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5352A -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5352A
CN113235352A CN202110515875.5A CN202110515875A CN113235352A CN 113235352 A CN113235352 A CN 113235352A CN 202110515875 A CN202110515875 A CN 202110515875A CN 113235352 A CN113235352 A CN 113235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eramic particles
cover plate
road
white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58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5352B (zh
Inventor
罗业富
刘成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ongheng Jiao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ongheng Jiao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ongheng Jiao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ongheng Jiao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58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5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5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2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courses of different kind made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48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laying-down the materials and consolidating them, or finishing the surface, e.g. slip forms therefor, forming kerbs or gutters in a continuous operation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48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laying-down the materials and consolidating them, or finishing the surface, e.g. slip forms therefor, forming kerbs or gutters in a continuous operation in situ
    • E01C19/4833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laying-down the materials and consolidating them, or finishing the surface, e.g. slip forms therefor, forming kerbs or gutters in a continuous operation in situ with tamping or vibrating means for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e.g. immersed vibrators, with or without non-vibratory or non-percussive pressing or smooth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该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原土层、沙石层、碎石层、粗沥青混凝土层和细沥青混凝土层,细沥青混凝土层上铺设有反光层,反光层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若干白色陶瓷颗粒构成,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包括坯体,所述坯体具有多菱面,所述多菱面上形成有纹理层,所述纹理层表面覆盖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覆盖有透明保护层。本发明的路面结构的白色陶瓷颗粒能够充分嵌挤进入到细沥青混凝土层混合料的骨架空隙当中,在压实后路面结构整体结合更加致密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同时路面整体反光效果更好,且路面的反光效果更加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路面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内公路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狭小的管状环境。隧道内没有隧道外一般路段的日晒雨淋气候,全年气温相对稳定,温度变化幅度小,温差小;但隧道内湿度大,比较潮湿,地下水丰富。隧道内空气流动性小,空气易污染;隧道内没有日照,常年处于黑暗中,能见度低。因此,隧道路面铺装、养护要求及其技术,与高速公路一般路段的路面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
近年来,隧道内公路采用的沥青路面具有的技术优势令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隧道沥青路面施工烟雾大、防水性差、阻燃性不良等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但沥青路面亮度不足问题仍采用加强照明的方式解决。
隧道路面明色技术能够在行车安全前提下提高隧道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的目的。目前主要的隧道路面明色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在路面上涂抹或喷涂反光物质,例如道路标线、标志涂料等;另一种则是在沥青表面铺装反光材料,以提高路面的反光效果。专利CN202208875U公开了一种隧道沥青路面明色化功能层,其通过在沥青路面上铺设白色碎石层,将原有黑色沥青路面转变为灰白色路面,有效改善了原路面在昏暗的隧道使用环境下的光照反射能力,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的能源消耗。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光层所采用的白色碎石的光反射效果欠佳,且白色碎石在嵌入原有路面的同时破坏了原有路面结构,造成路用性能的衰减。同时,由于白色碎石密度较低,承重能力有限,油污、污水容易渗透至白色碎石内,不易清洗干净,在应用一段时间后,或者白色碎石层损坏,或者被污染白色碎石难于清洗,导致部分路面由灰白色变为黑色,大幅降低了路面的反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光层所采用的白色碎石的光反射效果欠佳,以及白色碎石在嵌入原有路面的同时破坏了原有路面结构,造成路用性能的衰减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原土层、沙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粗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粗沥青混凝土层上铺设有细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细沥青混凝土层上铺设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若干白色陶瓷颗粒构成,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包括坯体,所述坯体具有多菱面,所述多菱面上形成有纹理层,所述纹理层表面覆盖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表面覆盖有透明保护层。
