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2419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2419A CN113192419A CN202110363133.5A CN202110363133A CN113192419A CN 113192419 A CN113192419 A CN 113192419A CN 202110363133 A CN202110363133 A CN 202110363133A CN 113192419 A CN113192419 A CN 1131924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tress
- display module
- flexible display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缓冲层;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应力阻挡层,设置在缓冲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阻挡缓冲层侧传来的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缓冲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应力阻挡层,应力阻挡层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侧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脱泡制程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避免了柔性显示装置“橘纹”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由于其可弯折性、便于携带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
图1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柔性显示技术的模组叠构图,其中,支撑板101是为整个柔性显示面板提供支撑作用的钢板,模量大刚性强;缓冲层102是泡棉结构,用于保护柔性显示面板免受外力损伤。然而,位于缓冲层102上的各膜层结构的材料模量都比较小,模组结构中产生的应力会沿着图1中向上的方向延伸,最终使得柔性显示装置呈现出“橘纹”现象;另外,泡棉结构在脱泡制程中由于泡棉内部气泡溢出,使得脱泡后的缓冲层102表面不均,这种表面不均现象会沿着缓冲层102上的各膜层结构向上传递,进一步加深柔性显示装置的“橘纹”现象,不利于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避免现有柔性显示装置出现“橘纹”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缓冲层;
柔性显示面板;以及
应力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缓冲层侧传来的应力。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缓冲层之间。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为超薄玻璃。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包括超薄玻璃和有机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薄玻璃靠近所述有机层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有机层填充所述凹槽且覆盖所述超薄玻璃。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包括第一应力阻挡层和第二应力阻挡层,所述第一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力阻挡层为第一超薄玻璃,所述第二应力阻挡层为包括第二超薄玻璃和有机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阻挡层的厚度为30-100微米。
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缓冲层;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应力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缓冲层侧传来的应力。所述显示模组通过在缓冲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应力阻挡层,应力阻挡层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侧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脱泡制程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避免了柔性显示装置“橘纹”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柔性显示装置出现“橘纹”现象的问题。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图2至图4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三种不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缓冲层120、柔性显示面板140和应力阻挡层180,应力阻挡层180设置在缓冲层120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40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缓冲层120侧传来的应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缓冲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应力阻挡层,应力阻挡层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侧产生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阻挡缓冲层脱泡制程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避免了柔性显示装置“橘纹”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支撑层110、缓冲层120、第二支撑层130、柔性显示面板140、偏光片150、粘结层160、保护层170和应力阻挡层180。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触控面板、散热板等其他叠层结构,图2至图4所示的显示模组仅在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进行简单的展示说明,而不在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进行限定。
柔性显示面板140用于显示图像,一般包括柔性阵列基板、发光功能层和封装层,具有可弯曲易折叠的性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40以向上出光显示为例。
第二支撑层13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40背离出光的方向上,且与柔性显示面板140的柔性基板贴合设置。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40非常薄且为无硬性支撑层的柔性结构,其硬度和挺性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自支撑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柔性显示面板140的背面设置第二支撑层130,用于为柔性显示面板140提供支撑作用,第二支撑层130一般为柔性支撑层,其材料通常为有机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橡胶、丙烯酸酯类材料、以及环氧类材料。
缓冲层120设置于第二支撑层130和第一支撑层110之间,一方面对柔性显示面板140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用于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40免受外力损伤。缓冲层120一般为具有气泡结构的泡棉层,其特殊的膜层结构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140提供应力缓冲,避免柔性显示面板140由于受到突然的应力作用或是较大的应力作用而受到损伤。缓冲层可以是单层的泡棉材料构成的泡棉结构,也可以是由泡棉、铜箔、石墨共同构成的叠层结构,泡棉、铜箔、石墨依次排列,铜箔和石墨之间以及泡棉和铜箔之间均通过双面胶带或光学胶进行粘结,铜箔和石墨同时还可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140进行散热。
第一支撑层110,设置于缓冲层1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40的一侧。第一支撑层110一般为模量较大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的硬质金属板,用于加强整个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同时还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金属板的材料包括金属铜、铝合金、不锈钢等。第一支撑层110用于支撑整个显示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的下表面处。
偏光片15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40和保护层170之间,偏光片150的一侧通过粘结层160与保护层170贴合,另一侧与柔性显示面板140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40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为例,需要在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设置圆偏光片,利用圆偏光片的偏振作用,减小外界光线的反射,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和降低外界光线对人眼的损伤;柔性显示面板140以LCD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面板为例,需要在LCD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线偏光片,利用线偏光片的偏振作用,发出预定颜色的光线。
