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2051B -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2051B
CN113212051B CN202110586852.3A CN202110586852A CN113212051B CN 113212051 B CN113212051 B CN 113212051B CN 202110586852 A CN202110586852 A CN 202110586852A CN 113212051 B CN113212051 B CN 113212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xture
alignment
forming die
deco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6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2051A (zh
Inventor
范国威
丁利明
翟才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awei Advance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68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2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2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2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2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触感纹理层、透明基膜层、装饰纹理层、背胶层,触感纹理层和装饰纹理层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触感纹理层和装饰纹理层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其制备步骤如下:Q1:取透明基膜层,将其放入放卷设备中进行放卷;Q2:在透明基膜层上制得触感纹理层和对位标线;Q3: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Q4:控制器控制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V2;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制备装饰纹理层,收卷;Q6:取胶黏剂,涂布形成背胶层,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感、纹理、图案同步对位的装饰膜,以实现立体的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电外观装饰膜的出现使得家电外观的色彩、图案、质感、纹理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全方位变化,尤为特别地,仿金属外观的装饰膜由于可以完美呈现金属的拉丝质感得到了越来越多厂家的青睐。
专利号为“CN103692722A”、专利名称为“一种仿金属拉丝VCM薄膜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在机械拉丝PET膜表面进行底涂处理后进行真空镀铝,以实现金属光泽和金属的拉丝纹理。但由于该方法是采用真空蒸发镀铝的方法在拉丝表面获得金属层,在后期的机械加工和使用中易发生铝层剥落腐蚀等问题。同时PET进行机械拉丝,破坏了PET的表面结构,在遇到拉伸形变的加工时,PET存在开裂、断裂等风险。
专利号为“CN102371725A”、专利名称为“一种铝箔拉丝膜”的专利公开了该拉丝膜设有PET膜层、粘结剂层、PVC层、和拉丝铝箔层。另一种技术方案是用PET层替换PVC层。该种铝箔拉丝膜可以保持长久的金属拉丝光泽和外观。这种铝拉丝膜的不足之处在于复合层数较多,生产工序过于复杂。铝箔提供的拉丝纹理比较单一,不具备变化性,同时装饰膜不具备触感这一功能。
近年来,消费者对家电外观装饰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装饰膜的质感、图案、花纹能够实现一一对应,同步对位,达到有图案的地方有纹理兼有触感的效果,且纹理和触感可以和图案一样做到起伏同步变化,这样的装饰膜图案效果会更加逼真、立体,能够满足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但根据目前的公开报道,传统的技术尚且无法实现这类产品的大批量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饰膜的纹理、触感和图案三者仍无法满足较高的同步对位的要求,更无法进行大批量制备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触感纹理层、透明基膜层、装饰纹理层、背胶层,所述触感纹理层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的上表面,所述装饰纹理层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的下表面,所述触感纹理层和所述装饰纹理层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所述触感纹理层和所述装饰纹理层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所述触感纹理层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触感纹理层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5~25μm,所述装饰纹理层的厚度不大于1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5μm,其制备步骤如下:
Q1:取透明基膜层,将其放入放卷设备中进行放卷,同时启动第一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收卷机构,先以3-5m/min低速运行30~50米,直到所有部件运行稳定且所述透明基膜层经过所有部件时张力稳定且无起皱、无跑偏现象,然后将所有部件的速度均提高至6~12m/min,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上设有纹理槽和标线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上设有对位零点标志;
Q2:取UV胶A装入第一滴胶管中,所述第一滴胶管释放所述UV胶A并在所述透明基膜层上形成第一UV层,所述UV胶A的涂布速度设为6~12m/s,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一压辊压合并在所述第一UV层上压印出纹理和对位标线,同时采用第一UV灯进行光固化,其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12m/min,制得触感纹理层和对位标线,相邻的所述对位标线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周长,此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二压辊仍处于脱离状态;
Q3:随后所述对位标线传输至激光对位器的识别位置,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Q3a:所述激光对位器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识别出实时的运行速度V1并计算出所述对位标线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t1,所述对位零点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压辊压合位置;
Q3b: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间t1、及所述对位零点标志到达所述对位零点的距离L计算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所需转速V2;
Q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V2,并使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压辊迅速压合;
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在所述透明基膜层的另一侧制备出与所述触感纹理层同步对位的装饰纹理层,随后进入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Q6:取胶黏剂,将其涂布在所述装饰纹理层上,经60-80℃、烘干0.5~1min,形成背胶层,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感、纹理、图案同步对位的装饰膜,彻底解决现有产品和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装饰膜能根据外观具体要求对触感纹理层、装饰纹理层结构进行设计和搭配,以实现立体的外观效果,其中触感纹理层能实现整个装饰膜产品的表面触感、表面的耐刮伤、耐磨损、耐污染等性能,同时能调整装饰膜的光泽度。装饰纹理层与触感纹理层同步对位,偏差在0.5mm以内,具备实现不同纹理视觉效果的功能,尤其是金属拉丝效果,本发明能同时实现装饰膜的更加逼真的金属拉丝效果和表面的触感,且触感纹理同步于拉丝纹理的变化而变化。装饰纹理表面与金属镀层、油墨、涂料具备良好的附着性能,透明基膜层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装饰纹理层和触感纹理层。透明基膜层具备较好的表面附着力、拉伸变形能力,赋予装饰膜后续良好的形变加工能力。背胶层起到保护装饰膜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装饰膜与不同基材板进行贴合。