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该路面结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铺设的原土层、沙石层和碎石层,原土层、沙石层和碎石层共同构成路面结构的基体层。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碎石层上设置的沥青混凝土层包括位于下方的粗沥青混凝土层和细沥青混凝土层,其中,细沥青混凝土层上用于铺设白色陶瓷颗粒,在有效压实的作用下,白色陶瓷颗粒充分嵌挤进入到细沥青混凝土层混合料的骨架空隙当中,与沥青路面混合料一起碾压成型,形成复合式反光节能路面结构。相较于粗沥青混凝土层,细沥青混凝土层中细沥青混合料的粒径更小。细沥青混合料起到粗沥青混凝土层与白色陶瓷颗粒的衔接作用,细沥青混合料可以填充粗沥青混合料的较大的骨架空隙,而白色陶瓷颗粒能够填充细沥青混合料的较小的骨架空隙,因此在压实后整体结合更加致密,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优选地,所述粗沥青混合料的最大集料粒径为所述细沥青混合料的最大集料粒径的1.5~2.5倍。
反光层所采用的白色陶瓷颗粒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形状各异、尺寸不一、反光能力差的白色碎石。本技术方案中,白色陶瓷颗粒的形状、粒径一致是指所撒布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形状和粒径在公差范围内形状、粒径均相同。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白色陶瓷颗粒使得反光层中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各处的反光效果相同,路面整体反光效果更好。同时,路面的整体反光效果可以通过改变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进行调节,路面的反光效果更加可控。
白色陶瓷颗粒的结构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坯体、纹理层、反射层和透明保护层。白色陶瓷颗粒的坯体采用模具压制工艺压制,通过将模具的型腔结构设置为多菱面可以使得成型的坯体具有多菱面。陶瓷颗粒的多菱面不仅使陶瓷颗粒整体上具有更多的反射面,提高了陶瓷颗粒的反射效果,而且多菱面可以增加陶瓷颗粒与沥青胶结材料的拉拔粘结强度,提高路面结构在压实后的致密性。
通过在模具的型腔表面设置凸起部和/或凹陷部,使得成型的坯体的表面形成规整或者不规整的纹理层,优选地,所述纹理层可以是直线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因此,坯体表面不仅具有多个反射面,且每个反射面上均有凸起或凹陷区域,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坯体成型后,在坯体的纹理层上覆盖反射层,反射层结合陶瓷颗粒的纹理层以及坯体的多菱面,能够显著地提高了陶瓷颗粒的全反射率和漫反射率,进而能够大幅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此外,在反射层上喷涂透明涂料后,经烘干固化形成覆盖于反射层表面的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优选为邻苯二甲酸酯、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具有耐磨和耐候性好的材料或其混合物。
本技术方案中,白色陶瓷颗粒能够充分嵌挤进入到细沥青混凝土层混合料的骨架空隙当中,在压实后路面结构整体结合更加致密,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此外,白色陶瓷颗粒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白色陶瓷颗粒,不仅使反光层中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路面整体反光效果更好,而且路面的整体反光效果可以通过改变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进行调节,路面的反光效果更加可控;不仅如此,白色陶瓷颗粒的多菱面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结构在压实后的致密性,而且结合反射层和纹理层,能够显著地提高了陶瓷颗粒的全反射率和漫反射率,进而能够大幅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
作为本发明中白色陶瓷颗粒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硫酸钡粉32~40%,钛白粉10~12%,珍珠粉12~16%,玻璃微珠粉15~30%,抗氧化剂3~4%,成膜助剂11~15%,余量为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柠檬酸钠或抗氧化剂1010。本技术方案中,硫酸钡耐酸碱腐蚀化学性质稳定,且光扩散反射性能良好;钛白粉、珍珠粉、玻璃微珠粉具有折射率高、遮盖力和着色力强,热稳定性及抗紫外线性能良好;抗氧化剂增强反光材料的抗老化性;成膜助剂和有机溶剂使多种粉末以及溶剂结合在一起,增加牢度。上述组分及配比能够有效地增强反光层表面的漫反射效应,反射率高,且具有抗氧化、耐腐蚀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岭土20~30份,石英5~10份,铝矾土5~10份,钠长石20~30份,钾长石1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坯体经模具压制工序压制成型后煅烧,所述坯体的强度不小于1.2MPa。本技术方案中,压制成型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制设备,例如辊压成型机。该坯体强度不仅能够有承受更大的压力,降低损坏率,而且路面的污物不易渗透进陶瓷颗粒内部,更易清洁,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中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10mm,白色陶瓷颗粒撒布的覆盖率为50~80%。白色陶瓷颗粒在铺筑时采用上述粒径和覆盖率以使得路面结构表面整体明色化效果较好,且整体结合紧密,粒径和覆盖率可在上述范围内根据隧道照明环境条件而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的铺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原土层、沙石层、碎石层、粗沥青混凝土层、细沥青混凝土层;
采用压路设备在细沥青混凝土层上均匀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将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嵌挤至细沥青混凝土层中碾压形成反光层。
本技术方案中,按顺序摊铺原土层、沙石层、碎石层、粗沥青混凝土层、细沥青混凝土层后,采用压路设备在细沥青混凝土层上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通过压路设备的压路辊对路面结构进行碾压,将白色陶瓷颗粒嵌入至细沥青混凝土层的细沥青混合料中,与沥青路面混合料一起碾压成型,形成复合式反光节能路面结构。通过白色陶瓷颗粒将原有黑色沥青路面转变为灰白色沥青路面,在保留原有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沥青路面在昏暗的隧道使用环境下的光照反射强度,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这对于提高隧道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强隧道行车安全性,以适应隧道这种特殊交通环境的使用要求,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压路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路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撒布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箱、以及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所述第一轮架上设置有第一压路辊,所述第二轮架上设置有第二压路辊,所述第一压路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架,所述第一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压路辊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二移动架,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抵接时关闭所述下料箱的底端,所述第一压路辊、第二压路辊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带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背向移动,开启下料箱的底端。
