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3260A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43260A CN113243260A CN202110578015.6A CN202110578015A CN113243260A CN 113243260 A CN113243260 A CN 113243260A CN 202110578015 A CN202110578015 A CN 202110578015A CN 113243260 A CN113243260 A CN 1132432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lla
- konjak
- soil
- planting
- s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2—Germinating apparatus; Determining germination capacity of seed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间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包括: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肥沃、pH值6~7.5之间的轻质沙土壤,并于前作物收获后或种植前1个月,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杂草、碎石,深翻整地并消毒;选择优质魔芋于紫苏,并进行预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魔芋与紫苏间作的栽培方法,魔芋与紫苏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比例种植,可以形成多样性环境,减缓病虫害的发生。本发明减少土壤勿让,提高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在魔芋种植过程中采用恒温培育替代传统的苗田培育,不仅缩短了秧苗培育时间,且增加了秧苗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间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魔芋(Amorphophallus)又称蒟蒻、花梗莲,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ophallus blume)的总称。魔芋栽培具有喜湿润、怕积水、喜凉爽、怕高温、喜弱光、耐遮阴的特点,魔芋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其块茎富含葡甘聚糖、果胶、生物碱、淀粉及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之功效,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大量含有葡甘聚糖的植物,魔芋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预防肥胖和缓慢减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化妆品、石油等多个领域。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又称桂荏、白苏、赤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腌渍。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土、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果树幼林下均能栽种。紫苏全身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叶子中就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蛋白质、脂肪等,此外紫苏中还有一种芳樟醇物质,能起到消灭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17种细菌,能起到非常好的消毒杀菌作用。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
主要价值: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由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目前报道的魔芋间作植物主要有玉米、橡胶、猕猴桃、脐橙、地膜豇豆、地膜菜豆、核桃、林木、马铃薯、桑树。
经查阅有关资料,目前没有见到有关紫苏间作的有关报道。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没有魔芋于紫苏间作的方法。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苗田培育中秧苗培育时间长,秧苗的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包括:
步骤一,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肥沃、PH值6~7.5之间的轻质沙土壤,并于前作物收获后或种植前1个月,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杂草、碎石,深翻整地并消毒;选择新品种金地1号魔芋作为种芋,于播种前将种芋翻晒1~2天,并用多元消毒粉拌种;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
步骤二,将魔芋种放置到种芋筐内进行催芽,托盘底部垫有一层医用消毒海绵,魔芋种子表面喷洒一层营养液后,托盘放置到恒温箱内恒温培育,每隔16小时喷洒一次营养液,控制恒温箱内的温度为35-37℃,恒温培育至魔芋种子出芽,在种芋贮藏室内进行;待芽长2-3cm时,选择气温超过20-25℃的早晨进行种植;
步骤三,魔芋和紫苏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50厘米拉绳开墒种植,沟宽30厘米,墒面宽120厘米,墒高30厘米,整好墒面,于墒面上作业,进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4行,行距30厘米,紫苏与魔芋间作,紫苏株距15cm,每隔3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45cm;且魔芋种子朝阳倾斜45度播种;
步骤四,分别于6月下旬、8月中旬在魔芋种植地亩施复合肥20kg进行追肥;于紫苏苗高30厘米时于紫苏种植地进行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同时于第二次在封垄前再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
步骤五,分别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于11月中旬魔芋植株开始倒苗,倒苗10天后选取晴天开始挖收,采收的块茎按大小进行分拣,用箩筐或网袋包装运输;并进行紫苏的收获。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深翻整地并消毒包括:
