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9385B -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9385B
CN113229385B CN202110107333.4A CN202110107333A CN113229385B CN 113229385 B CN113229385 B CN 113229385B CN 202110107333 A CN202110107333 A CN 202110107333A CN 113229385 B CN113229385 B CN 113229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ain shaft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fil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73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9385A (zh
Inventor
吴子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Mingzhu Baiyangdia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Mingzhu Baiyangdia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Mingzhu Baiyangdia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Mingzhu Baiyangdia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73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9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9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3/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which move during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 B01D33/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which move during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with translationally moving filtering elements, e.g. pistons
    • B01D33/015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which move during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with translationally moving filtering elements, e.g. pistons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3/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which move during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 B01D33/4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33/5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orces created by movement of the filter element
    • B01D33/56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orces created by movement of the filter element involving centrifugal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3/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which move during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 B01D33/58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 cake remaining on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33/62Handling the filter cake in the filter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 cake remaining on the filtering element for dr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3Mixing pla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ixing in combination with disintegrating operations
    • B01F33/831Devices with consecutive working receptacles, e.g. with two intermeshing tools in one of the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181Preventing generation of dust or dirt; Sieves; Filters
    • B01F35/187Preventing generation of dust or dirt; Sieves; Filters using filters in mixers, e.g. during ven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碎茶叶使用领域的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包括步骤1:将碎茶叶放入茶叶箱内;步骤2:驱动设备将茶叶进一步粉碎;步骤3:将粉碎后的茶叶与水充分混合;步骤4:将茶叶与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该方法使用到的设备包括支撑装置、电机、下桶、上桶、和茶叶箱,下桶固定连接在地面上,上桶固定连接在下桶上方的安装架上,电机通过固定连接在上桶上的支撑装置与电机固定连接,茶叶箱设置在电机下方的上桶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充分的将碎茶叶内的茶多酚融入到水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碎茶叶使用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碎茶叶一般会被丢弃、用来做茶包或者制作瓶装绿茶,但是一般工业生产瓶装绿茶通常是直接使用碎茶叶进行泡取茶叶中的茶多酚,短时间内难以将茶叶中的茶多酚完全融入到水中,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被过滤的茶叶往往会堵塞滤网,使固液分离变得更加麻烦,如果采用挤压来进行固液分离,这样虽然能够更好的将水与茶叶进行分离,但同时也加大了清理的难度;现有技术中被滤网打捞起的茶叶往往会粘连较多含有茶多酚的水分。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碎茶叶放入茶叶箱内;
步骤2:驱动设备将茶叶进一步粉碎;
步骤3:将粉碎后的茶叶与水充分混合;
步骤4:将茶叶与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
该方法使用到的设备包括支撑装置、电机、下桶、上桶和茶叶箱,所述上桶固定连接在下桶上方的安装架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与上桶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上,所述茶叶箱设置在电机下方的上桶内;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主轴,所述上桶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主轴贯穿第一滤板且与第一滤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滤板上方的主轴上滑动连接有茶叶箱,所述茶叶箱与主轴通过设置在主轴上的第二限位条和设置在茶叶箱上的第一通槽滑动连接;所述茶叶箱底面设置有连通茶叶箱内部的落料口;所述茶叶箱靠近落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所述磨料板底面设置用于研磨茶叶的有弧形斜面;
所述主轴下方设置有能与其同步转动的搅拌轮;所述搅拌轮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下方的下桶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料阀。
本发明使用时:启动电机,使电机正转,电机正转会带动主轴正转,由于茶叶箱通过其上的第一通槽与设置在主轴上的第二限位条滑动连接,所以主轴转动会带动茶叶箱同步转动;茶叶箱转动会带动与其连通的落料口同步运动,由于落料口与第一滤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流出的茶叶会堵塞落料口的管口,防止茶叶箱内的茶叶漏完,所以只有在落料口随茶叶箱同步转动时,才会有新的茶叶从茶叶箱流出;由于茶叶箱靠近落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磨料板与第一滤板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并且磨料板地面设置有能够用于将茶叶磨碎的斜面,在磨料板随茶叶箱同步转动时,磨料板会对落在第一滤板上的茶叶进行研磨;
当磨料板将茶叶磨碎后,茶叶会从第一滤板落入下桶内;由于下桶内设置有能够与主轴同步转动的搅拌轮,所以搅拌轮会随主轴同步转动,将下桶内的液体搅匀防止茶叶沉底,使茶叶能够充分与水接触,使茶叶内的茶多酚能够充分快速的溶解在水中;
搅拌轮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板,第二滤板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料阀,打开排料阀,茶水会从排料阀流出,而茶叶会被第二滤板过滤在下桶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上桶内壁设置有第一圆弧槽,第一圆弧槽连通有螺旋向上的第一螺纹槽;茶叶箱与第一滤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滤板上的第一弹簧;茶叶箱上方的主轴内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块,两个楔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茶叶箱外壁上设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柱,第一滑柱设置在第一圆弧槽内;第一滤板下侧的主轴内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通过开设在主轴上的第二滑槽与主轴滑动连接,第一套筒同时通过开设在茶叶箱内的第三圆弧槽与茶叶箱滑动连接;第一套筒下方套接有内轴,内轴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下方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三滑槽滑动连接在主轴内的滑板,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片,弹片两侧的主轴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收缩杆;弹片通过第一滑槽与主轴滑动连接,弹片穿过第一滑槽与搅拌轮插接;第二滤板外围的下桶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弧槽,第二圆弧槽上方也连通有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上方的下桶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槽连通的竖直槽;第二滤板外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第二滑柱滑动设置在第二圆弧槽内;主轴下方开设有不完全螺纹,所述不完全螺纹仅开设在搅拌轮和第一滤板之间的主轴上;