本技术方案中,压路设备的机身上设置的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用于安装第一压路辊和第二压路辊,第一轮架和/或第二轮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以驱动压路设备行走。机身上设置有下料箱,下料箱的底端贯穿机身并延伸至机身下方,用于将下料箱内储存的白色陶瓷颗粒经下料箱底端撒布于细沥青混合料上,并通过移动的前后压路辊将陶瓷颗粒压入细沥青混合料中,实现撒布后立即压实的目的,提高铺筑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压路辊通过传动机构分别连接至第一、第二移动架。通过传动机构,第一、第二压路辊在旋转的同时,能够拉动两个移动架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移动架上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移动架上设置的第二盖板相互分离,下料箱底部开启,下料箱内部储存的陶瓷颗粒落入至下料箱下方的路面上。之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再次关闭下料箱底端。
压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第二压路辊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反向移动、开启下料箱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在拉力卸除后通过弹性复位件复位关闭下料箱继续储料。因此,下料箱的开启或关闭与压路辊的转速直接呈对应关系,使得铺筑过程中,无论压路设备以何种速度行进,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各处一致,从而实现定量下料,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铺筑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大幅地提高了铺筑的均匀性,结合白色陶瓷颗粒自身形状规则、粒径一致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
作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优选结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至导向槽的一端,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至导向槽的另一端,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上;
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压路辊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的第一牵引件连接,所述第一凸轮随第一压路辊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带拉动所述第一牵引件移动,驱动第一移动架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压路辊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设置在第二移动架上的第二牵引件连接,所述第二凸轮随第二压路辊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带拉动所述第二牵引件移动,驱动第二移动架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传动机构用于第一凸轮拉动第一牵引件,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架、第一盖板的移动,同理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第二凸轮拉动第二牵引件,进而带动第二移动架、第二盖板的移动。传动机构的核心在于凸轮和传动带,传动带的一端套设于凸轮上,另一端套设于牵引件上。传动带的长度一定,因此,凸轮的结构使得其在随压路辊同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拉动传动带,带动牵引件朝凸轮所在方向移动,进而促使两个牵引件朝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进一步地,机身上设置的导向槽内的滑块连接至移动架,因此在移动架的牵引件被拉扯时,移动架仅能够沿导向槽横向移动。在两个移动架反向移动过程中,下料箱底端开启,此时滑块所连接的弹簧不断压缩储能,待凸轮旋转至一定角度,例如凸轮的尖端大致朝向牵引件所在方向时,传动带对牵引件的拉力卸除,此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滑块、移动架相向移动至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抵接,下料箱底端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一分料板,所述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二分料板,所述第一分料板、第二分料板活动贯穿所述下料箱的壁面并延伸至下料箱的内部,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抵接时,所述第一分料板和第二分料板抵接并将所述下料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离时,所述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连通;
所述下储料区内设置有导料件,所述导料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的1.1~1.2倍。
在两个盖板关闭下料箱底部时,两个分料板在下料箱内部抵接并将下料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储料区。此时可继续向上储料区中添加白色陶瓷颗粒,上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不会进入到下储料区。当两个盖板开合时,两个分料板同步开合,上下两个储料区连通,上储料区内的白色陶瓷颗粒可以进入至下储料区中。通过分料板,使得下料箱的上、下两个出料区内不会堆叠较多的白色陶瓷颗粒,避免了局部形成的堆叠结构造成下料箱的下料不顺畅、下料量不均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均匀性。
同时,本技术方案中,下储料区内设置有导料件,导料件上设置的第二通孔的尺寸略大于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因而白色陶瓷颗粒进入下储料区并铺设于导料件上后,能够逐一进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导料件更适合于形状规则、粒径相等的陶瓷颗粒,陶瓷颗粒不会在第二通孔内堵塞,在下料箱底端开启后,陶瓷颗粒能够有序、定量地下落,且导料件能够实现陶瓷颗粒的自动分流,无需额外设置搅拌机构搅拌白色碎石,有效地保护了陶瓷颗粒结构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架或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有拨料板,所述拨料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被配置为,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关闭下料箱的下端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开启下料箱的下端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不连通。拨料板能够阻拦下储料区内的白色陶瓷颗粒直接进入到第二通孔内。