在上述步骤Q1中,在设备启动后,先在低速下(3-5m/min)运行一段距离后,设备整体张力稳定,透明基膜层平稳运行,无起皱、跑偏,从而避免透明基膜层产生较大的拉伸形变,有利于保证同步对位的精度。
在上述步骤Q2中,采用UV胶A涂布的方式形成第一UV层,并控制第一成型模具和第一压辊压合,得到触感纹理层及周期性设置的对位标线。此时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二压辊处于脱离状态,待触感纹理层稳定生产后,再开始对位操作。
在上述步骤Q3、Q4的寻零对位过程中,激光对位器检测到对位标线,并计算对位标线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反馈给第二成型模具,第二成型模具根据控制器信号调整转速,待第二成型模具的速度稳定后,此时第二成型模具的对位零点标志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与对位标线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是相同的,随后第二成型模具与第二压辊迅速压合,进行装饰纹理层的制备。
在上述步骤Q5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的装饰纹理层必须具有与触感纹理层相同的纹理,根据触感纹理层的对位标线进行图案和纹理的同步对位操作,第二次UV压印工艺使装饰纹理层的纹理能够准确的对位到触感纹理层的纹理位置,实现装饰纹理层与触感纹理层的完美匹配。
在透明基膜层的另一侧,也可以采用凹版套印工艺得到具有凹凸手感、3D立体效果的装饰纹理层,触感纹理的设计应当与装饰纹理变化相呼应,保证触感纹理层的触感能够体现装饰纹理层的变化,从而最终制得具有立体浮雕效果兼具触感的装饰膜。
在上述步骤Q6中,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背胶层能很好的贴合在各种材质的基板上,如热镀锌板、电镀锌板、冷轧板及铝板、PVC板材、PP板材、PC板材等,起到连接层的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Q5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所述装饰纹理层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a-1:取UV胶B装入第二滴胶管中,当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压辊迅速压合时,所述第二滴胶管开始释放所述UV胶B,随后在所述透明基膜层的另一侧形成第二UV层,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在所述第二UV层上压印出纹理图案,同时第二UV灯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12m/min,制得所述装饰纹理层,然后进行收卷;
Q5a-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的位置、对位零点标志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的运行速度V1、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V2,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与所述对位零点标志的对位误差ΔL,当ΔL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V2并降低对位误差ΔL。
在进行第二次UV压印时,控制器实时控制对位误差,通过调整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来降低对位误差。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寻零开关,所述寻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当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进行调整对位精度时,操作者打开寻零开关,第二成型模具会自动调节转速,从而整套工艺的操作更加灵活,有利于增加对位精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Q5中凹版套印工艺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压辊的组数为5组,还包括烘箱、料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浸入所述料槽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b-1:取混合颜料装入料槽中,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寻零程序并将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压辊迅速压合时,随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在所述透明基膜层的另一侧凹版印刷纹理图案,接着导辊牵引所述透明基膜层进入所述烘箱并进行干燥,接着所述透明基膜层再重复4次上述凹版印刷操作,然后进行收卷;
Q5b-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的位置、5处对位零点标志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的运行速度V1、5组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分别与5处所述对位零点标志的对位误差,当对位误差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5组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并降低对位误差。
当激光对位器检测到对位标线后,第二成型模具和第二压辊迅速压合,并将纹理图案印刷到透明基膜层的下表面,纹理图案精准对位到触感纹理层的指定位置后,最后经过烘箱固化后进行收卷。
当装饰纹理采用凹版套印工艺制备时,触感纹理应当按照装饰纹理变化进行设计,保证触感纹理层的触感能够体现装饰图案层的变化。在凹版套印过程中,控制器需实时控制对位误差,通过调整第二成型模具的转速来降低对位误差。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激光对位器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周长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周长相等。
第一成型模具与第二成型模具的周长相等,且激光对位器与第二成型模具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成型模具周长的整数倍,从而便于控制器进行寻零计算。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周长为60~100厘米。
第一成型模具和第二成型模具的周长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增强本发明的适用性,且生产效率高。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成型模具采用钻石刀雕刻工艺在表面雕刻出纹理槽和标线槽。
钻石刀雕刻车床根据纹理形态进行设计编程,并按照程序控制钻石刀雕刻出纹理槽,在第一成型模具的一端雕刻出标线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透明基膜层的材质为柔性的PET或PP或PMMA,所述透明基膜层的厚度为25~50μm。
上述的透明基膜层具有成本低、物性好的优势,以保证装饰膜的可加工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放卷设备的放卷张力控制在8~10kg,所述收卷机构的收卷张力控制在6~8kg。
本发明所采用的透明基膜层是柔性塑料薄膜,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拉伸变形,因此,将放卷设备的放卷张力、收卷机构的收卷张力控制在上述范围,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透明基膜层的变形量。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颜色层,所述颜色层设于所述装饰纹理层、所述背胶层之间,所述颜色层的厚度为2~3μm,所述颜色层由混合颜料涂布或真空镀膜形成。
颜色层为整个装饰膜提供所需要的颜色,也可以提供金属镀膜的效果从而实现装饰膜的立体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图案、纹理、触感同步呈现,使花纹图案效果更突出立体、真实;