整地深翻至少30厘米,亩用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包括:
于2月底3月初对魔芋种植地块进行深耕、晒土、细垡,以1.5m的墒面宽起垄,垄高25cm左右,沟宽30cm左右,并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作为底肥;
将紫苏种植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在封垄前集中施氮肥。
进一步,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还包括:紫苏用种子繁殖,可选择直播和育苗移栽;
直播: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
育苗移栽: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作为苗床,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于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
进一步,所述紫苏移栽包括:
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将苗排好,覆土,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后续减少浇水,进行蹲苗。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魔芋点种时,每个种周边施用腐殖土与生红土混合均匀,每株用量1公斤。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魔芋的田间管理包括:
魔芋出苗后或春季魔芋放叶时,中耕一次,追肥一次催苗肥,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尿素5~10kg对水1000kg浇施;5月进行第二次中耕,6月进行第三次中耕,8月份进行第四次中耕,结合亩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0kg或复合肥25kg对水2000kg浇施;多雨时期及时排水,干旱时间及时灌水抗旱。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紫苏的田间管理包括:
紫苏植株生长封垄前及时除草,直播地区需间草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进行移栽;紫苏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播种或移栽后,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病虫害防治包括:
魔芋:用扫螨净防治红蜘蛛,用敌杀死防治甘薯天蛾,用50%多菌400倍液浇灌防治软腐病;用汰腐净配以魔芋灵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防治魔芋病害;并于7~8月,疏沟排水,清除病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紫苏: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进行斑枯病防治;利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银纹夜蛾。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紫苏的收获包括: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于晴天干躁时收紫苏叶用药;
于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苏子梗: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把叶子打下;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进行苏子采收:割下果穗和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抑制病虫害发生。
本发明增加经济效益。紫苏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可以提取做食物添加剂,也可以做饲料。紫苏一般亩产鲜叶5000kg左右。一般药材市场都有收购干叶、梗和种子,每亩产值50000不等。
本发明降低人工成本,魔芋与紫苏的栽种及收获时间接近,便于田间管理,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节省工时,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魔芋与紫苏间作的栽培方法,魔芋与紫苏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比例种植,可以形成多样性环境,减缓病虫害的发生。本发明减少土壤勿让,提高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在魔芋种植过程中采用恒温培育替代传统的苗田培育,不仅缩短了秧苗培育时间,且增加了秧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苏移栽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魔芋的田间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紫苏的田间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包括:
S101,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肥沃、PH值6~7.5之间的轻质沙土壤,并于前作物收获后或种植前1个月,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杂草、碎石,深翻整地并消毒;选择新品种金地1号魔芋作为种芋,于播种前将种芋翻晒1~2天,并用多元消毒粉拌种;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
S102,将魔芋种放置到种芋筐内进行催芽,托盘底部垫有一层医用消毒海绵,魔芋种子表面喷洒一层营养液后,托盘放置到恒温箱内恒温培育,每隔16小时喷洒一次营养液,控制恒温箱内的温度为35-37℃,恒温培育至魔芋种子出芽,在种芋贮藏室内进行;待芽长2-3cm时,选择气温超过20-25℃的早晨进行种植;
S103,魔芋和紫苏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50厘米拉绳开墒种植,沟宽30厘米,墒面宽120厘米,墒高30厘米,整好墒面,于墒面上作业,进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4行,行距30厘米,紫苏与魔芋间作,紫苏株距15cm,每隔3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45cm;且魔芋种子朝阳倾斜45度播种;