工作时:茶叶再被浸泡完后,为了能够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所以希望能够将沉在底部的茶叶捞起,使其与茶水分离;在茶叶箱完全排完料后,第一弹簧所受的压力减小,所以第一弹簧会克服茶叶箱的重力以及楔块产生向下的正压力带动茶叶箱向上运动;进而使两侧的楔块被挤压到主轴内部;茶叶箱向上运动会带动固定连接在茶叶箱外壁的第一滑柱同步向上运动,从而使滑在第一弹簧的推力下与移动到第一圆弧槽的顶部,使第一滑柱与第一螺纹槽连接;由于主轴通过第二限位条与茶叶箱滑动连接,所以主轴会带动茶叶箱沿第一螺纹槽移动,从而通过第一螺纹槽驱使茶叶箱向上运动,在茶叶箱向上运动的同时,茶叶箱会逐渐与第二限位条分离,此时恰好茶叶箱上的第一滑柱运动到第一螺纹槽的极限位置;由于设置在第二限位条上的第一限位条始终滑动连接在茶叶箱上的第一通槽内;在茶叶箱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通过第三圆弧槽滑动连接的第一套筒沿第二滑槽向上运动,第一套筒向上运动会带动内轴向上运动,内轴向上运动会带动拉伸转动连接在内轴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对滑动连接在主轴内的滑板产生向上的拉力;由于滑板与穿过第一滑槽插接在搅拌轮上的弹片固定连接;所以主轴能够带动搅拌轮同步转动;由于滑板上方受到第二弹簧的拉力的作用,所以第二弹簧会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片拉动搅拌轮沿第一通槽上移;此时,随搅拌轮同步运动的固定连接在搅拌轮下方的第二滤板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移动到第二圆弧槽的顶部,然后第二滑柱沿第二圆弧槽进入与第二圆弧槽连通的第二螺纹槽内;又因为弹片两侧对称设置有收缩杆,所以在弹片拉动搅拌轮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收缩,在第二滑柱移动到第二螺纹槽的极限位置时,弹片恰好与搅拌轮分离,同时搅拌轮会与主轴螺纹连接,第二滑柱会沿第二螺纹槽进入竖直槽;
此时搅拌轮通过第二滤板与下桶内壁滑动连接,搅拌轮与主轴螺纹连接,所以主轴转动会带动搅拌轮和滤板同步向上运动,进而将下桶内的茶叶过滤出来,从而能够在不需要人力的参与下自动完成固液分离,进而得到清澈的茶水,同时也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对茶叶过滤做准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楔块上方的主轴上设置有波动环,波动环上设置有多个圆弧凸起;茶叶箱上也设置有与波动环上配合的圆弧凸起;工作时:由于第二滤板在向上运动打捞茶叶时,有可能会被茶叶堵塞住第二滤板,此外,在第二滤板将茶叶从液体中过滤出时,茶叶上仍然带有部分液体,所以希望能够尽量将茶叶上的水分给返还到液体内;在茶叶箱运动到第一圆弧槽的极限位置时,茶叶箱将不再与主轴连接;此时茶叶箱上的圆弧凸起会与波动环啮合,由于波动环会随主轴同步转动,所以波动环上的圆弧凸起会与茶叶箱上的圆弧凸起相互挤压,又因为螺纹有自锁性,所以茶叶箱不会向下移动,而固定连接在主轴上的波动环会带动主轴上下摆动;从而使第二滤板在打捞茶叶使能在液体中上下摆动,防止茶叶堵塞第二滤板,同时在第二滤板将茶叶打捞出液体时,能够通过上下的摆动将茶叶上的液体甩出,使被茶叶带出的茶水能够回归到下方的茶水清澈液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上桶和下桶之间设置有同时滑动连接在下桶和上桶上的卸料环,卸料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第二滤板上固定连接有比搅拌轮上的搅拌叶略高的顶柱;工作时:由于打捞起的茶叶人工清除及其不便,所以希望设备能够自动将料排出;在主轴带动第二滤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顶柱会通过推动挡环来带动卸料环向上运动,进而使上桶和下桶之间卡开一个圆弧缺口;此时,搅拌轮和第二滤板沿主轴上的螺纹运动到极限位置,主轴会带动搅拌轮和第二滤板同步转动;随后电机会高速旋转,进而带动主轴高速旋转,主轴高速旋转会带动第二滤板高速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将第二滤板上的茶叶甩出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卸料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上桶通过支撑装置滑动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内壁设置有斜面,限位环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挡块,挡块与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波动环上设置有穿过波动环并且弹性插接在主轴上的插杆;插杆远离主轴的一端与限位环内壁接触;工作时:由于电机高速转动时会通过主轴带动波动环转动,而波动环转动会与茶叶箱上的弧形块产生强烈的撞击,所以希望避免这种撞击希望波动环能与主轴脱离同步运动的状态;卸料环上移会推动连杆上移,连杆会推动限位环上移,使插杆与限位环内壁的接触面逐渐过渡为斜面,由于插杆与主轴为弹性插接的,所以插杆会向外侧移动,从使波动环与主轴脱离连接;有效防止了因波动环高速转动造成波动环与茶叶箱撞击导致,设备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主轴上的第二限位条上方的主轴上设置有飞轮,飞轮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设置在茶叶箱上的第一通槽内;工作时:由于希