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291A - 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8291A
CN113258291A CN202110535005.4A CN202110535005A CN113258291A CN 113258291 A CN113258291 A CN 113258291A CN 202110535005 A CN202110535005 A CN 202110535005A CN 113258291 A CN113258291 A CN 113258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xis
assembly
image pickup
pickup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35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8291B (zh
Inventor
项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350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8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8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8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two co-ordinates of the ori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可带动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驱动组件与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可带动连动壳体围绕与第一轴线交叉设置的第二轴线旋转,以使得在发现金属障碍物时,能够带动天线组件沿着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旋转,进而达到躲避金属遮挡物的效果,同时,在转动天线组件时,不必对天线组件进行重新卸载和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摄像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像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安全,因此,人们对摄像设备的可靠性也相对要求越来越高。
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天线的信号与使用环境密切相关,若摄像设备的前方存在金属遮挡物,这就会大大影响天线的收发信号,相应地也会影响信号的传输速率。基于此,只能通过手动调整摄像设备以避开金属遮挡物,但不能保证有效地避开金属遮挡物,且有些使用场景下工况复杂多变,无法保证首次定向安装后信号一直稳定,同时,也不能保证该使用场景后续不再出现金属遮挡物,进而使得摄像设备的可靠性低,并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不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设备,以提高摄像设备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连动壳体,设有收容腔;
天线组件,可转动地组装于所述连动壳体;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组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带动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及
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交叉设置。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感应器件和第一感应配合器件;
所述第一感应器件与所述连动壳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能够在所述天线组件转动时感知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以初始化所述天线组件的位置。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部分,所述第一从动部分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部分;和/或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连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壳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连动壳体连接,所述顶盖、所述底座和所述连动壳体形成本摄像设备的外壳。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壳体设有缺口,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支架和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的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朝向所述缺口;和/或
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10度;和/或
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360度;和/或
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交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包括用于收容天线组件的天线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收容腔和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收容腔;
所述天线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密封腔。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轴线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天线收容腔位于同一侧,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信号收发组件,所述信号收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馈线,所述天线馈线穿过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信号收发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理线板,所述理线板包括理线槽,所述天线馈线沿所述理线槽走线;和/或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卡线夹,所述卡线夹连接于所述连动壳体,所述卡线夹包括卡线槽,所述天线馈线穿过所述卡线槽;和/或
所述天线馈线包括用于加长所述天线馈线的冗余段,所述冗余段设置于所述天线收容腔内,所述冗余段随着所述天线组件的转动展开或折叠。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油封,所述天线收容腔和所述第一收容腔通过所述第一油封隔开,
所述第一油封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油封环绕所述第一轴线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连动壳体的转动部位处,所述第一油封包括与所述连动壳体密封结合的第一壳体密封面,以及与所述天线组件密封结合的天线密封面,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面与所述天线密封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天线密封面指向所述第一壳体密封面的方向伸缩变形;和/或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二油封和与所述连动壳体相对转动的连接件,所述第二油封环绕所述第二轴线设置,位于所述连动壳体和所述连接件的转动部位处,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收容腔,
所述第二油封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油封包括与所述连动壳体密封结合的第二壳体密封面,以及与所述连接件密封结合的连接件密封面,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面与所述连接件密封面之间,且沿着所述连接件密封面指向所述第二壳体密封面的方向伸缩变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头,包括镜头;