2、本发明公开的制作方法能实现花纹和图案、纹理在同一生产线上连续对位同步生产,简化了工序,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3、本发明的装饰膜具有良好的拉伸变形能力,加工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工艺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触感纹理层2、透明基膜层1、装饰纹理层3、背胶层5,所述触感纹理层2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纹理层3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下表面,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所述触感纹理层2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触感纹理层2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5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厚度不大于1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μm,其制备步骤如下:
Q1:取透明基膜层1,将其放入放卷设备6中进行放卷,同时启动第一成型模具9、第二成型模具11、收卷机构13,先以3m/min低速运行30米,直到所有部件运行稳定且所述透明基膜层1经过所有部件时张力稳定且无起皱、无跑偏现象,然后将所有部件的速度均提高至6m/min,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上设有纹理槽和标线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上设有对位零点标志111;
Q2:取UV胶A装入第一滴胶管8中,所述第一滴胶管8释放所述UV胶A并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上形成第一UV层,所述UV胶A的涂布速度设为6m/s,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一压辊7压合并在所述第一UV层上压印出纹理和对位标线21,同时采用第一UV灯10进行光固化,其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m/min,制得触感纹理层2和对位标线21,相邻的所述对位标线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的周长,此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第二压辊12仍处于脱离状态;
Q3:随后所述对位标线21传输至激光对位器15的识别位置,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Q3a:所述激光对位器15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识别出实时的运行速度V1并计算出所述对位标线21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t1,所述对位零点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压合位置;
Q3b: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间t1、及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到达所述对位零点的距离L计算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所需转速V2;
Q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使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与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
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制备出与所述触感纹理层2同步对位的装饰纹理层3,随后进入收卷机构13进行收卷;
Q6:取胶黏剂,将其涂布在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经60℃、烘干0.5min,形成背胶层5,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a-1:取UV胶B装入第二滴胶管16中,当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所述第二滴胶管16开始释放所述UV胶B,随后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形成第二UV层,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第二UV层上压印出纹理图案,同时第二UV灯14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m/min,制得所述装饰纹理层3,然后进行收卷;
Q5a-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与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ΔL,当ΔL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降低对位误差ΔL。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寻零开关,所述寻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凹版套印工艺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的组数为5组,还包括烘箱17、料槽18,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浸入所述料槽18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b-1:取混合颜料装入料槽18中,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寻零程序并将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随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凹版印刷纹理图案,接着导辊牵引所述透明基膜层1进入所述烘箱17并进行干燥,接着所述透明基膜层1再重复4次上述凹版印刷操作,然后进行收卷;
Q5b-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5处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5组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分别与5处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当对位误差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5组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并降低对位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对位器15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周长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为6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采用钻石刀雕刻工艺在表面雕刻出纹理槽和标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材质为柔性的PET或PP或PMMA,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厚度为25μm。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设备6的放卷张力控制在8kg,所述收卷机构13的收卷张力控制在6kg。
作为优选,还包括颜色层4,所述颜色层4设于所述装饰纹理层3、所述背胶层5之间,所述颜色层4的厚度为2μm,所述颜色层4由混合颜料涂布或真空镀膜形成。
实施例2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触感纹理层2、透明基膜层1、装饰纹理层3、背胶层5,所述触感纹理层2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纹理层3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下表面,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所述触感纹理层2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触感纹理层2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25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厚度不大于1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5μm,其制备步骤如下:
Q1:取透明基膜层1,将其放入放卷设备6中进行放卷,同时启动第一成型模具9、第二成型模具11、收卷机构13,先以5m/min低速运行50米,直到所有部件运行稳定且所述透明基膜层1经过所有部件时张力稳定且无起皱、无跑偏现象,然后将所有部件的速度均提高至12m/min,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上设有纹理槽和标线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上设有对位零点标志111;