望设备能够更加的自动化,减少人工的参与,所以希望设备能够自动复位;当茶叶箱与第二限位条分离后,主轴将无法再次驱动茶叶箱转动,所以为使电机带动主轴反转时茶叶箱能随主轴转动沿第一螺纹槽复位,茶叶箱在向上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即茶叶箱与第二限位条分离,茶叶箱仍与第二限位条上方的第一限位条滑动连接,由于第一限位条与设置在主轴上的飞轮固定连接,所以主轴正传时不会带动飞轮转动,主轴反转时会通过第一限位条带动茶叶箱沿第一限位槽转动复位,从而使下方的搅拌轮和第二滤板复位与正转相反不做赘述,限位环也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复位;从而实现了设备的高度自动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均为对称设置,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也为对称设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自动对碎茶叶进一步的粉碎且能够将粉碎后的茶叶与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并且能够将茶叶与水分离,提取清澈的茶水。
2.本发明在将茶叶箱内的茶叶完全排入桶内后,茶叶箱能够自动上移,使设备自动切换到打捞模式,能够对浸泡完全的茶叶进行打捞;同时在茶叶箱上移切换打捞模式后,茶叶箱再移动到极限位置后同时也会使主轴带动第二滤板对茶叶进行打捞的同时能够上下摆动;上下摆动第二滤板使第二滤板在打捞茶叶时不易被堵塞,在将茶叶打捞出液体时,还能够通过上下的摆动将茶叶上的液体甩出,使被茶叶带出的茶水能够回归到下方的茶水清澈液中,提高产量。
3.本发明能够通过将卸料环打开,通过离心力自动将茶叶甩出设备,方便再次加工,为工业生产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视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沿插杆的横向对称轴为切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k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插杆纵向的对称轴为切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隐藏上桶和下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J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茶叶盒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主轴的四分之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H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装置、2-电机、3-排料阀,4-下桶、4-1-上桶、5-茶叶箱、5-1- 落料口、5-2-第一滑柱、5-3-第三圆弧槽、5-4-第一通槽、6-波动环、 7-主轴、8-限位环、8-1-挡块、9-第一连杆、10-卸料环、10-1-挡环、11- 磨料板、12-插杆、13-第一圆弧槽、13-1-第一螺纹槽、14-第一滤板、 15-第二圆弧槽、15-1-第二螺纹槽、15-2-竖直槽、16-搅拌轮、16-1-第一滑槽、17-顶柱、18-第二滑槽、19-飞轮、19-1-第一限位条、19-2- 第二限位条、20-第二通槽、21-第一套筒、22-内轴、23-第一弹簧、24- 第二弹簧、25-第三滑槽、26-滑板、27-弹片、28--29-楔块、30-第三弹簧、31-收缩杆、32-第二滤板、32-1-第二滑柱、3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碎茶叶放入茶叶箱内;
步骤2:驱动设备将茶叶进一步粉碎;
步骤3:将粉碎后的茶叶与水充分混合;
步骤4:将茶叶与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
该方法使用到的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电机2、下桶4、固定连接在地面上,上桶4-1固定连接在下桶4上方的安装架上,电机2通过固定连接在上桶4-1上的支撑装置1与电机2固定连接,茶叶箱5 设置在电机2下方的上桶4-1内,其特征在于:电机2上设置有主轴 7,上桶4-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4,主轴7贯穿第一滤板14且与第一滤板14滑动连接;第一滤板14上方的主轴7上滑动连接有茶叶箱5,茶叶箱5与主轴7通过设置在主轴7上的第二限位条19-2和设置在茶叶箱5上的第一通槽5-4滑动连接;茶叶箱5底面设置有连通茶叶箱5内部的落料口5-1;茶叶箱5靠近落料口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11;磨料板11底面设置用于研磨茶叶的有弧形斜面;
主轴7下方设置有能与其同步转动的搅拌轮16;搅拌轮16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32,第二滤板32下方的下桶4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28,底板28上设置有排料阀3。
本发明使用时:启动电机2,使电机2正转,电机2正转会带动主轴7正转,由于茶叶箱5通过其上的第一通槽5-4与设置在主轴7 上的第二限位条19-2滑动连接,所以主轴7转动会带动茶叶箱5同步转动;茶叶箱5转动会带动与其连通的落料口5-1同步运动,由于落料口5-1与第一滤板14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流出的茶叶会堵塞落料口5-1的管口,防止茶叶箱5内的茶叶漏完,所以只有在落料口5-1 随茶叶箱5同步转动时,才会有新的茶叶从茶叶箱5流出;由于茶叶箱5靠近落料口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11,磨料板11与第一滤板14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并且磨料板11地面设置有能够用于将茶叶磨碎的斜面(图13所示),在磨料板11随茶叶箱5同步转动时,磨料板11会对落在第一滤板14上的茶叶进行研磨;