连动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连动壳体组装在所述摄像头的上方,所述连动壳体的侧壁设有缺口;
天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可转动地组装于所述连动壳体,所述天线组件朝向所述缺口;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组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带动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在所述缺口的纵向深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连动壳体俯仰运动,所述运动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交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壳体包括形成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隔板,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交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包括天线收容腔和第一收容腔,所述天线组件收容在所述天线收容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收容腔设置为密封腔。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信号收发组件,所述信号收发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轴端和从所述轴端引出的天线馈线,所述天线馈线设置成依次穿出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天线收容腔,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与所述信号收发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动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腔体侧盖和垂直主支架,所述腔体侧盖和所述垂直主支架密封接合,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垂直主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天线组件的所述轴端插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轴端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垂直主支架密封接合,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组装于所述垂直主支架的理线板,所述理线板包括理线槽,所述天线馈线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沿所述理线槽走线。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出线槽,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伸出的所述天线馈线,通过所述出线槽穿入所述第二空间,所述信号收发组件包括与所述天线馈线连接的接线端,所述出线槽与所述接线端正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卡线夹,所述卡线夹与所述连动壳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卡线夹包括卡线槽,所述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出线槽与所述接线端之间,与所述出线槽以及所述接线端相对。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主动齿轮、第一同步从动齿轮和第一同步齿带;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连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同步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同步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齿带与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将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天线组件。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腔体、天线支架、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的天线辐射体和用于实现天线组件接地的导电泡棉,所述天线腔体与所述天线支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天线支架组装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天线辐射体正对所述缺口,所述导电泡棉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支架,以通过所述天线支架借助外界介质连接于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可带动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驱动组件与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可带动连动壳体围绕与第一轴线交叉设置的第二轴线旋转,以使得在发现金属障碍物时,能够带动天线组件沿着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旋转,进而达到躲避金属遮挡物的效果,同时,在转动天线组件时,不必对天线组件进行重新卸载和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摄像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设备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设备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的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请参见图1~3,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摄像设备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收容腔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爆炸图,该摄像设备可以包括连动壳体100、天线组件200、第一驱动组件300和第二驱动组件400。
如图1~3所示,连动壳体100设有收容腔110。天线组件200可转动地组装于上述连动壳体100,第一驱动组件300设置于上述收容腔110内,与该连动壳体100组装,上述第一驱动组件300与天线组件200传动连接,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见图1中显示的“A”)旋转。第二驱动组件400设置于收容腔110内,与连动壳体100传动连接,带动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见图1显示的“B”)旋转;其中,上述第一轴线和上述第二轴线交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多少角度以及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多少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旋转角度与金属遮挡物在本摄像设备的位置有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10度,例如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10度,但不仅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360度,例如,10度、30度、60度、80度、100度、150度、180度、200度、230度、260度、300度、330度、360度。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天线组件200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遮挡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组件300与天线组件200传动连接,换言之,第一驱动组件300在运动的同时,会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相应地,第二驱动组件400与连动壳体100传动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驱动组件400运动的同时,会带动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鉴于连动壳体100的收容腔110内设置天线组件200,这样,第二驱动组件400运动时,连动壳体100以及连动壳体100内的第一驱动组件300和天线组件200也会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在这样的基础上,若第一驱动组件300继续运动,则天线组件200既能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又能跟随运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垂直交叉,若第一轴线为相对地面水平的轴线(简称水平轴线,如图1中的A),那么第二轴线就是相对地面垂直的轴线(简称垂直轴线,如图1中的B),这样,天线组件200就能够围绕水平轴线和垂直轴线旋转运动,使得可以任意调整天线组件200达到预设位置,以避免金属遮挡物的影响。