S104,分别于6月下旬、8月中旬在魔芋种植地亩施复合肥20kg进行追肥;于紫苏苗高30厘米时于紫苏种植地进行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同时于第二次在封垄前再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
S105,分别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于11月中旬魔芋植株开始倒苗,倒苗10天后选取晴天开始挖收,采收的块茎按大小进行分拣,用箩筐或网袋包装运输;并进行紫苏的收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翻整地并消毒包括:
整地深翻至少30厘米,亩用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包括:
S201,于2月底3月初对魔芋种植地块进行深耕、晒土、细垡,以1.5m的墒面宽起垄,垄高25cm左右,沟宽30cm左右,并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作为底肥;
S202,将紫苏种植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在封垄前集中施氮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还包括:紫苏用种子繁殖,可选择直播和育苗移栽;
直播: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
育苗移栽: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作为苗床,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于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苏移栽包括:
S301,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将苗排好,覆土;
S302,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
S303,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后续减少浇水,进行蹲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魔芋点种时,每个种周边施用腐殖土与生红土混合均匀,每株用量1公斤。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魔芋的田间管理包括:
S401,魔芋出苗后或春季魔芋放叶时,中耕一次,追肥一次催苗肥,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尿素5~10kg对水1000kg浇施;
S402,5月进行第二次中耕,6月进行第三次中耕;
S403,8月份进行第四次中耕,结合亩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0kg或复合肥25kg对水2000kg浇施;多雨时期及时排水,干旱时间及时灌水抗旱。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紫苏的田间管理包括:
S501,紫苏植株生长封垄前及时除草,直播地区需间草和除草;
S502,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进行移栽;紫苏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S503,播种或移栽后,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病虫害防治包括:
魔芋:用扫螨净防治红蜘蛛,用敌杀死防治甘薯天蛾,用50%多菌400倍液浇灌防治软腐病;用汰腐净配以魔芋灵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防治魔芋病害;并于7~8月,疏沟排水,清除病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紫苏: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进行斑枯病防治;利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银纹夜蛾。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进行紫苏的收获包括: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于晴天干躁时收紫苏叶用药;
于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苏子梗: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把叶子打下;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进行苏子采收:割下果穗和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3.1种植地的选择
魔芋和紫苏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种植地应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PH值6~7.5之间的轻质沙土壤。在前作物收获后或种植前1个月,应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杂草、碎石,杂草集中烧毁,整地时深翻至少30厘米,一般地亩用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减少虫害发生。
1.3.2种茎选择
魔芋选用抗病性强的新品种金地1号,外观形态为球茎圆形或椭圆形,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顶芽粗壮,无病,无伤,顶芽鲜红色,单个重量在0.01~0.2kg的良种。播种前将种芋翻晒1~2天,下种前,再用多元消毒粉拌种。
紫苏用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育苗:在种子不足,水利条件不好,干旱地区采用此法。苗床应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经常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做移栽时,根完全的易成活,随拔随栽。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把苗排好,覆土,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以后减少浇水,进行蹲苗,促使根部生长。
1.3.3土地整理与农家肥施用
魔芋:于2月底3月初对预种植地块进行深耕、晒土、细垡,以1.5m的墒面宽起垄,垄高25cm左右,沟宽30cm左右,以利于排水,为魔芋生长过程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高钾复合肥为辅,重施底肥,补施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作为底肥。追肥分两次,第一次追肥在6月下旬,亩施复合肥20kg;第二次追肥在8月中旬,亩施复合肥20kg。