当磨料板11将茶叶磨碎后,茶叶会从第一滤板14落入下桶4内;由于下桶4内设置有能够与主轴7同步转动的搅拌轮16,所以搅拌轮16会随主轴7同步转动,将下桶4内的液体搅匀防止茶叶沉底,使茶叶能够充分与水接触,使茶叶内的茶多酚能够充分快速的溶解在水中;
搅拌轮16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板32,第二滤板32下方的底板28 上设置有排料阀3,打开排料阀3,茶水会从排料阀3流出,而茶叶会被第二滤板32过滤在下桶4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上桶4-1内壁设置有第一圆弧槽13 (图3所示),第一圆弧槽13连通有螺旋向上的第一螺纹槽13-1;茶叶箱5与第一滤板14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滤板14上的第一弹簧23(图11所示);茶叶箱5上方的主轴7内开设有第二通槽20,第二通槽20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块29,两个楔块29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0;茶叶箱5外壁上设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柱5-2(图13所示),第一滑柱5-2设置在第一圆弧槽13内;第一滤板14下侧的主轴7内设置有第一套筒21,第一套筒通过开设在主轴7上的第二滑槽18与主轴7滑动连接,第一套筒21同时通过开设在茶叶箱5内的第三圆弧槽5-3与茶叶箱5滑动连接;第一套筒21下方套接有内轴22,内轴22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下方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三滑槽25滑动连接在主轴7内的滑板26(图10所示),滑板 26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片27,弹片27两侧的主轴7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收缩杆31;弹片27通过第一滑槽16-1与主轴7滑动连接,弹片27穿过第一滑槽16-1与搅拌轮16插接;第二滤板32外围的下桶4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弧槽15,第二圆弧槽15上方也连通有第二螺纹槽15-1,第二螺纹槽15-1上方的下桶4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槽15-1连通的竖直槽15-2;第二滤板32外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32-1,第二滑柱32-1滑动设置在第二圆弧槽15内;主轴7下方开设有不完全螺纹,不完全螺纹仅开设在搅拌轮和第一滤板之间的主轴上;
工作时:茶叶再被浸泡完后,为了能够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所以希望能够将沉在底部的茶叶捞起,使其与茶水分离;在茶叶箱5完全排完料后,第一弹簧23所受的压力减小,所以第一弹簧23会克服茶叶箱5的重力以及楔块29产生向下的正压力带动茶叶箱5向上运动;进而使两侧的楔块29被挤压到主轴7内部;茶叶箱5向上运动会带动固定连接在茶叶箱5外壁的第一滑柱5-2同步向上运动,从而使滑在第一弹簧23的推力下与移动到第一圆弧槽13的顶部,使第一滑柱5-2与第一螺纹槽13-1连接;由于主轴7通过第二限位条19-2与茶叶箱5滑动连接,所以主轴7会带动茶叶箱5沿第一螺纹槽13-1移动,从而通过第一螺纹槽13-1驱使茶叶箱5向上运动,在茶叶箱5向上运动的同时,茶叶箱5会逐渐与第二限位条19-2 分离,此时恰好茶叶箱5上的第一滑柱5-2运动到第一螺纹槽13-1的极限位置;由于设置在第二限位条19-2上的第一限位条19-1始终滑动连接在茶叶箱5上的第一通槽5-4内(图9结合图15、17所示);在茶叶箱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通过第三圆弧槽5-3滑动连接的第一套筒21沿第二滑槽18向上运动,第一套筒21向上运动会带动内轴22向上运动,内轴22向上运动会带动拉伸转动连接在内轴 22上的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对滑动连接在主轴7内的滑板26 产生向上的拉力;由于滑板26与穿过第一滑槽16-1插接在搅拌轮16上的弹片27固定连接;所以主轴7能够带动搅拌轮16同步转动;由于滑板26上方受到第二弹簧24的拉力的作用,所以第二弹簧24会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片27拉动搅拌轮16沿第一通槽5-4上移;此时,随搅拌轮16同步运动的固定连接在搅拌轮16下方的第二滤板32 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32-1移动到第二圆弧槽15的顶部,然后第二滑柱32-1沿第二圆弧槽15进入与第二圆弧槽15连通的第二螺纹槽15-1内;又因为弹片27两侧对称设置有收缩杆31(图10 所示),所以在弹片27拉动搅拌轮1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收缩,在第二滑柱32-1移动到第二螺纹槽15-1的极限位置时,弹片27恰好与搅拌轮16分离,同时搅拌轮16会与主轴7螺纹连接,第二滑柱32-1 会沿第二螺纹槽15-1进入竖直槽15-2(图3所示);