摄像设备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为了避免摄像设备内部零部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连动壳体100包括形成于收容腔110内的隔板120,收容腔110通过所述隔板120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天线组件200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0收容于第一空间;第二驱动组件400收容于第二空间,第二驱动组件400与连动壳体100传动连接,带动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交叉。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20将收容腔110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实现合理布局,避免第一空间内的天线组件200和第一驱动组件300,与,第二空间内的第二驱动组件400相互影响。本实施例的隔板120可以依据天线组件200、第一驱动组件300和第二驱动组件400在连动壳体100内的安装位置设置其构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间包括用于收容天线组件200的天线收容腔111和用于收容第一驱动组件300的第一收容腔112,第二空间包括用于收容第二驱动组件400的第二收容腔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收容腔111、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密封腔。在该实施例中,天线收容腔111、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中的任一个可以设置为密封腔,还可以是天线收容腔111和第一收容腔112设置为密封腔,还可以是天线收容腔111和第二收容腔113设置为密封腔,还可以是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设置为密封腔,还可以是天线收容腔111、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均设置为密封腔。上述第一收容腔112的结构与第一驱动组件300的结构相关,第二收容腔113的结构与第二驱动组件400的结构相关,基于此,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可以是结构相同的收容腔,也可以结构不同的收容腔,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设置的密封腔能够尽量保证密封腔体内零部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进一步提高摄像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使得天线组件200的收、发信号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天线收容腔111和第二收容腔113分别设置于第二轴线的两相对侧,第一收容腔112和天线收容腔111位于同一侧,摄像设备包括信号收发组件500,信号收发组件500收容于第二空间内的第二收容腔113,天线组件200包括与第一驱动组件300传动连接的轴端和从轴端引出的天线馈线210,天线馈线210设置成依次穿出所述第一收容腔112和所述天线收容腔111,在所述第二收容腔113与所述信号收发组件500电连接。作为一个实施例,信号收发组件500可以为RF模块,RF模块设置于第二收容腔113,天线馈线210穿过第一收容腔112和第二收容腔113,与RF模块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鉴于RF模块设置于第二收容腔113,天线组件200设置于天线收容腔111,为了避免RF模块与天线组件200由于相隔距离较近可能会产生信号相互干扰的现象,本实施例设置RF模块的第二收容腔113和设置天线组件200的天线收容腔111分别设置于第二轴线的两相对侧,以减弱RF模块产生的信号和天线组件200产生的信号之间相互干扰,进而进一步提高摄像设备中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使得天线组件200的收、发信号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连动壳体100的侧壁设有缺口130,所述天线组件200包括天线支架220和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220的天线辐射体230,所述天线辐射体230朝向所述缺口130。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馈线210可以附着于天线支架220,这种附着形式可以是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成型方式、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表贴方式或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背胶方式,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所述天线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天线腔体240,所述天线腔体240与所述天线支架220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天线馈线210的接地端的所述导电泡棉250;所述导电泡棉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支架220,以通过所述天线支架220借助外界介质连接于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天线组件200牢固地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220,天线辐射体230朝向缺口130能够避免连动壳体100对天线信号的遮挡,进一步提高天线组件收、发信号的成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组件200在上述缺口130的纵向深度方向相对于连动壳体100俯仰运动,这样,天线组件200朝向缺口130,并在该缺口130的纵向深度方向相对于连动壳体100俯仰运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俯仰运动,第一轴线与运动壳体100的中轴线垂直交叉,这样有助于避免连动壳体100在其纵向方向上对天线信号的遮挡,以提高天线组件200收、发信号的成功率。这里所说的“纵向深度方向”与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感应器件和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所述第一感应器件与所述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与所述天线组件200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器件600能够在所述天线组件200转动时感知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以初始化所述天线组件20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存在金属遮挡物遮挡摄像设备时,控制天线组件200转动,以在天线组件200的转动下带动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转动,使得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恢复到初始位置,即归零,这样可以进一步控制天线组件200转动,以使天线组件200能够避开金属遮挡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00上,第一驱动组件300与天线组件200同步动作,使得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与天线组件200保持相对固定,以在第一驱动组件300转动时,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能够随着第一驱动组件300的转动而转动。