铺筑时,在盖板和分料板合拢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此时从上储料区内落入下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可以经第一通孔进入至第二通孔内进行排列;在盖板和分料板分离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连通,第二通孔内排列的陶瓷颗粒逐一排出下料箱,上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落至拨料板上堆叠,且不会落入第二通孔内排列,以此进一步避免陶瓷颗粒在下料箱中各处的堆叠。不仅如此,拨料板在随着移动架移动的过程中,拨料板及第一通孔能够带动与其接触的陶瓷颗粒横向移动,进而破坏下储料区底部的陶瓷颗粒的局部堆叠结构,使得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落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的白色陶瓷颗粒能够充分嵌挤进入到细沥青混凝土层混合料的骨架空隙当中,在压实后路面结构整体结合更加致密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同时,白色陶瓷颗粒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白色陶瓷颗粒,不仅使反光层中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路面整体反光效果更好,而且路面的整体反光效果可以通过改变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进行调节,路面的反光效果更加可控;不仅如此,白色陶瓷颗粒的多菱面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结构在压实后的致密性,而且结合反射层和纹理层,能够显著地提高了陶瓷颗粒的全反射率和漫反射率,进而能够大幅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
2、本发明通过白色陶瓷颗粒将原有黑色沥青路面转变为灰白色沥青路面,在保留原有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沥青路面在昏暗的隧道使用环境下的光照反射强度,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这对于提高隧道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强隧道行车安全性,以适应隧道这种特殊交通环境的使用要求,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
3、本发明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坯体采用辊压成型机进行至少一次压制,其强度不小于1.2MPa,不仅能够有承受更大的压力,降低损坏率,而且路面的污物不易渗透进陶瓷颗粒内部,更易清洁,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更加简单;
4、本发明所采用的压路设备,其下料箱的开启或关闭与压路辊的转速直接呈对应关系,使得铺筑过程中,无论压路设备以何种速度行进,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各处一致,从而实现定量下料,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铺筑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大幅地提高了铺筑的均匀性,结合白色陶瓷颗粒自身形状规则、粒径一致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
5、本发明通过分料板,使得下料箱的上、下两个出料区内不会堆叠较多的白色陶瓷颗粒,避免了局部形成的堆叠结构造成下料箱的下料不顺畅、下料量不均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均匀性,并且下储料区内设置的导料件能够使陶瓷颗粒逐一进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形状规则、粒径相等的陶瓷颗粒不会在第二通孔内堵塞,在下料箱底端开启后,陶瓷颗粒能够有序、定量地下落,且导料件能够实现陶瓷颗粒的自动分流,无需额外设置搅拌机构搅拌白色碎石,有效地保护了陶瓷颗粒结构的完整性;
6、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或第二移动架上设置拨料板,在盖板和分料板合拢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此时从上储料区内落入下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可以经第一通孔进入至第二通孔内进行排列;在盖板和分料板分离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连通,第二通孔内排列的陶瓷颗粒逐一排出下料箱,上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落至拨料板上堆叠,且不会落入第二通孔内排列,以此进一步避免陶瓷颗粒在下料箱中各处的堆叠;不仅如此,拨料板在随着移动架移动的过程中,拨料板及第一通孔能够带动与其接触的陶瓷颗粒横向移动,进而破坏下储料区底部的陶瓷颗粒的局部堆叠结构,使得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落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节能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节能路面的反光层所采用的多菱面陶瓷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节能路面的铺筑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施工方法所采用的压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压路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移动架沿导向槽反向移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下料箱底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下料箱底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1-原土层,22-沙石层,23-碎石层,24-粗沥青混凝土层,25-细沥青混凝土层,26-反光层,31-坯体,32-纹理层,33-反射层,34-透明保护层,1-机身,2-第一轮架,3-第二轮架,4-第一压路辊,41-第一轮轴,5-第二压路辊,61-第一安装柱,62-第一凸轮,63-第一传动带,64-第一牵引件,7-第一移动架,71-第一盖板,72-第一分料板,73-拨料板,74-第一通孔,75-第一横杆,76-第二横杆,77-集渣槽,8-第二移动架,81-第二盖板,82-第二分料板,83-第三横杆,91-第二安装柱,92-第二凸轮,93-第二传动带,94-第二牵引件,10-下料箱,101-导料件,102-第二通孔,11-导向槽,111-第一滑块,112-第一弹簧,113-第二滑块,114-第二弹簧,12-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原土层21、沙石层22和碎石层23,所述碎石层23上铺设有粗沥青混凝土层24,所述粗沥青混凝土层24上铺设有细沥青混凝土层25,所述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上铺设有反光层26,所述反光层26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若干白色陶瓷颗粒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包括坯体31,所述坯体31具有多菱面,所述多菱面上形成有纹理层32,所述纹理层32表面覆盖有反射层33,所述反射层33表面覆盖有透明保护层34。