此时搅拌轮16通过第二滤板32与下桶4内壁滑动连接,搅拌轮16与主轴7螺纹连接,所以主轴7转动会带动搅拌轮16和滤板同步向上运动,进而将下桶4内的茶叶过滤出来,从而能够在不需要人力的参与下自动完成固液分离,进而得到清澈的茶水,同时也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对茶叶过滤做准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楔块29上方的主轴7上设置有波动环6(图7所示),波动环6上设置有多个圆弧凸起(图11结合图12 所示);茶叶箱5上也设置有与波动环6上配合的圆弧凸起;工作时:由于第二滤板32在向上运动打捞茶叶时,有可能会被茶叶堵塞住第二滤板32,此外,在第二滤板32将茶叶从液体中过滤出时,茶叶上仍然带有部分液体,所以希望能够尽量将茶叶上的水分给返还到液体内;在茶叶箱5运动到第一圆弧槽13的极限位置时,茶叶箱5将不再与主轴7连接;此时茶叶箱5上的圆弧凸起会与波动环6啮合,由于波动环6会随主轴7同步转动,所以波动环6上的圆弧凸起会与茶叶箱5上的圆弧凸起相互挤压,又因为螺纹有自锁性,所以茶叶箱5 不会向下移动,而固定连接在主轴7上的波动环6会带动主轴7上下摆动;从而使第二滤板32在打捞茶叶使能在液体中上下摆动,防止茶叶堵塞第二滤板32,同时在第二滤板32将茶叶打捞出液体时,能够通过上下的摆动将茶叶上的液体甩出,使被茶叶带出的茶水能够回归到下方的茶水清澈液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上桶4-1和下桶4之间设置有同时滑动连接在下桶4和上桶4-1上的卸料环10,卸料环10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10-1,第二滤板32上固定连接有比搅拌轮16上的搅拌叶略高的顶柱17(图3所示);工作时:由于打捞起的茶叶人工清除及其不便,所以希望设备能够自动将料排出;在主轴7带动第二滤板32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顶柱17会通过推动挡环10-1来带动卸料环10 向上运动,进而使上桶4-1和下桶4之间卡开一个圆弧缺口;此时,搅拌轮16和第二滤板32沿主轴7上的螺纹运动到极限位置,主轴7 会带动搅拌轮16和第二滤板32同步转动;随后电机2会高速旋转,进而带动主轴7高速旋转,主轴7高速旋转会带动第二滤板32高速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将第二滤板32上的茶叶甩出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卸料环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9;上桶4-1通过支撑装置1滑动连接有限位环8,限位环8内壁设置有斜面,限位环8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挡块8-1,挡块8-1与第一连杆9 滑动连接;波动环6上设置有穿过波动环6并且弹性插接在主轴7上的插杆12;插杆12远离主轴7的一端与限位环8内壁接触;工作时:由于电机2高速转动时会通过主轴7带动波动环6转动,而波动环6 转动会与茶叶箱5上的弧形块产生强烈的撞击,所以希望避免这种撞击希望波动环6能与主轴7脱离同步运动的状态;卸料环10上移会推动连杆上移,连杆会推动限位环8上移,使插杆12与限位环8内壁的接触面逐渐过渡为斜面,由于插杆12与主轴7为弹性插接的,所以插杆12会向外侧移动,从使波动环6与主轴7脱离连接;有效防止了因波动环6高速转动造成波动环6与茶叶箱5撞击导致,设备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主轴7上的第二限位条19-2上方的主轴7上设置有飞轮19(图5结合图9所示),飞轮19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19-1,第一限位条19-1设置在茶叶箱5上的第一通槽5-4内;工作时:由于希望设备能够更加的自动化,减少人工的参与,所以希望设备能够自动复位;当茶叶箱5与第二限位条19-2 分离后,主轴7将无法再次驱动茶叶箱5转动,所以为使电机2带动主轴7反转时茶叶箱5能随主轴7转动沿第一螺纹槽13-1复位,茶叶箱5在向上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即茶叶箱5与第二限位条19-2分离,茶叶箱5仍与第二限位条19-2上方的第一限位条19-1滑动连接,由于第一限位条19-1与设置在主轴7上的飞轮19固定连接,所以主轴7正传时不会带动飞轮19转动,主轴7反转时会通过第一限位条 19-1带动茶叶箱5沿第一限位槽转动复位,从而使下方的搅拌轮16 和第二滤板32复位与正转相反不做赘述,限位环8也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复位;从而实现了设备的高度自动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螺纹槽13-1和第二螺纹槽15-1 均为对称设置,第一滑柱5-2和第二滑柱32-1也为对称设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启动电机2,使电机2正转,电机2正转会带动主轴 7正转,由于茶叶箱5通过其上的第一通槽5-4与设置在主轴7上的第二限位条19-2滑动连接,所以主轴7转动会带动茶叶箱5同步转动;茶叶箱5转动会带动与其连通的落料口5-1同步运动,由于落料口5-1与第一滤板14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流出的茶叶会堵塞落料口 5-1的管口,防止茶叶箱5内的茶叶漏完,所以只有在落料口5-1随茶叶箱5同步转动时,才会有新的茶叶从茶叶箱5流出;由于茶叶箱 5靠近落料口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11,磨料板11与第一滤板14之间同样设置有间隙;并且磨料板11地面设置有能够用于将茶叶磨碎的斜面(图13所示),在磨料板11随茶叶箱5同步转动时,磨料板11会对落在第一滤板14上的茶叶进行研磨;
当磨料板11将茶叶磨碎后,茶叶会从第一滤板14落入下桶4内;由于下桶4内设置有能够与主轴7同步转动的搅拌轮16,所以搅拌轮16会随主轴7同步转动,将下桶4内的液体搅匀防止茶叶沉底,使茶叶能够充分与水接触,使茶叶内的茶多酚能够充分快速的溶解在水中;
搅拌轮16下方设置有第二滤板32,第二滤板32下方的底板28 上设置有排料阀3,打开排料阀3,茶水会从排料阀3流出,而茶叶会被第二滤板32过滤在下桶4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碎茶叶放入茶叶箱内;
步骤2:驱动设备将茶叶进一步粉碎;
步骤3:将粉碎后的茶叶与水充分混合;
步骤4:将茶叶与水分离,得到清澈的茶水;