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连动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以将第一感应器件产生的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同时电路板还可以为第一感应器件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驱动组件300可以包括第一从动部分310,所述第一从动部分310与所述天线组件200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部分3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部分310可以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以使第一感应器件在被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感知,进而初始化天线组件200的位置。相应地,初始化天线组件200的位置后,第一从动部分310进一步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到能够避免金属遮挡物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组件300还包括第一主动部分320,天线组件200与第一从动部分310保持相对固定,第一主动部分320与所述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并与第一从动部分310连接,在第一主动部分320的带动下,第一从动部分310随着第一主动部分320带动天线组件200转动,以实现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从动部分310和第一主动部分320可以是一对齿轮组,第一主动部分320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部分310为从动齿轮,上述摄像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1400,第一电机1400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与天线组件200保持相对固定,以为天线组件200平稳地传递动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动部分320为从动轮,第一从动部分310为凸轮,从动轮与第一电机1400连接,凸轮与天线组件200保持相对固定,以实现第一电机1400运动的传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动部分320包括第一同步主动齿轮321,第一从动部分310包括第一同步齿带311和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第一电机1400与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第一电机1400的输出端与第一同步主动齿轮321连接,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与所述天线组件200连接,第一同步主动齿轮321通过所述第一同步齿带311与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传动连接,将第一电机1400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天线组件200,以通过第一同步齿带311分别与第一同步主动齿轮321和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配合组装。第一电机1400转动,可通过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带动天线组件20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400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以在确定前方存在金属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器向第一电机1400下达重置指令,第一电机1400按照重置指令带动第一同步齿带311转动,在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感知到第一感应器件后,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在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第一电机1400停止转动,从而达到重置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目的,随之,控制器依据金属遮挡物所在方位,向第一电机1400下达用于表征电机转动步数的避开指令,从而使得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就是第一电机1400在按照避开指令转动预设步数后对应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转动的角度,进而达到避免金属遮挡物的目的。可见,应用本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能够借助第一同步主动齿轮321、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和第一同步齿带311的配合稳定地实现运动地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包括光电挡片610,上述第一感应器件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挡片610相对天线组件200固定设置,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电路板,并与光电挡片610相对设置,电路板与连动壳体100相对固定设置,光电传感器通过感知所述光电挡片610,重置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路板可以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以在确定感知光电挡片610后向控制器发送表征感知光电挡片610的反馈信号,以供控制器依据反馈的信号向第一电机1400发送步数信号。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包括用于产生红外线的发射器,上述感应器件可以是用于接收红外线的接收器,上述发射器安装于第一从动部分310,接收器与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以通过感知所述发射器产生的红外线,重置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发射器和接收器都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得发射器按照控制器的开启指令产生红外线,接收器感知红外线后向控制器发送表征感知红外线的反馈信号,以供控制器依据反馈的信号向第一电机1400发送步数信号,进而达到重置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初始位置的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摄像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可转组装天线组件200的第一支撑架700;所述第一支撑架700安装于所述连动壳体10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组件200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架700,且所述天线组件200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700独立转动,所述第一主动部分32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700,并可带动所述天线组件200沿着所述连动壳体100的第一轴线转动,以在第一支撑架700的支撑下,稳定地实现天线组件200的转动。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7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腔体侧盖710和垂直主支架720,所述腔体侧盖710和所述垂直主支架720密封接合,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腔112,所述垂直主支架720包括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12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天线组件200的所述轴端插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轴端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垂直主支架720密封接合,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12内且组装于所述垂直主支架720的理线板800,所述理线板800包括理线槽810,所述天线馈线210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沿所述理线槽810走线。