粘结层160,设置于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之间,用于粘结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粘结层160一般为光学胶层,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收缩小等特点,能够高效的将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粘接在一起。光学胶层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环氧丙烯酸酯。
保护层170,设置于偏光片15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40的一侧,即设置于显示模组的上表面处,主要用于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40,同时透射从柔性显示面板140发射的光,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40上显示的图像对外部可见。保护层170可以是玻璃等无机透明基板,也可以是由具有抗冲击性和透光性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的有机硬质基板,聚合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芳酰胺(PA)等。一方面,保护层170用于隔绝外部水氧、杂质粒子等进入显示模组,保护显示模组免遭化学侵蚀,另一方面,保护层170利用其高硬度及耐冲击性,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40免遭上层外力损伤。
在上述第一支撑层110、缓冲层120、第二支撑层130、柔性显示面板140、偏光片150、粘结层160、保护层170构成的叠层结构中,第一支撑层110是为整个提供支撑作用的金属板,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大的材料模量,而位于其上的缓冲层120、第二支撑层130、柔性显示面板140、偏光片150、粘结层160的材料模量都较小,因此,当有应力在第一支撑层110或缓冲层120中产生时,应力将会沿着缓冲层120背离第一支撑层110的方向延伸,造成柔性显示装置呈现出“橘纹”现象,另外,缓冲层120脱泡制程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也会沿着缓冲层120背离第一支撑层110的方向传递,这样进一步加深了柔性显示装置呈现出“橘纹”现象,影响了显示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显示模组内增加一层应力阻挡层180,用于阻挡缓冲层120向显示模组出光方向上传递的应力和表面不均现象,从而解决现有显示装置中的“橘纹”现象。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40和缓冲层120之间。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缓冲层120和第二支撑层130之间,应力阻挡层180为超薄玻璃结构(Ultrathinglass,UTG),厚度范围为30-100微米。应力阻挡层180的材料为玻璃材料,玻璃材料的模量较大,能够有效阻挡缓冲层120侧向上传递的应力,防止“橘纹”现象的产生,在本实施例中,将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缓冲层120上且与缓冲层120相邻设置,可以直接对缓冲层120和第一支撑层110产生的应力、以及缓冲层120脱泡制程中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进行阻挡,避免了应力或表面不均现象向上传递至上层膜层结构,对上层膜层结构产生不必要的损伤或影响。同时将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缓冲层120和第二支撑层130之间,超薄玻璃结构的无机应力阻挡层180与柔性显示面板140之间设置有机第二支撑层130,避免了无机应力阻挡层180对柔性显示面板140的损伤。
在一种实施例中,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40和保护层170之间。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之间,应力阻挡层180为超薄玻璃和有机层的复合膜层结构(Ultra film glass,UFG),包括超薄玻璃层181和有机层182,超薄玻璃层181靠近有机层182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弯曲区内。当显示模组为折叠显示模组时,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折叠区内,且凹槽的个数可以仅为一个;当显示模组为拉伸显示模组或卷曲显示模组时,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拉伸区或卷曲区内,凹槽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显示模组为其他类型的柔性显示模组时,凹槽可根据显示模组需要弯曲的位置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有机层182填充凹槽且覆盖超薄玻璃181,有机层18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芳酰胺(PA)等。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有机层182位于超薄玻璃181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40侧;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有机层182位于超薄玻璃181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40侧。应力阻挡层180的厚度范围为30-100微米,超薄玻璃181的厚度范围为30-80微米。玻璃材料的模量较大,能够有效阻挡缓冲层120侧向上传递的应力和缓冲层120脱泡制程中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防止“橘纹”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应力阻挡层180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外表面侧,超薄玻璃层181的无机硬质结构同时提高了整个显示模组的耐磨损、耐刮伤等机械性能,有机层182则有效防止了超薄玻璃层181发生机械损伤,超薄玻璃层181上的凹槽设置增大了有机层182和超薄玻璃层181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有机层182和超薄玻璃层181直接的连接力,同时提高了超薄玻璃层181的表面柔韧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应力阻挡层180与保护层170贴合设置,因此保护层170可采用聚合物有机薄膜结构,聚合物有机薄膜能够有效保护应力阻挡层180不受外力的损害以及化学试剂的腐蚀。同样的,聚合物有机薄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芳酰胺(PA)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应力阻挡层180包括第一应力阻挡层183和第二应力阻挡层184,第一应力阻挡层183设置于缓冲层120和柔性显示面板140之间,第二应力阻挡层184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40和保护层170之间。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应力阻挡层183设置于缓冲层120和第二支撑层130之间,第二应力阻挡层184设置于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之间,第一应力阻挡层181为第一超薄玻璃结构(UTG),第二应力阻挡层184为第二超薄玻璃和有机层的复合膜层结构(UFG),第二应力阻挡层184包括第二超薄玻璃层185和有机层186,第二超薄玻璃层185靠近有机层186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弯曲区内。当显示模组为折叠显示模组时,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折叠区内,且凹槽的个数可以仅为一个;当显示模组为拉伸显示模组或卷曲显示模组时,凹槽设置于显示模组的拉伸区或卷曲区内,凹槽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显示模组为其他类型的柔性显示模组时,凹槽可根据显示模组需要弯曲的位置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有机层186填充凹槽且覆盖超薄玻璃185,有机层18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芳酰胺(PA)等。第一应力阻挡层183和第二应力阻挡层184的厚度范围均为30-100微米,第一超薄玻璃185的厚度范围为30-80微米。第一应力阻挡层183和第二超薄玻璃层185的材料为玻璃材料,玻璃材料的模量较大,能够有效阻挡缓冲层120侧向上传递的应力和缓冲层120脱泡制程中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防止“橘纹”现象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应力阻挡层183设置于缓冲层120上且与缓冲层120相邻设置,可以直接对缓冲层120和第一支撑层110产生的应力、以及缓冲层120脱泡制程中产生的表面不均现象进行阻挡,避免了应力或表面不均现象向上传递至上层膜层结构,对上层膜层结构产生不必要的损伤或影响;将第一应力阻挡层183设置于缓冲层120和第二支撑层130之间,超薄玻璃结构的无机应力阻挡层183与柔性显示面板140之间设置有机第二支撑层130,避免了无机应力阻挡层183对柔性显示面板的损伤。将第二应力阻挡层184设置于偏光片150和保护层170之间,第二应力阻挡层184的一侧与粘结层160粘接,另一侧与保护层170贴合,第二超薄玻璃层185能够有效阻挡下层传递来的剩余应力,进一步防止“橘纹”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第二超薄玻璃层185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外表面侧,其无机硬质结构同时提高了整个显示模组的耐磨损、耐刮伤等机械性能;此外,由于第二应力阻挡层184与保护层170贴合设置,因此保护层170可采用聚合物有机薄膜结构,聚合物有机薄膜能够有效保护第二应力阻挡层184不受外力的损害以及化学试剂的腐蚀。同样的,聚合物有机薄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和聚芳酰胺(PA)等。本实施例通过在显示模组中增设第一应力阻挡层183和第二应力阻挡层184,利用超薄玻璃的特性,在应力和表面不均现象的传递方向上树立了两道阻挡屏障,更加有效的阻挡了应力或表面不均现象向显示模组表面延伸,避免了显示模组“橘纹”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上述第一支撑层110、缓冲层120、第二支撑层130、柔性显示面板140、偏光片150、粘结层160、保护层170、以及应力阻挡层180彼此贴合设置,使得显示模组得以整体模块化。