该方法使用到的设备包括支撑装置(1)、电机(2)、下桶(4)、上桶(4-1)和茶叶箱(5),所述上桶(4-1)固定连接在下桶(4)上方的安装架上,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在与上桶(4-1)固定连接的支撑装置(1)上,所述茶叶箱(5)设置在电机(2)下方的上桶(4-1)内;所述电机(2)上设置有主轴(7),所述上桶(4-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4),所述主轴(7)贯穿第一滤板(14)且与第一滤板(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滤板(14)上方的主轴(7)上滑动连接有茶叶箱(5),所述茶叶箱(5)与主轴(7)通过设置在主轴(7)上的第二限位条(19-2)和设置在茶叶箱(5)上的第一通槽(5-4)滑动连接;所述茶叶箱(5)底面设置有连通茶叶箱(5)内部的落料口(5-1);所述茶叶箱(5)靠近落料口(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磨料板(11);所述磨料板(11)底面设置用于研磨茶叶的有弧形斜面;
所述主轴(7)下方设置有能与其同步转动的搅拌轮(16);所述搅拌轮(16)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32),所述第二滤板(32)下方的下桶(4)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28),所述底板(28)上设置有排料阀(3);
所述上桶(4-1)内壁设置有第一圆弧槽(13),所述第一圆弧槽(13)连通有螺旋向上的第一螺纹槽(13-1);所述茶叶箱(5)与第一滤板(14)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滤板(14)上的第一弹簧(23);所述茶叶箱(5)上方的主轴(7)内开设有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块(29),两个所述楔块(29)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0);所述茶叶箱(5)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柱(5-2),所述第一滑柱(5-2)设置在第一圆弧槽(13)内;所述第一滤板(14)下侧的主轴(7)内设置有第一套筒(21),所述第一套筒(21)通过开设在主轴(7)上的第二滑槽(18)与主轴(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1)同时通过开设在茶叶箱(5)内的第三圆弧槽(5-3)与茶叶箱(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1)下方套接有内轴(22),所述内轴(22)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下方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三滑槽(25)滑动连接在主轴(7)内的滑板(26),所述滑板(26)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片(27),所述弹片(27)两侧的主轴(7)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收缩杆(31);所述弹片(27)通过第一滑槽(16-1)与主轴(7)滑动连接,所述弹片(27)穿过第一滑槽(16-1)与搅拌轮(16)插接;所述第二滤板(32)外围的下桶(4)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弧槽(15),所述第二圆弧槽(15)上方连通有第二螺纹槽(15-1),所述第二螺纹槽(15-1)上方的下桶(4)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槽(15-1)连通的竖直槽(15-2);所述第二滤板(32)外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柱(32-1),所述第二滑柱(32-1)滑动设置在第二圆弧槽(15)内;所述主轴(7)下方开设有能和搅拌轮(16)内壁上外螺纹匹配的不完全螺纹,所述不完全螺纹仅开设在搅拌轮和第一滤板之间的主轴上;
所述楔块(29)上方的主轴(7)上设置有波动环(6),所述波动环(6)上设置有多个圆弧凸起;所述茶叶箱(5)上也设置有与波动环(6)上配合的圆弧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桶(4-1)和下桶(4)之间设置有同时滑动连接在下桶(4)和上桶(4-1)上的卸料环(10),所述卸料环(10)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10-1),所述第二滤板(32)上固定连接有比搅拌轮(16)上的搅拌叶略高的顶柱(17)。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环(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上桶(4-1)通过支撑装置(1)滑动连接有限位环(8),所述限位环(8)内壁设置有斜面,所述限位环(8)的圆周上固定连接有挡块(8-1),所述挡块(8-1)与第一连杆(9)滑动连接;所述波动环(6)上设置有穿过波动环(6)并且弹性插接在主轴(7)上的插杆(12);所述插杆(12)远离主轴(7)的一端与限位环(8)内壁接触。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7)上的第二限位条(19-2)上方的主轴(7)上设置有飞轮(19),所述飞轮(19)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19-1),所述第一限位条(19-1)设置在茶叶箱(5)上的第一通槽(5-4)内。
CN202110107333.4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Active CN113229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333.4A CN113229385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7333.4A CN113229385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9385A CN113229385A (zh) 2021-08-10
CN113229385B true CN113229385B (zh) 2024-03-01

Family

