部分BD2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绑定部分BD1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S16、如图19所示,对第一显示基板ST1、第二显示基板ST2和第三显示基板ST3进行切割,例如,可采用激光切割以实现裂片,切割线位于第一封框胶SLT1和虚设封框胶DSLT1之间,形成包括第一液晶盒CL1和第二液晶盒CL2的显示面板,图19所示的虚线为切割线。例如,对切割线上膜层要求:不要有黑矩阵、金属、树脂等。
例如,当第一绑定部分BD1和第二绑定部分BD2位于第二液晶盒CL2的相对的两侧时,对第一显示基板ST2进行切割以露出第一绑定部分BD1,并对第一显示基板ST2和第二显示基板ST2进行切割以露出第二绑定部分BD2。
当第一绑定部分BD1和第二绑定部分BD2位于第二液晶盒CL2的同一侧时,可对第一显示基板ST1进行切割(第一次切割)以露出第一绑定部分BD1,并对第二显示基板ST2(第二次切割)进行切割以露出第二绑定部分BD2。第一外部电路EC1与第一绑定部分BD1绑定,且第二外部电路EC2与第二绑定部分BD2绑定后,可形成显示面板。例如,由于存在玻璃的边界和刀头的物理干扰,第一次切割和第二次切割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5mm。
例如,如图19所示,在形成第二封框胶SLT2的同时形成虚设封框胶DSLT2。
例如,形成配向层AM包括形成配向膜,对配向膜进行摩擦取向,对取向后的配向膜进行固化,例如,固化温度小于或等于130℃,但不限于此。
图20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的第一液晶盒的示意图。例如,如图20所示,形成第一液晶盒CL1包括在第一显示基板ST1上形成黑矩阵BM和彩膜层CFL及配向层AM1,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阵列结构AS1以及配向层AM2,并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
图2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图2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线栅偏光片上形成保护层的示意图。图2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二显示基板的设置第一线栅偏光片的相反侧形成第一阵列结构的示意图。图2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去除保护层并形成配向层的示意图。图2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一显示基板上形成黑矩阵、彩膜层和配向层的示意图。图2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三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二阵列结构以及配向层的示意图。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如图21所示,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
S22、如图22所示,在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上形成保护层PTL11以在后续工艺中保护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
S23、如图23所示,翻转第二显示基板ST2,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设置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相反侧形成第一阵列结构AS1以及第一绑定部分BD1。
S24、如图24所示,去除保护层PTL11,并在第二显示基板ST的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上形成配向层AM。
S25、如图25所示,在第一显示基板ST1上形成黑矩阵BM、彩膜层CFL和配向层AM1。
S26、将图24所示的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以及第一阵列结构AS1的第二显示基板ST2与图25所示的形成黑矩阵BM、彩膜层CFL和配向层AM1的第一显示基板ST1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形成第一液晶盒还包括在第一液晶盒中形成第一液晶层。
S27、如图26所示,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形成第二阵列结构AS2以及配向层AM3,并在第三显示基板ST3上形成第二绑定部分BD2。
S28、将第一液晶盒中的第二显示基板ST2与形成第二阵列结构AS2的第三显示基板ST3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形成第二液晶盒还包括在形成第二液晶盒中形成第二液晶层。
S29、在第一显示基板ST1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一侧形成偏光片。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配向层AM、配向层AM1、配向层AM2和配向层AM3均可采用聚酰亚胺,但不限于此。
图2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第三显示基板的设置第二阵列结构的相反侧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的示意图。例如,当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设置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时,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三显示基板ST3的设置第二阵列结构AS2的相反侧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第二线栅偏光片WGP2的制作方法可参照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制作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将第一显示基板ST1和第二显示基板ST2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CL1之前,在第二显示基板ST2上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并且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形成在第二显示基板ST2的靠近第一显示基板ST1的一侧。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偏光片POL1和偏光片POL2的透光轴的方向相同,偏光片POL1和偏光片POL2的透光轴的方向与第一线栅偏光片WGP1的透光轴的方向垂直,但不限于此。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阵列结构AS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的第一电极,且还包括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绝缘并形成电场以驱动第一液晶层LCL1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二阵列结构AS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的第三电极,且还包括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彼此绝缘并形成电场以驱动第二液晶层LCL2中的液晶分子旋转。第一阵列结构AS1可参照通常设计。第二阵列结构AS2可参照通常设计。为了图示清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未详细示出第一阵列结构AS1和第一阵列结构AS2的具体结构。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基板。
例如,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器以及包括液晶显示器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某一元件的厚度是指该元件在垂直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例如,某一元件的厚度是指该元件的靠近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表面和远离第二显示基板ST2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二显示基板ST2的方向上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个元件的形状只是示意性的描述,不限于图中所示,可根据需要而定。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构图或构图工艺可只包括光刻工艺,或包括光刻工艺以及刻蚀步骤,或者可以包括打印、喷墨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形成的结构选择相应的构图工艺。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显示基板;
第二显示基板,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
第三显示基板,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
第一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以及
第一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外,
其中,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包括第一接垫部分和第一对位标记至少之一,所述第一接垫部分被配置为与第一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所述第一接垫部分与所述第一外部电路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线栅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绑定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外,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包括第二接垫部分和第二对位标记至少之一,所述第二接垫部分被配置为与第二外部电路相连,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被配置为在绑定工艺中使得所述第二接垫部分与所述第二外部电路对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分设在所述第一液晶盒的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靠近所述第二液晶盒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接垫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光学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至少50μm。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将第一显示基板和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一液晶盒;以及