本实施例中,白色陶瓷颗粒能够充分嵌挤进入到细沥青混凝土层混合料的骨架空隙当中,在压实后路面结构整体结合更加致密,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水损能力;此外,白色陶瓷颗粒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白色陶瓷颗粒,不仅使反光层中的白色陶瓷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路面整体反光效果更好,而且路面的整体反光效果可以通过改变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进行调节,路面的反光效果更加可控;不仅如此,白色陶瓷颗粒的多菱面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路面结构在压实后的致密性,而且结合反射层和纹理层,能够显著地提高了陶瓷颗粒的全反射率和漫反射率,进而能够大幅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
在部分实施例中,反光层26中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10mm,白色陶瓷颗粒撒布的覆盖率为50~80%。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硫酸钡粉32~40%,钛白粉10~12%,珍珠粉12~16%,玻璃微珠粉15~30%,抗氧化剂3~4%,成膜助剂11~15%,余量为有机溶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硫酸钡粉33%,钛白粉11%,珍珠粉13%,玻璃微珠粉16%,抗氧化剂3%,成膜助剂12%,余量为有机溶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反射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硫酸钡粉36%,钛白粉11%,珍珠粉14%,玻璃微珠粉20%,抗氧化剂3%,成膜助剂11%,余量为有机溶剂。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坯体31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岭土20~30份,石英5~10份,铝矾土5~10份,钠长石20~30份,钾长石10~30份。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坯体31经模具压制工序压制成型后煅烧,所述坯体31的强度不小于1.2MPa。本实施例中,压制成型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制设备,例如辊压成型机。该坯体强度不仅能够有承受更大的压力,降低损坏率,而且路面的污物不易渗透进陶瓷颗粒内部,更易清洁,使用寿命更长,维护更加简单。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的铺筑方法,用于铺筑前述任一种路面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原土层21、沙石层22、碎石层23、粗沥青混凝土层24、细沥青混凝土层25;
采用压路设备在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上均匀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将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嵌挤至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中碾压形成反光层26。
本实施例中,按顺序摊铺原土层、沙石层、碎石层、粗沥青混凝土层、细沥青混凝土层后,采用压路设备在细沥青混凝土层上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通过压路设备的压路辊对路面结构进行碾压,将白色陶瓷颗粒嵌入至细沥青混凝土层的细沥青混合料中,与沥青路面混合料一起碾压成型,形成复合式反光节能路面结构。通过白色陶瓷颗粒将原有黑色沥青路面转变为灰白色沥青路面,在保留原有路面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沥青路面在昏暗的隧道使用环境下的光照反射强度,增强了隧道内沥青路面的照明程度,降低了光照输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这对于提高隧道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强隧道行车安全性,以适应隧道这种特殊交通环境的使用要求,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至图10所示的一种压路设备,所述压路设备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用于撒布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箱10、以及第一轮架2和第二轮架3,所述第一轮架2上设置有第一压路辊4,所述第二轮架3上设置有第二压路辊5,所述第一压路辊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架7,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盖板71,所述第二压路辊5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二移动架8,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第二盖板81,所述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抵接时关闭所述下料箱10的底端,所述第一压路辊4、第二压路辊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架7和第二移动架8,带动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背向移动,开启下料箱10的底端。
压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第二压路辊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反向移动、开启下料箱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在拉力卸除后通过弹性复位件复位关闭下料箱继续储料。因此,下料箱的开启或关闭与压路辊的转速直接呈对应关系,使得铺筑过程中,无论压路设备以何种速度行进,白色陶瓷颗粒的覆盖率各处一致,从而实现定量下料,不仅有效地简化了铺筑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大幅地提高了铺筑的均匀性,结合白色陶瓷颗粒自身形状规则、粒径一致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的光照反射能力。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滑块111和第二滑块113,所述第一滑块111通过第一弹簧112连接至导向槽11的一端,第一滑块111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所述第二滑块113通过第二弹簧114连接至导向槽11的另一端,第二滑块113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压路辊4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凸轮62,所述第一凸轮62通过第一传动带63与设置在第一移动架7上的第一牵引件64连接,所述第一凸轮62随第一压路辊4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带63拉动所述第一牵引件64移动,驱动第一移动架7沿所述导向槽11移动;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压路辊5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凸轮92,所述第二凸轮92通过第二传动带93与设置在第二移动架8上的第二牵引件94连接,所述第二凸轮92随第二压路辊5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带93拉动所述第二牵引件94移动,驱动第二移动架8沿所述导向槽11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用于第一凸轮拉动第一牵引件,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架、第一盖板的移动,同理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第二凸轮拉动第二牵引件,进而带动第二移动架、第二盖板的移动。