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动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00中的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天线组件200的轴端插置于安装孔内,并可在传动部分传动的连接下,带动上述轴端在安装孔内转动。上述天线馈线210沿所述理线槽810走线,可以防止天线馈线210打结或是折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隔板120包括出线槽,从所述第一收容腔112内伸出的所述天线馈线210,沿着隔板120在天线收容腔111内延伸至出线槽,通过所述出线槽穿入所述第二空间,与第二收容腔113内的信号收发组件500连接。所述信号收发组件500包括与所述天线馈线210连接的接线端,所述出线槽与所述接线端正对。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与出线槽正对设置,可以避免天线馈线210因缠绕或歪斜造成天线馈线210与接线端接触不良的问题,进而影响信号的收、发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卡线夹1500,所述卡线夹1500连接于所述连动壳体100,并与所述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卡线夹1500包括卡线槽1510,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出线槽与所述接线端之间,与所述出线槽以及所述接线端相对,所述天线馈线210穿过所述卡线槽1510,以通过卡线夹1500和卡线槽1510限制天线馈线210走向,使得天线馈线210沿着预设的理线槽810走向,以防止天线馈线210因拉扯出现与RF模块脱离的现象,从而能够保证天线馈线210与RF模块连接的可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馈线210包括用于加长所述天线馈线210的冗余段,所述冗余段设置于所述天线收容腔111内,所述冗余段随着所述天线组件200的转动展开或折叠,以防止由于天线馈线210长度有限而造成的拉扯现象,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天线馈线210与RF模块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撑架700还包括:垂直副支架730、转动轴740和转动轴承750;所述垂直主支架720和所述垂直副支架730分别设有轴承安装孔,垂直主支架720和垂直副支架730间隔安装于所述连动壳体100内,所述转动轴740固定安装于所述天线腔体240,所述转动轴74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动轴承750对应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孔,且贯穿于述垂直主支架720的轴承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主动部分320连接,以在所述第一主动部分320带动下,可带动所述天线组件200相对于述垂直主支架720和所述垂直副支架730独立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740可以与天线腔体一体化加工,也可以与天线腔体单独加工,并固定安装于天线腔体上。转动轴740形成为天线组件200的轴端。转动轴承750可以通过转动轴承压盖760分别安装于垂直主支架720和垂直副支架730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主支架720和垂直副支架730的设置,能够在提供支撑天线腔体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整体结构的重量以及连动壳体100空间的占用率,而且转动轴740以及转动轴承750的涉及也能够为天线腔体的转动增加稳定性。作为一个实施例,若第一从动部分330包括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则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安装于转动轴740,以在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转动下,带动转动轴740转动,使得安装于转动轴740上的天线腔体240转动,进而实现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单且稳固地实现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进一步提高避开金属遮挡物的可靠性。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电路板可以安装于理线板800,并通过理线板800固定安装于垂直主支架720,以使得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与垂直主支架720保持相对固定,进而保持重置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准确度。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光电挡片610包括侧板611、横板612和圆环613,所述侧板611设置于所述圆环613和所述横板612之间,所述横板612和所述圆环613板面相对设置,所述横板612的侧边不超出所述第一同步从动齿轮312的外边缘。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挡片610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和拆卸。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油封900,所述天线收容腔111和所述第一收容腔112通过所述第一油封900隔开,所述第一油封900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油封900环绕所述第一轴线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天线组件200与所述连动壳体100的转动部位处,所述第一油封900包括与所述连动壳体100密封结合的第一壳体密封面,以及与所述天线组件200密封结合的天线密封面,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密封面与所述天线密封面之间,且沿着所述天线密封面指向所述第一壳体密封面的方向伸缩变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封900能够将天线收容腔111和第一收容腔112隔离开,在安装第一油封900时,第一弹性件呈压缩状态,以使得第一油封900能够设置于天线组件200与连动壳体100的转动部位处,在第一油封900完全设置于天线组件200与连动壳体100的转动部位处之后,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恢复,使得第一油封900能够呈过盈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天线组件200与所述连动壳体100的转动部位处,进而进一步提高天线腔和第一收容腔112的密封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油封900密封安装于所述转动轴740和所述垂直主支架720的轴承安装孔之间的空隙,进而达到密封天线腔体240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一油封压板1000;所述第一油封900通过所述第一油封压板1000固定于垂直主支架720,其中,所述第一油封900与所述转动轴承750间隔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孔内,起到稳固第一油封900的作用,使得第一油封900能够更加稳固地密封和隔绝天线收容腔111和第一收容腔,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直主支架720的轴承安装孔的内侧壁设有间隔台阶,所述转动轴承750和所述第一油封900分别设置于所述间隔台阶两侧,以在不影响转动轴740转动的同时,达到密封天线腔体240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收容腔112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700还包括密封圈770;所述腔体侧盖710盖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0,并通过所述密封圈770固定安装于所述垂直主支架720,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400暴露在所述腔体侧盖710外,以能够起到保护第一感应器件和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的作用,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弱外部环境对第一驱动组件300和天线组件200的影响。