ID=7713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7333.4A Active CN113229385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9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1793B (zh) * 2024-03-11 2024-05-14 广东鸿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纳米砂磨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3123A (ja) * 1996-10-09 1998-05-06 Handa:Kk 茶葉粉砕乾燥方法
JPH11345365A (ja) * 1998-06-03 1999-1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CN109965037A (zh) * 2019-04-03 2019-07-05 陈耀锋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设备
CN111528315A (zh) * 2020-06-12 2020-08-14 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抹茶来源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度提取工艺
CN112138425A (zh) * 2020-09-29 2020-12-29 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茶叶精加工用叶汁分离提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2938B2 (en) * 2016-07-06 2019-12-24 The Original Resinator Llc Rotary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3123A (ja) * 1996-10-09 1998-05-06 Handa:Kk 茶葉粉砕乾燥方法
JPH11345365A (ja) * 1998-06-03 1999-1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ップ式自動販売機
CN109965037A (zh) * 2019-04-03 2019-07-05 陈耀锋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设备
CN111528315A (zh) * 2020-06-12 2020-08-14 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抹茶来源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度提取工艺
CN112138425A (zh) * 2020-09-29 2020-12-29 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茶叶精加工用叶汁分离提取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9385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9385B (zh) 一种茶叶分选后碎茶叶的再利用方法
CN108824574A (zh) 一种高粉碎率厨房垃圾处理方法
CN114798055A (zh) 一种豆类农作物加工用处理设备
CN206298564U (zh) 一种茶油离心滤油
CN106939629B (zh) 一种厨房垃圾处理方法
CN208627562U (zh) 一种用于从高位锅残渣中提取松脂的甩渣机
CN115624808A (zh) 一种植物精油加工高效除杂装置
CN112915824B (zh) 一种环保型水性油墨制备工艺
CN113999723A (zh) 一种油菜籽的压榨装置
CN113976263A (zh) 一种用于提取天然物质的提取设备
CN102177971A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豆浆机
CN220589988U (zh) 一种用于生产柚皮苷的提取设备
CN205801571U (zh) 一种全自动姜粉原料灌装机
CN219615063U (zh) 一种玻璃磨边用切屑液回收机构
CN212700644U (zh) 一种方便提取玫瑰茄色素的提取装置
CN216755516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料系统
CN214894404U (zh) 一种用于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高中生物实验装置
CN216218896U (zh) 一种秸秆粉碎设备
CN212680297U (zh) 一种用于重质除渣器的尾渣纤维回收装置
CN117534774B (zh) 一种土豆加工的原料粉碎混合系统
CN216972454U (zh) 一种茶籽油毛油滤油除杂装置
CN217514615U (zh) 一种榨油机用精炼装置
CN201813808U (zh) 一种青梅果肉分离机
CN218687065U (zh) 一种提取分离杂质设备
CN114319277B (zh) 一种慢流排水口表面泡沫回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1

Address after: No. 18 Yucai East Road, Anxin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071000

Applicant after: HEBEI MINGZHU BAIYANGDIA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820 No. 31, 35, calcium carbonate plant, Jianshe Road, Pingli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Pingling Town, Longmen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 Ziy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