紫苏: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
1.3.4规范栽培
魔芋与紫苏进行间作,科学、因地制宜地种植。魔芋和紫苏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50厘米拉绳开墒种植,沟宽30厘米,墒面宽120厘米,墒高30厘米,整理好墒面,在墒面上作业,实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4行,行距30厘米,紫苏与魔芋间作,紫苏株距15cm,每隔3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45cm。魔芋点种时,每个种周边施用腐殖土与生红土混合均匀,每株用量1公斤。
1.3.5田间管理
魔芋出苗后或春季魔芋放叶时,中耕一次,追肥一次催苗肥,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尿素5~10kg对水1000kg浇施,但不要污染茎叶,以免药害。5月进行第二次中耕,6月进行第三次中耕,8月份进行第四次中耕,结合亩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0kg或复合肥25kg对水2000kg浇施。多雨时期要注意排水,干旱时间注意灌水抗旱。注意用扫螨净防治红蜘蛛,用敌杀死防治甘薯天蛾,用50%多菌400倍液浇灌防治软腐病。
紫苏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草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虽然植株高度能达到,但植株下边的叶片较少,通光和空气不好都脱落了,影响叶子产量和紫苏油的产量。同时,茎多叶少,也影响全草的规格,故不早间苗。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1.3.6病虫害防治
魔芋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等,用汰腐净配以魔芋灵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进行防治。7~8月雨水较多,是魔芋发病的高峰期,期间要注意疏沟排水,保证水路畅通,同时清除病株并作消毒处理。
紫苏的病虫害
斑枯病:从6月到收获都有发生,危害叶子。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往后发展成近圆形或多角形的大病斑,直径0.2~2.5厘米。病斑在紫色叶面上外观不明显,在绿色叶面上较鲜明。病斑干枯后常形成孔洞,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脱落。在高温高湿、阳光不足以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条件下,比较容易发病。防治方法:①从无病植株上采种。②注意田间排水,及时清理沟道。③避免种植过密。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但是,在收获前半个月就应停止喷药,以保证药材不带农药。
红蜘蛛:危害紫苏叶子,6~8月天气干旱、高温低湿时发生最盛。红蜘蛛成虫细小,一般为橘红色,有时黄色。红蜘蛛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最初见现黄白色小斑,后来在叶面可见较大的黄褐色焦斑,扩展后,全叶黄化失绿,常见叶子脱落。防治方法:①收获时收集田间落叶,集中烧掉;早春清除田埂、沟边和路旁杂草。②发生期及早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但要求在收获前半个月停止喷药,以保证药材上不留残毒。
银纹夜蛾:7~9月幼虫危害紫苏,叶子被咬成孔洞或缺刻,老熟幼虫在植株上作薄丝茧化蛹。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1.3.7采收
11月中旬魔芋植株开始倒苗,倒苗10天后选取晴天开始挖收,采收的块茎按大小进行分拣,用箩筐或网袋包装运输。
紫苏采收要选择晴天收割,香气足,放便干燥,收紫苏叶用药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进行。苏子梗: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把叶子打下药用。苏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割下果穗和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每公顷产1125~1500kg。在采种的同时注意选留良种。选择生长健壮的、产量高的植株,等到种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晒干脱粒,作为种用。
2.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1增加生物多样性,抑制病虫害发生。
2.2增加经济效益。紫苏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可以提取做食物添加剂,也可以做饲料。紫苏一般亩产鲜叶5000kg左右。一般药材市场都有收购干叶、梗和种子,每亩产值50000不等。
2.3降低人工成本,魔芋与紫苏的栽种及收获时间接近,便于田间管理,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节省工时,降低成本。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魔芋与紫苏间作的栽培方法,魔芋与紫苏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比例种植,可以形成多样性环境,减缓病虫害的发生。
保护了魔芋种植地的生长环境,减少土壤勿让,提高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包括:
步骤一,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方便、肥沃、PH值6~7.5之间的轻质沙土壤,并于前作物收获后或种植前1个月,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杂草、碎石,深翻整地并消毒;选择新品种金地1号魔芋作为种芋,于播种前将种芋翻晒1~2天,并用多元消毒粉拌种;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
步骤二,将魔芋种放置到种芋筐内进行催芽,托盘底部垫有一层医用消毒海绵,魔芋种子表面喷洒一层营养液后,托盘放置到恒温箱内恒温培育,每隔16小时喷洒一次营养液,控制恒温箱内的温度为35-37℃,恒温培育至魔芋种子出芽,在种芋贮藏室内进行;待芽长2-3cm时,选择气温超过20-25℃的早晨进行种植;
步骤三,魔芋和紫苏在春分至清明节播种,按150厘米拉绳开墒种植,沟宽30厘米,墒面宽120厘米,墒高30厘米,整好墒面,于墒面上作业,进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4行,行距30厘米,紫苏与魔芋间作,紫苏株距15cm,每隔3株间栽种1株魔芋,魔芋株距45cm;且魔芋种子朝阳倾斜45度播种;
步骤四,分别于6月下旬、8月中旬在魔芋种植地亩施复合肥20kg进行追肥;于紫苏苗高30厘米时于紫苏种植地进行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同时于第二次在封垄前再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5000~22500kg或硫酸铵112.5kg,过磷酸钙150kg,松土培土将肥料埋好;