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感应器件和第二感应配合器件;所述第二感应配合器件与所述连动壳体100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感应器件与所述底座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感应器件能够在所述连动壳体100转动时感知所述第二感应配合器件,以初始化所述连动壳体10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器件可以与第一感应器件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感情器件不同,相应地,第二感应配合器件可以与第一感应器件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不相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针对第二感应器件和第二感应配合器件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感应器件和第一感应配合器件600,本实施例对第二感应器件和第二感应配合器件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400可以包括第二从动部分410和第二主动部分420,第二从动部分410与连动壳体100连接,第二主动部分420与第二从动部分410传动连接,在第二主动部分420的带动下,第二从动部分410随着第二主动部分420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动部分420包括第二电机421,第二从动部分410包括第二同步主动齿轮411、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和第二同步齿带413;第二电机421与连动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21的输出端与第二同步主动齿轮411带连接,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与连动壳体100连接,第二同步主动齿轮411通过所述第二同步齿带413与所述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传动连接,将所述第二电机421的动力传递给连动壳体100,以通过第二同步主动齿轮411、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转动与第二同步齿带413配合组装,在第二电机421的转动下带动连动壳体10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421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以在确定前方存在金属遮挡物的情况下,控制器向第二电机421下达重置指令,第二电机421按照重置指令带动第二同步齿带413转动,在第二感应配合器件感知到第二感应器件后,向控制器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在收到感应信号后,控制第二电机421停止转动,从而达到重置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的目的,随之,控制器依据金属遮挡物所在方位,向第二电机421下达用于表征第二电机421转动步数的避开指令,从而使得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带动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二预设角度,该第二预设角度就是第二电机421在按照避开指令转动预设步数后对应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转动的角度,进而达到避免金属遮挡物的目的。上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支撑架414,上述第二支撑架414固定安装于连动壳体100内,且与第二从动部分410组装,并在第二主动部分42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电机421安装于第二支撑架414,通过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带与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配合组装,以带动所述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转动,第二支撑架414与连动壳体100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连接,以在第二电机421电动下,通过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带动第二支撑架414转动,进而使得连动壳体100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能够简单且稳固地实现连动壳体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进而进一步提高避开金属遮挡物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顶盖1700和底座1100;所述顶盖1700和所述底座1100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壳体100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连动壳体100连接,所述顶盖1700、所述底座1100和所述连动壳体100形成本摄像设备的外壳。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顶盖1700可以用于安装于外部建筑物,顶盖1700和底座1100分别与连动壳体100相对独立转动,顶盖1700和底座1100保持相对不动,以进一步起到稳固摄像设备的作用。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头1600,所述摄像头1600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100,以调节所述摄像头1600的拍摄角度,在摄像设备处于已安装用于监控状态下,连动壳体组装在摄像头1600的上方。鉴于底座1100与顶盖1700保持不动,这样,能够为摄像头1600提供稳定性,便于拍摄,从而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摄像头1600拍摄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二油封1200和与所述连动壳体100相对转动的连接件,所述第二油封1200环绕所述第二轴线设置,位于所述连动壳体100和所述连接件的转动部位处,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收容腔113,所述第二油封1200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油封1200包括与所述连动壳体100密封结合的第二壳体密封面,以及与所述连接件密封结合的连接件密封面,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面与所述连接件密封面之间,且沿着所述连接件密封面指向所述第二壳体密封面的方向伸缩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第二油封1200时,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以使得第二油封1200能够设置于连动壳体100和所述连接件的转动部位处,在第二油封1200设置于连动壳体100和连接件的转动部位处之后,呈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件恢复,以使得第二油封1200能够呈过盈配合地设置于连动壳体100和连接件的转动部位处,进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收容腔113的密封性。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上述第二支撑架414包括带有安装孔的连接板4141、环动轴4142和环动轴承4143;所述连接板4141设置于所述连动壳体100内,所述环动轴4142固定连接于所述顶盖1700和所述底座1100,并通过所述环动轴承4143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141,且与所述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和环动轴4142连接,以在所述第二同步从动齿轮412的转动下,使得所述连接板4141带动所述连动壳体100相对所述顶盖1700和所述底座1100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环动轴承4143可以通过第二环动轴承压板4144安装于环动轴4142上。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安装孔内侧壁设有隔离台阶;所述环动轴承4143和所述第二油封1200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台阶两侧,所述第二油封1200密封安装于所述环动轴4142和所述主安装孔之间的空隙,并与所述腔体底座1100相对设置,以进一步提高第二腔体的密封性,实现对第二腔体内第二驱动组件400的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油封1200第二油封压板1300;所述环动轴承4143和所述第二油封1200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台阶两侧,所述第二油封1200密封安装于所述环动轴4142和所述主安装孔之间的空隙,并通过第二油封压板1300安装于所述连接板4141,其中,第二油封压板1300和所述底座1100相对设置,起到稳固第二油封1200的作用,进一步加固第二油封1200的稳固性。