Q2:取UV胶A装入第一滴胶管8中,所述第一滴胶管8释放所述UV胶A并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上形成第一UV层,所述UV胶A的涂布速度设为12m/s,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一压辊7压合并在所述第一UV层上压印出纹理和对位标线21,同时采用第一UV灯10进行光固化,其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12m/min,制得触感纹理层2和对位标线21,相邻的所述对位标线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的周长,此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第二压辊12仍处于脱离状态;
Q3:随后所述对位标线21传输至激光对位器15的识别位置,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Q3a:所述激光对位器15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识别出实时的运行速度V1并计算出所述对位标线21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t1,所述对位零点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压合位置;
Q3b: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间t1、及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到达所述对位零点的距离L计算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所需转速V2;
Q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使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与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
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制备出与所述触感纹理层2同步对位的装饰纹理层3,随后进入收卷机构13进行收卷;
Q6:取胶黏剂,将其涂布在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经80℃、烘干1min,形成背胶层5,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a-1:取UV胶B装入第二滴胶管16中,当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所述第二滴胶管16开始释放所述UV胶B,随后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形成第二UV层,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第二UV层上压印出纹理图案,同时第二UV灯14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12m/min,制得所述装饰纹理层3,然后进行收卷;
Q5a-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与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ΔL,当ΔL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降低对位误差ΔL。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寻零开关,所述寻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凹版套印工艺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的组数为5组,还包括烘箱17、料槽18,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浸入所述料槽18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b-1:取混合颜料装入料槽18中,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寻零程序并将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随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凹版印刷纹理图案,接着导辊牵引所述透明基膜层1进入所述烘箱17并进行干燥,接着所述透明基膜层1再重复4次上述凹版印刷操作,然后进行收卷;
Q5b-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5处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5组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分别与5处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当对位误差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5组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并降低对位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对位器15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周长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为10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采用钻石刀雕刻工艺在表面雕刻出纹理槽和标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材质为柔性的PET或PP或PMMA,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厚度为50μm。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设备6的放卷张力控制在10kg,所述收卷机构13的收卷张力控制在8kg。
作为优选,还包括颜色层4,所述颜色层4设于所述装饰纹理层3、所述背胶层5之间,所述颜色层4的厚度为3μm,所述颜色层4由混合颜料涂布或真空镀膜形成。
实施例3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触感纹理层2、透明基膜层1、装饰纹理层3、背胶层5,所述触感纹理层2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纹理层3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下表面,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所述触感纹理层2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触感纹理层2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2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厚度不大于1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3μm,其制备步骤如下:
Q1:取透明基膜层1,将其放入放卷设备6中进行放卷,同时启动第一成型模具9、第二成型模具11、收卷机构13,先以4m/min低速运行40米,直到所有部件运行稳定且所述透明基膜层1经过所有部件时张力稳定且无起皱、无跑偏现象,然后将所有部件的速度均提高至9m/min,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上设有纹理槽和标线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上设有对位零点标志111;
Q2:取UV胶A装入第一滴胶管8中,所述第一滴胶管8释放所述UV胶A并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上形成第一UV层,所述UV胶A的涂布速度设为9m/s,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一压辊7压合并在所述第一UV层上压印出纹理和对位标线21,同时采用第一UV灯10进行光固化,其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9m/min,制得触感纹理层2和对位标线21,相邻的所述对位标线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的周长,此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第二压辊12仍处于脱离状态;
Q3:随后所述对位标线21传输至激光对位器15的识别位置,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Q3a:所述激光对位器15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识别出实时的运行速度V1并计算出所述对位标线21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t1,所述对位零点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压合位置;