步骤五,分别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于11月中旬魔芋植株开始倒苗,倒苗10天后选取晴天开始挖收,采收的块茎按大小进行分拣,用箩筐或网袋包装运输;并进行紫苏的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深翻整地并消毒包括:
整地深翻至少30厘米,亩用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分别对魔芋种植地以及紫苏种植地进行种植前处理包括:
于2月底3月初对魔芋种植地块进行深耕、晒土、细垡,以1.5m的墒面宽起垄,垄高25cm左右,沟宽30cm左右,并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作为底肥;
将紫苏种植地把土壤耕翻15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200厘米,沟深15~20厘米;在封垄前集中施氮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还包括:紫苏用种子繁殖,可选择直播和育苗移栽;
直播: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公顷15-18;
育苗移栽:选择光照充足暖和的地方作为苗床,施农家肥料,加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于4月上旬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覆浅土2-3厘米,保持床面湿润,一周左右即出苗;苗齐后间过密的苗子,浇水除草,苗高3-4厘米,长出4对叶子时,麦收后选阴天或傍晚,栽在麦地里,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苏移栽包括:
株距30厘米,开沟深15厘米,将苗排好,覆土,浇水或稀薄人畜粪尿,1-2天后松土保;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一次水,后续减少浇水,进行蹲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魔芋点种时,每个种周边施用腐殖土与生红土混合均匀,每株用量1公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进行魔芋的田间管理包括:
魔芋出苗后或春季魔芋放叶时,中耕一次,追肥一次催苗肥,亩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尿素5~10kg对水1000kg浇施;5月进行第二次中耕,6月进行第三次中耕,8月份进行第四次中耕,结合亩施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0kg或复合肥25kg对水2000kg浇施;多雨时期及时排水,干旱时间及时灌水抗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进行紫苏的田间管理包括:
紫苏植株生长封垄前及时除草,直播地区需间草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进行移栽;紫苏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播种或移栽后,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进行魔芋与紫苏的病虫害防治包括:
魔芋:用扫螨净防治红蜘蛛,用敌杀死防治甘薯天蛾,用50%多菌400倍液浇灌防治软腐病;用汰腐净配以魔芋灵兑水灌根或叶面喷施防治魔芋病害;并于7~8月,疏沟排水,清除病株并进行消毒处理;
紫苏: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进行斑枯病防治;利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红蜘蛛;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银纹夜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进行紫苏的收获包括: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于晴天干躁时收紫苏叶用药;
于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苏子梗: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干后把叶子打下;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进行苏子采收:割下果穗和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种子晒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8015.6A CN113243260A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8015.6A CN113243260A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43260A true CN113243260A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718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8015.6A Pending CN113243260A (zh) | 2021-05-26 | 2021-05-26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4326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8704A (zh) * | 2021-09-23 | 2021-11-23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一种魔芋种植方法 |
CN114303775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树林套种油用紫苏的种植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87502A (ja) * | 1997-04-08 | 1998-10-27 | Sumitomo Chem Co Ltd | 畑作害虫防除方法 |
CN103250542A (zh) * | 2013-05-27 | 2013-08-21 | 许顺 | 油菜茬后免耕栽培紫苏的方法 |
CN104160852A (zh) * | 2014-07-21 | 2014-11-26 | 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
CN105309160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庄芳 | 一种绿色紫苏的种植方法 |