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环动轴4142与上述底座1100呈一体化成型设置于所述底座1100的中心位置,以提高环动轴4142与底座1100连接的稳定性,且不会由于震动出现连接松动现象,从而也进一步提高本摄像设备的可靠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动轴4142与所述顶盖1700呈一体化成型设置于所述顶盖1700的中心位置,以使得第二电机421能够带动连动壳体100能够围绕第二轴线转动,从而也进一步提高环动轴4142与顶盖1700连接的稳固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摄像设备的可靠性。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300与天线组件200传动连接,可带动天线组件200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驱动组件400与连动壳体100传动连接,可带动连动壳体100围绕与第一轴线交叉设置的第二轴线旋转,以使得在发现金属障碍物时,能够带动天线组件200沿着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旋转,进而达到躲避金属遮挡物的效果,同时,在转动天线组件200时,不必对天线组件200进行重新卸载和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摄像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动壳体,设有收容腔;
天线组件,可转动地组装于所述连动壳体;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组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带动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及,
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第一感应器件和第一感应配合器件;
所述第一感应器件与所述连动壳体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能够在所述天线组件转动时感知所述第一感应配合器件,以初始化所述天线组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部分,所述第一从动部分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部分;和/或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连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顶盖和底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壳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连动壳体连接,所述顶盖、所述底座和所述连动壳体形成本摄像设备的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调节所述摄像头的拍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壳体设有缺口,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支架和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的天线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体朝向所述缺口;和/或
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10度;和/或
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的角度的范围值为0~360度;和/或
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包括用于收容天线组件的天线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收容腔和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收容腔;
所述天线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密封腔。
8.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包括镜头;
连动壳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连动壳体组装在所述摄像头的上方,所述连动壳体的侧壁设有缺口;
天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可转动地组装于所述连动壳体,所述天线组件朝向所述缺口;
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连动壳体组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天线组件传动连接,带动所述天线组件围绕第一轴线在所述缺口的纵向深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连动壳体俯仰运动,所述运动壳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壳体包括形成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隔板,所述收容腔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连动壳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连动壳体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包括天线收容腔和第一收容腔,所述天线组件收容在所述天线收容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收容腔设置为密封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信号收发组件,所述信号收发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天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轴端和从所述轴端引出的天线馈线,所述天线馈线设置成依次穿出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天线收容腔,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与所述信号收发组件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腔体、天线支架、附着于所述天线支架的天线辐射体和用于实现天线组件接地的导电泡棉,所述天线腔体与所述天线支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天线支架组装在所述缺口处,所述天线辐射体正对所述缺口,所述导电泡棉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支架,以通过所述天线支架借助外界介质连接于地。
CN202110535005.4A 2021-05-17 2021-05-17 摄像设备 Active CN113258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5005.4A CN113258291B (zh) 2021-05-17 2021-05-17 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35005.4A CN113258291B (zh) 2021-05-17 2021-05-17 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291A true CN113258291A (zh) 2021-08-13
CN113258291B CN11325829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7182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35005.4A Active CN113258291B (zh) 2021-05-17 2021-05-17 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82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68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9940A (en) * 1992-09-14 1995-02-14 Cal Corporation Antenna pointing mechanism
US20080316133A1 (en) * 2006-12-19 2008-12-25 Ramon Guixa Arderiu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the Radiation Diagram on an Antenna