将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和第三显示基板对盒形成第二液晶盒,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形成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以及
形成第一绑定部分,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液晶盒外,
其中,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包括:
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第一金属薄膜;
对所述第一金属薄膜进行构图以形成第一金属图形,所述第一金属图形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边缘至少50μm;以及
对所述第一金属图形采用纳米压印的方式进行构图以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后,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并且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基板的一侧;
在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以密闭所述第一液晶盒;
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包括清洗具有所述密闭空间的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液晶盒的一侧形成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所述保护层采用光学胶。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在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形成防静电保护层,并且在将所述第一显示基板和所述第二显示基板对盒形成所述第一液晶盒之后且在形成所述第一线栅偏光片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防静电保护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线栅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形成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二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绑定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基板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液晶盒外,所述第二绑定部分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线栅偏光片在所述第三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CN201980002986.7A 2019-12-12 2019-12-1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260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24874 WO2021114176A1 (zh) 2019-12-12 2019-12-1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0913A CN113260913A (zh) 2021-08-13
CN113260913B true CN113260913B (zh) 2023-09-29

Family

ID=76329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2986.7A Active CN113260913B (zh) 2019-12-12 2019-12-1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4244B2 (zh)
CN (1) CN113260913B (zh)
WO (1) WO202111417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0448A1 (zh) * 2013-07-02 2015-01-08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5010573A1 (zh) * 2013-07-22 2015-01-29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153071A (zh) * 2017-12-29 2018-06-1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70859A (zh) * 2019-03-19 2019-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41953A (zh) * 2019-08-01 2019-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2004296B4 (de) * 2011-10-14 2021-01-07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Drahtgitter-Polarisationsplatte und projektionsartigeBildanzeigevorrichtung
JP5943642B2 (ja) * 2012-02-24 2016-07-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立体表示装置
KR20150072173A (ko) * 2013-12-19 2015-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32948B1 (ko) * 2015-01-13 2021-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5572986B (zh) * 2016-01-29 2019-02-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
CN205670223U (zh) * 2016-06-16 2016-11-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32952A (zh) * 2017-05-04 2017-07-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247360B (zh) 2017-08-09 2020-06-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显示装置
CN108957841A (zh) 2018-08-29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286533B (zh) * 2019-05-31 2021-11-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346941A (zh) * 2019-07-12 2019-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0448A1 (zh) * 2013-07-02 2015-01-08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5010573A1 (zh) * 2013-07-22 2015-01-29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153071A (zh) * 2017-12-29 2018-06-1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70859A (zh) * 2019-03-19 2019-06-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41953A (zh) * 2019-08-01 2019-11-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0913A (zh) 2021-08-13
US11914244B2 (en) 2024-02-27
US20230130307A1 (en) 2023-04-27
WO2021114176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4628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0027197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434472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52680B2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25991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7304596A (ja) 表示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110861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10759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74413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132929B1 (ko) 표시장치
CN106773199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73578A (ja) 電子部品接続構造
CN11326091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8797492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O2017038686A1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11650771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677106A (zh) 触摸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摸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2647205U (zh) 显示装置
KR20160001174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선형격자의 제조방법
CN21269421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3915425B2 (ja) 液晶装置、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6877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973979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80092850A (ko) 편광판, 편광판의 제작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US20240097076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