CN106171332A (zh) * | 2015-04-30 | 2016-12-07 | 孙培辉 | 一种紫苏丰产栽培技术 |
CN107889698A (zh) * | 2017-11-24 | 2018-04-10 | 覃成鑫 | 一种辣椒与小白菜间作的种植方式 |
CN108812146A (zh) * | 2018-06-27 | 2018-11-16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一种魔芋与百部间作抑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
CN109418041A (zh) * | 2017-06-27 | 2019-03-05 | 刘海锋 | 魔芋和黄葵的间作栽培方法 |
CN110122237A (zh) * | 2019-05-31 | 2019-08-16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魔芋与薄荷间作的栽培方法 |
CN110583392A (zh) * | 2019-09-26 | 2019-12-20 | 贵州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魔芋与玉米的套种方法 |
CN111226723A (zh) * | 2020-03-16 | 2020-06-05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魔芋与黄芪间作的栽培方法 |
-
2021
- 2021-05-26 CN CN202110578015.6A patent/CN1132432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87502A (ja) * | 1997-04-08 | 1998-10-27 | Sumitomo Chem Co Ltd | 畑作害虫防除方法 |
CN103250542A (zh) * | 2013-05-27 | 2013-08-21 | 许顺 | 油菜茬后免耕栽培紫苏的方法 |
CN104160852A (zh) * | 2014-07-21 | 2014-11-26 | 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子的种植方法 |
CN105309160A (zh) * | 2014-07-31 | 2016-02-10 | 庄芳 | 一种绿色紫苏的种植方法 |
CN106171332A (zh) * | 2015-04-30 | 2016-12-07 | 孙培辉 | 一种紫苏丰产栽培技术 |
CN109418041A (zh) * | 2017-06-27 | 2019-03-05 | 刘海锋 | 魔芋和黄葵的间作栽培方法 |
CN107889698A (zh) * | 2017-11-24 | 2018-04-10 | 覃成鑫 | 一种辣椒与小白菜间作的种植方式 |
CN108812146A (zh) * | 2018-06-27 | 2018-11-16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一种魔芋与百部间作抑制病虫害的栽培方法 |
CN110122237A (zh) * | 2019-05-31 | 2019-08-16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魔芋与薄荷间作的栽培方法 |
CN110583392A (zh) * | 2019-09-26 | 2019-12-20 | 贵州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魔芋与玉米的套种方法 |
CN111226723A (zh) * | 2020-03-16 | 2020-06-05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魔芋与黄芪间作的栽培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78704A (zh) * | 2021-09-23 | 2021-11-23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一种魔芋种植方法 |
CN114303775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常州市金土地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树林套种油用紫苏的种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48118A (zh) | 一种韭菜种植的方法 | |
CN103155775B (zh) | 酿酒有机高粱的栽培方法 | |
CN102742442A (zh) | 野生半夏培育方法 | |
CN102037833A (zh) | 有机西瓜的栽培技术与方法 | |
CN105746323A (zh) | 一种有机西葫芦的无土栽培方法 | |
CN107896863A (zh) | 一种辣椒的培育方法 | |
CN106900461A (zh) | 一种藤茶与木本油料作物、山稻仿生复合经营方法 | |
CN105850286A (zh) | 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 |
CN1322804C (zh) | 秦艽温室育苗及地膜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7396740A (zh) | 一种大蒜的夏季栽培方法 | |
CN110073879A (zh) | 采用金银花与黑麦草间作种植替代控制喜旱莲子草的方法 | |
CN102893739B (zh) | 谷子育苗移栽方法 | |
CN113243260A (zh) |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 |
CN105145045B (zh) |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5474905A (zh) | 一种有机谷子的种植培方法 | |
CN106912288A (zh) | 一种芹菜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及贮藏方法 | |
CN111771652B (zh) | 一种百合-浙贝母-稻鱼共生药粮循环轮种方法 | |
CN113197045A (zh) | 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 | |
RU2604304C1 (ru) |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картофеля на лесотундровых вечномерзлых почвах | |
CN106718007A (zh) | 一种提高芹菜品质的栽培技术、施肥策略及贮藏方法 | |
CN107223445A (zh) | 一种土豆、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的方法 | |
CN116868852A (zh) | 一种魔芋的连作方法 | |
CN112470830B (zh) | 一种菊科植物苍术的种子繁殖技术 | |
CN104982167A (zh) | 一种黑膜全覆盖栽培白瓜籽的方法 | |
CN109792927A (zh) | 一种两年七熟绿色高效种植技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