传动机构的核心在于凸轮和传动带,传动带的一端套设于凸轮上,另一端套设于牵引件上。传动带的长度一定,因此,凸轮的结构使得其在随压路辊同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拉动传动带,带动牵引件朝凸轮所在方向移动,进而促使两个牵引件朝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进一步地,机身上设置的导向槽内的滑块连接至移动架,因此在移动架的牵引件被拉扯时,移动架仅能够沿导向槽横向移动。在两个移动架反向移动过程中,下料箱底端开启,此时滑块所连接的弹簧不断压缩储能,待凸轮旋转至一定角度,例如凸轮的尖端大致朝向牵引件所在方向时,传动带对牵引件的拉力卸除,此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滑块、移动架相向移动至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抵接,下料箱底端封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出,第一压路辊4的第一轮轴4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柱61,第一安装柱61用于固定安装第一凸轮6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凸轮的尺寸、形状可调,以实现凸轮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多次拉动牵引件,两个轮轴上的凸轮的初始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以确保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有序开合。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分料板72,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第二分料板82,所述第一分料板81、第二分料板82活动贯穿所述下料箱10的壁面并延伸至下料箱10的内部,在所述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抵接时,所述第一分料板72和第二分料板82抵接并将所述下料箱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分离时,所述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连通;所述下储料区内设置有导料件101,所述导料件10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的直径为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的1.1~1.2倍。本实施例中,两个移动架上分别设置有分料板,分料板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移动架上。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横杆75,第一横杆75用于安装第一分料板72。
在两个盖板关闭下料箱底部时,两个分料板在下料箱内部抵接并将下料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储料区。此时可继续向上储料区中添加白色陶瓷颗粒,上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不会进入到下储料区。当两个盖板开合时,两个分料板同步开合,上下两个储料区连通,上储料区内的白色陶瓷颗粒可以进入至下储料区中。通过分料板,使得下料箱的上、下两个出料区内不会堆叠较多的白色陶瓷颗粒,避免了局部形成的堆叠结构造成下料箱的下料不顺畅、下料量不均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均匀性。此外,导料件上设置的第二通孔的尺寸略大于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因而白色陶瓷颗粒进入下储料区并铺设于导料件上后,能够逐一进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导料件更适合于形状规则、粒径相等的陶瓷颗粒,陶瓷颗粒不会在第二通孔内堵塞,在下料箱底端开启后,陶瓷颗粒能够有序、定量地下落,且导料件能够实现陶瓷颗粒的自动分流,无需额外设置搅拌机构搅拌白色碎石,有效地保护了陶瓷颗粒结构的完整性。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架7或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拨料板73,所述拨料板7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4,所述第一通孔7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通孔102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74的位置被配置为,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关闭下料箱10的下端时,第一通孔74与第二通孔101连通,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开启下料箱10的下端时,第一通孔74与第二通孔101不连通。
铺筑时,在盖板和分料板合拢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此时从上储料区内落入下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可以经第一通孔进入至第二通孔内进行排列;在盖板和分料板分离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连通,第二通孔内排列的陶瓷颗粒逐一排出下料箱,上储料区内的陶瓷颗粒落至拨料板上堆叠,且不会落入第二通孔内排列,以此进一步避免陶瓷颗粒在下料箱中各处的堆叠。不仅如此,拨料板在随着移动架移动的过程中,拨料板及第一通孔能够带动与其接触的陶瓷颗粒横向移动,进而破坏下储料区底部的陶瓷颗粒的局部堆叠结构,使得陶瓷颗粒能够更好地落入至第二通孔内排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拨料板7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集渣槽77,所述集渣槽77能够沉积部分粒径更小的砂石或泥土,避免粒径更小的砂石或泥土进入至第二通孔74内,造成第二通孔内的陶瓷颗粒堵塞,提高陶瓷颗粒下落的流畅性。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移动架、第二移动架,第一压路辊、第二压路辊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包括自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原土层(21)、沙石层(22)和碎石层(23),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23)上铺设有粗沥青混凝土层(24),所述粗沥青混凝土层(24)上铺设有细沥青混凝土层(25),所述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上铺设有反光层(26),所述反光层(26)采用形状、粒径一致的若干白色陶瓷颗粒构成,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包括坯体(31),所述坯体(31)具有多菱面,所述多菱面上形成有纹理层(32),所述纹理层(32)表面覆盖有反射层(33),所述反射层(33)表面覆盖有透明保护层(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33)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构成:硫酸钡粉32~40%,钛白粉10~12%,珍珠粉12~16%,玻璃微珠粉15~30%,抗氧化剂3~4%,成膜助剂11~15%,余量为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31)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高岭土20~30份,石英5~10份,铝矾土5~10份,钠长石20~30份,钾长石1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坯体(31)经模具压制工序压制成型后煅烧,所述坯体(31)的强度不小于1.2MP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26)中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为5~10mm,白色陶瓷颗粒撒布的覆盖率为50~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的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原土层(21)、沙石层(22)、碎石层(23)、粗沥青混凝土层(24)、细沥青混凝土层(25);