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任意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所具备的技术特征及有益效果,具体工作原理请参照上述具体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层;
柔性显示面板;以及
应力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阻挡所述缓冲层侧传来的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所述缓冲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为超薄玻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包括超薄玻璃和有机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玻璃靠近所述有机层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有机层填充所述凹槽且覆盖所述超薄玻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包括第一应力阻挡层和第二应力阻挡层,所述第一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应力阻挡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阻挡层为第一超薄玻璃,所述第二应力阻挡层包括第二超薄玻璃和有机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阻挡层的厚度为30-100微米。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3133.5A CN113192419B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63133.5A CN113192419B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2419A true CN113192419A (zh) | 2021-07-30 |
CN113192419B CN113192419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7697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63133.5A Active CN113192419B (zh) | 2021-04-02 | 2021-04-02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9241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19993A (zh) * | 2022-01-18 | 2022-04-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 |
CN114512530A (zh) * | 2022-02-25 | 2022-05-1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 |
CN114627768A (zh) * | 2022-04-06 | 2022-06-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模组及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
CN114967203A (zh) * | 2022-05-16 | 2022-08-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188279A (zh) * | 2022-07-29 | 2022-10-1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65506A (zh) * | 2018-08-10 | 2018-12-2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8607860U (zh) * | 2018-08-07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 |
CN209461079U (zh) * | 2018-10-18 | 2019-10-0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12113725U (zh) * | 2020-03-31 | 2020-12-0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4-02 CN CN202110363133.5A patent/CN1131924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607860U (zh) * | 2018-08-07 | 2019-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模组、柔性显示装置 |
CN109065506A (zh) * | 2018-08-10 | 2018-12-2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9461079U (zh) * | 2018-10-18 | 2019-10-0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12113725U (zh) * | 2020-03-31 | 2020-12-0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19993A (zh) * | 2022-01-18 | 2022-04-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屏 |
CN114512530A (zh) * | 2022-02-25 | 2022-05-1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 |
CN114627768A (zh) * | 2022-04-06 | 2022-06-1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模组及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
CN114627768B (zh) * | 2022-04-06 | 2024-03-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模组及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
CN114967203A (zh) * | 2022-05-16 | 2022-08-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967203B (zh) * | 2022-05-16 | 2024-02-2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188279A (zh) * | 2022-07-29 | 2022-10-1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2419B (zh) | 2022-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2419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2686324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US11360517B2 (en) |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334807B1 (ko) | 플렉서블 윈도우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CN111354268B (zh) | 光路控制构件和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电子设备 | |
JP6603154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EP3671703B1 (en) | Foldable cover plate, foldable display module, and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 |
CN110782785B (zh) | 保护片、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KR20200002576A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WO2020124812A1 (zh) | 覆盖窗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 |
JP2007108553A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10157957A (ja)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る携帯端末装置 | |
US20110291983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JP4479692B2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3098994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2867356B (zh) | 一种用于曲面显示模组的散热膜及曲面显示装置 | |
KR20220022939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20240181767A1 (en) | Window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 |
JP2005099221A (ja) | Lcdの保持構造 | |
KR20230124808A (ko) | 표시 장치 | |
EP396517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107858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20328460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21532031U (zh) | 显示装置 | |
WO2024036488A1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