Q3b: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间t1、及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到达所述对位零点的距离L计算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所需转速V2;
Q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使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与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
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制备出与所述触感纹理层2同步对位的装饰纹理层3,随后进入收卷机构13进行收卷;
Q6:取胶黏剂,将其涂布在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经70℃、烘干0.8min,形成背胶层5,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a-1:取UV胶B装入第二滴胶管16中,当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所述第二滴胶管16开始释放所述UV胶B,随后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形成第二UV层,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第二UV层上压印出纹理图案,同时第二UV灯14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9m/min,制得所述装饰纹理层3,然后进行收卷;
Q5a-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与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ΔL,当ΔL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降低对位误差ΔL。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寻零开关,所述寻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Q5中凹版套印工艺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的组数为5组,还包括烘箱17、料槽18,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浸入所述料槽18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b-1:取混合颜料装入料槽18中,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寻零程序并将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随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凹版印刷纹理图案,接着导辊牵引所述透明基膜层1进入所述烘箱17并进行干燥,接着所述透明基膜层1再重复4次上述凹版印刷操作,然后进行收卷;
Q5b-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5处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5组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分别与5处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当对位误差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5组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并降低对位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对位器15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周长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为8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采用钻石刀雕刻工艺在表面雕刻出纹理槽和标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材质为柔性的PET或PP或PMMA,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厚度为38μm。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设备6的放卷张力控制在9kg,所述收卷机构13的收卷张力控制在7kg。
作为优选,还包括颜色层4,所述颜色层4设于所述装饰纹理层3、所述背胶层5之间,所述颜色层4的厚度为2.5μm,所述颜色层4由混合颜料涂布或真空镀膜形成。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感纹理层(2)、透明基膜层(1)、装饰纹理层(3)、背胶层(5),所述触感纹理层(2)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上表面,所述装饰纹理层(3)设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下表面,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相适配并形成立体触感纹理,所述触感纹理层(2)和所述装饰纹理层(3)之间的同步对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所述触感纹理层(2)的厚度不大于30μm,所述触感纹理层(2)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5~25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厚度不大于10μm,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的纹理图案深度为1~5μm,其制备步骤如下:
Q1:取透明基膜层(1),将其放入放卷设备(6)中进行放卷,同时启动第一成型模具(9)、第二成型模具(11)、收卷机构(13),先以3-5m/min低速运行30~50米,直到所有部件运行稳定且所述透明基膜层(1)经过所有部件时张力稳定且无起皱、无跑偏现象,然后将所有部件的速度均提高至6~12m/min,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上设有纹理槽和标线槽,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上设有对位零点标志(111);
Q2:取UV胶A装入第一滴胶管(8)中,所述第一滴胶管(8)释放所述UV胶A并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上形成第一UV层,所述UV胶A的涂布速度设为6~12m/s,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第一压辊(7)压合并在所述第一UV层上压印出纹理和对位标线(21),同时采用第一UV灯(10)进行光固化,其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12m/min,制得触感纹理层(2)和对位标线(21),相邻的所述对位标线(21)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的周长,此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第二压辊(12)仍处于脱离状态;
Q3:随后所述对位标线(21)传输至激光对位器(15)的识别位置,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Q3a:所述激光对位器(15)将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识别出实时的运行速度V1并计算出所述对位标线(21)到达对位零点的时间t1,所述对位零点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压合位置;
Q3b:所述控制器根据时间t1、及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到达所述对位零点的距离L计算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所需转速V2;
Q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使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与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
Q5:然后通过第二次UV压印工艺或凹版套印工艺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制备出与所述触感纹理层(2)同步对位的装饰纹理层(3),随后进入收卷机构(13)进行收卷,其中第二次UV压印工艺制备所述装饰纹理层(3)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a-1:取UV胶B装入第二滴胶管(16)中,当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所述第二滴胶管(16)开始释放所述UV胶B,随后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形成第二UV层,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第二UV层上压印出纹理图案,同时第二UV灯(14)进行光固化,光固化过程中设定光固化速度为6~12m/min,制得所述装饰纹理层(3),然后进行收卷;