WO2009088111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Satmark International Ltd. Antenna system for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atellite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202374265U (zh) * 2011-12-16 2012-08-08 成都创亿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卫星通信伺服系统
EP2549585A1 (en) * 2011-07-21 2013-01-23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positioning reflectors, such as passive reflectors
CN106063032A (zh) * 2014-02-26 2016-10-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6498468U (zh) * 2016-12-09 2017-09-1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摄像机
CN107658567A (zh) * 2017-10-18 2018-02-02 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Rfid全向动态扫描天线系统
CN208479775U (zh) * 2018-06-15 2019-02-05 常州市维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用一体式雷达球机
CN110829027A (zh) * 2019-11-22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和客户终端设备
CN111010203A (zh) * 2019-11-22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
CN210380897U (zh) * 2019-10-09 2020-04-21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转动网桥
CN111163372A (zh) * 2019-12-28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CN111430881A (zh) * 2020-03-31 2020-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752395U (zh) * 2020-08-11 2021-03-19 广州市宏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摄像装置
CN112584042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9940A (en) * 1992-09-14 1995-02-14 Cal Corporation Antenna pointing mechanism
US20080316133A1 (en) * 2006-12-19 2008-12-25 Ramon Guixa Arderiu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the Radiation Diagram on an Antenna
WO2009088111A1 (en) * 2008-01-10 2009-07-16 Satmark International Ltd. Antenna system for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atellite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EP2549585A1 (en) * 2011-07-21 2013-01-23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positioning reflectors, such as passive reflectors
CN202374265U (zh) * 2011-12-16 2012-08-08 成都创亿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卫星通信伺服系统
CN106063032A (zh) * 2014-02-26 2016-10-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天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6498468U (zh) * 2016-12-09 2017-09-1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摄像机
CN107658567A (zh) * 2017-10-18 2018-02-02 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 Rfid全向动态扫描天线系统
CN208479775U (zh) * 2018-06-15 2019-02-05 常州市维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用一体式雷达球机
CN210380897U (zh) * 2019-10-09 2020-04-21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转动网桥
CN110829027A (zh) * 2019-11-22 2020-0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和客户终端设备
CN111010203A (zh) * 2019-11-22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
CN111163372A (zh) * 2019-12-28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CN111430881A (zh) * 2020-03-31 2020-07-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752395U (zh) * 2020-08-11 2021-03-19 广州市宏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摄像装置
CN112584042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368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设备
CN115013680B (zh) * 2022-08-09 2022-11-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291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29137A1 (zh) 无人飞行器云台及其承载支架
US10939021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13258291B (zh) 摄像设备
CN112437741B (zh) 万向节装置和飞行设备
US20200159209A1 (en) Drone tracking steered antenna system
CN113259548A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08741B (zh) 无人飞行器跟踪天线,遥控器套件以及无人飞行器套件
US11343924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avionics system thereof
US1129721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11638638A (zh) 腕戴式装置
AU2021428561B2 (en) Modular floodlight system
CN113315892B (zh) 摄像机
CN215646984U (zh) 摄像机
WO2022000846A1 (zh) 雷达组件及具有该雷达组件的可移动平台
CN113167884A (zh) 雷达组件及具有该雷达组件的可移动平台
CN110476409A (zh) 拍摄装置
CN113511342B (zh) 电控装置及无人机
CN213302506U (zh) 雷达组件及具有该雷达组件的可移动平台
CN113120247A (zh) 云台、云台控制方法、无人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685666U (zh) 一种云台、无人机及控制系统
CN218275074U (zh) 客户前置设备
WO2021218163A1 (zh) 云台、拍摄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WO2021223082A1 (zh) 旋转雷达及可移动平台
CN217825076U (zh) 深度摄像机及摄像设备
CN219414225U (zh) 调节装置、投影仪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