采用压路设备在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上均匀撒布白色陶瓷颗粒,并将所述白色陶瓷颗粒嵌挤至细沥青混凝土层(25)中碾压形成反光层(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路设备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用于撒布白色陶瓷颗粒的下料箱(10)、以及第一轮架(2)和第二轮架(3),所述第一轮架(2)上设置有第一压路辊(4),所述第二轮架(3)上设置有第二压路辊(5),所述第一压路辊(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一移动架(7),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盖板(71),所述第二压路辊(5)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二移动架(8),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第二盖板(81),所述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抵接时关闭所述下料箱(10)的底端,所述第一压路辊(4)、第二压路辊(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架(7)和第二移动架(8),带动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背向移动,开启下料箱(10)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滑块(111)和第二滑块(113),所述第一滑块(111)通过第一弹簧(112)连接至导向槽(11)的一端,第一滑块(111)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所述第二滑块(113)通过第二弹簧(114)连接至导向槽(11)的另一端,第二滑块(113)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
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压路辊(4)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凸轮(62),所述第一凸轮(62)通过第一传动带(63)与设置在第一移动架(7)上的第一牵引件(64)连接,所述第一凸轮(62)随第一压路辊(4)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带(63)拉动所述第一牵引件(64)移动,驱动第一移动架(7)沿所述导向槽(11)移动;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压路辊(5)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凸轮(92),所述第二凸轮(92)通过第二传动带(93)与设置在第二移动架(8)上的第二牵引件(94)连接,所述第二凸轮(92)随第二压路辊(5)同轴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带(93)拉动所述第二牵引件(94)移动,驱动第二移动架(8)沿所述导向槽(11)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分料板(72),所述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第二分料板(82),所述第一分料板(81)、第二分料板(82)活动贯穿所述下料箱(10)的壁面并延伸至下料箱(10)的内部,在所述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抵接时,所述第一分料板(72)和第二分料板(82)抵接并将所述下料箱(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分离时,所述上储料区和下储料区连通;
所述下储料区内设置有导料件(101),所述导料件(10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的直径为所述白色陶瓷颗粒的粒径的1.1~1.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或第二移动架(8)上设置有拨料板(73),所述拨料板(7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4),所述第一通孔(7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通孔(102)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74)的位置被配置为,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关闭下料箱(10)的下端时,第一通孔(74)与第二通孔(101)连通,当第一盖板(71)和第二盖板(81)开启下料箱(10)的下端时,第一通孔(74)与第二通孔(101)不连通。
CN202110515875.5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Active CN113235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875.5A CN113235352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875.5A CN113235352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352A true CN113235352A (zh) 2021-08-10
CN113235352B CN113235352B (zh) 2022-09-30

Family

ID=7713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5875.5A Active CN113235352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535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4630A (en) * 1967-02-17 1969-03-05 Mustadfors Bruks Ab A transportable spreader for pulverulent materials
CA2248533A1 (en) * 1998-09-25 2000-03-25 Scott Milton Device for compacting
CN2411273Y (zh) * 2000-03-29 2000-12-20 张�浩 拖铺器
JP2004176250A (ja) * 2002-10-03 2004-06-24 Ohbayashi Corp 遮熱性舗装及びその舗設方法
CN202202224U (zh) * 2011-08-09 2012-04-25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