Q5a-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与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
Figure 200926DEST_PATH_IMAGE001
,当
Figure 911393DEST_PATH_IMAGE001
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V2并降低对位误差
Figure 888314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在凹版套印工艺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的组数为5组,还包括烘箱(17)、料槽(18),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浸入所述料槽(18)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Q5b-1:取混合颜料装入料槽(18)中,当所述控制器完成寻零程序并将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迅速压合时,随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在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另一侧凹版印刷纹理图案,接着导辊牵引所述透明基膜层(1)进入所述烘箱(17)并进行干燥,接着所述透明基膜层(1)再重复4次上述凹版印刷操作,然后进行收卷;
Q5b-2:对位误差控制:所述控制器实时识别所述对位标线(21)的位置、5处对位零点标志(111)的位置、第一成型模具(9)的运行速度V1、5组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通过计算,得到所述对位标线(21)分别与5处所述对位零点标志(111)的对位误差,当对位误差达到临界值,所述控制器自动进入寻零程序,所述控制器调整5组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转速并降低对位误差;
Q6:取胶黏剂,将其涂布在所述装饰纹理层(3)上,经60-80℃、烘干0.5~1min,形成背胶层(5),最终制得一种装饰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寻零开关,所述寻零开关控制所述控制器进入寻零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对位器(15)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周长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11)的周长为60~10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9)采用钻石刀雕刻工艺在表面雕刻出纹理槽和标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材质为柔性的PET或PP或PMMA,所述透明基膜层(1)的厚度为25~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设备(6)的放卷张力控制在8~10kg,所述收卷机构(13)的收卷张力控制在6~8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颜色层(4),所述颜色层(4)设于所述装饰纹理层(3)、所述背胶层(5)之间,所述颜色层(4)的厚度为2~3μm,所述颜色层(4)由混合颜料涂布或真空镀膜形成。
CN202110586852.3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212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6852.3A CN113212051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6852.3A CN113212051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2051A CN113212051A (zh) 2021-08-06
CN113212051B true CN113212051B (zh) 2022-05-10

Family

ID=77098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6852.3A Active CN113212051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20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3502B (zh) * 2021-11-17 2024-03-15 合肥市沛霖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d多纹理装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7019B2 (ja) * 2008-09-30 2013-08-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エンボス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476500B (zh) * 2010-11-24 2014-07-30 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制备纤维层压材料的复合方法和装置
CN108714537A (zh) * 2018-06-20 2018-10-30 福建省铭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光固化膜多点式注胶涂布加工工艺
CN209008110U (zh) * 2018-10-19 2019-06-21 浙江坤鸿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仿金属浮雕板材
CN210590858U (zh) * 2019-08-30 2020-05-22 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v压印的vcm复合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2051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9836B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02152678B (zh) 一种局部洗铝转移替代大面积烫金的烟标制作工艺
CN111923627A (zh) 铂金浮雕热转印膜及其生产方法
EP4273348A1 (en) Digitally printed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01480867A (zh) 实现多色组定位冷烫转移印刷的方法
CN102869499A (zh) 用于贴附在家用电器外表面的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12051B (zh) 一种装饰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77007B (zh) 一种利用数码打印的塑胶地板加工工艺
CN108944229B (zh) 一种生产浮雕透明定位印刷标签的方法
CN110341365A (zh) 一种纳米纹理转印装饰面板的制作工艺及装饰面板
CN108859382A (zh) 一种紫外线与电子束复合固化的装饰板生产工艺
CN112897896A (zh) 一种基于htmi的彩晶玻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CN105856946A (zh) 一种超精细纹理装饰金属板的制备方法及金属板
CN113793551B (zh) 全息激光镭射信息低温烤花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8169A (zh) 一种可以体现各种材质效果的手机键盘的制造工艺
CN102101404A (zh) 塑料外壳的装饰效果处理方法
CN201566222U (zh) 具立体雾面花纹的转印膜
KR101121679B1 (ko) 입체문양을 형성한 고광택판넬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입체문양을 형성한 고광택판넬
WO2022241966A1 (zh) 一种包装用内衬纸的生产工艺
CN103029471B (zh) 一种定位转印装饰面的制备工艺
CN101100831B (zh) 壁纸加工方法
CN219469961U (zh) 局部哑光全息镭射膜
CN116176150B (zh) 一种铂金浮雕热转印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11455724B (zh) 一种超薄压花壁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2538B (zh) 一种形状记忆镭射膜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