CN106893372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石家庄日加精细矿物制品有限公司 高反射率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3213032U (ja) * 2017-08-03 2017-10-12 Agc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遮熱性舗装体
CN108363130A (zh) * 2018-02-08 2018-08-03 厦门市科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MY169318A (en) * 2013-10-09 2019-03-21 Univ Malaysia Teknologi Improved pavement having heat reflective property
CN11087797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石家庄日加精细矿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uv阻隔率、高太阳光反射率的陶瓷颗粒
CN111705603A (zh) * 2020-07-02 2020-09-25 淄博俊康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跑道厚度的塑胶跑道铺设装置
CN211745667U (zh) * 2019-12-27 2020-10-27 广东科利亚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秧盘自动化播种装置
CN111851219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张盼盼 一种混凝土路面摊铺机及混凝土摊铺方法
CN112023800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杭州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材料定量混合机
CN112728491A (zh) * 2021-01-20 2021-04-30 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隧道照明装置、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4630A (en) * 1967-02-17 1969-03-05 Mustadfors Bruks Ab A transportable spreader for pulverulent materials
CA2248533A1 (en) * 1998-09-25 2000-03-25 Scott Milton Device for compacting
CN2411273Y (zh) * 2000-03-29 2000-12-20 张�浩 拖铺器
JP2004176250A (ja) * 2002-10-03 2004-06-24 Ohbayashi Corp 遮熱性舗装及びその舗設方法
CN202202224U (zh) * 2011-08-09 2012-04-25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明色化隧道沥青路面结构
MY169318A (en) * 2013-10-09 2019-03-21 Univ Malaysia Teknologi Improved pavement having heat reflective property
CN106893372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石家庄日加精细矿物制品有限公司 高反射率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3213032U (ja) * 2017-08-03 2017-10-12 Agc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遮熱性舗装体
CN108363130A (zh) * 2018-02-08 2018-08-03 厦门市科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77973A (zh) * 2018-09-06 2020-03-13 石家庄日加精细矿物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uv阻隔率、高太阳光反射率的陶瓷颗粒
CN211745667U (zh) * 2019-12-27 2020-10-27 广东科利亚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秧盘自动化播种装置
CN111705603A (zh) * 2020-07-02 2020-09-25 淄博俊康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跑道厚度的塑胶跑道铺设装置
CN111851219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张盼盼 一种混凝土路面摊铺机及混凝土摊铺方法
CN112023800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杭州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材料定量混合机
CN112728491A (zh) * 2021-01-20 2021-04-30 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隧道照明装置、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婷等: "《机械工程材料》", 28 February 2017,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徐晓珍等: "《图解油漆工实用操作技能》", 31 December 2018, 湖南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352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36750A (zh) 辊道窑快速烧制环保透水透气砖的生产工艺
CN207003194U (zh) 道路桥梁施工路面平整装置
CN113235352B (zh) 一种隧道内公路反光节能路面结构及其铺筑方法
CN113684748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刮平机构的公路裂缝处理装置
CN206902494U (zh) 一种复合型夜光功能层铺装结构
KR100991594B1 (ko) 자전거 도로용 포장체의 시공방법
JP2002327402A (ja) 透水性ブロ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86982B (zh) 一种发光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651654A (zh) 含废聚氨酯屑的现有道路用弹性排水路面及其铺筑方法
CN108467231A (zh) 一种自发光路面材料的配制方法及发光路面
CN1043357A (zh) 可渗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CN113213796B (zh) 一种漫反射隧道节能铺装陶瓷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46534B (zh) 一种拼挂式同步碎石封层车
KR100969164B1 (ko) 자전거 도로용 포장체
CN2801866Y (zh) 能发光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CN215857006U (zh) 一种盲孔陶瓷透水砖
CN2554219Y (zh) 环保型高耐磨防滑彩色路面砖
CN103774522A (zh) 适用于慢行系统的环保彩色透水路面结构
CN103044072A (zh) 一种定向反光超薄玻面泥瓷外墙砖\地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626472A (zh) 环保彩色路面砖
CN112759300A (zh) 一种耐黄变多彩聚氨酯胶粘石透水路面材料
CN201942976U (zh) 一种路面砖
CN112726319A (zh) 基于彩浆耐磨材料的水泥混凝土基面的施工方法
CN215164425U (zh) 一种用于隧道路面铺筑的压路设备
KR100439623B1 (ko) 송이를 사용한 경량 투수 레진 콘크리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